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确保资金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建立健全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效率。

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械化操作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更多元化、全面化的服务。

政府可以给予相关的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为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

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工作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进修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技术支持评台,为服务人员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评价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建立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进行定期评估,激励优秀的服务机构和个人,惩处低效、低质的服务行为,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效益。

五、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农民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六、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和融合,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道明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1期河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张道明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定位不准确、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重大现实问题。

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主体间的职能定位不明晰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头重脚轻,在乡村一级形成断层。

乡村一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参与率仍较低,自身发展困难,对农户带动能力不足。

三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服务机构与农户缺乏长期稳定的利益连接,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

四是专业服务公司、农村经纪人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五是各种农业服务组织间的角色经常错位,本应由政府农业技术部门承担的职责却往往推给市场化农业服务组织。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供需两不旺的问题一方面,市场化农业服务组织由于其服务对象小而分散,提供服务的成本高、利润低,导致供应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对土地的珍惜超过对土地产出的重视,从控制成本出发,更倾向于自我服务,并且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价格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差,从而导致农户放弃购买服务。

因此,农业社会化服务出现供需两不旺的现象。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接机制不完善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分散经营的普通农户、也有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由于他们生产规模不一、水平不一,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关注重点的内容不一致。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作者:关锐捷来源:《战略与管理》2013年第02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求“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因此,如何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如何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如何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同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是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现代农业呼唤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进城就业,分散、小规模、兼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导致的土地细碎化,利益驱动造成的农业生产要素资源持续流向城镇,引起人们对中国农业发展前景的担忧:地由谁来种,以什么方式种?正因为如此,“组织起来,发展社会化服务,走合作化道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这个似乎被渐渐淡忘的发展理念,开始重新被认识、被重视、被升华。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由社会上各类服务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

实践已经并且正在证明,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重要手段,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将“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作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突破口;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到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同等重要的高度;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10个一号文件都对“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确立了重点,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正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

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更加注重精准、高效、便捷的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从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构建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结合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多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的体系。

这一体系的建设,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服务、技术指导、风险保障、金融支持、人才培训等内容,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注重服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为农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农户的个性化需求。

1.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将使得农业领域的信息服务、技术支持、风险保障等方面得到深度整合和有效提升,从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民通过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获取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将更加专业和及时,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 提高农民收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风险保障和金融支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和资金问题,促进稳定增收。

农民通过参与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获取更多的农业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加收入来源。

3.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农村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 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 乡差距。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挑战
服务供给不足
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供给 总量不足,覆盖面有限,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特 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服务供给更加 匮乏。
通过提供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和管 理方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市 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提供全程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 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产量和品质 ,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01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一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
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加强信息传播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传 播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体系的相关信息,扩大 其影响力。
树立典型案例
通过树立典型案例,让 农民直观感受到新型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优 势和效益。
06案例分析案例一:源自地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总结词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公益性为主
详细描述
某地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技术力量,通过建立农技推广 服务中心,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答疑解惑等方式,向农民推广先进的农 业技术和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品种推广
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满
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技术研发
开展农业技术研发,攻克农业生产 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科 技含量。
智能化技术应用
推广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 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 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田艳平摘要:分析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和建L。

关键词: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对策;建议DOI:10.3969/J.ISSN.1673—32X.2021.02.002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求。

1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农机社会化服务手段落后目前,农机社会化服务存在设施简陋、经济基础薄弱、经营管理水平低、服务项目少、投入不足、公共积累少、服务范围窄、经济困难、农机服务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社会化服务体系属于松散型的社会组织,内部组织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得不到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与市场结合不够好,难以形成预想的规模经营、设施配备、服务功能、技术资源。

1.2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资金短缺1.2.1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政府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基本无投入。

县一级农机服务机构是公益性业,为,推业经为缺。

乡一级投入大多也很少。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投入大多是农民自筹。

1.2.2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融资难《中华人民共和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业社,在,农机业社难、公务机,即便同意机具担保,也要求质押。

同时,贷款金额也是,农机业社,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普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业务的做强做大Z1.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人员缺乏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成员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管理者也大多是由合作社内部人员担任,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聘请职业经理人的很少,市场竞争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的发展,农村机械化生产越来越普遍,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在新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党的十九大的大背景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本文结合新时代国家提出的政策,以及现如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措施,对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整体思路进行系统的思考,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引言新时代的科学技术逐渐提升,在农业领域也出现了一些规模化的形势,农业科学技术、机械化生产、农业规模化逐渐在农业领域越来越普遍,科学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略支撑,推动了农业农村建设。

在当前的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市场供需作为出发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的服务力量,推动新农村建设,最大程度的消除三农问题。

1.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现状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发展也在持续的进步,乡村振兴战略也在不断的落实,使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

在当前大踏步的进展情况下,我国出台了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的整体人均水平的提高。

但是,就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一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种种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第一,对于农村的发展资金投入较少,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不能够跟随时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方案缺乏针对性,对于一些方面的管理较为随意,专业针对性不强。

第三,农村土地制度方案缺乏进一步进行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有些土地产权方案模糊不清。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增长极和新动能,是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构建以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为主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1社会化服务开展情况安丘市社会化服务组织起步较早,发展比较平缓,到目前,该市主要有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等四大社会化服务主体,服务涉及耕地面积57.3万亩,占该市总耕地面积的44%。

1.1供销社服务供销社作为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的服务组织,在开展农业社会化、规模化服务方面与其他组织相比优势明显。

2015年,供销社组建了农药喷施、农业机械、测土配方施肥、大田托管、氯化苦熏蒸、农业技术等6个专业服务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播种、施肥、配药、收获、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在帮助农民增收节支,提高农产品安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1.2合作社互助服务重点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互助、农机互助和资金互助三项服务。

技术互助。

合作社实行基地化运作,社员按照工作规程,在育种供苗、耕地整田、化肥农药供应、田间管理指导、组织收获、供给客户等方面实行“六统一”,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出效益。

农机互助。

以农机大户为主体,通过自愿结合,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服务互补、作业互助、盈亏自负,搭建田间作业、产品推介、技术示范的平台。

资金互助。

积极创新金融互助合作方式,在部分合作社内部,根据社员生产需求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社员生产季节不用交钱就可使用农资,秋季农产品销售后再结清所欠农资款。

目前,资金互助社总数已达26家,入股社员总数923户。

1.3涉农企业服务一方面,引导涉农制造业企业由产品制造向产业链后端的服务延伸,实现服务型制造、制造业服务化。

另一方面,采取政府买服务的方式,重点引导农资批发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N o n g y e j i n g j i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期为促进现代农业科学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高效的科技服务,是由政府、企业、种植大户、科研机构等主体结构共同组成的网络与组织系统。

要加快农村的供给侧改革,就要将市场供需作为出发点,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为根本目标,加快农技推广机构、高校、技术研究所、企业等市场化科技服务力量的融合,开放充满竞争性、多元性、互补性、协调性、高效性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消除三农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构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是培育新型产业、优势产业的关键措施,对于推动小型农户走向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集中科技、信息、资金与人才等要素的主要途径。

近几十年来,我国都是以小农户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散户不仅是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承载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

虽然散户具有种植精细化等优势,但也因为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无法与新时代的快速更迭保持同等速度,这也导致了农技、农机推广速度缓慢、无法广泛运用、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及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等问题。

只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农户经营者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进行改造。

其次,对于进行绿色生态、高效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主要面临着前期投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要消除这些问题,就要利用社会化服务主体所具有的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利用先进的农机、农业科技为农户设施农业提供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机耕机收、生产经营一体化等信息服务,这样不但能够高效利用社会上的生产资料,避免农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农村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大力培育新型主体为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完善,需要吸引更多的社会主体,通过引导不同类型主体的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问题一:服务主体不清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由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民等多个主体提供,但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服务主体不清,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

对策建议: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协同机制,明确各服务主体的职责和任务,落实服务质量责任,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问题二: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和物流等领域,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对策建议:推广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技术咨询、市场营销、金融服务等,提高服务的全面性和个性化。

问题三:信息不对称
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和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内容存在信
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农民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服务,服务提供者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对策建议: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开性,促进信息对称,实现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良性互动。

问题四:服务成本高
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本较高,服务对象难以承担,导致服务供求不平衡。

对策建议: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和规模化发展,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的可持续性和普及性。

综上所述,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努力解决,通过建立协同机制、推广多元化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降低成本等措施,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行。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思考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思考

共服务机 构在 乡镇机 构改革 中受 到削弱 ,体 制不顺、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全国农村有 15 . 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方面 的问题越来越 外流。随着工业化、 突 出,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 、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 亿青壮劳动力外 出就业,农村适用人才和新型农 民大 物疫病防控 、农村经营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相当薄弱。
构 建新型农 业社会化 服务体 系思 考
⑧ 黎 阳
较单一 , 农产品保鲜 、 贮运 、 加工、 销售以及农业金融 、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 系存在 的问题
农 业 社会 化 服 务 组 织 不健 全 。首 先 ,基 层 政 府 公
保险、信息等服务仍然 比较缺乏。特别是农村金融服
务 体系 发展 缓慢 ,甚 至 出现 萎缩状 况 。 ’ 生产要 素 配置 不合 理 矛 盾 凸 显。 一 是劳 动 力 大 量
紧制定恢复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和措施 ,开 保 机 构发展 。研 究政 府注资 农业信 用担保 机构 ,对
展立法研究 ,出台 ( ( 国务 院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管 风 险损失给 予补助 。对 有条件 的龙 头企业进 行公开 理条例》 。研究完善村级治理结构 ,理顺党支部 、村委 授信 ,适 当放 宽担 保抵押 条件 ,简 化贷款 手 续。加 会和集体经济组织关系。研究确定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 快 建 立 专 门针 对 中小 企 业 发展 的 县 级 小 额 信 贷 银 行 , 成员资格标 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 鼓励龙头企业参 与组建村镇银行 、贷款公司、小额贷 新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营分配机制 。
二 是 在 规 范 发 展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上 实现 新 突破 。 款银 行 。
七是在持 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 险上 实现新 突破。 建立健全全 国农业保险协调 工作机制 ,加大试点工作 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 ,编制农业保 险品种基本 目录。 费用补贴制度 。试点开展惠农补贴 限额垫付保费 ,提 高农业保险工作质量 。鼓励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 险, 降低保险定损理赔门槛。

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构建新
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和推广适合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4. 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

5.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6.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各类农业人才,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构建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就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最先针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意义进行阐述,之后针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抵押担保模式、简化工作流程、强化人才引进措施、投入财政资金、壮大服务主体、规范组织化管理小农户几个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措施,旨在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质量。

一、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意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是现今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其对于社会以及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就是推动农业经营发展,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中,部分农户可能因为自身原因而无法对相应的土地进行耕种,但是通过项目的帮助,其可以将土地提供给相应人员进行耕作,提升土地利用率,推动经营发展。

而且在该项目中,其会针对相应的土地生产效率以及耕种方式进行优化,进而提升土地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整体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现存问题1、融资难题现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大部分的农户以及组织都需要采购大量的农业机械以促进当前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在生产发展中对于相应的资金需求较大。

但是由于现今融资门槛较高,导致融资困难,金融结构也并不能较好地提供充分资金促进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项目。

因此需要针对其中融资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2、干部审核压力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对于现今的农业发展来说是比较新型的事物,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因此部分村干部在审核以及工作过程中对于相关政策以及农业生产发展形势的判断不足,导致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不能较好地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

同时因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时间较短,导致审核流程不完善,造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质量不佳的情况。

3、人才缺口大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农村大部分劳动力以及人才资源出现流失,这种情况造成现今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人才缺失,社会化服务项目难以开展。

因此需要政府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引进制度的优化,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三、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 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规模经营相对较难 扩大规模经营土地必须能够规 范、稳定和集中连片。从安阳实际来 看,一部分农民还存在怕失地的心理。 由于我国种粮补贴发放是归原承包户 所有,农民即使不种地也能享受补贴, 存在“有田的不想种,想种的没田种” 的现象。 (二)经营主体不够规范 从全市范围来看,虽然安阳经营 主体数量多、种类全,但有品牌、实 力强、运作规范的相对较少,向产前、 产中、产后全程生产环节拓展延伸还 不够,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很低,产 业化经营能力仍然较弱,应对生产经 营风险能力仍然不强。 (三)联接机制不够紧密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三 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规范和紧 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如大多专业合 作社还停留在形式上,不少社员只想 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 (四)服务保障不够健全 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覆盖面 较窄,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 农业生产的需要,从而导致多元化需 求难以满足。 (五)经营管理人才相对不足 由于全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 量外流和输转,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
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安阳市农业局 万保永
一、对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 营体系的认识
(一)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涵义 的认识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对传统农业 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既涵盖农产 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又包括 各类生产性服务;既包括各类农业经 营主体,又包括各主体之间的联结机 制。总体来说,就是在坚持农村基本 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农村发 展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发形成或政府 引导,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 销售和生产性服务主体及其关系的总 和,是各种利益关系下的传统农户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称。

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交流探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8期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梁胜江(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山东邹平 256200)摘要: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化服务项目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针对在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面临体系不健全、职能定位及服务主体不明确、基层社会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展开分析,通过从政府方面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的扶持力度,以及壮大基层整体社会化服务经济实力和能力等方式,建立全面覆盖、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社会化服务体系0 引言我国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体系,其主要与家庭式承包为基础,为农业生产的前、中、后期,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深化改革现有服务体系和项目,围绕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重要环节,构建完善、有序、互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1 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情况及成效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是实现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需求,是未来农产品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种植农户的种植面积不同,其中种植面积大的农户成了服务主体。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对服务架构更加熟悉。

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大田托管等多种针对农业行业的服务项目,对农户的播种、施肥、施药、收获等多个劳动环节进行科学有效指导,帮助农户实现丰产增收的目的,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实行基地化运作,根据工作流程以及当地的耕种模式,分别在培育期、耕种期、管理期以及收获期,展开对农户农业生产的指导和供应,全面实行“六统一”计划,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户获得的经济收益[1]。

对于农业项目分配、扶助资金使用,应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基础。

让各类农业服务的重点群体,接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农机深松整地,其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种植农户,全面接管整地装备、分配整地装备。

构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构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构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构建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思路与对策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背景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农业发展形势变化、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二、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1. 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应该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和规范,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农业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

2. 推动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应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加强科研成果向农田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品质,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生产服务。

3. 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传统的农业服务模式大多以单一产业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应该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构建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

同时,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等新兴产业,提升农业服务的价值和效益。

4.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与能力提升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素质水平,应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提升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的竞争力。

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推动农民发展专业服务能力。

三、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1.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提供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活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保证农业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

2. 加强组织协调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积极参与。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对策&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解决如何在数以亿计的超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为发展现代农业“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对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由此,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本研究报告探讨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发展目标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基本原则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必须选择与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必须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一是合理界定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作关系。

在强化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从严退出、促进竞争、鼓励创新,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

二是准确把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行业和区域特点。

发展社会化服务,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在那些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都市农业、外向型农业特征明显、即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区,应当扶持和鼓励赢利性服务组织发展。

在一些特色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的地区和行业中,要积极引导和扶持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在欠发达地区、粮食主产区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公共财政支持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应当承担起提供农业服务的基础作用。

三是始终坚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2023年7月第26卷第1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ul.,2023Vol.26,No.14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刘 娜(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内蒙古乌拉特后旗015500)[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我国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顺利转变的重要体制保障。

基于此,文章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大背景下,就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以期能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指引和方向,以更好地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资源整合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59[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4-0180-030 引 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成立的经济组织,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一个网络体系,主要职能就是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提供服务。

其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如产品供应、信息整合、网络体系建设、金融服务以及产品生产、包装、运输等各环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业务的社会性,即农业种植业作为社会经营再生产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其经营再生产过程中并非仅靠个别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还要依靠其他农业产业组织的服务活动;二是农业组织的系统性,各农业产业机构按照其业务内涵和业务方式,建立一定的机构载体,围绕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并推进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理性。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法律法规保障
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保 障农民权益,规范农业社会化服 务行为。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
技术培训与指导
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
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
总结词:金融创新与融资支持
加强金融监管,规范涉农金融市场秩序 ,防范金融风险。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提高农业社会 化服务组织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 模式,满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多元 化融资需求。
探索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制,降低农业 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服务,推动了农业与 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国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较为成熟,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内容全面、服务形式多样,有效满 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总结词:政策引导与财 政支持
01
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 组织的财政扶持,鼓励 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社会
化服务领域。
03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 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05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提高农业补贴力度,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02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减 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的税负。
04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详细描述
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与科研院所、 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 管理经验,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水 平。同时,应注重培养科技人才,加强科技 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 加快 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 为依托 、 合 作 经济组织为基础 、 龙 头企业为骨干 、 其他 社 会力量为补 充 ,公 益性服务 与经营性 服 务相结合 专项服 务和综合服务相 协调 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 系。” 新型农村 社会化服务体 系是相对 于原有 的农村社 会化服务体 系而提 出来的 ,重点就在 于 如何“ 新” 。主要 体现在 : 思想新 , 突破部 门化 的僵局 ,从 全局 角度 来研 究三农 问
●新农村建设
《 经济师) 2 0 1 3 年第 2 期
笔 者认 为 ,新型 农村 合作经 济组 织 应该定义为 , 在深化农 村改革 , 切 实解决 三农 问题的进程 中, 在 新思 想、 新 方式和 新 机 制 的 框 架下 , 以公 共 服 务 机 构 为依 托、 合作 经济组织为基础 、 龙 头企 业为骨 干、 其他社会 力量为补 充, 公益性服务 和 经 营性服务相结合 、专项服务和 综合 服 务 相协调 , 为农业 生产提 供 产前 、 产 中、 产 后 全 过 程 综合 配套 服 务 的体 系。 二 、新型农村社会化 服务体 系的 内
合配套服务。
关键 词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 系 农 村 服 务 合 作 经 济 中图分类号: F 3 0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4 — 4 9 1 4 ( 2 0 1 3 ) 0 2 — 2 6 2 — 0 2

党 的十七届 三 中全会《 决定》 提 出:
构 建 新 型 农 村 社 会 化 服 务 体 系 的 几 点 思 考
●付 兆刚
摘 要 :党的十七届 三 中全会提 出 “ 加 快构 建新 型农 业社会化 服务 体 系” , 主要 体现在 思想新、 方式新和机制新 , 为 了更好地使其服务 于三农 ,需要认 真挖 掘 新 型农 业社会 化服务 体 系的 内涵 , 从 农业技术推 广服 务 、 农 产品流通服务 、 农 法 ,后来的 学者针 对于农村社会化服 务 体 系的 概 念 也 都 提 出 了 自已的 观 点 。 各 自的立足 角度 不同 ,笔者更倾 向赞 同郭 翔 宇归纳总结的概念 ,他认 为农 业社会 化服务体 系是指 与农业相 关的社会 经济 组织为 满足 农业 生产 的需要 ,给 直接从 事农业 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服 务所 构 成 的 一 个 网络 体 系 。 它是 运 用 社 会 各 方 面的力量 ,使 经营规模相 对狭小的农 业 生产经营单位 ,适应 商品经济和 市场 经济发展 的需要 ,克服 自身规 模较 小的 弊 病 ,获得 大规 模 生 产 效 益 的 一 种 社 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从我市“三农”发展的实践看,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更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选择。

本课题试图在深入调查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对策建议,促进我市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重大(一)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任务。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逐步确立形成的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营制度。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显现出难以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吸纳新装备的弊端,也无力搞好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更无法避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从土地经营来看,我市规模化经营比例偏低,到2011年底,共流转土地73.14万亩,仅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0%,全市仍有近70%的土地在实行单家独户式的小规模经营。

如何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分散的小农家庭经营如何实现规模效益?传统农业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就必须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小生产从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束缚中解放出来,享受社会化服务提供的现代物质装备、先进科技、先进管理方式带来的好处,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自身擅长的某个生产经营环节中去;再造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双层经营机制,促进统一经营服务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发展,进而丰富新时期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

(二)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大量转移。

同时,农业内部分工分业加速,与二、三产业的结合更加紧密,工业化、城市化的理念、方式广泛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加工、流通、营销等各个环节。

在高度分工分业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为另外一个或多个环节提供支持服务,要求各环节之间紧密协作。

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分工协作度不高,仍以生产经营主体自我服务为主,农业信息和流通服务不足,农产品滞销事件时有发生;农业产业体系较为脆弱,要素市场化滞后于产品市场化,要素市场(包括物质资源投入、劳动力投入、管理要素投入、中间环节外包)的不完全竞争与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很不相适应。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服务业不发达所致。

只有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提供专有所长的的各类服务,才能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领域,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三)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初步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

2008年4月,被列为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后,我市启动实施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十改联动”,深入推进了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着力把嘉兴建设成为体制机制较活、统筹水平较高、带动作用较强的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目前,全市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降至5%,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全市只有不到6%的农民完全依赖并从事于农业,“农民二代不再是农民”、“老人农业现象”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我市城市化水平仅为50%多,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农村“松、散、脏、乱、差”现象仍较突出,新农村建设、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

加上土地使用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束缚,农业小规模兼业经营、比较效益不高,土地分散经营、产出率低,农村宅基地闲置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破解,严重影响了嘉兴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新社区建设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的突出瓶颈。

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助于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快农村集聚步伐,促进“两新”工程建设。

(四)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产业在改造提升中得到巩固创新发展,粮经比例达到了60:40,产业效益显著提高。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牧、水产、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七大主导产业;产业功能不断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文化、旅游等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不断提升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收入连续8年位居全省首位。

但是,农民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的情况还比较明显,农业打品牌、拓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脆弱,农业效益总体偏低、农民持续普遍增收越来越困难。

解决这些问题,亟须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解决产供销各个环节效益低下的矛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服务保障。

(五)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以发展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为主线,以“五个一百”示范工程建设为主平台,以精品精致为取向,以生态高效为目标,积极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是我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目标。

随着现代农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运用更具体的经济手段来指导农村经济工作。

而政府的指导行为,是要以指导性的政策意见和经济手段为主对农业生产进行间接调控,而非采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力量进行直接干预和大包大揽,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也是加快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当前,政府管理农业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政府要经常直接面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导致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中经常出现“越位”或者“缺位”现象。

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合作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发展,使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最大作用,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保证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市以农业服务提升行动为抓手,健全服务组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机制,发展服务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日益加强。

初步形成了公益性、合作型、市场化,分工协作、多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了农技推广和公共服务体系。

建成以市级农技推广组织为龙头、县级农技推广组织为重点、乡镇农技推广组织为骨干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在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中发挥了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

全市现有农技推广机构200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77个、镇(街道)119个,共有农技推广人员1643人。

共建县级“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机构28个,服务人员699人;建立乡镇“三位一体”综合站62个,服务人员907人;新建村级“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站点837个,服务人员2863人;建设科技示范户6679个,乡土人才19060人。

全市7个县(市、区)已全面完成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设,已聘任首席专家79人,聘任农技指导员387人;全市66个镇(街道),全部完成了责任农技制度建设,共聘任责任农技员1027人。

二是培育壮大了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亿千”龙头工程和“百个农业龙头示范企业”建设工程,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外资嫁接、品牌打造等途径,做优主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增强带动能力。

全市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近50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9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6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有35家。

许多企业建立了研发或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指导、合同等方式,带动广大农户和生产基地加强良种、技术推广和标准化生产。

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工程和“百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引导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积极探索土地折价入股建社等新途径,并示范带动广大社员和周边农户,促进先进技术推广运用。

全市带动力较强的合作组织总数达到731家,带动农户占农业生产户数的61.5%,其中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88家,产值超千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4家。

健全村级组织,全市896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按照规定程序选举产生组织机构,承担农业农村生产发展与服务职责。

农民的合作化服务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体性作用。

三是组建发展了专业协会和专业队伍。

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包括行业协会)200多个,参会人数12万多人。

已建立市、县二级农技推广基金会8个,基金总额1000万元以上,每年投入农业科技项目资金达100万元以上。

已形成由10728名村级农技员、10175名农业科技示范户和2.3 万农村种养大户组成的农民科技队伍,各类市场化的服务在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推广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不断拓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已初步形成了包含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金融保险等的全方位服务,触及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

1.加强农技推广力度,农业生产服务有大发展。

一是大力开展农业“四新”技术推广应用。

“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农作物新品种3000多个次,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推广水稻直播技术、单晚五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形成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稻鸭共育、“猪--沼--作物”等一批农作新模式;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