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资料汇编专题05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三)(含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b8c4d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62.png)
压强选择专题[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一模出现的新题型.压强变化类计算(1)压强变化量(5)v 、n 取值范围(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七大题型(4)压强变化范围(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3)固体压强:切割叠放(h 、v 、m )(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h 、m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ρ=p ghρ=p ghρ=Fps=Fps='p p p=+∆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ii.例题讲解1.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参考答案: D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ˊ甲、pˊ乙的大小关系是〔〕A. pˊ甲大于pˊ乙B. pˊ甲等于pˊ乙C. pˊ甲小于pˊ乙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若要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分别在甲、乙、丙上放置质量为m1、m2、m3的物体,则m1、m2、m3的大小关系是〔〕A m1<m2<m3 .B m1>m2>m3.C m1=m2=m3.D 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4、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若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同方向的力F甲、F乙,且施加的力都小于各自正方体的重力,使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甲、F乙的大小关系为:< >A、可能是F甲>F乙.B、可能是F甲=F乙.C、一定是F甲<F乙.D、一定是F甲=F乙.参考答案:C5、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可能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方法是分别〔〕A 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B 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C 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D 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相等的力.参考答案:A6、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与G2、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G1> G2,F1> F2. B.G1> G2,F1< F2.C .G 1< G 2,F 1< F 2.D .G 1< G 2,F 1> F 2. 参考答案:D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3∶1,如图4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则正方体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 A .p 甲> p 乙. B .p 甲= p 乙.C .p 甲< p 乙.D .视截去高度,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参考答案:D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下列各项中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 .将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 .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参考答案:B9、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如图4所示,已知图中液体内M、N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设M、N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M和p N,则这两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A p M小于p N.B p M等于p N.C p M大于p N.D 无法判断.参考答案:C10、如图2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参考答案:.B甲乙图4图3〔a 〕 〔b 〕煤油 水●● NM图411、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 〕A 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B 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C 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D 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参考答案:.C12、如图5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参考答案:C13、如图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 和B,已知A 液体的质量小于B 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容器中有液体,也无液体溢出〕〔ρ铁>ρ铝〕〔 〕 A 分别在A 、B 中浸没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B 分别在A 、B 中浸没相同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C 分别从A 、B 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 D 分别从A 、B 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 参考答案:D14、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已知两液面相平,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金属球,液体均无溢出,则< >A .甲对容器底部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B .甲对容器底部压强可能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C .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D .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等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 参考答案:C水 酒 精图5 图4AB15、如图3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 和B,底面积不同〔S A >S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 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 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是 < >A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B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C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D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参考答案:A .16、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A 、B 中,盛液体的柱形容器相同,将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如图4所示.可以确定小球取出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 、F B 和压强p A 、p B 的关系是 〔 〕A .F A =FB ,p A >p B B .F A <F B ,p A <p BC .F A <F B ,p A =p BD .F A >F B ,p A >p B 参考答案:D17、在图2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 甲>S 乙〕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力F 甲、F 乙与压强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 参考答案:C18、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S A <S B 〕圆柱形容器A 和B,分别盛有水和煤油〔>ρρ水煤油〕水对容器A 底部的压强小于煤油对容器B 底部的压强,现向A 容器中倒入水,B 容器中倒入煤油,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倒入的〔 〕图2 甲乙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C.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D.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参考答案:Div.专题检测1、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图 2 参考答案:D2、水平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甲、乙,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样式将甲叠放在乙上.其中,甲对乙的压强大小相等的样式是〔〕A 〔a〕与〔b〕B 〔a〕与〔b〕与〔c〕C 〔a〕与〔b〕与〔d〕D 〔a〕与〔b〕与〔c〕与〔d〕参考答案:C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体积,则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大小关系< >A.Δp甲>Δp乙B.Δp甲=Δp乙C.Δp甲<Δp乙D.都有可能参考答案:A4、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1<F2<F3,则它们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是〔〕A.ρ1<ρ2<ρ3B.ρ1>ρ2>ρ3C.ρ1﹦ρ2﹦ρ3D.ρ1﹦ρ2>ρ3参考答案:B5、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高度分别为h 甲和h 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图2中的〔 〕参考答案:B 6、如图4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关系为 〔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以上都有可能.参考答案:C7、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 乙,可能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的方法是分别 〔 〕A 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B 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C 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D 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相等的力. 参考答案:A8、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S A <S B 〕,分别盛有某种液体,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金属球,容器内的液体对各自底部的压力相等.将A 容器中的甲球与B 容器中的乙球取出后,两容器中剩余液体液面等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有〔 〕A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B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C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参考答案:D9、如图5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且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图2 甲乙甲乙甲乙 甲乙甲乙 甲乙甲乙甲乙 甲乙甲乙甲乙甲乙A .B .C .D .BA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C.分别浸没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D.分别浸没质量相同的实心铝球、实心铜球参考答案:A10、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若在两容器内抽出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原先容器中 〔 〕A .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B .水的体积大于酒精的体积C .水的质量小于酒精的质量D .水的体积小于酒精的体积 [答案]D1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水和酒精.若从容器中抽取等体积的水和酒精后,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下列关于两容器内原有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和酒精的体积是相等的.B 水和酒精的质量是相等的.C 水的体积小于酒精的体积.D 水的质量小于酒精的质量.[答案]C12、质量相同的A 、B 两个正方体,当它们在水中分别静止在如图2所示位置时,正方体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分别为F A 、F B ,则对F A 、F B 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F A 大.B F B 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13、甲、乙、丙三个相同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将同一正方体物件先后放入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 浮甲<F 浮乙<F 浮丙B .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 甲>p 乙>p 丙C .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 甲ˊ<F 乙ˊ<F 丙ˊD .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 甲ˊ<p 乙ˊ<p 丙ˊ[答案]B图214、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盐水和酒精〔ρ盐水>ρ酒精〕,将实心铜球甲浸没在盐水中,实心铜球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将甲、乙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可以确定〔〕A 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B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D 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答案B15、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将甲球浸没在水中、将乙球浸没在酒精中,水和酒精均无溢出,此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甲、乙两金属球的密度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缺少条件、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16、如图4所示,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则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切去的厚度h甲、h乙的关系是〔〕A p甲>p乙,h甲=h乙.B p甲<p乙,h甲>h乙.参考答案:Diii.强化训练5分钟!>一、公式法根据题目中给定条件,列出变化后的压强:P’=F’/S=<F+ΔF>/S或<F—ΔF>/S;P’=ρgh’=ρg<h+Δh>或ρg〔h—Δh〕;再进行整体或拆分比较二、三态法①初始状态.如:相同的容器盛有同种或不同种液体;底面积不同的容器盛有同种或不同种液体;液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压强、压力等这些物理量.②变化过程:倒入液体、抽出液体、放入小球、取出小球.③末状态:分析比较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等.具体解法如下:①根据初始状态判断出液体密度、压强〔或压力〕的大小.可根据P=F/S P=ρghρ=m/V判断.②根据末状态找出未知物理量,从而确定变化量〔ΔP、ΔF、Δm或ΔV等〕.③结合题目所给选项找出改变〔增大或减小〕ΔP、ΔF、Δm或ΔV等的方法.变化的压强可以用ΔP=ρgΔh ΔP=ΔF/S等分析;变化的压力可以用ΔF=Δmg ΔF=ΔPS等分析.三、整体乘积个别题型中出现计算推导得出的ρg SΔh这样的式子,由上述方法无法解出答案的情况,可以把ρS的乘积看成整体,有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如原来的压力F大小,化简得出ρS的乘积的大小,再带入计算式中进行比较.四、乘积拆分对于上述第三个方法还无法解出答案的题目,可以尝试对上式ρg SΔh中的S再进行拆分,一般拆成ρg h2Δh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把ρg h2Δh继续化简成PhΔh的形式,这样就可以进行比较.这种方法一般运用于切割等厚度或剩余等厚度的情况.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方法,如极限法、特值法、比例法等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看题目情况而定.。
2020年上海16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五)——压强计算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上海16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五)——压强计算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f0548e0242a8956aece450.png)
2020年上海16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五)——压强计算题1.(2020年宝山一模)如图12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体积为3×10-3米3的水。
⑴求水的质量m 水。
⑵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水。
⑶现有质量为3千克的柱状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三分之二。
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重力ΔG 水;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答案】(1)m 水=ρ水V 水=1.0×103千克/米3⨯3×10-3米3=3千克。
(2)p水=ρ水gh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
(3)Δp 1=(G 水+ G 物)/S 物- G 水/ S 容器=2 G 水/(2S 容器/3)- G 水/ S 容器=2 G 水/ S 容器∴S 容器=2 G 水/Δp 2=2×(3千克⨯9.8牛/千克)/2940帕=0.02米2。
假设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时,有ΔG 水溢出则Δp 2=(2G 水- ΔG 水)/S 容器- G 水/ S 容器∴ΔG 水=G 水-(Δp 1/ S 容器)=(3千克⨯9.8牛/千克)-(1225帕× 0.02米2)=4.9牛。
∵ΔG水>0 ∴假设成立。
即有4.9牛的水溢出。
2.(2020年崇明一模)如图9(a)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2S ,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
①若容器的底面积为22410-⨯米,求容器中水的质量m ; ②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③现有密度为6ρ水的圆柱体乙,如图9(b)所示,将乙竖放入容器甲中.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水最大,求乙的底面积的最小值S 乙小。
【答案】① m =ρV =103千克/米3×4×10-2米2×0.15米=6千克 ② p =ρ gh =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图12(公式、代入、结果各1分,共3分)③V缺水=V柱体2 S×(0.2米-0.15米)=S乙小×0.2米S乙小=0.5 S3.(2020年奉贤一模)如图13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项大剖析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项大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4bff8b6bd97f192279e9d6.png)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项大剖析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物体甲浸没在柱形容器乙的液体中(图1)。
2.将物块丙放入容器甲的液体中、叠放在圆柱体乙的上方(图2)。
3.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先后分别放入容器中(图3)。
4.在柱形物体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在甲容器内(浸没或不浸没)(图4)。
二、例题【例题1】柱形轻质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如图1所示,内盛0.2米深度的水后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水。
② 现将一块质量为1.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
求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
【例题2】如图2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10-2米2和0.5×10-2米2。
现将两完全相同物块分别放入容图1 甲 乙 甲乙 图2 丙甲图4 图3 乙图1器甲中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p 甲、p 乙如下表所示。
求:⑴ 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
⑵ 圆柱体乙的质量。
⑶ 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是否溢出,并说明理由。
【例题3】如图3所示,圆柱体甲的质量为3.6千克,高为0.2米,密度为1.8×103千克/米3。
① 求甲的体积。
② 求甲竖直放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③ 现有一薄壁圆柱形容器乙,质量为0.8千克。
在容器乙中倒入某种液体,将甲竖直放入其中,并分别测出甲放入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液,如下表所示。
(a )求容器的底面积。
(b )求液体密度的最小值。
【例题4】如图4所示,薄壁柱形容器A 与实心正方体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容器A 中装有水,底面积为1.5×10-2米2,实心正方体B 的边长为0.1米。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复习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0f216beec3a87c24128c43e.png)
20XX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复习姓名__________ 1.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10(a)所示,另有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10(b)所示,求:(1)图10(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图10(b)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3)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10(a)的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
2、重为10牛、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盛0.18米深的水。
若在此容器内再放入一密度为0.5×103千克/米3,质量为0.5千克的塑料块,使水面上升0.02米(水未溢出)。
求:(1) 塑料块受到的重力;(2) 放入塑料块后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 现在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想计算塑料块静止在水面上时,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计算过程小张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ΔF就是容器内增加的水的重力ΔG水,即ΔF=ΔG水=Δmg=ρΔvg=1.0×103千克/米3×2×10-2米2×0.02米×9.8牛/千克=3.92牛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ΔF/s=ΔG水/s=3.92牛/2×10-2米2=1.96×102帕。
小李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ΔF就是塑料块的重力G,即ΔF=G塑=mg=0.5千克×9.8牛/千克=4.9牛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ΔF/s= G塑/s=4.9牛/2×10-2米2=2.45×102帕。
请判断:小张的计算过程是________,小李的计算过程是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A (a)(b)图103.(20XX 年上海中考第17题)如图11 所示,边长分别为0.2 米和0.1 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0.l ×l03千克/米3,ρB 为0.8×l03千克/米3。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复习知识手册与必刷题 压强(探究实验题)(解析版)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复习知识手册与必刷题 压强(探究实验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701a485f0e7cd1842536c5.png)
6.2 压强04 探究实验题1.如图1所示,将洗衣板刷夹在两个手掌之间,并相互挤压。
这个实验可以研究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用左手捏住板刷,用右手掌压住刷毛并逐渐加大挤压的力。
这个实验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2)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解析】(1)右手掌和左手掌受到的压力相同,右手掌的受力面积小,凹陷深,右手掌比左手掌的疼痛感强,即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2)当用左手捏住板刷,用右手掌压住刷毛并逐渐加大挤压的力,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增大,可见刷毛的形变变大,可以探究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2、如图2所示,小明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他感觉指(选填“食”或“拇”)痛感更明显,这是因为。
【答案】食;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解析】食指和大拇指受到的是压力相同的,而食指的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显著。
3.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所示。
图2图1(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答案】(1)泡沫的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甲和丙;(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解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甲、乙对比,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乙图所示的情况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较深,所以可得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保持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所以比较甲与丙可以得出结论;(4)他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开,物体对海绵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保持压力一定。
上海中考压力压强计算题专题(优秀版)word资料
![上海中考压力压强计算题专题(优秀版)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42eea6284868762cbaed547.png)
上海中考压力压强计算题专题(优秀版)word资料中考压强压力压轴计算题1、2,图钉帽与手指的接触面积为42mm2,当手指用1.26 N的压力往木板上按压图钉时,试求手指和木板受到的压强分别是多大?图8-59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装入10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3、宝山区一模”.如图14所示,两个底面积大小分别为10厘2和8厘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容器内部液体甲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3136帕,B容器内部盛的液体乙是水,且两容器中的液体液面高度均为0.4米。
⑴求甲液体的密度ρ甲。
⑵求乙液体(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力F乙(3)若再从A、B两容器内同时抽出体积(ΔV)相等的液体后,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
4、浦东新区一模22×10-4米3,B容器内盛有质量为千克、深为0.2米的液体,已知S B=2S A=4×10-3米2,两容器高均为0.4米,求:①A容器中水的质量;②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③若要使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小张和小王想出了以下方法:小张:分别在两个容器中抽出等高的液体小王:分别在两个容器中加入等高的液体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们的设想是否可行。
5、浦东新区二模21重力为2牛、底面积为l×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盛有5×10-3米3的水,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
求①水面下产生的压强P水;②容器内水的质量m水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6、2020 中考21.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求:①求水的体积V②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③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则该物块的密度ρ物为__________千克/米3(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7、10年2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8千克。
上海市2020年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专题06 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二)
![上海市2020年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专题06 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二)](https://img.taocdn.com/s3/m/cbae31c2a8956bec0975e3dd.png)
06在薄壁柱形容器里加物体,判断物体最终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的方法在薄壁柱形容器里加物体,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都要变大。
一、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比较:若F 浮=G ,则物体漂浮或悬浮;若F 浮<G ,则物体下沉;二、若容器对水平面增加的的压强∆p 容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p 液相等,∆p 容=∆p 液,则物体一定漂浮或悬浮,与液体是否溢出无关。
若容器对水平面增加的的压强∆p 容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p 液不等,∆p 容>∆p 液,则物体一定下沉到底部,与液体是否溢出无关。
推导过程:如图1所示,柱体甲的重力为G 甲、体积为V 、密度为ρ甲;现把物块甲竖直放入薄壁柱形容器乙内的水中,乙的底面积为S 乙。
图11.(2020年奉贤一模)如图13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2)乙容器中水的质量m 乙。
(3)若木块甲足够高,在其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Δh 的高度,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入容器乙内。
请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Δp容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 水相等时Δh 的最大值。
2.(2016年黄浦二模)如图10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内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置于水平面上。
①求容器内水的体积V 水。
②求水面下0.2米处水产生的压强p 水。
③现将一个边长为a 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求正方体密度ρ的范围。
3.(2019徐汇一模)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千克的薄壁柱形容器,另有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圆柱体甲,甲的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一半。
容器中盛有水,将甲放入水中,分别测出甲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如下表所示。
上海市2021年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资料汇编专题05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三(含参考答案)
![上海市2021年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资料汇编专题05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三(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4bd7d76eeaeaad0f33052.png)
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资料汇编:07 在薄壁柱形容器里加柱状物体,判断物体是否浸没一、常见题目类型及分析方法1.把柱状实心物体B 放入柱状容器中的液体中(图1)。
2.把柱状实心物体先放入柱状容器中,然后向里面加液体(图2)。
分析方法:①柱状实心物体先放入柱状容器中,如果物体未被浸没(水未溢出),如图2所示,则水为柱形,底面积为(S A —S B ),高度为h 水=V 水 /(S A —S B );②柱状实心物体先放入柱状容器中,如果物体被浸没(水未溢出),如图3所示,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V 物,为柱形,水升高的高度为∆h 水=V 物 /S A。
图2图1 图1S A图3二、练习题1.(2020年崇明一模)如图9(a)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2S ,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
①若容器的底面积为22410-⨯米,求容器中水的质量m ; ②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③现有密度为6ρ水的圆柱体乙,如图9(b)所示,将乙竖放入容器甲中,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最大,求乙的底面积的最小值S 乙小。
【解析】① m =ρV=103千克/米3×4×10-2米2×0.15米=6千克 ② p =ρ gh =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③ 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最大,同时乙的底面积的最小,则满足水的深度最大,即水刚好满。
V 缺水=V 柱体2 S×(0.2米-0.15米)=S 乙小×0.2米 S 乙小=0.5 S2.(2020年松江一模)21.如图12所示,水平地面上置有圆柱体甲和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乙。
甲的底面积为1×10-2米2、高为0.3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
乙的底面积为2×10-2米2、高为0.25米,盛有0.1米深的水。
上海市各区2020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压强选择
![上海市各区2020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压强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3e6dbcd192e45361166f5b4.png)
压强选择宝山8.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现从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甲、p 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CA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p 甲一定等于p 乙B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 甲可能大于p 乙C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 甲一定等于p 乙D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 甲一定等于p 乙嘉定:8.如图4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从甲、乙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F 甲和△F 乙的关系是( )CA .△F 甲一定大于△F 乙B .△F 甲可能大于△F 乙C .△F 甲一定小于△F 乙D .△F 甲可能小于△F 乙闵行:7.如图 3 所示,盛有水的轻质密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的压强为 p 水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容 ,将容器倒置后再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 ′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 ′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图4甲乙A.p水 > p′水, p容 > p′容B. p水 > p′水, p容 < p′容C.p水 < p′水, p容 > p′容D. p水 > p′水,p容 < p′容闵行: 8.小宇在水中先放入大量食盐,待食盐不再溶解后,盐水密度为ρ,再放入鸡蛋,观察到鸡蛋处于漂浮状态,如图 4(甲)所示。
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此时盐水密度仍为ρ,她发现鸡蛋下降至图 4(乙)所示位置。
对此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CA.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大,鸡蛋受到浮力不变,重力不变B.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不变,鸡蛋受到浮力变小,重力变小C.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大,鸡蛋受到浮力变大,重力变大D.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大,鸡蛋受到浮力变大,重力不变闵行: 10.如图 6 所示,A、B 两个相同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相同深度的水和酒精。
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压强、浮力)
![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压强、浮力)](https://img.taocdn.com/s3/m/e51aaef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4.png)
一、单选(压强、浮力)题1.(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A .p 甲可能小于p 乙B .p 甲可能大于p 乙C .p 甲一定小于p 乙D .p 甲一定大于p 乙2.(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A .用钓鱼竿钓鱼B .用吸管吸饮料C .用硬棒撬石块D .用温度计测温二、填空题3.(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鞋底制有花纹,是用来增大_____,起到防止打滑的作用;将窗户的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它主要起到隔热和______作用;电热水瓶上的水位计,是利用_______原理制成的。
4.(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重为2.98N ,体积为1×104m 3的物体A 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若在始终浸没的情况下,用细绳竖直拉着它匀速上升1m ,则拉力大小为_____牛,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 。
5.(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某物体重2kg ,重力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将该物体丢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为1×10-3立方米,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6.(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重为9.8牛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牛,方向为竖直______,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
三、实验题7.(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发现鸡蛋煮不熟,查阅资料发现煮鸡蛋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不同气压下沸点不同,以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的数据中F1、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F1______,F2______;②表中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表明,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③表中两组数据间F1变化量的大小为ΔF1,相应的F2变化量的大小为ΔF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ΔF1与ΔF2的关系是______。
上海初三物理 中考压强专题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上海初三物理 中考压强专题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abad0562a1c7aa00b42acb85.png)
初三物理中考压强专题知识要点液体和固体压强的中考考点,经常会以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关于压强变化。
知识点1 液体固体压强的两个重要公式公式一:p = F,这是压强的定义公式,是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成立的公式。
公式二:p = ρgh,这是液体压强和圆柱或长方体等柱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由压强的定义公式以及问题的特殊性推导出的公式。
在计算压强时,特别在讨论压强变化时,要学会反复运用这两个公式,某一个公式难以解决问题,立马要学会尝试用另外一个公式。
知识点2压强变化中的比例问题压强变化问题用以上两个公式解决较复杂甚至难以解决时,运用比例的思想往往能迎刃而解。
例题精讲【例题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分析】倒入和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就相同,由于底面积不同,水对容器的压强变化没酒精对容器的压强变化大。
所以倒入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小;抽出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大。
但是倒入或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是无法判断谁的压强变化大。
【答案】A1【例题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
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A和P B,其中可能使P A = P B的是①甲、乙各自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有液体②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③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④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甲A乙BA①B①与②与③C①与③D①与③与④【分析】甲液体质量等于乙液体质量,又由图可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
由公式p = FS,可知,起初甲液体对A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B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
上海中考物理浮力压强题目汇编(含详细解析)
![上海中考物理浮力压强题目汇编(含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046f57f111f18582d05a18.png)
30x 000x x x 00/400S gS 1.0S F P gS 1.0-F F P P -P 20.1m x 0x F F x gS g F G F G F F )(300P P 42.0h 2.0m kg G G G V G gh x x x ==∆==+=∆===+====+++=====液乙甲液乙甲液液液浮液浮乙甲液液浮液乙甲甲甲压力变化量乙压强变化量:到乙直线从由于不与容器接触:整体的思路放入后,乙对地面压力;米,甲切光,所以ρρρρρρ本题下午讨论时候,隐含条件需注意(题目没问题),我重新解答了下,学生可以仔细看下。
本题中提到:“用力使得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不与容器接触”,这个力不可以忽略本题假设F 向下压物体,实际上情况是F 向上拉物体,结果一致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轻质容器,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且甲中液体的质量m 甲大于乙中液体的质量m 乙.现将体积相同,质量、密度为m A 、m B 、ρA 、ρB 的A 、B 两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小球静止后均浸没且沉底(无液体溢出),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有几个( ) A. ρA <ρB B. ρA <ρ乙 C. m A <m B D. ρ甲<ρBA.1个B.2个C.3个D.4个乙乙浮乙甲浮乙甲乙甲乙浮乙甲甲<一定<><则<ρρρρA A BA B A BA F G G G F G G G S S S F G S G G gV gV <+++=+BA B A m m B A ρρρρρρρρ>;>有外力下才浸没<,<<<则:在没有外力下浸没、假如乙甲乙甲B A3、编号:12 [来源]单元测试 [复习记录]错0对0 [掌握程度]不懂摸底卷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B. 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 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 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B :由于甲的质量小于乙,甲不切,乙切去一些,两者剩余质量相等,但是甲未被切,所以错误 D :也假设甲未被切,乙切去点,高度相等。
上海市2020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资料汇编专题5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二)(含答案)
![上海市2020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资料汇编专题5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0df47c551810a6f524869f.png)
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资料汇编专题:06在薄壁柱形容器里加物体,判断物体最终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的方法在薄壁柱形容器里加物体,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都要变大。
一、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比较: 若F浮=G,则物体漂浮或悬浮;若F浮<G,则物体下沉;二、若容器对水平面增加的的压强∆p容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p液相等,∆p容=∆p液,则物体一定漂浮或悬浮,与液体是否溢出无关。
若容器对水平面增加的的压强∆p容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p液不等,∆p容>∆p液,则物体一定下沉到底部,与液体是否溢出无关。
推导过程:如图1 所示,柱体甲的重力为G甲、体积为V、密度为ρ甲;现把物块甲竖直放入薄壁柱形容器乙内的水中,乙的底面积为S乙。
图1【解析】(1)水无溢出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p水=ρ水g∆h =ρ水g(V排/S乙)= F浮/S乙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的增加量为∆p容=G甲/ S乙若①∆p水=∆p容则F浮=G甲结论:物体一定漂浮或悬浮;若②∆p水<∆p容则F浮<G甲结论:物体一定下沉。
(2)若有水溢出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p水=ρ水g∆h =ρ水g(V排- V溢)/S乙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的增加量为∆p容=(G甲- G溢)/S乙=ρ甲g(V甲- ρ水g V溢)/S乙若①∆p水=∆p容则ρ水g(V排- V溢)/S乙=ρ甲g(V甲- ρ水g V溢)/S乙ρ水gV排=ρ甲g V甲即F浮=G物结论:物体一定漂浮或悬浮;若②∆p水<∆p容则ρ水g(V排- V溢)/S乙<ρ甲g(V甲- ρ水g V溢)/S乙ρ水gV排<ρ甲g V甲即F浮<G甲结论:物体一定下沉。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物体浸入薄壁柱形容器中,无论液体是否溢出,若∆p水=∆p容,则物体一定漂浮或悬浮;若∆p水<∆p容,物体一定下沉。
1.(2020年奉贤一模)如图13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
上海市2020届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考点专题《压强计算》含答案
![上海市2020届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考点专题《压强计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7edbbba0d4a7303763a01.png)
压强计算宝山:21.如图所示,高为1.3米,底面积分别为0.15米2和0.05米2的甲、乙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在下部用轻质细管连通后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有1米深的水.(1)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2)若将一体积为0.04米3的实心小球慢慢地放到甲容器中的水里(已知ρ球=1×103千克/米3),求:直到小球在水中不动为止,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F乙.嘉定:22.如图14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底面积为9S,乙的底面积为10S,分别盛有1.8×10-3米3体积的水和0.25米高的酒精。
(ρ酒=0.8×103千克/米3)求:(1)水的质量m水。
(2)若甲容器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求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甲。
(3)若水和酒精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了使甲、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和酒精的压力相等,以下方法可行的是(选填“A ”、“B ”或“C ”)。
并计算出抽出(或加入)的ΔV 或Δh 。
闵行:25.质量为 0.2 千克、底面积为 0.01 米 2 、容积为 2×10-3 米3的薄壁容器内装入 0.15 米深的某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液A 抽出ΔV 体积的水和酒精B 加入Δh 高的水和酒精C 抽出Δh 高的水和酒精图14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 11.76 牛。
(1)求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2)求该液体的密度、体积。
(3)若在容器内再放入一质量为 1.5 千克、体积为1.5×10-1 米 3 的实心物块,且物块浸没。
求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
黄浦:21.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中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求水的体积V1及水对甲底部的压力F1。
②若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S,其内装有深为H、密度为ρ的液体;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S高h。
历年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专项(压强)好题汇编(附答案)
![历年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专项(压强)好题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b385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1.png)
历年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专项(压强)好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小明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红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B.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C.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D.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3.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则( )A.V甲可能等于V乙B.V甲一定大于V乙C.V甲可能小于V乙D.V甲一定小于V乙4.如图所示。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 对地面的压力。
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 A′、m B′的关系是( )A.m A′一定大于m B′ B.m A′可能大于m B′ C.m A′一定小于m B′ D.m A′可能等于m B′5.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
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6.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 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 )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8.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备战2020)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5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含解析)
![(备战2020)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5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e4ae496f1aff00bfd51e8d.png)
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物体甲浸没在柱形容器乙的液体中(图1)。
2.将物块丙放入容器甲的液体中、叠放在柱体乙的上方(图2)。
3.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先后分别放入容器中(图3)。
4.在柱形物体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在甲容器内(浸没或不浸没)(图4)。
二、例题【例题1】柱形轻质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如图1所示,内盛0.2米深度的水后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水。
② 现将一块质量为1.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
求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
【答案】①1960帕;②2940帕。
【解析】 ①p 水=ρ水g 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3=1960帕②物体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可求现在水的深度h ':图1甲图4图3 乙图1甲乙甲乙图2丙p '水=ρ水g h ' h '= p '/ρ水gh '=245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5米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为V 剩余水= S h '-V 物=0.25米×1×10-2米2-1×10-3米3=1.5×10-3米3现在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容=G 容=(m 剩余水+m 物)g=(1.5×10-3米3×1×103千克/米3+1.5千克)×9.8牛/千克=29.4牛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 F 容/S =29.4牛/ 1×10-2米2=2940帕(注意:此题不计算溢出水的质量,更简单。
也可用其他方法求解)【例题2】如图2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10-2米2和0.5×10-2米2。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汇编:专题05 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3套)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汇编:专题05 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方法(3套)](https://img.taocdn.com/s3/m/8a0c007eb8f67c1cfbd6b878.png)
上海市九年级物理压强计算题(培优题)在柱形容器里加物体,物体浸没后,判断是否有液体溢出的应对方法(一)类型一. 根据体积进行分析判断:容器的容积已知,容器内液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均已知;只需比较物体的体积与容器内液体上方空余的体积的大小关系即可,是比较简单的一种类型,根据数学知识即可判断。
1.(2014年松江区三模)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12(a)所示。
另有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12(b)所示。
求:图12(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3)将实心正方体A浸没在图12(a)的水中后,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解析】(1)p=ρg 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2)ρA=m A/V A=2千克/(10-3米3)=2×103千克/米3(3)若水没有溢出时,则水升高的高度为△h水= V排/S = V A/S =1×10-3米3/2×10-2米2=0.05米∵容器的高度为0.12米,已装0.1米深的水,△hˊ水=0.02米<0.05米,所以水溢出。
V溢=1×10-3米3-2×10-2米2×0.02米)=6×10-3米3∴m溢=ρV溢=1.0×103千克/米3×6×10-3米3=0.6千克△F =G A-G溢=m A g-m溢g =(2-0.6)千克×9.8牛/千克=13.72牛△p =△F/S =13.72牛/2×10-2米2=686帕【答案】(1)980帕;(2)2×103千克/米3;(3)686帕。
类型二. 根据容器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或压力)情况判断:①在薄壁柱形容器加入物体后,若满足容器对水平面压力的增加量恰好等于物体的重力ΔF地=G物,则液体没有溢出;若ΔF地<G物,则液体溢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资料汇编专题:07 在薄壁柱形容器里加柱状物体,判断物体是否浸没一、常见题目类型及分析方法1.把柱状实心物体B 放入柱状容器中的液体中(图1)。
2.把柱状实心物体先放入柱状容器中,然后向里面加液体(图2)。
分析方法:①柱状实心物体先放入柱状容器中,如果物体未被浸没(水未溢出),如图2所示,则水为柱形,底面积为(S A —S B ),高度为h 水=V 水 /(S A —S B );②柱状实心物体先放入柱状容器中,如果物体被浸没(水未溢出),如图3所示,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V 物,为柱形,水升高的高度为∆h 水=V 物 /S A。
图2图1 图1S A图3二、练习题1.(2020年崇明一模)如图9(a)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2S ,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
①若容器的底面积为22410-⨯米,求容器中水的质量m ; ②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③现有密度为6ρ水的圆柱体乙,如图9(b)所示,将乙竖放入容器甲中,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最大,求乙的底面积的最小值S 乙小。
【解析】① m =ρV=103千克/米3×4×10-2米2×0.15米=6千克 ② p =ρ gh =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③ 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最大,同时乙的底面积的最小,则满足水的深度最大,即水刚好满。
V 缺水=V 柱体2 S×(0.2米-0.15米)=S 乙小×0.2米 S 乙小=0.5 S2.(2020年松江一模)21.如图12所示,水平地面上置有圆柱体甲和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乙。
甲的底面积为1×10-2米2、高为0.3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
乙的底面积为2×10-2米2、高为0.25米,盛有0.1米深的水。
①求圆柱体甲的质量m 甲。
②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图12 甲乙③将甲竖直放入乙容器中,求此时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解析】①m甲=ρ甲V甲=2×103千克/米3×1×10-2米2×0.3米=6千克②p水=ρ水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③将甲竖直放入乙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V水/(S乙-S甲)=2×10-2米×0.1米/(2×10-2米2-1×10-2米2)=0.2米<0.25米无水溢出。
m水=ρ水V水=1×103千克/米3×2×10-2米2×0.1米=2千克p乙=F乙/S乙=(G水+G甲)/S乙=(2千克+6千克)×9.8牛/千克/2×10-2米2=3920帕。
3.(2019宝山二模)如图1所示,薄壁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均匀立方体A放置在容器B内,已知A的边长a为0.1米,重力大小为15牛;B的底面积为5×10-2米2。
图1⑴求立方体A对容器B底部施加的压强p A。
⑵若再向容器B内缓慢注入质量为4千克的水,求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p水。
【解析】(1) 因为立方体A放置在水平面上不动,所以立方体A对容器B底部施加的压强为:p A=F A/S A=G/S=15牛/ /10-2米2=1500帕(2)V水=m水/ρ水=4千克/1.0×103千克/米3= 4×10-3米3假设水倒入容器B后,水面没有超出立方体的顶部,则水深h=V水/ S水=V水/(S B—S A)=4×10-3米3/(5.0×10-2米2-1.0×10-2米2)=0.1米因为水深h等于立方体A 的边长a,所以假设成立。
因此p水=ρ水g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102帕。
【答案】(1)2⨯103千克/米3;(2)980帕;4.(2019黄浦一模)如图2所示,均匀实心圆柱体甲和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 和3S ,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 ,甲的重力为G 。
①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若容器中水的体积为2×10-3米3,求水的质量。
③现沿水平方向将甲截去一定厚度,并将截去部分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发现甲所截的厚度H 满足一定条件时,将它放入水中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p 水与H 无关。
请通过计算说明H 应满足的条件及△p 水。
(水的密度表示为ρ水)【解析】① P 甲=F 甲/ S 甲=G / S② m 水=ρ水V 水 =1×103千克/米3×2×10-3米3=2千克③圆柱体甲在水中沉底且不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与甲的厚度H 无关。
且S 甲=S/3,水能上升到的最大深度为h 水后=1.5h ,所以甲所截的厚度H ≥1.5h △h 水=1.5h -h =0.5h △p 水=0.5ρ水hg【答案】①G / S ;②2千克;③H ≥1.5h ; 0.5ρ水hg 。
5.(2019徐汇一模)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千克的薄壁柱形容器,另有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圆柱体甲,甲的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一半。
容器中盛有水,将甲放入水中,分别测出甲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如下表所示。
①求圆柱体甲放入容器前水的深度。
②求容器的底面积。
图1图2③放入圆柱体甲后,通过计算判断柱形容器的水是否有溢出。
④请判断甲在水中的状态并说明理由(提示:漂浮、浸没、未浸没等)。
⑤求圆柱体甲的密度。
【解析】①h水=p水前/ρ水g=196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②∆p=p容前-p水前=∆F/ S容=G容/ S容S容=G容/∆p=(1千克×9.8牛/千克)/(2450帕-1960帕)=2×10-2米2③甲放入水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力∆F容=∆p S容=(4410帕-2450帕)×2×10-2米2=39.2牛∆F容=G甲,所以无水溢出。
④因为∆p容>∆p水,所以圆柱体甲在水中一定沉底,且S甲=S/2,p水后<2p 水前,所以甲在水中一定浸没(若未浸没时,S甲=S/2,后来水的深度h水后=2h水前,p水后=2p 水前)。
⑤因为∆F容=G甲,所以无水溢出∆h水=∆p水/ρ水g=49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05米V甲=V排=S容∆h水=2×10-2米2×0.05米=1×10-3米3ρ甲=m甲/V甲=4千克/ 1×10-3米3=4×103千克/米3【答案】①0.2米;②2×10-2米2 ;③无水溢出;④浸没;⑤4×103千克/米3。
6.(2016闵行二模)如图2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轻质圆柱形容器A(容器足够高)和实心圆柱体B。
容器A内装有深为0.1米的水,实心圆柱体B的质量为4千克、高为0.2米、底面积为0.01米2。
求:图2(1)圆柱体B的密度。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将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能浸没在水中时,容器A对水平桌面压强的最小值。
【解析】(1)V B=S B h B=0.2米×0.01米2=2×10-3米3ρB=m B/V B=4千克/(2×10-3米3)=2×103千克/米3(2)p水=ρ水gh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3)因为容器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与B的重力的和是不变的,要求容器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小,应该满足容器的底面积最大才可以,但水的体积是一定的,底面积大时不一定浸没,所以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只有物体竖直放入且刚好浸没时,才可以。
先求容器的最大底面积S maxS max×0.2米=0.1米×S max+0.2×0.01米3S max=0.02米2再求容器A对水平桌面压强的最小值:P min=F/S max=(G物+G水)/S max=m物g/S max +ρ水gh水P min=4千克×9.8牛/千克/0.02米2+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P min=2940帕【答案】(1)2×103千克/米3;(2)980帕;(3)2940帕。
7.如图3所示,有一个底面积S2为3.0×10-2米2、足够深的柱状容器,其内有一个底面积S1为1.0×10-2米2高为0.2米的金属柱状实心物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
2×10-3米3时,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6千克时,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S2—S1),高度为图3h水=V水/(S2—S1)=2×10-3米3/(3.0×10-2米2-1.0×10-2米2)=0.1米小于物体的高度高0.2m,所以物体没有被浸没,水的深度为0.1米。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②若水的质量为6千克时,体积为V水=m水/ρ水=6千克/ 103千克/米3=6×10-3米3如果物体未被浸没,则水的高度为h水=V水/(S2—S1)=6×10-3米3/(3.0×10-2米2-1.0×10-2米2)= 0.3米可见大于物体的高度高0.2m,所以物体被浸没。
物体的体积为V甲=1.0×10-2米2×0.2m=2×10-3米3水的深度为h水=(V水+ V物)/ S2=(6×10-3米3+2×10-3米3)/3.0×10-2米2=0.27米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7米=2646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pS=2646帕×3.0×10-2米2=78.4牛【答案】①980帕;②78.4牛。
8.如图4所示,一个高度为0.2米、底面积为0.02米2的轻质圆柱形容器A内装有酒精,深度为0.1米(已知ρ酒=0.8×103千克/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