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常识
发热的相关专业知识
![发热的相关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f02d5046f1aff00bed51eea.png)
发热的相关专业知识发热一、症状概念: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3℃,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1. 发热的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低热 37.3—38.0℃中等热 38.1—39.0℃高热 39.1—41.0℃超高热41℃以上2. 常见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大叔天火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体温正常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但必须注意: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②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二、原因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
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
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
高烧不退怎么办的护理小知识 成人儿童都适用
![高烧不退怎么办的护理小知识 成人儿童都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9f689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7.png)
高烧不退怎么办的护理小知识成人儿童都适用首先,我们来学习小孩高烧不退的处理方法:小孩发烧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视小孩的身体状况而定。
身体素质好的3天左右就会好转,身体素质不太好的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恢复。
这期间会反复发烧,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着急,要保持镇定。
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还能蹦蹦跳跳的玩耍),且温度没超过39℃,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
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
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
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6℃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
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
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
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
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如何使用退热药物1、如果体温低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2、如果体温超过38.5℃,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
3、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高烧不退怎么办的方法4、服用退热药,可以选用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感冒的健康教育
![感冒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317d6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e.png)
感冒的健康教育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感冒病毒的感染引起。
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迅速。
感冒通常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感。
为了预防感冒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殊是接触公共场所、垃圾、动物等之后,或者咳嗽、打喷嚏后应即将洗手。
洗手可以有效地清除病毒和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2.避免接触病毒: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特殊是在他们咳嗽或者打喷嚏时。
如果必须接触,可以佩戴口罩来防止病毒的传播。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纸巾应即将丢弃,并及时洗手。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居环境。
4.增强免疫力: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感冒的风险。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
5.接种疫苗: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
6.避免过度疲劳:长期的工作或者学习压力过大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冒的患病风险。
适当歇息和放松,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
7.避免接触寒冷环境:感冒病毒在寒冷的环境中更容易存活和传播。
在寒冷的季节里,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
8.避免烟草和二手烟:吸烟会伤害呼吸道的健康,使感冒的症状更加严重。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可以降低感冒的风险。
9.及时就医:如果浮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症状和体征赋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避免病情恶化。
总之,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感冒的风险。
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病毒和寒冷环境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和传播。
如果浮现感冒症状,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翼大家能够重视感冒的健康教育,保持身体健康。
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感冒发烧
![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感冒发烧](https://img.taocdn.com/s3/m/2fc228225fbfc77da369b117.png)
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感冒发烧小儿感冒发烧是指儿童因感冒而引起的发热症状,中医认为感冒的出现,主要原因为体虚,由于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从而引起一系列发热症状。
而西医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后,机体被细菌或病毒侵袭后出现的一系列发热症状。
其中发热的定义为致热原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后,导致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最后出现人体的体温异常升高的情况。
目前认为感冒发烧对人体有利也有弊,发热的益处是发热的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升,十分有助于病原体的清除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因此,当前研究人员,低烧时无需使用退热药,但需要严密检测体温,当温高于38.5度时,应及时使用退烧药。
1 儿童发热的原因大多数人认为儿童发烧的原因是由于儿童免疫能力差,但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发热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受到病毒的侵袭。
病毒侵袭到人体内后,身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会产生白细胞及相对性的抗体,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体温调定点,帮助机体消灭入侵的病毒,故儿童体温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上升。
成人免疫防御系统较为完善,体内存在多种病毒针对性的抗体,能够较为容易的清除入侵机体的病毒,而儿童体内缺乏相应的抗体,故在病毒感染后十分容易受到感染而发烧。
2 小儿发热处理的原则小儿出现发热的症状后,作为家长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宝宝们的发热,避免过度紧张,也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小儿发热提示宝宝的机体内存在一定的问题。
针对发热的处理原则,医生给予家长们以下的建议:2.1 观察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发现宝宝的体温在38度左右,同时精神状况还是很好,无需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可以在家进行观察,观察中应该注意不需要给予宝宝退烧药,应给予宝宝充分的流质食物与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发热原因,若无法探究清楚时,可以咨询医生。
当儿童告知家长们身体不舒服,或体温高于39度时,可以给予宝宝退烧药,完事后因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医。
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发热的温度在38度左右是,不使用退烧药物,让宝宝自然痊愈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机体免疫力。
儿童感冒发烧需要注意什么
![儿童感冒发烧需要注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51494cf680203d8cf2f243c.png)
儿童感冒用药建议:孩子发烧90%是由感冒引起的,而孩子感冒初期一般是着凉引起的,家长可以先检查一下孩子的舌胎,是不是成白色(风寒症状),发现情况立即使用一些感冒药,也可以喝姜汤。
同时可以配浦地蓝口服液或消炎片。
如果孩子咳嗽,感冒药里就含咳嗽药了。
如果孩子咳嗽加重并有痰,再使用专门的咳嗽药。
孩子感冒最好能使用一种药,可以治疗退烧+感冒的。
这样孩子也不用第二次吃药。
注意:中成药治疗感冒一定要用药及时,发现不适马上用药。
疗程长,一般得半个月见效。
有些感冒的孩子服药前没有鼻涕,服药后鼻涕出来了,是好事,当然,前提是孩子没有再着凉的情况下。
孩子感冒应该多补充点什么:孩子感冒一定要注意饮食。
药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可以给孩子吃来自橙子,杏和胡萝卜等的维生素A;有来自草莓、柑橘等的维生素C;也有来自鳄梨、蔬菜油等的维生素E;来自谷物的锌和硒等;这些食物都可以适量给小孩多补充一点。
每天晚上睡觉前最好用热水多泡泡脚。
另外,平时不要吃寒性的食物。
如水果。
因为多次生病后孩子的脾胃很虚弱,是需要慢慢来调理的。
可以多吃一些红枣,山药键脾胃的食物,消化功能好了,就会抵抗力强。
还要领孩子多运动,多晒太阳。
最好不要多吃药,每种药都有副作用,不如食补。
宝宝感冒用口服药的疗效没有打针好: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吃感冒药没什么效果,所以在孩子感冒后就去医院给孩子打针。
认为这样做能尽快治好病。
其实打针或静脉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口服药相比无显著差异。
所以本着安全用药的原则,只要给孩子选用安全的小儿感冒药产品即可。
主要是看孩子的感冒症状是什么?没有必要打针就尽量的避免。
初春季节儿童感冒用药的禁忌:初春季节,早晚温度相差较大。
这个时期儿童很容易感染流感,如何选择小儿感冒药,是患儿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病毒感染后可以继发细菌感染,孩子感冒,家长都十分着急,常会出现一些滥用药的现象,应加以注意。
在这个季节给宝宝用药需注意,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降低宝宝的抵抗力。
热感冒和冷感冒的区别,这些常识要知道
![热感冒和冷感冒的区别,这些常识要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825a2e991ed9ad51f11df269.png)
热感冒和冷感冒的区别,这些常识要
知道
关于《热感冒和冷感冒的区别,这些常识要知道》,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冒是最常见不过的了,要想尽快治愈感冒就要了解自己感冒的类型,感冒有热感冒和冷感冒,夏天出现的感冒就叫热感冒也叫热伤风,会出现流鼻涕,发烧,拉肚子呕吐的症状,冷感冒会出现头疼,怕冷但是不发烧。
一、热感冒常见症状
流清涕发烧畏寒头沉恶心腹泻烦渴多饮
按照中医的观点,热伤风与暑湿侵害人体有关,分风寒型和风热型两种,必须根据病的类型和症状来对症下药。
风寒型伤风的症状是没有汗、怕冷、头痛、流清鼻涕、四肢酸懒,有的病人还恶心、呕吐、拉肚子。
治疗时可以吃霍香正气丸或者是六合定中丸。
如果病人恶心呕吐,拉肚子也比较严重,可以吃四正丸,疗效比较明显。
风热型伤风的主要症状是:发烧不退、心烦口渴、四肢酸疼、流稠鼻涕、头痛头沉。
对付这种伤风最好吃清瘟解毒丸和银翘解
毒丸,早晚各服一丸。
这两种药有清热解毒、分散风热的效果。
二、风寒感冒症状体征
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
其特征症状为: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
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舌无苔或薄白苔。
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发烧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发烧的原因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737e7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b.png)
发烧的原因与应对措施发烧是身体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于感冒、流感等疾病中。
了解发烧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保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发烧的原因与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一、发烧的原因1.感染病原体:感冒、流感、肺炎等常见疾病的发烧通常是因为病原体引起的。
这些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
2.免疫系统活性增加:当身体遭遇感染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炎性介质以对抗病原体。
这些炎性介质会使体温升高,形成发烧。
3.药物或疫苗副作用:有些药物和疫苗可能引发发烧反应。
这是因为它们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或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的。
4.身体过热: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剧烈运动后或因受热源附近等情况下,身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发烧。
二、应对措施1.休息:在发烧期间,身体需要休息以帮助抵抗病原体和恢复健康。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补充水分:发烧会导致身体水分的流失,因此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饮用温水、果汁或清汤等液体可以迅速补充水分,并有助于降低体温。
3.通过药物控制体温:可以考虑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发热症状。
但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建议,确保安全使用。
4.适当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冷敷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但要注意,不宜使用过冷的水,以免引起恶寒。
5.避免受凉:发烧期间,身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
因此,尽量避免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室温适宜。
6.医生指导: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体温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来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和用药方案。
总结: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若超过正常范围或持续时间过长,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通过休息、补充水分、控制体温等方法,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在应对过程中,务必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适当性,如有需要应及时就医。
保持身体健康和充分休息是预防发烧的重要途径,注重平时的锻炼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发烧概率。
感冒了到底该咋办(感冒、流感的16个常识)
![感冒了到底该咋办(感冒、流感的16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92150a0b4e767f5acfcef9.png)
关于感冒,你必须知道的16条常识得了“感冒”,可能安然度过刺激的几天,也有可能家破人亡,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场场感冒,就像一次次无法回避的高空冒险,你可以习以为常,但不能不小心谨慎。
1感冒是一种病吗?不是。
咳嗽、喷嚏、流涕、头痛、发热、咽痛、全身酸痛……有这些症状,我们都叫感冒。
但是,很多病都会引起这些症状。
比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炎、细菌性扁桃体炎等。
这些不同的病,由不同的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症状类似,有重合,有不同,外行是傻傻分不清。
所以,咱们老百姓所说的感冒不是一种病,而是这些症状的统称。
2 感冒药不治感冒?是的。
市面上,所有声称治疗感冒的药,都是缓解症状的:△看看原理就知道,这些感冒药只针对症状,并不对付病毒、细菌。
而感冒是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
所以,这些感冒药,既不能治疗感冒,也不能预防感冒。
下图也很直观:△(本图来自丁香医生)3 缓解症状的药该不该吃?那要看情况。
一般讲,普通感冒,症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不用吃药,多喝水就好。
如果症状太明显,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吃药缓解症状。
但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
4 消炎药是一定要吃的吧?不一定。
所谓“消炎药”,只是个民间概念,而不是医学概念。
所谓“炎症”,是身体防御反应的表现。
具体讲,受到感染等刺激,机体会自动防御,患处血管扩张、淤血、水肿、细胞增生等,常见表现为红、肿、热、痛。
那么,所谓“消炎药”,大致分三种:一是针对红肿热痛,进行解热镇痛。
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等。
二是激素类,抑制免疫、抗炎。
比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以上两个都是治标,并不杀灭病毒,也就是不治感冒。
三是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质、DNA的合成,解除细菌对人体的伤害,也就消了炎。
比如各种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等。
敲黑板: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半点作用也没有。
如果不是细菌性感染,吃抗生素,不仅没用,而且会破坏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害处多多。
感冒发烧的预防方法科学又实用
![感冒发烧的预防方法科学又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84b5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e.png)
感冒发烧的预防方法科学又实用感冒和发烧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所以,我们需要采取科学而实用的预防方法来防止感冒和发烧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感冒和发烧的方法。
1.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感冒和发烧的基础。
首先要勤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并确保消毒液覆盖双手和手指的每个角落。
其次要养成不触碰口、鼻、眼的习惯,因为这些部位容易被病毒感染。
另外,每天清洁家居环境,如床单、枕头套和毛巾等,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2. 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
我们应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
此外,适量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避免过度饮酒和高糖饮食,因为这些都会减弱免疫力。
3. 注意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干燥的室内环境易导致鼻黏膜干燥,减弱抵抗力,易受感冒病毒的侵害。
为了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
当然,要小心避免湿度过高,以免滋生霉菌。
4. 坚持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和发烧的风险。
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的大强度锻炼,这样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并注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5.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对于预防感冒和发烧至关重要。
一个健康的作息习惯能够提高免疫力和身体的抵抗力。
成年人每天应该保证7-8小时的睡眠。
此外,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如定时就寝和起床,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6. 避免接触感染源感冒和发烧通常由病毒传播而来。
为了减少接触感染源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人群密集的场所,特别是季节性流行感冒和疫情高发时。
如果已经出现了感冒或者发烧的症状,应该立即佩戴口罩和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7. 定期接种疫苗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感冒和发烧的重要举措之一。
几种发热类型顺口溜
![几种发热类型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f93915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6.png)
几种发热类型顺口溜发热是身体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以是身体在应对疾病或感染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不同的发热类型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疾病或病因。
今天,我们来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了解几种常见的发热类型——顺口溜。
第一种是感冒发热,鼻塞喉痛症状明。
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声音响。
这种发热类型通常是由于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
感冒发热的特点是鼻塞、喉痛、流鼻涕和打喷嚏,伴随着咳嗽声音响亮。
这种发热通常持续数天,随着感冒症状的缓解而逐渐消退。
第二种是流感发热,全身症状不轻松。
高热头痛发,肌肉酸痛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特点是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和疲劳。
流感发热通常比感冒发热更严重,患者会感到全身不适,甚至出现寒战和发冷的症状。
流感发热一般持续3-5天,但疲劳感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第三种是中暑发热,热浪下要小心。
高温天气中,中暑发热不轻松。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的。
中暑发热的特点是高热、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
在高温天气中,我们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中暑发热的发生。
第四种是药物发热,用药需谨慎。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发热反应,这被称为药物发热。
常见的引起药物发热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癫痫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药物发热的特点是发热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停药后数天内逐渐消退。
如果出现发热反应,我们应该及时咨询医生,避免自行停药。
第五种是病毒感染发热,病毒入侵不轻松。
病毒感染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
病毒感染发热的特点是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乏力等。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我们应该及时就医,接受相应的治疗。
发热是身体在应对疾病或感染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不同的发热类型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疾病或病因。
通过了解不同的发热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当然,在面对发热时,我们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感冒疾病常识】感冒3
![【感冒疾病常识】感冒3](https://img.taocdn.com/s3/m/3c419304bb68a98271fefac9.png)
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
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方法。
1.风寒性感冒。
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2.风热性感冒。
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
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
3.感寒湿滞性感冒。
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
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
4、表里双感性感冒。
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等。
5.气虚性感冒。
症状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
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丸。
食疗方法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
2.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
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连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3.苹果蜂蜜水: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到40℃,加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天多次少量饮用。
应对感冒发烧应对方案及措施
![应对感冒发烧应对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970b2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c.png)
应对感冒发烧应对方案及措施
感冒和发烧是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容易影响我们
的工作和生活。
下面是应对感冒发烧的方案和措施:
一、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感冒和发烧的时候,身体往往比较虚弱,容易疲劳。
因此,在感冒和
发烧期间,我们需要加强休息和睡眠。
尽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
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恢复身体。
二、多喝水
在感冒和发烧期间,身体会消耗很多水分,因此,应该多喝水,保持
身体的水分平衡。
同时,多喝水还可以帮助我们把病毒和细菌冲走,
缓解症状。
三、注意饮食
在感冒和发烧期间,应该注意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
少吃油腻、刺
激性食物和辛辣食品,多吃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肉、蛋类、鱼类、蔬菜等。
四、适当运动
在感冒和发烧期间,建议适当进行运动。
可以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
但是不要过度运动,避免劳累。
五、保持室内通风
在感冒和发烧期间,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细菌和病毒滋生。
可以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合理用药
在感冒和发烧期间,可以采取一些药物治疗。
但是要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不要滥用抗生素和退烧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
以上就是应对感冒发烧的方案和措施。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注意保健,保持健康。
日常感冒发烧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日常感冒发烧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8879f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4.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
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
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多见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氏阴性杆菌。
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携带病原体的患者,由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
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病理】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损伤。
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
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一)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Common Cold)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如何感冒发烧
![如何感冒发烧](https://img.taocdn.com/s3/m/a46bc31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42.png)
如何感冒发烧感冒发烧的治疗方法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要保持室内通风。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
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的失水。
5、使用退烧药当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或栓剂。
感冒发烧的症状1、感冒前的征兆是,喉咙痛。
感冒前的一天晚上,抽了不少烟,还以为是抽烟抽的,其实是感冒了。
不过抽烟抽多了,也不是好事,会加剧症状。
所以为了能够准确判断自己身体的状况,还是少抽烟、喝酒,以免身体出了什么症状,无法正常感知,影响病情的诊断。
2、腹痛。
在飞机上,除了感觉到喉咙不舒服,其他症状还不太明显。
下了飞机,喝了一大杯可乐,然后就觉得腹胀和腹痛了。
可能是感冒影响到了消化系统。
3、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到身体忽冷忽热,这是发烧的症状。
回到拉萨,晚上气温特别低,人在发烧时,对气温的变化变得更加敏感。
所以感觉天气一下冷了许多。
我比平时多穿一件衣服还是觉得冷。
4、发烧的当晚,身体发热,怕冷。
晚上睡眠很不好,梦多,焦躁。
浑身没力气。
5、次日,烧还没退,还伴随着咳嗽和流鼻涕。
好费纸啊!睡觉怎么睡都感觉睡不够。
也睡不踏实。
到了傍晚,还头晕脑涨的。
感冒发烧吃的食物1、吃蔬果有关医学家研究表明,多吃富含钙、锌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对产生抗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较好的营养及调理作用。
绿叶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对感冒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
许多蔬菜水果如萝卜、梨、猕猴桃、柑桔及各种蘑菇,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适当多食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适当多吃些富含锌的海产品如牡蛎等,对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以防御感冒也有益处。
另外,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摄食后可维持机体一定的碱性环境,不利于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
感冒的健康教育
![感冒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f0573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5.png)
感冒的健康教育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它会导致鼻塞、咳嗽、喉咙痛、头痛、发热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为了提高公众对感冒的认识,预防感冒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
1. 感冒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当一个感冒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进入空气中,然后被其他人吸入体内,导致感染。
此外,感冒病毒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如握手、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等途径传播。
2. 感冒的预防措施2.1 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后,或者接触感冒患者之前。
2.2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咳嗽、打喷嚏时。
2.3 使用纸巾: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2.4 不触摸面部:避免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这些部位是病毒易于进入体内的途径。
2.5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冒。
3. 感冒的治疗方法3.1 歇息:感冒时,歇息是很重要的,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免疫力。
3.2 多喝水:适量饮水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衡,稀释黏液,缓解喉咙痛和咳嗽。
3.3 温热饮品:喝温热的茶或者汤可以缓解鼻塞和喉咙痛。
3.4 使用药物: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退烧药、止咳药、抗组织胺药物等,但应按照说明或者医生建议使用。
4. 感冒期间的注意事项4.1 避免外出:感冒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出,以免传播病毒给他人。
4.2 使用纸巾: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4.3 避免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避免用手触摸自己的面部,以免将病毒带入体内。
4.4 保持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
以上是关于感冒的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过加强对感冒的认识,掌握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我们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感冒用热毛巾敷还是冷毛巾敷 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方法,你get到了吗?
![感冒用热毛巾敷还是冷毛巾敷 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方法,你get到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d057fd6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d.png)
感冒用热毛巾敷还是冷毛巾敷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方法,你get到了吗?在换季的时候,许多人由于不适应气候,会出现感冒的症状,而热敷和冷敷是生活中处理一些常见的小症状常用的方法,那么感冒用热毛巾还是冷毛巾敷呢?一、感冒发烧高于39度:冷毛巾敷额头在感冒后出现发烧症状,且发烧高于39度时,需要用冷毛巾敷额头。
此时最重要的是尽快降低头部的温度,因为高热对头部神经系统的损伤比较大,用凉毛巾外敷,可以降温,以减少头部的代谢,保护神经系统,以免高热伤害大脑。
做法将毛巾浸入凉水中,稍微拧干,然后再敷于额头处,当毛巾温度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再用冷水浸泡后重新敷,如此反复直到退烧为止。
也可将冰块包在毛巾里面,放在额头上冷敷。
二、感冒发烧低于38.5度:热毛巾擦拭身体入股偶在感冒后出现发烧症状,但是体温低于39度,这时候可以选择使用热毛巾擦拭身体,这样可以促使身体的毛孔张开,加强散热。
做法用温热毛巾反复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四肢、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加速血液循环,有助于出汗,使身体散热,达到退烧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不要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三、感冒鼻塞:热毛巾敷鼻子如果在感冒的时候出现了鼻塞的症状,可以使用热毛巾敷鼻子,能够缓解鼻塞的症状。
因为感冒之所以会鼻塞,是因为鼻腔内黏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堵塞了鼻腔。
而热敷鼻子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并且还能够扩张鼻腔,在热敷之后,只要擤出里面的鼻涕,就会感觉鼻子通气很多了。
四、感冒头痛:热敷后颈部许多人在风寒感冒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后脑强痛,脑袋好像要炸了一样。
这时候可以用毛巾包裹住热水袋放在后颈出热敷,能够放松颈部鸡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头痛感,还可以配合按摩太阳穴、以及风池穴,效果更好。
发热知识点总结
![发热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d7db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e.png)
发热知识点总结一、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人体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热感、出汗等症状。
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常见反应。
二、发热的原因 1. 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如感冒、流感、肺炎等。
感染会导致免疫系统激活,进而引发发热反应。
2.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发热,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3. 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失调可能导致发热,如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 肿瘤:恶性肿瘤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引发发热反应。
5.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性发热综合征、帕金森病等可能导致不明原因的发热。
三、发热的临床表现 1. 体温升高: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超过此范围即为发热。
2. 皮肤热感:患者皮肤可能感觉发烫。
3. 出汗:发热时患者可能出现大量汗液排泄。
4. 其他症状:根据具体原因不同,发热还可能伴随咳嗽、喉咙痛、乏力、头痛等症状。
四、发热的处理 1. 休息和适当降温:发热时应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冷敷等。
2. 引导患者饮食:提供充足的水分以防脱水,适当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3. 注意防止交叉感染: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咳嗽和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掩口而咳。
4.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症状变化和并发症的出现,如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
五、何时就医 1. 高热不退:如果体温持续超过38.5℃且不退,应及时就医。
2. 伴随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改变、剧烈头痛等。
3. 免疫系统受损:如接受器官移植、化疗等治疗的患者。
4. 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善或功能下降,对发热的反应可能较差,需要及时就医。
六、预防发热的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感染源。
2. 接种疫苗:按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3. 加强锻炼和营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
4. 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导致免疫系统下降。
【感冒疾病常识】感冒2
![【感冒疾病常识】感冒2](https://img.taocdn.com/s3/m/88ec1313c281e53a5802ffc9.png)
基本应对方法:如果感冒了不发烧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喝橙汁(最好自己买橙子自己榨汁,主要是为了补充维生素c),卧床休息是最好的办法,吃药只能缓解下症状,但如果用药不当有时并不能治愈。
如果伴有发烧要到医院做相应检查,用药,结合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多喝温开水,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退烧)。
发病机理辨证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风寒感冒:恶寒重,轻热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咯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有力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物理学辨证感冒与人体发育有关。
如果血液渗透压增高,肌肉与皮肤细胞中的水分会倒流进血,不能正常流转的氧气等回退肺部(肺似植物根系,吸氧气、水分),引起肺部扩张、进一步刺激引起鼻子充血、刺激鼻子内部敏感神经、出现打喷嚏等现象。
如果此时血液渗透压没有良好改变,会引起流涕(倒水)、咳嗽(倒气)等感冒症状。
感冒初发多喝水可能出现免疫力。
感冒分类概述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
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
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
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风寒型感冒感冒鼻塞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
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
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
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发烧小知识
![发烧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33e8f1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9.png)
发烧小知识
1、发烧是身体温度升高的一种生理反应,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发烧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减缓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2、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摄氏度。
当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时,就被认为是发烧。
3、发烧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肌肉疼痛、喉咙痛、乏力和全身不适。
4、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发烧都是自限性的,即病毒或细菌感染会在数天内自行消退。
然而,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5、降低体温的方法包括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休息以及避免过度包裹身体。
6、对于婴儿和幼儿,当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应及时就医。
对于成年人,如果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也应就医。
7、发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用脑和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防止体温进一步升高。
8、预防感染是避免发烧的最好方法。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或污染物等,可以减少感染机会。
9、在特殊情况下,如高热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如呼吸困难、昏迷等,应立即就医。
这可能是某些急性感染或其他疾病的警示信号。
10、及早发现病因,并正确治疗可以帮助迅速缓解发烧和恢复健
康。
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是最可靠的依据,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治疗或忽视症状。
宝宝感冒发烧家长需做好的七个警示
![宝宝感冒发烧家长需做好的七个警示](https://img.taocdn.com/s3/m/1e1105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5.png)
宝宝感冒发烧家长需做好的七个警示宝宝感冒发烧是常见的儿童疾病,对于家长来说,正确应对宝宝感冒发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七个家长在宝宝感冒发烧时需要注意的警示事项。
1. 及时观察宝宝的症状感冒发烧时,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
除了体温升高外,宝宝常伴有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等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腹泻、呕吐、皮肤疹等其他症状,说明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
2. 确保宝宝饮食和水分摄入宝宝感冒发烧时,往往食欲不振,但家长要确保宝宝饮食和水分的摄入。
可以给宝宝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糕等。
此外,适量增加宝宝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排毒,也能防止脱水。
3. 给宝宝适当的休息宝宝感冒发烧时,身体需要休息来恢复。
家长要合理安排宝宝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让宝宝在温暖、安静的环境中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
4. 注意宝宝的体温变化在宝宝感冒发烧期间,家长需要不断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
可以使用体温计定期测量宝宝的体温,记录下来以便及时了解宝宝的病情。
如果宝宝的体温持续升高,超过了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就医。
5. 注意感染预防措施宝宝感冒发烧时,身体抵抗力会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病毒或细菌。
因此,家长需要注意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如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其他病患等。
6. 不随意使用药物家长在宝宝感冒发烧时,不要随意使用药物。
不适当使用抗生素、退烧药和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伤害。
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合理使用药物,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7. 密切关注宝宝的变化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宝宝感冒发烧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能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以保证宝宝能够尽快康复。
总结:对于宝宝感冒发烧这种常见的疾病,家长要及时观察宝宝的症状,确保宝宝饮食和水分摄入,给宝宝适当的休息,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加强感染预防措施,不随意使用药物,密切关注宝宝的变化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常用感冒发烧药1.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预防和治疗小儿麻疹。
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儿童每次5克,日服4次。
2.六神丸: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病毒。
用于治疗咽喉疼痛、感冒发热、疮、肿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儿童1岁一次1粒,4-8岁一次5粒,9-15岁一次6粒,孕妇忌用。
3.银翘解毒片: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重型发热、轻度怕冷、头晕头痛、鼻塞咽痛、全身无力、口渴思饮。
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儿1-2岁每次1片,3-9岁每次2片,9-15岁每次4片。
4.通直理肺片(丸):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轻度发热、怕冷、头痛、无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咳痰。
成人每次丸剂服2丸,日服2次,片剂服6片,日服3次。
5.紫雪散: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烧,对一惊一乍、烦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干燥者,可根据年龄每次服0.3克。
6.感冒退热冲剂(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草河车)适用于感冒有风热表现者,发热或不发热,伴头痛、咽痛口干、化验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均不高。
可每日冲服3-4次,每次l 袋。
发热高,可每次2袋。
咽痛者,可含漱后吞下。
7.桑菊感冒片(豆豉、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牛蒡子、甘草、桔梗、钩藤、竹叶、荆芥、薄荷)适用于风热感冒,略有怕冷发热或不发热,鼻塞咽痛,头痛。
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
8.银翘解毒片(豆豉、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脑、甘草、桔梗、板蓝根、竹叶)药物组成与感冒片近似,适应证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9.银黄片(银花提取物、黄芩素)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也可用于丹毒、肠炎。
可每日服3-4次,每次服2片。
如何预防孩子反复感冒季节交替,也是儿童最容易感冒的时候。
虽说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护理不当,感冒反复发作,不仅让孩子苦不堪言,也会让病儿的父母烦恼不已,甚至一不留神,病儿还可能患上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一、反复感冒的原因有哪些1、缺乏锻炼孩子平时很少参加户外活动,而缺乏必要锻炼的儿童,身体状况往往比较差。
2、缺乏营养缺钙的儿童很容易感冒,因为这类孩子体内蛋白质不足,所以形成的抗体也少。
缺钙的孩子往往缺乏维生素D,而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孩子呼吸道功能的发育。
另外,微量元素的缺乏,比如铁、锌等都会影响儿童的抵抗力。
3、空气污染如果家中有人吸烟,儿童所收的危害往往最大。
4、口腔疾病孩子口腔有慢性病灶,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龋齿等。
5、温差季节交替的时候,时冷时热,会让孩子极不适应。
6、接触感染一般,容易患感冒的孩子应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因为,那里人员复杂,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一不小心孩子就容易被传染上。
由此看来,要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父母要做的并不是去给孩子买些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更重要的是做好护理工作和更改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二、预防感冒的九大措施1、运动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运动能有效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在这一点上运动比服用增强抵抗力的药物作用更实际、更明显。
2、穿衣季节交替的时候,温差比较大,因此,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冻着,就给孩子穿得过多,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会使孩子失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早餐吃好早餐很重要,因为能使孩子的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增加孩子的抵抗力和御寒能力。
4、卫生要培养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吸收的习惯。
5、通风儿童的房间一定得开窗通风,父母不要怕孩子吹风就会着凉,其实,闭塞房间中的污浊空气对孩子的健康更不利6、隔离如果家里有人感冒,应避免和孩子接触,以免孩子被传染上。
7、着凉后的措施着凉的孩子很容易感冒,这时父母要做的是,立即让孩子去温暖的地方呆会儿,并可以给予热汤和热牛奶。
8、交叉感染如果幼儿园有孩子感冒,应注意隔离和预防,并进行必要的消毒、通风、晒被褥等处理。
另外,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也不要带孩子去别人家串门,以避免感染。
9、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患扁桃体炎、支气管炎、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疾病的儿童更易患感冒,因此,父母应带孩子去医院对这些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
要避免孩子反复感冒,积极做好以上九项预防工作是当务之急。
三、孩子反复感冒,父母该如何护理1、休息增加休息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起到增强孩子抗病能力的作用。
2、观察体温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就说明孩子发烧了,应立即进行物理降温(温水浴)或药物降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饮食感冒的孩子往往食欲不佳,因此父母可讲进食的时间安排在退热后体温接近正常的时候,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补充水分尤其是高热的时候,更应多饮食以补充水分的损失。
5、衣着被褥要适宜不要在孩子高热的时候穿得过多、盖得过多,因为,一方面不易散热、使体温升高,另一方面会使孩子出汗过多,造成水分流失。
正确的做法使发热时衣着不宜过多,睡觉时应脱去一些衣服以免起床后着凉,盖的被子可比平常稍多点,但在出汗后应及时减少些。
6、保持大便通常保持大便通常有利于孩子体温恢复正常。
如果孩子发生便秘,父母可用开塞路缓解。
7、止咳感冒的孩子常常会因咳嗽而休息不好,除了按时服药,睡觉时可将孩子的枕头垫高些,呈半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对咽部的刺激。
轻微感冒(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散、小儿宝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新)、牛磺酸颗粒、保婴丹感冒、咳嗽:猴枣牛黄散、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儿止咳糖浆(露)、清宣止咳露咳嗽、多痰: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严重鼻塞、脓涕:鼻渊舒、滴宁、0.5%麻黄素滴鼻(禁用滴鼻净)退烧:泰诺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儿退热贴发热、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咽扁冲剂舌苔厚、内火盛:王氏保赤丸、小儿七星茶、小儿七珍丹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婴儿健脾散(婴儿素)、醒脾养儿颗粒、脾可欣、小儿七星茶积食(乳食疳积)、厌食、消化不良:四磨汤、小儿化食丸、小儿七星茶、王氏保赤丸、导赤丸、婴儿健脾散腹泻:妈咪爱、金双歧、思密达、乳酸菌素、丽珠肠乐常见病用药指南非感染性腹泻:脾可欣、醒脾养儿、婴儿健脾散、思密达、合生元受惊、夜啼:牛黄抱龙丸、珠珀猴枣散、珍珠粉、保婴丹、婴儿素、小儿至宝丸(含朱砂,慎用)睡眠不宁:婴儿素、保婴丹、猴枣散、醒脾养儿湿疹:尤卓尔、绿药膏、肤乐霜、舒肤特、炉甘石洗剂、紫草油磕碰擦外伤:万花油、好得快喷剂、完美芦荟胶烫伤:京万红冒的预防和治疗立秋以后,急性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病人的60%以上,该如何预防和度过“秋季感冒”呢?常见病因气候多变是最大原因“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同时经过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
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证实,感冒与气象要素的变化值关系最大。
例如,感冒发生的概率与一天中的平均气温有关系,但与一天中气温的日温差(即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关系更大。
而初秋时节,各地的气温日较差都很大(所谓的“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絮”),午后的对流天气,以及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都会造成气温的骤降。
这种气温的骤降,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
鼻病毒感染最常见有关研究表明,引发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其中50%是鼻病毒,它也是秋季传染率最高的病毒,它能在毛巾上存活1小时,在人手上存活70小时。
感冒者擤鼻涕或用手揉鼻子时将鼻病毒沾到手上,只要不彻底洗手,手摸到哪里鼻病毒就会沾到哪里,如门把手、公用电话机、公共汽车扶手等,其他人一旦接触了这些沾染了病毒的物品,再不自觉地用手揉眼睛、摸鼻子便会感染感冒,其潜伏期为1至4天。
所以,在很多人患感冒的环境中生活,预防感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认真洗手。
如果家里有感冒患者,最好用加热食醋或醋精使其蒸发的方法来消除居室的感冒病毒。
紧张的孩子易感冒感冒的原因能够说出许多。
可很多患者却是出自另一个原因:长时间过度紧张的人患感冒的几率更大。
最近有一个高峰感冒人群,就是刚刚开学的学生,尤其是孩童,到了一个新环境,精神紧张,上课后压力增大,抵抗力就会下降,感冒就趁机而入。
预防感冒实用建议季节交替时妈妈穿着连衣裙,爸爸穿着短袖衫,孩子呢,长裤加毛线衣……婴幼儿自身产热能力差,适当给孩子多穿一层单衣或者薄背心是可以的。
但没有理由让孩子穿得和父母差一个季节。
由炎热的夏季到秋季,气温不恒定,忽冷忽热,特别是一天之中温差较大,往往是早晚凉爽,中午闷热,太阳灼人。
如果不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就会造成凉热不均,易患感冒。
在季节交替时节,随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孩子患感冒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专家建议:·天气由暖变冷,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加上后就不好减掉了,只能是越加越多。
最好的办法是:您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您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
要知道,孩子虽没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终是在运动状态。
即使是睡着了,也不要盖得太多。
·天气由冷变暖,也不能急于给孩子减衣服,可根据您自己的感受,比自己稍晚几天减衣服,如果您没有因为减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给孩子减也不迟,但要比大人少减一件单衣。
·掌握“春捂秋冻”原则,再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气温变化、您自己的感觉,有计划地给孩子增减衣服。
不要随心所欲,想给孩子穿什么就穿什么,更不能听孩子的。
挑选衣服时如果只是图漂亮,并不实用,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
·耐寒锻炼。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出屋。
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等到春暖花开时节,或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
进入不同室温环境在寒冷季节,当孩子被捂出汗,衣服潮湿后,再遇到冷空气刺激时极容易感冒。
如果父母总是多给孩子穿衣服,不考虑孩子进入了有暖气的环境,室内和室外发生了巨大的温度变化,就会使孩子处于冷热不均之中。
在高温季节,孩子的衣着单薄,汗腺敞开。
如果突然进入有空调的室内或车内,会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导致腹痛腹泻、鼻塞、咽喉痛等症状。
另外,空调环境往往是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新鲜,氧气稀薄,特别是空间比较狭小的地方,人们更易得“空调病”。
专家建议:·冬季取暖期间,医院环境温度比较高,一进医院门诊大厅,就应该把外衣脱掉,把身上的包打开。
不要让孩子出很多的汗,到了诊室,医生要给孩子检查,肯定要解开衣服打开包被。
如果孩子出很多的汗,很容易着凉。
·冬天由室外进入幼儿园、小学、商场、空调车(暖气开放)、餐厅、室内游乐场等地方,也是同样道理。
进入后,最好脱掉棉衣、大衣、帽子、手套、围巾等;出来前,在门口全部穿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