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跟宝洁经典的供应链合作

合集下载

案例11宝洁公司和沃尔玛联盟最新整理

案例11宝洁公司和沃尔玛联盟最新整理

案例11宝洁公司和沃尔玛联盟最新整理宝洁公司和沃尔玛是两个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的企业。

两家公司的战略联盟被誉为商界的经典案例之一,本文将通过对这一联盟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最新整理。

一、引言: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卓越之处宝洁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消费品公司,成立于1837年。

沃尔玛则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巨头之一,成立于1962年。

两家公司都以出色的品质和服务,以及广泛的产品线而闻名于世。

他们的成功不仅源于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而且还有其策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二、背景: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史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当时,沃尔玛希望通过与宝洁公司的合作,获得更多品牌产品的供应,并进一步提高其产品质量和供应链效率。

而宝洁公司则看中了沃尔玛作为全球领先零售商的知名度和规模优势,以及其出色的市场渗透能力。

这两家公司的目标有了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战略合作: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1. 共同研发创新:宝洁公司和沃尔玛通过共同研发创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缩短了产品的上市周期。

两家公司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一体化供应链”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和分销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供应链优化:宝洁公司利用沃尔玛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了产品的快速交付和准确配送。

双方通过共享销售和库存数据,确保产品的准时供应,有效降低了库存成本。

3. 市场营销:宝洁公司和沃尔玛通过共同举办促销活动和广告宣传,有效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他们充分利用沃尔玛的大规模门店和宝洁公司的广告资源,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四、联盟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使得双方能够共同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宝洁公司通过沃尔玛的渠道优势,使得其产品能够迅速覆盖到全球各地。

沃尔玛则通过与宝洁公司的合作,获得了更多的优质产品供应。

2. 挑战:随着全球零售行业的竞争加剧,宝洁公司和沃尔玛面临着新的挑战。

沃尔玛与宝洁_供应链协同的双赢模式

沃尔玛与宝洁_供应链协同的双赢模式

总156期 100IT科技technologyIT 经理人果问,哪个公司使得“供应链”变成商界耳熟能详的概念,恐怕很多人会回答,是沃尔玛和宝洁。

前者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后者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商。

它们为零售商与制造商的紧密合作提供了样板。

据贝恩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2004年宝洁514亿美元的销售额中,8%是来自于沃尔玛;而沃尔玛2560亿美元销售额中,3.5%要归功于宝洁。

但是20世纪80年代,在沃尔玛与宝洁合作之前,它们却经历过漫长的“冷战”。

宝洁总是试图控制沃尔玛对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条件,而沃尔玛则针锋相对,威胁要终止宝洁产品的销售,或把最差的货架留给它。

这种情形就像今日中国的零供关系。

不过沃尔玛和宝洁很快意识到深度合作的好处,进而确立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把目光转向以生产和销售同步为目的的自动订货系统、自动补货系统,及最佳物流支撑的零库存目标管理,以求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不再仅仅盯住渠道控制权。

沃尔玛—宝洁模式追溯到1987年,为了寻求更好的手段以保证沃尔玛分店里沃尔玛与宝洁:供应链协同的双赢模式■ 文/杨俊锋“沃尔玛—宝洁模式”告诉我们,制造商和零售商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公 司如“帮宝适”婴儿纸尿裤的销售,宝洁副总裁Ralph Drayer和沃尔玛老板SamWalton坐到了一起。

那一时刻,被认为是协同商业流程革命的开始。

其实“沃尔玛—宝洁模式”并不复杂。

最开始时,宝洁开发并给沃尔玛安装了一套“持续补货系统”,具体形式是:双方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和卫星通讯实现联网,借助于信息系统,宝洁能迅速知道沃尔玛物流中心内的纸尿裤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

这样不仅能使宝洁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发计划,同时也能对沃尔玛的库存进行单品管理,做到连续补货,防止滞销商品库存过多,或畅销商品断货。

而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在通过EDI从宝洁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策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MMI(制造商管理库存)系统实行自动进货。

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借鉴意义

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借鉴意义

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借鉴意义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大型企业都意识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合作是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作为全球最大的快消品公司之一,宝洁(Procter & Gamble)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的合作,不仅对宝洁和沃尔玛自身业务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在全球商业圈引发了一系列思考。

本文就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以及此合作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合作案例。

合作双方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市场份额和利润的相互增长。

宝洁作为日常消费品领域的巨头,拥有雄厚的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能力,而沃尔玛则通过庞大的销售网络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将宝洁的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

这种合作模式的成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即通过合作伙伴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强调了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在合作中,宝洁和沃尔玛密切关注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产品和促销策略。

通过建立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宝洁和沃尔玛能够更加准确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高品质和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即要重视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突显了创新与协同的重要性。

在合作中,双方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共同开发新产品,推出独特的促销活动。

通过协同努力,宝洁和沃尔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创新的产品选择。

中国企业可以从中汲取灵感,鼓励创新思维,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赢。

最后,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作为全球知名企业,宝洁和沃尔玛积极推动环保、社区公益和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合作,宝洁和沃尔玛共同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福祉。

沃尔玛宝洁合作共赢作文素材

沃尔玛宝洁合作共赢作文素材

沃尔玛宝洁合作共赢作文素材《“沃宝”合作:一场接地气的共赢盛宴》要是说起超市界的巨头,那沃尔玛肯定算一个;再谈谈日用品的大佬,宝洁也是当仁不让。

这俩一结合,嘿,那可真是一场精彩的“好戏”!咱就先唠唠沃尔玛。

每次去沃尔玛那简直就跟进了个超级大宝藏似的,啥都有!从吃喝到日用,琳琅满目,让人挑花了眼。

那客流量,也是杠杠的,男女老少都爱往那逛。

再来瞅瞅宝洁,它家的产品那可真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

汰渍洗衣粉,那洗得衣服干干净净,香喷喷的;还有飘柔洗发水,让咱的头发顺滑得能滑滑梯。

这俩巨头合作,那真不是盖的。

对于沃尔玛来说,宝洁的产品那就是吸引顾客的一大法宝啊!有了宝洁这么丰富多样又好用的东西,沃尔玛的货架一下子就变得格外有吸引力了。

大家本来是去沃尔玛买点吃的喝的,结果看到那熟悉的宝洁产品,顺手就拿上几件,这销售额不就蹭蹭往上涨嘛。

而对于宝洁呢,跟沃尔玛合作那也是好处多多。

有了沃尔玛这么大的销售平台,那产品的销量可不就一路飙升啦!而且沃尔玛的影响力大啊,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触到宝洁的产品,这知名度可就一下子打出去了。

就好比说,一个大妈去沃尔玛买菜,看到汰渍洗衣粉在打折,一想家里洗衣粉正好快用完了,那就拿两袋吧。

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背后可是沃尔玛和宝洁的合作在起作用呢!宝洁的产品质量好,沃尔玛的销售渠道广,这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嘛。

我记得有次我去沃尔玛,本来只是想去买点零食,结果看到宝洁的区域在搞活动,那个热闹啊,好多人都在那挑选。

我也凑热闹去看了看,结果没忍住就抱了一堆洗发水、沐浴露啥的回家了。

这就是他们合作的魅力,让人不知不觉就想买买买。

这沃尔玛和宝洁的合作,真的就像咱老百姓过日子一样,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最后实现双赢。

他们让我们这些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和便利,也让他们自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真心希望他们能一直这么合作下去,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东西!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嘛,又好又便宜,谁能不爱呢?哈哈!。

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冷战
争夺渠道控制权-商品价格和货架位置
合作
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建立合作联盟
宝洁大胆地取消了销售部,设立了客户生意 发展部,结成多部门的合作。 --实现了全方位对接 在持续补货的基础上,宝洁和沃尔玛合力启 动了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协同的 计划、预测与补货)流程。
沃尔玛计算机自动订货 宝洁公司接到确认订单
按订单配送实施
EFT决算系统
• 具体作业流程是:沃尔玛的各个店铺都制 定了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现有库存低 于这个水平,设在沃尔玛的计算机就会通 过通讯卫星自动向宝洁公司的工厂定货。 宝洁公司在接到定货后,将订购商品配送 到各店铺,并实施在库管理。与整个商品 前置时间缩短相适应,两个企业之间的结 算系统也采用了EFT(电子基金转换)系统, 通过这种系统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就不需 要传统的支票形式来进行,而是通过计算 机以及POS终端等电子设备来完成。
依据原始信息——
自动作出基础性的预测——
再依据季节性、时尚性的变化&促 销活动、顾客的反应,变通预测。
“R”——补充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程序
供货商
接单处理时间、待料时间、 最小订货量等 由双方合作进行
货物的运送 零售商
订货,存货比率、预测的准 确程度、安全存量、交货时间等。
供应链管理概述
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 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合作绩效
1)产销联盟对宝洁方的绩效 • ① 交易成本下降; • ② 借助于MMI系统使企业营销计划容易 制定和实现; • ③ 自动订货系统使在库成本和风险降低; • ④ 提高生产率、构筑柔性化生产体制、 削减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了由于价格 波动而产生的机会损失; • ⑤ 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了流通费用等。

宝洁和沃尔玛的产销联盟供应链分析

宝洁和沃尔玛的产销联盟供应链分析

宝洁和沃尔玛的产销联盟1、合作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流通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变革。

美国的零售业不仅在规模上有了巨大的发展,更是在信息化的建设和运用上出现了质的飞跃,这表现在POS、EOS等现代零售管理系统开始进入零售店铺,带来了零售经营翻天覆地的变革,零售企业不仅经营绩效有了巨大的提高,零售企业形成了完备的流通信息网络,从而相对于商品供应商,后者拥有了信息上的优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大型生产商宝洁公司和美国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结成了战略联盟,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产销合作关系,在实践上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

为了构筑新型的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产销关系,宝洁和沃尔玛建立起一个的团队,借助于计算机实现信息的共享,通过联盟的形式推动双方业务的发展。

宝洁公司可以调用沃尔玛的销售和库存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有效率的生产和出货计划。

作为实施合作的主要组织机构,宝洁公司和沃尔玛双方组成由财务、流通、生产和其他各职能部门组成的约70人的专门合作团队,派往沃尔玛实行协作管理。

根据专门合作团队的策划,沃尔玛于1989年开始对宝洁公司的纸尿裤产品实行供应链管理,即构筑JIT型的自动订发货系统,其具体形式是双方通过EDI和卫星通信实现联网。

2、案例分析*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目的宝洁公司能迅速知晓沃尔玛物流中心内的纸尿裤库存情况,还能及时了解纸尿裤在沃尔玛各店铺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这样能使宝洁公司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究开发计。

宝洁与沃尔玛的合作是长期的、开放的,且共享彼此信息,双方不但在策略上合作,在营运的执行上也要合作。

双方先要协议对对方信息的保密,制定解决争端的机制,设定营运的监控方法以及利润分配的策略。

双方的目标是,在让销售获得最大利润的同时,缩减成本与开销。

其目的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形成的目标一致即: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减小供应链上的不确定因素,降低库存水平,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

*沃尔玛的外包战略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专心于经营活动,同时在通过EDI从宝洁公司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策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MMI系统实行自动进货。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一、背景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早在1991年就开始和宝洁公司合作,成为其最大客户之一。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两家企业的合作关系也经历了起伏,从最初的互利共赢,到后来在价格谈判中的分歧,最终达到了实现双方共赢的阶段。

二、破裂期破裂期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沃尔玛和宝洁公司在价格谈判上产生了分歧。

沃尔玛要求宝洁公司降低价格,但宝洁公司拒绝。

最终,沃尔玛决定减少对宝洁公司产品的采购,转而寻找其他供应商。

在之后的几年里,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关系没有得到改善。

宝洁公司认为沃尔玛不尊重他们的品牌,打破了他们的独家代理协议,导致自己的产品在沃尔玛中的销售额下降。

沃尔玛则认为宝洁公司的产品价格太高,占据了他们的利润空间。

三、合作共赢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企业的合作关系逐渐得到改善。

在2008年,沃尔玛推出了“可持续产品指数”,旨在促进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包括宝洁公司。

宝洁公司于是开始寻求与沃尔玛合作,推出更为环保的产品,为沃尔玛打造“可持续产品”部门提供更多支持。

此外,宝洁公司还采取了更灵活的定价策略,因此可以适应沃尔玛的价格需求。

作为回报,沃尔玛也推广宝洁公司的产品,建立了更亲密的合作关系。

四、启示沃尔玛和宝洁公司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商业关系都需要双方不断努力维持和推动。

下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启示总结:•立足于市场,理解对方:沃尔玛和宝洁公司都是非常注重市场营销的企业,他们明白市场的变化和对品牌的影响。

他们知道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

•灵活应对,调整策略:在沃尔玛和宝洁公司的前几年,两家企业存在一些分歧,主要集中在价格和供应商方面。

然而,双方都了解到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开展了更紧密的合作。

•手握先机,实现共赢:沃尔玛推出“可持续产品指数”项目,与供应商紧密合作。

宝洁公司积极响应,开发了更环保的产品,从而实现了共赢。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在当今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将产业供应链延伸到世界范围,实现国际化经营,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当前中国企业缺乏双赢理念,导致合作成效低、核心竞争力差,难以获得国外消费者的信赖。

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首先构建与合作伙伴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创造更大的整体价值,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案例概要1962年,沃尔玛第一家折扣店开张,随后短短40年里,沃尔玛凭借“天天低价”的价格策略,迅速扩张,成为世界第一大连锁店。

在发展初期,沃尔玛在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立足的筹码,不断压低进货折扣,致力于通过采购及人力成本的降低,最大程度的挖掘利润,使利润节节上升。

从1970年至1980年的短短10年内,利润由160万美元攀升至4120万美元,增长了25倍之多。

早在1962年成立之初,全球最大的日化用品制造商宝洁被沃尔玛选为供应商,并与之开始合作,但双方仅仅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各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不愉快乃至冲突不断发生。

沃尔玛为了实现自己的低价策略,企图通过大订单和不平等的送货条件等方式降低进货价,延长货款支付周期,甚至将宝洁产品摆在角落里威胁宝洁降价。

但宝洁公司不但不妥协,还要求沃尔玛提高销售价格并将宝洁的产品摆放在位置更好的货架。

1962年至1978年期间,宝洁和沃尔玛都企图主导供应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沃尔玛采用强势的价格策略,竭尽所能压低进货价格,并声称,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接受它的价格政策。

宝洁也不能例外,其态度更是强硬,一直凭借强大的营销实力,企图严格控制下游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包括沃尔玛,迫使他们贯彻宝洁制定的营销战略和规定。

沃尔玛和宝洁自身长期的优越感导致了双方之间交流障碍和关系恶化,沃尔玛以清退下架的做法威胁宝洁,宝洁也以停止供货进行反击,双方口水战以及笔墨官司更使得他们的争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宝洁与沃尔玛经典的供应链合作

宝洁与沃尔玛经典的供应链合作

沃尔玛与宝洁经典的供应链合作- 宝洁公司Kim宝洁与沃尔玛在过去几十年创造了零售供应链经典合作。

沃尔玛与宝洁都是从小镇起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与快速消费品制造商。

宝洁1985年进入中国,沃尔玛1996进入中国。

宝洁最近的一次收购行动是在去年收购了吉列,而沃尔玛最近的一次收购行动是在英国收购了一个叫阿斯达的零售商。

宝洁与沃尔玛的总部均在美国。

回溯到1987到1988年,宝洁与沃尔玛的合作也都只停留在一些杂事或是对销售价格进行争论。

两家企业间的沟通还停留在宝洁的销售与沃尔玛的采购之间的买卖关系的沟通。

两家企业还都只关注自己内部的业务。

但是到了90年代末,沃尔玛总裁山姆,沃尔顿与宝洁总裁皮特,切特进行了一次友好的独木舟野营活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时至今日两家企业间的合作,已经由单点对单点的沟通即采购与销售的对话转变成多点对多点的对话比如总裁与总裁之间的对话,物流经理与物流经理的对话,甚至是信息部与信息部之间的对话。

这样两个公司便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上进行了合作。

合作是要建立共同的职责,而建立这样共同的职责要注重几个方面比如着远于长期的合作关系,整个系统与系统的合作,一切以消费者和购物者为中心,对数据进行分享等。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就沟通上有段经典的论述,他说要:“尽可能的与你的伙伴和合伙人进行沟通与分享,他们知道的越多,他们理解的就越多,他们理解的越多,他们关注的就越多”。

宝洁与沃尔玛合作方式的改变,其结果是两家公司共同的销售与利润的增加,两家公司成本共同的减少,最后是两家公司最后都分享了信息。

宝洁与沃尔玛合作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两家公司关系发生了改变。

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过去采购与销售单点对单点的对话转变成多点对多点的对话。

其次是进行了数据分享,使用同样的数据可以使双方就某一件事以相同的数据为参考,最终比较容易达成一致。

再有就是宝洁积极的参与的沃尔玛店面的运营并联合一些本地的供应商极参与沃尔玛店面的运营,使得沃尔玛店面整体的面貌发生了改变。

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一、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宝洁公司作为世界上顶尖的日用品制造厂商,其与沃尔玛公司的合作是供应链管理的典范。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例如物流信息不畅通,信用体系不健全,分销渠道不灵活,采购及库存与配送观念落后,使宝洁公司在中国不得不采取独特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即以对分销商的管理为中心,以建立顺畅的营销通路为目的,使产品能顺畅地推向消费者。

以下即为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渠道(通路)管理的实践。

宝洁公司在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十余年时间里,宝洁(中国)公司在渠道管理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88年至1992年,宝洁(中国)公司对分销商采取的是典型的“推压”式管理方式,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分销机构,以分销商缴纳货款为分水岭来确认产品所有权的转移。

宝洁(中国)公司相信,如果产品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那么,产品的销售责任同时也发生了转移。

接下来的产品怎样销售、销售给谁是分销商或批发商考虑的事情。

在这种销售理念的支配下,宝洁(中国)公司销售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分销商或批发商,促使其订购更多的商品,并且有能力回收货款。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回款难和市场覆盖差是这种渠道管理模式的瘤疾,宝洁(中国)公司也不例外。

因此,从1992年开始,公司开始“帮助”分销商销售自己的产品,同时对市场覆盖进程加大推广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覆盖问题。

同时,由于宝洁(中国)公司突出的市场地位,使得宝洁产品成了价格“标靶”,即“宝洁”的产品被多数分销商树立为价格标杆,用以表明自己的商店中,至少是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低廉。

它们通过不断地降低宝洁产品的零售价格,来招徕零售商,进而造成渠道的混乱,使宝洁(中国)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1995年以后,宝洁(中国)公司开始推行严格的数字化管理,为分销商转型做好准备。

1999年7月,宝洁(中国)公司推出了“宝洁分销商2005计划”。

“2005宝洁分销商计划”指明了分销商的经营定位和发展方向,并详细介绍了宝洁(中国)公司帮助分销商向新的经营定位和发展方向过渡的措施。

案例2宝洁公司与沃尔玛的产销联盟

案例2宝洁公司与沃尔玛的产销联盟

案例2宝洁公司与沃尔玛的产销联盟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产销联盟案例分折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流通产业链中的主导权从生产方转移到了零售商,宝洁公司的垄断地位开始动摇。

同时,沃尔玛由于销售和配送成本过高,很难单独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

于是双方建立起紧密的产销合作,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共享及交易的自动化,同时宝洁公司改革原有的品牌管理制度,建立起价值双方降低了费用和风险,宝洁建立起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制度。

通过合作,本案例重点体现了产销结合供应链的以下优势:?通过信息共享及信息系统的采用,降低了供应链的成本和不确定性;? MMI (Manufacture Manage Inventory)管理策略的实行,提高了制造商的生产柔性,使零售商专营核心业务;?通过单环节交易制度的建立,缩短了供应链的长度,在降低牛鞭效应的同时,节省中间环节费用,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关键词:宝洁公司、沃尔玛、产销合作案例正文行业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宝洁公司作为美国大型生产商,拥有强大的经营实力和销售队伍,在销售政策上也一直采取强硬的态度,常常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垄断地位和权力严格地控制下游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并迫使后者在日常经营中贯彻自己所制定的营销战略和各种相应的规定。

然而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流通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的背景是随着大规模零售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连锁店的规模和实力大为增强,同时由于零售企业形成了完备的流通信息网络,从而相对于商品供给方逐渐拥有了信息上的优势。

因此,整个流通产业链中的主导权已经从生产方转移到了零售商,其结果是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供给全国品牌 (National Brand) 的大型生产商与拥有强大销售力和商品调达系统的大规模连锁零售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对峙关系,这无疑给整个社会经济和流通产业带来了动荡和不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ecr供应链管理方法案例

ecr供应链管理方法案例

ecr供应链管理方法案例【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的概念和特点1.ECR 的定义2.ECR 的特点三、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案例一:沃尔玛与宝洁公司2.案例二:海尔集团四、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启示五、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ECR(Extended Core Radio)供应链管理方法是一种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从 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的概念和特点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其在我国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及启示。

二、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的概念和特点1.ECR 的定义ECR(Extended Core Radio)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方法,通过扩展核心广播技术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旨在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ECR 的特点(1)信息共享: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提高决策效率。

(2)协同工作:ECR 鼓励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协同工作,通过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需求驱动:ECR 强调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生产和供应,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案例一:沃尔玛与宝洁公司沃尔玛与宝洁公司通过 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实现销售数据实时共享,提高库存管理效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2.案例二:海尔集团海尔集团利用 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实现与供应商、物流企业等信息共享,提高生产、采购和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四、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启示ECR 供应链管理方法在我国已有成功案例,对我国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启示:(1)加强信息共享: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决策效率。

宝洁与沃尔玛

宝洁与沃尔玛

个案分析2 P&G和沃尔马特的产销联盟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大型生产商宝洁公司(P&G)和美国第一大零售商沃尔马特(Wal—mart Stores)结成了战略联盟,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产销合作关系,在实践上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了令人惊叹的骄绩。

迄今为止P&G和沃尔马特的产销联盟一直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典范。

一、建立新型的协作关系(一)巨人间的相会P&G和沃尔马特之间的产销合作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P&G公司的销售副总经理罗·普利切特所推动的战略转换和调整。

20世纪80年代以前,P&G作为美国大型生产商,拥有强大的经营实力和销售队伍,在销售政策上也一直采取强硬的态度,严格地控制下游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并迫使后者在日常经营中贯彻自己所制定的营销战略和各种相应的规定,因此,长期以来,在美国市场上人们借用P&G这个字母形容宝洁公司为充满“强压和吼叫”(Push &Grunt)的公司。

特别是当时P&G考核销售人员的业绩主要是用确保汰渍和碧浪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作为衡量尺度,所以,销售人员为保证自己的业绩和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用尽各种手段强迫经销商或零售商大规模销售宝洁公司的产品,非常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就连后来推动新型产销合作关系的宝洁公司副总经理普利切特,也坦言自己在做销售人员时,常常是带着手枪不停地追赶零售店主,所以,当时,在美国的零售业中经常能听到各店主对宝洁公司的人员高喊“欢迎贵公司的产品和死鬼一起到我店”,从中不难看出零售企业在当时对宝洁公司的营销人员极其反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美国市场中以生产商为主导的产销关系是如何紧张。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零售业中就一直在进行超大规模的兼并,像1979年德国大型零售资本坦盖尔曼集团收购了美国有名的企业M&P(超市业中居第3位)(持股比例为51%,约1.2亿美元);连锁店界的第3位企业斯卡格茨收购了超市业界第6位的美洲公司(收购后的企业仍叫美洲公司,约3.2亿美元);1982年,超市世界第2位克鲁加以6亿美元收购了第11位的迪龙,创下了当时“超市世界收购额”的最高记录。

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1.宝洁 vs 沃尔玛
目录
2.“宝-玛”供应链系统概述
3.“宝-玛 ”供应链具体作业流程 4.“宝—玛”模式的优势(合作结果) 5.“宝—玛”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宝洁—沃尔玛模式和中国目前模式的对比
• 沃尔玛 ——与供应商的零供链接 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平台 查询产品销售情况 自动生成报表 了解其他供应商产品 自动发出采购提示 按时结算、采购批量大
管理目标
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正确的时间按 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 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一.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管理 基本模式
以3PL为主导 以制造企业为 以零售企业为 的物流服务 主导的供应链 主导的供应链 供应链
*以零售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
沃尔玛的供应链系统
以顾客需 求为导向 的“拉”式
以沃尔玛与宝洁公司合作为例 ——浅析供应链管理模式
小组成员:
1.宝洁 vs 沃尔玛
目录
2.“宝-玛”供应链系统概述
3.“宝-玛 ”供应链具体作业流程 4.“宝—玛”模式的优势(合作结果) 5.“宝—玛”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宝洁
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企业
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 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 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 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 辛那堤,全球员工近110,000人。 2008年,宝洁公司是世界上市值第6 大公司,世界上利润第14大公司。 他同时是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 誉的公司。
• 我国
规模小,话语权小 资金限制 透明的网上管理平台 ——难实现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一、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按类别或群体来划分成不同的集合而 分析其整体的客户需求 • 二、建立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战略联盟 • 我国首先要转变观念,向战略联盟的方向 发展,才能提高各自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并最终实现零售业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同时 建立零供之间的对话机制。 • 三、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加强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引进开发先进技术完善商业物流各项服务功 能。

案例4-1沃尔玛-宝洁VMI供应链合作案例

案例4-1沃尔玛-宝洁VMI供应链合作案例

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VMI合作实践一、“宝洁--沃尔玛”VMI合作模式的产生背景宝洁公司作为一家强大的日用品生产制造商,始创于183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每天,在世界各地的全球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三十亿人次的消费者使用宝洁公司的产品。

即使在和沃尔玛合作之前,宝洁的在业界的光辉历史足以支撑其不低头的底气,比沃尔玛早诞生二十多年的事实,也足以使宝洁以长者的身份和眼光与沃尔玛洽谈合作之事。

生产的众多日用产品,已经深深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很难想象,哪一家零售商的柜台上会不愿意摆上宝洁的产品。

在与宝洁公司合作之前,沃尔玛的经营业绩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从1962年山姆·沃尔顿在阿肯色州罗杰斯城开办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商店开始,沃尔玛的经营业绩就一直让其他的竞争者艳羡,也吸引了众多制造商的眼光。

这就为其作为零售平台增加了与其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从某种意义上,也为和宝洁的合作制造了障碍。

因为有了一定的身价,要求强硬,不肯轻易的低头,而这却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1980年代,美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屡屡发生渠道冲突事件,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沃尔玛与宝洁的渠道纷争。

沃尔玛是美国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宝洁是全球最大的日化用品制造商,两强相争,使这个起因于进货折扣的冲突,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渠道冲突事件。

众所周知,沃尔玛的成功得益于对其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先生经营理念的执著秉持:降低毛利率、低价、再低价,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大量销售商品。

因此,沃尔玛在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方面,绝对站在消费者采购代理的立场上,凭借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对每一个加盟的供应商都很苛刻,认真做好每一项产品的讨价还价工作。

在低价策略促成沃尔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制造商们陷入了挥之不去的梦魇,因为沃尔玛的低价是建立在不断压低进货折扣的基础上的。

在同制造商的价格谈判中,凭借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沃尔玛咄咄逼人、不依不饶甚至经常蛮不讲理地以下架退货相威胁,这种强势策略引发了制造商、批发商和其他零售企业的强烈不满,可忌惮于沃尔玛庞大的实力,谁也不愿意真正开罪于它,一些联合性的抵制行动最终也因抵制联盟内部的利益分歧而不了了之,直到沃尔玛把宝洁视为最重要的降价对象,并强硬地要求宝洁公司降低折扣时,冲突终于激化了。

宝洁公司与沃尔玛供应链合作关系

宝洁公司与沃尔玛供应链合作关系

宝洁公司与沃尔玛供应链合作关系合作背景:1987年,为了寻求更好地手段以保证沃尔玛分店里”帮宝适”儿童纸尿裤的销售,宝洁公司CEO和沃尔玛公司老板做到了一起,双方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供应商和零售商供应关系。

其中他们使用了简历电脑互联网共享信息,即宝洁公司可以利用电脑监视其产品在沃尔玛各分店销售及存货情况,然后根据此数据调整它的销售及生产计划,从而大幅提高了经营效率。

沃尔玛各个店铺都制定了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有低于库存水平,设在沃尔玛计算机通过卫星自动向宝洁公司的纸尿裤厂订货,宝洁公司在接收到订货后,将订购商品配送到各个店铺,并实施在库管理。

与整个商品提前期缩短相适应,两个企业之间的决算系统也采用了EFT(电子资金转账)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来完成。

沃尔玛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通过EDI获得的信息制定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制造商管理库存系统实行自动进货。

宝洁公司除了能迅速知晓库存情况外,还能及时了解纸尿裤在沃尔玛各个店铺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

宝洁公司根据上面的信息及时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发计划。

沃尔玛将物流中心或仓库的管理权交给宝洁公司,自己从物流中解放出来专心做经营。

双方不必就每笔交易进行谈判,大大缩短了商品从订货,进货,报关,分拣,补货,销售的时间。

决算系统采用EFT系统,企业间结算部不需要传统的支票等物质形式。

降低间接成本,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率。

在1982年沃尔玛公司就开始实施采购销售试点系统研究,到1985年实现与制造商的订单明细单和受理付款通知的数据交换系统运行。

提高了订货速度和准确性,节约了相关业务的成本,使沃尔玛公司在同行中保持了竞争的优势。

其后又在建立行业统一 EDI标准和商品识别标准基础上,通过EDI系统向供应商传递POS数据,使制造商及时了解沃尔玛公司商品销售情况,把握需求动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并在接收货物时用扫描机读取包装上的物流条码(SCM)与系统中订货清单核对,判断是否一致,并利用电子支付系统(EFT)向供货方支付货款,使沃尔玛公司节省了大量事务性作业成本,压缩了库存,提高了商品的周转率。

沃尔玛宝洁合作共赢作文素材

沃尔玛宝洁合作共赢作文素材

沃尔玛宝洁合作共赢作文素材《沃尔玛与宝洁:合作双赢的奇妙伙伴》提起沃尔玛和宝洁,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这俩可都是商业界的巨头呀!一个是零售业的霸主,一个是日用品的翘楚。

他们之间的合作,那可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

就说咱平时去沃尔玛超市逛吧,那琳琅满目的宝洁产品,洗发水、沐浴露、牙膏啥的,摆在货架上那叫一个显眼。

这背后啊,可少不了沃尔玛和宝洁的通力合作。

想想看,要是没有沃尔玛这样广阔的销售平台,宝洁的那些好东西咋能这么快、这么广地到达我们消费者手中呢?同理,要是没有宝洁提供的丰富多样又好用的产品,沃尔玛的货架不也会显得有点空荡荡嘛。

他们俩就像是一对默契十足的好伙伴,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这种合作带来的好处可不止一点半点。

先说对我们消费者,那肯定是能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啦。

毕竟沃尔玛的采购量大呀,宝洁也能给出更优惠的价格,咱就可以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产品。

哎呀呀,想想就觉得赚到了!对于沃尔玛来说,和宝洁合作那就是抱住了一只会下金蛋的“大鹅”呀!宝洁的产品销量好,那沃尔玛的销售额也跟着“蹭蹭”往上涨。

而且呀,宝洁经常搞些创新产品,这也给沃尔玛带来了更多的吸引力,让大家更愿意去逛啦。

宝洁呢,也从这种合作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呀。

通过沃尔玛的渠道,他们的产品能迅速铺满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

这品牌影响力不就一下子扩大了嘛。

当然啦,他们的合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偶尔也会有小摩擦,小矛盾。

但这就像两口子过日子一样,哪有不拌嘴的呀,重要的是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总之呢,沃尔玛和宝洁的合作就是一个双赢的典范。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的力量,看到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下次咱再去沃尔玛买宝洁的产品的时候,可别忘了想想这背后的奇妙合作哦!说不定还能多买几样呢,哈哈。

咱也算是见证了这段商业传奇的小目击者啦,想想还挺带劲的呢!。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在当今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将产业供应链延伸到世界范围,实现国际化经营,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当前中国企业缺乏双赢理念,导致合作成效低、核心竞争力差,难以获得国外消费者的信赖。

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首先构建与合作伙伴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创造更大的整体价值,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案例概要1962年,沃尔玛第一家折扣店开张,随后短短40年里,沃尔玛凭借“天天低价”的价格策略,迅速扩张,成为世界第一大连锁店。

在发展初期,沃尔玛在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立足的筹码,不断压低进货折扣,致力于通过采购及人力成本的降低,最大程度的挖掘利润,使利润节节上升。

从1970年至1980年的短短10年内,利润由160万美元攀升至4120万美元,增长了25倍之多。

早在1962年成立之初,全球最大的日化用品制造商宝洁被沃尔玛选为供应商,并与之开始合作,但双方仅仅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各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不愉快乃至冲突不断发生。

沃尔玛为了实现自己的低价策略,企图通过大订单和不平等的送货条件等方式降低进货价,延长货款支付周期,甚至将宝洁产品摆在角落里威胁宝洁降价。

但宝洁公司不但不妥协,还要求沃尔玛提高销售价格并将宝洁的产品摆放在位置更好的货架。

1962年至1978年期间,宝洁和沃尔玛都企图主导供应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沃尔玛采用强势的价格策略,竭尽所能压低进货价格,并声称,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接受它的价格政策。

宝洁也不能例外,其态度更是强硬,一直凭借强大的营销实力,企图严格控制下游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包括沃尔玛,迫使他们贯彻宝洁制定的营销战略和规定。

沃尔玛和宝洁自身长期的优越感导致了双方之间交流障碍和关系恶化,沃尔玛以清退下架的做法威胁宝洁,宝洁也以停止供货进行反击,双方口水战以及笔墨官司更使得他们的争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沃尔玛与宝洁经典的供应链合作
- 宝洁公司Kim
宝洁与沃尔玛在过去几十年创造了零售供应链经典合作。

沃尔玛与宝洁都是从小镇起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与快速消费品制造商。

宝洁1985年进入中国,沃尔玛1996进入中国。

宝洁最近的一次收购行动是在去年收购了吉列,而沃尔玛最近的一次收购行动是在英国收购了一个叫阿斯达的零售商。

宝洁与沃尔玛的总部均在美国。

回溯到1987到1988年,宝洁与沃尔玛的合作也都只停留在一些杂事或是对销售价格进行争论。

两家企业间的沟通还停留在宝洁的销售与沃尔玛的采购之间的买卖关系的沟通。

两家企业还都只关注自己内部的业务。

但是到了90年代末,沃尔玛总裁山姆,沃尔顿与宝洁总裁皮特,切特进行了一次友好的独木舟野营活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时至今日两家企业间的合作,已经由单点对单点的沟通即采购与销售的对话转变成多点对多点的对话比如总裁与总裁之间的对话,物流经理与物流经理的对话,甚至是信息部与信息部之间的对话。

这样两个公司便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上进行了合作。

合作是要建立共同的职责,而建立这样共同的职责要注重几个方面比如着远于长期的合作关系,整个系统与系统的合作,一切以消费者和购物者为中心,对数据进行分享等。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就沟通上有段经典的论述,他说要:“尽可能的与你的伙伴和合伙人进行沟通与分享,他们知道的越多,他们理解的就越多,他们理解的越多,他们关注的就越多”。

宝洁与沃尔玛合作方式的改变,其结果是两家公司共同的销售与利润的增加,两家公司成本共同的减少,最后是两家公司最后都分享了信息。

宝洁与沃尔玛合作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两家公司关系发生了改变。

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过去采购与销售单点对单点的对话转变成多点对多点的对话。

其次是进行了数据分享,使用同样的数据可以使双方就某一件事以相同的数据为参考,最终比较容易达成一致。

再有就是宝洁积极的参与的沃尔玛店面的运营并联合一些本地的供应商极参与沃尔玛店面的运营,使得沃尔玛店面整体的面貌发生了改变。

最后就是沃尔玛与宝洁更加关注长远的合作,比如加强两个公司间人员的培训,把合作的层面提高到公司的层面而不是停留在个人的层面。

而事实上两家公司的合作已经超越了两家公司的本身,更多的合作是关注双方共同的生意特区。

还有一点需要提的是宝洁与沃尔玛在IT合作史上的改变与进展。

宝洁与沃尔玛在IT的合作上有这样的一个历程,从1978年的EDI到1987年的供应商管理库存,1988年的基于EDI的标准,1997年成立零售信息化执导小组,1998年的合作管理补货,1999年的CPFR,2001年的UCCNET试点,2003年的RFID 以及2005年的全球数据同步。

这些种种合作的改变为宝洁和沃尔玛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宝洁与沃尔玛联合生意的结果是宝洁在沃尔玛的销售从1987年到2005年增加了30%,沃尔玛在宝洁产品的利润上增加了4%,采购定
单的匹配率增加了6.5%,采购定单量增加了38%。

合作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宝洁与沃尔玛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维护和改进现有的关系,全球化给带来的挑战,驱动供应链的创新,行业标准的开发以及行业标准的采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