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沈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中考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与真题训练专题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本单元讲述中国史前时期的历史。
人类起源和演进是史前史的首要问题,本单元依据在我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等讲述元谋人和北京人、山顶洞人。
农业文明的起源是史前史的又一重大问题,依据出土文物提供的重要信息可以判断,我国原始农业产生于约一万年前,最早培育出来的粮食作物,在南方以水稻,在北方以粟为代表。
这些事实表明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
在远古传说中,介绍了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创造原始农耕文明的艰辛及其取得的成就。
史前时期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学习和探讨这一时期的历史,要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成果,从相关传说中提取信息。
生产力发展标志与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打制石器→原始人群→采集狩猎磨制石器→氏族公社→原始农牧业金石并用→奴隶制建立→社会分工扩大,技术进步,劳动产品有剩余铁制农具→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确立1.(2015·贵州黔西南)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A.北京市B.陕西省C.云南省D.浙江省2.(2016·山东)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3.(2018·北京)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是()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生活想像图4.(2015·湖南)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5.(2019·海南)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末相,教民农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梳理历史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人文社会学科,它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成果、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
初中历史课程是传授历史学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普及历史常识是课程的基本任务,基础性和综合性是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于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孩子们而言,历史课是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中、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科素养、提升学习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开始。
接下来,我将从“单元课程结构”、“单元知识梳理”和“单元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在实际教学中参考。
一、单元课程结构1.单元地位七年级,是孩子们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阶段。
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跨度,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
在七年级《历史》课本的体例编排上,中国古代史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处于七个历史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之前。
2.单元主题《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而言,史前时期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伴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的历史也同步展开。
在这个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中国境内的远古先民们用智慧点亮了中华大地上的文明之光。
3.单元结构《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三课。
这三课分别是: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
这三课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彼此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每课中的学习重点都是中国史前人类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意义的里程碑。
在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中,北京人是典型代表,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知识梳理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者在我国多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2.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发现经过:1921年最先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质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4.社会生活: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5.生活技能: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6.北京人遗址评价: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北京人复原头像 址。
7•北京人发现意义: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1 •生活年代、发现地点: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体质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 •使用工具: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4 •生活状况: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山顶洞人有了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
5•社会组织: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5分)能够较典型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分析】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解答】能够较典型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是半坡原始居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或荠菜的种子,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2.(5分)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A.河姆渡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北京人【分析】本题以“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为切入点,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知识。
【解答】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的北京人。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故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北京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3.(5分)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A.楼房B.干栏式的房子C.半地穴式的房子D.吊脚楼【分析】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
【解答】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5分)黄帝与炎帝联合击败蚩尤的地点是()A.涿鹿B.洛阳C.西安D.泰安【分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知道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2020年-2021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参考答案(含月考、期中、期末试题)

2020年-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1、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2、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3、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4、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5、第一次月考试卷(一)6、第一次月考试卷(二)7、期中考试试题(一)8、期中考试试题(二)9、期末考试试题(一)10、期末考试试题(二)11、期末考试试题(三)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关人类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下列说法科学的一项是()A.西方人认为,人类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中国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C.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D.外星人创造了人类2.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A. 会直立行走B. 手脚分工C. 过群居生活D. 懂得人工取火3.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C. 辽河流域D. 珠江流域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一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 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6.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
下列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肉B.穿简单缝制的衣服C.用石刀收割水稻D.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8.暑假期间,小明去河姆渡遗址参观,对河姆渡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2020年-2021年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0 年-2021 年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选择题1. 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A. 会直立行走B. 手脚分工 C. 过群居生活 D. 懂得人工取火【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知识点。
在火的利用方面,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比较能力。
2. 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明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
当主办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工具应该为()A. 石制工具B. 铁制工具 C. 棍棒 D. 硬质土块【答案】 A【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 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如果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选择的工具应该为石制工具, A 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我国古代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本题难度不大。
3. 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 C. 辽河流域 D. 珠江流域【答案】 A【解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云南省元谋县属于长江流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元谋人的历史地位与生活地区。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
4. 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A. 两颗门齿化石B. 大量碳屑 C. 古鱼类化石 D. 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答案】 D【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远古时期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可以说明属于原始人类遗迹,两颗门齿化石、大量碳屑、古鱼类化石不一定就是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类时期,故选D。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在一遗址的出土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碳化稻谷、稻叶和稻杆的堆积,由此可推测此遗址为下列哪一项()A.山顶洞人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中“稻谷、稻叶和稻杆”,可知,这一遗址的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2.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汶口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解答】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随葬品的多少。
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那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所以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其数量却差异很大。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史实.3.四个同学讨论原始社会的生活,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们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B.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烦恼C.身穿兽皮草裙、居住在洞穴中D.工具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分析】本题以原始社会的生活为依托,考查的是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知识。
【解答】选项ACD 都是的最原始社会生活的正确描述。
B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原始人的工具较为简陋,生活的环境极为恶劣,因此他们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产,因此他们常常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的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原始社会的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卷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相传,我国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
这场大战是( )A.巨鹿之战B.淝水之战C.涿鹿之战D.牧野大战2.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A.B.C.D.3.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是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史料文献D.学者推断4.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5.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
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6.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说道:“我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看到‘古人用火的灰烬层,最厚的达到6米’猜猜我说的是那种古人类?”你的回复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7.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崎潢帝,吴阳下畤祭啖帝。
”历代类似的祭祀活动从未中断,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A.治水英雄B.人文始祖C.先蚕之祖D.造字圣人9.每年的清明节,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会祭拜“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传说中的黄帝和他的妻子、属下对文明的贡献有哪些?()①建造宫室②制作衣裳③挖井④养蚕缧丝⑤发明指南针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10.2018年10月17日,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代表在人文初祖大殿缅怀始祖功德。
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另一位人文初祖是()A.炎帝B.尧C.大禹D.商汤11.“禅让”是传说中以相对和平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方法。
2020届中考历史精品复习 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__长__江____
干栏式房
居民
约七千年
流域
耒耜、种_水__稻___ 屋、陶器
_半__地__穴___式 半坡居民 约六千年 黄河流域 磨制工具、种粟
房屋、彩陶
考点 3 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1.炎帝:炎帝教民__开__垦__耕__种___,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 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_交__换__物__品__; 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 黄帝: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 __衣__裳____ ,挖掘 __水__井___,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仓颉 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__嫘__祖___ 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人文始祖: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__涿__鹿____之战 中打败蚩尤,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后人尊称他们为“人文 始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考点 5 青铜工艺;甲骨文 1.青铜工艺: (1)概况: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__商__周__ 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2)商朝青铜器代表作品:___司__母__戊__鼎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 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3)三星堆文化: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 行的独特青铜文化,代表作品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 青铜神树等。
考点 4 夏、商、周的更替;西周分封制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ຫໍສະໝຸດ 灭亡时间建立者 亡国之君 都城 重大事件
约公元前 夏 __2_0_7_0__年 约公元前 1600 年 禹
桀 阳城 商汤灭夏
约公元前
商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
汤
纣
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内容教材P2~P5,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觉、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
2.把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距今年月,北京人发觉的意义。
3.培育同学的读图和识图力量、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4.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加民族骄傲感。
2.正确生疏人类历史的起源。
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在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已经有三十多亿年了。
假如我们把这三十多亿年比作一天的话,那么人类存在的历史只相当这一天之中的最终半分钟。
那么,在这短短的半分钟刚开头的时候,人类是什么样的呢?归纳导入:关于人类的起源有一些传奇,像我国的“女娲造人”,西方的“上帝造人”等,无不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由来的困惑。
后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展,人们才最终生疏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远古时期的类人猿是人类共同的祖先。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吧!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同学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活动一】多媒体呈现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的两颗牙齿化石,粗糙的打制石器、炭屑、小块烧骨等。
【小组争辩】1.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什么?如何得名的?生活在什么时候?2.元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3.从哪里可以推断元谋人会使用火?【点拨】老师描绘(想象中)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突出古猿在劳动中进化成人类。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同步(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2.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的原始人类,正确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④半坡人⑤河姆渡人A.③①②⑤④B.②③①⑤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①④⑤3.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其故乡在我国的()A.陕西省B.云南省C.广东省D.河南省4.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5. 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早期人类都是结群成对的生活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比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恶劣B.生产力水平低下C.远古时期猛兽多D.早期人类不会种植粮食作物6. 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半坡居民的房屋为半地穴式建筑;而河姆渡人则住“干栏式”房子,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野兽虫蛇。
这反映出当时()A.居住形式与自然条件密切联系B.人类生存环境恶劣C.南北方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巨大D.贫富差距逐渐扩大7. 我国原始农耕的共同特征是()①出现人工栽培技术②大量使用磨制石器③出现原始的家畜饲养④定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 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 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③②①B.①③②C.②③①D.①②③10. 下列是原始农耕时期半坡居民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住半地穴式房屋B.生活在长江流域C.种植粮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11. 在古史传说中,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开辟集市,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创始人的英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尧D.舜12. 我国古代传说中“禅让”制的实质是()A.父子相争B.民主推举C.定期轮流D.战争争夺13.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
七年级历史上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部编版)一、选择题1. 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结束的标志是()A.使用工具B.制造工具C.直立行走D.使用天然火2.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着定居生活B.会建造房子C.住半地穴式房子D.会种植庄稼3.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资料C.文学作品D.历史照片4.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100多种动物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材料直接反映出北京人()①能够烧制彩陶②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③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④开始饲养家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 俗话说:“去楚雄州者,当去元谋县;去元谋县者,当去那蚌村。
”不为别的,就冲“元谋人”的那两颗牙齿!你知道“元谋人”距今大约多少年?()A.20万年B.70万年C.80万年D.170万年6. 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特征的是()A. B.C. D.7.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8. 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之一。
下图文物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A.直立行走B.打制石器C.洞穴定居D.使用天然火9.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
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
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0.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知识点总结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生产活动:会制造工具粗糙的打制石器,会使用火。
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的发现发现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发现时间及学者:北京人遗址1921年被发现,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距今年代: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的特征体貌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北京人平均身高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生存环境: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
使用工具:北京人会制作打制石器。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生活方式:北京结成群体生活。
使用火:主要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使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遗址的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实际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考的证据。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
4、北京人使用火的主要用途: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5、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6、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实际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生活流域:黄河流域。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距今时间:距今约6000年。
居住环境:居住区有房屋、窑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超值陶器的窑场。
房屋特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
2020-2021沈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2021沈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作为最可靠史料的一项是A.“女娲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C.电影《荆轲刺秦王》D.小说《封神榜》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3.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4.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A.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B.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C.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D.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5.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A.B.C.D.6.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7.小明想去参观世界上内涵最丰富、遗存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为此,他应前往(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半坡D.浙江余杭良渚8.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9.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2020-2021沈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及答案)

2020-2021沈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面为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图)的是()A.B.C.D.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是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史料文献D.学者推断6.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7.“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8.“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黔西观音洞人9.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
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10.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B.C.D.11.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猪纹陶钵②干栏式房屋③人面鱼纹彩陶盆④骨针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1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2020-2021沈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带答案)

C. D.
5.小明想去参观世界上内涵最丰富、遗存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此,他应前往(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半坡D.浙江余杭良渚
6.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是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史料文献
D.学者推断
7.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①创新精神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陕西
9.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
16.2006年8月,《楚雄日报》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17.《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发现的历史实物更能真实有效的提供历史资料,让人类了解历史,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C.
D.
22.原始农业是指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
①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②聚落的发展
③家畜饲养的出现
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23.对谷类的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实现这 一“经济革命”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18.根据以下图片得出的下列推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我们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B.北京人的特征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C.北京人过着采集狩猎为生的群居生活D.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并长期保存火种
19.《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哪个时期
④磨制石器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相传,我国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这场大战是( )
A.巨鹿之战B.淝水之战C.涿鹿之战D.牧野大战
1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4.“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材料反映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
A.洞穴B.半地穴式房屋C.地窖D.干栏式房屋
25.“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
A. B.
C. D.
5.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
6.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是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史料文献
D.学者推断
7.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9.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①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②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③种植水稻
④烧制彩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猪纹陶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黑陶。能够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C正确;半坡居民主要使用彩陶,排除A;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排除B;陶器是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排除D。故选C。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发现的历史实物更能真实有效的提供历史资料,让人类了解历史,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以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另一位人文初祖是炎帝。A项符合题意;尧和大禹是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BC两项不合题意;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020-2021沈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半坡居民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
2.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 )
A.炎帝黄帝B.元谋人C.尧舜禹D.三皇五帝
20.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遗址 ③北京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
2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
B.பைடு நூலகம்
C.
D.
11.2018年10月17日,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代表在人文初祖大殿缅怀始祖功德。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另一位人文初祖是( )
A.炎帝B.尧C.大禹D.商汤
1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故D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之间进行了逐鹿之战,皇帝和炎帝打败了蚩尤。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华夏族逐渐形成。选项C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末的战争,排除A;淝水之战是前秦和东晋进行的决定性战役,排除B;牧野大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D。故选C。
9.C
解析:C
【解析】
距今约20--70万年,北京人生活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区,他们已懂得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懂得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等,①②项属于北京人的生产生活,不符合题意;③项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④项会烧制彩陶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故选C.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8.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干的“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表明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故①③符合题意;北京人不会种植庄稼,故②说法错误,不符和题意;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史山的著名的战役,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这个是不符合此时间的,因为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的繁荣时期,ABC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第一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考古发掘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的遗物、遗迹,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考古发掘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属于第一手资料,D符合题意;神话传说没有可靠的来源,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A;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还未出现文字,不可能有史书记载,排除B;学者推断,只是一种推断,不能算第一手资料,排除C;故选D。
D.考古发掘
16.2006年8月,《楚雄日报》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17.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A.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B.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
C.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
D.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
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
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根据所学,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宝,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额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可见这些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经济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故A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了炎帝、黄帝是远古时代众多的发明者,但没有体现他们是天上神仙,故B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不可否认远古传说有夸张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如原始农业的出现已经得到了证实,故C不符合题意。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还相对低下,题干也没有中国与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无从得出当时科技领先世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