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过程及环境、安全运行控制程序实用版
环境和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环境和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f4353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b.png)
环境和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1目的对与公司的环境因素和风险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要求,以实现环境和健康安全的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和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3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进行环境和健康安全总体控制。
3.2安全环保部负责不可接受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和提出要求。
3.3安全环保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和提出要求。
3.4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能源资源、废气、固体废弃物、废水的管理。
3.5安全环保部负责危化品、消防安全的管理。
3.6生产部负责本部门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和员工健康的改善。
3.7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日常控制。
4内容4.1环境和健康安全策划4.1.1安全环保部和安全环保部根据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结果,针对不可接受风险和环境因素,组织各责任部门制定控制措施,登记在《不可接受风险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过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放各部门实施。
4.1.2安全环保部和安全环保部根据公司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结果,并考虑项目现场的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因素,组织提出控制措施,编制《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废弃物管理程序》、《能源资源控制程序》、《消防管理程序》、《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发布实施。
4.1.3质量技术部在编制和修订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环保生产法规和安全环保质量标准,优先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
4.1.4针对国家法律法规有要求的项目,主要负责单位还应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在项目实施前进行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评价,并实施三同时验收。
4.1.5所有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环境影响和健康安全培训,针对国家有要求的资格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获得资格后方可上岗。
4.1.6安全环保部部依据国家《法定职业病清单》和工作岗位设定,将涉及有毒有害人员登记在《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上。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abe8e8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3.png)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1.0客观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设备、设施、人员的安全管理。
3.0责任3.1管理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检查生产区域安全工作管理,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对生产车间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有权阻止和报告各种不安全行为。
3.2各部门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负责上岗人员的安全教育,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负责生产过程中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3.3 生产车间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作业现场整齐、干净、有序。
4.0工作程序4.1管理部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并逐级落实。
4.2公司每年与各部门、生产班组签署《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管理者应确保主管部门和区域的安全生产和消防条件得到有效控制。
4.3公司按照《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特别是涉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的重要岗位人员,相关培训必须到位,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公司、现场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建立《“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4.4公司通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专栏、文件发放、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安全生产法规和公司制度,通报安全生产状况,布置安全生产有关工作。
4.5 安全生产实施4.5.1 生产活动中要做到均衡生产,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所有安排加班的生产车间必须提前上报加班事项、时间、人员同时向管理部报告。
4.5.2 生产车间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员工在开工前对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工装、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不得带病进行作业。
4.5.3 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作业现场整齐、干净、有序。
车间主管负责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点检,填写《“三级”安全检查记录》。
4.5.4 管理部按照《劳动保护用品控制程序》,根据各岗位劳动防护的要求,制定配置标准,采购和配发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668b2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7.png)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
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境、安全设备、安全操作等进行控制和监测的系统。
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安全环境控制:通过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对生产场所的环境进行控制,确保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2. 安全设备控制:通过对关键设备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如对压力容器、电气设备、防爆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3. 安全操作控制:通过监测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和操作环境,对操作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防止操作人员的不当行为或操作差错引发事故。
4. 应急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实时监测可能的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5.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安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对生产环境和设备进行优化和改进。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第 1 页共 1 页。
运行控制程序
![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538f4aa6529647d27285256.png)
1.目的对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控制,确保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控制。
3.工作职责3.1 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程序并监控实施结果。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的管理工作。
4.定义:无5.工作流程:5.1 通过对生产过程、办法、生活等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管理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其予以有效控制,并对实施结果进行监控。
5.2 确定对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治安消防管理、节能降耗、废弃物管理、噪声管理、大气污染防治及突发的污染事件等。
5.3 消防管理5.3.1保安人员实行24小时消防值班制度,执行《消防值班制度》的相关规定;5.3.2在巡逻过程中发现险情或接到员工报案,执行《应急准备与反应控制程序》,并做好值班记录。
5.3.2建立消防设备设施台帐,定期对消防器材、设施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发生险情时能有效使用;执行《消防器材的使用规范》。
5.3.3宣传防火知识,制定火灾紧急预案,定期进行演习,并做好记录。
执行《消防应急演习预案》。
5.5 废弃物管理:按环保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对有害不可回收的废弃物要集中处理,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由管理部负责联系有废弃物处理资格的机构,对我公司的废弃物定期进行处理。
详见《污染物处理办法》。
5.6 节约用水、电、纸管理5.6.1 加强用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对耗电量大的工艺及设备进行淘汰或改造。
5.6.2 公司内部使用的电器设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做到随用随开;5.6.3办公区、生活应合理使用照明灯数量与功率,安装开关,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灭。
5.6.4 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尽量装表计量,做好用水量记录,设置节水标志;5.6.5 生产施工使用胶管时,水管接口处要拧紧,绑牢,防止跑、冒、滴、漏。
绿化用水采取节水方法,最大限度的杜绝水资源浪费。
5.7.1节约用纸管理:提倡一张纸两面用,凡可以再利用的纸张无废弃现象,详见《节约水、电、纸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范本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00b6e2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4.png)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范本1、控制程序的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确保各类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我们必须制定具体的控制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的范本,以供参考和使用。
2、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原则:- 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控制程序;- 充分调研,科学分析,确保控制程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审慎制定,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确保程序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合理安排资源,确保控制程序的执行和监督的有效性;- 不断改进,及时修订控制程序。
3、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的内容(1)制定责任确立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的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责任人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风险评估和预防对生产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危害性和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 安全设施和装备的检查和维护;-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3)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的有效执行。
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设立巡检制度,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巡视,确保安全设施和装备的正常运行;- 严格执行安全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禁止违章作业。
(4)应急救援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及时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包括但不限于:-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应急程序和责任分工;-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进行演练和培训;-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的执行和监控(1)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责任人。
(2)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对达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规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
生产运行过程控制程序
![生产运行过程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4c825a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8.png)
生产(运行)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对生产和服务的运作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生产的工期、成本、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产品的每个阶段中各状态进行标识,以实现可追溯。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控制。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编制生产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调度、调整和生产过程中状态标识管理。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同时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设备管理,协助办公室对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文明生产的监督管理。
3.2生产部负责确定生产过程的工艺布局、过程设置、工艺装备、作业环境、质量控制方法及工序能力测定、验证等工作并负责对上述各项的修改和调整。
3.3办公室档案室负责生产过程技术资料的发放、更换和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部负责生产过程所需的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可,同时负责生产过程中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文明生产的监督执行及人员培训管理。
3.4质检部负责采购产品的检验、试验及计量器具的管理和控制。
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控制,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管理和监督。
3.5生产车间具体负责生产过程中质量、环境、安全的控制实施,并做好记录。
4工作程序1.1.1生产车间按《标识管理办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标识。
1.1.2质检部以合格证或检验人员在“入库单”、“送检单”上签章为合格标识。
1.1.3生产部对产品、零件、外购外协件,在图纸和工艺文件上规定可追溯性内容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图号、型号、规格等。
4.2计划编制4.2.1生产计划编制,按《生产计划管理规定》由生产部计划员编制,经理批准后实施;使用ERP管理的部门,结合ERP操作规程执行。
未实施ERP的部门,结合自己的情况,编制本部门的《生产计划管理办法》进行控制。
4.2.2 生产计划应传递到采购部门。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3eb6fb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a.png)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
是指为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控、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的系统或软件程序。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监测和检测: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实时监测和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指标,如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确保生产过程正常运行。
2. 控制和调整: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报警和应急处理: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运行。
4.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于事后的追溯和分析,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5. 远程监控和操作:通过网络或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和操作,使相关责任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生产过程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培训和人员管理: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设备、遵守操作规程,从而降低事故和风险的发生。
以上是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的基本内容,具体的程序和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和行业特点进行定制和调整。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8f39d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6.png)
修订
1
2
3
45生ຫໍສະໝຸດ 过程控制程序编号:CLL/G-PD-14-02:2007
页次: 第 1 页
共 8页
4.4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计划的完成,负责新进员工的岗位分配、培训;负责实施车间的定置管 理,确保人流、物流的畅通、高效,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运输、贮存、防护控制。 4.5 生产物流科:负责对所有零件的出入库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零件出入库的准确性;负责材料 入库的搬运;库内材料的贮存、包装及防护控制。 4.6 生产计划科: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和下达,根据生产任务编制《月度采购计划》进行材料采 购。 4.7 品保部:负责提供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及相关培训、维修等服 务;负责成品的包装、入库;负责零件、部件、成品的监视和测量及放行的控制。 4.8 销售中心:负责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工作,负责指导、督促成品库按要求执行和管理;负 责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4.9 成品仓库:负责成品入库后的贮存、搬运、防护控制。 4.10 行政部: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计划统计工作,确保生产线员工在办理入职手续后及时领用劳 动保护用品;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包括消防安全、其他应急准备和响 应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人员的招聘以及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工作。 5 程序说明 5.1 资源和信息的获取 生产部在组织生产前必须获得下列资源和信息:
a) 销售中心下达的《订单下达书》 b) 工程部发放的产品图纸、明细表及其它有关的技术标准或要求;以及工程部发放的《作业 标准书》、《品质保证(QCS)管理工程图》、《工位测试标准》、《制造工艺流程图》及其它有 关的技术标准或要求。 5.2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准备 5.2.1 生产部计划管理人员按照《订单下达书》编制《电机装配计划进度表》,实施网上共享, 同时计划制单员生成《领料单》,将需要生产的任务单确认、下达,作为车间、物流领发料的依据。 5.2.2 生产车间根据《电机装配计划进度表》按《设备设施管理程序》、《工艺装置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对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装夹具、测量、监视装置提出申请,保证正常 生产。 5.2.3 工装设备科根据产品图纸设计生产所需工模夹具,并按《工艺装置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1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1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080214151e79b89690226cb.png)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编号:DYBZ/CX-14版本:A1目的为对公司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要求,以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的持续改进,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控制。
3职责3.1办公室应考虑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定期组织公司岗位人员查体。
3.2 生产部应考虑采购的生产设施、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并对生产车间的设备监督检查。
3.3 设备部门负责对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3.4 办公室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的控制情况,负责公司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
3.5办公室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负责对相关方施加环境影响;4工作程序4.1 办公室在日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组织各部门识别重大危险源,作为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的重要控制点,对其可能造成重大事故隐患的作业点,明确其控制要求,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4.1.1生产部应考虑在设备采购及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职业健康及生产过程的影响,严格审批操作规程,防止生产过程中因设备缺陷造成的事故的发生。
控制生产中废水、废气、设备噪音、和固废的排放。
4.1.2 设备部门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4.1.3 办公室加强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监督管理,防止因员工违章操作造成事故。
4.1.4 管理者代表对公司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统一审批;确保公司内特种设备专人管理,对特殊工种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4.1.5 办公室制定统一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对劳动防护用品实施统一管理。
4.1.6 办公室负责设置公司和生产现场废弃物存放点,分类放置废弃物,控制废弃物的处置对可直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如废纸箱等,由仓库组织出售,对不可直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如废电池、废灯管、废电线电缆等,由仓库安排分类处置;4.1.7 公司对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设施、场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如机电设备加装防护装置;采取隔音措施防止噪声超标或限时操作防止噪音扰民。
运行控制程序
![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dc9051548d7c1c709a14525.png)
XX有限公司XX Co., Ltd.EMS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运行控制程序程序XX-EP-06编制:审核:批准:1 目的对公司的重大环境危险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方针、目标、指标的要求,以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控制。
3.职责3.1 生产部:在设计阶段应考虑如何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及有害物质的危害,并纳入设计评审。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及安全设施、污染处理设备的维修、保养;负责化学品原料储存及生产过程的管理。
3.3 仓库:负责化学品原料、成品管理。
3.4 管理部:负责工程承包方的管理;负责对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及处理;负责原材料供方的环境控制。
4 工作程序4.1 公司在日常的管理中,对与重大环境及危险因素相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重点控制,明确控制的要求。
4.1.1工程改造设计时应考虑减少环境影响;在设计评审阶段,需对原材料的使用或生产工艺可能引起的环境因素进行评审;提倡采用无害化的工艺技术,并简化制造工艺,提倡使用无毒害的材料并减少其用量。
4.1.2制造部对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场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管理标准依据体系的相关文件。
4.1.3制造部负责化学品使用现场及原料仓储存的管理,仓库负责成品储存管理,要防止直接倾倒、泄漏等异常现象的发生,具体详见《危险品管理程序》。
4.1.4生产过程及维修过程中涉及到设备设施的安全问题,均需按照《设备管理程序》操作。
4.1.5生产过程需注意安全用电,做好标示。
4.1.6管理部负责管理公司废弃物的分类投放,并分类交由具有资格单位处理,详见《废弃物管理程序》。
4.2对相关方的管理4.2.1制造部负责外来施工人员的环境的管理,确保其在公司的作业行为符合安全规范。
4.2.2各部门负责外来参观人员、监察人员等人员在公司的安全,并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并有陪同人员陪同等。
生产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生产环境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d9a57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0.png)
5.1节约用电:为提倡节约用电,特制定以下用电规则。
5.1.1 照明设施 :在作业区域保持足够的高度即可,其它非作业区应关闭或仅保持不影响人员安全的照明。应养成随手关闭开关的习惯,以节约用电。
5.1.2空调、电扇:
1)全体员工遵守,各部门负责人对其管辖的区域负责。
2)办公室、生产场所和其他场所的空调在温度为26℃以上才能开启,并应保持适当的温度设定,人员离开时,应适度的调整或关闭空调。
3)人员离开时,一定要关闭电扇。
5.2 节约用水:为提倡节约用水,特制定以下用水规则。
行政部应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并应定时巡视全厂的用水设备,并在必要时进行维修,以避免“跑、漏、冒”的现象。针对钦水机由各使用区域进行定期点检,记录于[饮水机检查记录表]中进行日常监控;
5.3锡烟的管理:生产场所有少量的焊锡工位,在工作期间为了保证空气的流通,必须将排气扇打开。
5.6 公司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废弃物分类控制程序》执行;
危险废弃物的处理需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弃物转移至回收处理公司时,公司代理负责人需签名确认并加盖公司公章,公司危险废物处理部门保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白联,红联由行政部交至地方环保部门;
5.7 噪声污染、废气等污染控制,依《废气、噪声污染管理办法》执行;
5.6.2仓库依据《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进行检查,登记[环境运行检查表];
5.6.3行政部依据《废弃物分类控制程序》的规定对生产等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排放进行检查,登记[环境运行检查表];对于危险废弃物储存要进行日常监控点检,并记录于[危险废弃物储存点检查录表];
5.6.4 由行政部对公司消防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对消防通道情况进行日常点检并记录于[消防通道检查记录表];相关消防器材的运行情况需实施日常检查:
QESP-21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QESP-21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81d86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1.png)
1.目的(mùdì)规范及管理(guǎnlǐ)本公司所有作业、活动或产品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废弃物、能源资源消耗(xiāohào)等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公司区所有因作业、活动或产品环境(huánjìng)运行过程所产生的。
3.职责(zhízé)3.1综合部指定具有环保法令知识或经验之人员,担任(dānrèn)废水、气、噪音等等环境运行处理程序规划管理;3.2 建管部设备部门(bùmén)负责水、电、气、油的统计。
3.3财务部负责(fùzé)统计水、电、气、油款项结算。
3.4其它相关单位应协助配合管理各类环境运行控制所造成的各类污染。
4.工作程序4.1废水工作程序4.1.1本公司目前只有生活污水。
4.1.2生活污水包括厕所排水及生活用水;各股污水由管线引流至工业园区排污管网,综合部责管理。
4.2废气工作程序4.2.1控制项目1)化学品储存挥发产生的气体;2)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4.2.2控制措施1)对有废气产生的作业场所,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4.3.废弃物工作程序1)废弃物是指公司生产,办公或进行其它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环境的物质。
2)公司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实际状况将废弃物依进行分类。
4.4.废弃物处理的委托1)战略采购中心负责对废弃物处理的外部回收站进行调查,挑选具备资格的处理废弃物的厂商,与之协议,委托其对公司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并将其相关数据登在《合格供应商一览》表内。
2)对生活(shēnghuó)垃圾,公司将委托政府卫生服务(fúwù)部门做清理(qīnglǐ)。
3)有害及固废,交由具备(jùbèi)资格的回收商处理。
4.5、废弃物分类(fēn lèi)1)综合部依据固体废弃物分类标准将本公司产生的所有废弃物逐一分类,并制定专门区域进行储存暂放。
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范本
![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ca7b3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9.png)
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范本1. 引言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是企业实施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环境法规,保护员工和公众的安全,制定并执行一套有效的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环境和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的范本,帮助企业建立符合法规要求的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
2. 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符合环境法规,并保护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员工身体健康。
3. 适用范围该程序适用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环节,包括设备运行、废物处理、原材料采购等。
所有员工都应严格遵守本程序。
4. 规范和标准企业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具体的规范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法、污染物排放标准、废物处理规范、员工安全手册等。
5. 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识别可能的环境和安全风险- 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6. 控制措施根据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确保员工严格执行。
具体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使用环保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控制废物的生成和处理,合理利用资源- 培训员工,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应急预案,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应对7. 环境和安全监测企业应定期进行环境和安全监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安全风险符合法规要求。
监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污染物排放浓度的监测- 噪声和振动的监测- 废物的处理情况监测- 员工的身体健康监测8. 环境和安全改进企业应不断改进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提高运营的环境和安全水平。
改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引进新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定期培训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定期审核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9. 违规行为处理对于违背本程序的行为,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辞退等。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06597f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c.png)
4.4.1各部门严格按照相应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作业。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不可容许风险的设备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如对噪声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防止设计、生产区域噪声超标。
4.4.2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各部门按规定地点分类放置废弃物,由EHS综合进行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按《废弃物管理规定》执行。
4.5对新项目的环境管理详见国家相关法规。
4.6对于所提供的产品或生产中涉及重要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方,各部门、各部门需对其施加影响、通报公司的各项要求,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程序和有关要求。
4.7在设计、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详见《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
5相关文件
《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
《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6记录
其他参见各程序、办法所需记录。
4.2各部门策划过程中应考虑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降低环境风险等有关问题,新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策划阶段,需对材料的使用、设计、生产过程可能引起的污染等环境影响、风险进行评审;提倡采用无害化、安全的工艺技术,并简化设计、生产工艺,提倡使用无毒害的材料并减少其用量;各部门需从计划、采购、工艺、包装、贮存、运输等方面考虑,给出建议逐步削减其用量。
3.4 EHS负责对化学物品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3.5 各部门负责对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化学物品、固体废弃物、设计、生产现场的噪声、粉尘、污水及设计、生产中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
4 工作程序
4.1公司在日常的管理中,对与重要环境因素、重大/不可容许风险相对应的运营的运行与活动进行重点控制,以防止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的发生。
1目的
对与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要求,以实现环境行为的不断改进。
过程运行环境控制程序
![过程运行环境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351b408f8c75fbfc67db231.png)
1依据本程序文件根据ISO9001∶2015中“7.1.4”条款和公司质量手册“7.1.4”节编制。
2目的与范围经对公司环境评价确认,对需采取运行控制的环境因素,策划其相应的过程和活动。
规定运行程序和准则,对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消除或降低环境风险,确保影响环境的产品\过程和活动得到控制,预防环境的污染,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实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与环境运行有关的活动、过程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的控制。
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的建立、实施,并推动体系实施的持续性。
3.2 管理中心负责公司对本程序运行策划;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管理,包括制定管理措施、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对本程序运行测量\检查;3.3制造中心负责公司环境运行控制,对生产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和业务活动中环境因素的管理控制。
4 日常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控制4.1 环境运行控制策划:4.1.1 运行控制应考虑的因素有:A)EHS方针、目标指标;B)本公司的工艺特点;C)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的结果;D)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E)需要的控制活动及控制方法;4.1.2 运行控制的依据和标准A)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适用的环境标准;C)EHS方针、目标指标;D)本公司的环境行为准则;5.1 过程控制的策划5.1.1 技术中心负责编制工艺流程,产品标准、产品图样、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做好过程策划。
制造中心及相关部门按策划要求做好人员配备、岗位检验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配备设备工装,创造工作环境。
5.2 过程控制的要求5.2.1 制造部调度根据评审通过的“生产预测单”编制“生产派工单”,明确生产过程所使用的生产工艺。
5.2.2 制造中心的全部作业活动,均应在工艺文件、质量控制文件或质量体系文件中描述清楚,其质量要求,应在设计和工艺文件中作明确而完整的规定。
ISO质量环境程序文件(全套、超精细、实用)
![ISO质量环境程序文件(全套、超精细、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68ef06b7360b4c2e3f64b3.png)
程序文件修订记录程序文件目录1.目的确保需使用文件的部门或人员及时得到其有效文件;2.适用范围与质量/环境体系有关的文件(企业内部编制的质量/环境管理文件和外来的受控文件)。
3.职责3.1文控中心负责编制本公司的文件资料管制程序,负责培训并监督该程序的执行。
3.2各部门或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该程序并按规定执行。
注:受控文件:指需保持有效版本的文件(当文件出现最新版本时,应及时发放新文件,回收旧文件的文件)。
如内部需执行的文件,外部需供方执行的文件。
对向顾客提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证据时的质量/环境手册,常属非受控制文件。
4.措施和方法4.1文件分类4.1.1质量环境手册:用以说明本公司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及组织权责,描述体系运行原则的基本文件。
4.1.2程序文件:描述质量体系运行及要素所涉及到的各个职能部门活动范围的文件。
4.1.3作业指导书:具体指导各个岗位如何操作的作业规范。
4.1.4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如产品检验标准、工序控制要求、工艺流程、样板等。
4.1.5质量计划:对特定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4.1.6表单记录:记录质量/环境活动及其结果有关数据的规范的表格形式。
4.1.7外来文件:对本企业需执行的润滑油产品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产品质量/环境法;顾客提供的需本企业执行的要求文件。
4.1.8各部门内部的管理性文件。
4.2文件制定和审批与质量/环境相关的所有文件在发布前,应由以下规定的人员审批其符合性(指符合标准要求和实际操作的需要)、充分性(所有影响因素完全考虑周到)和有效性(在可能的范围内有效解决质量/环境问题和管理问题),满足后方可批准实施。
4.2.1文控中心根据各职能部门的程序文件,总经理制定的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汇编成满足GB/T 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要求的质量/环境手册,经管理者代表审查,总经理批准。
生产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生产环境管理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60bde6d58fb770bf78a558b.png)
1 目的为实现我公司环境管理目标,清除事故隐患,实现人、物、场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优化组合,达到良好工作环境,提高劳动效率之目的,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确保我公司环境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 范围适用于我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工程、车间及产品提供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设施和人员的控制和管理。
3 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以管理循环(PDCA)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3.2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4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3.5 环境表现(行为)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3.6 环境指标enviromental target: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公司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4 职责4.1 公司生产运营部是本程序制定、修订和实施的归口管理部门,品质部为本程序的监督、考核部门,其它相关部门为本程序的协管部门。
4.2 公司动力设备部、供应配套部负责与工具、设备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负责施工生产技术、消防、安全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4.3 人力资源部负责与公司机关办公区域、办公设施、基础设施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负责我公司生产活动中职业病危害部位的环境监视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993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产品生产过程及环境、安全运行控制程序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产品生产过程及环境、安全运行
控制程序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目的
生产过程控制是确定和策划直接影响产品
质量的过程及其所采取的技术活动,控制并不
断降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确保生产过
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生产过程控制的策划和生产
过程控制以及特殊过程控制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生产过程各工序的控制及环
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日常运行管理。
3 职责与权限
3.1 制造部工艺部门负责生产过程控制的策划。
3.2 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控制的实施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的管理。
4 过程描述
产品生产过程与环境、安全控制程序流程图(略)
5 工作程序
5.1 过程控制的策划
5.1.1 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工艺流程,产品标准、产品图样、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做好过程策划。
制造部及相关部门按策划要求做好人员配备、岗位检验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配备设备工装,创造工作环
境。
5.2 过程控制的要求
5.2.1 制造部调度根据评审通过的YX-
B01“合同评审记录表”编制SC-B18“生产计划单”,明确生产过程所使用的生产工艺。
5.2.2 制造产品的全部作业活动,均应在工艺文件、质量控制文件或质量体系文件中描述清楚,其质量要求,应在设计和工艺文件中作明确而完整的规定。
5.2.3 生产现场使用的所有技术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应齐全、正确、完整、清晰、有效,各部门均应
按《文件、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对文件要求进行管理。
5.2.4 员工应严格按照标准图样、工艺
文件精心作业,制造部每天组织人员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并填
写SC-B01“IPQC查核表”。
5.2.5 根据工艺文件的规定,需配备符合现场使用要求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但在新设备、大修或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对设备进行认可,确保与产品质量要求相一致。
5.2.6 做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工装处于完好状态。
具体按《生产设备管理规定》、《工装管理规定》执行。
5.2.7 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配备应满足工艺文件所提出的要求,确保其跟产品质量要求相一致。
5.2.8 员工技能需满足工艺规定要求,
并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培训后执行。
5.2.9 原辅材料投产前,应经进货检验合格方可投入加工或装配。
5.2.10 进货、过程和最终检验按《产品质量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5.2.11 使用的监视、测量设备均应合格,并在周期检定期限内使用。
具体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5.2.12 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按《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3 特殊过程的控制
5.3.1 公司的特殊工序有:清洗、镀膜工序。
5.3.2 制定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5.3.3 在新设备使用前、设备大修后对特殊过程的设备进行认可(鉴定)。
5.3.4 对特殊过程的生产工人必须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4 环境安全控制的要求
5.4.1 有关环境管理,包括废水排放与控制、噪声排放与控制、固体废物的排放与控制、三废治理设施(设备)的运行等内容,具体按《油品及易燃易爆物资管理程序》、《噪声控制程序》、《废弃物管理程序》。
5.4.2 对有害作业点的监测、治理和职业病的认定、治疗等的管理,按《有害作业和职业病管理程序》。
5.4.3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包括新进厂职工教育、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班组长教育、全员教育、变换工种教育、复工教育等,具体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4.4 各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职责,按《部门职能界定》。
5.4.5 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中的奖惩,包括奖惩范围、奖惩形式、奖惩标准等,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奖惩制度》。
5.4.6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中的检查,包括检查原则、检查分类、检查内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的管理等,按《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4.7 对污染、中毒、工伤、火灾、设备等事故的管理,按《事故、事件处理规定》。
5.4.8 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领取、使用、报废等按《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5.4.9 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按《安全操作规程》。
5.4.10 消防安全管理,包括对消防责任制、消防器材、动火作业等的管理,按《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5.4.11 在作业现场,职工应遵守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规定。
5.4.12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等的管理,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5.4.13 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年检年审、车辆使用、奖惩等的管理,按《车辆和驾驶员管理制度》。
5.4.14 化学危险品的采购、保管、领
用、使用等的管理,按《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
5.4.15 对特种设备的管理,按《特种设备管理程序》。
5.4.16 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安装、维护、运行、拆除等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