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专题复习:板块模型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板块模型课件
三个分析思路(观点)
动 力 学 观 点
分别对滑块和滑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 自的加速度;从放上滑块到两者速度相等,滑块和滑板运动 的时间相等,由v共=v0-a1t=a2t可求出共同速度和所用时 间t,然后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分别求出两者的位移。
对滑块和滑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
能 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找出 量 滑板与滑块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
观 的突破口,利用功能关系分析时一定要注
点 意弄清滑块和滑板的位移关系,图中s块=
s板+s相。
设滑板刚开始处于静止状态,滑块与滑板相对静止时,二者
动 的共同速度为v′,相对滑动过程中,滑块和滑板间的摩擦
量 观
力为f,则有mv=(m+M)v′,fs相=12mv2-12(M+m)v′2=
点 12mv2·MM+m=Q热。
二、斜面上的板块模型 当板块模型处于斜面上时,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与处理平 面上的方法相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滑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 要将滑块重力在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 力比较一下,判断滑块能否与木板以相同的加速度共同运动。
[例 2]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解析] 设t1时刻撤பைடு நூலகம்力F,此时滑块的速度为v2,木板的 速度为v1,又经过t2 木板与滑块达到最终速度v3,则在 0~t1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木板:F-μmg=Ma1 v1=a1t1 对滑块μmg=ma2,v2= a2t1 代入数据得a1=6 m/s2 a2=4m/s2 撤去力F后,木板的加速度变为a3,则μmg=Ma3 a3=1m/s2 当木板与滑块速度相等时 v1-a3t2=v2+a2t2 得 t2=0.4t1 L=1/2a1t12 +v1t2-1/2a3t22-1/2a2(t1+t2)2 或者L=1/2(v1-v2)t1+1/2(v1-v2)t2
动 力 学 观 点
分别对滑块和滑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 自的加速度;从放上滑块到两者速度相等,滑块和滑板运动 的时间相等,由v共=v0-a1t=a2t可求出共同速度和所用时 间t,然后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分别求出两者的位移。
对滑块和滑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
能 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找出 量 滑板与滑块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
观 的突破口,利用功能关系分析时一定要注
点 意弄清滑块和滑板的位移关系,图中s块=
s板+s相。
设滑板刚开始处于静止状态,滑块与滑板相对静止时,二者
动 的共同速度为v′,相对滑动过程中,滑块和滑板间的摩擦
量 观
力为f,则有mv=(m+M)v′,fs相=12mv2-12(M+m)v′2=
点 12mv2·MM+m=Q热。
二、斜面上的板块模型 当板块模型处于斜面上时,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与处理平 面上的方法相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滑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 要将滑块重力在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 力比较一下,判断滑块能否与木板以相同的加速度共同运动。
[例 2]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解析] 设t1时刻撤பைடு நூலகம்力F,此时滑块的速度为v2,木板的 速度为v1,又经过t2 木板与滑块达到最终速度v3,则在 0~t1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木板:F-μmg=Ma1 v1=a1t1 对滑块μmg=ma2,v2= a2t1 代入数据得a1=6 m/s2 a2=4m/s2 撤去力F后,木板的加速度变为a3,则μmg=Ma3 a3=1m/s2 当木板与滑块速度相等时 v1-a3t2=v2+a2t2 得 t2=0.4t1 L=1/2a1t12 +v1t2-1/2a3t22-1/2a2(t1+t2)2 或者L=1/2(v1-v2)t1+1/2(v1-v2)t2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之板块模型(共26张PPT)
(4)对于初速度相反的板块模型 例如:M和m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初速度方向相反,板上表面粗糙,物块不从板上滑 下。
由动量守恒,我们知道板块的最终状态是:以相同速度v向某一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单独看 物块和板的话,以地面为参考系,这两个物体肯定有一个物体一直减速到v,另一个物体先减 速到零然后反向加速到v。 从受力的角度来说,这两个物体各自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全程都是大小方向保持不变的。 与受力状况相对应,这两个物体从运动形态上看,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具体两个物体哪一个一直做匀减速运动且运动方向不变呢?也好判断,在具体的题目情境中, 我们只需要计算一下物块和板谁的初动量大就可以了。谁的初动量大,共速时的末动量就跟 谁的方向相同。
6.具体分析: (1)不受外力作用的带动问题:(若为上带下,则先判断带动带不动;若 为下带上,如果接触面粗糙则一定能带动,注意讨论共速或变速后摩擦力 变化情况
例如: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一质量为m的
物块,以速度V0从长木板的一端滑向另一端,已知板块间摩擦因数为 。
分析:地面无摩擦,所以属于可带动情况
分别施加的摩擦力,则需比较 1mg 与 2 m Mg 大小关系 若 1mg 2 m Mg 则M仍保持静止不动,m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若 1mg 2 m Mg (可以看出 1 2 )则M会向右做匀加速 运动,加速度aM= 1mg - 2 m Mg
M
两者的运动图像: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共速后一起匀减速运动 如何判断两者共速后接下来的运动情况
假设长木板与物块无相对运动一起加速,同样我们采用整体法来进行求解: F=(M+m)a。 分析可知对于m:加速度的来源是M施加的静摩擦力产生,两者间存在最大静摩擦力, 所以当两者间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时,m的加速度对应的也是最大值。 对于M:由于加速的来源为F,所以M的加速度无最大值。 即a=μg代入F=(M+m)a得F=μ(M+m)g为一临界值
专题 滑块—木板模型(板块模型)(课件)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求:
(1)B被敲击后的瞬间,A、B的加速度大小;
(2)A最终停在B上的位置距B右端的距离;
【答案】(1)2m/s2 4m/s2 ;
(2)3m;
(3)2.04m
【详解】(1)以向右为正方向, 被敲击后的瞬间, 、 的加速度分别为
1
=
=
−
−
1
= 2m/s2
2(
+
)
=− 4m/s2
突出---独立性、规律性、关联性
抓住---两个加速度
两个位移
三个关系
01
知识梳理
板块模型
1.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相对滑动,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过程,两物体的运动时间、速度、位移间有一
定的关系。
2.模型的特点:
滑块(视为质点)置于木板上,滑块和木板均相对地面运动,且滑块和木板
当 F>(
+
)
后,A、B 分别做加速运动,AB 间滑动摩擦力为
= μmg
M
【例题】如图所示mA=1kg,mB=2 kg,A、B间动摩擦因数是0.5,水平面光滑。用10 N
10
N
水平力F拉B时,A、B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_,
用20 N水平力F拉B时,A、B间的摩
3
5N
擦力是_____。(g取10
若使A、B不发生相对运动,求F的最大值。
解析: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f=umAg=12 N。
此时B加速度最大为
F=(mA+mB)
=
=6
Τ 2 ,滑块和木板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值为
(1)B被敲击后的瞬间,A、B的加速度大小;
(2)A最终停在B上的位置距B右端的距离;
【答案】(1)2m/s2 4m/s2 ;
(2)3m;
(3)2.04m
【详解】(1)以向右为正方向, 被敲击后的瞬间, 、 的加速度分别为
1
=
=
−
−
1
= 2m/s2
2(
+
)
=− 4m/s2
突出---独立性、规律性、关联性
抓住---两个加速度
两个位移
三个关系
01
知识梳理
板块模型
1.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相对滑动,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过程,两物体的运动时间、速度、位移间有一
定的关系。
2.模型的特点:
滑块(视为质点)置于木板上,滑块和木板均相对地面运动,且滑块和木板
当 F>(
+
)
后,A、B 分别做加速运动,AB 间滑动摩擦力为
= μmg
M
【例题】如图所示mA=1kg,mB=2 kg,A、B间动摩擦因数是0.5,水平面光滑。用10 N
10
N
水平力F拉B时,A、B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_,
用20 N水平力F拉B时,A、B间的摩
3
5N
擦力是_____。(g取10
若使A、B不发生相对运动,求F的最大值。
解析: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f=umAg=12 N。
此时B加速度最大为
F=(mA+mB)
=
=6
Τ 2 ,滑块和木板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值为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板块模型课件
此时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ma=1.6 N<μmg=4.0 N, 故两物体 1.0 s 后一起以 a=0.8 m/s2 运动. 小物块的位移为 s=12a1t′2+a1t′(t-t′)+12a(t-t′)2,代入数值得 s=2.1 m.
变式1 物体A的质量M=1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 质量为m=0.5 kg、长L=1 m.某时刻A以v0=4 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 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 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试求:
例2 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 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恒力F,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 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问:
(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多少?(g取10 m/s2)
(1)若F=13 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物体A和平板车B的加速度 各为多大?
(2)若F=13 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1)2 m/s2 14 m/s2 (2)0.5 m
【解析】(1)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做匀减速运动,有μmg=maA, 得aA=μg=2 m/s2.
变式2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长木板上有 一质量为2m的小铁块(视为质点)以相对地面的初速度v0从长木板的上端 沿长木板向下滑动,同时长木板在沿斜面向上的某恒定拉力作用下始终
变式1 物体A的质量M=1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 质量为m=0.5 kg、长L=1 m.某时刻A以v0=4 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 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 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试求:
例2 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 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恒力F,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 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问:
(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多少?(g取10 m/s2)
(1)若F=13 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物体A和平板车B的加速度 各为多大?
(2)若F=13 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1)2 m/s2 14 m/s2 (2)0.5 m
【解析】(1)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做匀减速运动,有μmg=maA, 得aA=μg=2 m/s2.
变式2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长木板上有 一质量为2m的小铁块(视为质点)以相对地面的初速度v0从长木板的上端 沿长木板向下滑动,同时长木板在沿斜面向上的某恒定拉力作用下始终
高中物理_《板块模型》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
t 4 s 15
t 4 s 15
【专项释疑】
学习目标2 求A,B从开始运动到最后相对静止时,对 地位移分别是多少?(可以利用前面的结论)
④求A,B从开始运动到最后相对静止的过程 中系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可以利用前面 的结论)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梳理】能够总结概括出用动 力学观点解决板块问题的通用步骤;
t
4 15
s,v共
2 3
m
/
s
【专项释疑】
学习目标2
A,B从开始运动到最后相对静止所用的时
间是多少?
法一:动力学的观点
法二:动量定理
A : 1mg ma1
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a1 5m / s2
B : 1mg 2ma2
a2 2.5m / s2
v共 v0 a1t a2t
对B:1mgt 2mv共 - 0
Ⅱ
动能和动能定理
Ⅱ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3、通过【知识应用】能够针对不同的情 景准确、熟练地选取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并利用投影展示,进一步规范原理公式的 书写,强化解题规范性。
【回忆梳理】
学习目标1
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静止在粗糙水平 地面上,有一小滑块A以v0=2m/s的水平初速度冲 上该木板.已知木板质量2kg,是小滑块质量的2倍, 木板与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水 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求小滑块相对木 板滑行的位移是多少?(g取10m/s2)
P
:
mgxP
1 2
m( v0 2
)2
1 2
mv02
t 4 s 15
【专项释疑】
学习目标2 求A,B从开始运动到最后相对静止时,对 地位移分别是多少?(可以利用前面的结论)
④求A,B从开始运动到最后相对静止的过程 中系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可以利用前面 的结论)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梳理】能够总结概括出用动 力学观点解决板块问题的通用步骤;
t
4 15
s,v共
2 3
m
/
s
【专项释疑】
学习目标2
A,B从开始运动到最后相对静止所用的时
间是多少?
法一:动力学的观点
法二:动量定理
A : 1mg ma1
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a1 5m / s2
B : 1mg 2ma2
a2 2.5m / s2
v共 v0 a1t a2t
对B:1mgt 2mv共 - 0
Ⅱ
动能和动能定理
Ⅱ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3、通过【知识应用】能够针对不同的情 景准确、熟练地选取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并利用投影展示,进一步规范原理公式的 书写,强化解题规范性。
【回忆梳理】
学习目标1
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静止在粗糙水平 地面上,有一小滑块A以v0=2m/s的水平初速度冲 上该木板.已知木板质量2kg,是小滑块质量的2倍, 木板与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水 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求小滑块相对木 板滑行的位移是多少?(g取10m/s2)
P
:
mgxP
1 2
m( v0 2
)2
1 2
mv02
第五章牛顿运动定律之板块模型问题专题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
对小物块:μmg=mam ∴am=1 m/s2 方向向右,物块向左减速 对小车:μmg=MaM ∴aM =0.5m/s2 方向向右 ,车向右减速
∵小物块恰好没有脱离小车 ∴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左端时与小车共速,即小物块先向左减速到0,再向 右加速到与小车共速
物体:am =1 m/s2 方向向右 小车:aM =0.5 m/s2 方向向右
A的加速度可以无限增大, 但是B的加速度有最大值
A的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AB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μ1,B与地板的动摩擦因素为 μ2,
fAB
F
f地
fAB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fABmax= μ1m1g ;B和地面最大静摩擦f地max = μ2(m1+m2)g (1)fABmax<f地max,B不可能动 ①当 F<fABmax,A、B均静止。 ②当F>fABmax时,B不动,A在B上面匀加速滑动。
A的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AB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μ1,B与地板的动摩擦因素为 μ2, 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
fAB
f地
fAB
情景2:木块A以一定初速度滑上原来静止在地面上的木板B。 对A:fAB= μ1m1g 方向向左 ,aA= μ1g,A做匀减速 对B:fAB= μ1m1g 方向向右,f地max = μ2(m1+m2)g ,方向向左 (1)若μ1m1g ≤ f地max,则B不会动 ①若B足够长,A将会在B上一直匀减速到0停下,不会滑落 ②若B不够长,A将会在B的右端滑落
①分段法:物块向左减速到0的时间t1=3s,设再过t2与小车共速 ∴amt2 = v0-aM(t1+t 2) ∴t2=1s ∴t总=4s
②全过程法:取向右为正方向,设共速的时间为t, 则共速时:物块的速度为vm=-v0+amt总 ;小车的速度vM=v0-aM t总
∵小物块恰好没有脱离小车 ∴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左端时与小车共速,即小物块先向左减速到0,再向 右加速到与小车共速
物体:am =1 m/s2 方向向右 小车:aM =0.5 m/s2 方向向右
A的加速度可以无限增大, 但是B的加速度有最大值
A的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AB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μ1,B与地板的动摩擦因素为 μ2,
fAB
F
f地
fAB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fABmax= μ1m1g ;B和地面最大静摩擦f地max = μ2(m1+m2)g (1)fABmax<f地max,B不可能动 ①当 F<fABmax,A、B均静止。 ②当F>fABmax时,B不动,A在B上面匀加速滑动。
A的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AB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μ1,B与地板的动摩擦因素为 μ2, 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
fAB
f地
fAB
情景2:木块A以一定初速度滑上原来静止在地面上的木板B。 对A:fAB= μ1m1g 方向向左 ,aA= μ1g,A做匀减速 对B:fAB= μ1m1g 方向向右,f地max = μ2(m1+m2)g ,方向向左 (1)若μ1m1g ≤ f地max,则B不会动 ①若B足够长,A将会在B上一直匀减速到0停下,不会滑落 ②若B不够长,A将会在B的右端滑落
①分段法:物块向左减速到0的时间t1=3s,设再过t2与小车共速 ∴amt2 = v0-aM(t1+t 2) ∴t2=1s ∴t总=4s
②全过程法:取向右为正方向,设共速的时间为t, 则共速时:物块的速度为vm=-v0+amt总 ;小车的速度vM=v0-aM t总
第17讲 板块模型(课件)——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的摩擦力方向;
2.分别隔离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
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
3.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
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即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
速度.
下面我们从四个不同角度来具体分析板块模型问题
第二部分
滑离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满足-2gssinα=0-v2
解得s=0.9m。
第三部分
必刷真题
03. 必刷真题
真题1 (2021年全国乙卷8题)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
的物块,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
图(b)所示,其中 、 分别为 、 时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
01. 水平无外力
解析 若只增大滑块质量,滑块的加速度不变,木板的加速度增大,所以滑块与木板共速时, 滑块没有离开木板,之后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若只增大长木板质量, 木板的加速度减小,滑块的加速度不变,以木板为参考系,滑块运动的 平均速度变大,即滑块在木板上的运动时间变短,故B正确; 若只增大木板初速度,滑块的受力不变,滑块的加速度不变,滑块相对木板的平均速度变 大,滑块在木板上的运动时间变短,所以滑块离开木板的速度变小,故C错误;若只减小 动摩擦因数,那么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等比例减小,相对位移不变,则滑块滑离木板时速 度大于木板速度,滑块滑离木板的过程所用时间变短,木板对地位移变小,滑块滑离木板 过程中滑块对地的位移为木板对地位移减去极长,故减小,故D错误. 【参考答案:AB】
02. 水平有外力
例题2
(多选)如图甲所示,一滑块置于足够长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 上.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 kg,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0.5t (N)的变力作 用,从t=0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正确的是 A.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B.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图乙中t2=24 s 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2 m/s2
2022届全国新高考物理复习:专题V-t图像巧解板块模型课件
2
解法秘籍:
1、做好物体在每一个过程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2 、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 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 3、特别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和临界条件: ①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间的 静摩擦力恰好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3
解法秘籍:
②物块不从木板上掉下来的临界条件是物块到达木 板末端时,两者恰好共速。
2022届全国新高考物理复习 v-t 图象巧解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的特点:
板块模型是一个或多个滑块与一个或多个木板通 过摩擦力相联系,涉及到共速,相对滑动,碰撞等多 种复杂的过程。
板块模型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对物体的 受力分析和对物体的运动性质的分析有机的结合在一 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融合。它 以知识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一直成为高考命题的 热点。
10
解析:(1)设向右为正方向。
木板对A的摩擦力:
木板对B的摩擦力: 地面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
f2
f1
f3 f1
f2
解得: 解得:
解得: 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
联立两式,解得:
11
解析:
(2)以B与木板为研究对象 解得:
t1时刻A的速度: 0-0.4S,A相对于B的位移为图象A和图象B所 围成的面积,就是图中梯形的面积。
15
经典例题: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0.6)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 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 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 减 小为 ,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 起点;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 μ 2 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 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 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 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解法秘籍:
1、做好物体在每一个过程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2 、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 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 3、特别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和临界条件: ①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间的 静摩擦力恰好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3
解法秘籍:
②物块不从木板上掉下来的临界条件是物块到达木 板末端时,两者恰好共速。
2022届全国新高考物理复习 v-t 图象巧解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的特点:
板块模型是一个或多个滑块与一个或多个木板通 过摩擦力相联系,涉及到共速,相对滑动,碰撞等多 种复杂的过程。
板块模型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对物体的 受力分析和对物体的运动性质的分析有机的结合在一 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融合。它 以知识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一直成为高考命题的 热点。
10
解析:(1)设向右为正方向。
木板对A的摩擦力:
木板对B的摩擦力: 地面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
f2
f1
f3 f1
f2
解得: 解得:
解得: 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
联立两式,解得:
11
解析:
(2)以B与木板为研究对象 解得:
t1时刻A的速度: 0-0.4S,A相对于B的位移为图象A和图象B所 围成的面积,就是图中梯形的面积。
15
经典例题: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0.6)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 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 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 减 小为 ,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 起点;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 μ 2 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 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 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 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高三复习物理课件:板块模型(共24张PPT)
(2)木板在地面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大?
【练习】如图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 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 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 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 移大小x; (3)木板B的长度L.m1m2M
O
t
例3.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
v0=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地放上一大小不计、
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过的 位移大小。(g取10m/s2)
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若F1=F2,M1>M2,则v1>v 2 B. 若F1=F2,M1<M2,则v1<v 2 C. 若F1<F2,M1=M2,则v1>v 2 D. 若F1>F2,M1=M2,则v1>v 2
v
m M2
M1
O
t
v
m M1
M2
O
t
v
m2
m1
M
O
t
v
板块模型 de 动力学解法
概念:由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和一长木板(或平板小车)组成的 模型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可视为 质点),以v0=6m/s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 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 g=10m/s2:
【练习】如图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 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 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 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 移大小x; (3)木板B的长度L.m1m2M
O
t
例3.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
v0=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地放上一大小不计、
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过的 位移大小。(g取10m/s2)
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若F1=F2,M1>M2,则v1>v 2 B. 若F1=F2,M1<M2,则v1<v 2 C. 若F1<F2,M1=M2,则v1>v 2 D. 若F1>F2,M1=M2,则v1>v 2
v
m M2
M1
O
t
v
m M1
M2
O
t
v
m2
m1
M
O
t
v
板块模型 de 动力学解法
概念:由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和一长木板(或平板小车)组成的 模型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可视为 质点),以v0=6m/s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 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 g=10m/s2: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342 物理建模“板块”模型课件
(2)在 t1 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B=v01)滑块 A 和 B 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 A、B 和木板所受的摩擦 力大小分别为 f1、f2 和 f3,A 和 B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A 和 aB,木板相对于地 面的加速度大小为 a1。在物块 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 f1=μ1mAg① f2=μ1mBg② f3=μ2(m+mA+mB)g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AaA④ f2=mBaB⑤ f2-f1-f3=ma1⑥ 设在 t1 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 v1。由运动学公式有 v1=v0-aBt1⑦ v1=a1t1⑧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v1=1 m/s⑨
A.小滑块的质量m=2 kg B.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当水平拉力F=7 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 大小为3 m/s2 D.当水平拉力F增大时,小滑块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转到解析
题组剖析
命题角度 3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问题 【例 5】 (多选)如图 6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倾角为 θ, 斜面上叠放着 A、B 两物体,物体 B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 若 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μ<tan θ,A、B 质量均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1)滑块滑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滑动到长木板上时,滑块和 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3)通过计算说明滑块能否从长木板的右端滑出。
转到解析
题组剖析
命题角度2 有外力F作用的“板块”模型问题
【例4】 (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多选)如图5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水平拉力F作 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 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滑块的质量m=2 kg B.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当水平拉力F=7 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 大小为3 m/s2 D.当水平拉力F增大时,小滑块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转到解析
题组剖析
命题角度 3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问题 【例 5】 (多选)如图 6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倾角为 θ, 斜面上叠放着 A、B 两物体,物体 B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 若 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μ<tan θ,A、B 质量均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1)滑块滑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滑动到长木板上时,滑块和 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3)通过计算说明滑块能否从长木板的右端滑出。
转到解析
题组剖析
命题角度2 有外力F作用的“板块”模型问题
【例4】 (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多选)如图5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水平拉力F作 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 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课件-专题 板块模型
1.1,地如图所示,物块 A、木板 B 的质量均为 m=10kg,不计 A 的大小,B 板长 L=3m.开始时 A、B 均静止.现给 A 以某一水 平初速度从 B 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 A 与 B、B 与地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 和μ2=0.1,g 取 10m/s2. (1)若物块 A 刚好没有从 B 上滑下来,则 A 的初速度多大? (2)若把木板 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让 A 仍以(1)问的初速度从 B 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则 A 能否与 B 脱离?最终 A 和 B 的速 度各是多大?
A.n1:n2=1:3 B.若开关 S 闭合,UAB:UCD=4:1 C.若开关 S 断开,UAB:UCD=11:3 D.开关 S 断开后,灯泡 L1 的亮度比 K 闭合时更亮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当 A、B 两点间输入有效值为 UAB 的交流电压时,电阻值恒定的四个相同灯泡 L1、L2、L3、 L4 发光亮度相同(即通过电流相等),已知变压器为理想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n1、n2,UAB 保持不变, 副线圈两端电压用 UCD 表示,开关 S 闭合或断开,四个灯 泡都损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 如图如图所示,质量 m=1kg 的物块 A 放在质量 M=4kg 木板 B 的左端,起初 A、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 左的力 F 作用在木板 B 上,已知 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0.4,地面与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假设最大静摩 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能使 AB 发生相对滑动的 F 的最小值; (2)若 F=30N,作用 1s 后撤去,要想 A 不从 B 上滑落,则木板至 少多长,从开始到 AB 均静止,A 的总位移是多少?
3.1A、B 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的光 滑斜面上,如图所示,滑块 A、B 的质量分别为 M、m,A 与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 相同的加速度沿斜面上滑,要使 A 和 B 相对静止,求作用 在 B 上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 的取值范围(认为最大静摩 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滑板—滑块类问题的探究,熟练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 的应用,同时学会根据试题中的已知量或隐含已知量能恰当 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最简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其实高考的难点 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合而成的,只要各个击破,高考并不 难。
.学习重点和难点
高考风向标 2013全国课标Ⅱ卷第25题
25.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 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 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 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 位移的大小
情景再现
X1
v vX2
△X
相对位移:△X=X1-X2
课堂小结
速度关系
位移关系
板块模型
高考考情分析
板块类问题,涉及考点多 ,情境丰富、 设问灵活、解法多样、思维量高等特点
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
板 块
动量定理
模 型
动能定理
功能关系
2019年考试说明(原文)
主题
内容
相互作用与牛 牛顿运动定 顿运动定律 律及其应用
机械能
动能和动能 定理
碰撞与动量守 动量定理、动
恒
量守恒定律及
其应用
要求
II II II
易错点分析
1、不清楚物块、木板的受力情况,求不 出各自的加速度; 2、画不好运动草图,找不出位移、速 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 3、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板块问题的主要题型及特点,强化受力分析和运动 过程分析;
(2)能正确运用动力学和运动学知识抓住运动状态转化时的 临界条件,解决滑块在滑板上的共速问题和相对位移问题。
情景再现
A
X1
△X
A VV
B
V0
X2 B
V
相对位移:△X=X2-X1
例2
vv3、Leabharlann 块和木板速度相等后,怎样运动?
方法总结 板块自由滑动
μ
μ
2
1
vv
(1)若μ1≥μ2 整体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
(2)若μ1<μ2 分别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
拓展延伸
例3
vv
(3)从物块和木板速度相等到最终 停止运动,相对位移是多少?
动力学和运动学知识在板块模型中的综合运用
典例分析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初速度为 6m/s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向右滑 上一质量为M=4kg的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足够长的滑板B,A、B间动摩擦因数为 μ=0.2。 求:
(1)经过多长时间滑块A和滑板B相对静 止,相对 静止时的速度是多少?
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第25题
25.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 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 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 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 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 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l0 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2)二者相对静止时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典例分析 例1
μmg A
V0
B
μmg
分析受力
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方法指导
受力分析 求加速度 明确关系
仔细审题,分清物体的 受力情况,运动情况。
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 运动过程的加速度。
找出物体之间的速度关 系或位移关系是解题的 突破口。
通过对滑板—滑块类问题的探究,熟练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 的应用,同时学会根据试题中的已知量或隐含已知量能恰当 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最简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其实高考的难点 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合而成的,只要各个击破,高考并不 难。
.学习重点和难点
高考风向标 2013全国课标Ⅱ卷第25题
25.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 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 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 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 位移的大小
情景再现
X1
v vX2
△X
相对位移:△X=X1-X2
课堂小结
速度关系
位移关系
板块模型
高考考情分析
板块类问题,涉及考点多 ,情境丰富、 设问灵活、解法多样、思维量高等特点
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
板 块
动量定理
模 型
动能定理
功能关系
2019年考试说明(原文)
主题
内容
相互作用与牛 牛顿运动定 顿运动定律 律及其应用
机械能
动能和动能 定理
碰撞与动量守 动量定理、动
恒
量守恒定律及
其应用
要求
II II II
易错点分析
1、不清楚物块、木板的受力情况,求不 出各自的加速度; 2、画不好运动草图,找不出位移、速 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 3、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板块问题的主要题型及特点,强化受力分析和运动 过程分析;
(2)能正确运用动力学和运动学知识抓住运动状态转化时的 临界条件,解决滑块在滑板上的共速问题和相对位移问题。
情景再现
A
X1
△X
A VV
B
V0
X2 B
V
相对位移:△X=X2-X1
例2
vv3、Leabharlann 块和木板速度相等后,怎样运动?
方法总结 板块自由滑动
μ
μ
2
1
vv
(1)若μ1≥μ2 整体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
(2)若μ1<μ2 分别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
拓展延伸
例3
vv
(3)从物块和木板速度相等到最终 停止运动,相对位移是多少?
动力学和运动学知识在板块模型中的综合运用
典例分析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初速度为 6m/s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向右滑 上一质量为M=4kg的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足够长的滑板B,A、B间动摩擦因数为 μ=0.2。 求:
(1)经过多长时间滑块A和滑板B相对静 止,相对 静止时的速度是多少?
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第25题
25.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 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 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 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 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 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l0 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2)二者相对静止时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典例分析 例1
μmg A
V0
B
μmg
分析受力
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方法指导
受力分析 求加速度 明确关系
仔细审题,分清物体的 受力情况,运动情况。
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 运动过程的加速度。
找出物体之间的速度关 系或位移关系是解题的 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