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复习
《经济法》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纲要

《经济法》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纲要目录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1)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法 (1)第三章合伙企业法 (1)第四章公司法 (1)第六章反垄断法 (2)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2)第八章产品质量法 (2)第九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第十一章合同法 (3)第十四章税法 (3)第一章经济法概述经济法的词源“经济法”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摩莱里的《自然法典》经济法产生的背景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法的表现形式(渊源)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及特征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及设立程序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的原因个人独资企业无限责任的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的限制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人职权的限制和善意第三人的关系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清偿顺序第三章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的特征合伙企业转让财产转让的法律规定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特别是与善意第三人的关系)入伙与退伙的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法律有哪些特殊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的特别规定合伙企业解散的原因第四章公司法公司的特征公司的分类公司的组织机构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资本条件不考)担任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范围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律特殊的规定(资本条件不考)国有独资公司法律特殊的规定(特别是组织机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法定条件(资本条件不考)股票的平价发行和溢价发行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限制第六章反垄断法反垄断法的特征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反垄断法适用的排除情形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商业贿赂行为回扣折扣佣金的区别压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情形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方式政府限制竞争行为的方式第八章产品质量法产品的概念产品缺陷责任的诉讼时效产品缺陷责任的赔偿范围产品缺陷责任的免责事由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责任后相互关系的处理产品质量纠纷解决的方式第九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的权利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第十一章合同法合同的特征订立的合同的两个阶段合同无效的情形第十四章税法税收的特征税法的构成要素。
最新《经济法》综合复习资料2

《经济法》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对“√”,错“×”。
)1.经济法是能调整中国社会经济中出现的一切经济关系。
()2.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是2年,自当事人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在普通合伙企业中,合伙人相互间或向外转让其财产份额时,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4.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应当通知债权人。
()5.根据《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建设工程及非实物产品的质量问题不受本法调整。
()6.同中国国家名称、国旗、国徽等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是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
()7.自然人作为经济法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8.经济诉讼时一般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地域管辖原则。
()9.仲裁一律公开开庭进行。
( )10.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11.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12.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
()二.单选题1.下列事项中,不属于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范围的是( )。
A.专利权 B.委托代理行为 C.粉笔 D.枪支2.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自然事件的是( )。
A.战争 B.地震 C.租赁 D.罢工3.下列各项中,( )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A.没收财产 B.罚款 C.赔偿损失 D.罚金4.依据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 )可以是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
A.长期居住中国的日本籍的山本一郎先生 B.娃哈哈集团公司C.长期居住日本的中国籍的张华先生 D.山东日月有限合伙企业5.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凡给不动产的,应当在( )所在地履行。
A.不动产 B.接受不动产一方 C.合同签订地 D.双方协商6.根据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实用新型的受保护年限是( )。
A.10年 B.20年 C.25年 D.50年7.下列各项中,( )属于行政制裁的方式。
经济法复习

经济法复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些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所具有的特点?(B D)A 适用对象是特定的人B 适用对象是不特定的人C 仅仅适用一次D 在其生效期间反复适用2.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D)A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B 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C 法的实施的全过程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D 法是最具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ABD)A 宪法B 经济法C 婚姻法D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2. 下列哪些文件包括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之中?(B)A 《紧急状态法(草案)》B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 1979年《刑法》D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CD)A 个人独资企业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B 个人独资企业成立时需缴足法定最低注册资本C 个人独资企业对被聘用人员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D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甲乙与丙成立一合伙企业,被推举为合伙事务执行人,乙丙授权甲在3万元以内的开支及30万元内的业务可以自行决定。
甲在任职期间内实施的下列行为哪些是法律禁止或无效的行为?(ACD)A自行决定一次支付广告费5万元B未经乙丙同意与某公司签订50万元的合同C未经乙丙同意,将自己房屋以1万元租给合伙企业D与其妻一道经营与合伙企业相同的业务1.五位股东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股本10000万元。
前四位股东分别以专利技术、原材料、固定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第五位股东以货币出资。
则第五位股东的出资额不低于()万元。
(A)A.3000B.1600C.2600D.66002.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0万元,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该公司的股东法定人数应为(B)。
A.2个以上B.50个以下C.5个以上50个以下D.2个以上50个以下3.B股份有限公司与T有限责任公司和K国有企业都是从事货物生产的企业,它们签订了投资协定,约定共同投资建立从事物流为主的公司“BTK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公司最低应出资(D)作为注册资本。
经济法学 复习试题及答案

A、公开招标 B、比选 C、竞争性谈判 D、询价
11、下列单行法不属于经济法中市场规制法的是( B )
A、反不正当竞争法
B、个人所得税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广告法
12、某商店正降价销售一批标有“处理品”字样的塑料桶,经检验,
该批塑料桶有明显的擦痕,请问该商店( D )
A、违反明示担保义务 B、违反默示担保义务
答: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①货币资金的收付;②财物的收发、增 减和使用;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④资本、基金的增减;⑤收入、 费用、成本的计算;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⑦其他需要办理会计 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8、简述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意义。
答: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具有以下意义:①产权登记能监督企业国 有资产的变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②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为深 化企业改革奠定基础;③有助于考核和评价国有资产经营使用效益; ④有利于产权交易、变动等行为受到法律保护,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
A.保障安全权
B.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监督批评权
25、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商业银行的表述中哪些是
正确的( C )。Leabharlann A、商业银行只能是国有独资公司
《经济法学》复习题答案

《经济法学》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一、简答题1、简述经济法主体。
答: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参加者。
①经济法主体是特定社会关系的“参加者”;②经济法主体参加的是“权利义务关系”;③经济法主体参加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它就是经济法律关系。
2、简述商业贿赂的特征。
答: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特别是为争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的行为。
特征:①商业贿赂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②商业贿赂是经营者在主观上处于故意和自愿进行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以占取竞争优势;③商业贿赂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及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报偿,具有很大的隐蔽性;④商业贿赂的形式除了金钱回扣之外,还有提供免费度假、旅游、高档宴席、色情服务、赠送昂贵物品、房屋装修以及解决子女、亲属入学、就业等多种方式。
3、简述政府采购制度有哪些作用?答:从宏观角度看,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是最大的单一消费者,政府采购的数量、品种和频率,能够对社会的需求施加影响。
从微观角度看,实施政府采购有利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发挥财政的监督作用。
从廉政建设角度看,实施采购制度有利于使政府采购行为置于财政、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全方位监督的机制当中,在公开、公正、透明的环境中动作。
4、简述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特征。
答:中国人民银行是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其目的和职能不在于赚取利润,而是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和实行金融监管,来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特征:①是发行货币的银行;②是银行的银行。
大学《经济法》复习题

17《经济法》复习题《经济法》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经济法定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B)A.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经济法是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经济法有克服市场失灵的独特优势D.经济法仅调整具有全局性的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2.私权介入调整方法的意义不包括(B)A.具有直接性和快捷性 B.具有间接性和缓和性C.避免国家为了公共利益过分干预私人企业运行D.从不同侧面共同构筑了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私权秩序3.被称为“自由企业大宪章”的法律是( C )A.企业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反垄断法 D.自由竞争法4.我国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D )A.折扣 B.酬金 C.佣金 D.回扣5.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B )A.个人全部财产;其特定资产B.其出资额;其全部资产C.其出资额;其经营资产D.其个人全部财产;其全部资产6.首先提出来“经济法”概念的学者及其著作是(A)A.摩莱里《自然法典》 B.摩莱里《公有法典》C.德萨米《自然法典》 D.德萨米《公有法典》7.经济职权是一种(A)A.国家权限、职务权限 B.国家权限、非职务权限C.企业权限、职务权限 D.企业权限、非职务权限8.市场管理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是( B )A.政府管理关系 B.市场运行关系 C.个人经济关系 D.企业管理关系9.对公用企业强制交易行为,由(C)的监督检查部门查处A.国务院 B.省或直辖市 C.省级或者设区的市 D.不设区的市10.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观点正确的是(D)A.经济法主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的行为实施涵概了一切社会活动B.经济法主体必须是依法享有经济法职权的社会实体C.经济法主体可以是国民经济管理活动的或者一定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的间接参与者D.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法律关系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11.下列社会关系由经济法调整的是(C)A.某公司与某车队签定了运输合同 B.某公民登记结婚C.某质量技术监督局查处假冒伪劣产品 D.某工商局购买部分办公用品12.经济法上的公平追求的是(D)A.市场主体竞争的起点公平 B.市场主体同等地不受歧视C.市场主体竞争的手段公平 D.承认主体差异下的结果公平13.现代反垄断法产生的标志是(C)A.《反对限制竞争法》 B.《联邦贸易委员会法》C.《谢尔曼法》 D.《克莱顿法》14.第一次使用“经济法”概念的人是( C )A.蒲鲁东B.德萨米C.摩莱里D.赫德曼15. 教育、发明创造、植树造林等行为具有( B )A.负外部效应 B.正外部效应 C.混合外部效应 D.零外部效应16.经济法部门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是(A)A.社会本位 B.国家本位 C.个体本位 D.人民本位17.依据垄断者占有市场的情况分类不包括下列(D)A.独占垄断 B.寡头垄断 C.联合垄断 D.行政垄断18.在1842—1843年出版的《公有法典》一书中使用“经济法”概念的是(B)A.摩莱里 B.德萨米 C.蒲鲁东 D.马克思19.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 C)A.物 B.经济干预行为 C.人身 D.信息资源20.下列属于市场管理行为的法律原则的是( A)A.授权与控权并重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公平等价交易原则 D.和平共处原则21.下列不属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具体内容的是( D)A.自然垄断 B.国家垄断 C.结构危机卡特尔 D.协议固定价格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法兴起的真正涵义不包括( ABD )A.经济法概念开始出现 B.经济法律规范产生C.经济法部门形成 D.经济法学著作出现2.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宏观经济决策权的包括( BD)A.企业 B.国家行政机关 C.行业协会 D.国家权力机关3.下列属于市场管理法特征的有(AC)A.调整过程有很强的直接管理色彩B.调整过程有很强的间接管理色彩C.规范构成多以禁止性规范为主D.规范构成多以授权性规范为主4.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方式包括(ABCD )A.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根据有关国家机关的决定、命令和特别授权而取得B.通过核准登记注册的方式而取得C.进行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公民个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获准从事某种经济活动,才能取得经济法主体的资格D.因主机构的设立,其内部组织或者分支机构派生而取得5.经济法采取了下列哪几种责任方式?(ABC)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宪法责任6.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有(ABCD)A.市场不完全 B.信息不对称 C.公共产品供应不足 D.存在经济周期7.在我国,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有(BCD )A.私人垄断 B.地区封锁 C.行业(部门)垄断 D.行政性公司的垄断8.经济法主体包括有(ABCD)A.国家机关 B.企业法人 C.企业内部组织 D.社会团体法人9.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为(ABCD)A.经济职权 B.经济职责 C.经济权利 D.经济义务10.下列哪些选项构成了我国的经济法体系?(ABCD)A.行政主体管理法 B.市场秩序规制法 C.宏观调控法 D.社会分配法11.市场管理行为的特征是(ABCD)A.合法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主体中立性12.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一般要件包括(ACD)A.根据反垄断法的一般性规定,属于应限制或应禁止的行为B.该种行为的宏观经济利益小于竞争所造成的损害C.法律直接规定或依法律程序认可其不适用反垄断法的限制和禁止性规定D.行为因适用除外而取得合法性13.外商投资企业包括(ABC)。
《经济法》复习

张守文《经济法》复习资料1、经济法的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具体包括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另一类是市场规制制度,具体包括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
2、“双手并用”的分析框架强调:调解经济或配置资源的手段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的无形之手,另一个是国家的有形之手。
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则要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3、两“个失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失灵,一个是政府失灵。
在运用市场的无形之手进行调节的情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妨害竞争、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偏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诸如公平分配、币值稳定等问题,也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由此便提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由于信息不足、滥用权力、腐败寻租、体制不健、多头管理等原因,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被称为政府失灵。
4、从经济法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或基本矛盾来看,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很基本的矛盾,这些矛盾不能有效协调和解决时,必然会产生“两个失灵”的问题。
经济法不是单纯地强调限制政府的权力和国家的权力,而是要通过适度分权,以及适用合理的程序,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努力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5、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即假定在经济法上,各类主体都有自己的独立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都会努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行为的分析框架,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互相之间必然要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相应的理性行动,可能采取合作的态度,也可能采取不合作的行为,以求在互动的博弈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各类利益主体必然要求产权界定清晰,也必然关注为取得和保护产权所花费的成本。
6、经济法之所以会产生,导源于两“个失灵”问题的存在。
经济法期末复习

经济法期末复习经济法期末复习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2.行业协会是由单一行业的竞争者所构成的非盈利性组织,其目的在于促进该行业中的产品销售和为雇佣方面提供多边性援助服务。
3.企业社会责任一般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4.垄断:(T241)是指各国反垄断法律中规定的,垄断主体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的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
5.本身违法原则:(T265)是指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市场机构或行为本身来判断是否违法,而无需考虑该行为对市场是否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6.合理原则:(T266)是对本身违法原则的修正与限制,它的基本要义是限制竞争行为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全面考虑限制竞争行为的合理与否,不合理的才构成违法;适用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7.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8.商业贿赂行为:即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如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的商业回扣行为。
9.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建设工程产品和军工产品,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产品的范围。
10.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11.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的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
12.财政关系: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对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一方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P42813.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百分比的税率P434 14.全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等级,对每一个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当征税对象达到某一等级,就对其全部数额适用该级别的税率征税P434 15.超额累进税率: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个等级规定税率,分别计算税额P43416.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经济法复习资料

经济法复习材料一:题型: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可能会有选择和判断等。
案例分析会在合同法或商标法中出,老师还让看一下合同法分则,有时间要看看。
二:复习参考题:简答论述会在这出,好好背吧第一部分经济法概述:1.经济法是怎样形成的?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3.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如何?概念:经济法;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事实;委托代理;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企业法:1、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的区别。
2、合伙人债务与合伙企业债务的关系。
3、入伙与退伙的条件和程序。
4、合伙企业与个人合伙的相似性和区别。
5、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与普通合伙企业在责任承担方面的不同。
6、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条件。
7、有限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与普通合伙企业的不同。
概念: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入伙;退伙;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财产权。
第三部分公司法:1.公司法的原则。
2.有限责任公司有何特征? 3、股份有限公司有何特征? 4、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程序和治理结构上有何联系和区别。
5、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作了哪些规定?6、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作了哪些规定?7、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
8、担任公司董事、监视和经理的禁止性规定。
9、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10、国有独资公司的特点。
11、发起人的义务和责任。
12、公司解散的原因有哪些?概念: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份;股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公司债券;公司的合并、分立。
第四部分合同法:1、合同的含义、特点、种类;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3、合同的主要条款;4、合同的订立;5、合同的效力;6、合同的履行;7、合同的变更与解除;8、哪些合同是无效合同?9、无效合同和被撤销合同的处理;10、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11、你对违约责任的理解;12、你对合同运行的全过程认识;13、怎样防范合同的无效与合同纠纷的发生。
《经济法》综合复习资料

《经济法》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李某在购物中心购买了一台音响设备,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商品,李某找到购物中心要求退货。
下列何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A.该购物中心认为可以通过更换使李某得到合格产品,因而拒绝退货B.该购物中心认为该产品经过修理能达到合格,因而拒绝退货C.该购物中心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无条件负责退货D.该购物中心可以依法选择修理、更换、退货中的任一方式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对象是下列哪项?()A.消费者为生产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发生的法律关系B.各商家为经营需要而发生的购销关系C.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发生的法律关系D.消费者为营利而进行的购销活动3、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多少倍?()A.1倍B.2倍C.3倍D.4倍4、消费者王某在购买商品后,发现商品存在瑕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王某只能向该商品生产者主张赔偿B.王某可以向该商品的销售者主张赔偿C.王某既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D.若销售者有证据表明该瑕疵是在销售过程中其他销售者所致,有权拒绝赔偿5、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保修期内()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6、为排挤竞争对手,某商店在销售中向购买电冰箱的顾客赠送一套餐具。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如果电冰箱的价格减去餐具的价值小于电冰箱的成本价则商店构成不正当竞争B.商店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C.如果赠送餐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D.如果餐具质量不合格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7、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经济法复习要点

经济法复习要点一,简答题1.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角度简述经济法的功能“市场无形之手”对应的是经济人的有限理性行为;“政府有形之手”所对应的是同样不完全理性的“政府道德人”行为。
经济法要做的事情:(1)通过政府经济行为校正市场失灵的情形这是为什么当前西方各国经济发展中加强国家干预的原因所在。
(2)通过规范政府行为防范政府失效的问题。
经济法要达到的目的:优化稀缺经济资源的配置,提高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促进、限制、取缔和保护社会关系的范围。
或者说经济法律规范效力所及的范围。
由此区别于民法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3.简述经济法的地位所谓经济法的地位,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独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二是经济法独立性如何,重要性怎样。
4.简述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一)公权介入的调整方法1、指令性调整方法,体现为刚性调整。
2、指导性调整方法,体现为柔性调整。
表现为行政指导、计划指导和行政协商。
(二)私权介入的调整方法5.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构成(一)适度干预原则(二)经济民主原则(三)社会本位原则。
(四)经济公平原则(五)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六)经济效益原则(七)可持续发展原则6.简述反垄断法的立法宗旨(1)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
古典经济学认为,垄断具有导致减少生产量、资源浪费和技术低效的弊端。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集中研究市场进入的壁垒问题,注重效率标准。
(2)反垄断法的伦理学基础。
社会伦理思潮主要从保护弱者、倡导机会平等、平均分配、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等思想来反对垄断的。
(3)反垄断的法学基础。
法律思想上个人权利本位到社会本位的变迁,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中首先考虑社会整体利益和谐,运用法律对大量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不再是个人自由和权利的绝对性。
7.简述横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五)联合抵制交易;(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经济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法律是指由(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和。
A国务院及各部委 B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省级人大2、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 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甲是乙公司依法设立的分公司。
下列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A 甲应有自己的营业执照,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营业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B 甲应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营业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C 甲应有自己的营业执照,可以没有独立的财产,但独立承担民事责任D 甲应有自己的营业执业,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营业活动,但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下列属于特别法人的是( )A高职院校 B有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5、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A 宪法B 司法解释C 我国没有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和惯例D 行政法规三、判断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表见代理是广义上的无权代理,不发生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
()4、权利受到损害超过20年的,除非有特殊情况并经人民法院决定延长,其权利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
()第二章合同法律制度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民法典》规定的典型合同的是()。
A.买卖合同B.技术合同C.保险合同D.中介合同2.合同中价款或者报酬约定不明确,无法达成补充协议,也无法按照合同相关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的,按照()履行。
A.订立合同时订立地的市场价格B.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C.履行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D.履行合同时订立地的市场价格3.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可以中止履行合同,行使()。
经济法复习资料

经济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知情权:是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2、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集体商标:指由一个集体组织或行会享有权利、由该组织成员使用于商品(包括产品和服务)上以便使其商品与非成员的商品区分开来的标记。
4.劳动法上的医疗期:是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用人单位应允许劳动者停止工作、休息治病并依法给予相应待遇而不得同劳动者解除劳动的期间。
5.留置:是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项财产,以该财产的变价款优先受偿。
6.商业诽谤行为:经营者利用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
7、普通合伙:是指全体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
8、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级累进,所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9、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10、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简答题一、简述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
1、综合机关对社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
2、专业机关对企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
3、行业经济管理关系。
4、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5、经济监督关系二、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各种形式。
1、未经商标权人同意,擅自在同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受法律保护的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
2、伪造、擅自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标识。
3、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成人教育高起专《经济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法学》高起专一1.经济法基本原则不包括()A.有效调制原则B.社会利益本位原则C.经济安全原则D.公平原则2.国家计划调控的功能不包括()A.预测引导功能B.协调功能C.宏观调控功能D.服务功能3.在我国计划调控权的分配中,国家权力机关不享有()A.计划执行权B.计划审批权C.计划调整权D.计划监督权4.下列是某店堂的公示内容,其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本店商品一旦出售概不退换B.购物总额不足20元的,本店不开发票C.钱物当面清点,否则概不负责D.如售假货,假一罚十5.农民贾某从某种子站购买了五种农作物良种,正常耕种后有三种农作物分别减产30%、40%和50%。
经鉴定,这三种种子部分属于假良种。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不正确?( )A.贾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B.贾某只能要求种子站退还购良种款C.贾某可以要求种子站赔偿减产损失D.贾某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要求对种子站进行罚款6.下列关于经济法发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常态法到非常态法B.从平时法到战时法C.从边缘法到基础法D.从趋同走向差异7.红心地板公司在某市电视台投放广告,称“红心牌原装进口实木地板为你分忧”,并称“强化木地板甲醛高、不耐用”。
此后,本地市场上的强化木地板销量锐减。
经查明,该公司生产的实木地板是用进口木材在国内加工而成。
关于该广告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属于正当竞争行B.仅属于诋毁商誉行为C.仅属于虚假宣传行为D.既属于诋毁商誉行为,又属于虚假宣传行为8.宏观调控的目标不包括()A.总量均衡B.结构优化C.就业充分D.不发生通货膨胀9.存款准备金率由()规定,并根据放松或紧缩银根的需要进行调整。
A.银保监会B.国务院C.中国人民银行D.财政部10.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中,有一种行为的表现为:削减与交易相对人的现有交易数量;拖延、中断现有交易等等。
该种行为指的是()。
A.掠夺性定价B.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C.独家交易D.拒绝交易1.D2.D3.A4.D5.B6.C7.D8.D9.C 10.D二1.下列关于经济法的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非常态法”到“常态法”B.从“战时法”到“平时法”C.从“边缘法”到“基干法”D.从“一元体系”到“二元体系”2.郭靖为其3岁儿子购买某品牌的奶粉,小孩喝后上吐下泻,住院7天才恢复健康。
《经济法》复习资料

《经济法》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时效制度的概念与意义答案:法律规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的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力。
及时利用社会财富、保护当事人权益,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力,督促义务人及时履行义务、有利于法院审结案件。
2.溯及力答案: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3.期间答案:连续经过的时间。
即从某一时间起至另一时间之的期限。
4.诉讼时效的类型及特点答案: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间。
主要有:普通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
5.执行时效答案: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间。
6.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答案:1)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2)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3)投资人一个人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4)不具有法人资格7.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答案:1)应契约而成立;2)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3)共担风险、共负盈亏;4)不具有法人资格8.合伙人的权利义务答案:权利:1)查阅帐簿;2)检查事务执行并提出异议;3)撤销委托。
义务:1)竞业禁止;2)建立财务会计制度;3)纳税。
9.有限合伙答案:由一部份管理与经营、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与一部份不参与合伙事务管理、以出资额为限对合伙债务承担责任的有限合伙人组成的合伙组织。
10.公司设立的形式答案:1)发起设立:公司的资本由发起人全部人购,不向发起人以外的任何人募集而设立公司的方法; 2)募集设立:发起人仅认购公司一定比例股份,其余部分向外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的方式。
11.股份有限公司要素答案:1)股东——公司的出资人;2)股份——股份公司资本的最小单位;3)股票——股份的证券形式。
12.公司设立时知识产权出资的最高比例答案:公司法规定货币资金不得低于30%,据此知识产权出资最高可达70%。
13.公司合并的形式答案: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14.破产申请应提交哪些文件?答案:如就是债权人申请破产,应提交:书面申请;提供有关债权的证据材料,债权数额,有无担保。
《经济法学》综合复习资料

《经济法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某普通合伙企业决定解散,经清算人确认:企业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10000元,欠国家税款8000元,另外发生清算费用3000元。
下列几种清偿顺序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先支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再缴纳税款,然后支付清算费用B.先缴纳税款,再支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然后支付清算费用C.先支付清算费用,再缴纳税款,然后支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D.先支付清算费用,再支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然后缴纳税款2、甲、乙、丙、丁拟设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四人签订的合伙协议的下列条款中,不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甲、乙、丙、丁的出资比例为4:3:2:1B.合伙企业事务委托甲、乙两人执行C.乙、丙只以其各自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D.对合伙企业事项作出决议实行全体合伙人一致通过的表决办法3、下列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
A.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能是自然人B.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C.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万元D.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分期缴付出资4、甲、乙、丙、丁四人拟共同出资设立一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
其草拟的公司章程记载的下列事项中,不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公司由甲同时担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B.公司不设监事会,由乙担任监事C.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D.甲乙丙丁首次出资额各为5万元,其余部分出资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缴足5、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列有关该类企业组织机构的表述中,符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企业设立股东会,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B.企业设立董事会,决定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C.企业董事长不得兼任总经理D.企业总经理必须由中国公民担任6、( )是国有资产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国有资产管理和保护的重点对象A.非经营性国有资产B.经营性国有资产C.资源性国有资产D.境外国有资产7、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关系的基本权利主体是()A.最高决策主体B.国有资产占有者经营者C.中央和地方各级管理主体D.国有资产所有者8、某军人获得稿酬5000元,依据税法他应当()A.不必纳税B.缴纳个人所得税C.可申请减免D.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9、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 , 下列有关商业银行的表述 , 正确的是 ( 〉A. 设立商业银行 , 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B. 设立城市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 亿元人民币 ,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发展可以调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 必要时可以酌情降低C. 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应当按行政区域设立D.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可以取得法人资格 , 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10、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 ,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何种行为 ( )A. 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B. 在本银行存款C. 向本银行申请贷款D. 购买本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11、某下雨天,刘小姐在某百货商场等人,顺便在商场闲逛,由于地面瓷砖很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经医院诊断为“左脚髌骨骨折”,必须住院治疗,请问下列哪项说法正确?A、此系刘小姐走路不小心所致,商场没有责任B、刘小姐没有在商场购物,不是消费者,不能依据《消法》求偿C、对雨天路滑商场没有警示顾客,应承担赔偿责任D、损害系由不可抗力造成,商场可免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守文《经济法》复习资料1、经济法的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具体包括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另一类是市场规制制度,具体包括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
2调解经济或配置资源的手段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的无形之手,另一个是国家的有形之手。
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则要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市场失灵,一个是政府失灵。
在运用市场的无形之手进行调节的情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妨害竞争、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偏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诸如公平分配、币值稳定等问题,也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由此便提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由于信息不足、滥用权力、腐败寻租、体制不健、多头管理等原因,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被称为政府失灵。
4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很基本的矛盾,这些矛盾不能有效协调和解决时,必然会产生“两个失灵”的问题。
经济法不是单纯地强调限制政府的权力和国家的权力,而是以及适用合理的程序,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努力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5己的独立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都会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互相之间必然要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相应的理性行动,可能采取合作的态度,也可能采取不合作的行为,以求在互动的博弈过程中各类利益主体必然要求产权界定清晰,也必然关注为取得和保护产权所花费的成本。
6、经济法之所以会产生,导源于“两个失灵”问题的存在。
经济法不但要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等市场行为,同时要规范政府的调控和规制行为。
因此,一类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一类是政府失灵的问题。
7、就是经济法通过对特定社会关系的调整,来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持续地解决“两个失灵”的问题,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益和基本人权,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横向上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纵向上分为基本目标和最高目标。
具体包括①稳定增长目标(双重目标)②保障基本人权目标(分配法)③保障社会公益目标④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目标。
8理论意义来看,经济法的调整目标是经济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价值论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能够把抽象的价值转化为具体的法律构成部分,同时又能够为相关的法律原则和具体规则提供指导;其次,从实践价值来看,经济法调整目标的研究对于相关的经济法的法制建设,尤其对于经济法的立法和法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关系,一类是市场规制关系。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表示:市场失灵-结构失衡-经济失衡-宏观调控-政府失灵-依法调控-宏观调控法(财税、金融、计划)市场失灵-竞争失效-市场失序-市场规制-政府失灵-依法规制-市场规制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分权始终是经济法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各种层次的只有有效地调整体制关系,从而实现有效地分权,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调控和规制。
10、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性(宏观调控手段)、规制性(市场规制手段)与现代性(现代市场经济)是经济法的突出特征。
11、经济法体系由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两部分构成,形成“二元结构”,其内在结构分为三层:①体现经济法调整范围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②各自的三个部门法即“财金计划调控法”和“两反一保规制法”③若干小的部门法。
12其调整具有直接性,受体具有特定性,财税调整的属于宏观调控法,而对于影响价格形成机制的倾销行为和于宏观调控法,而一般的有关价格规制的规范属于市场规制法。
13。
经济性:①作用于市场经济,目标是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②反映经济规律③经济政策的法律化④运用法律化的经济手段⑤以提高整个社会福利、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规制性:在调整目标和调整手段方面,把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两者结合。
具有经济性的法律化的政策主要是通过法律化的经济手段或称经济杠杆来调整,这些手段的发挥就是要通过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来体现或实现,体现了经济法调整目标和具体调整手段的密切联系。
14。
主要体现在其①在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协调发展的时代精神),②在背景依赖上的现代性(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③在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制度形成的政策性、制度构成中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自足性、经济法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15、经济法是重要的独立的部门法。
①与宪法:根本法与普通法;②与民商法:互补,公法私法、调整对象的区别;③与行政法:调整对象、宗旨、手段不同;④与诉讼法;⑤与刑法:同属公法,部分衔接。
16、经济法的“二元价值”。
①内在的客观功用价值(基本价值):规范调控可规制行为,保障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宏观经济和微观市场的秩序,确保公平有效的竞争,实现微观的效率和总体福利,促进市场失灵问题的解决;②外在的主观评判价值(评判价值):实现效率、公平和秩序。
经济法的评判价值是以功用价值为基础而确立的更高层次的多元价值目标,从而使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联系,形成二元价值体系。
17、经济法的原则是作为经济法具体规则的基础的原理和准则。
①调制法定原则: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都要由法律来加以规定,只是在法律明确授权的特殊情况下,才能由行政法规加以规定;②调制适度原则:调制行为必须符合规律和客观实际,兼顾调控和规制的需要与可能,保障各类主体的基本权利;③调制绩效原则:兼顾效率和公平是经济法调整的重要目标,追求调制的效果、总量的平衡和社会总福利的增长。
调制法定原则更强调内容法定和程序法定,调制适度原则更强调符合规律和公平有效,调制绩效原则更强调调整目标和平衡协调。
其中调制法定是调制适度和调制绩效的基础,调制适度是调制绩效得以实现的手段,而前两者都是为了实现调制绩效的总目标。
18、学界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如1890美国的《谢尔曼法》、1896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而经济法学是以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的研究为标志的。
19①偏重强调独立法律部门并加以论证(组织经济法说、企业管理法、经济统制法)②不强调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集合理论、世界观理论、社会科学方法理论)法学说:①经济法肯定说②经济法否定说③禁止垄断法非中心说(金泽良雄、今村成和)④禁止垄断法中心说(丹宗昭信、田中诚二);发对把经济法的概念、调整范围等加以扩大化,并且主要是把经济法同商法相联系的观点;我国的经济法理论发轫于20实际70年代,以1992年为分界点分为:①实行市场经济前的经济法理论(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经济法理论。
20、经济法领域宏观上的制度变迁,体现为在经济法的制度建设上,是先产生市场规制法,再主要在经济大危机后产生宏观调控法。
①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法制度侧重不一②各国在立法领域和形式上有一定趋同性③制度变迁的速度和制度成熟的速度有一定关联④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已经成为经常性制度。
21、中国的改革开放起于分配,并随着分配关系的调整而不断深化,个体利益分配时影响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国家财政分配是影响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因,正是上述引渡推动着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从分配角度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先放权让利以培育市场主体,再适度集权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
2215条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②法律(特别是涉及“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等,只能制定法律);③行政法规(国务院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④部门规章(主要来自那些负有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方面职能的部门);⑤地方性法规(主要是对相关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具体落实)。
23、①共识度较高的辅助渊源:地方政府规区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制定法以及判例法,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和相对独立性;还有同时适用于港澳台地区和内地的新的法律形式随着经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也属于新兴的经济法的辅助渊源,是不同管辖权协调的结果。
③尚存争议的辅助渊源:国际条约(需要转化为国内法)、经济政策(不是法律的表现形式)和法律解释(有些没有法律效力)等。
24间对效力的影响、时间效力上的差异性);②空间效力(域外适用的效力、管辖权冲突和区际冲突问题、空间效力的减损问题);③主体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确定主体效力的原则包括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主体效力的差异更强调实质正义,主体差异和经济法的适用注重不同角色的不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5、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据经济法而享有权利或权力,并承担义务的组织体或个体。
依据对调整对象的二元划分,可以分为宏观调控法主体(包括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包括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两类,准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等,第三部门需分情况而定)。
26、①财政收入法主体(财政收入的权利主体和财政收入的义务主体)和财政支出法主体(履行财政支出义务的主体和享有财政收益权利的主体);②财政调控主体和财政受控主体;③财政法各部门法领域的主体组合(预算法主体、国债法主体、政府采购法主体和转移支付主体等);其他部门法的主体二元结构:①金融法领域的金融调控主体和金融调控受体、金融监管主体和金融监管受体等,市场规制法领域的市场规制主体和市场规制受体等。
27、调制主体的资格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特别是专门的组织法或者体制法的规定,调制受体的资格取得基本条件应当是一致的,主要是依据反映主体平等精神的民商法;调制主体的资格取得与宪政性法律相关,而调制受体的资格取得又都与民商法相连,从而使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具有多源性和非单一性,但是调制主体的资格在主体职权方面更强调有关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职能的行使,更强调其经济管理职能,调制受体也不排除在市场准入方面,基于产业政策的考虑,由专门的经济法规范对其主体的资格或者资质条件作出专门的限定。
28、经济法主体的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资格说”和“意志实现说”控主体的财税能力、金融能力和计划能力,也包括市场规制主体的竞须具有博弈能力或对策能力。
①财政主体的能力:汲取财政的能力与财政支出的能力、发债的能力与偿债的能力,转移支付的能力以及整体上的财政调控能力等,这些既与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资格有关,也与相关主体是否具有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动力量有关;②竞争法主体的能力:规制竞争的主体和参与竞争的主体,前者主要体现为各类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机构,后者则主要是各类市场主体,有时也包括参与竞争的政府或其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