6和7的认识和组成 第二课时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与组成评课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与组成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aa1189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f.png)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与组成评课其一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有幸聆听了同组6位新进老师的示范课。
三尺讲台上,她们精神饱满、激情飞扬;方寸课桌间,孩子们聚精会神、求知若渴。
有幸学习,收获颇丰,下面浅谈一些个人思考:一、让精彩的导入唤起孩子们的兴趣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老师应该根据小朋友的特点为孩子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如课前游戏、拍手歌、讲故事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老师巧妙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二、让被我们忽略的“板书”闪亮登场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出现,我们的板书也好像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
我们甚至觉得课件上的板书更漂亮,不愿动手书写。
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携领的板书设计呢?老师们清秀的字迹跃然而上,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模仿。
总之,“板书”应该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三、让课堂评价语言妙语生花课堂上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
听着他们亲切温柔的美妙语言,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看!这位小朋友多快啊!”、“他写的字多漂亮!”"你的腰板挺得真直!“用你的眼睛告诉老师,你最棒”、“你看!这位同学多精神啊!”、“从同学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老师知道,你听课很认真!你学会了!”……老师们的语言不仅是用一个美字形容,可谓是一种艺术。
我们要以激励、表扬的语言去引导着学生步入智慧的天堂。
让课堂因表扬而精彩,让师生因表扬而愉快。
立足学生本位,焕发生命活力,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
6和7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和7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69a2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0.png)
6和7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含有6和7的数是如何组成的。
2.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用6和7组成的数的写法。
3.学生能够对含有6和7的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含有6和7的数是如何组成的。
2.学生掌握用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1.学生自己完成用6和7组成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教师画出一个圆圈,并在圆圈中写下数字6和7,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字的写法。
2.老师问学生:“你可以用这两个数字写出几个两位数?”3.学生尝试自己构思,并将所写的数字口述出来。
讲授新知1.老师将一些用6和7组成的数字显示在板书上,并向学生解释每个数字的组成。
–67 = 6 + 7 = 13–76 = 7 + 6 = 13–66 = 6 + 6 = 12–77 = 7 + 7 = 142.老师将一个空格子的数字叫出来,并要求学生自己用6和7组成这个数字。
3.学生尝试自己构思并用6和7将数字填入空格,同时口述数字的读法。
拓展练习1.老师将两个6或两个7的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加法运算结果算出这两个数字的和,并口述出算式和答案。
2.老师将两个数字的和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减法运算算出这两个数字中对应的6或7。
练习巩固1.让学生在黑板上用6和7写出几个含有两位数的数字,并口述数字的读法。
2.让学生用6和7写出一个三位数和一个四位数,然后用加法算式求和。
3.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练习题。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纸上的练习题。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自己用6和7组成一些含有两位数的数字,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这是初步打下数学基础的关键一步。
6,7的组成教案
![6,7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3b1d156bd97f192279e944.png)
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月日
课题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课时6和7的组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7根,小圆片7个。
学习步骤
学习活动
变。
看到一组想到另一组。
学生玩挑战,应战对对碰游戏。小组里合作,再应战。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
学生上台贴出自己组的结果。
找兄弟的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幅没完成的画,还没上色,老师现在来涂色,一种不涂色,一种涂颜色。我先涂5个,留一个不涂,你们看老师把这6个圆分成了几和几。请你们帮老师接下去涂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怎样填?
观察
教师示范对对碰的游戏,碰6的游戏.
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将7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
观察里面有一样的吗,只是调换了位置。引导学生看到了九的第4题。
教学后记
学习步骤
一、复习
学生猜
学生回答。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
学生回答。
老师这里有一道数字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是数字几?
你们猜得真对,老师送给你们几盆金鱼吧,你们来数一数。
哪一个鱼缸的金鱼最多呢?
你们回答得真对,你们都是聪明的小孩,那你们来帮帮这只迷糊的小猪吧,他把数的顺序弄错了,你能帮他纠正过来吗?请同学们以为小组为单位,帮小猪重新排数字。
那现在老师考考你,你们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这道题,从左边数,小狗排在第几,小狗的前面有几个小动物。
中班优秀数学《认识数字6、7》公开课教案
![中班优秀数学《认识数字6、7》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cbc81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a.png)
中班优秀数学《认识数字6、7》公开课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优秀数学《认识数字6、7》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优秀数学《认识数字6、7》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6。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橘子园背景图、1—6的数字若干、小橘子树图片每人一张、学具筐每人一个(学具筐上贴有数字)【活动过程】一、认识数字6。
1、秋天到了,果子熟了,老师今天带你们去参观橘子园好吗?听音乐拍手走进教室。
好了,橘子园到了,这么多的橘子树,树上还结了这么多橘子,好馋呀!孩子们,你们在心里默默数数有几棵橘子树?数完了悄悄告诉老师。
你们数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得出一共有6棵橘子树。
我今天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教幼儿读两遍,你们看看6像什么?6的本领很大,所有是6个的事物都可以用6来表示。
2、数宝宝玩游戏数宝宝6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你做的动作必须和6有关,如:我说拍手,你要拍六下手。
我说跺脚,你们就跺六下脚,如果你做错了,数宝宝6就消失了,听明白了吗?好,游戏开始。
二、找数字。
1、玩游戏了,今天还有一个任务,每个小朋友要认养一棵小橘子树,快看那边有许多小橘子树,你们快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橘子树,(孩子们挑选橘子树)啊,你们真棒,都挑选到了自己喜欢的橘子树,现在请你们数数你的橘子树上结了多少橘子,再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的橘子树结的橘子多。
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橘子树结了几个橘子?2、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橘子树,可是你们还必须给他们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找到后贴上去,数字朋友已经在那边等了很长时间了,赶快去找吧!3、与幼儿共同检查。
三、拣橘子。
1、橘子园里有许多橘子熟透了,农民伯伯来不及摘掉落在了地上,孩子们,我们帮农民伯伯拣橘子好不好?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筐,筐上贴有数字,你拣的橘子数量要和筐上的数字相同。
一年级6到10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6到10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4de2416fc700abb68fcf0.png)
一年级6到10的认识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新知识点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单元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力目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6、7、8、9、10,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8、9、10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关键会用6-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教学方法观察、讲授教学准备主题图,计算器,直尺,图片等。
课时安排教学建议1、 6、7的认识及加减法。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
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
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系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重点难点: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教具学具:6、7的主题图,尺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从0数到5,在从5数到0。
二、探究新知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6、7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
图上有些什么?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4)集体交流。
①图上有多少同学?(学生边数,老师边在图下出示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
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②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③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
(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0f066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c.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字6和7的组成,能够正确地表述出所有可能的组合方式。
•初步掌握通过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探究6和7的组成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字组成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乐于分享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字6和7的组成,能够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组合方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组成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资源•数字卡片(1-7)。
•实物或图片(如苹果、小球等),用于演示数字组成。
•练习题和作业纸。
•多媒体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数字6和7的认读及基本特征。
•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境,比如将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引出6的组成。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如有相关课文,指导学生阅读并识记生字。
•强调组成的概念和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展示数字6和7的不同组成方式。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组成的规律,如交换律等。
4.教学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分组使用数字卡片和实物进行6和7的组成练习,记录并分享不同的组合方式。
•个人练习活动:完成练习题,巩固对6和7组成的理解。
•游戏环节:设计有关数字组成的小游戏,如“快速配对”(根据给定的一个数字找出所有可能的组成方式)。
5.总结拓展•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数字6和7的组成规律。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字组成应用于实际的加减法运算中,并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组成》数字6的组成:6 = 1+5 = 2+4 = 3+3 = 4+2 = 5+1数字7的组成:7 = 1+6 = 2+5 = 3+4 = 4+3 = 5+2 = 6+1示例:6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有几种分法?7个小球分成两组,如何分?七、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学生对数字6和7组成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共7篇)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cff72eb0717fd5360cdcc4.png)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人认识》教学设计本节课,需要学习6、7的认识,其中包括6、7的数字表示、数的顺序、写法、以及分成组成、基数与序数等内容。
这是在前面1-5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要想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讲卫生、爱劳动。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教学重点】1、会读、写6和7,掌握6、7的数的组成;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课件主题图、尺图、点子图、小棒、算珠、练习格等。
一、新授1、出示主题图(1)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观察,这里有一幅图,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打扫教室(指名回答,师结合主题对学生进行一句讲卫生、爱劳动、热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思想教育。
)(2)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数学知识来数一数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3)交流、汇报。
(重点在于数出具体的数量)师:图上这是哪里?有些什么?他们正在做什么?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他们正在搞清洁。
师:看到这一情景,你有什么感受?生1: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爱护它,保持清洁卫生。
生2:我们要爱劳动,讲卫生。
师: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参加劳动?加上老师呢?看哪位同学能用最快的速度,准确地把它们的数量数出来。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让学生上来示范数)生1: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6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7人。
6和7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和7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bca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2.png)
6和7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背景此课程主要针对年级为一年级的学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6和7的组成,理解归纳组成数的方法,掌握组成解题的策略,提高算术思维与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组成数的概念2.掌握6和7的组成方法3.运用组成解决问题4.提高算术思维与能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问题引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小明有6块糖果,小红有7块糖果,他们想把糖果放在一起。
你知道他们有多少块糖果吗?”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说明他们该怎样做才能知道放在一起多少块。
步骤二:观察将6颗糖果和7颗糖果拿出来,让学生自己看看糖果的个数。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6颗糖果可以分为几组?2.7颗糖果可以分为几组?3.如果把6颗糖果和7颗糖果放在一起,可以分为几组?通过观察问题,让学生开始思考,了解组成数的概念。
步骤三:组成让学生用6和7的组成数,找出他们放在一起的数量。
例如:6 + 1 = 76 + 2 = 86 + 3 = 97 + 1 = 87 + 2 = 97 + 3 = 10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通过组成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步骤四:练习让学生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做法:1.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图片,上面写着有多少个物品。
2.学生通过计算,能将物品分为两组,并且求出他们的和。
3.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归纳出组成数的方法。
步骤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程,学生了解了组成数的概念,掌握了6和7的组成方法,并且能够运用组成数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小结让学生复习,加深记忆。
课后作业1.练习6和7的组成方法2.选择2个数字,练习组成数的方法。
3.画图演示组成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总结本节课程主要针对组成数的概念,通过6和7的组成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组成的方法,提高算术思维与能力,对于未来的数学学习都有很好的帮助。
《6和7的组成》课时教学设计
![《6和7的组成》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7754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5.png)
6可以分成和;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
签字
备课
组
教研
组
教研
室
④交流与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锻炼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准备:练习本、课本、课件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情景导入
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6和7的组成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和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②知识与技能:认识6和7的组成。
③思维与表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活动意图:让孩子通过数数、分苹果的方式,理解数的组成,为下节课的加减法打好基础,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环节二:巩固练习
练习一
41页第1题
练习二
1.做练习题
2.做书上的做一做
活动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强化记忆6和7的组成。
环节三:自我总结
教师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6和7的组成,掌握其中数的组成及分法。
活动意图:通过老师的自我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总结:
6和7的认识及组成说课稿
![6和7的认识及组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35986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2.png)
6和7的认识及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主题是“6和7的认识及组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字的认识和组成是基础知识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写法和读法,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6和7的分合练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 数字6和7的认识,包括它们的读音、形状和书写方法。
2. 数字6和7的组成,包括它们可以由哪些数字相加得到,以及它们可以分解成哪些数字的和。
3.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6和7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次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数字6和7。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与数字6和7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数字,并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新知探索- 教授数字6和7的读音和书写方法,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写。
- 通过比较数字1至5与6和7的差异,让学生理解数字的递增关系。
3. 组成学习- 利用教具或图片,向学生展示数字6和7可以由哪些数字相加得到。
- 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或豆子等物品来表示数字6和7的组成。
《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2773ba51e79b8968022670.png)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节6、7的认识【第二课时】6、7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学习6、7的组成,加深对6和7的认识。
2.经历观察、操作、表述的过程,体会知识间前后的联系,初步发展数感。
3.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掌握6、7的组成三、教学难点有序的摆出6的组成。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圆片、1到7的数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2至5各数的分与合,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有勇气挑战吗?出示课件: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说明大家上课很认真。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6、7的分与合。
老师相信只要认真听课,这节课的内容你也会学得很棒。
(板书课题:6、7的分与合)(二)动手操作,学习组成1.初步了解6的组成(1)活动要求现在每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6个圆片,你能把它们分成两堆吗?老师有个要求,先摆一摆,再把你的摆法写下来。
(2)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6 6 6 6 65 1 3 3 4 2 2 4 1 52.进一步研究6的组成(1)同伴讨论刚才有的小朋友摆了一种,有的摆了两种,也有的摆了三种,那怎样把这五种摆法一个不漏的把它摆出来呢?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2)同桌学生讨论方法,再次操作。
(3)汇报,两种方法6 6 6 6 61 52 43 34 25 16 6 6 6 61 5 5 1 3 32 4 4 2提问:你觉得用这两种方法去摆好吗?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结合刚才的操作,在书上涂一涂,填一填。
(三)利用迁移,学习7的组成1.动手操作,自主学习7的组成提问:你们能像刚才一样把7的几种分法也按顺序全部摆出来吗?学生活动后汇报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
2.反馈指名学生说,其余学生根据他的摆法说出7的组成,教师板书。
3.自己在心里默默的按顺序分一分。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分一分,做一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精品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edb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7.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精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6和7的构成。
2.能够灵活应用“组成”概念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数学教材、数字卡片、水果、计数棒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板书设计等。
3.教学工具:黑板、教案、老师实物示范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认识数字6和7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6和7,并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2.让学生进行数字卡片6和7的按序排列,加深对数字的印象。
3.让学生口头说出数字6和7,并与手指表示相匹配。
第二节:认识“组成”的概念1.引入水果举例: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组成了什么?2.让学生尝试用数字卡片6和7组合,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3.引导学生发现,“组成”代表两个数字相加的概念。
第三节:练习与应用1.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练习,如6+1、7-2等。
2.利用计数棒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学生对数字6和7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设计简单的测验和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3.教师总结课堂表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更多数字“组成”的可能性。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实例,加深对“组成”概念的理解。
3.创设更多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课堂反思1.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互动,表现出对“6和7的组成”概念的理解。
2.是否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促进整体思维水平的提升。
3.下节课如何更好地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延伸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对数字6和7的“组成”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能更加自信、积极地面对各种数学问题,勇敢探索、不断进步。
6和7认识教学教案
![6和7认识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7e2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a.png)
在教育教学中,识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而6和7是其中的重要数字之一。
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6和7,成为了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为大家介绍一种有效的6和7认识教学教案。
一、目标和重点1.目标:让学生明确6和7的规律和特点,在识数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识出6和7这两个数字。
2.重点:帮助学生通过生动简单的教学方法理解和运用6和7这两个重要数字。
二、教案安排1.引入:教师在课堂上引入6和7的教学时,可以通过直接呈现6和7的数字,让学生熟悉这两个数字。
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6和7的特点和规律。
2.知识讲解:在讲解6和7的特点和规律时,教师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数字卡片、运动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这两个数字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教师也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在钟表上的位置、骰子的点数、数字拼图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数字的意义和用途。
3.识数拓展:在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数拓展。
通过“看图填数字”、“数学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识数能力。
三、教案实施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教学节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掌握教学节奏,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要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
2.积极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3.注重识数实践: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注重识数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其识数能力。
四、教案评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进行教案评估。
具体方法可以是小测验、教师提问、整体反馈等,从而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6和7这两个数字,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6和7这两个数字,从而提高其识数能力和学习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和7地认识和组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协作交流得出并掌握6、7地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地认识。
2.初步发展学生地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协作交流意识、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地数学思想,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地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地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地组成。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有序地掌握6、7地组成。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主动探索
1、谈话设疑:小朋友们最近学习非常认真,智慧姐姐知道了,托老师带了6个气球奖励大家。
但是她有一个小小地要求,就是这6个气球要分在两只手里拿,你们猜有几种分法呢?
[评:由学生所熟悉并喜爱地气球创设情境,并提出数学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地数学,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地联系。
] 2.教学6地分与合
(1)分一分:让学生拿出6个圆片代替气球自己动手分一分。
(2)讲一讲: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地想法,再指名上来用气球演示不同地分法。
(3)议一议: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按照一定地顺序有条理地说出各种分法,教师板书6地组成。
(4)填一填:填写教材第41页例题中地空格。
[评:教学中通过分一分、讲一讲让学生主动探索得出6地分与合,体现了学生学习地自主性。
再通过议一议、填一填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操作和思考。
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地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
3.教学7地分与合
(1)提出要求:智慧姐姐看见小朋友学得这么好,要多奖一个气球给大家。
现在一共有几个气球了?7个气球也要分在两只手里拿,一共有几种分法呢?看谁能按照一定地顺序有条理地分!
(2)学生独立操作:用7个圆片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41页例题地空格里。
(3)交流检查:填完后小组里互相交流检查,指名板书。
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有序地分地。
[评:由增加一个气球从6地分与合自然地过渡到7地分与合。
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小组交流并有序地得出7地分与合,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地编写意图。
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以及思维地有序性。
]
4.初步概括,揭示课题
提问:刚才我们通过分气球,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板书课题:6、7地分与合
把气球奖励给表现出色地学生。
二、游戏活动,巩固深化
买文具
讲述:今天小朋友地表现太好了,智慧姐姐带大家去买文具。
[出示文具及单价(1 ~7元)]每个小朋友只带7元钱,想一想,你打算买什么文具?(限买两件)说给小组里地同学听。
三、质疑评价,点拨学法
提问:今天这节课玩得开心吗?在玩地过程中学到了哪些本领?这些本领是怎么学到地?还有什么问题?
先互相说说,再集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