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血液灌流
![(医学课件)血液灌流](https://img.taocdn.com/s3/m/10101b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0.png)
膜材料是血液灌流器的关键组成部分 ,需要进一步研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 性的新型膜材料,以提高血液灌流器 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要点三
血液灌流技术在特殊 病症的应用
如肝性脑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特 殊病症,需要进一步研究血液灌流技 术的适应症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 更多选择。
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纤维束
连接壳体和吸附剂的纤维结构,使 血液能够均匀流经灌流器。
过滤器
防止血液反渗进入灌流器内部的过 滤元件。
血液灌流的治疗模式和效果
单纯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联合透析
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灌流器进行吸附治疗,适 用于药物中毒、重症肝炎等病症。
将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使用,先进行血液灌 流吸附治疗,再进行透析治疗,适用于尿毒 症等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联合其他治疗 方法
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灌流器进行吸附治疗,同 时置换部分血浆,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毒等病症的治疗。
将灌流器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如高压 氧疗、紫外线照射等,可提高治疗效果。
03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临床适应症和使用范围
1 2 3
急性药物中毒
血液灌流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性药物中毒,如对 乙酰氨基酚、氯丙嗪、百草枯等,能够及时清 除体内的毒物,减轻中毒症状。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熟练 。
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及时处 理不良反应。
05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的比较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对比
原理
操作
血液灌流是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将患者 血液引出后,通过吸附剂清除血液中 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并将净化后 的血液回输至体内的过程;血液透析 则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 流方式将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和有害 物质排出,同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平 衡紊乱。
要点三
血液灌流技术在特殊 病症的应用
如肝性脑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特 殊病症,需要进一步研究血液灌流技 术的适应症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 更多选择。
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纤维束
连接壳体和吸附剂的纤维结构,使 血液能够均匀流经灌流器。
过滤器
防止血液反渗进入灌流器内部的过 滤元件。
血液灌流的治疗模式和效果
单纯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联合透析
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灌流器进行吸附治疗,适 用于药物中毒、重症肝炎等病症。
将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使用,先进行血液灌 流吸附治疗,再进行透析治疗,适用于尿毒 症等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联合其他治疗 方法
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灌流器进行吸附治疗,同 时置换部分血浆,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毒等病症的治疗。
将灌流器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如高压 氧疗、紫外线照射等,可提高治疗效果。
03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临床适应症和使用范围
1 2 3
急性药物中毒
血液灌流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性药物中毒,如对 乙酰氨基酚、氯丙嗪、百草枯等,能够及时清 除体内的毒物,减轻中毒症状。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熟练 。
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及时处 理不良反应。
05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的比较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对比
原理
操作
血液灌流是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将患者 血液引出后,通过吸附剂清除血液中 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并将净化后 的血液回输至体内的过程;血液透析 则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 流方式将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和有害 物质排出,同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平 衡紊乱。
血液灌流PPT精选课件
![血液灌流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68aafe360cba1aa811da40.png)
血液泵
抗凝剂
血液灌流器
9
血液灌流的适应症
1 药物毒物中毒
2 尿毒症
3 肝昏迷
4
其他疾病:脓毒症、系统性炎症综合症、高脂 血症、甲状腺危象
10
血液灌流的禁忌症
1 无绝对禁忌症 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
2 其它凝血功能障碍着禁用 3 对灌流器或相关材料过敏
11
血液灌流能吸附的药物和毒物
巴比妥类 催眠镇静药
抗精神失 常药
血液灌流能 吸附的药物 和毒物
除草剂、 灭鼠药
其他
解热镇痛药
心血管药
12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
灌流前的准备 灌流 灌流后处理
13
(一)物品准备
HA230灌流器HA330-Ⅱ灌流器
灌流机
灌流管路
双腔静脉导管
营养袋
14
(一)物品准备
生理盐水
注射器
输液器
葡萄糖酸钙
枸橼酸钠
肝素钠
15
(二)灌流器准备
处理措施
静脉推注 地塞米松
吸氧
26
吸附颗粒栓塞
治疗开始后患 者出现进行性 呼吸困难、胸 闷、血压下降 等
停止治疗 给予吸氧或
高压氧治疗 同时配合对
症处理
27
出凝血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出血
凝血
28
出血原因及处理
原因
出血倾向 肝素诱发的
血小板减少 症
处理措施
半量的鱼精蛋白中 和残余肝素。
23
血液灌流的监测
系统的监测 • 动脉压
高:灌流器凝血 低:流量不足 • 静脉压 高:静脉壶凝血、滤网堵塞 低:灌流器凝血 生命体征的监测 反跳现象监测
血液灌流 PPT课件
![血液灌流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5ad624763231126edb11c5.png)
无绝对禁忌症
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其它凝血 功能障碍着禁用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
9
2019/9/13
10
五、操作流程
1、灌流前的准备 2、灌流 3、灌流后处理
11
1、灌流前的准备
1、灌流器的准备 2、血管通路的建立与选择 3、体外循环的动力模式
12
2、灌流
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 色端管)或动脉穿刺针,开动血泵,血流量调 到50-100 ml/min,排尽预冲液,待血流接近静 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的 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
1.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 脓毒症 3. 尿毒症心包炎 4. 免疫性疾病 5. 人工肝
15
七、血液灌流的副作用
1、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于灌流开始 后两小时内,与器材的血液相容性有关。此外, 还可能引起一过性白细胞减少。
2、严重凝血。主要见于治疗肝性脑病时,可能 与血小板聚集有关。灌流前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如潘生丁、阿斯匹林,可阻止血小板与炭 粒的粘附。
抗凝,可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病人如有 出血倾向,结束时给予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体外循环血流量的调整 监测 包括系统监测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13
3、灌流后处理
灌流结束时先将血泵减慢至50—100 ml/ min左右,可采用空气回血法将灌流器和管 路中的血驱回病人体内。
14
六、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3
4
二、历史与现状(一)
从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有人投入了这项研究,加 拿大、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挪 威等国都相继报告了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包膜材料也不限局于火棉胶一种,丙烯酸明胶、醋酸 纤维素、甲基丙烯酸明胶、明胶等材料都曾被人采用。
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其它凝血 功能障碍着禁用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
9
2019/9/13
10
五、操作流程
1、灌流前的准备 2、灌流 3、灌流后处理
11
1、灌流前的准备
1、灌流器的准备 2、血管通路的建立与选择 3、体外循环的动力模式
12
2、灌流
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 色端管)或动脉穿刺针,开动血泵,血流量调 到50-100 ml/min,排尽预冲液,待血流接近静 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的 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
1.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 脓毒症 3. 尿毒症心包炎 4. 免疫性疾病 5. 人工肝
15
七、血液灌流的副作用
1、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于灌流开始 后两小时内,与器材的血液相容性有关。此外, 还可能引起一过性白细胞减少。
2、严重凝血。主要见于治疗肝性脑病时,可能 与血小板聚集有关。灌流前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如潘生丁、阿斯匹林,可阻止血小板与炭 粒的粘附。
抗凝,可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病人如有 出血倾向,结束时给予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体外循环血流量的调整 监测 包括系统监测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13
3、灌流后处理
灌流结束时先将血泵减慢至50—100 ml/ min左右,可采用空气回血法将灌流器和管 路中的血驱回病人体内。
14
六、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3
4
二、历史与现状(一)
从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有人投入了这项研究,加 拿大、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挪 威等国都相继报告了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包膜材料也不限局于火棉胶一种,丙烯酸明胶、醋酸 纤维素、甲基丙烯酸明胶、明胶等材料都曾被人采用。
血液灌流原理及临床应用课件
![血液灌流原理及临床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be8ed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7.png)
肝衰竭的血液灌流治疗
原理:通过血液灌流,清除体内毒素和代谢废物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 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注意事项: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肝功能
脓毒症的血液灌流治疗
脓毒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液灌流: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体内毒素和炎症介质 治疗原理:通过血液灌流,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 临床应用:在脓毒症治疗中,血液灌流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血液灌流原理介绍
血液灌流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通过将血 液引入体外循环,经过灌流器进行净化处 理,再回输到人体内。
血液灌流器的主要功能是吸附血液中的 毒素、代谢废物、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 质,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血液灌流可以应用于各种中毒、肝衰竭、 肾衰竭、血液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具 有较好的疗效。
研究背景: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研究目的:提高血液灌流效果,降低副作用 研究进展:新型血液灌流装置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研究结果:新型血液灌流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评价
血液灌流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
血液灌流与透析 的联合应用:提 高治疗效果,降 低并发症风险
血液灌流与药物 治疗的联合应用: 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药物副作用
费用较高,对患 者经济负担较大
可能出现不良反 应,如低血压、 心律失常等
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培训
操作结束后需进行彻底的消毒和 清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操作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血液灌流 液的污染和泄漏
PART 5
血液灌流的未来发展
新型血液灌流装置的研究进展
血液灌流 ppt课件
![血液灌流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c5c67ad02de80d4d840e8.png)
25
6、结束治疗与回血
• 急性药物中毒抢救结束后可采用空气回血。
26
回血时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 可减少灌内残存血量和空气进入内
• 动脉端
27
• 7、监测
28
(1) 系统监测
• 1) 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灌流治疗时,要密切观察 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
• 动脉压端出现低压报警时,常见于留置导管出 现血栓或贴壁现象;
•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 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
• 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5 %白蛋白,
• 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19
2、体外循环体系的建立
• 冲洗结束后,将动脉端血路与已经建立的 灌流用血管通路正确牢固连接(如深静脉 插管或动静脉内瘘),
• 然后开动血泵(以50~100ml/min 为宜), 逐渐增加血泵速度。
24
5、治疗的时间与次数
• 灌流器中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与饱和速度决定了 • 每次灌流治疗的时间。常用活性炭吸附剂对大多
数溶质的吸附在2~3 小时内达到饱和。因此,如 果临床需要,可每间隔2 小时更换一个灌流器, 但一次灌流治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 小时。
• 对于部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或毒物而言,在一次 治疗结束后很可能会有脂肪组织中相关物质的释 放入血的情况,可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间隔一定 时间后再次进行灌流治疗。
• 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 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
灌流器
17
• (3) 启动血泵,速度以200~300ml/min, 预冲盐水总量2000~5000ml 为宜。
• 如果在预冲过程中可以看到游离的炭粒冲 出,提示已经破膜,必须进行更换。
6、结束治疗与回血
• 急性药物中毒抢救结束后可采用空气回血。
26
回血时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 可减少灌内残存血量和空气进入内
• 动脉端
27
• 7、监测
28
(1) 系统监测
• 1) 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灌流治疗时,要密切观察 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
• 动脉压端出现低压报警时,常见于留置导管出 现血栓或贴壁现象;
•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 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
• 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5 %白蛋白,
• 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19
2、体外循环体系的建立
• 冲洗结束后,将动脉端血路与已经建立的 灌流用血管通路正确牢固连接(如深静脉 插管或动静脉内瘘),
• 然后开动血泵(以50~100ml/min 为宜), 逐渐增加血泵速度。
24
5、治疗的时间与次数
• 灌流器中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与饱和速度决定了 • 每次灌流治疗的时间。常用活性炭吸附剂对大多
数溶质的吸附在2~3 小时内达到饱和。因此,如 果临床需要,可每间隔2 小时更换一个灌流器, 但一次灌流治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 小时。
• 对于部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或毒物而言,在一次 治疗结束后很可能会有脂肪组织中相关物质的释 放入血的情况,可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间隔一定 时间后再次进行灌流治疗。
• 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 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
灌流器
17
• (3) 启动血泵,速度以200~300ml/min, 预冲盐水总量2000~5000ml 为宜。
• 如果在预冲过程中可以看到游离的炭粒冲 出,提示已经破膜,必须进行更换。
血液灌流临床应用ppt课件
![血液灌流临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b975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e.png)
吸附树脂对血液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不仅可清除血中小分子毒物,而且可清除尿毒症、烧伤毒血症及流行性出血热等患者血中的中分子物质。 吸附树脂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不易脱落等优点,合成吸附树脂还具有一定的选择吸附性。因此,吸附树脂通过血液灌流临床治疗许多疾病已成为有效可靠的方法。
血透
血滤
灌流
双重置换
吸附疗法
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的物质范围
血液灌流(HP) : 较血液透析能更有效地清除脂溶性有害物质 适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环状小分子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物质,特别是对疏水亲脂基团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血液灌流的支持设备:
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方法中技术难度较小的一种净化方法。 血液灌流可以在普通的单泵、透析机、血滤机、人工肝机、CRRT机上单独或联合使用
SIRS
微循环障碍
凝血机制紊乱
细胞凋亡
组织细胞损伤
重要物质
临床试验表明:血液灌流 对内毒素及炎性介质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吸附前
吸附后
LPS(ng/L)
60.35±8.58
32.75±10.14**
TNF-α(ng/L)
1491.41±1062.0
1038.85±915.68*
IL-1β(ng/L)
2614.94±1417.6
最佳时机:一般药物或毒物中毒在6~8小时内。 中毒后到采用血液净化的时间长短会影响治疗效果,原则是只要有血液净化的指征就应尽早进行,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但有时中毒时间并不一定对血液净化的效果起决定作用。临床也有毒鼠强中毒一周后就诊的患者,频繁抽搐,经3 次血液灌流治疗后康复的报道
每次灌流前后血中药物浓度的变化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8):611-613.
血透
血滤
灌流
双重置换
吸附疗法
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的物质范围
血液灌流(HP) : 较血液透析能更有效地清除脂溶性有害物质 适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环状小分子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物质,特别是对疏水亲脂基团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血液灌流的支持设备:
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方法中技术难度较小的一种净化方法。 血液灌流可以在普通的单泵、透析机、血滤机、人工肝机、CRRT机上单独或联合使用
SIRS
微循环障碍
凝血机制紊乱
细胞凋亡
组织细胞损伤
重要物质
临床试验表明:血液灌流 对内毒素及炎性介质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吸附前
吸附后
LPS(ng/L)
60.35±8.58
32.75±10.14**
TNF-α(ng/L)
1491.41±1062.0
1038.85±915.68*
IL-1β(ng/L)
2614.94±1417.6
最佳时机:一般药物或毒物中毒在6~8小时内。 中毒后到采用血液净化的时间长短会影响治疗效果,原则是只要有血液净化的指征就应尽早进行,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但有时中毒时间并不一定对血液净化的效果起决定作用。临床也有毒鼠强中毒一周后就诊的患者,频繁抽搐,经3 次血液灌流治疗后康复的报道
每次灌流前后血中药物浓度的变化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8):611-613.
血液灌流ppt课件
![血液灌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e5f8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c.png)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液灌流治疗
总结词
血液灌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具有 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清除自身抗体和 免疫复合物,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
VS
详细描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 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血 液灌流通过吸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 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减轻自身免疫反应 ,缓解症状。研究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药 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够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衰竭的血液灌流治疗
总结词
血液灌流在肝衰竭治疗中具有辅助作用,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氨和内毒素,改善 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详细描述
肝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功能发生障碍。血液灌流通 过吸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氨和内毒素,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功能。研 究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药物治疗肝衰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
连接灌流器
将灌流器与血管通路连接,确 保密封良好,防止空气进入。
开始灌流
启动血泵,将血液引入灌流器 ,进行吸附、过滤等处理。
建立血管通路
通过穿刺或手术建立血管通路 ,确保血液能够顺利进入灌流 器。
预冲灌流器
使用预冲液冲洗灌流器,排出 气体,确保灌流器内部充满液 体。
结束灌流
灌流结束后,将血液回输至患 者体内。
04
血液灌流的疗效与安 全性
血液灌流的疗效评估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体内的毒素、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从而减轻肾脏负担,改善 肾功能。
血液灌流能够吸附和清除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 控制病情。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改善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血液灌流PPT课件
![血液灌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cafa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4.png)
血液灌流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液灌流简介 • 血液灌流原理 •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 血液灌流的并发症及处理 • 血液灌流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血液灌流简介
CHAPTER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血液灌流是一种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 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药物、重金属等物质的血液净化技术。
急性中毒是血液灌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一。通过灌流器中的吸附剂,可以快速 清除体内毒素,减轻中毒症状,为后续
治疗争取时间。
针对不同毒物,选择合适的灌流器,如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救治中具有疗效显 活性炭灌流器适用于脂溶性毒物、大分 著、起效快等优点,尤其对于某些难以 子毒物等的吸附,而树脂灌流器则适用 通过常规手段清除的毒素,如药物、生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灌流在治疗脓毒症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避免延误治疗。
其他临床应用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血液灌流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 病、中毒性肾病、严重烧伤等。
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血液灌流通过清除体内异常物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 反应等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存率。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血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脓毒症的治疗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血液灌流可以通过吸 附炎症介质、清除内毒素等作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在脓毒症的治疗中,血液灌流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抗生素、免疫调节药物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某些难以控制的感染,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血液灌流也有 一定疗效。
目录
CONTENTS
• 血液灌流简介 • 血液灌流原理 •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 血液灌流的并发症及处理 • 血液灌流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血液灌流简介
CHAPTER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血液灌流是一种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 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药物、重金属等物质的血液净化技术。
急性中毒是血液灌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一。通过灌流器中的吸附剂,可以快速 清除体内毒素,减轻中毒症状,为后续
治疗争取时间。
针对不同毒物,选择合适的灌流器,如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救治中具有疗效显 活性炭灌流器适用于脂溶性毒物、大分 著、起效快等优点,尤其对于某些难以 子毒物等的吸附,而树脂灌流器则适用 通过常规手段清除的毒素,如药物、生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灌流在治疗脓毒症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避免延误治疗。
其他临床应用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血液灌流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 病、中毒性肾病、严重烧伤等。
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血液灌流通过清除体内异常物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 反应等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存率。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血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脓毒症的治疗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血液灌流可以通过吸 附炎症介质、清除内毒素等作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在脓毒症的治疗中,血液灌流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抗生素、免疫调节药物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某些难以控制的感染,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血液灌流也有 一定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3
5
合成树脂:
分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主 要是通过静电亲和达到选择性吸附毒物的作用, 因对血液电解质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血液灌流中 很少应用,用得较多的是吸附树脂。吸附树脂可 人为调节孔径与表面积,以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 并可通过改变体系的亲水及疏水平衡条件,而改 变吸附情况,引起吸附增加和解吸。
❖ 3、建立血管通路。
❖ 4、推注首剂肝素,按0.8~1.0mg/kg体重计算,用量比血透要多。
❖ 5、连接患者,血流量调至50~100毫升/分钟。如患者生命体症平稳,可 将血流量调至150~200毫升/分钟。
❖ 6、灌流开始后,开动肝素泵,每小时输入10~15mg。
❖ 7、灌流结束时把灌流器倒过来,动脉端在上,静脉在下,用空气回血, 以免被吸附的物质重新释放进入体内。
2020/11/13
6
含有活性炭的透析膜:
在常规的血液透析膜如铜仿膜、醋酸纤维膜中 加入活性炭,制成含活性炭的透析膜,然后制成 中空纤维透析器。在透析的同时行吸附作用。既 可以加强对内源性、外源性毒物的清除,又可以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目前这种膜有铜 仿膜SD和812-树脂-活性炭膜等。
2020/11/13
❖ 8、如患者有出血倾向,灌流结束时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剂量为1:1,
2020缓/11慢/13静脉推注。整个灌流时间为2~3小时
16
❖ 血液灌流中的监护和注意事项: ❖ 1、凝血时间:血液灌流前应常规测试管凝血时间,灌流过程中每隔
0.5~1小时测一次,使体外循环凝血时间保持在45~60分钟。 ❖ 2、在灌流至0.5~1小时左右时,如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
血液灌流的原理 及临床应用
2020/11/13
1
血液灌流的原理:
❖ 血液灌流(HP)是由血液借助体外循环,引 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容器中,以吸附清除 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毒物,达到血液净 化的一种治疗方法。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2020/11/13
12
3.治疗尿毒症:
❖ 血液灌流可以清除与尿毒症有关的许多物质, 如肌酐、尿酸以及酚、吲哚、肽类等,且对中 大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血透,长期应用能改善 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并能减轻 瘙痒和缓解心包炎。但是血液灌流不能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故临床上不能单独用来治 疗尿毒症,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2020/11/13
10
2.灌流器对引起中毒的药物或毒物有吸附能力, 只要具备以下指标之一,应尽快行血液灌流 治疗:
❖ 药物或毒物的血浓度达致死量者; ❖ 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如低血压、低体温、低
血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 伴有中度脑功能不全或昏迷的病人; ❖ 中毒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急性肾衰;
7
免疫吸附:
将特定的高度专一性的抗原或抗体物质与 吸附材料制成吸附剂,通过抗原抗体的免疫反 应或物理化学作用,从血液中特异性的吸附并 除去与免疫有关的 致病因子的一种治疗方法。
2020/11/13
8
❖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2020/11/13
9
1.治疗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
对大部分的毒物和药物来说,血液灌流的清除 效果都要比透析好,尤以镇静安眠药类中毒引起 的昏迷,应首选血液灌流。对分子量较大、脂溶 性较高、在体内易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和毒物的 清除,尤以血液灌流疗效为佳。血液灌流能吸附 的药物和毒物,常见有巴比妥类、非巴比妥催眠 镇静药类、抗精神失常药、解热镇痛药、心血管 药、除草剂、杀虫剂及其他。
症状,提示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或使用前对管道冲洗不彻底、微粒脱落 或污染体外循环,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或苯海拉明,给予吸氧,一般不 需中断灌流。 ❖ 3、灌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流量和灌流器凝血情况,回血时警惕空气 栓塞。 ❖ 4、如有出血倾向,应使用局部肝素化的方法。 ❖ 5、灌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如血压明显下降,应立 即减慢血流,保持头低脚高位,扩充血容量如补液、输血、输血浆等, 使收缩压维持在90毫米汞柱,必要时用升压药。 ❖ 6、如患者血小板低于70万,先输血,有条件者输浓缩血小板。
2020/11/13
11
❖ 已摄取致死量药物或毒物,虽未出现严重临床 症状,但估计毒物会被继续吸收,后期才出现 生命危险的,如百草枯、甲醇等中毒;
❖ 患者原有肝病或肾病,估计有解毒功能障碍者;
❖ 伴急性肾衰者,此时宜并用血液透析治疗;
❖ 药物或毒物的血浓度未达致死量或成分未知, 虽经其他措施积极抢救,病情仍然进行性加重 者。
2020/11/13
13
❖ A.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交替进行;
❖ B.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同时进行;
❖ C.使用透析膜中含有活性炭或树脂的透 析 器,在弥散、超滤的同时进行吸附,如SD 膜、812树脂活性炭膜等。
根据目前的研究,除尿毒症外的很多疾病 均有中大分子物质增高情况,如肝性脑病、 风湿病、过敏、感染、多脏器衰竭、铝过 多症、甲亢危象、精神分裂症、牛皮癣等 疾病。
2020/11/13
15
❖ 血液灌流的操作步骤:
❖ 1、固定灌流器:将灌流器垂直固定在相当患者心脏水平的支架上,动 脉端向下。
❖ 2、冲洗灌流器和管道:先用250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最后一瓶 用含40毫克肝素的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冲洗过程中,轻轻敲打灌流器, 同时用止血钳反复钳夹静脉管道,使盐水在灌流器内均匀分布,血泵调 至200毫升/分钟。冲洗完毕后静置15~20分钟。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最常用的吸附材料是活性炭和树脂,使用不同吸 附材料进行吸附的原理各不相同。
活性炭:
活性炭的形状各异,以颗粒状活性炭的吸附力 最强。活性炭的吸附是非特异性的,对许多有机 物都具有吸附能力。吸附主要依赖复杂的物理作 用,有些具有化学作用。这些作用使活性炭对无 极性、低极性或疏水性分子的吸附大于有极性或 亲水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