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极高危的标准
高血压极高危的标准
高血压极高危的标准为三级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三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存在并发症等,具体如下:
1.三级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的高压达到180mmHg以上,或低压达到110mmHg 以上,即为三级高血压。
如伴随血脂异常、抽烟喝酒、身体肥胖、冠心病家族史等1-2个危险因素,就可称作高血压极高危。
2.三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
如患者出现了三级高血压,并伴随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肌酐轻度升高、尿微量蛋白增高等靶向器官损害表现,也属于高血压极高危。
3.存在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有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急性心梗、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衰等等并发症时,无论高血压属于几级,都可称作是高血压极高危。
可根据血压水平,将疾病分为高血。
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级标准表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级标准主要包括血压水平和相关危险因素。
具体标准如下:
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1级(轻度):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
高血压2级(中度):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
高血压3级(重度):收缩压大于等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毫米汞柱。
危险分层:
低危: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无其他危险因素。
高危:高血压1级或2级伴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伴有靶器官损害。
很高危:高血压1级或2级伴临床并发症或糖尿病,或高血压3级伴任何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
例如,男性、年龄大于等于65岁、有家族史、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请注意,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级标准可能因不同的指南或研究而略有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指
南或研究来确定分级标准。
同时,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管理。
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表
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表
高血压病人是否需要治疗,不仅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而且要根据有无其他危险因素。
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有: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
1级:收缩压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2级:收缩压在160~179mmHg,舒张压在100~109mmHg;3级: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⑵男性55岁以上,女性65岁以上。
⑶吸烟。
⑷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⑸糖尿病。
⑹早发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性小于55岁或女性小于65岁)。
高血压分级及心血管危险分层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其实这是一个原发性高血压完整诊断。
临床上一般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进行分级和注明所属心血管危险分层,以便于对其进行个体化干预和治疗。
1、高血压分级
1级140~159 或90~99
2级160~179 或100~109
3级≥180 或≥110
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2级3级
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糖高危高危极高危
尿病或靶器官损伤
有并发症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3、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胆固醇>5.72ummol/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靶器官损伤:左心室肥厚;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动脉粥样斑块;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生最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8.8%,2002年该比例已经上升至3 6%。
卫生部最近颁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全国患病人数达1.6亿多。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患病人数增加7 000多万人。
近年来,由高血压引发的高致残、致命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
资料表明,年龄在40~70岁之间,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就增加一倍。
高血压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但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仍处于较差水平。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尤其在35岁以前;35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收缩压。
遗传因素:高血压患者多有家庭史,其直系亲属的血压水平比同龄非直系亲属的高。
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双亲血压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只有3%;双亲血压都高于正常的儿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45%;单卵双生兄弟(姐妹)的高血压相关系数可达55%。
●可改变的因素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危险分层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抽烟或饮酒
2.年龄(男>55;女>65)
3. C反应蛋白腰围≥10㎎/L
4.不爱活动
5.一级亲属心血管病发病年龄<50岁
6.肥胖(① BMI≥28kg/㎡②男腰围≥85cm;女腰围≥80cm)
7.血脂异常(总胆固醇≥ 5.7mmol/L或低密≥ 3.6mmol/L或高密<1.0mmol/L)
高血压危险分层
=========================================================================
危险因素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
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很高危
≥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或高危高危很高危
糖尿病
并存的临床情况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
高血压治疗目标
======================================================================================================================= 一般人群:血压<140/90mmHg
老年人:血压<150/90mmHg
糖尿病及肾病:血压<130/80mmHg
24小时尿蛋白>1g :血压<125/75mmHg
===============================================================================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医学界制定了一套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血压水平: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将高血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2、合并症: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
这些合并症会使患者的风险程度增加。
3、家族史: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或者其他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其风险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4、其他因素: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肥胖等因素也会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根据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可以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层次。
低危患者指血压水平轻度升高,无合并症和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危患者指血压水平中度升高,有合并症或其他危险因素之一者;高危患者指血压水平重度升高,有合并症及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
针对不同层次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低危患者一般采用非药物治疗,如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等;中危和高危患者则需要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血压,同时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是评估患者风险程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患者也应该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风险程度,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期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病等多种严重健康问题。
了解高血压的分级和危险分层对于有效管理和控制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高血压的分级高血压通常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三级:1、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39-120毫米汞柱(mmHg)之间,舒张压在89-80毫米汞柱之间。
一级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长期存在,可能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等风险。
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
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 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 级)2,男性>55 岁、女性>65 岁 3,吸烟 4,总胆固醇>L(220mg/dl ) 5,糖尿病 6,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7,加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伴微白蛋白尿、葡萄糖耐量减低、肥胖、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60-177μmol/L( 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浓度>177μ mol/L或 mg/dl)、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症状性动脉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存在上述情况时,其危险性则相应增加。
(1)确定分层的4个依据:根据高血压患者的①血压分级,②结合危险因素、③靶器官损害以及④并存的临床情况等影响预后的因素确定危险分层。
(2)危险度分为4层: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并存临床情况的合并作用,将危险量化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层。
低危层: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
中危层: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者。
高危层:高血压1~2级同时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或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者;或高血压3级而无其他危险因素者。
很高危层: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者。
(2)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订了新的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这是根据1997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告(JNCⅥ)而定的。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级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级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一级危险因素:这些因素能够引起高血压的发生,但风险相对较低。
例如,年龄超过65岁、家族史中有高血压病例、肥胖、饮食不良、体力活动不足等。
2. 二级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风险较高,可以明显增加患高血压的可能性。
例如,糖尿病、血脂异常、抽烟、酗酒等。
3. 三级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风险非常高,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例如,肾脏功能异常、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除了以上的危险因素,还有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等。
另外,心理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状态以及其他的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医生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评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级别,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高血压分级与危险因素相关表[1]
评估危险因素1、体重超重、肥胖,或单纯腹部肥胖体重指数≥24kg/平方米为超重,≥28kg/平方米为肥胖。
超重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
腹部肥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次界限者的3.5倍。
饮酒:按每周至少饮酒一次计算。
男性持续4年饮酒者比不饮酒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约40%膳食高钠盐: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显著相关。
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g,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
吸烟: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吸烟是公认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的BMI,腰臀围比例,血压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心血管病的许多危险因素显著相关,如高甘油三酯,低HDL-C,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病史: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患者本人有心血管病史(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或肾脏疾病史者,均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缺少体力活动:缺少体力活动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
高血压分级与危险因素相关表注:其他危险因素指的是男性>55岁、女性>65;吸烟;总胆固醇>5.72mmol/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靶器官损害指的是:左心室肥厚(根据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来判定);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60~177µmol/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普遍或灶性狭窄。
并发症指的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外周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级标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具体的危险因素和分级标准如下:
1. 一级危险因素:家族史、年龄、BMI(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4 、吸烟、高盐饮食、心理紧张等;
2. 二级危险因素:腹型肥胖、超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缺乏运动等;
3. 三级危险因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许多内分泌异常或疾病并存、饮酒、化学药品、多次妊娠等。
而高血压的分级标准通常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
3、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4、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
109mmHg;
5、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3个方面;可以改变的因素包括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精神紧张等5个方面。
我们人类随着年龄增加而得高血压人数也增加,一般在3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0%;男子35岁前得高血压比女子高;而女子35岁以后得高血压可超过男子。
但是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平均血压随年增加而增高,特别是收缩压。
这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只要我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即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延缓高血压的发生,或不得高血压。
而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如何判断自己是超重,还是肥胖呢?这里有一个公式,就是体重除以(身高乘以身高)等于体重指数。
正常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超重为24~27.9Kg/m2;肥胖为大于等于28Kg/m2。
肥胖者得高血压的概率是非肥胖者的2~6倍。
一个人的体重每增加10Kg,收缩压可以升高2~3mmHg,舒张压可以升高1~3mmHg。
有的人虽然看起来不胖,但肚子很大,象怀孕妇女的肚子,通常所讲的“将军肚”。
他得高血压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对有“将军肚”的人要引起高度重视。
高盐饮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重口味”,“吃的咸”,吃淡感觉菜没有味道。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误区是“吃的太淡了人会没有力气”。
盐即钠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食盐。
人体摄人的钠75%来自于饮食,而人体对钠盐的需要量很低,成人一日摄盐1~2克就足以满足生理需要。
所以食入过多的食盐可导致高血压。
钠盐导致血压升高机制为:1.可增加血容量;2.引起水钠潴留,使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过量饮酒,酒能引起高血压,并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
中国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
中国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随着生活方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深入探讨中国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Hypertension, as a common chronic disea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lobal public health issues. In China, with changes in lifestyle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Therefor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ormulating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and complication risk of hypertension.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方法,全面汇总和分析中国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将提取出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相关的各种因素,并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和可信度进行定量评估。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已明确。
针对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提出一系列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措施。
1.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有研究证实,肥胖、高盐饮食习惯、嗜酒、嗜烟、有高血压家族史、运动不足、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和高脂血症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可见,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因此,针对整个人群,尤其是针以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特别是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他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是当前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最迫切的工作。
同时,进行全人群的多方面、综合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以社区为基础,三级预防相结合,是控制高血压发病及高血压后遗症的根本措施。
2.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措施2.1强化行政干预一个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制定的卫生政策,而地方行政领导及相关决策人员对居民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的管理能力,又直接影响地方卫生政策制定的好坏。
高血压的患病率是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高血压的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高血压的社区管理需要行政的工作任务和社区发展规划之中。
要提供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所必需的经济支持;为创造健康的社区环境制定必要的政策和制度;要改善社区卫生院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如建立健全的高血压监测系统,以便及时收集社区居民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控制情况、死亡情况等,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2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要制度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首先要收集以下这些基础资料:社区居民年龄在30岁以上者的基础血压、血脂、体重、饮食、嗜好、生活方式、精神状况等,统计整个社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数,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等、死亡情况,病人的就医情况,控制病情的意识及采取的方法,居民的经济结构、教育水平,还有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等。
八大危险因素让高血压患者雪上加霜
二是高尿酸血症。有些高血压患者由于体
内嘌呤代谢紊乱 , 产生的尿酸因肾脏排泄尿酸
的能力下降而不能被及时排出, 因而导致血尿 如果缺乏胰岛素, 糖就无法代谢利用, 长期的高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或间接引起外周血管 极易诱发或 酸升高。 高尿酸血症可促使炎症与血栓的形成, 血糖可将动脉血管侵蚀得伤痕斑斑,加上肥胖 阻力增高而导致血压进一步上升, 因此 高血压病人要重视早 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 症者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 加重高血压并发症。 ,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使管腔变得狭窄而 期出现慢性失眠症的症状 , 及早给予干预治疗。 素。因此, 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及早进行防治 , 管壁上, 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 冠心病、 心肌梗死、 中风、 高 失眠症治好了, 要管住 自己的嘴巴, 不吃富含嘌呤的食物。经 夜夜睡得香 , 对保持血压稳定大
一
弹性降低, 顺应性 效降压, 干预各种主要血压维持机制, 防止单药 葡萄糖的代谢, 就会让胰岛加大胰岛素的分泌 压病人因大动脉僵硬性增加, 致使大动脉缓冲功能下降, 治疗时血压降低触发的代偿反应, 减少副作用, 量, 以抵消胰岛素的抵抗。于是 , 高胰岛素血症 下降及扩张眭减弱 ,
6 致死和非致死性 案, 体葡萄糖利用能力的精确测定发现, 高血压伴 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了 3%, 如利尿剂和 A E 或 A B 利尿剂和 1 CI R , 3 一受 有肥胖症者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比正常人下降 脑卒中发生率降低了 2%, 7 心血管意外发生率 体阻滞剂 , 一受体阻滞剂和双氢吡啶钙拮抗 3 1 半左右。由于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胰岛素产 降低了2%, 1 冠心病发生率降低了2 %。 9 剂, 钙拮抗剂和 A E 或 A B 1一 C I R , 受体阻滞剂 3 六是收缩压升高及脉压增大。中老年高血 和 一 生了抵抗, 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 促使 受体阻滞剂等。联合用药有利于安全 有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害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与2002年相比,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依然在攀升,从18.8%上升到23.2%。
【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65岁老年人有超过一半患有高血压。
据测算现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45亿,约每4个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1】由于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不够,治疗依从性差(未坚持调节生活方式或服用药物),以及降压药物使用不当(药物组合不合理、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等情况,目前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依然非常低。
2015年全国调查显示, 18 岁以上高血压人群中少于一半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知晓率46.9%),并且只有40.7%的患者服用处方药降低血压治疗(治疗率40.7%),15.3%实现了血压控制(控制率15.3%)。
【1】我国高血压防治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提高基层医师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害的认识,进而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对防治高血压有重大意义。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
日常生活中许多可控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导致或者加重高血压。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非常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同时超重或肥胖、过量饮酒、吸烟、长期精神紧张也被认为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生活因素。
随着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增加,血压水平呈现升高的趋势,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大。
(1)高钠、低钾膳食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明显相关。
钠盐摄入过多和(或)钾摄入偏低,钾钠摄入比偏低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每人钠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 g/d,预期能使收缩压降低2~9 mmHg。
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中,每年有165万归因于过多钠盐摄入。
【2】随着盐作为食品的保存手段和现代快餐食品的广泛应用,人类钠盐的摄入成倍增加。
高血压危险性评估技巧
高血压危险性评估技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高血压危险性评估技巧,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风险水平,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高血压危险性评估的意义高血压危险性评估是根据患者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和疾病情况,通过量化分析来评估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风险。
通过评估患者的危险性,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二、高血压危险性评估的指标1. 收缩压和舒张压:根据国际指南,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的持续存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高血压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会增加。
性别也是一个影响高血压危险性的重要因素,男性在40岁之前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而女性在更年期后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3.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血压。
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4. 肥胖和腰围: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血压升高。
而腰围是肥胖评估的指标之一,腰围过大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相关。
5.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异常。
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6. 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并且高血压对糖尿病的并发症进展有一定影响。
三、高血压危险性评估的工具1. SCORE风险评分系统:SCORE风险评分系统是评估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收缩压、胆固醇水平等参数来计算出10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2. Framingham风险评分系统:Framingham风险评分系统是衡量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经典工具,它基于年龄、性别、收缩压、总胆固醇、吸烟、糖尿病等多个因素进行评估。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与干预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与干预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较多,比较明确的是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
以上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和家族史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一)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纳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
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g以上。
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二)体重超重和肥胖
我国24万成人数据汇总分析表明,BMI大于等于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这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具有两项及两项
(三)饮酒
(四)其他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生最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8.8%,2002年该比例已经上升至3 6%。
卫生部最近颁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全国患病人数达1.6亿多。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患病人数增加7 000多万人。
近年来,由高血压引发的高致残、致命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
资料表明,年龄在40~70岁之间,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就增加一倍。
高血压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但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仍处于较差水平。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因素
年龄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尤其
在35岁以前;35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收缩压。
遗传因素:高血压患者多有家庭史,其直系亲属的血压水平比同龄非直系亲属的高。
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双亲血压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只有3%;双亲血压都高于正常的儿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45%;单卵双生兄弟(姐妹)的高血压相关系数可达55%。
●可改变的因素
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BMI)18.5~23.9 kg /m2,为正常体重;BMI为24~27.9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
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2~6倍。
体重每增加10kg,收缩压升高2~3mmHg,舒张压升高1~3mmHg。
本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超重率22.8%,肥胖率7. 1%,比1992年分别增加了39%和97%,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 00多万。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不仅超重的人容易患高血压,而且身体脂肪的分布特点也与高血压有关。
当身体的脂肪过多地集中于腹部,形成向心性肥胖(通常以腰围/臀围比例来衡量)即常说的将军肚,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群。
膳食高盐、低钾、低钙:人体摄入的钠75%来自于饮食,人体对钠盐的生理需要量很低,成人摄盐1~2g/d足以满足生理需要。
食入
过多的食盐,可导致高血压。
在我国尤其北方,膳食偏咸,农村地区平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可高达20g,北方城市也平均高达13~14g/ d,大大超过了WHO建议的不超过6g/d的标准。
钠盐导致血压升高机制为:①增加了血容量;②水钠潴留,使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食盐中致血压升高的成分主要为钠,膳食中的钾可以对抗钠的升血压作用,但我国人群膳食中钾的含量普遍偏低,高钠而低钾对血压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此外,钙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以及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即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比值)降低,也被认为是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
长期过量饮酒:男性饮酒超过20~30g/d,女性饮酒超过10~15g/ d即为过量饮酒。
酒能引起高血压,并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
酒对血压的影响分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
急性效应指酒后数小时的影响,一般认为酒后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精神放松,可暂时引起血压降低,但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对心脏有一定的损害。
慢性效应即数日后可引起血压上升,饮酒越多,血压越高。
少量地喝一些红葡萄酒,可能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但长期饮酒50ml/d以上,肯定对血压有不良影响。
与饮酒次数相比,量对血压的影响更大。
缺乏体力活动:正常血压人群中,久坐和体力活动不足者与活跃的同龄对照者相比,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20%~50%。
长时间看电视等静止的行为因素可以独立地影响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
看电视时间与肥胖及糖尿病发病危险呈显著正相关。
看电视时间每天增加2
h,肥胖发病危险增加23%,糖尿病发病危险增加14%;静坐工作每天增加2h,肥胖的危险增加5%,糖尿病的危险增加7%。
长期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愤怒、烦恼以及环境的恶性刺激(如噪音),都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劳累、睡眠不足、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心理也可引起高血压。
危险因素控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高血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高血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简单归纳为下面几句话: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调适。
●合理膳食
低盐:建议平时高盐地区可以先减少到8g/d,然后再逐步降到6g/ d以下(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1平盖食盐量约为6g)。
这里的食盐量指烹调用盐和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算成食盐的总量。
多吃蔬菜、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是膳食钾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深绿色和红黄色蔬菜,富含钾、钙、抗氧化维生素和食物纤维,对血压或心血管病有保护作用。
另外,蔬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降低血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些蔬菜如芹菜、荸荠等还有降压作用。
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吃新鲜蔬菜400~500g,新鲜水果100~200g。
改善动物性食物的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选用鱼类、
禽类及适量瘦肉;少吃动物油、肥肉及动物内脏;瘦肉每天不超过1 00g。
已有高脂血症者,每日肉类不超过75g,鸡蛋不超过1个。
增加豆类、豆制品以及杂粮,保持膳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不吃或少吃糕点,可适量吃些硬果,如核桃、花生、瓜子等。
我国营养学家建议:成年人每月每人摄入14kg谷类、3kg薯类、1kg蛋类、1.5kg肉类和0.5kg鱼类。
增加钙质摄入:饮用牛奶,食用豆类和新鲜蔬菜及木耳、香菇、虾皮、紫菜等,可以增加钙的摄入量。
提倡每天喝250ml鲜牛奶,但要避免奶油、乳酪等奶制品。
●戒烟和戒酒
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饮酒;孕妇不应饮酒。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20~30g,女性<15~20g。
●控制体重
对于高血压患者必须关注是否超重,并对其进行减轻体重和控制体重的生活方式指导。
膳食中提供能量的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酒精,其中每克脂肪提供的能量为9千卡,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高一倍多,摄取过多的脂肪,无论是动物脂肪还是植物油,都容易造成能量过剩。
因此要控制膳食能量,首先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具体来说就是要少吃肥肉和减少烹调用油。
每天吃肉最好不超过100g,烹调用油不超过25g。
同时还要增加体力活动,增加热量的消耗。
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5%,应考虑减肥。
减肥速度因人而异,每周0.5~1kg为宜。
初步减重不超过原体重的15%。
不要
采用通过极度饥饿达到迅速减肥的方法。
BMI≥28kg/m2者若非药物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减肥药物辅助治疗。
●开展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个人喜好和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不宜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项目。
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30min 左右。
如持续运动30min有困难,可分多次进行,每次运动10~15 min,1日内累计达30min亦可。
锻炼强度因人而异,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为限。
健康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
高血压患者运动中应注意的是运动的目标是达到靶心率,而不是最大心率。
即:220-年龄=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乘以70%为靶心率。
靶心率是既安全、又能达到锻炼目的的心率。
但若合并其他疾病,难以达到靶心率,不应强求。
此外,患者基础心率有快有慢,较快心率者易达到靶心率,较慢心率者不易达到。
后者即使达到靶心率,对患者来说其运动强度也太大。
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对靶心率的要求应灵活掌握,一般主张高血压患者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运动。
血压超过2 20/110mmHg的患者应禁止运动,通过服用降压药后若血压下降,可考虑轻度活动。
严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也为运动禁忌证,但心功能纠正后,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开始慢慢运动(如散步等)。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但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摒弃不良生活方式不但可使药物治疗更为有效,而且有助于病变逆转,
降低并发症。
本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率已达8.1%,根据血压的轨迹现象,儿童期就要开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高血压预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