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问题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1]
小组合作学习之“三问”
![小组合作学习之“三问”](https://img.taocdn.com/s3/m/8b0a0c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8.png)
小组合作学习之“三问”小组合作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团队协作中学习互助、分享、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很多时候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三问”来进行指导和辅导。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优势和作用?为什么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来分工合作,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我们需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我们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将任务分配给小组。
我们需要合理分组。
在分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避免出现学生之间的不合群和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需要及时地进行指导和管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我们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第三个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挑战和解决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出现分工不合理和任务不均衡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在分组时进行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分配,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出现沟通不畅和合作冲突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4f0fe519e8b8f67c1cb9dd.png)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在组建小组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做什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讨论学习。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3、树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另外,合作学习要弥补教师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4、有正确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
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要
有这方面的指导和评价。
5、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
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fd7fe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b.png)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在教育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例如数学、科学和语文等,多年来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时,学生通常被分成小组,组内成员合作解决问题,分摊任务,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
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小组内互相合作,以实现学习目标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法也可被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用方法:1.小组阅读在课堂上,老师将学生组成小组,要求他们每个小组成员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或文本。
然后,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交换信息,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将读过的文章相关的问题和观点整理出来,最后在讲台上分享给其他小组。
2.小组写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篇文章。
小组内成员可以探讨文章要点、思路和结构,互相检查小组成员的用词和语法。
最后,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别人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
3.小组口语交流老师可以向小组分发主题,让小组成员在一些特定的话题上进行辩论或讨论。
这样,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习变成一种互动的过程。
在小组内,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样,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2.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组内学习中,学生通常需要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计划,并与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
这使学生们更有机会学会自我控制,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3.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小组内,学生需要一起解决问题,分摊任务,协作工作,分享资源和知识。
这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如何与他人高效地合作工作的技能。
1.可能存在学生偷懒和不合作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组织和协作能力,但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学生可能会偷懒或不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ab8ab0b40912a2161579297d.png)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小组目标、个人责任、成功机会均等、小组竞争、任务专门化和适应个人需要等项;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要尽可能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组”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①对于教材编写者在设计中考虑到的问题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因为这种问题探究的空间比较大,学生有话可说,而且不同意见可以充分交流与碰撞;②对于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如“给钟面上的12个数字,添上正负号,使它们的代数和为零”等也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因为通过交流,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解答,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③对于易产生意见分歧、使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适宜小组合作学习,因为问题越辩越明,最后达成共识;④对于个人难以完成,只有靠大家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如“用频率估计概率”等,也适宜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
但在教学实际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存在着以下误区。
1. 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我在教学时,经常看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时,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自己读自己的,自己做自己的,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究其原因,学生自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和探讨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另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是时间又很少,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还有的课上,教师为了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2.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
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小学教学课堂互动学习小组小组合作活动
![小学教学课堂互动学习小组小组合作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9c80a9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b.png)
小学教学课堂互动学习小组小组合作活动小学课堂的互动学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小组合作活动作为互动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在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促进学习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小学教学课堂互动学习小组小组合作活动进行探讨。
一、小组合作活动的意义小组合作活动是指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和完成任务等活动。
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多元思维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
可以说,小组合作活动是小学课堂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组合作活动的原则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有一些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合理组建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和知识水平上相对平衡。
其次,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自由选择组内成员和确定小组任务。
第三,要注重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倾听、支持和协作。
最后,要及时进行小组活动的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从中总结经验、提高能力。
三、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选择。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小组合作活动形式供参考。
1. 小组讨论这是一种常见的小组合作活动形式,适用于需要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意识。
2. 小组任务这是一种团队合作的形式,适用于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要求他们共同合作、分工合作并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3. 角色扮演这是一种更加多元化和趣味化的小组合作形式,适用于需要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模拟和表演的活动。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配合,完成一定的任务。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a96ae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1.png)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育模式,它通过组织学生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
通过分工合作、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重点探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要点和策略。
1. 为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参与度高的合作活动,学生会感到更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
尤其是在小组内部,学生们可以互相激励和支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互相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促进彼此的思维发展。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实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好小组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等因素,把学生分成能够相互补充和协作的小组。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定有助于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期待结果,使小组合作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
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理分工。
在小组内,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制定合理的分工安排,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享观点、讨论解决方案等,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
此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来支持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可以使用在线协作工具或者电子白板,方便学生组内交流和协作。
(完整word版)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
![(完整word版)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7fdd58058fafab068dc02d4.png)
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孩子们愿意讨论争辩了,乐于合作交流了,主动进行探究了。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繁华”的背后,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有的教师就认为所有的课都应该有学生的讨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发现,教师告知学生现成的知识就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因此新课程在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非常强调合作学习,在我们太谷县“二十四字"模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二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尤其是在复述巩固环节二人小组先让学习困难的学生给学习好的复述已学知识,如有困难及时解决,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效果。
而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不一定各种课型都适用合作学习解决,所以硬是合作时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新的内容又没掌握.合作学习也好,探究学习也好,关键要看学生参与的状态,也就是对学习投入的情感与态度的品质以及思维的深刻性上。
一味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都给予表扬,应有选择地加以鼓励。
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含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一难得的创新火花。
还有评价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55c35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1.png)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问题1. 学生分工不明确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往往面临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任务,有序分工才能确保小组学习的顺利展开。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往往分工不明确,甚至存在着一个人独自完成整个任务的情况,造成了学习效果的减弱。
2. 学生交流不畅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畅通,甚至出现了沟通障碍的情况。
这些障碍可能是因为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合作默契不够,导致交流不够顺畅。
3. 小组成员责任心不足合作学习需要每个小组成员都具备一定的责任心,主动去完成分配的任务。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学生缺乏责任心,对于小组学习的任务不够重视,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
4. 学习成绩不均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存在学习成绩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而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成为了“吃瓜群众”,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习效果,也使得小组学习缺乏了公平性。
二、建议1. 设定明确的小组学习任务和分工对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应该在制定任务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任务,避免一个人独自完成整个任务,从而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展开。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课程或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比如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在分组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老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心学校和老师应该通过一些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责任心。
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学习,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并一点一滴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4. 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促进学习公平学校和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促进学习公平。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af33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1.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1. 学生主体性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学生在小组中能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 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互相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知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4.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形成团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1. 分组: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
最好选择能力参差不齐的小组,这样能够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2. 组织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组织学生的合作活动。
可以设定一些小组任务,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可以设立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
3. 合作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小组成员一起解决问题。
5. 总结反思: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总结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适用于以下场景:1. 学习任务较复杂:当学习任务较复杂,需要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2. 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当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3deec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0.png)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1.倾听他人发言:①听取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②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③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来;④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用礼貌用语,如“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⑤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讨论问题:①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②谈看法要有依据,能说清理由;③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④别人提出疑问时,要耐心解释,态度友好。
3.互帮互助:①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对被帮助同学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②帮助同学时,要向同学说清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同学请教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接受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4.反思与质疑:①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②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③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或看法。
5.自律自控:①服从组长安排;②小组讨论时,有序发言,声音要适当,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不讲与学习无关的内容;③服从组内大多数人的意见,个人意见可保留,但应到课后再跟老师和同学交换意见。
6.小组讨论的要求:⑴小组讨论的规则是:在独立思考后,仍有疑惑需要解决,先是一帮一,两人间的讨论,如还有困难,再扩展为 4 人或 5 人间的讨论。
如遇到较难的问题记录下来,班级讨论。
⑵小组讨论的形式有:A.自由发言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抒己见。
B.轮流发言式:这一方式就是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
C.一帮一讨论式:当部分学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也不能解决问题的疑惑,而教师又无法加以个别指导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讨论方式。
7.小组成员的发言: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小组的各个成员可以是对该问题的不同角度发表意见,但不能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结论。
合作学习35策
![合作学习35策](https://img.taocdn.com/s3/m/1fa3ca52b9d528ea80c779bb.png)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最实用的合作学习35策当前,推进合作学习的最大障碍在于技术,而教师培训也常常偏向理念和理论学习,忽视了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艺学习,这严重妨碍了课改的深入。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总结了35种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希望通过技术植入提高教师使用合作学习的技能。
合作学习35策分为四类:两人互助、4-6人组协同、走组合作、整班合作。
其中4-6人组协同的策略最多,所以有人将合作学习称为小组学习,但真正的合作学习并不限于小组内。
两人互助第1策:MURDER1.MURDER的含义Mood(情绪:互相问候,确定步骤)Understand(理解:默读理解段落)Recall(回忆:中心思想,不再看文章)Detect(检查:概述中的错误和遗漏)Elaborate(详述:举例、联系、意见、应用、问题)Review(复习:总结概括整篇文章)2.MURDER的操作步骤(1)组成两人组。
(2)情绪。
两人组相互间可以以各种方式创造一种有利于达成学习目标的气氛,可以简短地聊一会儿,共同约定读完一段后怎样示意对方。
比如,可以拍一下另一个人的肩或抬起头来。
(3)理解。
一起阅读学习材料中的同一部分,同时开始。
(4)回忆。
两个人都读完后,一个人不看材料,向同伴回忆材料中的重点内容。
(5)检查。
当同伴在回忆时,检查者指出概述中的错误和遗漏。
(6)详述。
两个成员举出生活中能反映材料中心意思的例子。
(7)复习。
完成上述任务后,两个人都要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
3.MURDER的操作要领(1)两人组应尽量差异编组,两人轮流做“检查者”和“回忆者”。
(2)教师可以事先把文章分成几部分,也可由学生来分。
(3)要求学员不要省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这将影响学习效果。
(4)详述时可以举出符合材料中心意思的例子,也可以举出反例。
4.MURDER的运用(1)适用于两人互助式的合作学习中;(2)适用于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学习;(3)适用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a6ebb6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5.png)
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哪些“先学后交、交后再教”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
独学、对学、群学三者之间关系是: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
如何确保对学、群学落到实处及该环节的高效,是合作学习实践要破解的问题,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合作学习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合作学习的方法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对学群学)的习惯1.小组合作交流,依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2.对子交流。
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3.小组交流。
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4.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
5.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
6.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
7.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嘻戏、玩耍。
8.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
二、制定详细的小组合作(对学群学)的常规:(1)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2合作学习必须给予充足时间;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科学选择,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或需要合作学习;(3)合作学习形式有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多组合作、集体合作等,虽各有利弊,但笔者认为同桌合作学习效率最高;若采用小组合作,分组时应采用“小组同质、组内异质”分组方法,同时建立真正的合作小组;(4)尽量让小组成员之间地位平等,避免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成为与教师对话的贵族,是那些潜能生沦落为与师生对话的奴隶;避免潜能生成为活动的“看客”,游离于活动之外;小组汇报时尽量采用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或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潜能生发言;(5)对于那些小组合作讨论时不说,为了逞能或表现欲在教师问“谁还有特殊的方法或补充说明时”,才急于举手发言的学生,应暂时“剥夺他们的发言权”,让他们体会到小组合作讨论时不说,现在才说,没有机会了;(6)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好“合作学习的巡视员”,要有目的、有计划对不同层次小组进行代表性巡视,对游离于合作学习学生给予善意提醒,同时注意尽量搜集有价值信息,为后面点拨奠定基础;教师应当好“合作学习的首席顾问”,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同时对小组合作学习遇到棘手问题或陷入困境时指点迷津;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小组规章,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7)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设立“噪音控制员”,避免小组之间互相干扰;讨论声音应控制在本组同学能听清的范围;(8)不妨让一至二组学生在黑板前面合作讨论,随即把讨论结论书写到黑板上,避免讨论结束后再上黑板书写占用时间的弊端;(9)小组之间汇报结束后,教师要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一定要对活动时产生的多元答案进行评说,正确处理“答案多元化”和“答案优化”的关系;教师一定要对活动时产生的“多元解读”进行引导、评判,对那些误读、曲读要理直气壮地给予否定,对那些因年龄原因的浅读要给予提升;对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应给予阐述、应给予精神引领;(10)对全体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培训;对小组、学生个人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要给予评定、考核。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cec6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7.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一、小组组建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
分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按学生的数学成绩高低分组,或者按照兴趣和性格进行分组。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数学学习上能够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
二、确定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应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达到,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这堂课学习的目标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加专注。
三、合作学习任务设计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同时,任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在任务设计上,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合作学习方法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合作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例如讨论法、角色分配法、轮流发言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学习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对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也可以对个体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小组自评、互评等。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案设计中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教案设计中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9e743b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6.png)
教案设计中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教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实现知识的共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中如何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合作学习的优势合作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它具有以下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与他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促进深度学习:通过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和观点理解问题,从而促进深度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4.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自主地制定学习目标、组织学习过程,并负责解决任务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组讨论的意义小组讨论是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小组讨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辩论,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促进知识的共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共建和共享。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协商和分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在教案设计中,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可以嵌入不同的环节和任务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教案设计中利用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和策略:1. 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清楚知道他们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01a80a277cd184254b3535ed.png)
论文题目:小组合作学习在上海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学位申请人:朱翠凤指导教师:孟琦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其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的功能,被教育者普遍认可和接受。
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国的基础课程中的推进速度缓慢,也碰到了很多问题。
研究者作为一名从教10年的高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一直坚信,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是能够发挥相当作用的。
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信息科技课堂之前,还应该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要确定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在适合的内容中,要有合理的分组方案,以保证每个小组都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确定小组后,要有明确的分工以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投入学习;在布置任务前,要有明确的评价方案,督促小组更好地参与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要体现指导作用。
在关注了这些关键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者进行了实践,将小组合作学习应运在高一信息科技教学中,以“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南模中学青年志愿者标志创意设计”和“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分支结构(选择模式)的算法设计”作为实践的两个内容。
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发现一些问题。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研究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很多的帮助,可以在信息科技课的相应模块和内容上推广。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信息科技课程;应用AbstractCooperative learning is used in many countries nowadays as a creative teaching method.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help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operative skills,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innovation skills. It also motivates the students to learn proactively.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cooperative learning only achieved slow progres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courses and also encountered a lot of problems. With more than 10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mce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he researcher believes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bl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There are severl key issues to be settled before the approach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he first is to choose the suitable teaching contents. Then there should be a reasonable grouping scheme to ensure each group has the ability to complete the learning task. After grouping, a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is needed to ensure that each team member can be put into the study. And there also need a clear evaluation plan which can supervise the team to participate better in learning before the tasks are assigned. In the whole process, the teacher is not a spectator but a good coacher.Paying attention of above key issues,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the practice to approach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Grade One students in Shanghgai Nan Yang Model High School. This thesis will share the success and problems with two examples. One is from Photoshop teaching - ‘Young Volunteers logo design for Nan Yang Model High School ’ . Another is ‘algorithm and programming - branch structure ( choice mode ) ’ .From the study and practice, cooperative learning was believed to be helpfull to the cultivate students'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s. It’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in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here will be a brilliant future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Key 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文献综述 (2)1.3 研究意义 (6)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7)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8)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8)2.2 相关理论基础 (9)第三章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 (12)3.1 国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以BC课程为例) (12)3.2 国内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 (14)第四章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18)4.1 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介绍 (18)4.2 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南模中学青年志愿者标志创意设计214.3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分支结构(选择模式)的算法设计33 第五章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35)5.1 确定适合小组活动的教学内容 (35)5.2 寻找合理的分组方案 (38)5.3 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39)5.4 事先拟定评价方案 (39)5.5 教师指导作用的体现 (40)第六章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41)6.1 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1)6.2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41)6.3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41)6.4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42)6.5 促进教学有效性 (42)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43)7.1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43)7.2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43)参考文献 (45)附录 (47)致谢 (5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1,信息素养的含义包括对于信息的获取、甄选、加工和处理,这对于任何知识的习得都是非常必需的。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5e270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9.png)
⼩组合作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通过⼤量的实践证明,⼩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课堂的教学中有很好的效果,⼀⽅⾯活跃了教学氛围,学中有乐,乐中有收获;另⼀⽅⾯带动学⽣的积极性,让学⽣提⾼⾃主学习能⼒。
⼩组合作学习法很有价值,值得教育⼯作者重点关注,本⽂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些关于⼩组合作学习法的探讨。
提出三个关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组合作学习法的例⼦,来解释⼩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课堂教学的卓越性,希望促进学习法的发展推⼴。
⼀、确⽴⼩组合作问题,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虽然现在⼤⼒推⼴⼩组合作学习法,但⼩组合作学习法并不是全能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理性看待⼩组合作学习法,在合适的教学情景中采⽤⼩组合作学习法才有教学意义,⼩组合作学习法不能⽣搬硬套地应⽤于教学过程中。
⽐如,⼀些简单的概念性的知识点采取⼩组合作学习法就会显得浪费时间,所以教师要合理地选取⼩组合作的课题。
⽐如,⼀些进阶的知识点或者需要集思⼴益的知识点就可以采取⼩组合作学习法,⼩组合作学习需要学⽣参与合作,利⽤⾃⾝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每个⼩组通过讨论本组的⼏个解决⽅案,从中选出最优⽅案分享给其他⼩组,结合集体的智慧实现认知冲突,达到提⾼学习效率的意义。
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提出⼩组合作的探讨内容,探讨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依⼩组成员实际能⼒来定,内容不宜太难也不宜太简单,并且内容可以再分成⼩部分落实到⼩组每⼀个成员⾝上,保证⼩组成员都有参与,培养⼩组成员之间感情,引导学⽣学会在团队合作中奉献与表现。
⽐如,学习《⼀着惊海天—⽬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机⾸架次成功着舰》的时候,教师把⽣字词、词语释义以及⽂章阅读放在⼩组合作学习的前⾯,⼩组合作学习的重点是⽂章的结构、⽂章写作⽅法以及学⽣由此产⽣的民族⾃豪感。
本课是学⽣第⼀次接触通讯,教师要引导学⽣了解通讯和消息的区别,知道新闻六要素,掌握通讯这⼀写作⼿法,教师可以结合⽂章提出“我的中国梦”这⼀主题,让学⽣⼩组合作写出本组满意的通讯作为课⽂的升级,全班交流探讨,学⽣在⼩组合作谈论过程中掌握通讯。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cf6791b8f67c1cfad6b89b.png)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听了向阳名师的讲座后,我把学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收获很大,特别是小给划分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对我的启发大,但也出现一些小问题,现在抛砖引玉,让大家能一起成长。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及成因:1、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能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合作,而是为了解决自己不能解决,只有依靠同学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而合作。
我听过一节《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教学内容是通过合作学习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知识点,教师发给各个小组若干张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三角形纸片,学生拿到纸片后,有的叠一叠、有的画一画、有的剪一剪,用一种方法得出结论后开始汇报。
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是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二是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只是停留在会用一种方法得出结论的层面上,没有通过集体的力量发现更多的方法。
2、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
我在听课时和看录像课感觉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
往往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扮演的教师的角色。
小组只是一位好学生表演的舞台,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其他学生只是观众、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学习中讨论很热烈,但是仔细一听,每组都是一两个负责人在发表演讲,汇报时他们更是责无责无旁贷。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注意事项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3863408482fb4daa48d4b02.png)
浅析合作达成的学习形式及注意事项郴州市亚星学校自2013年以来,校长李满成高举课改大旗带领教师团队,乘风破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即将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几年的课改实践,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课改最难的不是家长,不是学生,是老师,就看你是怎样研究学生,怎样读懂学生,怎样发动学生,怎样组织学生,怎样评价学生,这几年亚星学校设置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郴州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五部教学法”与“四环节学习法”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好评。
对于“四环节学习法”的宗旨就是让学生采用互学,帮学的形式最后合作达成,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并参与其中,将学生们很好地组织、协调和调动起来,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几年来,我校改革课堂教学,对于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和研究,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的新策略。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合作学习的形式及注意事项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和性别乃至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然后以学生互帮互学为原则,搭配成若干的学习小组。
1、合作小组互相学习。
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的最小单位,是其他合作形式的基础,组合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如怎样发表意见,听取别人意见;怎样进行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等等。
这种合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展开,能够有效地缩短学生间的认知距离,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促进小组之间的情感交流。
但是,这种合作学习只适用于讨论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
2、自由合作学习。
在进行指定的多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组都会合作得很愉快。
有时课后会有学生向我诉苦:谁总是不肯发表意见,或者谁把我知道的方法说了,难一点的我又不会,所以总是坐“冷板凳”等,也有学生就直接提出来喜欢和谁一起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估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53ce4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5.png)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估简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和互动,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
本文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探讨其优点、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优点1.提高学生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2.培养社交技能:通过与其他成员进行合作和交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角度,这样可以促进多元化的思考和创新。
4.互相支持和鼓励:小组内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和鼓励,在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增加自信心。
缺点1.自由载体分配不均衡:在小组合作中,有时会出现某些成员承担过多任务而其他成员贡献较少的情况。
2.管理困难:小组合作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以及有效的团队管理,否则可能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3.个体意见被忽视:在小组讨论中,个别成员的意见可能会被掩盖或忽视,导致决策的失衡。
4.学习速度差异:在小组学习中,某些学生可能比其他人更快或更慢,这可能导致进度上的不一致。
适用场景1.问题解决:小组合作学习适用于需要多种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情景。
2.社区建设:小组合作可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共同实现社区发展目标。
3.跨学科学习:小组合作有助于帮助学生跨越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和研究。
总结:通过评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场景,我们能够了解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社交技能、多样化思维方式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要注意分配不均衡、管理困难等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适用于问题解决、社区建设和跨学科学习等场景中,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之“三问”
![小组合作学习之“三问”](https://img.taocdn.com/s3/m/fe390f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6.png)
小组合作学习之“三问”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协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学会适当地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三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了“为什么要问”、“怎样问”和“问什么”。
本文将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为什么要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什么要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学习需要解决问题,而提问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找到答案,进行思考和探索。
学生需要学会主动提问,积极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提问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小组成员的思维,引发讨论和分享,增强合作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提问可以促进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加深理解,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为什么要问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促进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怎样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问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会提出清晰、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
清晰的问题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目的,具体的问题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探索,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要学会提问,还要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问题,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鼓励他人提出问题,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学会在不同情境下提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的情境需要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和方法。
怎样问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提出清晰、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倾听和接受他人的问题,并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地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样的问题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一、把握时机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
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
如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作一般性了解;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根据需要进行。
就一堂课而言,也有许多环节可引入合作学习:“导入时合作激趣”“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往往由教师一言概过,揭示新知。
但如果适时引入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让学生从对旧知的复习中发现问题,则显得形式上较活泼,学习兴趣也容易被激发。
“新授中启发心智”
这一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评议、纠正错误。
同时,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到收放结合,积极评价,质疑问难,开拓创新。
“小结中评价提高”
一个环节或一堂课结束时,教师的评价往往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又是不现实的。
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
不仅让每一位学生回顾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概括及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为了不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收到实效,“合作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
合作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把一课,甚至几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的讨论、争辩。
但是,每次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
教师要深入其中,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还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
小组学习在课堂
1、初读课文。
在深入地剖析一篇文章之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清楚。
这时,提完要求后,便只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由于在每个小组中,会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时的合作学习是为了以生帮生,以生促生,以便更快地把课文读好读通。
2、生字的识记。
在低年级中,生字的识记,是每一课的重点。
而对于同一个字,不同的是学生可能就有不同的识记方法。
“说说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但这么多的学生不可能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某些学生便会失去积极性但如果让小组先组织讨论,然后再派代表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这样就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发言的机会,而且,我还发现,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在小组中竟然也说得不亦乐乎,时间长了,学生也敢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发言了。
3、讨论问题。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一个问题出来,让学生单独地进行思考,那么答案可能不是那么全面。
这时,“小组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一下子,全班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某些不爱动脑的学生也进行思考、讨论,而且集思广益,经过讨论后,学生的回答一定会更精彩。
4、分角色表演读。
既是表演,那么就应先进行排练,这时分小组合作学习便是一个排练的过程。
有了排练,表演才会更加成功,而且,排练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5、课文的延伸与扩展。
这与讨论问题一样,让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小组的合作学习不仅适用于讲读课文,对于口语交际等同样适用。
不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所以,不管什么时候的合作学习都应先提好要求。
小组学习在课外。
小组学习不只是对于课堂而言,在课后还可以延伸。
比如,课堂中的生字识记,课后就可让小组长对识记情况进行检查;比如,课外识字,就可以让小组长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已普遍存在于老师的课堂,但在课外,却较少见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
其实,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外同样有很大的实用空间,就等待着我们大家一起再探索、研究。
课堂中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相信不久以后,在课后也能感受到课堂中的学习味道。
二、建立和谐、民主、共同合作的师生关系。
长期来“教师是绝对权威”的观念,不仅存在于教师的心目中,在学生的头脑中也是根深蒂固。
这使学生养成了对教师强烈的依赖性,并发展为习惯,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只习惯于被动学、被动接受。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呢?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理解学生异想天开,甚至无理的想法和做法;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宽容学生的幼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真诚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只有建立起平等、信任、理解、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胆怯和依赖心里,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真正实现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逐步形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三、培训技能
在许多公开课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课堂内出现小组讨论、组间竞赛等形式。
但由于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往往导致合作活动的形式主义。
因此,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训练。
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时,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组内设立几个岗位。
如: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织好纪律。
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
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
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
当然视组员人数,还可灵活设岗。
每人一岗,定时轮换。
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这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
四、合理分组
通过合理分组,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
我们以班为单位,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定位以及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固定座位来分
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
这种学习小组是教师们普遍使用的。
2.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
在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群体"。
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孩子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
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这种学习小组的学习伙伴是相对稳定的。
3.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分
我们根据课堂学习任务,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还可以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①交叉合作我们在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如果交差合作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生对学习困难生的良好的带动作用。
如在《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让学生理解葫芦的主人愚蠢、可笑,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班上交流,通过几个学生也能很快地得出结论,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
因此,我们就可以采用交差合作的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
通过优生的带
动,学生们都能得出"小艇的样子有特色"、"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小艇作用大"这三点结论。
②同等生合作
(1)"优-优"合作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通过这种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使得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2)"差-差"合作如果教师不加辨别地单一地使用"交叉合作"的话,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地扼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
因此,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采取这种合作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2)类型学习小组的学生,他们可以参照书上的内容来系统回答即可,而对于(1)类型学习小组的学生,他们要用自己的话,采取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来回答。
以上列举小组组合形式,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有利有弊。
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