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病人管理总结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治危重病人的重任。

在这个过程中,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一、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的提升1.1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提高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医疗水平,我们首先要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

通过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参加外部学术交流活动,让医护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诊疗技能。

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关爱。

1.2 完善诊疗流程,提高诊断准确率在重症医学科,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诊疗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服务。

要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

1.3 强化质量控制,保证医疗安全质量控制是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提升的关键。

我们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医疗安全。

二、重症医学科安全管理的改进2.1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是重症医学科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要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2 加强设备维护,保障医疗安全设备是重症医学科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要加强对设备的使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隐患。

2.3 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突发事件是影响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预防。

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应对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怎么写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怎么写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怎么写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

在医疗行业中,治疗危重病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有效地救治危重病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危重病人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对于危重病人的治疗,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面对危急情况时,医生、护士、技师等各个岗位的医护人员需要紧密配合,协同工作,以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做到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为病人的康复努力。

其次,危重病人的治疗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

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危重病情。

同时,临床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此外,对于危重病人的治疗,关怀和悉心照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医护人员的工作中,除了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外,对病人的关怀和悉心照料同样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心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支持,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总的来说,危重病人的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需要关怀和悉心照料。

只有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救治危重病人,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希望我的经验总结能够对其他医护人员有所帮助,共同为危重病人的康复努力。

危重病人观察工作总结报告

危重病人观察工作总结报告

危重病人观察工作总结报告
近期,我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了危重病人观察工作的重要性。

危重病人的状况时刻都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总结我在危重病人观察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首先,危重病人的观察工作需要高度的警惕性和耐心。

在监护室工作中,我经常需要连续数小时地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有时候,病人的状况可能会一直保持稳定,但也有可能会突然出现危急情况。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其次,危重病人的观察工作需要细心和细致。

在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时,我们不能马虎大意,必须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一个细节。

有时候,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可能非常微小,但这些微小的变化往往也会暗示着病情的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最后,危重病人的观察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监护室工作中,我们往往需要和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观察和照顾病人。

我们需要相互配合,互相协助,共同为病人的康复努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和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向他们汇报病人的状况,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的来说,危重病人观察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细心观察,团队合作,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今后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观察能力,为病人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抢救工作是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最为紧急和关键的一部分。

在病房中,抢
救工作常常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紧密配合,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对于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来说,医护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

他们需要对各种急救措施和设备的使用非常熟悉,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和冷静的心态,以应对突发情况,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其次,病房抢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团队合作。

在抢救过程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相互协作,互相配合。

医生需要迅速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护士需要迅速准确地执行医嘱,技术人员需要迅速准确地操作各种设备。

只有团队协作,才能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病房抢救工作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他们需要
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即使在长时间的工作之后,他们也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精力,确保病人得到最好的救治。

总而言之,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医护人员需
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配合和团队合作,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才能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医护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贡献更多的力量。

危重病人抢救总结

危重病人抢救总结

危重病人抢救总结危重病人的抢救是一项紧急而关键的任务,以下是对危重病人抢救的总结:1. 快速反应:对于危重病人,时间至关重要。

抢救团队应立即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尽快启动抢救措施。

确保团队成员高效协作,提供迅速的急救服务。

2. 稳定生命体征:在抢救开始时,确保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得到稳定。

通过给予氧气、维持循环,以及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气道管理)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3. 快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利用各种检查工具、仪器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病情的原因。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并及时实施。

4.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在抢救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沟通和合作,确保所有团队成员了解病人的状况和治疗计划。

5.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危重病人往往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如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抢救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需在发生时及时处理,以提高病人生存率和康复情况。

6. 简洁、清晰的记录:对抢救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诊断、治疗和药物给予记录。

这样有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病人后续治疗的准备工作。

7. 抢救后的关注和持续护理:抢救成功并非治愈,因此,在抢救实施后,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评估和持续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以支持其康复和恢复。

以上总结涵盖了危重病人抢救的一般原则和步骤。

然而,抢救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仍需根据病人的状况和医疗团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因此,持续的医学培训和团队合作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抢救服务至关重要。

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近年来,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的检查情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问题。

在危重病人护理中,质量检查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的总结,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了护士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

部分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处理和护理存在漏洞。

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得护士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无法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对患者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其次,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中也发现了部分医疗设施和设备的问题。

部分医院的急诊病房设备老旧、配置不足,无法满足危重病人的监测和治疗需求。

护理单元的设施布局不合理,导致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增加。

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及时,使得设备的运行效果不佳,影响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第三,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还发现了部分护理措施和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护理翻身、压疮预防等操作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导致了不必要的并发症和病情恶化。

部分护士对于患者的护理需求缺乏关注和细致的观察,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最后,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中还发现了与患者家属沟通不畅的问题。

部分护士在与家属交流时缺乏耐心和沟通技巧,导致家属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不了解,增加了家属的焦虑和困惑。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危重病人护理质量。

首先,医院应加强对护士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护士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和标准,加强护理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同时,提高护士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合理回应家属的疑虑和需求,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
在医疗工作中,处理危重病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这些病人往往面临生
命垂危的情况,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细心观察。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

首先,处理危重病人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面对病情危急的
病人时,医护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不被紧张和恐惧所左右,以确保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其次,团队合作是处理危重病人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面对危急情况时,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病人所需的救治和护理。

在我参与的一些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团队的配合和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共同努力,成功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

最后,处理危重病人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和坚定的意志。

在长时间的
护理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但我们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意志,不断地努力和奋斗,以期望最终能够给予病人最好的帮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处理危重病人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需要我们具
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需要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也需要坚定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

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危重病人的工作,为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工作是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更是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病房中,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

首先,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医务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熟悉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类急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途径,以及与其他科室的及时沟通协调等。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医务人员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其次,抢救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面对危重病人,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

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保持冷静,果断地进行急救处理,同时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抢救措施,确保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此外,抢救工作还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相互协助,共同完成抢救任务。

只有形成紧密的团队合作,医务人员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总的来说,病房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是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医务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地抢救病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损失,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病房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承载着千千万万患者的希望和生命。

在病房中,护士和医生们时刻准备着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尤其是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进行总结和分享经验。

首先,对于病房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面对危急情况时,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快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工作。

每个人都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紧密配合,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抢救工作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面对危重病人时,时间就是生命。

医护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迅速启动抢救流程,确保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同时,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方案,以提高抢救成功的几率。

除此之外,抢救工作还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经验。

医护人员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和方法。

只有在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后,医护人员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确保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最后,对于病房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抢救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总结抢救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分析原因,找出不足之处,以不断提高抢救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医院也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抢救能力和水平。

总之,病房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工作,掌握专业的技能和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危重病人抢救总结经验

危重病人抢救总结经验

危重病人抢救总结经验
危重病人的抢救是一个复杂且紧急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以下是一些对危重病人抢救的经验总结:
1. 快速反应和决策: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往往是关键因素。

医护人员需要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 稳定生命体征:在抢救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给予氧气、进行心肺复苏等。

3. 定位原发疾病:危重病人抢救的关键在于找到并解决原发疾病。

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4. 多学科合作:危重病人抢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过程,需要不同专科医生和护士之间的紧密合作与配合。

及时交流和共享病情信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5. 经验总结与知识更新: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及时更新医学知识。

了解最新的诊疗方案和治疗技术,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抢救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快速反应和决策的能力,稳定生命体征,定位原发疾病,多学科合作,以及不断
总结经验与更新知识。

这些经验总结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率和康复程度。

icu的工作总结6篇

icu的工作总结6篇

icu的工作总结6篇撰写工作总结是提现我们工作态度最好的方式,工作总结是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总结和思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icu的工作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icu的工作总结篇1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科室主任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院主管领导及医务科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诊疗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创建平安医院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

一年当中,增设了2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6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

并自行设计并添置了医护人员衣物柜、储藏室组合柜、以及各种生活设施。

为了便于患者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将旧的储藏室改建成医患沟通室,将一间旧病房改建成患者家属休息室。

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方,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县处于领先水平。

二、建立及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不断制定了icu相关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三基考核制度、医务人员外出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危重病例及特殊情况报告制度、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制度等。

做到理论基础定期巩固及更新、三基培训时时训练、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药品、物资管理人员,责任到人。

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icu成立于20XX年X月,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任务繁重,而我科的医务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且大多数缺乏icu专科经验,因此在年初我科制订了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同时定期督促、检查执行情况,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总结
在医院的病房中,每天都会有许多危重病人需要抢救。

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的高度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医院的抢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抢救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抢救工作需要高效的团队合作。

在面对危重病人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而有序地展开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相互信任,才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取得最佳的效果。

其次,抢救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同时,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抢救能力。

另外,抢救工作需要精准的沟通和协调。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当前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他们的信心和配合度。

同时,医护人员之间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无缝衔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抢救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

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工作,才能够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的高度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抢救能力,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报告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报告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报告
近期,我在医院工作中负责了多位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和实践,我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总结报告。

首先,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在面对危重病人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沉着,不能因为病人的状况而产生恐慌和焦虑。

同时,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并且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护理技术和设备。

其次,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和协调。

在护理危重病人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与医生、护士、技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和实施治疗措施。

只有通过团队的协作和配合,才能更好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再次,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危重病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护理
和观察,我们需要耐心地倾听病人的需求和症状变化,细心地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最后,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医学科技日新月异,护理理
念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

总的来说,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
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需要团队合作和协调,需要细心和耐心,更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实践,能够为危重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范文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范文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范文
在医疗工作中,照顾危重病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
时刻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定,以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对于危重病人的照护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
和提升自己的医疗技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冷静和清晰的头脑,不能因为紧张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面对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损失。

其次,团队合作是保障危重病人生命的关键。

在医疗工作中,没有一个人能够
独自完成所有的任务,我们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共同应对挑战。

在照护危重病人时,团队合作更是至关重要,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以确保病人得到最全面的照顾。

最后,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照护危重病人的过程中,我
们需要及时向病人及其家属传达病情和治疗情况,让他们了解到我们的努力和付出。

同时,也需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总而言之,照护危重病人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
度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保持冷静和清晰的头脑,以及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为更多的病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内科危急值工作总结(精选16篇)

内科危急值工作总结(精选16篇)

内科危急值工作总结第1篇20**年_科在院护理部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根据护理部要求重申了各层级护理人员职责,制定各层级人员考核细则,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完成了各科室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考核与认定。

2、认真落实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三班四查对,并有记录;(2)护理各项操作严格要求三查七对;(3)改善落实患者身份核实流程,修订输血查对制度,饮食查对制度及持续改进流程。

(4)按护理部要求及相关规定,制定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

3、认真落实护理部相关规定及计划,细读等级医院评审细则,按规范准备各种数据登记本,撰写各种护理文件模板,科学填写各种信息数据。

4、细化交接班制度并定期检查,加强晨晚间护理,以科学的方法统计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1、配合护理部统一护士长台账记录的规范:要求护士长部分台账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按优质护理要求护士长每月工作统计汇报,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月召开内科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安排本月工作重点,总结上月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部部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进病房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配合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协助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进行管理知识培训,学习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1、配合护理部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安排人员便衣进入病房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尽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确保结果真实可靠,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按P DCA方式对结果进行改进。

危重症病人管理总结

危重症病人管理总结

危重症病人管理总结汇报人:2023-12-13•引言•危重症病人管理现状•危重症病人管理流程优化目录•危重症病人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危重症病人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支持•总结与展望01引言通过总结危重症病人管理经验,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护人员能力分析危重症病人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率。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危重症病人救治能力和水平。

030201目的和背景及时救治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减轻医疗负担危重症病人管理的重要性01020304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

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危重症病人死亡率。

加强危重症病人康复管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避免浪费,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02危重症病人管理现状近年来,危重症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病人数量危重症病人包括多种类型,如急性呼吸衰竭、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情复杂多变。

病人类型病人数量与类型针对危重症病人,医疗机构采取了多种管理措施,如建立危重症病人救治绿色通道、强化医护人员培训、推广多学科协作等。

这些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改善了患者预后。

管理措施及效果效果管理措施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紧张,导致危重症病人救治过程中存在等待时间过长、救治不及时等问题。

医疗资源不足危重症病人救治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参与,但当前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救治工作负担过重。

医护人员短缺危重症病人救治费用较高,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或选择非正规医疗机构,影响救治效果。

患者经济负担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03危重症病人管理流程优化优化入院评估流程标准化评估工具使用统一的评估工具,确保所有病人接受相同的评估标准和流程。

快速响应机制建立快速响应团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及时评估和救治。

风险评估与分层管理根据病人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实行分层管理,确保资源合理分配。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报告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报告

危重病人工作总结报告在医疗工作中,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多个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在这里,我想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首先,危重病人的救治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面对病情危急的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其次,危重病人的救治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在救治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医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专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在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也体会到了救治工作的辛苦和艰辛。

因此,我将更加珍惜每一次救治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

最后,危重病人的救治需要团队合作和协调配合。

在救治过程中,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各个岗位的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形成一个高效的救治团队。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团队协作所能带来的巨大力量。

因此,我将更加注重团队协作,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共同努力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奋斗。

总之,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配合。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腔:声门下气囊上 导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原因
求算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HR/SBp
血容量正常时, =0.50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30%~50%, =1 >1
血压
监测的意义
收缩压: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
保证血供
舒张压: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平均动脉压:与心排血量和体循环 阻力有关
休克抑制期
监测原理及正常值
根据光电比色的原理,利用不同组织吸 收光线的波长不同而设计的。 HbO2吸收可见红光,Hb吸收红外线 正常值:96~100%
动脉血PaO2
反映肺交换或氧合功能 正常值:为高于80mmHg
低于 80mmHg :提示肺交换功能障
碍和低氧血症 30mmHg左右:心脏随时可能骤停
血常规
RBC Hb
血小板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
是计数单位容积(L)周围血液中血小板数量
可用镜下目视法、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参考值】(100~300)×109/L
血小板
低于50×10 9/L:会有出血危险 低于20×10 9/L:出血危险加大 低于10×10 9/L:易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出血、 胃肠道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生命体征

化验结果
一般情况—神志、皮肤色泽、尿
神志: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灌注 皮肤色泽:反映皮肤灌注
尿:反映肾脏灌注
休克抑制期
神志:淡漠,神志昏迷 口渴:严重 皮肤粘膜:苍白、发凉或冰凉,花斑 周围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明显延缓 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
休克代偿期
2.血清钾<2mmol/L或>7mmol/L。
3. PaO2<50mmHg(或<6.67KPa) 4. pH<7.1或>7.7 5. 血糖>800mg/dl(44.4mmol/l) 6. 血清钙>15mg/dl(3.75mmol/l)
7.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血液浓度达中毒水平并导 致神经系统或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临床危险
口服糖水、含糖饮料,饼干、面包等
神志不清者
忌经口喂食而导致呼吸道窒息而死亡
血糖恢复正常而神志经半小时仍不恢复者,应
考虑有脑水肿
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滴脱水治疗

o 生理
n 细胞内钾浓度:150mmol/L
n 细胞外钾浓度: n 平均含钾5mmol/L n 正常范围: 3.55.5mmol/L
吸痰后30分钟多数气囊压力不能维持
吸痰导致套囊压力波动
Hi-Lo Vac Endotracheal Tube 套囊充气管 套囊上吸引管
“常规” 吸痰 口
不要 定时放气囊
声门下间隙
套囊上吸引口
人工气道后细菌进入下呼吸道主要途径
声门下吸引
推荐意见: 有条件的情况下, 建立人 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 吸引。(B 级)
低氧血症
轻度:60-80mmHg 中度:40-60mHg
重度: < 40mmHg
SPO2与PO2关系对照
项目
S P O2
(%)

60 80 90 91

95 96 99
PO2
(mmHg)
31
44
57
61
74
81 159
常见化验检查可以发现重症病人
血糖、 K+ Na+ Cl- Mg++ 血常规、 血气、Lac 血小板、APTT。。。
高钾血症-治疗
停用:含钾药物,去除高钾原因 降低血钾浓度: 促进K+进入细胞 输注碳酸氢钠溶液
输注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
透析疗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钾>6.5mmol/L) 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 能缓解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对抗心律失常
高钾血症-原因
昼夜有波动,一般不超过1℃
生命体征--T
监测部位:
口温 腋温 核心温度与皮肤温度差 肛温 血温 鼓膜温度、食道温度、皮肤温度。。。
临床意义
连续监测皮肤温度与中心温度,了解外周循环灌
注的改变
正常温差:2

温差增大:休克,是病情恶化的指标之一
温差减小:提示病情好转,外周循环改善
神志:
清楚,但紧张、烦躁
口渴:明显
皮肤粘膜:色泽苍白、温度正常或发凉
周围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或延缓
尿量:正常或减少
引流液
性状 量
生命体征
T、P、R、BP、SpO2
病情的基本信息
体温监测
正常体温:
口腔 腋温 直肠温度 36.3~37.2℃ 36~37℃ 36~37.5℃
低钾血症-原因
摄入不足:
长期禁食或少食而静脉补液内少钾或无钾
损失过多:
A:经消化道
能亢进
B:经肾脏 C:肾上腺皮质机
E:大量注射葡萄糖
D:经汗丢失
钾随葡萄糖和磷酸盐进入细胞成为糖原, 尤其在使用胰岛素时
高钾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心血管表现
常有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
严重时室颤,最后心脏停搏于舒张期 典型心电图表现: 早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 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 血钾大于7.0mmol/L时,心电图有异常变 化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
肌无力:
四肢软弱无力
躯干、呼吸肌,呼吸困难、窒息
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肠麻痹: 厌食、恶心、呕吐和腹胀、肠蠕动消失等 心肌受累: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
烦躁不安、倦怠、深腱反射消失,头 晕、淡漠 神志不清,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
低:对病人的危害更直接、严重
低血糖症
定义:血糖低于3.0mmol/L(54mg/dl) 而导致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症,可由 多种病因引起
低血糖-症状
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
临床多表现为出汗、颤抖、心悸、心率加快、
紧张、焦虑、软弱无力、面色苍白、饥饿、
流涎、肢凉震颤、收缩压轻度升高等
机理: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肾上腺
摄入过多
排出困难
细胞内钾外移 细胞外液容积减少或血液浓缩 其他:抗癌药或ACEI使用引起的高血钾
心脏骤停
CPR(略)
主要内容
危重症病人的识别 常见紧急事件及处理 重症病人的日常护理
规范化
个体化
病人的需求
快点治好病 千万别出事
少花冤枉钱
把我当人待
周围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或延缓
尿量:正常或减少
呼吸
呼吸运动主要靠胸腹 呼吸频率:10~18次/分
呼吸频率的增快或减慢,均提示发 生呼吸功能障碍
常见的异常呼吸类型
潮式呼吸等
呼吸急促是病情危重的独立指标 哮喘性呼吸 反映肺、全身及代谢异常 叹息样呼吸
脉搏氧饱和度
脉搏:
>100bpm, 细速或摸不清 BP<90/60mmHg ,MAP<60mmHg 组织灌注显著减少 高血压患者在原基础上下降 血压:SBP<90mmHg 40mmHg
周围循环:毛细血管充盈
明显延缓
休克代偿期
脉搏:<100bpm,有力
血压:
SBP正常或升高 DBP升高 脉压差减低
生理作用
必需元素 维持酸碱平衡
细胞内最主要阳离子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营养肌肉组织,尤其 是心肌,协同钙镁维 持心脏正常功能
调节水和体液平衡
参与细胞新陈代谢 和酶促反应
钾代谢异常
钾缺乏:体内钾总量减少
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
钾过多:体内总钾量增多 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评估:包括人工气道类型、呼吸机等 找出问题 实施护理措施
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反馈、记录
体位护理: 半卧位、翻身床
半卧位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发病率
若无禁忌证,无论患者是否机械通气和肠内营养
30~45°的半卧位
简单、经济、有效并安全的措施
改良式变化体位
提高执行率 使用翻身床动态改变患者体位
主要内容
危重症病人的识别 常见紧急事件及处理 重症病人的日常护理
案例
使用呼吸机患者
监护仪报警:SpO2:85%报警下限
SpO2:80% 如何处理?报警限设置合理吗?
低氧处理
给氧
流量加大 面罩加压。。。
查因
血糖
正常值:4.2~6.4mmol/L 高:对病人有危害
动脉血气分析--pH
反映机体酸碱状态 正常值: 7.35~7.45 pHa<7.35 提示机体存在酸中毒 pHa越低 pHa<6.9 组织缺氧越重
动脉血乳酸
正常值:1~2 mmol/L 意义:休克越严重,时间越长,血
乳酸浓度越高
≥4mmol/L,组织缺氧
≥8mmol/L,危险
各专科的病人有下列指征之一者应 转入ICU进行治疗(JCI)--体征
横膈
胃内容
返流 食道
半卧位减少返流误吸
气囊护理:气囊内压力
气管导管套囊的管理是控制VAP的关

维持囊内压力在25~30 cm H2O 应用专用压力表调整气囊内压力 常规监测气囊内压力(每日4次) 不提倡常规间断放气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