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全册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全册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的第三章“近代化的探索”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近代化的启动、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事件。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重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相关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代中国社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三章内容,详细阐述近代化的启动、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探讨其历史意义。

4. 例题讲解:解析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典型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近代化的探索2. 内容:近代化的启动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其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近代化的启动及其意义。

分析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异同。

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答案:近代化的启动意味着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异同:同:都是为了推进近代化;异:洋务运动以自强为主,侧重于经济和科技;戊戌变法以变法为主,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制,为中国的民主与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 课后拓展:让学生收集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贡献,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近代化探索的后续发展,了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进一步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统编高中历史第21课教案

统编高中历史第21课教案

统编高中历史第21课教案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掌握关键的历史知识,并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今天,我们来探讨如何制定一份高质量的统编高中历史第21课教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案的核心目标。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注重于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强调历史思维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因此,制定教案时,教师应确保教学内容不仅涵盖必要的历史事实,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接下来,是关于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假设第21课的主题是“改革开放的起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导入新课: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开始,比如描述一个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提出一个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系统地介绍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措施、成就与挑战。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视频等,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改革开放对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这一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实践应用:设计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活动,如模拟访谈、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改革开放意义的理解。

5. 总结反馈: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应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资源。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 设计合理的课堂互动和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通过上述的教案设计,我们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历史纲要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掌握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基本内容;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1. 中国古代史(1)大一统王朝的兴衰•周朝的兴起和灭亡;•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汉朝的兴盛和灭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2)隋唐王朝和五代十国时期•隋唐王朝的兴起、辉煌和衰亡;•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割据。

(3)宋元明清王朝的兴衰•宋朝的建立和北宋的光辉时代;•元朝的统治和开元盛世;•明朝的崛起和明成祖的治理;•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

2. 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影响;•光绪时期的变革和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2)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北洋政府的建立和二次革命;•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和抗日战争。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的成立和缔造伟大成就;•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 世界史(1)古代文明及其交流互通•古埃及文明和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和恒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地中海文明;•古罗马文明和欧洲文明。

(2)欧洲的中世纪和启蒙运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和教会的统治;•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的兴起。

(3)近现代世界的变革和冲突•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联合国的成立;•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外历史纲要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课件】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

【课件】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
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 里有很厚的灰烬层, 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 中有烧过的兽骨、树 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使用火) 籽、石块和木炭块。
1.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域(多元一体)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基本可以分 为中原、海岱(齐鲁)、燕辽、江浙 (吴越)、江汉(楚)、甘青、雁北、 华南、岭南、巴蜀10个区域。后四个 区域相对次要。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
三、天下共主——商和西周
《尚书》载,王曰:
1.甲骨文和商朝的统治(内服外服) “封!我闻惟曰:在
貞 王占曰疑 兹乞雨之日允雨 三月
昔殷先哲王……越在 外服,侯、甸、男、 卫、邦伯;越在内服, 百僚、庶尹、惟亚、 惟服、宗工。”
大意:商王因天气反常 而疑怪吉凶,所以进行 乞雨。这天果然下雨, 证明了商王的判断。事 情记录于三月。
研读课程标准做 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基本上是定位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 到有的放矢 识上。这就使我们明确了教学的任务和重点。
设计问题导学引 为解决教材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完成立德树人
导学生自学
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设计 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理整合教材避 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对教材进行二次整合,而
会的形态,是否具有一套礼仪系统和统治管理的 制度。在这点上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良渚 文化虽然没有青铜器,目前也没有成熟的文字,
思考:传统观点认定的人类 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但是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在制作精细程度上一 点不亚于其文明的青铜器。此外,良渚文化也出 现了很多东方文明的因素,浙江省的良渚博物院
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统编教材高中历史教案

统编教材高中历史教案

统编教材高中历史教案:《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提出问题:在这些事件的基础上,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2.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分析清朝末年的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民族危机等因素,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客观原因。

(2)讲解革命党人的斗争历程,如孙中山、黄兴等人的革命活动,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观原因。

3.讲解辛亥革命的过程(1)讲解武昌起义的经过,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起点。

(2)分析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过程。

(3)讲解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

4.讲解辛亥革命的意义(1)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讲解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分析辛亥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如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5.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1)讲解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如民主政治的兴起、政党制度的建立等。

(2)分析辛亥革命后经济变革,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改进等。

(3)讲解辛亥革命后文化变革,如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让学生谈谈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课后作业2.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有哪些?五、教学反思1.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 课件(共130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 课件(共130张PPT)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 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 。必修 课程采用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 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 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 2.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 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 2.5.交通与社会变迁 • 2.6.医疗与公共卫生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 3.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3.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 3.3.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 3.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3.5.战争与文化碰撞 • 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3.7.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 1.本单元教学立意 • 2.本单元每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1.本单元教学立意 通过食物生产历史的学习,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唯
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识到物质 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理解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引导学生关注农业, 关注食品安全。
2.本单元每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三课大体按照农业发展的时序,分古代、近代、
——东汉 崔寔:《政论》
此则史料阅读出现在第二子
目“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 生活”。可与东汉画像砖的内容 互相印证,旨在说明中国古代农 业耕作方式。
5.图表
与课文内容配合的各种插图和表格。一般配 有详略不等的文字说明。
6.历史纵横 从时间和空间等角度,扩展、补充正文内容。
教科书正文关于尼罗河只提到: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时教案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时教案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认识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与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到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的特点、作用与不足,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价值,形成对当今中国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1.重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的功能和特点2.难点: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内容和评价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明嘉靖黄册原本,右图是清光绪保甲门牌。

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什么制度?对!户籍与基层治理制度。

那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历代户籍制度演变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到明清时期户籍制度演变的历程如何?自主学习1.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2020年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2020年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2020年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2020年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出版后,教师们积极研究相关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优秀的教学案例,有效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和能力水平。

下面将介绍一些值得一提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古代史》模块——《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教学目标:1.了解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2.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和特点;3.比较古希腊民主和现代民主的异同。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古希腊民主制度以及现代民主制度的比较,激发学生对民主制度的兴趣和疑问。

2.知识讲解:结合教科书内容,讲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史料,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

3.团队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古希腊城邦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民主制度的具体运作和影响。

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整理报告。

4.展示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所选城邦的研究成果,包括城邦的民主制度设计、民众参与程度以及其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等。

学生展示后,进行同学间的评价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理解。

5.思考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民主制度与古希腊民主的异同之处,让学生讨论现代民主制度是否具有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二、《近代史》模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全球影响》教学目标:1.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球的重大影响。

教学过程:1.导入:观看相关历史视频片段,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知识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阅读教科书,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危机、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扩张等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导致战争爆发的。

3.事件追踪: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战争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德国入侵波兰、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等。

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彼此讨论,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4.学生报告: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所选事件的研究成果,包括事件的背景、各方态度以及它对战争进程和全球格局的影响等。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

因为本课主要内容从元谋人一直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因为学生在初中已经研究过部分内容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减少重复内容的教学时间。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高中历史研究的第一课,因此应该在本课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研究的兴趣。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研究过本课的部分内容,所以应该适当的减少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间。

三、教学目标课标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地图,了解石器时期中国境内的代表性文化遗存的漫衍,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原为中心的发展方向。

通过表格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和表格掌握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三代政治制度。

难点: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方法与课时讲授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想问问人人,你们知道我们都是什么吗?生:人类。

师:那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来的?生:人类是从猿改变而成的。

师:人类是由猿转变而来。

在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

直立行走塑造了今天人类的体态,同时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而解放出来的双手可以制造出工具。

人类依靠工具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

在此基础上,人类创造出各种文化、文明以及国家。

人教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设计-第7课 《全球性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调整》

人教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设计-第7课 《全球性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调整》

第7课《全球性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调整》一、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学生发展为本,借助史料教学,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水平考试的不同层次为依据,开展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推动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教材分析《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是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二课内容,围绕着新航开辟的影响展开教学。

本课内容在世界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第一节《全球航路的开辟》形成一个整体,前承世界中古史,后启世界近代史。

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全球海路大通,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面更新的时代。

这里的“全面更新”一方面指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全球性联系初步建立。

另一方面指西欧各国通过开辟新航路和发展海外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即将进入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变革时期。

因而,新航路的开辟作为整体世界形成的起点,近代史的开端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比较活跃,通过初中社会学习,对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有了基本的了解,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初步的认识,但尚需进一步深入。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的一定的历史思维,但缺乏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时空背景下考察的意识,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的重要节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相关叙述,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够借助地图和文字史料的解读,知道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人口、物种、疾病和商品的全球性流通,理解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联系的加强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

统编高中历史名师教学设计与指导

统编高中历史名师教学设计与指导

统编高中历史名师教学设计与指导一、教学准备分析[思路分析]充分尊重和体会教材内容,领会课本知识点透射的核心思想,以历史新课标为指导。

以“设间引学一创设情境一探究学习一归纳升华一发散思考”为主要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辛亥革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体验历史、主动探究历史和深入感悟历史的能力。

[前期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的第二课,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过程、结果及意义,内容较多,结构完整。

课标内容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课第一目“武昌起义”,讲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强调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的全过程。

第二目“中华民国的建立”,涉及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一-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熟识的知识:第三目“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讲述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阐述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评价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两种不同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肯定它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在专题三中上承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现代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里程碑。

今年是辛亥革命101周年,对于这个时期的历史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历史素材也很多,为引起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和顺利完成教学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史料,成为教学的有利条件。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史实信息,由被动压迫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变,对历史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指导和帮助,因此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节奏和知识容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过程。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材分析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学、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本课的相关知识,理解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规律。

【时空观念】掌握三国至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与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史实。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大量的史料,以及相关的作品,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历史解释】理解与掌握相关的概念,对三车至隋唐时期所取得的文化成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能够解释的清楚。

【家国情怀】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2.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学生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重点:李春和赵州桥、“光耀千古的诗坛”。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1.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是本课的难点。

2.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书画艺术修养,历史教师对这一部分的研究也不是很专业,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了难度。

3.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课前准备本课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与一些作品有关系,因此需要对一些作品及成就有一定的认识。

对书法、画作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对古代的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统编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课件

统编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课件

统编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课件经过深度优化后的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源自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五单元“辛亥革命”的第二课“辛亥革命”。

课程内容涉及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升历史思维。

3.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培养追求民主的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工具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辛亥革命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提出问题,如:“这张图片/视频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个场景?它与我们的历史有什么联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引入本课。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并完成课后练习。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讲解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重点讲解其历史意义。

4.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辛亥革命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辛亥革命的过程,理解其历史意义。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辛亥革命的理解,讨论其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辛亥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的结果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业设计1. 简述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

2. 描述辛亥革命的过程。

3. 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考虑是否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以及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是否充分。

同时,应针对教学难点,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讲解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高中统编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统编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统编历史必修三教案
教案的核心是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历史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因此,本教案范本将围绕以下几个重点展开:
1. 课程主题的确立:以“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为例,通过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的基本历史线索,理解并分析该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 教学内容的安排:内容应包括明朝的建立与衰亡、清朝的兴起与统治、以及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等。

4. 教学方法的选择: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活动的设计: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历史场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6. 作业与评价:布置适量的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资源。

- 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和深层次分析历史事件。

-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对传统观点提出质疑和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份优秀的历史教案应当能够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的长河,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代公民。

第五单元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教学设计说课(教学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单元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教学设计说课(教学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从学者的研究看,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得得失有着密切 的关联,国家制度的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 成败,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兴亡。从财政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影 响来看,学者亦得出同样结论。因此,本单元所讨论的货币 和赋税制度的内容,我们从“财政制度和国家治理”这个大 概念入手,分析古今中外的货币演变史和中国不同时期的赋 税政策给国家治理带来的效果,总结其中的得失和经验,帮 助学生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学术依据
学术界关于财政制度的研究
刘守刚《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 —近现代中国财政转型与政治发展》 一书中提到“财政是国家的生命线, 财政制度是国家权力运行的重要通 道,财政的收支和管理活动是国家 权力运行的重要表现。”
学术依据
学术界关于货币的研究
吴华君在《中国古代财政与国家治理:历史的轨迹》提到:
教材依据
教材内容解读:
单元导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开始活跃起来, 这是各国历史上的共同现象。商品交换到一定程 度,货币产生,货币经历了从海贝金属到纸币的 演进过程,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逐 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同样,在经济发展和商品交 换的大背景下,国家政权逐步实施了各项税收政 策。中国古代实行赋税制度、关税制度和个人所 得税制度则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财政 制度的调整与国家治理效能
说课流程
CONTENTS
目录
一、 单 元 主 题 提 炼 二、 学 情 分 析
三、 教 学 目 标
四、 教 学 过 程 分 析
五、 教 学 评 价 分 析
一、单元主题提炼
课标依据
教材依据
学术依据

高中统编版历史备课教案讲义: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高中统编版历史备课教案讲义: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十九世纪主要在西欧传播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大社会思潮进持续向东欧、东南欧、亚洲、非洲等地传播,客观上推动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国际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和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三是二战后新型民族国家经过战争和现代化的洗礼,将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文化。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必修历史课程中已经学过本单元涉及的战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回忆这些战争的时间和涉及的地域,了解战争发生前这些地域的文化特点,帮助学生较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及补充史料,学生能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三大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的进一步传播,进而推动不同地区实现了文化重构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及补充史料,学生能解释二战为何推动民族自决成为国际公理,并能够分析其影响。

3.通过与阅读教材,学生能归纳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将本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进行文化重构的具体表现,并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次世界大战推动文化重构的表现【教学难点】两次世界大战推动文化重构的影响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释题导入:本课的标题为“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现代战争”有很多,教科书仅仅选取了两场最重要的战争即两次世界大战;“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意味着战争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方式之一。

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重构。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文化重构的角度,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基于此,本节课添加一个副标题——“两次世界大战与文化重构”。

新课讲授: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两次世界大战与文化重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全册优质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全册优质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全册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近现代世界发展趋势”。

具体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和全球化进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近现代世界发展基本史实,提高历史素养。

2. 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和国际关系演变等方面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3.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国际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全球化进程中问题与挑战。

教学重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回顾已学世界历史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介绍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解资本主义制度起源和特点。

(2)讲解两次工业革命,分析其对世界历史影响。

(3)阐述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帮助学生理解国际格局变迁。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现象,让学生分析其背后原因。

(2)通过观看工业革命纪录片,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带来变革。

4. 例题讲解:(1)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与发展: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及其意义。

(2)两次工业革命:以美国为例,探讨工业革命对国家经济、社会影响。

5. 随堂练习:(1)列举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重要事件,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全球化进程中问题与挑战。

六、板书设计1. 近现代世界发展趋势2. 内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全球化进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及其意义。

(2)以美国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国家经济、社会影响。

(3)结合教材,谈谈你对全球化进程中问题与挑战认识。

2. 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宗法制的特点、意义,并根据所学说出与分封制制的关系?
血缘认同,亲疏有别
嫡子继承,迭代有据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3.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井田制)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 地制度,起源于商,兴 盛于西周。
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主要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 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 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较多, 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技艺精湛。(青铜时代)
学习要点:
1.
方法: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这里需要知道考古
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
2主. 线+重点:早期国家产生、发展
中华民族的不断融聚 方法:
商朝讲述“内外服”问题,可涉及神权政治因
素。西周的分封制,说明集权程度不高,显示出比商朝的进步之处。在讲述中国早
免面面俱到
不必面面俱到的讲述,使教材内容更适用于教学。
把握教材结构适 应教材变化
全面把握新教材,注意辅助栏目的运用,避免本末倒置。
由徐蓝、 朱汉国 教授主 编,对 2017版 课程标 准解读。 第六章必修课程“中外 历史纲要”解读,包括 设计思路、课程目标、 内容要求解读、教学建 议、学业要求。
课程解读与单元导语分析: 专题名称及内容解读;单 元导语解读;单元重点及 整体说明;单元教学建议 等…… 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 课立意、子 母间逻辑关 系、内容取 舍考虑、关 键内容表述 的说明、栏 目内容设置 的考虑……
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 里有很厚的灰烬层, 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 中有烧过的兽骨、树 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使用火) 籽、石块和木炭块。
1.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域(多元一体)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基本可以分 为中原、海岱(齐鲁)、燕辽、江浙 (吴越)、江汉(楚)、甘青、雁北、 华南、岭南、巴蜀10个区域。后四个 区域相对次要。
研读课程标准做 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基本上是定位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 到有的放矢 识上。这就使我们明确了教学的任务和重点。
设计问题导学引 为解决教材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完成立德树人
导学生自学
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设计 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理整合教材避 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对教材进行二次整合,而
分封的对象:
同姓诸侯(鲁晋燕……) 先王之后(宋杞……) 异姓功臣(齐秦楚……)
分封的目的:巩固周室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西周的建立和统治(分封制、宗法制)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
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
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
城。
——柳宗元《封建论》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 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 分亲,皆有等衰。”
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同:多元性 异: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系
(多元一体)
2.新石器时代的特征(生产力角度)
半坡遗址彩陶鱼纹盆
原始人定居生活场景
河姆渡遗址碳化稻
良渚文化磨制石器
简要说明
根据所学分析新石器时代 有哪些特征?
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
从事原始农业,开始定居 生活,出现陶器;
二、从部落到国家——天下为家
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万邦古国) 2.夏朝的建立
三.商和西周——天下共主
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2.西周的分封和宗法制 3.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4.早期国际的基本特征
简化知识点 凸显教学主线与重点
精选材料设计问题
材料 现在国际上的判断标准是,一个文化能
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
——《左传·桓公二年》
01 拱卫王室,巩固统治的作用 02 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03 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诗经》曰:“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 维宁,宗子维城。”
《礼》 曰 :“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 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 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 理族人者也。”——《白虎通义·德论》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在课堂中较难处理的问题
总体容 量偏大
内容涵 盖面广
知识点 密度大
叙述过 于浓缩
表述不 甚清晰
依据评价体系 立足课程标准 转变思想观念 科学设计方案
转变“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思考如何“用教材教” 转变“怎样教”的固有思路,思考学生“如何学习”
领会高考评价体系——顶层设计(方向引领) 研习新版课程标准——目标导向(有的放矢) 把握教材体例和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功能——工具载体 从学生学习历史的角度,以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 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方法途径
思考问题:对于“殷周之变”,你更认同谁的观点?查找相关材料,说明你的观点。
本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可以达到历史解释学业质量水平4,即能够在 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 解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天下为公——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
三、天下共主——商和西周
《尚书》载,王曰:
1.甲骨文和商朝的统治(内服外服) “封!我闻惟曰:在
貞 王占曰疑 兹乞雨之日允雨 三月
昔殷先哲王……越在 外服,侯、甸、男、 卫、邦伯;越在内服, 百僚、庶尹、惟亚、 惟服、宗工。”
大意:商王因天气反常 而疑怪吉凶,所以进行 乞雨。这天果然下雨, 证明了商王的判断。事 情记录于三月。
现在国际上判断的标准又是 什么?什么说良渚文化已经
就归纳了六个关键词:稻作文明、玉器文明、水 利文明、原始文字、城市文明、早期国家。 我 甚至认为,良渚文化是东方早期一个集大成的文
进入文明阶段?
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晔答《新京报》记者
素养角度设计教学评价
一种观点认为,殷商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残民事神”,西周时代是“敬天保民”, 代表是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另一种观点认为,殷商其实是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主流,而周朝本来是西隅小邦, 后来的发达只不过是继承了殷商的文化。代表是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
主线1:早期国家发展到统一国家;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主线2: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等
抓住关键核心内容
第1课的课标要求: 1.1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 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 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家国一体,华夏认同
OPTION 01
OPTION 02
OPTION 03
贵族政治 王权神权 权力分散
土地国有 贵族占有 集体劳动
早期文字 青铜文化 华夏认同
政治
经济
文化
期国家特征时,要求使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不同材料,知道考古材料
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搭建知识结构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天下为公
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2.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会的形态,是否具有一套礼仪系统和统治管理的 制度。在这点上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良渚 文化虽然没有青铜器,目前也没有成熟的文字,
思考:传统观点认定的人类 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但是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在制作精细程度上一 点不亚于其文明的青铜器。此外,良渚文化也出 现了很多东方文明的因素,浙江省的良渚博物院
二、天下为家——从部落到国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
谓大同。”
——《礼记》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
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是谓小康。”
——《礼记》
部落联盟时期
国家产生
二里头文化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宫 殿建筑群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 中轴线规划。整个宫殿建筑群壮观、 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规模特征,是 权力、地位的象征。……以二里头遗 址为代表的夏文化遗址分布于豫西、 晋南等地区,其晚期与商朝早期二里 岗文化相接,从而为夏朝的存在提供 了考古学依据。
王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神 秘色彩; 中央VS地方:内外服制
(定期向王纳贡;奉命征伐)
2.西周的建立和统治(分封制、宗法制)
▲ 西周分封示意图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
三人。
——《荀子·儒效》
《序列班次入席歃血为盟,共同拥护周 成王为天子。
3.阶级社会的产生(早期国家的形成)
◎良渚古城遗址规划示意图
◎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
第城一邑等、级祭以坛大等量公玉共礼空器间随的葬组的织墓需为要代公表共;权力; 第蟠二龙等纹级是随王葬权少代量行玉公礼共器权,力又的有象生征产;工具随葬的; 第第墓三四葬等等规级级模仅 以与以无居少随住量葬规陶品格器的等和殉差石葬异器墓说随为明葬代了为表私代。有表制;产生, 阶级分化—日—益姜明军显《。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述》
天下为家——从部落到国家 天下共主——商和西周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 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 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一、天下为公——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