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7ca8ba6bec0975f465e268.png)
明清美术浙派:浙江与福建两地从元初以来就与宋代院体传统一脉相承随着两地的画家入宫廷就职明代宫廷绘画呈现了取法南宋画院兼师北宋名师的面貌人称之为院体此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吴伟艺术上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由于他们都是浙江人因此称为浙派.戴进:善山水也工人物和花茑集南宋四家之长.传世作品<风雨归舟图>以兼工带写的方法描绘了风雨交加中的树石渔夫逆风归舟气氛和人物形态有声有色.吴伟:兼有粗笔写意细笔或白描几种.人物画以秀劲见长兼能写真山水以水墨酣畅全以气胜能得自然神韵.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是吴门画家的代表人物是明代声势最浩大影响最深远延续时间最长的文人画派重视诗书画三者相结合崇尚简洁而儒雅的艺术格调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文人精神与审美情趣四人或师或友艺术风格各异对后世影响深远沈周:山水人物花卉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取景平凡简洁喜用粗笔皴点宏敞厚重.<庐山高图>表现庐山山峰叠岭垂直瀑布草木茂盛气魄雄伟.是作者本人思想境界的体现.文佂明:其山水以细笔为只要面目缺少空间纵深表现追求平面感树木稜角分明略有变形唐寅:开创了一种细腰纤瘦眼眉细小樱桃小口的艺术形象<秋风执扇图>描绘一名手执扇面冷漠凄凉于秋风之中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封建时代年长色衰被遗弃妇女的深刻同情仇英:出身工匠跻身于文人画家行列,其工笔人物青绿山水刻画严谨设色艳丽追求幽淡高雅的格调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仙山楼阁图>画面群山紧锁与烟云之中楼阁掩映幽深远高. 明清的木板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民间有深厚的基础明清著名的年画产地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县的杨家垢河北的武强四川绵竹这些地区生产力强艺术水平高.题材内容广泛:戏文故事,仕女娃娃,耕织生产时事风俗等.体裁形式多样制作方法一般是套色版印刷和印绘结合.北方以天津杨柳青为代表,绘制风格主要受到清代画院的影响作品多是人物表现人的各种活动吸取了前代绘画的工笔纤维细写意的传统雕与绘结合笔法匀整细致设色鲜明调子强烈.南方以苏州桃花坞为代表.题材突出城市风光风俗时事.技法采用敷色和彩色套印的方法.有两大特点1木刻接近绘画主要是刀法的创造与改进印后敷色达到效果.2是受欧洲的版画影响,采用线画法案透视阴影加以表现.年画19世纪以后日趋衰落.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版画插图情况1:明代中期因市民文化与民俗文学的昌盛版画在吸取小说插图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某些著名画家参与创作以即版画工艺的进步又进一步把版画推广到其他的领域不仅提高了版画报艺术的水平而且成了传播画法丰富文人及市民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媒介.扬州画派:1是清代活动在扬州的著名画派主要成员有金农,郑板桥,黄慎,李少堂高凤翰等有人成为扬周八怪>2这批画家绘画主要是写意花鸟人物次之山水较少内容主要是梅兰竹菊花鸟枯石等等3在艺术上主张师造化重视创作学古而不拘泥而古4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龚贤:长于山水师董源.风格分为两点1墨龚采用多便的积墨方法浓烈墨色黑中透明2白龚不着晕染简略淡雅作品<山水图><千岩万壑图>龚贤山水是中国画发展重要的里程碑.影响深远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cui王原祁四人合称继承了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注重对古代文人画的临摩。
中国美术史 笔记 第七章 明清美术 (一)
![中国美术史 笔记 第七章 明清美术 (一)](https://img.taocdn.com/s3/m/ba5fb7ede009581b6bd9eb25.png)
王翚huī:对古人激发涉及面最广。作品虽多仿古,却具清丽深秀风致,功力深厚,但有时过于圆熟或刻露。晚年脱落,转有苍茫之致。《溪山渔乐图》
王原祁:王时敏孙子,自称笔端“金刚杵”。擅长枯笔焦墨,层层皴擦,不厌其烦,韵味厚重,“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
明中期,吴派兴起,始创于沈周,成于"文徵zhǐ明",另有唐寅、仇英等,沈文唐仇合称“吴门四家”
沈周:早期谨细,师法王蒙,后期粗简,师法吴镇。《吴门十二景》《庐山高图》
文徵明:也分粗细风格,以细见长《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等
唐寅(唐伯虎):题材处理方面更重思想性。《骑驴归思图》《春山伴侣图》
8、“金陵八家”的代表人物
龚贤、樊圻qí、高岑cén、邹喆、吴宏、叶欣、胡慥和谢荪
龚贤成就最高,其风格分为黑龚、白龚两种,“白龚”指其简笔无皴或少皴的作品,“黑龚”即为晚期作品,《溪山无尽图》《挂壁飞泉图》等等。
仇英:青绿水墨均有,《桃源仙境图》《停琴听阮图》
3、明代后期华亭派的代表人物
明代后期,上海松江一代。代表人物为董其昌:扭转了吴浙两派的颓风。他提倡摹古,师法董源、米芾等
4、董其昌的画风及代表作品
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幻的表现力。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实,追求画面的含蓄性。
吴历:集各家之长,创立自己的面貌,创造了“阳面皴”
7、清代三画僧的艺术风格
弘仁:“敢言天地是吾师”,画布局奇兀,近景大岩壁立,远山缥渺朦胧。
髡kūn残:他的绘画分两部分,即师法前人和师法造化。传统与造化相融合,形成了自身风范。
中国美术史名着选读之明清时期
![中国美术史名着选读之明清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b46032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5.png)
中国美术史名著选读之明清时期写作特点:传统的重视一家之言、史论结合的特点削弱了,重视资料性的成分加重了。
许多画史成了画家传记。
对资料的收藏、整理、编录,是和美术史的实用目的诸如收藏、鉴赏相关连。
收藏的队伍成分发生变化,由南北朝时的士大夫阶层,发展为普通人群,故书画家字号类的书籍有了需求。
1、列传体的画史继承传统继续发展。
2、公私著录蓬勃发展,形式完备而多样。
3、出现了各种各样整理以往美术史籍的丛书。
美术史的汇编,如《王氏书画苑》,如《佩文斋书画谱》(书学、画学、书家传、画家传、书辨正、画辨正等)。
著录的类编,如《式古堂书画彚(huì)考》。
工具书性质的汇编,《历代画史汇传》。
简明的年表性的书籍,《画法年表》。
工艺美术史方面的汇编,如《竹人录》、《景德镇陶人录》。
画史文献:1、明清的列传体书画史:《无声诗史》,《明画录》。
2、地域性的画史:《吴郡丹青志》,《虞山画志》。
3、按画科、画史编写的画史:《墨梅人名录》。
4、按性别或身份编写的画史:《玉台画史》5、宫廷绘画史籍:《南宋院画录》、《国朝院画录》6、年表、人名录:郭础《画法年表》,陈豫钟《明画姓氏韵编》。
7、题跋、着录类的史籍文献:《珊瑚网》、《钤山堂书画记》、《墨缘汇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元末明初陶宗仪的《书史会要》陶宗仪有《南村辍耕录》,三十卷,记见闻,元代典章制度轶事、元末农民起义等。
《古刻丛抄》,抄汉至南宋七十一种碑刻。
《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共十卷。
书成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
择100余种书籍,编录上古至元代的书法家传记,评论简洁、允当,系统而较详尽。
分卷给历代书家列传记。
补遗,收录400余人,绝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书法家,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搜辑史实的用心。
明代朱谋垔(yīn)《书史会要续编》一卷,系采录明代书法家传记,补充上了明代的书法家。
价值:收集资料丰富,文笔简练,有个人看法,评价有褒贬,评论公允。
所收书家很多,是他人所未收。
中国美术史(明清) 第一讲明清美术概况
![中国美术史(明清) 第一讲明清美术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54d50002581b6bd97f19ea4e.png)
浙派
江夏派
海派
1368 洪武 单位:年
1399 建文 1403 永乐
1425 1450 洪熙 景泰 1426 1457 宣德 天顺 1436 正统
1488 弘治
1522 嘉靖 1506
1567 隆庆 1573 万历
1620 泰昌 1621
1644 顺治 1662
1723 雍正 1736 乾隆
金农 郑板桥
1368 洪武 单位:年
1399 建文 1403 永乐
1425 1450 洪熙 景泰 1426 1457 宣德 天顺 1436 正统
1488 弘治
1522 嘉靖 1506
1567 隆庆 1573 万历
1620 泰昌 1621
1644 顺治 1662
1723 雍正 1736 乾隆
1796 嘉庆 1821 道光
1796 嘉庆 1821 道光
1851 咸丰 1862 同治
1875 光绪
1911 1809 宣统
1465 成化
正德
康熙 天启 1628 崇祯
明代
清代
中国美术史
明清美术
曲刚 主讲 曲刚 主讲
明清美术史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一、明清历史概况
1、明代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强盛的大帝国。明朝至公元 1644年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所推翻,前后共二七六年,其间中国社会经历着重要的变化。 1403年朱棣迁都北京。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二、明清美术特征
1、宫廷美术的复兴 2、文人美术的发展 3、市民美术的勃兴
4、西洋美术的传入及其影响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幻灯片课件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1fda09580216fc700afdd7.png)
• 边景昭:是永乐、宣德时画家,工花鸟,主要继承宋代“ 院体”传统,其花鸟,精微而不失于工板,优美而不流于 柔媚,在工谨妍丽之中传达出雍容浑朴的气质,被誉为“ 当代边鸾”。
• 存世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松、竹、梅为背景,布置各类禽鸟百只,隐喻百官朝拜 天子,呈现顺承天意之象,属吉祥瑞应装饰画。画面百禽 刻划细致入微,品类一一可辨,情态又生动活泼;松竹梅 则较洗练,用笔亦劲健,并以水墨为主,使全幅在艳丽之 中兼具清雅之韵。
•
秋 风 纨 扇 图 唐 寅 明
•
人 物 故 事 图 册 局 部 仇 英 明
三、明代写意花鸟画
• 写意花鸟在明代中叶以后形成一个高峰期。沈周、唐寅已先 开拓了这一领域,继而出现了以表现个性为主,笔墨技法淋 漓酣畅,情感充分溢于笔墨的杰出画家陈淳与徐渭。
• 花卉册 陈淳 明
• •
墨
竹
葡
石
萄
图
• 木叶丹黄图 龚贤 清
•
山 居 图 高 岑 清
• 金陵八家山水册(之一) 樊圻 清
二、宫廷绘画与郎世宁 • 康熙三十年(1691)是清代宫廷绘画的第一高峰期,乾隆
继位(1736)又趋上升阶段。 • 康熙时主要画家有冷枚以及王原祁、王翚等。因而这一时代
绘画受“虞山派”、“娄东派”影响明显,同时西方油画在 康熙年间已被内廷重视。清代宫廷画家中,有一批是西洋来 的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西洋画的明暗和透视法,在宫廷内还 培养了很多学生。不少中国画家受西方绘画影响,在应用明 暗方法、焦点透视方法,以及西画色彩关系等方面,丰富了 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整体看可以说是清代院体中西合壁 的画法。
• 梅竹图卷 石涛 清
• 诗画册 石涛 清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910c8fc915f804d2a16c1a2.png)
傅抱石《丽人行》
此幅创作于1944的《丽人行》,是傅抱石人物画中少有的宏幅长卷 之一,亦是其代表力作。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丽人行》。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罗中立《父亲》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
画作品《父亲》。这张作品想必同 学们在中学时也见到过,那么请你 谈谈你的感受吧。说不定很多同学 谈到的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 的脸。罗中立这幅《父亲》的原型 是一位守粪农民。巨大的画幅和超 级写实手法描绘的“父亲”脸上的皱纹 当时震撼了全国人民。的确,多少 人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 时思绪万千、热泪滚滚,产生出深 深的遗憾、惭愧与负疚之感。该作 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纪 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 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 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 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
人
物
物
龙
御
凤
龙
帛
帛
画
画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三、秦汉时期美术 ➢ 绘画在秦汉时期已从先秦的装饰功能中摆脱出来,
发展成为美术中的主要门类。
武中国氏美祠术史画发像展历石程 荆轲刺秦王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观念在沿袭前代强调社会功
用的基础上,开始注重艺术的内在因素。
女中国史美箴术史图发(展历部程 分) 顾恺之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一、史前时期美术 ➢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
画、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二、夏商周时期美术
➢ 在原始社会解体之后,中国建立了夏王朝,进入奴 隶制社会。美术较原始社会有着重大发展和进步。在 美术创作中,幻想性的神异形象占有较大比重,直接 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的作品开始以新的姿态出现。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0f95232c25c52cc58ad6be2b.png)
第三节 清代绘画
一、清初绘画
• 清朝初年,占据画坛时间最长的画派是被统治阶级与时人 视为正统的“四王”画派,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 翚为代表。“四王”与另外两位画家吴历、恽寿平,并称 为“清初六家”。
• •
答
仙
菊
山
图
楼
阁
王
图
时
敏
王
时
清
敏
清
•
仿 巨 然 山 水 图 轴 王 翚 清
• 仿古山水册 王翚 清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一、明初画院及浙派 • 在明代前半期,宫廷绘画在画坛上占居主要地位,山水画
形成了浙派,花鸟画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中国画史上 的地位不可忽视。
•
山
鹰 鹊 图 轴
茶 百 羽 图
吕
林
纪
良
明
明
• 明代绘画中的浙派以戴进、吴伟开始,至谢时臣、蓝瑛而终 。浙派和画院是明初至嘉靖时期最有力量的画派。以戴进为 首的浙派画家一般既擅长山水,又长于人物,这一点为明代 文人画家中不多见。
• 景德镇窑刻花影青梅瓶 南宋
• 绿釉龙梁鸡冠壶 辽
• 缂丝莲塘乳鸽 朱克柔 宋
二、元代的工艺美术
• 青花松竹梅炉 元
• 青花釉里红镂花盖罐 元
• 雕漆花卉红尊 元
返回主目录 • 纳石失 佛衣披肩 元
•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辽
•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
三、元代建筑
• 北京妙应寺白塔 元
一、工艺美术
• 青花麒麟纹盘 明成化年间
• 青花五彩云龙纹盖罐 明万历年间
• 白釉烛台 明
• 珐琅彩团花蝴蝶图碗 清雍正年间
• 粉彩人物笔筒 清雍正年间
14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四)清代书法、建筑、雕塑及工艺美术
![14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四)清代书法、建筑、雕塑及工艺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8d028483d049649b66589b.png)
明清美术(二)—清代建筑
一、宏伟壮丽的宫苑建筑 二、人神感应的坛庙建筑
三、玉宇梵宫的宗教建筑
四、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一、宏伟壮丽的宫苑建筑
(一)故宫 今存北京故宫的规模是清朝时确定下来 的,要比明朝的规模要小得多。清朝宫殿数 目不及明的十分之三,墙垣木料也改用普通 的砖和松木。但其整体布局没有变化。
清 王 铎 《 自 作 五 律 诗 》
清 王 铎 《 杜 甫 五 律 诗 卷 》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三)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 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 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以书画维持生活。 他的书法早年师法苏东坡,黄庭坚。 他的字 能熔 正、草、隶、篆于一炉,可以说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怪。 板桥的怪是“恕不同人”的怪,不愿流于凡俗的怪,而 不是不要传统的怪。他自己说过:“横涂竖抹,要自笔 笔在法中。”又说:“必极工而后能写意。”他在书法 上非常强调自己的新意,他在《跋临兰亭序》中说: “板桥道人以中郎之体,运太傅之笔,为右军之书,而 出己意。并无所谓蔡、钟、王者,岂复有兰亭画貌乎?”
清 郑 板 桥 《 自 书 诗 轴 》
清 郑 燮 《 行 书 七 律 诗 轴 》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四)金农 金农(1687~1764), 原名司农,字寿门,号东心, 浙江杭州人。诗文书画金石皆精。 他的书法以《天发神碑》为基础。他的隶书早年是 “墨守汉人绳墨”的。既负盛名之后,有意“骇俗”, 老芝以为“笔笔从汉隶而来”,“世人以不怪为怪”。 今天我们看到的金农书法,大体有三种风范。其一是隶 书字多圆滑古朴,其间仿佛可见其”小变汉法”之求索 轨迹;其二是漆书,横粗竖细,方整浓黑,世称“冬心 体”他的漆书,是其自辟蹊径的标志;三是以碑法与自 家的漆书法写成的行草书。其尺牍,提画多用此体。
中国美术史:8.明清-近代美术
![中国美术史:8.明清-近代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315cc55131126edb6f1a10b2.png)
高剑父
(1879—1951) 原名麟,字爵廷。广东番禺 人。1906年赴日,东京美术院 毕业,回国后主持广东同盟会, 创办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 历任广州市立艺专校长,中山 大学教授。1949年移居澳门。
高奇峰
(1889—1933) 名嵡,字奇峰,以字 行,广东番禺(今广州) 人。留学日本,同盟会 会员,与兄高剑父、陈 树人画脉相连,画技高 超,世称“二高一陈”、 “岭南三杰”,也是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 之一。
画风:笔力雄健,风格粗犷豪放。 主要画家 :
★ 戴进(领袖,杭州人)
吴伟(武汉人)张路(河南开封人) 蒋嵩(南京人)
风格:笔力 雄健,气势
奔放
戴进 《风雨归舟
图》
吴伟 山水画作品
蒋嵩 山水画 张路 山水画
吴门画派(吴派)
(158)
★ 明朝中期,江南的苏州因经济繁荣
逐渐成为文人画家的聚居之地,开始形 成以“明四家”为代表的地域画派,史 称“吴门画派”,简称“吴派”。吴派 以画山水为主,兼及花鸟、人物,主要 画家有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这 个画派的主要艺术风格是:雅洁清淡、 追求笔墨情趣。吴派属文人画派,对明 末中国的画坛影响很大。
山水画——“清初四王”
175
1. 王时敏(董其昌弟子,四王 之领袖,江苏太仓人)
2. 王原祈(江苏太仓人) 3. 王鉴(江苏太仓人) 4. 王翬(江苏常熟人)
“四王”山水画 ——清代宫廷的复古山水画派
“四王”主要临摹古代各朝的山 水画家的作品,他们以仿古为能 事,缺少艺术的创造性,但受到 皇帝的喜欢和倡扬,被标榜为清 初山水画的正宗和楷模。
王时敏的山水画
王原祈的山水画
王翚的山水画
清初的“金陵八家” (180)
中国美术史完整版课件 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完整版课件 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0bc6cdffd4d8d15abf234e46.png)
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明代前期绘画
戴进、吴伟与浙派
戴进 字文进。其山水以取法南宋马、夏为主,并能“变南宋浑厚沉郁之趣,成健 拔劲锐一体“。他的山水画比南宋人措景丰富,较元人多生活实感,大多构图剪裁 精当而景象恢弘,造型明快而富于质感,笔墨劲健而法度严谨,格调洒脱而清爽隽 秀。山水画之外,戴劲也工人物、花鸟,其人物画和花鸟画在取材与画法上都较少 新意,但是极见功力。当时宫廷内外追随者甚众,乃以戴的籍贯,称这一派为“浙 派”。 二、吴伟 字次翁。他的山水画师法马、夏,近则“源出于文进”,但“笔法更 逸”,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也更简括整体。吴也擅长人物,精于元人白 描、南宋简笔与唐吴道子用笔。是为“江夏派”的开山者。
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第一节明代前期绘画1111第二节董其昌与南北宗画论2222第三节四僧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33334444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中国美术史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第一节明代前期绘画1111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荆
楚
理
工
学
院
·艺
术
学
院
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明代前期绘画
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明清时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术
1 第一节 明代前期绘画
时代简介
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国封 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满姓爱新 觉罗。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 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李自 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自杀。 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多尔衮迎 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1911年,辛 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 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8单元 明清时期美术(上))【圣才出品】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8单元 明清时期美术(上))【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f55cc30dd88d0d232d46a66.png)
第8单元明清时期美术(上)(公元1368年至1911年)1.简要论述明清美术发展的特点。
答:(1)明清时期的绘画①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绘画仍占有主导地位,画家众多,画派林立,盛况超过前代,绘画在社会上有了很大普及。
②民间绘画也非常活跃,年画和版画的成就十分突出。
③宫廷绘画创作虽不及宋代,但也曾一度表现出振兴的局面。
宫廷画家多是社会上职业画家中的高手,也有一些文人作为词臣供奉为皇帝作画。
④宫廷、民间和文人绘画艺术有一定的互相渗透和交流。
(2)明清时期的宗教美术①明清两代佛教和道教仍然受到统治集团的支持,但宗教艺术却明显地趋于衰落之势。
②案头陈设的小型雕塑特别得到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民间匠师。
(3)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①工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扩大刺激着工艺美术的发展。
②工艺美术品的样式丰富,品种繁多,技术上也有不少创新,其中以陶瓷、丝织、牙角雕刻、漆器、金属珐琅器尤为突出。
2.何谓浙派?有哪些代表性画家?试举出几件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成就。
答:(1)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因此得名。
(2)其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人。
(3)我代表作品如戴进的《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和吴伟的《林和靖诗意图》《踏雪寻梅图》《松风高士图》等作品,这些作品在笔墨风格上崇尚马、夏,山水多用大斧劈皴,构图亦善于经营。
这些作品里都是山水兼人物,这在明代文人画家中是少见的。
3.明代宫廷绘画的活动状况如何?有哪些代表性画家?他们在艺术上有何成就?答:(1)明代政府为了鼓励宫廷画家的创作,采取了优礼画家的政策。
明初,特设仁智殿以处画士。
历朝的宫廷画家分别值仁智、武英、文华三殿。
朝廷根据每人的具体条件授予不同的官职,职业画家多授锦衣卫千户、百户、镇抚等职,所以形成了明代宫廷画风格多样的盛状。
(2)代表画家有刘俊、倪端、商喜等人。
(3)他们的宫廷画借历史故事描绘了理想的君臣关系和贤君良吏形象,为之后的宫廷画创作提供了模板,宫廷画中的人物画技巧由于承继了前几代的成就而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在解决人物故实画的立意结构和人物衣冠制度、宫室规模、城郭山川形势的历史具体性等方面,是游刃有余的,这对后来人物画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题库(考研复习用)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题库(考研复习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3972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a.png)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题库(考研复习用)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题库(考研复习用)明清时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期的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题库形式,介绍明清时期的美术,帮助考生系统了解与学习。
一、题目:明代山水画的特点和代表人物是谁?明代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成为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明代,山水画家们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和卓越的构图技巧,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入剖析,创造了许多卓越的作品。
其代表人物是谁?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画种之一,而明代山水画家中的代表人物则是文徵明。
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艺术家,他继承了宋代文人画的传统,并加入了自己的创新与颠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注重气韵生动,以笔墨浓淡交替,线条简练流畅为特点。
他尤其擅长以小品、随意笔触勾画山水景物,使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与宁和。
二、题目:清代人物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是什么?清代人物画是明清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美术流派,它以塑造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为核心,充分展现了清代社会的特点和文化氛围。
清代人物画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清代人物画注重形象写实,更加注重人物的气质和思想内核的表达。
与明代相比,清代人物画更加关注生活的真实性和社会的人情味道。
画家们通过细腻入微的线条和纤巧的笔法,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与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清代著名的人物画家有石涛、吴昌硕等多位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清代人物画的特点。
例如石涛的《秋江渔隐图》中,他用精湛的画工塑造了渔夫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江渔隐的场景,使观者对渔民们的辛勤劳动和恬淡生活产生共鸣。
三、题目:中国瓷器的明清时期发展特点是什么?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期的瓷器无论在纹饰、造型还是烧制工艺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在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首先,明代的瓷器以宜用为主,注重实用价值。
8.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
![8.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c2afb7f61fb7360b4c654d.png)
由于开创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故得名。 戴进:早年做过金银首饰的工匠,后该学绘画。传世作品有《春游晚 归图》《风雨归舟图》,人物画《钟馗雪夜出巡图》。 吴伟:受戴进影响最大,有浙派盟主之称,代表作品有《灞桥风雪图》 《溪山鱼艇图》等。
2. 吴门四家:
明中期,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派完全成熟。由于他 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苏州古为吴地,古称其为“吴门四家”。吴 派是文人画体系,他们不仅打破了院体和浙派垄断画坛的局面,而且还标志 着明代独立绘画面貌的形成。
王翚:“四王”中对古人技法涉及面最广的一位,他除“元四家”外,对 范宽、文徵明乃至院体风格都能旁涉。作品虽多为仿古之作,临仿的宋元 古画几乎可以乱真,却也具有清丽神秀的风致,功力深厚,熔铸南北画派 于一炉。当时复古之风大盛,他的艺术自然受到高度推崇。代表作《太白 观泉图》《溪山渔乐图》《山庄雪霁图》《仿李成山水画》等。
朱耷 又号八大山人,哭之笑之
荷花水鸟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126.7x46
鱼图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墨笔 34x26.5
11
花鸟图册 朱耷 清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42.8x285.5
13
髡残
苍翠凌天图 藏南京博物院 纸本墨笔淡着色 85x40.5
弘仁
黄海松石图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墨笔淡色 198.7x91
第八章 明清美术
08
明初绘画继承南宋院体绘画传统,并形成以戴进为代表的 “浙派”及由此流衍出来的“江夏派”,画风豪放。明中 期,在苏州地区,以沈周、文徵明为核心的一批文人画家, 发扬元画传统,表现文人优雅生活,构成了地域流派“吴 门画派”。晚明,陈洪绶、徐渭以一种不同于时俗的独创 精神为人瞩目,董其昌则重建文人画理论,提出“南北宗 论”。清初,“四王”受董其昌影响,崇尚师古,掀起摹 古潮流:以“四僧”为代表的一批遗民画家,重视师法自 然和表现自我精神,给画坛带来清新的画风。清代中期的 扬州,一批失意文人以绘画为业,自写胸臆,艺术形式标 新立异,画史上称为“扬州画派”。清朝晚期,书坛碑学 的兴起,启发画家吸收金石的笔意,后来逐渐形成了以赵 之谦、吴昌硕为代表的金石画派,开创了刚健豪放的写意 花卉的新画风。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共32页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共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87e8f06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9.png)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பைடு நூலகம்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中国美术史第五编明清美术
![中国美术史第五编明清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60cb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9.png)
中国美术史第五编明清美术一、绘画艺术清初画坛呈现出繁荣景象,山水画的代表是以“四王”与吴历、挥寿平为中心的正统画派,以及独抒个性的“四僧”等非正统画派。
花鸟画在工笔和写意两个方面,以恽寿平和八大山人为代表。
清代中期形成了扬州、北京两个绘画中心,北京主要流行宫廷绘画,扬州商业繁荣,兴起了以“扬州八怪”为首的新的绘画潮流,使写意花鸟画发展得更加豪纵、古拙而充满个性。
晚清的人物画方面,出现了适应世俗审美趣味的肖像与仕女画名家改琦、费丹旭等人,这都为近代上海诸画派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一)清初绘画1、清初六家与正统画派清初山水画承继了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代表人物是清初六家,即“四王”、吴历和恽寿平。
他们信奉董其昌的绘画主张,推崇“元四家”致力于摹古,强调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又受到统治者的赏识,被作为正统画风而推崇,形成了所谓的正统画派,占据了画坛的主流。
清初“四王”包括两代人,第一代是王时敏与王鉴,第二代是王原祁(王时敏之孙)和王晕(王时敏、王鉴学生)。
王时敏祖孙更重笔墨风格,尤其醉心于黄公望。
王时敏主张摹古,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构图较少变化。
王原祁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达到了“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效果;画风中年秀润,晚年苍浑;代表作品有《山中早春图》等。
王鉴、王翚也从临摹入手,但路子较宽,不忽视丘壑形象的创造。
王鉴的山水主要取法董源、巨然以及王蒙,在画法面貌上形成了笔法遒美、墨韵润泽、气格清苍,沉雄古逸的体貌。
王翚自称“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也注重观察自然,因此能将笔墨的精能与丘壑的真实生动融为一体,夺造化之精髓。
吴历的早期作品有王鉴作风,皴染工细,清润秀丽。
中年时期,在遍临宋元诸家基础上,着重吸取王蒙和吴镇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品布局取景比较真实,安置得宜,还富有远近感,笔墨苍浑凝练,用笔沉着谨严,善用重墨、积墨,山石富有立体感,风格醇厚神秀。
学习中国美术史明清时期理解与不足
![学习中国美术史明清时期理解与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9b3b415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9.png)
中国史明清时期美术理解与不足
理解:明清两朝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画法之新变、画派之丛起与的画家之众多,都超过了宋元时期。
明清统治者恢复了被元代废弃的皇家美术机构,使宫廷美术有助于政治教化,同时创造出更加符合贵族欣赏趣味的美术品。
明代绘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阶段。
明初,虽仍有少数画家承袭元代山水与墨竹的文人画风,但前期画坛主要以崇尚宋代院体画风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为主流。
中期以后,江南一带经济与文化逐渐以苏州为中心,其浓郁的复古文化空气和日益勃兴的收藏鉴赏风尚促使远承元代文人画传统吴
门画派崛起,影响深远。
在明代后期,山水、花鸟、人物画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多种流派与画风,影响所及直至清代。
不足:相较于宋元时期,明代的美术审美有明显的变化,元朝的统治阶级是蒙古族,在审美上有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等,虽然后面也慢慢汉化,但大体上保留了蒙古族的审美传统。
在明末清初,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由于封建制的的僵化,社会思潮逐渐萎靡,也使得中国美术由宋元高峰走到了低谷。
同时,西洋风给中国美术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美术
浙派:浙江与福建两地从元初以来就与宋代院体传统一脉相承随着两地的画家入宫廷就职明代宫廷绘画呈现了取法南宋画院兼师北宋名师的面貌人称之为院体此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吴伟艺术上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由于他们都是浙江人因此称为浙派.戴进:善山水也工人物和花茑集南宋四家之长.传世作品<风雨归舟图>以兼工带写的方法描绘了风雨交加中的树石渔夫逆风归舟气氛和人物形态有声有色.吴伟:兼有粗笔写意细笔或白描几种.人物画以秀劲见长兼能写真山水以水墨酣畅全以气胜能得自然神韵.
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是吴门画家的代表人物是明代声势最浩大影响最深远延续时间最长的文人画派重视诗书画三者相结合崇尚简洁而儒雅的艺术格调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文人精神与审美情趣四人或师或友艺术风格各异对后世影响深远
沈周:山水人物花卉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取景平凡简洁喜用粗笔皴点宏敞厚重.<庐山高图>表现庐山山峰叠岭垂直瀑布草木茂盛气魄雄伟.是作者本人思想境界的体现.
文佂明:其山水以细笔为只要面目缺少空间纵深表现追求平面感树木稜角分明略有变形
唐寅:开创了一种细腰纤瘦眼眉细小樱桃小口的艺术形象<秋风执扇图>描绘一名手执扇面冷漠凄凉于秋风之中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封建时代年长色衰被遗弃妇女的深刻同情
仇英:出身工匠跻身于文人画家行列,其工笔人物青绿山水刻画严谨设色艳丽追求幽淡高雅的格调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仙山楼阁图>画面群山紧锁与烟云之中楼阁掩映幽深远高. 明清的木板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民间有深厚的基础明清著名的年画产地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县的杨家垢河北的武强四川绵竹这些地区生产力强艺术水平高.题材内容广泛:戏文故事,仕女娃娃,耕织生产时事风俗等.体裁形式多样制作方法一般是套色版印刷和印绘结合.北方以天津杨柳青为代表,绘制风格主要受到清代画院的影响作品多是人物表现人的各种活动吸取了前代绘画的工笔纤维细写意的传统雕与绘结合笔法匀整细致设色鲜明调子强烈.南方以苏州桃花坞为代表.题材突出城市风光风俗时事.技法采用敷色和彩色套印的方法.有两大特点1木刻接近绘画主要是刀法的创造与改进印后敷色达到效果.2是受欧洲的版画影响,采用线画法案透视阴影加以表现.年画19世纪以后日趋衰落.
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版画插图情况1:明代中期因市民文化与民俗文学的昌盛版画在吸取小说插图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某些著名画家参与创作以即版画工艺的进步又进一步把版画推广到其他的领域不仅提高了版画报艺术的水平而且成了传播画法丰富文人及市民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媒介.
扬州画派:1是清代活动在扬州的著名画派主要成员有金农,郑板桥,黄慎,李少堂高凤翰等有人成为扬周八怪>2这批画家绘画主要是写意花鸟人物次之山水较少内容主要是梅兰竹菊花鸟枯石等等3在艺术上主张师造化重视创作学古而不拘泥而古4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龚贤:长于山水师董源.风格分为两点1墨龚采用多便的积墨方法浓烈墨色黑中透明2白龚不着晕染简略淡雅作品<山水图><千岩万壑图>龚贤山水是中国画发展重要的里程碑.影响深远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cui王原祁四人合称继承了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注重对古代文人画的临摩。
在临摩中总结发展了我国山水画报的技术对我过传统山水画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他们只重临古的做法使绘画缺少生气和创意走向程式话。
清初四僧:弘仁,鬂残,八大,石涛不同与四王在继承借鉴了前代文人画笔墨技巧的同时不拘泥古法锐意创新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用灵活自如的笔墨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僧的出现打破了清出四王摹古习气的沉闷气息给清初的画坛带来生机。
朱耸的作品:1明宗室,号八大山人。
抱亡国失家之痛混迹蝉堂犹不能解脱内心的苦闷,于是常借书画发泄内心的苦痛积郁。
2其写意花鸟以寓意的手法奇特的形象简放的笔墨孤傲群雄的格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风貌其花鸟缘物寄情表现自我将物象人格化以达讽喻之意《牡丹孔雀图》描绘两只丑陋的孔雀通过诗画结合讽刺清王朝贵族大臣的奴才像和对清王朝的蔑视
3朱耸的绘画作品是个人意志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溅出的火花是情感的凝结和宣泄,是人生品质和理想的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艺术超越了艺术既有的典范。
石涛:在绘画上有很深的见解,著有《苦瓜和尚话语录》概括起来美学思想有两个1是强调有“我”在如何对待前人经验问题上他与泥古不化者有着原则上的分歧,深深的摒弃南北宗论对古法亦步亦趋的谬说,而主张“我自用我法”他认为前人的经验是表现事物的一种基础或材料但觉不能拿前人的成法代替自己的创作,深深的表达了艺术贵在创新贵在有我的思想把传统的六法论推象新的境界。
同时把绘画这门艺术语言汇入了当时整个文坛进步潮流——抒发情感,性灵之中給清代绘画带来生气。
2是强调“一画”是对:古法用笔“新的概括。
画家观察自然感受万物总是要受统一的“一画”(形式感美感)观的作用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冷漠的。
董其昌:明末绘画大家。
松江派的代表。
提出了南北宗论》他借禅宗南北二派“顿”“渐”的修行方式,把唐代以来的山水文人画水墨画和院体画大体划出轮廓。
文人画似南宗。
院体画似北宗。
北宗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
以至马夏之辈。
南宗以王维始用渲淡传为米家父子以至元四家》北宗注重功力南宗注重天趣。
南北宗论是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奠定了文人画在历史上的地位。
由于他崇南贬北的思想导致了画坛理论的混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陈洪绶:擅长人物花鸟山水。
最具特色的是版画,题材上寄托了明末黑暗社会下的悲愤和希望。
《西厢记》把锋芒直指封建理教和封建婚姻制度。
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学作品。
陈洪绶为它做的插图通过生动的形象出色的表达了原作的主题思想。
《水浒叶子》画家为40多为梁山好汉塑造了正面的形象,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披露了作者鄙视封建统治的思想。
人物画用笔概括夸张变形然而风神逼真生动是他绘画的主要特征。
显示了中国人物画特有的风貌。
崔子忠:善画人物仕女肩工肖像。
衣纹多屈曲转折笔墨清丽。
《云中玉女图》画面上一玉女站立在漂忽升腾的云中,侧首注视下方。
人物衣纹和云彩都用线笔勾线。
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曾鲸:在肖像画上继承了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和以墨为之的表现技法。
通过人物的面貌眼神的细微处理揭示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
《王时敏像》《张卿子像》
任熊,任熏,任伯年: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画家,人物山水花鸟都能,主要成就在花鸟和人物上。
肖像画方面,以传统的写真技法基础上吸收了外来的画法。
线条富有概括力根据不同对象,运用起伏变化的线条表现对象的神态气质。
花鸟画经营位置上不拘一格。
颜色明丽爽快。
他在生活中发掘素材。
创造诗一般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