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与莼菜教案课程精选版
2024年简案《藕与莼菜》教案
2024年简案《藕与莼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藕与莼菜》。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文章主旨,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事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学习生词、短语,并进行词汇练习;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2. 掌握文章主旨,学会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事物特点。
3. 学习生词、短语,拓展词汇量,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涵,体会作者情感;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重点:掌握课文生词、短语;分析课文结构,学习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藕与莼菜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感想,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3. 生词学习:学生自主查阅字典,学习生词、短语,教师进行讲解和举例。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妙处,体会作者情感。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为例,讲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藕与莼菜》2. 生词、短语:莲藕、莼菜、清脆、爽口、对比、描绘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写作技巧:对比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一种你喜欢的水果或蔬菜。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吃苹果。
苹果色泽鲜艳,红彤彤的果皮光滑细腻,口感酸甜适中,让人回味无穷。
与梨相比,苹果的口感更加爽脆,水分更充足,营养价值也更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较好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美食的文章,了解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藕和莼菜教案
藕和莼菜教案教案一: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藕的特点、种植方法和营养价值。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藕的兴趣。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藕的特点,如外形、颜色、口感等。
然后介绍藕的种植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水培条件,种植的季节和步骤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藕的种植实验。
提供藕的种子和种植容器,让学生按照教学步骤进行种植。
在课堂上观察藕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的过程。
4. 讨论和总结:与学生一起讨论藕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总结藕的种植要点。
引导学生思考藕的营养价值,如蛋白质、维生素等,并与其他蔬菜进行比较。
5. 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藕的其他用途,如制作藕粉、藕片等。
可以观看相关视频或进行小组讨论。
6. 结束:复习藕的特点、种植方法和营养价值,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案二:莼菜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莼菜的特点、生长环境和食用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莼菜的兴趣。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莼菜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莼菜的特点,如外形、颜色、口感等。
然后介绍莼菜的生长环境,包括水质要求、生长温度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莼菜的观察实验。
提供莼菜的样本和显微镜,让学生观察莼菜的细胞结构、叶片形态等。
引导学生发现莼菜的特点。
4. 食用方法介绍:讲解莼菜的食用方法,如生食、炒菜等。
可以提供莼菜的食谱,让学生了解莼菜的多样化食用方式。
5. 讨论和总结:与学生一起讨论莼菜的生长环境和食用方法,总结莼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莼菜与其他蔬菜的区别和优势。
6. 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莼菜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可以观看相关视频或进行小组讨论。
7. 结束:复习莼菜的特点、生长环境和食用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食用莼菜,增加对莼菜的了解。
2024年简案《藕与莼菜》教案
2024年简案《藕与莼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荷塘月色》中的《藕与莼菜》。
详细内容包括:文本阅读、生词学习、语法点解析、课文结构分析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点,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3. 了解藕与莼菜的相关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复杂句子结构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和语法点的掌握,课文结构的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荷塘美景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1)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荷塘景色,激发兴趣。
(2)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藕与莼菜》。
2. 文本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点。
(1)教师讲解生词、短语。
(2)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巩固记忆。
(3)例句讲解,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
4. 课文结构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
5. 文化背景介绍:介绍藕与莼菜的相关文化背景。
(1)教师讲解藕与莼菜的文化意义。
(2)学生分享对藕与莼菜的认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仿写课文句子,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藕与莼菜》2. 生词、短语、语法点:藕:莲藕、荷藕莼菜:莼菜、莼叶语法点:定语后置、主谓倒装3. 课文结构:描述荷塘美景——表达思乡之情——赞美藕与莼菜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2)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藕和莼菜教案
藕和莼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藕和莼菜的特点。
(2)学会分析作者通过藕和莼菜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思乡情怀。
(2)让学生懂得珍惜家乡的美好,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藕和莼菜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2)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如何让学生将对故乡的情感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特别想念的家乡美食?为什么会想念它?(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就通过两种家乡的特产——藕和莼菜,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和多音字。
3、整体感知(1)思考:文章围绕藕和莼菜写了哪些内容?(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作者先写了故乡的藕,再写了故乡的莼菜,最后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精读课文(1)学习描写藕的部分①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故乡藕的句子,说说故乡的藕有什么特点。
②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多”“鲜嫩”“洁白”等关键词,体会故乡藕的美好。
③对比作者在上海见到的藕,说说有什么不同,感受作者对故乡藕的喜爱。
(2)学习描写莼菜的部分①自由朗读描写莼菜的段落,思考莼菜有什么特点。
②引导学生从莼菜的形状、颜色、口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藕与莼菜教案
藕与莼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藕和莼菜的特点、种植和食用方法;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操作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对农作物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藕和莼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2. 掌握藕和莼菜的种植和食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实物:藕和莼菜的实操材料;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问学生对藕和莼菜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了解藕(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藕的图片及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藕的形态特点、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等。
3. 了解莼菜(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莼菜的图片及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莼菜的形态特点、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等。
4. 实操部分(20分钟)教师将藕和莼菜的种子、土壤、盆、水等实操材料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藕和莼菜的种植实验。
5. 讨论交流(10分钟)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讨论藕和莼菜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因素,并就藕和莼菜的特点和种植过程进行交流。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藕和莼菜的特点、种植和食用方法,并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7.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藕和莼菜的营养价值,并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分别制作一道藕菇汤和莼菜炒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8. 课堂测试(5分钟)教师设计简单的选择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藕和莼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还了解了它们的种植和食用方法。
通过实操实验的过程,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农作物种植的过程和一些关键因素的影响。
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和讨论,学生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拓展应用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对藕和莼菜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藕与莼菜》教案
《藕与莼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藕与莼菜》。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藕与莼菜的特点、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风土人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藕与莼菜的特点、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风土人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藕与莼菜的特点、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藕与莼菜的图片或实物。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PPT或课文课件,讲解藕与莼菜的特点、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讲解过程中,注意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和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家乡有哪些特色蔬菜?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是什么?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家乡的特色蔬菜。
六、板书设计藕与莼菜特点:生长环境: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藕与莼菜的特点。
2. 请写一段话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特色蔬菜,包括特点、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答案:1. 藕与莼菜都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蔬菜,藕质脆嫩、多汁,莼菜则口感滑嫩、营养价值高。
2. 我家乡的特色蔬菜是菠菜,它生长在湿润的土地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
菠菜的叶子绿油油的,口感鲜嫩,非常适合做汤或凉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藕与莼菜》,学生了解了藕与莼菜的特点、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培养了热爱家乡、了解家乡风土人情的情感。
藕和莼菜教案
藕和莼菜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藕的基本知识•莼菜的基本知识•藕和莼菜的烹饪技巧•藕和莼菜的文化内涵•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目标藕和莼菜概述藕属于睡莲科,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其根茎肥大,呈圆柱形,内部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莼菜属于睡莲科的一种水草,其嫩叶可供食用。
莼菜本身没有味道,胜在口感的滑嫩,为珍贵蔬菜之一。
了解藕和莼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营养价值等相关知识。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掌握藕和莼菜的烹饪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菜品的制作。
培养学生对中华美食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030201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藕和莼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营养价值;藕和莼菜的烹饪技巧及菜品制作。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02藕的基本知识藕的起源与分布起源藕,又称莲藕,是一种起源于亚洲的水生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分布藕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藕的栽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各省。
藕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形态特征藕的地下茎肥大呈圆柱状,内部有多个通气孔道。
叶片浮于水面,呈圆盘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
生长环境藕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适宜生长在水深30-150厘米、水流缓慢的淡水湖泊、池塘、沼泽等水域中。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黏土为宜。
藕的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营养价值藕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B1、B2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其中,藕粉是良好的滋补品,具有健脾开胃、益气补血的功效。
药用功效中医认为藕性寒、味甘,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尿血等病症。
《藕与莼菜》教案设计
《藕与莼菜》教案设计2019-12-23《藕与莼菜》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乡的风物最让人牵记的莫过于小时候吃过的东西了,叶圣陶先生是我们熟悉的作家,他对故乡的怀念也寄托于两样他儿时吃过得的东西——藕与莼菜,在离开故乡的日子里,只要想到吃到他们,就勾起他们的故乡情。
本文借用的写作手法在散文中被称为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二、初读课文1、读文词语积累:雪藕濯待价而沽欣羡稻穗濡湿欢愉抑郁憧憬蛰伏浑凝2、圈划文中描写藕与莼菜的句子。
3、故乡的藕与“这里”的藕有何区别?与邻舍送我的藕又有何区别?故乡的藕多而普通,洁白而鲜嫩;“这里“的藕被奉为“珍品”,并非普通百姓所能购买到的。
故乡的藕洁白鲜嫩无渣,邻舍送的藕被满锈斑,决无鲜嫩之感。
4、故乡的莼菜有怎样的特点?“本身没有味道”,“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另人心醉”5、摘出文中由藕过渡到莼菜的语句。
说说文中藕与莼菜的共同点。
“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
”两者都是故乡特有的风物,并且都有特殊的风味。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作者所想的是故乡的藕和莼菜,为什么还要写身处异地所接触的藕与莼菜?(1) 将故乡的藕与莼菜与自己所处异地的藕与莼菜进行对比,衬托出故乡藕与莼菜的鲜嫩美味。
(2) 为点明藕、莼菜牵动思乡之情作铺垫。
2、文中哪里直接表达了作者睹物思乡,浓浓的乡情?(1)读最后两节。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①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
作者是真的“不恋故乡”吗?②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作者是否真的“不明白”?③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吗?作者恋恋的到底是什么?(3)这两节从内容上看,是作者直抒胸臆,十分直白地说:“觉得故乡可爱极了”,并指出故乡是我“所恋的”;所以,可将它看作是对前文描述的升华。
从表达上看,文字委婉曲折,进退收纵,几经吞吐,给人以纡回百折、变幻多端而不离其宗之感,从而解开了“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之谜,也剖析了藕与莼菜同怀乡之情的'内在联系。
《藕与莼菜》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藕与莼菜》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内容为《藕与莼菜》。
文章通过对藕与莼菜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藕与莼菜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藕与莼菜的相关知识,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藕与莼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藕与莼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藕与莼菜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对象。
3.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思考作者表达的情感。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作者如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例题讲解:讲解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藕与莼菜》2. 写作手法:对比、象征、抒情3. 作者情感:思念故乡、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其他作家的类似作品,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家乡美”的写作比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藕与莼菜》教案教学设计
《藕与莼菜》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具体章节为《藕与莼菜》。
文章详细描述了作者对家乡美食藕与莼菜的喜爱,以及对故乡风土人情的眷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层次、修辞手法;学习生字词及重点句子;品味作者情感,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读写生字词,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修辞手法;学习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难点: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美食图片,引发学生对美食的讨论,进而引出本课《藕与莼菜》。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重点句子,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生字词和重点句子,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讲解,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修辞手法,解析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文章,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修辞手法、生字词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藕与莼菜》2. 结构层次:总—分—总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4. 生字词:藕、莼菜、鲜嫩、醇厚等5. 情感主题:家乡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以家乡的美食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3)谈谈你对家乡的热爱,与同学分享。
作业答案:(1)见课后附录。
(2)例文:我的家乡有一种美食,名叫X。
《藕与莼菜》(精选5篇)
《藕与莼菜》(精选5篇)第一篇:《藕与莼菜》《藕与莼菜》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平实而又蕴含的丰富情感的语言。
2、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借助对对比的手法的分析,以及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单元我们学了一首王维的诗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按理说,难得见到来自故乡的友人,想问的要问的该问的事情很多,可为什么作者一概不问,却问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预设:梅花代表了故乡,成为自己思念故乡的载体,问梅花即问故乡,这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师:人们常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故乡的风物上,如一条河、一碗野菜等,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嚼着薄片的雪藕,便怀念起故乡来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藕与莼菜》。
二、讲授新课(一)散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散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文中描写故乡藕与莼菜的句子。
请同学注意这些词的读音,是否在预习中已经查过。
濯(zhuó)拣(jiǎn)担(dàn)嚼(jiáo)贾(gǔ)沽(gū)埠(bù)譬(pì)2、交流书中故乡藕与莼菜的描写,朗读,体会作者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感情。
学生交流“藕”的描写解说:唐•韩愈用“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 来形容藕,作者由偶然的吃藕引发绵绵的联想:从餐桌上雪白的藕片联想到故乡清秋出产的藕,藕是那样鲜嫩玉色、清淡甘美,令人垂涎;想起藕就联想到莼菜,那么莼菜是怎样的呢?学生交流“莼菜”的描写解说:莼菜:嫩绿的颜色,丰富的诗意。
还有无味之味令人心碎。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说“诸菜之中莼为第一”,这些只是故乡的藕与莼菜,作者当时生活的地方有这么美的菜肴吗?(二)再读课文对藕与莼菜的描写部分,分析文章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1、请同学们阅读圈画文章中“这里”的藕与莼菜的描写,并对比感受。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1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藕与莼菜》。
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家乡藕与莼菜的喜爱,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藕与莼菜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4.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字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家乡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谈对家乡的印象。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藕与莼菜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课文中描述藕与莼菜的句子,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找到的描述藕与莼菜的句子,并分享彼此的感悟。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生字词、句式结构等。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5.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口头造句,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
教师选取优秀句子进行表扬和展示。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藕与莼菜喜爱思念家乡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词写5遍。
2. 请用本课所学生字词造句,不少于3个。
3. 请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藕与莼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家乡情怀,而对于其他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对藕与莼菜的了解相对较少。
初中初一语文上册《藕与莼菜》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课文《藕与莼菜》中的生字词,如“藕节”、“莼菜”、“清热解毒”等,并掌握其书写和用法。
2.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藕与莼菜的特点、生长环境及其在我国的食用历史和文化背景。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藕与莼菜的描绘表达情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为话题,引导学生分享对自己喜爱的食物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随后,教师展示与藕与莼菜相关的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植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藕与莼菜的生长环境、食用方法及其在我国的食用历史,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用法,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
-理解并分析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它们在表达作者情感中的作用。
-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总结的能力,特别是在理解文学作品时的深度和广度。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家乡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和传承本土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以“我心中的家乡美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家乡美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描述该美食的短文,不少于300字。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体现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1]
2、《藕与莼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叶圣陶,学习本文对比和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本文平实朴素、淡雅自然的语言特点。
通过圈划、朗读、比较、分析作者在藕与莼菜中寄托的情感。
通过分析、练习来学习本文对比和借物抒情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本文在平实朴素、淡雅自然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引导法、交流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
每个地方会有当地的特色食品,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或许是北京烤鸭、或许是天津狗不理包子、或许是内蒙古的烤全羊、也或许是我们邵阳的猪血丸子等等。
而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是叶圣陶先生所钟爱的藕与莼菜。
藕与莼菜!听起来是多么平常的两样东西,但是却让叶圣陶先生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的课文《藕与莼菜》一探究竟。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详见PPT)三、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详见PPT)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梳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思考:本文中,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什么?4、跳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描写藕与莼菜的句子。
圈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其特点的一些词语。
并完成下面表格:五、再读课文,思考问题,体会作者情感1、让学生画出文中作者由写藕过渡到写莼菜的句子,并说说文中藕与莼菜的共同点。
2、作者所想的是故乡的藕与莼菜,为什么他还要用许多笔墨写上海所接触的藕与莼菜呢?(学生独立可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交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3、作者把家乡的藕、莼菜同“上海这里”的藕、莼菜进行比较,作者通过对比,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叶圣陶先生通过对藕与莼菜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于家乡的浓浓的情,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4、课文中有直接抒发作者思乡情感的句子吗?请找出来,大声读一读。
《藕与莼菜》教案
《藕与莼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藕与莼菜》。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父亲一同种植藕和莼菜的经历,表现了父子间的深情厚意,以及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和收获。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作者种植藕与莼菜的经历,体会父子间的深情厚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劳动的快乐,体会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子间的深情厚意。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藕与莼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藕和莼菜是什么样的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子间的深情厚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分析文章结构。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4. 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演示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板书设计藕与莼菜1. 父子深情2. 种植经历3. 劳动快乐4. 亲情体会七、作业设计1.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对藕与莼菜的印象。
2. 请你谈谈本节课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父亲一同种植藕和莼菜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了父子间的深情厚意,以及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和收获。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藕与莼菜》就现代作家叶圣陶于192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借物抒情,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
下面给大家分享《藕与莼菜》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藕与莼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批注,品味文章朴实平易又蕴含丰富情感的语言。
2、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学习本文借物抒情以及对比的写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朴实平易又蕴含丰富情感的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借物抒情和对比的写法,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查阅字典,解决生字词。
2、向父母了解故乡的物产或风俗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交流了解到的故乡的物产或风俗习惯。
二、了解背景,初步感知作者情感。
1、介绍背景。
2、朗读课文第1、4、6节,思考在作者心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乡?3、默读课文第6节,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句子,说说在作者心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乡?预设:有所恋的、可爱的、萦着系着不能割舍的故乡。
4、朗读第6节,初步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三、品读课文,重点品味故乡清秋图的描绘,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
1、默读课文第1、4节,思考、批注:这是一个有所恋的故乡,作者所恋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可爱的故乡,作者的“所恋”可爱在哪里?2、重点品味故乡清秋图的描绘,品味文章朴实平易又蕴含丰富情感的语言。
1)通过圈画、批注和朗读描写故乡的“藕”和“莼菜”的语句,概括故乡“藕”和“莼菜”的特点,体会故乡生活美。
2)通过圈画、批注和朗读描写乡人的语句,体会故乡人情美。
3)通过圈画、批注和朗读描写乡景的语句,体会故乡景色美。
4)总结。
3、指导朗读第6节,体会作者借藕、借莼菜抒发的深浓的思乡之情。
四、再读课文,圈划并品味文中描写这里上海“藕与莼菜”的词句,了解对比的作用。
藕与莼菜教案课程
藕与莼菜教案课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藕与莼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2、体会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本文中对比和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3、了解作者在藕与莼菜中寄托的感情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美食,吃到这种美食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同学们想到了许多东西,那我们来看看叶圣陶老先生在吃到藕与莼菜时想到了什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二、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着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
•《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倪焕之》(长篇小说)1928•《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文心》(教育)(与夏丏尊合着)1934•儿子:叶至诚、叶至善•孙子:叶兆言、孙女:叶小沫三、请同学简介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由偶然的吃藕引发绵绵的联想:从餐桌上雪白的藕片联想到故乡清秋出产的藕,由家乡的藕想到上海的藕,接着又由藕自然联想到家乡的莼菜,寄托了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四、具体分析(一)纠正读音濯(zhuó)拣(jiǎn)担(dàn)嚼(jiáo)贾(gǔ)沽(gu)埠(bù)譬(pì)?(二)理解“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明确:思念家乡的情感至深,只要一点点小小的触发就可以撩起作者的乡愁,睹物思乡,这物是最具家乡特色的藕。
开篇扣题,由藕转到家乡,字句简练。
(三)理解对比手法和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藕•家乡:鲜嫩玉色的长节的、洁白、清淡的甘美、普遍于家家户户•上海:数量不多、豪华公子、硕腹巨贾享用、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满被着许多锈斑、没有鲜嫩的感觉莼菜•家乡:日餐一碗•上海: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在对比中,作者借藕与莼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这种写作手法是借物抒情•作者以朴实平易的语言,运用对比和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故乡的藕与莼菜的描写,真实而又生动地表达了怀念故乡的情感。
《藕与莼菜》教案6
《藕与莼菜》教案6(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藕与莼菜》教案62.藕与莼菜叶圣陶泉港民族中学庄梅霞教学目标1.通过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2024年简案《藕与莼菜》教案
2024年简案《藕与莼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藕与莼菜》。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修辞手法分析以及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
主要章节为第四单元第15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提高阅读能力。
2.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事物特点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作者对家乡美食的喜爱和思念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荷塘美景和莼菜美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生词、短语,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a. 讲解生词、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b.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事物特点的技巧。
c. 讲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美食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疑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藕与莼菜》2. 课文结构图解3. 生词、短语列表4. 修辞手法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美食的文学作品,了解各地美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的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提高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藕与莼菜教案课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藕与莼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2、体会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本文中对比和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了解作者在藕与莼菜中寄托的感情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美食,吃到这种美食的时候会想起什么
同学们想到了许多东西,那我们来看看叶圣陶老先生在吃到藕与莼菜时想到了什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着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
•《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8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
•《文心》(教育)(与夏丏尊合着)1934
•儿子:叶至诚、叶至善
•孙子:叶兆言、孙女:叶小沫
三、请同学简介文章内容
明确:作者由偶然的吃藕引发绵绵的联想:从餐桌上雪白的藕片联想到故乡清秋出产的藕,由家乡的藕想到上海的藕,接着又由藕自然联想到家乡的莼菜,寄托了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四、具体分析
(一)纠正读音
濯(zhuó)拣(jiǎn)担(dàn)嚼(jiáo)贾(gǔ)沽(gu)埠(bù)譬(pì)(二)理解“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
明确:思念家乡的情感至深,只要一点点小小的触发就可以撩起作者的乡愁,睹物思乡,这物是最具家乡特色的藕。
开篇扣题,由藕转到家乡,字句简练。
(三)理解对比手法和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藕
•家乡:鲜嫩玉色的长节的、洁白、清淡的甘美、普遍于家家户户
•上海:数量不多、豪华公子、硕腹巨贾享用、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
满被着许多锈斑、没有鲜嫩的感觉
莼菜
•家乡:日餐一碗
•上海: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
•在对比中,作者借藕与莼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这种写作手法是借物抒情•作者以朴实平易的语言,运用对比和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故乡的藕与莼菜的描写,真实而又生动地表达了怀念故乡的情感。
•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或物,激起思乡之情,即借物抒情。
作者笔下的藕与莼菜正是因为融入了乡思而有了特别的意味。
(四)难点语句分析
明确:第三段“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功夫不再作别的要求”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表现
答:这句话写的是孩子觉着这来自故乡的藕很好吃,吃得很满意,以至于吃完了半个钟头还不想再吃别的东西或做别的事。
这样写表面上写的是眼前的藕,实际上是与上文我吃这藕的反映作比较,孩子没有吃过故乡新鲜的藕所以觉着这藕好吃,我吃过故乡的新鲜的藕所以觉得这藕难吃,这样侧面写出故乡的藕的新鲜甘美。
明确:“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作者真的是向来不恋故乡吗
①从句子本身来看,作者并不是真的不爱故乡,耀是故意輑样胄的目皀是为丆衬托“故丁可爱极丆”。
②仌深専意三看$过去对攅乡的思念,与今日迸发的思乡之情相比,不深也不足
五、课内牵引
:1.《社戏》中结尾处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你能理解作者的感觉吗如何理解
答:并不是那豆或那戏特别好吃好看,而是附着在那豆和那戏上的情感让我永生难忘,并且那情感和那个夜晚一样永不能再,于是那豆和那戏成为我的留恋。
2.王维的《杂诗(其二)》中写到“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按理说,难得见到来自故乡的友人,想问的要问的该问的事情很多,可为什么作者一概不问,却问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答:梅花代表了故乡,成为自己思念故乡的载体,问梅花即问故乡,这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拓展延伸
回想一下,曾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想到它,你又会想起谁
七、作业
•1、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家乡的事物,运用对比手法和借物抒情的手法(字数400字左右)
•2、将《藕与莼菜》中不太熟悉的字词摘录在练习本上(不少于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