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近年来,随着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依靠电力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行。
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期的问题,比如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中跳闸的情况。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一次风波动指的是风速发生突变,由低速突然增至高速或由高速突然降至低速的现象。
当发生一次风波动时,由于风力在短时间内的剧烈变化,机组的叶片以及其它部件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和磨损,容易导致跳闸停机。
具体分析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跳闸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可能是由于机组自身的保护机制触发。
为了保护机组免受过载和过压等问题的影响,机组通常配备有各种保护装置。
当风速突变时,机组可能会由于过载或过压而触发保护机制,从而导致跳闸停机。
一次风波动还可能导致电力系统产生短路现象。
当风速剧烈变化时,机组转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网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
如果电力系统在这种不稳定状态下发生短路,就会引起跳闸。
一次风波动还可能导致机组的叶片受损。
当风速突然增大时,风力对机组的叶片施加的压力和摩擦力会增大,超过叶片的承受能力,导致叶片损坏。
受损的叶片会影响机组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进而导致跳闸问题的发生。
加强对风速的监测和预测。
通过建立强大的风力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预测风速的变化,可以提前预警一次风波动的发生。
这样,操作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机组的运行状态,以减轻风波动对机组的影响。
优化机组的保护装置。
在设计和选择机组的保护装置时,需要充分考虑一次风波动对机组的影响。
保护装置应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在风波动发生时及时触发保护机制,防止机组受到损坏。
加强机组的设计和制造质量。
机组的叶片和其他重要部件应具备较高的抗风波动能力,能够在风速突变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机组的结构也应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以提高机组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中跳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一次风波动是风力发电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它通常会导致机组停机并引起跳闸事件,给发电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一次风波动导致跳闸事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发电系统的故障率,提高发电效率,保障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次风波动是指风速瞬间剧烈变化的现象,它通常发生在气象条件变化剧烈的情况下,比如风暴或者突发的风速增大。
一次风波动会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受到剧烈的风载荷,从而引起机组振动、电网波动、发电机扭矩等问题,最终导致机组停机或者跳闸。
一次风波动引起的跳闸事件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机组本身造成损坏,增加维护成本;二是对电网带来波动,影响电能稳定输出。
对一次风波动引起的跳闸事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保障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分析一次风波动引起机组停机跳闸的原因。
一次风波动引起的跳闸事件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1. 风速突变:当环境气象条件发生急剧变化时,风速可能会瞬间增大或减小,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受到剧烈的风载荷,引起机组振动甚至损坏。
2. 电网波动:一次风波动还可能会导致电网频率、电压等参数出现波动,从而引起电网保护设备动作,导致机组跳闸。
3. 发电机扭矩波动:风力发电机组在一次风波动的作用下,其发电机扭矩也会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发电机的工作稳定性,导致跳闸事件发生。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 优化控制系统: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对风速变化的响应速度,避免突发风速变化对机组的影响,降低跳闸的风险。
2. 增强保护措施:加强对电网波动的监测和保护措施,及时响应电网波动,避免电网频率、电压等参数出现异常,减少电网带来的影响。
3. 调整风机叶片角度:根据气象预报和实时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风机叶片角度,降低一次风波动对机组叶片的影响,降低机组跳闸的风险。
4. 加强设备检修和监控:定期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设备检修和监控,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一次风波动对发电机组的影响,减少机组跳闸事件的发生。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一、事件经过在某地区某风电场,一台风电机组由于附近风速突然变化,产生了较大的风波动,导致机组产生异响,并最终发生停机跳闸的情况。
经过检查发现,机组主轴承损坏,需要进行更换维修。
二、事件原因分析1.风波动突然变化风波动是由于大气环境的非均匀性和不稳定性所引起的风场波动现象,通常由湍流引起的速度涨落和方向的变化所导致。
在风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机组受到的冲击和负荷的变化会更加显著,从而导致报警,停机和跳闸等故障。
本次故障中,机组受到了突然变化的风波动影响,导致机组产生异响并最终停机跳闸。
2.主轴承损坏主轴承是风电机组的重要部件,具有支撑旋转部件和传递负载的重要作用。
如果主轴承损坏,将会导致机组的阻力变大,增加电机的负载,从而使得机组运行不稳定,最终发生停机跳闸的情况。
本次故障中,机组主轴承损坏,进而导致了机组的停机和跳闸。
三、防范措施建议1. 风场的选址和评估在选址和评估风电场时,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象条件和风场波动情况,并在机组的设计与选型过程中考虑到风场波动的性质和影响,从而降低风波动对机组的危害。
2.机组的检修维护机组的定期检修维护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对主轴承等关键部件的检查和更换,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问题,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
3.风电场的监控与管理风电场的监控与管理应该加强,实时监测机组状态和环境变化,并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机组的进一步受损。
4.提高技术水平目前,风电技术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中,应该加强研究和开发先进的风电技术和设备,提高风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对风波动的敏感性和抗风波动能力,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在风电机组的生产和运行中,必须认真对待风波动对机组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清洁能源 contribute to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由于近年来石嘴山地区大风天气较多,该地区110-220kV线路发生多次大风跳闸故障。
针对故障原因,笔者对大风天气与地区线路运行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地区电网防风偏治理的方案。
标签:线路;风偏故障;防范1风偏故障类型及特点1.1 风偏故障类型及故障统计风偏故障是输电线路在大风天气下导线(带电体)与杆塔、拉线、树、竹、建筑物等(地电位体)之间或其他相导线的空气间隙小于大气击穿电压而造成的跳闸故障。
风偏故障不能消除或发生相间短路时,会扩大事故范围。
风偏故障主要类型有直线杆塔绝缘子对塔身或拉线放电,耐张杆塔跳线引流对塔身放电,导线对通道两侧建(构)筑物或边坡、树竹木等放电现象。
以石嘴山地区输电线路运行记录为例,2009-2011年输电线路间共发生风偏故障17次,发生风偏故障的线路主要为110-220kV线路,其中220kV线路风偏故障11次,占风偏跳闸故障的64.7%,110kV线路风偏故障6次,占风偏跳闸故障的35.3%。
由于近年来大风天气持续增多、微气候气象条件的不断变化,输电线路风偏故障不断发生,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严峻考验,因此对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防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2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特点1.2.1 气象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石嘴山地区电网2001年-2011年间110-220kV线路风偏跳闸数据,可以知道2001年-2009年间110-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较少,而2010-2011年间该地区风偏故障次数显著增加,调查气象资料,2001年-2009年地区最大风速为21m/s,而2010-2011年间地区瞬时最大风速为30m/s,地区瞬时最大风速有所增强。
1.2.2 风偏跳闸时间具有规律性。
石嘴山地区发生风偏跳闸故障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该时间段为西北地区大风季节。
此外,该地区电网110kV 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并非每年都会发生。
某些年份的线路风偏故障往往非常严重。
大风天气线路跳闸情况汇报
大风天气线路跳闸情况汇报
近期,我公司在大风天气下线路跳闸情况出现了一些问题,特此汇报情况如下:
一、影响范围。
根据初步统计,本次大风天气造成的线路跳闸情况主要集中在城区及郊区,共
涉及10条主要供电线路,影响了近2000户居民和多家企业的用电。
二、具体情况。
1. 线路受损情况,大风天气导致部分电力线路受到树木倒塌、杆塔受损等影响,导致线路短路、跳闸等现象。
2. 供电设备故障,部分变压器、配电设备在大风天气中出现故障,导致相应线
路跳闸。
三、应对措施。
1. 抢修措施,在第一时间,公司抽调抢修人员前往现场,对受损线路进行紧急
抢修,确保受影响用户尽快恢复供电。
2. 加强巡检,加大对供电线路的巡视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减
少大风天气对线路的影响。
3. 安全防护,加强对供电设备的安全防护,采取措施防止大风天气对设备造成
影响,降低跳闸风险。
四、改进措施。
1. 完善预警机制,加强对天气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
少大风天气对供电线路的影响。
2. 设备升级,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提高设备的抗风能力,降低因大风
天气导致的跳闸情况。
五、总结。
大风天气对供电线路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预防和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大风天气下供电线路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用户用电安全稳定。
以上是本次大风天气下线路跳闸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共同努力,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第一篇: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摘要: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一直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与雷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跳闸相比,风偏跳闸的重合成功率较低,一旦发生风偏跳闸,造成线路停运的几率较大。
本文对110kV线路一起风偏造成的跳闸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字:风偏;闪络;跳闸;对策措施0 引言对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引起的故障及事故分析原因,进行调查统计,研究并制订相关防治措施,对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事故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很有意义。
经统计,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按放电形式分,对杆塔放电的比例最大;按塔型分,耐张的比例最大。
本文将对此类故障试作分析。
故障情况2006年7月1日11:45分盘钢#1线751保护Z01、I01动作,重合不成(B相,测距4.8kM),南钢一总降110kV备自投成功。
随即组织线路班进行带电查线,查到盘城变附近时,当地居民告知暴风雷雨时前方铁塔有冒火声响。
15:54分发现盘钢#1线751 #4塔B相搭头引流线遭雷击弧闪痕迹,并发现盘钢#1线#4塔有放电痕迹,暂不影响运行,向调度汇报要求试送一次。
16:20送电线路运行正常。
现场情况检查经现场调查,该塔为耐张塔,杆塔周边为平地,#4塔B相搭头引流线对塔身放电,塔身主材和引流线上均有放电痕迹,未安装跳线绝缘子串,两侧耐张串等高。
附近居民反映放电故障发生时段有大风、暴雨活动,持续时间较长。
图一引流线有明显放电痕迹图二塔身亦有明显放电痕迹原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发生风偏闪络的本质原因是由于在外界各种不利条件下造成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距离减小,当此间隙距离的电气强度不能耐受系统运行电压时便会发生击穿放电。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多发生于恶劣气候条件下,发生区域均有强风出现,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伴随有大暴雨或冰雹。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策略分析
DOI:10.19392/ki.1671-7341.201820183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策略分析唐大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㊀吉林白城㊀137000摘㊀要:我国现在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电力的支持,通过将发电站生产的电力利用由国家电网运输到我国的各个角落是实现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㊂为此我国除了要革新发电技术以外,还需要对我国的电网运输方式进行相关的探索㊂我国现阶段的国家电力运输网络建设已经逐渐健全,但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中时常出现大量的跳闸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电力运输的稳定性,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运输网络进行调查,并结合对封片跳闸发生机理的研究结果,对我国的电网供电安全和供电稳定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观点㊂关键词: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治理策略㊀㊀我国地域广大,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在进行电力运输网络体系建立时需要考虑的外界因素非常的繁复㊂在进行大量的总结后发现,影响完成架设的电网中最为重要的外界因素就是风偏作用,在各类的自然环境中因为狂风会直接在电线中产生大量的作用力,使得电网跳闸现象极其严重㊂为此,探索出输电线路在狂风中可以稳定输送电力的能力,可以对我国的电力运输起到划时代的作用㊂一㊁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特点从风偏跳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强风,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运输技术已经能够抵抗一定的风力作用,所以出现风偏跳闸的地区大部分都是气候复杂多变且存在强风天气的地区㊂风偏跳闸发生的原理就是因为风力过于强劲使得输电线路杆发生错位从而导致输电设施的间距变小㊂另外在强风天气中往往伴随着降水,此时的空气电阻将会偏低,极大的容易造成电路间发生短路现象,从而出现风偏跳闸现象㊂从中可以看出风偏跳闸的影响因素中有着地形的影响,如果地形平坦,那么输电线间的距离就可以设置成相对安全的距离,使得在强风天也难以发生跳闸现象㊂二㊁风偏跳闸发生的原因(一)线路质量问题严峻我国现阶段的市场政策决定了各行各业中都存在着民营资本,在电线制造业中也没有意外㊂在这种条件下,线路生产的厂家为了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会通过减少质量降低成本的方式进行降价处理,所以线路的质量会是电网运输网络中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对电网能够输送电量和电网建设时的情况完全不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对所有的电网线路进行同意改造,为此在线路老化和历史遗留的设计问题中,只能通过局部改造的方式循环渐进的完成电网线路的改造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繁琐的任务㊂(二)气候多变我国气候环境多变是一项基本国情,我国的很多电路设计人员因为缺少工作经验和相关的文献资料,在进行电路设计的条件预设时往往将当地设计当天的天气做为设计指标,在进行电路设计时极其缺少对当地基本气候状况的考虑,从而使得设计好的电路运输网络在多变的气候环境中逐渐出现问题,而其中最为活跃的就是风偏跳闸㊂(三)地形原因在地形相对比较复杂的丘陵和山地地区因为难以出现强风天气所以风偏跳闸的现象手又发生,而在我国的平原地区,尤其实在平坦且没有建筑物的稻田中,因为缺少障碍物以及我国电力运输线路的走势和主要风向总是存在一定的夹角,同时在平原中因为气流在经过小起伏的丘陵阻挡后很容易形成强风天,所以地形能够通过影响气候来使得风偏跳闸现象出现的极其频繁㊂三㊁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治理对策因为风偏跳闸的主要原因是输电线路难以应对复杂的强风天气而引发的跳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风力的作用下使得输电导线和杆塔以及导线间的距离被缩减,同时在恶劣的强风天会因为各种诸如降水的原因造成空气的电阻减少,从而使得输电设备间被电压击穿,引起短路,从而引发保护设备而激发其跳闸㊂总结该原因可以发现在保证输电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从输电设备进行革新和相关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方式入手,增加输电网络的抗风能力,增加输电设备间的抗电压能力,总结来说可以从如下的三个方面进行改进㊂(一)线路加装重锤在输电线路上增加重锤能够有效增加线路的在风中受力表现,对减少线路在风中的运动能够起到抑制效果,但是对于输电线路间距离和电阻并没有有效的改善,所以加装重锤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㊂(二)安装防风固定线对于气候多变的区域可以利用防风固定线对输电线路进行固定,减少线路在强风天气中的位移现象,能够有效的控制输电设备间的电阻,减少电压击穿的现象㊂在进行防风固定安装时最为重要的就是利用直线杆塔防风拉线在悬垂线和地面的夹角处安装的旋转挂板,以增加线路的重,并能够起到很好的复制效果㊂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者日常的维护中都需要对该设施进行相关的检查,对于因为在强风中被拉坏的线路进行相关检修和替换,保障输电网络的正常运行㊂(三)加强防风偏绝缘子现阶段我国防风偏跳闸的重要手段就是安装绝缘子,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冲分开旅杆塔的材料和增加的重锤,能够全面促进输电线路工程的全面进行,该装置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线路的风偏角度,增加导线和杆塔间的电气间隙㊂在某些恶劣的气候地区还需要配合家中设备和防风拉线,多方面促进输电安全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我国各个地区的线路建设环境都不相同,全面促进我国的风偏防治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加我国输电网络的输电安全和输电效率,本文通过对各地风偏现象的终结性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㊂我国电网输电线路在各个地区的建设不同,主要是由于各个地区气象和地理环境不同,而风偏是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㊂因此对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机理进行研究,同时对其治理对策不断完善,促进供电正常,保证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用电㊂参考文献:[1]许勇,姚孟平,秦保国.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与治理对策[J ].通信电源技术,2017,3404:210-211.[2]陆佳政,周特军,吴传平,李波,谭艳军,朱远.某省级电网22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故障统计与分析[J ].高电压技术,2016,4201:200-207.602水利电力科技风2018年7月. All Rights Reserved.。
探讨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原因与对策
探讨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原因与对策输电线路由于处于相对复杂的地理环境空间,很容易遭受来自外界气候因素、地理因素等的影响,其中风力因素就是一大因素。
输电线路在强风影响下出现风偏跳闸问题,会破坏整个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转,而且一旦出现风偏跳闸,就很难通过重合闸的方式恢复供电,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输电线路的停运。
因此必须重视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原因分析,并对应提供科学的解决对策。
1 输电线路概况与故障四周环境1.1 输电线路的风力影响风力、风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导线的风偏,而且风偏会随着风速的加大而严重,风速达到5~25米/秒时,输电线路会出现跳跃,阵风会使导线随风摇摆,甚至对周围物体、杆塔等进行放电,遇到微气象、微地区时,如果垂直的导线和风向之间成角在45度以上,则可能形成摆动,造成风偏故障。
根据该220kV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因为其处于山地地形、地势较高,一边山岭遍布,气象容易发生变化,输电线路走向同风向之间夹角近90度,此区域的风速会越发变大。
同时,根据相关部门的监测,以及后期的风速值计算,能够得出故障点的风速势必超出30米/秒,线轴同风向之间的夹角也大于45度。
在强风力作用下,输电线路承受过大的载荷,导致塔头空气间隙逐渐变小,形成对塔身的放电闪络问题,导致故障的出现。
1.2 风速、风向与风偏跳闸的关系输电线路实际工作时,风速与风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风偏放电,特别是当风向和线路方向相垂直时,会加剧导线风偏放电问题。
其中线路风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Wx=1/2αρV2μzμscdLpsin2θ式中:V代表风速,通过观察公式能够得出:导线风压同风速平方之间呈现正相关,这就意味着随着风速的上升与增大,线路更易于出现风偏故障,从而造成巨大的故障问题。
一般来说,线路的风偏故障的发生是由于风向与导线方向垂直时的瞬时风力所导致的,风速急剧上升,对应的风向会不断变化,也不易引发风偏故障。
一旦风向与导线方向垂直,风速已经远远超越杆塔自身的承受力,则会造成杆塔倒塌,引发风偏跳闸。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在电力系统中,如若风电机组长时间运行,其中某些部件会因不可避免地磨损而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机组停机。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电网的不稳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此外,在风电机组停机时,由于停机过程中的突然负荷变化,很容易导致电网电压降低过多,导致其跳闸。
因此,本文将分析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次风波动可能导致机组停机原因:一次风波动是指突然出现的风速变化,其速度变化足以对风电机组产生重大影响的突然增减的风能。
风电机组在运行时,如果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受到一次风波动的影响,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1. 电网电压骤降并跳闸此时,机组因停机,导致风能停止输入,同时,也就停止了机组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风电机组是以电力并网为主要目的进行的发电系统,在径流控制情况下,机组输出功率随风速而变化,并不会随系统需要而变化。
当机组停机时,系统需要的电力就不能得到满足,电网电压就会骤降并跳闸。
2. 机组失去同步并跳闸同步是指风电机组输出的频率与电网的频率相一致,当机组输出功率不能匹配电网负载时,就会引起机组与电网之间的同步问题。
这时,机组会有较大的振荡和损失,并可能会导致机组跳闸。
防范措施:在理解机组因风波动导致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原因后,需要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 合理的控制机组的同步电力,并实时监测为避免机组在停机过程中失去同步,并跳闸,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检查,并合理地控制机组的同步电力,以确保机组在停机过程中能够平稳地运行。
此外,也需要实时监测机组的同步情况,一旦需要调整,就要及时进行调整以避免跳闸。
2. 提高电网接口电容容量电网接口电容能够帮助缓解机组停机时的电网电压骤降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
针对此问题,需要提高电网接口电容的容量以确保电网在机组停机过程中的电压稳定。
3. 实现系统安全自动停机与自动恢复在一次风波动和机组停机过程中,需要具备系统安全自动停机与自动恢复的功能。
因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事故分析
1 故障巡视情 况 . 2 6月 1 9日当晚 ,运 行人 员对 2条线路 进行夜间 事故巡视 ,没有发现通道 内树木倾倒等特殊情况 。6 月2 0日上午 ,又组织运行人 员对保 护测距 估算位置 逐基登塔检查 , 发现 X线路 1 2号塔(B — 7型塔) 1 Z W12 北边相 f A相)导 线对铁塔 塔身放 电 ; Y线路 1 7号 1 V2 一 4拉线塔) 中相( B相) 导线对南边拉线放 电。7月 2 0日巡视 发现 X线 路 1 2号塔南 边相f 1 C相) 线对 导 塔 身放 电 ; Y线路 1 7 塔 中相 导线 相) 1号 对北侧 拉 线放 电。2次故障跳 闸原因 , 均为 X线路 12号塔和 1 Y线路 17号塔 导线受风 力影响 ,对塔 身和拉线 放 1 电, 一次为北风 , 一次 为南风 。 l 当时的气象条件 3 根据当地气象局 出具资料证明:0 4年 6 1 20 月 9日 l 时 3 分 开始 ,该地 区出现大风天气并伴有雷 雨 . 9 0
20年第5 07 期
华 中 电 力
第2 卷 0
时气象资料也不能判断事故现场 的局部风速。 由于该 处线路位 于迎风坡及垂 直于开 口无屏 障的 山口等 沟 壑 地形段 , 具有产 生微气 候 的条件 , 有可 能是局部地 区微 气候影 响。为查 明事故原因 , 阳供 电公 司技术 安
最大风速为 1.m s 7 m s 8 / 1. / 为八级大风) 5 ( 2 。而根据相
邻 地 区气 象 部 门提 供 的 资料 ,当 时最 大风 速 超 过 3 ms 2 0 0 / 0 4年 7月 2 。 0日 1 5时 3 0分左 右 , 地区突 该
降暴雨冰雹并伴有大风 , 时间约 05 。由于时间 持续 . h
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
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强对流天气频发,引起电网输电线路发生风偏跳闸,对电网安全供电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故障原因和放电机理,并介绍了风偏校核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降低线路风偏闪络故障。
关键词:风偏;跳闸;原因;防范措施近年来,110~500 kV输电线路风偏闪络事故频繁发生。
据统计,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所辖线路共发生风偏跳闸151次,其中220kV电压等级以上(含330kV)线路39次,220 kV线路112次,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
广东电网线路跳闸率在全国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有广东面临南部沿海,海洋气候特征明显,每年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经常发生台风、暴风,220kV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引流跳线在大风影响下极易发生风偏闪络,造成线路跳闸,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亟需提出能有效解决跳线风偏闪络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文对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风偏跳闸原理1.1风速、风向与风偏跳闸的关系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对风偏放电起决定作用的是风速和风向,与线路走向垂直或垂直分量大的风易引起导线风偏放电。
导、地线风压计算公式为:W=;其中V为风速,从式中可以看出,风压与风速平方成正比,这也就是风速越大,输电线路越容易发生风偏故障的主要原因。
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110~330kV输电线路的设计风速为23.5m/s。
2011年7~8月份风偏放电故障中,局部风力均达到9级(24.4m/s)以上,高于23.5m/s。
由于输电线路风偏放电是由短时稳定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大风引起的。
风速太大,风向往往是紊乱的,不会发生风偏放电。
风速垂直于导线方向分量虽未超过导线设计风速,但风速值超过杆塔承受风荷载的极限,将直接导致倒塔故障。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风波动的干扰,导致机组停机甚至跳闸的情况时有发生。
风波动是指由于不稳定的风场造成的风速和风向的突然变化,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转速和叶片受力不平衡,引发机组异常运行甚至跳闸。
这种情况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解决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从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跳闸原因分析、停机过程中的影响分析、防范措施建议以及应对措施推荐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风力发电行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总结分析现有问题及展望未来的发展,可以为风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做出积极贡献。
1.2 问题提出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风波动是一个常见的因素。
当风速变化大或者风向突然改变时,风机叶片和转子受到的力和扭矩也会随之变化,可能导致机组跳闸停机的情况发生。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还会给设备带来潜在的损坏风险。
如何解决风波动导致的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问题,成为风电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风波动引起机组跳闸的原因,探讨其在停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措施。
只有在充分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风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2. 正文2.1 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风波动是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出现跳闸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风波动引起的各种异常情况,如风速突变、风向变化等,导致系统负荷突然增加或减少,进而引起电力系统的瞬时过载或瞬时欠频等故障,最终导致跳闸。
1. 风力发电机组的响应速度:风力发电机组的响应速度决定了其对风波动的适应能力,如果响应速度过慢,则很容易出现系统负载突变导致跳闸的情况。
一起典型的线路风偏跳闸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起典型的线路风偏跳闸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风偏跳闸是输电线路最常见的风害类型,只要是指导线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偏摆后由于电气间隙距离不足导致放电跳闸。
风偏跳闸一般是在工作电压下发生的,重合成功率较低,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若同一输电通道内多条线路同时发生风偏跳闸,则会破坏系统稳定性,严重时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除跳闸和停运外,导线风偏还会对金具和导线产生损伤,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文章对一起典型的110千伏线路风偏故障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说明故障发生原理,同时提出科学的应对措施,对于降低风偏跳闸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风偏、跳闸、电气间隙、供电可靠性0引言从放电路径来看,风偏跳闸的主要类型有: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导地线间放电和导线对周围物体放电三中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导线或导线金具烧伤痕迹明显,绝缘子不被烧伤或仅导线侧1-2片绝缘子轻微烧伤;杆塔放电点多有明显电弧烧痕,放电路径清晰。
本文将就第一种类型的风偏跳闸故障进行典型的故障实例分析。
1故障简况2017年03月18日23时19分,国网哈密供电公司110千伏银泽线故障跳闸,选相B相,重合成功。
220千伏银河路变侧:110千伏银泽线1323断路器距离I段、零序I段保护动作跳闸,选相B相,银河路变侧测距10.3千米。
110千伏银泽线线路全长51.308公里,杆塔248基,投运日期为2011年05月24日,导线型号:LGJ-185/30;绝缘子型号:FXBW-110/100。
设计风速30m/s,故障时段天气:大风沙尘暴,风速30.8m/s(通过气象局监测站测算到导线挂点22.8米),能见度不足10米,故障区段位于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
故障杆塔号54#,塔型7722-21,53#-54#号档距为335米,54#-55#档距为243米。
2原因分析(1)巡视情况及初步分析3月18日23时19分,接到调度通知110千伏银泽线跳闸信息后,国网哈密供电公司立即组织输电运维人员部署故障巡视工作,结合线路跳闸保护信息分析,初步判断故障区段为51-55#。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
水
电 与 新
能 源
总第 1 1 1期
T b t a l No .1 l l
HYDR0POW E R AND NEW ENERGY
文章编号 : 1 6 7 1— 3 3 5 4 ( 2 0 1 3 ) 0 6— 0 0 2 8— 0 4
摘要 : 通过对输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 风偏故障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的一个主要因素。结合一些输电
线路跳 闸统计情况 , 从风偏机理 、 天气 、 地 理环境 、 线路本体设 计等方 面综合分析 了风偏故 障 的成 因 , 进 一步 分析 了风偏 防治措施。在全面借鉴行业先进经验 的基础上 , 依据风偏 防治 的原则和规 范 , 给出 了相应 的风偏 故 障防范措施 ; 并 结合 相关 的电网事故 案例 , 对输 电线路风偏 防治的现行状况提 出了进一步 的整 改措施 , 从设计 、 施工、 运维方 面提 出风偏 反措
W U Gu o l i a n g ,S ONG S h u t i n g ,CAI We i ,L I U Xi a o we i ,TI AN Di n g
( 1 .S t a t e G r i d S h a n x i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C o mp a n y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0 ,C h i n a ;
p i n g ,t h e c a u s e s o f wi n d a g e y a w a c c i d e n t a r e a n a l y z e d i n t e r ms o f w i n d a g e y a w me c h a n i s m ,w e a t h e r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e n v i —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分析及防范一次风波动是指在风力不稳定情况下,风机对其自身进行停机控制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风电机组的停机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跳闸的情况,对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
本文将对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分析1. 风场特性变化: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受到风场特性的影响。
一次风波动往往是由于风场变化导致的,例如风速的突然增大或减小、风向的突然改变等,都会对风机的运行产生影响。
2. 控制系统响应滞后:在一次风波动的情况下,风电机组的停机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可能滞后于风场特性的变化,导致停机控制的效果不理想。
当风速突然增大时,机组停机控制可能无法及时跟上,导致过载风电机组跳闸。
3. 运行参数异常:一次风波动可能导致风电机组运行参数异常,例如电网电压波动、电网频率波动、电机转速波动等,这些异常参数可能触发机组跳闸保护动作。
4. 防护装置故障:一次风波动的情况下,风电机组的防护装置可能存在故障或失效,导致对机组的保护作用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防止机组跳闸。
二、防范措施1. 提高控制系统响应速度:优化风电机组的停机控制系统,提高其响应速度,以适应风场特性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减少一次风波动对机组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2. 加强风场预测和监测:通过风场预测和实时监测技术,及时掌握风场特性的变化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风机控制措施,减少一次风波动的影响。
3. 完善自适应控制策略:引入自适应控制策略,使风电机组能够根据实时监测到的风场特性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增加防护装置检修频次:加强对风电机组防护装置的检修管理,提高其可靠性和鲁棒性,确保其在一次风波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发挥保护作用。
5. 加强人机协同管理:强化人机协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风电机组运行管理水平,有效应对一次风波动的实时变化。
一次风波动导致机组停机过程中跳闸是风电机组运行中常见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风场特性、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运行参数异常、防护装置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治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治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治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一直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与雷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跳闸相比,风偏跳闸的重合成功率低,一旦发生风偏跳闸,造成线路停运的几率较大。
1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情况统计及特点2004年江苏省发生了10次500kV、2次220kV风偏跳闸事故,在此之前,江苏较少发生风偏事故。
同时国网公司也在2004年对风偏事故较为重视,2004年7月23日国网公司系统内发生过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有关单位,召开了“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分析会”,分析情况如下:1.11999-2003年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统计。
据统计,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同口径)在过去的5年间共发生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风偏跳闸244条次。
按区域划分,华北94条次,华东42条次,西北66条次, 华中25条次,东北17条次。
超过10条次以上的省份有:新疆、陕西、青海、江苏、福建、天津、山西、山东、内蒙等9省(区、市),以新疆为最多,达到了30条次。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多发于北方和沿海风力大的地区。
按电压等级分类,500千伏输电线路发生33条次,占13.5%;330千伏输电线路发生8条次,占3.3%;220千伏输电线路发生139条次,占57%;110千伏输电线路发生64条次,占26.2%。
说明过去5年间风偏跳闸主要发生在110-220千伏线路,约占全部风偏跳闸的83.2%。
从风偏放电的类型来看,转角(耐张)塔跳线共发生风偏放电164条次,直线塔导线对杆塔放电80条次,其余是档距中导线对周边障碍物放电。
说明过去5年中发生的风偏放电以耐张塔跳线放电居多,占67.2%。
1.2 2004年500千伏输电线路风偏放电情况统计及特点。
(1)按类别划分。
2004年3-7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公司系统500千伏交直流输电线路已发生风偏跳闸21条次,且大多重合不成功。
在21条次风偏放电中,按发生地域划分,分别为河南8条次、山东3条次、江苏3条次、湖北3条次、山西2条次、湖南1条次、北京1条次;按发生时段划分, 7月份7条次、6月份10条次、5月份2条次、4月份1条次、3月份1条次;按交直流线路划分,交流18条次、直流3条次。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电网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
在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的同时,也为电网工程带来了更大的电力运输压力,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电网工程的建设投入,电网的覆盖面积逐步扩大。
应供电服务需求,部分电网被建设在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内,因生态恶化产生的强对流天气严重威胁电网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常见表现为出现风偏跳闸现象。
为能改善电网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下文重点分析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机理,此后提出几点治理措施。
关键词: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强对流天气电网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外,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导线风偏现象较为常见,致使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构成直接影响。
在现代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中,对电力能源的依赖程度较大,如果经常发生跳闸问题,则会为相关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且降低人们的用电体验。
因此,有必要对输电线路的风偏跳闸成因加以明确,并探索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争取从源头上降低风偏跳闸问题的发生率,保障电网运行质量。
1.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结合以往的输电线路风偏问题来看,集中发生在强风多发的地区内,部分输电线路会在强风的影响下产生输电线路路杆移位的问题,且设施之间的间隙不断缩小。
此外,也有部分表现为输电线路设施之间的空间场增大,引发导线顶端的放电现象。
在对风偏跳闸的现象表现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因输电线路的间隙距离缩小,严重影响空气绝缘的强度,致使产生风偏跳闸问题。
因此,可以认为风偏跳闸与所处地区的地形以及天气状况存在密切的联系。
综合分析风偏跳闸问题,其跳闸机理如下:1.1受气候条件影响在现阶段的电网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已经关注到了气候因素对输电线路运行质量的重要影响,且会基于当地气象台提供的气象资料对当其气候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输电线路设计,使其具备较好的抗风能力。
但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只考虑了区域整体气候状况,并未对局部微气象数据进行监测,导致局部强对流天气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大风天气导致35kV线路开关跳闸处理措施
大风天气导致35kV线路开关跳闸处理措施
一、事故发生
简要汇报跳闸开关、保护动作情况,待查明故障点之后再详细汇报。
三、站用变切换至备用变
事故发生后,将常用站用变切换至备用变,保证站内用电。
本站常用变切换至备用变采用自动切换,若自动切换失败需手动切换。
四、对站内设备的全面检查,查看所有保护动作情况,查看故障录波器并打印故障录波图,初步确认故障类型。
五、对集电线路巡视检查,查找故障点
1、线路开关跳闸:单相接地、相间短路、过电压。
2、可能造成线路跳闸的原因:大风致使导线摆动过大,导致相间短路;线路上搭挂杂物,线路接触树枝导致单相接地;打雷造成线路瞬时电压升高导致过电压跳闸。
六、向调度汇报事故发生的详细原因,故障点,损坏设备等具体情况。
七、开具工作票,将线路转为检修状态,并做好安全措施
八、处理故障
九、故障处理结束拆除安全措施并汇报调度,调度同意之后恢复送电。
十、汇报站长做好相关记录。
大风天气导致35kV线路开关跳闸处理措施
大风天气导致35kV线路开关跳闸处理措施
一、事故产生
监控后台报警后,查看报警信息(跳闸路线开关变位,维护动作情况),查看全部系统运行情况。
35kV路线开关跳闸,集电路线进线开关301、302、303联跳,接地变兼站用变开关391联跳,SVG开关361联跳。
二、向调度汇报跳闸情况(并向站长汇报)
扼要汇报跳闸开关、维护动作情况,待查明故障点以后再详细汇报。
三、站用变切换至备用变
事故产生后,将经常使用站用变切换至备用变,保证站内用电。
本站经常使用变切换至备用变采取自动切换,若自动切换失败需手动切换。
四、对站内装备的全面检查,查看所有维护动作情况,查看故障录波器并打印故障录波图,初步确认故障类型。
五、对集电路线巡查检查,查找故障点
1、路线开关跳闸:单相接地、相间短路、过电压。
2、可能造成路线跳闸的缘由:大风导致导线摆动过大,导致相间短路;路线上搭挂杂物,路线接触树枝导致单相接地;打雷造成路线瞬时电压升高导致过电压跳闸。
六、向调度汇报事故产生的详细缘由,故障点,破坏装备等具体情况。
七、开具工作票,将路线转为检验状况,并做好安全措施
八、处理故障
九、故障处理收场撤除安全措施并汇报调度,调度赞成以后恢复送电。
十、汇报站长做好相干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
摘要: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一直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与雷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跳闸相比,风偏跳闸的重合成功率较低,一旦发生风偏跳闸,造成线路停运的几率较大。
本文对110kV线路一起风偏造成的跳闸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字:风偏;闪络;跳闸;对策措施
0 引言
对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引起的故障及事故分析原因,进行调查统计,研究并制订相关防治措施,对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事故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很有意义。
经统计,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按放电形式分,对杆塔放电的比例最大;按塔型分,耐张的比例最大。
本文将对此类故障试作分析。
1 故障情况
2006年7月1日11:45分盘钢#1线751保护Z01、I01动作,重合不成(B 相,测距4.8kM),南钢一总降110kV备自投成功。
随即组织线路班进行带电查线,查到盘城变附近时,当地居民告知暴风雷雨时前方铁塔有冒火声响。
15:54分发现盘钢#1线751 #4塔B相搭头引流线遭雷击弧闪痕迹,并发现盘钢#1线#4塔有放电痕迹,暂不影响运行,向调度汇报要求试送一次。
16:20送电线路运行正常。
2 现场情况检查
经现场调查,该塔为耐张塔,杆塔周边为平地,#4塔B相搭头引流线对塔身放电,塔身主材和引流线上均有放电痕迹,未安装跳线绝缘子串,两侧耐张串等高。
附近居民反映放电故障发生时段有大风、暴雨活动,持续时间较长。
图一引流线有明显放电痕迹图二塔身亦有明显放电痕迹
3 原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
发生风偏闪络的本质原因是由于在外界各种不利条件下造成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距离减小,当此间隙距离的电气强度不能耐受系统运行电压时便会发生击穿放电。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多发生于恶劣气候条件下,发生区域均有强风出现,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伴随有大暴雨或冰雹。
此次跳闸故障的气象环境就是强风和大暴雨。
这样,一方面,在强风作用下,导线向塔身出现一定的位移和偏转,使得放电间隙减小,距离不能满足绝缘强度要求发生放电;另一方面,降雨降低了导线—杆塔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线路发生风偏闪络。
在强风作用下,暴雨会沿着风向形成定向性的间断型水线,当水线方向与放电路径方向相同时,导线—杆塔空气间隙的工频闪络电压进一步降低,线路风偏闪络几率增大。
3.2 放电路径
从放电路径来看,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有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导地线线间放电和导线对周边物体放电三种形式。
而其中,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可分为直线塔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和耐张塔跳线对杆塔构件放电两种。
前者导线上的放电点比较集中,后者跳线上的放电点比较分散,分布长度约有0.5-1m。
不论是直线塔还是耐张塔导线对杆塔构架放电,在间隙圆对应的杆塔构件上均有明显放电痕迹,且主放电点多在脚钉、角钢端部等突出位置。
3.3 重合闸成功率低
由于风偏闪络是在强风天气或微地形地区产生飑线风条件下发生的,这些风的持续时间多超出重合闸动作时间段,使得重合闸动作时,放电间隙仍然保持着较小的距离;同时,重合闸动作时,系统中将出现一定幅值的操作过电压,导致间隙再次放电,并且第二次放电在放电间隙较大时就可能发生。
因此,输电线路发生风偏闪络故障时,重合闸成功率较低,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3.4 线路设计考虑因素
输电线路风偏设计多是以纯空气间隙的电气绝缘强度数据作为设计依据,而没有考虑导线—杆塔空气间隙之间存在的异物(雨滴、冰雹、沙尘等)对间隙电
气强度降低的影响。
另外,在线路风偏角设计中,如果选取的风偏角计算参数不合适,使得线路风偏角安全裕度偏小,则当线路处于强风环境下,线路发生风偏跳闸饿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影响线路风偏角的主要设计参数是最大设计风速、风压不均匀系数、风速高度换算系数等。
因此,在综合分析比较国内外风偏角设计模型及参数选取方法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风偏角设计参数,可提高输电线路抵御强风的能力,降低风偏跳闸故障率。
4 对策和措施
4.1 优化设计参数,提高安全裕度
(1) 在线路设计阶段应高度重视微地形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区域的划分,根据实际的微地形环境条件合理提高局部风偏设计标准。
(2) 线路设计时,当杆塔上在靠近导线侧存在有脚钉时,即使脚钉方向是平行于导线的,由于脚钉尖端对电场的畸变作用,将使得间隙的放电电压进一步降低。
因此应避免在面向导线侧的杆塔上安装脚钉(即使脚钉方向是平行与导线的),同时在悬垂线夹附近导线上也应尽量避免安装其他突出物(如防震锤)。
(3) 对新建线路,设计单位在今后的线路设计中应结合已有的运行经验,对恶劣现象频现的事故多发地区的线路空气间隙适当增加裕度,以减小线路投运后遇恶劣天气时出现跳闸的可能性。
另外,在可能引发强风的微地形地区,尽量采用“V”型串,可以明显改善风偏造成的影响。
(4) 对于新建的输电线路工程中转角塔的跳线,风压不均匀系数不应小于1,同时应注意风向与水平面不平行时带来的影响。
4.2 采取针对性措施
(1) 目前杆塔大多按风压不均匀系数为0.61设计,因此在新建工程中为抑制风偏闪络事故率,又兼顾现有定型塔的使用,可以暂时仍按风压不均匀系数为0.61进行杆塔规划,终堪定位时,塔头间隙按0.75进行校验。
(2) 运行中,对发生故障的耐张塔跳线和其他转角较大的无跳线串的外角跳线加装跳线绝缘子串和重锤;对发生故障的直线塔的绝缘子串加装重锤。
单串如加重锤达不到要求,可将其改为双串倒V型,以便加装双倍重锤。
安装重锤时,应尽
量避免在悬垂线夹附近安装。
4.3 加强防风偏闪络针对性研究
(1) 综合考虑风偏闪络故障及事故率,对风压不均匀系数的取值进行修正。
(2) 与各地气象检测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不用地形特征下不同高度的风况观测,分析研究其间关系后确定风俗的各设计参数。
研究地形对风向与水平面夹角大小的影响。
研究微地形特征对风速大小的影响。
探讨设计中气象条件的选定条件(各种不利气象条件的组合、风偏计算中的参数等)。
(3) 根据地域特征,不同地域可选择不同的风偏设计参数及模型。
(4) 对现有风偏角计算模型进行修改,考虑风向与水平面不平行与导线摆动时张力变化对风偏角及最小空气间隙距离的影响。
5 结束语
从此例故障的分析和制定防范措施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造成风偏闪络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方面。
外因是自然界发生的强风和暴雨天气;内因是输电线路抵御强风能力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从设计参数、运行维护、试验方法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减少输电线路风偏闪络的次数,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东北电力设计院
2.《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及其防治》—高电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