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_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是:A. 距离测量B. 方向测量C. 高程测量D. 角度测量答案:B2. 测量学中,测量的水平角是指:A.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夹角B.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夹角C.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斜角D.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俯角答案:A3. 测量学中,测量的垂直角是指:A.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夹角B.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夹角C.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斜角D.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俯角答案:B4. 测量学中,测量的高程是指:A. 地面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B. 地面点到参考椭球面的垂直距离C. 地面点到地球中心的垂直距离D. 地面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答案:A5. 测量学中,测量的直线距离是指:A.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B. 两点间的斜线距离C. 两点间的垂直距离D. 两点间的投影距离答案:B6. 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B. 利用勾股定理C. 利用三角函数D. 利用圆的性质答案:A7. 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包括:A. 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B. 仅角度测量C. 仅距离测量D. 仅高程测量答案:A8. 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垂直角C. 测量高程差D. 测量距离答案:C9. 测量学中,GPS测量的主要优点是:A. 精度高B. 测量速度快C. 覆盖范围广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操作C. 测量环境的影响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测量学中,误差的类型包括: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测量误差答案:A B C12.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绝对测量D. 相对测量答案:A B13.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A. 仪器误差B. 环境误差C. 操作误差D. 理论误差答案:A B C14.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A. 平均值法B. 加权平均法C. 误差分析法D. 插值法答案:A B C15. 测量学中,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包括:A. 数值表示B. 图表表示C. 文字描述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测量学选择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将经纬仪安置于A 点瞄准B 点时,水平度盘的读数为90°,欲测设60•°的水平角值于直线AB 的右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
A.系统误差 B.中误差60° C.30° D.150°2.直线AB 的象限角R AB =南西30°,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 =( )。
A.240° B.210° C.150° D.120°3.若使地面上0.2米的水平长度能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则选用的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 )。
A.1/500B.1/1000C.1/2000D.1/5000 4.相对高程是由(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 .大地水准面 B .任意水准面 C .水平面 D .竖直面5.由A 、B 点的高程200100==B A H H 米、米求高差=AB h ( )米。
A .+100 B .—100 C .+200 D .+3006.在水准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 )对高差的影响。
A .整平误差 B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C .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直轴D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7.用经纬仪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水平角,并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可消除 )对水平角的影响。
A .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直轴B .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C .水平轴不垂直于竖直轴D .度盘偏心差8.直线A 、B 的象限角031'= 南西AB R ,则其坐标方位角=AB α( )。
A .031' B .03178' C .03181' D .03358' 9.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 A .没有误差最好 B .越精确越好 C .根据需要,适当精确 D .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第1章 绪论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5国家高程基准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测量选择试题及答案
测量选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测量学中的“点”指的是()。
A. 一个几何元素B. 一个物理实体C. 一个抽象概念D. 一个数学符号答案:A2. 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测量仪器B. 测量方法C. 测量环境D. 测量对象答案:D3. 在测量中,以下哪个单位不是长度单位()。
A. 米B. 千克C. 厘米D. 毫米答案:B4.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通常由()来衡量。
A. 精确度B. 精密度C. 分辨率D. 灵敏度答案:A5. 测量中,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说明测量结果的()。
A. 精确度越高B. 精密度越高C. 分辨率越高D. 灵敏度越高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测量中常用的误差类型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AB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环境的温度C. 测量者的技术水平D. 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答案:ABCD3. 测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
A. 数值表示B. 图形表示C. 表格表示D. 文字描述答案:ABC4. 测量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A. 平均值法B. 标准差法C. 回归分析法D. 误差分析法答案:ABCD5. 测量仪器的校准是为了()。
A. 确定仪器的精度B. 校正仪器的误差C. 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D. 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测量误差总是存在的,无法完全消除。
()答案:正确2. 测量的目的是获取被测量对象的准确信息。
()答案:正确3. 测量仪器的精度越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就越高。
()答案:正确4. 测量数据的精密度和精确度是相同的概念。
()答案:错误5. 测量误差的绝对值越小,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越高。
()答案:正确6. 测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只能是数值表示。
()答案:错误7. 测量仪器的校准是为了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测量学_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5国家高程基准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A.1954北京坐标系B. 1954年北京坐标系C.1980西安坐标系D. 1980年西安坐标系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 %轴,向东为正B. J轴,向东为正C. %轴,向北为正D. J轴,向北为正1-3、A点的高斯坐标为%4 = 112240m,y^ = 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1-4、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B 50kmC 25kmD 10km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不能代替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A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1-7、地理坐标分为(A )。
A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B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B )A 28B 29C 27D 301-9、高斯投影属于( C )。
A等面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C等角投影D等长度投影1-10、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 %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 %与y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 %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第2章水准测量2-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高程、方位角、距离B. 经度、纬度、高程C. 距离、方位、俯仰角D. 经纬度、方位角、高程答案:B2. 测量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程D. 测量面积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
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计算误差D. 地质变动答案:D4. 在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主要用于()。
A. 测量小范围的地形B. 测量大范围的地形C. 测量建筑物的对角线D. 测量水下物体的位置答案:B5. 测量中使用的全站仪,其主要功能不包括()。
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竖直角C. 测量高程D. 计算体积答案:D二、填空题1. 在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统。
答案:地理坐标系2. 测量学中的视距测量法,通常用于________距离的测量。
答案:较短3. 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其中系统误差可以通过________来消除或减小。
答案:校准4. 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仪器和观测者的误差,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答案:往返观测5. 测量学中的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它通过________来确定点位。
答案:连续的三角形三、简答题1. 简述测量学中的闭合导线测量的原理及其优点。
答:闭合导线测量是指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未知点后,最终返回到起点所进行的测量。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每一段边长和每一个转折角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闭合导线的优点在于可以检测和校正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说明水准测量中水准尺的作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答:水准尺是水准测量中用于读取高程读数的工具。
使用时应注意保持水准尺竖直,避免晃动或倾斜,以确保读数的准确性。
同时,应保证水准尺的刻度清晰可见,避免反光或遮挡。
四、计算题1. 给定两点A和B的坐标分别为A(1km, 2km)和B(4km, 6km),计算这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元素是:A. 距离B. 方向C. 高程D. 角度2. 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目的是:A. 确定两点的水平距离B. 确定两点的高差C. 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D. 确定两点的绝对高度3.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4. 测量学中,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高差B.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距离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D. 利用角度测量确定高差5. 在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距离B. 测量高程C. 测量角度和距离D. 测量面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采用_________坐标系。
7.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_误差。
8.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精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
9.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_________测量。
10.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传递规律遵循_________定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3. 解释三角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给定两个点A和B,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为45°,水平距离为50米。
求B点的坐标。
15. 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坐标为(300, 200),C点相对于B点的方位角为120°,且BC边长为100米。
求C点的坐标。
测量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 角度2. 答案:B. 确定两点的高差3. 答案:D. 计算误差4. 答案: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5. 答案:C. 测量角度和距离二、填空题6. 答案:笛卡尔7. 答案:随机8. 答案:中误差9. 答案:间接10. 答案:误差传播三、简答题11. 答案: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是()。
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球面坐标系D. 地心坐标系答案:B2. 在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位答案:C3. 测量学中的“水准”指的是()。
A. 水平面B. 垂直面C. 倾斜面D. 倾斜线答案:A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直线方向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5.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6.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7.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D8.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C9.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点的高程的仪器是()。
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10.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2.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3.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水准仪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直线方向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5.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6.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7.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8.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______。
测量测试题及答案
测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测量学的基本要素?A. 测量对象B. 测量工具C. 测量目的D. 测量时间答案:D2.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哪几类?A.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B.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C. 量度误差和比较误差D. A和B答案:D3. 在测量学中,信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B.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C. 测量工具的精确度D. 测量方法的科学性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A. 增加测量次数B. 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C. 随意更改测量标准D. 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答案:C5.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什么特性?A. 准确性B. 一致性C. 相关性D. 代表性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测量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答案:确定测量目的、选择测量工具7. 在进行测量时,为了减少随机误差,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多次测量求平均值8. 测量的基本原则包括准确性、________和可重复性。
答案:完整性9. 测量数据的类型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________。
答案:定量数据10. 测量结果的表达通常包括数值和________。
答案:单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等。
控制方法包括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标准化的环境下进行测量、多次测量后求平均值以减少随机误差等。
12. 描述测量信度和效度的区别及其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答案: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而效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在实际测量中,高信度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而高效度则确保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反映被测量的特性。
为了提高信度,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程序等方法。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工地貌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套测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是: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高程测量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错误答案:D3. 测量中,为了减少误差,常用的方法是:A. 增加测量次数B. 仅使用高精度仪器C. 随意选择测量时间D. 仅依赖单一测量结果答案:A4. 地形图的比例尺表示的是:A.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B. 地图上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C. 地图上的距离与速度的比值D. 实际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答案:A5. 以下哪个单位不是用于表示角度的?A. 度(°)B. 分(')C. 秒('')D. 米(m)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
答案:坐标测量2. 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之间的________。
答案:高差3. 测量中,为了提高精度,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答案:平均值4. 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地形起伏5.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地形起伏的曲线。
答案:等高线...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通常由测量仪器的不完善或测量方法的固有缺陷引起,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等手段来控制。
随机误差则由观测条件的不稳定或观测者的技术差异引起,可以通过增加观测次数、采用统计方法等手段来减少其影响。
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测量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测量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下列哪个单位是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A. 米B. 千米C. 英尺D. 英寸答案:A2. 在进行土地测量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C. 测量环境的温度D. 测量对象的颜色答案:D3. 测量学中,角度测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度B. 分C. 秒D. 弧度答案:A二、填空题4.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距离测量5. 当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时,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_______。
答案:校准三、简答题6. 简述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
控制方法包括:选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定期校准;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测量,减少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计算题7. 已知某点A的高程为100米,点B与点A的水平距离为50米,点B 的高程为95米。
求点A相对于点B的高差。
答案:点A相对于点B的高差为5米。
计算公式为:高差 = 高程A - 高程B。
五、分析题8. 分析在地形测量中,为什么需要进行地形图的绘制?答案:地形图是地形测量的重要成果,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水系分布、道路走向等地理信息。
进行地形图的绘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形特征,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地形图也是进行其他相关测量工作的基础。
六、论述题9. 论述现代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有哪些优势?答案:现代测量技术相比传统测量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精度更高,现代测量技术采用高精度的仪器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2)效率更高,现代测量技术如GPS、遥感技术等可以快速获取大量数据,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3)自动化程度更高,现代测量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测量和数据处理,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4)应用范围更广,现代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海洋测量、空间测量等。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1、概念: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2、知识点:(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A.水平面B.水准面C.旋转椭球面D.圆球面16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的科学。
其任务包括两个部分:测绘和(D)A.测定B.测量C.测边D.放样17测量学按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D)摄影测量学、制图学。
A.一般测量学B.坐标测量学C.高程测量学D.工程测量学18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A)A.水准面B.水平面C.铅垂面D.圆曲面19测量工作中,内业计算所采用的基准面是(B)。
A.水平面B.水准面C.旋转椭球面D.竖直面20在高斯6°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的计算公式是(C)。
A.λ=6NB.λ=3NC.λ=6N-3D.λ=3N-321(B)。
A22A23在6(CA.24(C)A25A26测量的三要素是距离、(B)和高差。
A.坐标B.角度C.方向D.气温27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C)A.1956年黄海高程B.1965年黄海高程C.1985年黄海高程D.1995年黄海高程28目前我国采用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是(D)A.1954年北京坐标系B.1980年北京坐标系C.1954年国家大地坐标系D.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29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A)A.铅垂线B.水平线C.切线D.离心力方向线30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那一个,称为(B)第二章水准测量一、名词解释:三、选择题1.视线高等于(A)+后视点读数。
A.后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前视点高程D.仪器点高程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D)。
测量考试试卷及答案
测量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常用的距离测量工具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卷尺B. 测距仪C. 罗盘D. 望远镜2. 什么是三角测量?A. 使用三个点确定一个点的位置B. 使用三个角度确定一个点的位置C. 使用三个距离确定一个点的位置D. 使用三个高度确定一个点的位置3. 在地形测量中,等高线表示什么?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起伏C. 地形的海拔高度D. 地形的水流方向4. 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统(GPS)?A. 一种地图制作工具B. 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 一种地形测量方法D. 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5.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精度B. 操作者技能C. 环境因素D. 测量对象的移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测量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7. 解释什么是大地测量学,并说明其重要性。
8. 描述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有一个三角形,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2),B(4,6)和C(7,5),请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
10. 给定一个地形剖面图,其等高线间隔为10米,如果从点P(100米)到点Q(200米)的高度变化为30米,请计算两点之间的坡度。
答案一、选择题1. D(望远镜主要用于观察,不用于测量距离)2. A(三角测量是使用三个已知点来确定一个未知点的位置)3. C(等高线表示地形的海拔高度)4. B(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5. D(测量对象的移动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而是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二、简答题6. 测量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交通网络设计、公共设施分布等,通过精确测量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准确性。
7. 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以及地球表面点的精确位置。
其重要性体现在为全球导航、地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提供基础数据。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
A. 形状和大小B. 形状和位置C. 大小和位置D. 形状、大小和位置答案:D2. 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基准面是()。
A. 地球表面B. 海平面C. 地心D. 地球赤道面答案:B3. 下列哪个仪器用于测量角度?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罗盘仪答案:B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元素是()。
A. 经度、纬度、高程B. 东经、北纬、海拔C. 东向、北向、高程D. 经度、纬度、海拔答案:A5.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6.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水平角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7.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是指()。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 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C.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D. 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答案:A8.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垂直角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9.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10.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地形图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仪器可以用于测量距离?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D2.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精度?A. 仪器精度B. 观测者技能C. 环境条件D. 测量方法答案:ABCD3.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测量角度?A. 光学测量B. 电磁波测量C. 声波测量D. 红外线测量答案:ABD4.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误差?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ABCD5.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仪器可以用于测量高差?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测量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不存在误差。
测量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测量学基础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20 分)1.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 法线B 铅垂线C 经线D 任意直线2. 1:1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 1 mB 1 cmC 10 cmD 0.1 mm3. 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
A 点的坐标B 水平角C 垂直角D 视距4. 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60°,则其象限角为()。
A 20°B 160°C 南东20°D 南西110°5. 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A 中误差B 真误差C 相对误差D 系统误差6.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A 反号平均分配B 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C 任意分配D 分配给最大角7.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最大值B算术平均值 C 最小值 D 任意一个值均可8. 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A导线测量 B 侧方交会 C 后方交会D前方交会9. 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A 偶然性B 统计性C 累积性D 抵偿性10. 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 不随起算面而变化B 随起算面变化C 总等于绝对高程D 无法确定11.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h为()米。
高差ABA.-0.938B.-0.466 C.0.466 D.0.93812.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173°58´58"、173°59´02"、173°59´04"、173°59´06"、173°59´10",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测量学试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1.1试题1.1.1名词解释题(1)水准面:将静止的海水面向大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
(2)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3)参考椭球面:其表面称为椭球面,是一个能用数学公式严格描述的曲面。
(4)绝对高程:地面上的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上的点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1.1.2填空题(1)地形图测绘工作程序,首先应作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必须有三个参量:(a)____平面坐标___,(b)____地理坐标________(c)______高程_________。
(3)小区域独立测区坐标系可用_____独立平面直角_坐标系; 大区域测量坐标系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高斯______坐标系。
(4)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_____由整体到局部____,______由控制到碎步_________ 和___________步步检核_________________。
(5)普通工程测绘工作中,大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是指:____距离________测量,____高程_____测量以及__角度____测量。
(7)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坐标系,其X、Y坐标轴位置与数学上正相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86题)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4.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A.;B.;C.5.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B.276°C.6°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7.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8.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9.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其相对误差为()A.K=1/3100;B.K=1/3200;C.K=10.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A.方向;B.高程;C.距离11.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A.切线;B.法线;C.垂线12.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处。
A.靠近前尺;B.两尺中间;C.靠近后尺13.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14.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15.附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A.=; B. =; C.=-()16.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17.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18.视准轴是指()的连线。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测量方法2. 地形测量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点的平面位置B. 确定点的高程C.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D. 测量两点间的方位角3. 在测量学中,什么是三角测量?A. 使用三个点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B. 使用三个角度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C. 使用三个点来确定一个角度D. 使用三个角度来确定一个距离4. 测量学中,什么是相对误差?A. 误差与测量值的比值B. 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C.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比值D. 测量值与误差的比值5. 在测量学中,什么是导线测量?A. 测量导线的长度B. 测量导线的方向C. 测量导线的位置D. 测量导线的形状6. 测量学中,什么是闭合导线?A. 起点和终点不重合的导线B. 起点和终点重合的导线C. 导线的长度为零D. 导线的方向为零7. 测量学中,什么是正高?A. 点到参考椭球体表面的距离B. 点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C. 点到平均海平面的距离D. 点到地面的距离8. 测量学中,什么是测量的精度?A.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B. 测量误差的大小C. 测量速度的快慢D. 测量范围的大小9. 测量学中,什么是测量的灵敏度?A. 测量仪器对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B. 测量仪器的精度C.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D. 测量仪器的耐用性10. 测量学中,什么是测量的可靠性?A.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D. 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答案:1. D2. B3. A4. A5. D6. B7. B8. A9. A10. 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3. 阐述三角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作用。
4. 解释测量学中测量精度和测量灵敏度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在一个闭合导线测量中,已知A点的坐标为(X1, Y1),B点的坐标为(X2, Y2),C点的坐标为(X3, Y3),并且测量得到AB段的距离为d1,BC段的距离为d2,CA段的距离为d3。
测量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测量学基础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20 分)1. 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测角、测距和测()。
A 高差B 方位角C 等高线D 地貌2. 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 2 mB 20 cmC 2 cmD 0.1 mm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4. 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北西30°,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A 30°B 330°C 150°D 210°5. 边长测量往返测差值的绝对值与边长平均值的比值称为()。
A 系统误差B 平均中误差C 偶然误差D 相对误差6.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 反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B 平均分配C 随意分配D 同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7. 通常所说的海拔高指的是点的()。
A 相对高程B 高差C 高度 D绝对高程8. 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观测未知点的交会方法是()。
A前方交会 B 后方交会 C 侧方交会 D 无法确定9. 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A 10″B 30″C 17.3″D 5.78″10. 已知线段AB的方位角为160°,则线段BA的方位角为()。
A -120°B 340°C 160°D 20°11.下面关于中央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央子午线又叫起始子午线B.中央子午线位于高斯投影带的最边缘C.中央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D .中央子午线经高斯投影无长度变形12.下面哪个算式是表示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所得出的水平距离( )。
A .KS B.αcos KS C.α2cos KS D.α2sin 21KS 13.下面关于铅垂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铅垂线总是垂直于大地水准面B . 铅垂线总是指向地球中心C . 铅垂线总是互相平行D . 铅垂线就是椭球的法线14.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 、B 两点的高差,从A 到B 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AB h 为( )米。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是:A. 经纬度测量B. 距离测量C. 角度测量D. 高程测量答案:A2. 在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垂直角C. 测量高差D. 测量距离答案:C二、填空题1. 测量学中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仪器误差;观测误差;计算误差2.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两点之间水平距离的仪器。
答案:测距仪三、简答题1. 简述全站仪的基本功能。
答案:全站仪是一种集成了测角、测距和数据处理功能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它能够自动完成角度和距离的测量,并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快速得到测量结果。
2. 什么是三角高程测量?它有哪些应用?答案: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利用三角学原理测量两点之间高差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建筑物高度测量以及地质勘探等领域。
四、计算题1. 已知A点高程为100米,B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为50米,A、B两点间的垂直角为30°,求B点的高程。
答案:首先计算A、B两点间的高差,高差h = 50 * tan(30°) = 50 * 0.577 = 28.85米。
由于B点位于A点的下方,所以B点的高程为100 - 28.85 = 71.15米。
2. 若在测量过程中,观测者在A点观测到B点的角度为45°,且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20米,求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
答案:由于观测者在A点观测到B点的角度为45°,且为水平角,所以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为45°(假设从北方开始顺时针测量)。
五、论述题1. 论述测量学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答案:测量学是现代工程建设的基础,它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后期管理提供了精确的空间位置信息。
在工程建设中,测量学确保了建筑物的准确定位,保证了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 绪论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5国家高程基准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A.1954北京坐标系B. 1954年北京坐标系C.1980西安坐标系D. 1980年西安坐标系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B.y 轴,向东为正C.x 轴,向北为正D.y 轴,向北为正1-3、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1-4、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B 50kmC 25kmD 10km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 在以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 在以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 不能代替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1-7、地理坐标分为( A )。
A 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B 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A 28B 29C 27D 301-9、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B 等距离投影C 等角投影D 等长度投影1-10、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 x 与y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第2章 水准测量2-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B 圆水准器轴C 十字丝横丝D 管水准器轴2-2、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内圆弧的半径大B 其灵敏度低C 气泡整平困难D 整平精度高2-3、在普通水准测量中,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D )位数。
A 5B 3C 2D 42-4、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 的读数a=2.713m ,前尺B 的读数为b=1.401m ,已知A 点高程为15.000m ,则视线高程为( B )m 。
A.13.688B.16.312C.16.401D.17.7132-5、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 A )。
A.A 点比B 点低B.A 点比B 点高C.A 点与B 点可能同高D.A 、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2-6、自动安平水准仪,( D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B.没有圆水准器C. 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D.没有管水准器2-7、水准测量中,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B )。
A 视准轴水平B 竖轴铅垂C 十字丝横丝水平D A,B,C 都不是2-8、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 A )。
A 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 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D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2-9、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 )。
A 看清十字丝 B 看清物像 C 消除视差2-10、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 C )。
A 物像清晰 B 十字丝分划板清晰 C 物像位于十字丝分划板面上2-11、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A 高于前尺点 B 低于前尺点 C 高于测站点 A 等于前尺点2-12、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B )。
A 水准点 B 转点 C 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2-13、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D )。
A 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确B 目镜调焦不正确C 前后视距不相等D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2-14、检验水准仪的i 角时,A ,B 两点相距80m ,将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测得高差=AB h 0.125m ,将水准仪安置在距离B 点2~3m 的地方,测得的高差为='AB h =0.186m ,则水准仪的i 角为( A )A 157″B -157″C 0.00076″D –0.00076″2-15、水准测量中,调整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B )。
A 竖轴竖直B 视准轴水平C 十字丝横丝水平D 十字丝竖丝竖直2-16、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 A )DS3水准仪。
A 高于B 接近于C 低于D 等于2-17、设=A H 15.032m ,=B H 14.729m ,=AB h ( B )m 。
A -29.761B -0.303C 0.303D 29.7612-18、测量仪器望远镜视准轴的定义是( C )的连线。
A 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C 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2-19、已知A 点高程A H =62.118m ,水准仪观测A 点标尺的读数a =1.345m ,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B )。
A 60.773 B 63.463 C 62.1182-20、对地面点A ,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 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D )。
A.绝对高程B.海拔C.高差D.相对高程第3章 角度测量3-1、光学经纬仪水平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C )A 水平盘随照准部转动,读数指标不动B 水平盘与读数指标都随照准部转动C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D 水平盘与读数指标都不随照准部转动3-2、旋转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时,竖盘( A )。
A 随望远镜旋转,竖盘读数指标不动B 不动,竖盘读数指标随望远镜旋转C 不动,竖盘读数指标也不动D 与竖盘读数指标都随望远镜旋转3-3、水平角测量中,( D )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A 照准部偏心差B 视准轴误差C 横轴误差D 竖轴误差3-4、水平角观测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C.总是顺时针方向D.总是逆时针方向3-5、竖直角绝对值的最大值为( A )。
A 90° B.180° C.270° D.360°3-6、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D )误差影响。
A 视准轴B 横轴C 指标差D 度盘分划3-7、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 B )。
A 24″B -12″C -24″D 12″3-8、竖直角( C )。
A 只能为正B 只能为负C 可为正,也可为负D 不能为零3-9、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
A 成反比B 成正比C 没有关系D 有关系,但影响很小第4章 距离测量4-1、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 ,检定时的实际长度为30.012米,用其丈量了一段23.586m 的距离,则尺长改正数应为( D )。
A –0.012mB 0.012mC –0.009mD 0.009m4-2、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 ct D 221=,式中D t 2为( D )。
A 温度 B 电磁波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C 光速D 电磁波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4-3、用陀螺经纬仪测得PQ 的真北方位角为=PQ A 62°11′08″,计算得P 点的子午线收敛角=P γ-0°48′14″,则PQ 的坐标方位角=PQ α( A )A 62°59′22″B 61°22′54″C 61°06′16″4-4、已知直线AB 的真方位角为62°11′08″,A 点的磁偏角为A δ=-2′45″,AB 的磁方位角为( A )。
A 62°13′53″B 62°16′38″C 62°05′38″D 62°08′23″4-5、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5°,也可以用( C )的象限角表示。
A N45°EB N45°WC S45°WD S45°E4-6、已知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136°46′,磁偏角为A δ=3′,子午线收敛角为A γ=-2′,则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应为( B )。
A 136°47′B 136°51′C 136°41′D 136°45′4-7、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C )。
A 0°~270° B -90°~90° C 0°~360° D -180°~180°第5章 全站仪及其使用5-1、全站仪与PC 机通讯时,需要设置的通讯参数内容一般为(D )。
A 波特率、字符协议B 字符协议、通讯协议C 波特率、通讯协议D 波特率、字符协议、通讯协议5-2、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或放样前,应先进行测站设置,其内容包括(C )A 测站坐标与仪器高B 后视点与棱镜高C 测站坐标与仪器高、后视点与棱镜高D 后视方位角与棱镜高5-3、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时,屏幕显示的水平距离差为(B )A 设计平距减实测平距B 实测平距减设计平距C 设计平距减实测斜距D 实测斜距减设计平距5-4、使用CE-203串口数据线与PC 机通讯时,(A )A 不需要安装数据线驱动程序B 需要安装数据线驱动程序C CE-203串口数据线一端插入PC 机的一个USB 口 第6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6-1、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的影响属于(B )。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6-2、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 ,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C )cm 。
A 0.5B 2C 4D 86-3、用DJ 6级光学经纬仪测量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B )。
A ±12″B ±8.5″C ±10″D ±6″6-4、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 ,估读水准尺mm 位的误差属于( A )。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6-5、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中误差为±3″,要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1.4″,需观测(D 个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