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 旅游地理超强简便记忆要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超强简便记忆要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超强简便记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19a46ef46527d3250ce014.png)
第一节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知识要点: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旅游业(旅游媒介) ※难点解析: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 ①对旅游者来说,要有时间、金钱和动机②对旅游资源来说,必须具备非凡性,才能对游客产生最大的吸引力 2、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古代:前 产业化 阶段、个体需求、出游距离近、内容方式少、事务性出游多 (生产力落后、大多数人需要忙于工作、而且经济落后,没有金钱、时间去游玩) 近代:初级产业化阶段、群体需求现代:高度产业化阶段、大众需求、出游距离远、内容方式多、娱乐性出游多 (机械化操作、经济有所提高、闲暇时间多,有条件出去旅游) 3、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方式内容的多样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难点解析:形成的原因: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交通改善4、旅游活动的作用:满足人类的需求(休息、求知、锻炼)促进经济的发展(进口旅游增加外汇、扩大就业、回笼货币稳定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地区间交流※难点解析:为什么说旅游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生产力发展导致人们工作时间减少、而且有了很好的经济条件,所以旅游活动随之产生第二节旅游资源☆知识要点:1、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提点:主要景点的种类区分(从练习图册上、书上)2、旅游资源的特性①多样性:任何一种能吸引游客的事物都是旅游资源②非凡性:世界上同类的事物和现象很多,只有具备非凡的特点,才有可能成为旅游资源③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类为某种需要(两种情况:一、为旅游创造;二、起先为其他目的创造,后成为旅游景观)创造出来的,具备可创造性④长存性:由于游客到景区游玩,并未带走什么,所以说旅游资源具有长存性,而且使用次数越多,价值越大。
但这只是理论情况,旅游资源会在旅游过程中逐渐有所损坏除此之外,自然景观还有地域性、季节性;人文景观还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特点3、旅游资源的价值①美学价值:一般自然景观吸引游客的就是它的美学价值②科学价值:地质地貌景观等自然景观大多具备科学价值,有部分原先并非旅游资源的人文景观也具备科学价值(例:赵洲桥)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指人文景观,但须注意,人文景观常常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所以判定时须谨慎!!!如嵩山,是自然景观,但景区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因为以前长是帝王祭祀的地方)④经济价值:是特指对旅游经营者来说※难点解析:具体的旅游规划应注意什么?①所开发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非凡特点②目前开发后是否有能力保护③新开发的旅游资源与当地原有的景区及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是否相和第三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一)☆知识要点:1、选择观赏位置山峰——远眺;峡谷、洞——近观(置身其中);瀑布——仰视;山水相间——乘船水路观赏;大的江河湖泊——建高楼俯瞰;小的河流池塘——建低矮的亭台楼阁就近欣赏2、把握观赏时机高山或者北方景区——夏季;日出日落——雨过天晴;青海湖鸟岛——5月3、抓住景观特点注意主配景;以隔景法、障景法来丰富景区的层次;用框景法来取景;用借景法扩大景区第四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二)☆知识要点:1、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2、以情观景(综合感受——五种感官;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3、了解景观、把握节奏第五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要点: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活废弃物、交通工具尾气、游客乱抛的垃圾)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服务设施建立对背景环境的影响——不和谐)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有意——游客不文明行为;无意——呼吸、汗水、践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难点解析:旅游资源真的是“无烟产业”吗?就旅游活动本身,一般情况下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大,但也有污染的存在;而且游客层次不一,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对旅游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c7b8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a.png)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旅游的概念:旅游是指人们为了娱乐、放松、教育或其他目的而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点参观、游玩、居住或其他活动。
2.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对经济的影响非常显著。
旅游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市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3.旅游的分类:旅游可以按照时间分类为长途旅游、短途旅游和近距离旅游。
按照目的地分类为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和境外旅游。
按照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为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探险旅游。
4.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设施三大类。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建筑、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社会设施包括酒店、旅游服务中心、交通设施等。
5.旅游的影响因素:旅游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政治稳定等;经济因素包括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消费等;社会因素包括文化交流、人口迁移等;环境因素包括景区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等。
6.旅游的影响:旅游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经济方面,旅游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创造财富。
社会方面,旅游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
环境方面,旅游带来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7.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开发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前提下,要保护好自然环境,确保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同时也要保护好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8.旅游线路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是旅游行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目的地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设计出最佳的旅游线路。
线路规划需要考虑景点的时间安排、交通工具的选择、住宿的安排等因素。
9.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比如,旅游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在线旅游预订变得更加方便;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a3f76bf33687e21ae45a96c.png)
《选修 3·旅行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行及其作用【导言部分】1、什么是旅行业?(记忆)旅行业是联系旅行者和旅行资源的纽带,是以旅行者为对象,为他们供给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永夜,它不经能知足现代人的旅行需求,并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函起着促使和带动作用。
旅行业是以旅行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行活动创建条件并供给服务的综合性家产。
简言之,旅行业是旅行(地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家产模式(经济)。
2、“现代旅行业”的主要特点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性;④带动性;⑤柔弱性。
3、旅行活动的三大体素:(记忆)第一节现代旅行极其发展一、旅行的发展(记忆)区分年月历史阶旅行段需求1841年以古代旅行个体需求,如古代君王巡游、文前人遨游等等。
1841年近代旅行集体需求,花费者数目和普及程~1950 年度大大提高1950年以现代旅大众需求,旅行已成为一般大众的消后游费行为二、旅行的定义与判断(记忆|应用)旅行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临时走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断方法与技巧:1、旅行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差别于“其余休闲活动” ;2、旅行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差别于“其余经济活动” ;3、旅行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差别于“人口迁移” ;4、旅行活动以“花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差别于“一般的花费活动” 。
5、旅行活动必定要和花费联合起来。
三、旅行的基本种类(理解,黑体的重要)分类依照分类内容又可分为:地方国内旅行性旅行、地区性旅行、按旅行区全国性旅行域区分又可分为:国际旅行跨国旅行、洲际旅行、全球旅行备注:在我国,多半旅行者的旅观光、度假保游属于观光旅按旅行目健、公事、宗游。
一些经济发的区分教和购物五达地区的旅客,种。
开始步入独家保健型和购物性旅游的队列依照旅行活动的发古代旅行、近代旅行家产旅行展历史划旅行、现代旅行空间特点目的分事务性出游占绝出游距离较前家产化阶段,为出现旅行企业大部分短特别提示:科技革命促使经济发展,文化初级家产化阶娱乐性、享受性旅出行距离延段,旅游公司出现游显然增加长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良,为旅行产高度家产化阶段,形成达成产休闲性旅行占旅行空间业发展供给了契机。
完整word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91eda17cd184254a353530.png)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4]☆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1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b(总体促进社会发展)-.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c+.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13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总体促进文化繁荣)特色和吸引力○2-.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b值)+.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影响区域环境:a○4复)-.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 b低了旅游质量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1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2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3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4第二章旅游资源5.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1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旅游地理)
![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旅游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52a01c856a561253d36f6f.png)
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旅游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1877c2171fe910ef02df896.png)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一、现代旅游基本知识1.旅游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食、宿、行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欣赏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是地貌景观;自然过程形成;以具体形式表现),它包括:①地文景观,如云南路南石林;②水域风光,如杭州西湖;③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④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
(2)人文旅游资源(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核心是建筑景观;历史过程及人类活动形成;以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表现),它包括:①遗址遗迹,如北京故宫;②建筑与设施,如苏州园林;③旅游商品,如景德镇瓷器;④人文活动,如傣族泼水节。
2.旅游资源的特性(1)旅游资源共性:①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②非凡性(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③永续性(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这是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2)旅游资源独特性:①自然景观:A.季节性—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B.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②人文景观:A.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B.可变异性—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3.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主要为自然景观。
最新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最新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3797e258f5f61fb6366607.png)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四、旅游景观欣赏(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选择观赏位置①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②角度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2.把握观赏时机3.抓住景观特色①做好景观观赏前的准备工作②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与思考结合起来。
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A.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寺庙与塔B联系起来。
②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上表现出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我国古代园林建设: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对比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一方山水一方情5.以情观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①综合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②发挥想象——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点分别是雄、奇、险、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200cba551810a6f524867b.png)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4]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旅游6要素:、、、、、、关系:总体、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六要素的核心: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1、○2、3、4、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1、○(总体促进社会发展)2、3、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1、○(总体促进文化繁荣)2、4影响区域环境:1、○2、2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1旅游业是“ 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性和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扶贫。
○第二章旅游资源5.旅游资源的○2、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6.旅游资源的分类1分类:自然旅游资源:1、2、○3、4、人文旅游资源:1、2、3、4、7.旅游资源的特性1、2、3、4、8.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1 价值1、价值2、价值3、价值○4、价值(考虑)2 (重要条件之一)○3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3 ○4 ○9.我国的旅游资源概况1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2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3其他:○10.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对国家:1、2、3、4、对游客:1、2、11.我国的世界遗产价值1、2、3、4、12.我国的世界遗产概况○1我国于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10年已经有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三位。
4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2我国的世界遗产分布(见下图)○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13.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自然美:a.形象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具体表现: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如:山的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大漠烟波之旷;秘洞之奥;丛林荒原之野等)b.色彩美(特征:丰富且富于变化。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cfdb1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e.png)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一、旅游地理概述旅游地理概述主要涉及到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范围和内容。
旅游地理是以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旅游发展和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地域特点、区域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地理的研究范围涉及旅游景区、旅游地、旅游区扩展和旅游城市等。
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是旅游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开发利用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山水风光、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等;人文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民俗风情等;社会经济资源包括交通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产品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主要有自然景区型、文化古迹型和综合性旅游区型等。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避免对环境和文化的破坏。
三、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旅游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
旅游规划要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管理涉及到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的经营和旅游服务的质量等方面。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此外,旅游地理选修三还涉及到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旅游地图制作与阅读、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
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了解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和旅游目的地的竞争状况,以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和市场营销策略。
旅游地图制作与阅读是了解旅游地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综合地图和专题地图,了解地理环境、景区分布和旅游线路等信息。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和旅游服务进行管理和监测,以提高旅游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旅游地理选修三主要涉及旅游地理概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规划与管理三个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eec4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b.png)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
1. 旅游资源分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 自然资源:指景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景观,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动植物种类等。
- 人文资源:指景区的人文景观和人文活动,包括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节庆活动等。
2. 旅游线路规划:
- 线路设计:根据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选择合适的旅游线路,考虑到交通便利性、景点之间的距离、景点的开放时间等因素。
- 线路安排:确定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制定出行计划,安排酒店住宿和交通工具。
3.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
- 旅游目的地选址:根据景点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作为旅游目的地。
- 旅游设施建设:包括酒店、景区门票、交通设施、游客服务中心等,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
- 旅游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高中旅游地理的一些知识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完整版)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完整版)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84654226fff705cd170a3c.png)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四、旅游景观欣赏(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选择观赏位置①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②角度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2.把握观赏时机3.抓住景观特色①做好景观观赏前的准备工作②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与思考结合起来。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读背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读背](https://img.taocdn.com/s3/m/64733df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9.png)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读背《选修3·旅游地理》1、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旅游者是主体、旅游业的服务对象;旅游资源是客体,旅游活动的基础;旅游业是中介体,连接率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
有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2、旅游者具有的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3、旅游的基本类型分类依据分类内容按游览区域划分国内旅游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全国性旅游国际旅游跨国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按旅游目的划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五种。
备注:在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旅游。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开始步入独家保健型和购物性旅游的行列4、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③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内容可以是观光度假、探亲访友、科技切磋、文化交流、采风问俗、宗教朝圣、体育竞技、狩猎考察、访医问药等)④旅游目的的娱乐性5、现代旅游的六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食: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干净。
②宿:不用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为了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
③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
④游: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才可领略更多乐趣和学到更多知识。
⑤购:在异地购买些物品,既有纪念意义,又是乐趣之一。
⑥娱乐乃人之常情。
特别提示: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绝大多数旅游者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b、“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途径;d、“宿”和“食”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6、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7、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①经济作用: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d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促进社会文化繁荣e 促进国民素质生活质量的提高;f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g促进文化交流。
地理速记秘诀顺口溜
![地理速记秘诀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528a268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6.png)
地理速记秘诀顺口溜
1. 七大洲四大洋,速记不用慌!“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就像记家人名字一样简单,你说好不好记?比如你想想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不也就记住啦!
2. 赤道穿过几大洲,心里默默数呀数。
“非亚大洋洲”,这多顺口呀,就跟唱歌似的,难道还能忘?你试试唱几遍,肯定印象深刻呀!
3. 经线纬线要分清,竖经横纬记心中。
“赤道纬来经线直”,不就像区分筷子和盘子一样容易嘛,还怕弄混?
4. 气候类型有好多,这样记就不难咯。
“热雨热草热沙漠,温海温陆地中海”,是不是像记菜谱一样有趣呀,你平时记菜谱难吗?
5. 板块运动很神奇,六大板块要牢记。
“亚欧板块美洲板,非洲印度洋南极洲”,就像记住你喜欢的球队成员一样,肯定没问题呀!
6. 等高线呀不难看,疏缓密陡要分辨。
“等高线疏坡缓,密坡陡呀别记错”,好比走平路和爬山,一下子就知道区别啦!
7. 世界河流长又长,主要几条要知道。
“亚马孙河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就像记住你最爱的几条街道一样嘛!
8. 世界高峰真不少,珠穆朗玛最高傲。
“珠穆朗玛高高高”,这多形象呀,就像班级里那个最高的同学,一下子就突出啦!
9. 地理区域各不同,特征明显好区分。
“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
和北亚”,这不就像区分不同口味的糖果嘛,很简单呀!
10. 地球五带要分清,热带温带寒带明。
“回归线极圈分五带”,就像把水果分成不同种类一样清楚呀,你能分不清吗?
我觉得这些地理速记秘诀顺口溜真的很实用,能让我们轻松又有趣地记住地理知识,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3a4faa03968011ca200912d.png)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总体促进社会发展)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总体促进文化繁荣)a+.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1)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5.旅游资源的内涵(1)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6.旅游资源的分类(1)分类(见下图)(2)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由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7.旅游资源的特性[4](1)多样性(表现在:a.内容上的多样性b.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2)非凡性;(3)可创造性;(4)永续性(相对的:只有在适度开发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4f1952e76eeaeaad0f3300c.png)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旅游资源面临的喊业 旅游业开展存在的向即旅游贤源的保护举措一、现代旅游根本知识1 .旅游三要素:主体一旅游者;客体一旅游资源;媒介一旅游业.、2 .现代旅游的根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根本要素构成.食、宿、 行是旅游活动的根本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 途径.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3 .现代旅游的根本特点:①旅游主体的群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 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欣赏1 .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是地 貌景观;自然过程形成;以具体形式表现〕,它包括:①地文景观,如云南路南石林;②水域 风光,如杭州西湖;③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④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2〕人文旅游资源〔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核心是建筑景观; 历史过程及人类活动形成;以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表现〕 ,它包括:①遗址遗迹,如北京 故宫;②建筑与设施,如苏州园林;③旅游商品,如景德镇瓷器;④人文活动,如傣族泼水节2 .旅游资源的特性〔1〕旅游资源共性:①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②非凡性〔旅游资源 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③永续性〔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 消耗的,这是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o〔2〕旅游资源独特性:①自然景观:A.季节性一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 称为季节性,如雾淞 形成于冬季.B.地域性一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②人文景观:A.可创造性一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B.可变异性 一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构建知识体系】 旅游纯路选择士强行力K 选择I- 帐游活』力 设计 次区旅游 朋那么 旅游迸源的类型及价值 「资源价值 位置与交通 帐济资想的保护 旅泊费记的 |母各异发 片产闹市.场 旅西安狷及 举措 一堪础,腿笫谀帼 一|「1开嵋承我方一 旗海作用3.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欣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主要为自然景观.(2)科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主要为自然景观.(3)历史文化价值: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为人文景观.(4)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皆有.4.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1)自然地理因素:①地质根底:依托于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其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关;如雅鲁藏布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分布在断裂带上;分布在高原构造带上的断层湖,如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坦喝尼喀湖,我国的青海湖、滇池、洱海等;夏威夷、日本的火山景观.②气候条件:主要依托于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 其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如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冰、雪、雾淞奇景,如吉林雾淞.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日本的札幌、中国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成为世界三大冰雪艺术区.③海陆地形及气候:影响海景的分布与构成;如热带和亚热带海滨风光.④古代城市建设:赋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中国的八大古都、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意大利的罗马.⑤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古代建筑的“七大奇迹〞、庐山、岳阳楼等(2)人文地理因素:①人类重大行为留下的地理“痕迹〞;如古战场、古渡口、万里长城.②社会认知因素:随着时代进步,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旅游形式;如休闲度假村、农家乐分布在城市外围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太空旅游使旅游者步入太空.5.旅游景观的欣赏(1)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①自然美一形态美(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 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如名山大川,泰山雄、黄山奇、华山险、青城幽、峨眉秀、大漠旷、丛林野)、色彩美(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动态美(水动、云动、风动、飞禽走兽等)、听觉美、朦胧美(山之云雾、水之烟雨)、综合美;②人工美(能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如古典园林、民俗风情、雕塑艺术等),它包括:历史意境美、结构布局美、民俗风情美和文化艺术美.(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①大时一把握欣赏时机: A.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如北方山水风景一夏季;北国风光一冬季. B.随天气或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如泰山观日出一凌晨;黄山观日落一黄昏;钱塘江大潮一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鸟岛一每年的五月.C.人文景观, 如赛龙舟一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一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办.②地利一选择欣赏位置:适当的距离;选择好角度;动态欣赏. A.高处远望,如峰峦,能见其雄伟、奇特;丘陵地区的梯田,能见其上下错落 ,线面结合;江河、大海,能见其旷景;宫殿,能见其宏伟气派.B.近看,如城市中的湖泊,宜采用平视,能见其小巧精致;较小的湖沼、池塘,宜采用俯视,能见其水中倒影之妙;山水组合景观需置身其中,动态观察,体验船动山移,如游画中.C.瀑布景观需仰视.③人和一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和谐生美一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如深山藏古寺;人化自然一以情观景〔需综合感受、发挥想象、情景交融、求质求真〕,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体会意境一抓住园林景观特点,如南、北方园林的建筑风格不同 ,构景手法不同〔3〕旅游资源审美的意义〔理解〕:①陶冶情操,健全人格;②摆脱烦恼,美化心灵;③开发智慧,启迪思维;④促进保护,引导开发;⑤传播文化,促进和谐.三、旅游资源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1〕资源价值: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高〔低〕;资源质量高〔低〕.做题术语一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集群状况:指一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种类多少,如剑门关,有地质地貌景观,有生物景观,还有各种人文景观等,集群状况好.做题术语一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3〕地域组合状况:景观与相邻地区的独特性程度;旅游景观丰富〔单一〕,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差〕.做题术语一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2.开发条件〔1〕地理位置与交通: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做题术语一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经济兴旺地区近;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 开发价值大.〔2〕客源市场〔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的季节变化及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旅游者出游受经济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的影响.旅游地的经济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旅游者的经济收入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长. 做题术语一距经济兴旺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或远离经济兴旺地区,客源市场较远〕;能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审美、怀旧、求新等的心理需求;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大,客源市场广.〔3〕根底设施与接待水平: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水平,也要修建相应的配套效劳设施.做题术语一①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效劳设施较完善〕;②地区接待水平强;③景区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4〕旅游环境容量:指景点本身能容纳游客的数量,与景点规模大小〔空间大小〕有关,规模越大,环境承载量越大,如剑门关.3.社会因素:①政策支持;②社会秩序良好.四、旅游规划1.旅游规划的根本内容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要求〔1〕旅游景区的交通规划一①景区交通线路规划〔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平安、可靠〕;②旅游交通工具规划〔适宜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2〕旅游景区的效劳设施规划一①规划的目的〔旅游景区的效劳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效劳业的需要兴建的,它是整个景区的组成局部〕;②规划时要考虑的因素〔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有的效劳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3.旅游活动设计〔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水平:①出游愿望一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②水平一自身的经济承受水平和闲暇时间.〔2〕收集旅游地的信息:①收集信息的渠道一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②需要收集的旅游地信息一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区的特色、旅行费用、旅游效劳设施和条件以及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等.〔3〕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①选择最著名的旅游地;②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比拟大的旅游地;③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4〕保证旅游平安.影响旅游平安的因素:①自然环境一A.旅游区天气〔注意恶劣天气〕;B.旅游区水文条件;C.旅游区地形〔山地注意滚石、陡坎,雨季注意低洼地〕、地质〔注意地质灾害多发区〕.②旅游硬件设施一A.旅游交通〔旅游出行中不搭乘不合格的车辆和超载车辆〕;B.旅游设施;C.旅游商业效劳设施;D.旅行社〔旅行社的资质与效劳质量〕.③社会文化环境一A.旅游地政策与居民态度;B.战争;C.流行病;D.社会治安;E.文化宗教.保证旅游平安:①旅游前一了解旅游地可能存在的平安隐患, 预先规划好旅游线路,准备好必要的平安防护用品.②旅游中一A.出游时:尽可能选择平安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 预防旅游交通过程中的平安事故;B.游览过程中:注意观察地形,选择适宜游览线路和观景位置, 预防过于冒险的旅游活动,不擅自离队,注意防火和保护旅游区的环境资源等;C.注意饮食卫生、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的平安.4.旅游线路设计(1)设计原那么:既能够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利用时间取得最正确效果,又能保证旅游平安.(2)根本内容:①景观丰富多样;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体能,提升质量);③追求最正确效果(乘兴而来尽兴而归);④旅游平安防范(注意交通平安、食品卫生平安和当地治安平安;外出旅游购置保险;增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兀⑤符合自身特点(线路与活动合理可行);⑥选择最正确路径(省时、省力、省费用)五、旅游对区域开展的影响1.现代旅游对区域开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开展:①开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开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展;⑤提升城市化水平;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旅游 ,能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②提供大量就业时机;③促进文化交流(消除了社会、民族偏见 ,增进相互了解);④提升居民收入.(3)影响区域环境:①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②旅游业的开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会造成环境恶化.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开展等作用.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举措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负面影响分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2)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①环境污染:成因一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危害一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健康.②对生物的危害:成因一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危害一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某些珍稀物种灭绝.③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成因一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危害一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④对视觉效果的破坏:成因一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危害一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3)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①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成因一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危害一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②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成因一不文明的游客行为(乱刻乱画、任意践踏和触摸)、过大的游客流量.危害一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③城市化问题:成因一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危害一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举措(1)法律法规(立法机关):①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②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2)工程建设:①政府一设排污处理设施;②旅游研究专家、政府一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③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一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3)旅游工程评价:①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一评定旅游环境容量;②旅游研究一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4)专家旅游环保教育:①政府一倡导绿色旅游;②教育专家一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5)生态旅游:旅游者一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4.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举措(1)增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与保护,预防环境污染.(2)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3)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增强地区接待水平.(4)进一步开展交通事业,完善根底设施建设.(5)增强旅游区的规划与治理,适当限制旅游开发规模.。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6ccfe50dd3383c4ba4cd2a8.png)
《选修3 •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导言部分】1、 什么是旅游业?(记忆)旅游业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 和服务的综合性长夜,它不经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 文化的发函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的综合性 产业。
简言之,旅游业是旅游(地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模式(经济) 。
2、 “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① 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性;④带动性;⑤脆弱性。
3、 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二、旅游的定义与判定(记忆|应用) 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定方法与技巧:1、 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 ;2、 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 ;3、 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 ;4、 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动” 。
5、 旅游活动一定要和消费结合起来。
特别提示: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为旅游产业第一节现代旅游极其发展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 目的的娱乐化;5、旅游产业增长持续化。
五、现代旅游的六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食: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得饱、吃得好、 吃得干净。
②宿:不用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为了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 干净、舒适即可。
③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
④游: 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才可领略更多乐趣和学到更多知识。
⑤购:在异地购买些物品, 既有纪念意义,又是乐趣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
:
第一节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知识要点: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旅游业(旅游媒介)
※难点解析: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
①对旅游者来说,要有时间、金钱和动机
②对旅游资源来说,必须具备非凡性,才能对游客产生最大的吸引力
2、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
古代:前产业化阶段、个体需求、出游距离近、内容方式少、事务性出游多
(生产力落后、大多数人需要忙于工作、而且经济落后,没有金钱、时间去游玩)
近代:初级产业化阶段、群体需求
现代:高度产业化阶段、大众需求、出游距离远、内容方式多、娱乐性出游多
(机械化操作、经济有所提高、闲暇时间多,有条件出去旅游)
3、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方式内容的多样化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难点解析:形成的原因::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交通改善
4、旅游活动的作用:
满足人类的需求(休息、求知、锻炼)
促进经济的发展(进口旅游增加外汇、扩大就业、回笼货币稳定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扩大地区间交流
※难点解析:为什么说旅游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
生产力发展导致人们工作时间减少、而且有了很好的经济条件,所以旅游活动随之产生
第二节旅游资源
☆知识要点:
1、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
人文景观(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
☆提点:主要景点的种类区分(从练习图册上、书上)
2、旅游资源的特性
①多样性:任何一种能吸引游客的事物都是旅游资源
②非凡性:世界上同类的事物和现象很多,只有具备非凡的特点,才有可能成为旅游资源
③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类为某种需要(两种情况:一、为旅游创造;二、起先为其他目的创造,后成为旅游景观)创造出来的,具备可创造性
④长存性:由于游客到景区游玩,并未带走什么,所以说旅游资源具有长存性,而且使用次数越多,价值越大。
但这只是理论情况,旅游资源会在旅游过程中逐渐有所损坏
除此之外,自然景观还有地域性、季节性;人文景观还有可变异性、可移动
性特点
3、旅游资源的价值
①美学价值:一般自然景观吸引游客的就是它的美学价值
②科学价值:地质地貌景观等自然景观大多具备科学价值,有部分原先并非旅游资源的人文景观也具备科学价值(例:赵洲桥)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指人文景观,但须注意,人文景观常常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所以判定时须谨慎!!!如嵩山,是自然景观,但景区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因为以前长是帝王祭祀的地方)
④经济价值:是特指对旅游经营者来说
※难点解析:具体的旅游规划应注意什么?
①所开发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非凡特点
②目前开发后是否有能力保护
③新开发的旅游资源与当地原有的景区及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是否相和
第三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知识要点:
1、选择观赏位置
山峰——远眺;峡谷、洞——近观(置身其中);
瀑布——仰视;山水相间——乘船水路观赏;
大的江河湖泊——建高楼俯瞰;小的河流池塘——建低矮的亭台楼阁就近欣赏
2、把握观赏时机
高山或者北方景区——夏季;日出日落——雨过天晴;青海湖鸟岛——5月
3、抓住景观特点
注意主配景;以隔景法、障景法来丰富景区的层次;用框景法来取景;用借景法扩大景区
第四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知识要点:
1、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以情观景
(综合感受——五种感官;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3、了解景观、把握节奏
第五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要点:
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生活废弃物、交通工具尾气、游客乱抛的垃圾)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服务设施建立对背景环境的影响——不和谐)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有意——游客不文明行为;无意——呼吸、汗水、践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难点解析:旅游资源真的是“无烟产业”吗?
就旅游活动本身,一般情况下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大,但也有污染的存在;而且游客层次不一,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对旅游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旅游活动的进行,为满足游客的需求,肯定会有其他产业存在,而如交通业、旅店业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标准:
一、游览价值(资源本身质量、和周围资源的集群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间的关系——是否非凡)
二、市场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越长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弱)————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三、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四、地区接待能力
五、旅游的环境承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