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怎么不够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怎么不够用了》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并反思如下: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问题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感受符号的优越性。
2、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4、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课后反思:
开课伊始,我引出对立的一组矛盾,用一个数无法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怎么办?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矛盾,在数的前面用不同符号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使这对矛盾在符号化的思想下得到统一,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作用。
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但是,数学活动不是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更不是“作秀”。因此,在课堂我让学生通过对话、倾听、欣赏、互动和共享,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进行教学。
1、从同学们举的事例中抽象出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揭示课题;
简述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既有生活体验,又有数学内涵
2、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3、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理解符合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会进行符合(数、图形)间的转换。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就得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在使用自己的符号时,最能体会符号的价值,最能感受符号对自己思维的帮助,也最能积累使用符号的经验。这正是符号感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