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心理学笔记分享(ppt x页ppt课件
实验心理学幻灯课件(2024)
26
情绪类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 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 情绪。
2024/1/30
动机概念及作用
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 活动的内在原因,是行为 的直接动力。
情绪与动机关系
情绪可以激发和维持动机 ,动机也可以影响情绪的 产生和变化。
27
情绪与动机对行为影响理论模型介绍
米勒魔法数字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通过一系列实验发 现,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 组块。这一发现被称为米勒的魔法数 字,它揭示了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 及其对项目组织和加工的影响。该实 验对于理解短时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机 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4/1/30
25
06 情绪与动机对行 为影响实验研究
2024/1/30
2024/1/30
测量单个刺激呈现后被试作出 反应的时间。
测量多个不同刺激呈现后被试 作出相应反应的时间。
测量被试对两个或多个相似刺 激进行辨别并作出反应的时间 。
12
反应时法在认知过程研究中应用
01
02
03
04
知觉研究
通过测量被试对不同刺激的反 应时间,研究知觉的辨别、识
别和再认过程。
注意研究
利用反应时法研究注意的分配 、转移和选择性等特性。
2024/1/30
21
05 记忆过程实验研 究范式与案例分 析
2024/1/30
22
记忆过程分类及特点概述
2024/1/30
记忆过程的分类
根据信息在大脑中存储和提取的方式,记忆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 阶段。
各阶段特点
感觉记忆具有短暂的保持时间和有限的容量;短时记忆具有较短的保持时间和有限的容 量,但可通过复述转化为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相对持久的保持时间和巨大的容量,
《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2021/3/8
7
盐 城 师 范 学 院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刺激与反应
• 心理实验的特点是要求有机体对刺激作反应。
• 刺激是指一定对象或情境对有机体施加的作用 和影响。
• 反应是由神经、肌肉或腺体所实现活动及变化。
• 刺激与反应是相对的,有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有可能成为刺激,但不是一切变化都是刺激, 只有引起某种反应的变化才是刺激。
2021/3/8
5
盐 城 师 范 学 院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实验的特点
• 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使现象发生,并在 事前为进行观察做好充分的准备。
• 可以使所要研究的现象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发 生,反复进行观察,验证观察的结果。同时可 把条件叙述出来,使别人能照样重复,核对结 果。因此实验具有可核对性或可验证性。
2021/3/8
3
盐 城 师 范 学 院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心理实验设计的必要性
• 心理学的实验对象是动物和人,动物和人的心 理现象是极其复杂,是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 要想探求某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就 必须控制其中一部分因素,以便观测其余因素 所发生的作用,或者先控制一部分因素,之后 再控制另一部分因素,以便逐步探明各个因素 所起的作用。有时不仅要探明单个因素的作用, 还要探明多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这样就必须做 好实验设计,才能有效地控制实验因素。
问题的选定(1)
• 实验是对现象或事件提出“为什 么”“怎么样”等问题,并探求其答案
的科学手段。所以,进行实验首先要选 定问题。
• 问题往往从如下四个方面来的:第一是 来自实际的需要。
最新实验心理学电子课件-实验设计课件PPT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模式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示例
人们解决两个不同问题的思维特点分析
实验任务:分马问题和肿瘤问题
分马问题
如下图所示,栏内有九匹马,请画出两个 正方形将每一匹马分隔开。
肿瘤问题
假如你是个医生,面临一个胃部患恶性肿瘤的 病人,这个病人不能动手术,但如果不摧毁肿 瘤,病人会死掉。有一种射线可用来摧毁肿瘤, 但如果用高强度射线幅射肿瘤,肿瘤虽会被摧 毁,但这种高强度射线也会使肿瘤通道上的健 康组织受到损伤。强度较低的射线对健康组织 无害,但也不会摧毁肿瘤,用什么方式能使射 线摧毁肿瘤同时又避免伤害健康组织呢?
相同任务:如打靶;根据打靶成绩进行分组; 类似任务:如问题解决→不同种类问题解决; 相关任务:如智力测验→问题解决。
第二步,根据作业分数形成配对组。
配对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在实验处理之前,就把组间变异 缩到最小,并使各组内变异比单独的随 机分配更接近相等。因此,这种设计能 对被试个别差异给予更多的控制,小型 实验用配对设计,其效果比用随机分组 的效果更为显著。
被试间设计是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 受一个自变量的处理,对另一被试者 (组)进行另一种处理,故又称独立组 设计。
包括随机组设计和配对组设计。 被试间设计的统计检验——独立样本的
差异显著性检验。
1、随机组设计
将被试随机分配在不同的组内接受不同的自变 量处理。
随机组设计的基本假设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 同的组,若对各组用同一样的课题,在系统的 条件下进行测量,其结果就成为系统组,则他 们的成绩在统计上应是相等的。
混合设计举例一
Johnson等(1983)用混合设计的方法 比较抑郁者和非抑郁者的记忆成绩。
实验前后设计评价
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游标卡尺(带有两脚规与毫米刻度的尺)式的触觉计,遮眼罩,记录纸。
实验程序
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分为两区,自手背至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A、B与C区。测量前,盖上蓝印,刺激在印内进行。 2、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就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主试对第一种回答记为“+”,第二种回答记作“-”,第三种怀疑的回答记作“?”。主试不管被试作何种回答,都要按原定计划将一个系列实验做完。然后再重复这一系列实验,以取得确定的判断。 3、使用游标卡尺时,必须垂直地降落,并使两个尖点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不超过两秒钟。主试先进事迹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4、正式实验时采用常定刺激法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至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为一毫米。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表排列顺序。 5、让被试每做完100次试验休息5分钟。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到有两点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象。 1、进一步选定被试的面颊与前额为测量区,按上述程序进行试验。 2、再选定被试腹部、肩部、大腿等被掩盖处为测量区,进行试验的程序同上。
讨论
1、双眼与单眼在分辨远近深度知觉中有无显著差异,其原因何在? 2、深度知觉阈值的个体差异是否明显? 3、双眼视角差是否有极限值,超过此值时深度知觉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4、研究深度知觉有什么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4版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人机交互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帮助设计师 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28
THANKS
2024/1/26
29
观察的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 的记录和描述,以了解事物的真实状态和 发展变化。
实验与观察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强调实验方法的运用,但观察 也是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实验和观察相 辅相成,共同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2024/1/26
8
变量与控制
变量的定义
变量的选择与操作
在实验中可以操作和测量的因素或特 征,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变量, 并对其进行精确的操作和测量,以保 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控制变量的方法
通过随机化、双盲法、对照组等方法 控制实验中的干扰因素,确保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024/1/26
9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 2
实验设计的类型 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等 多种类型,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 设计。
学习曲线实验
01
研究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和速度,如迷宫学习实验、条件反射实
验等。
记忆保持与遗忘实验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自由回忆
实验等。
记忆干扰与抑制实验
03
研究不同记忆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抑制现象,如前摄抑制和倒摄
抑制实验等。
13
思维与决策实验
实验心理学.pptx
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存在差异:刺激强度增加的效果时相 对于已有的感觉强度,而非绝对
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
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
2019-7-9
谢谢欣赏
8
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第一次对人类心理现象(感觉)的精确量化表 达
等等
科学研究不可能在道德的真空中进行
——Kimmel,1988
2019-7-9
谢谢欣赏
31
纽伦堡法则(Nuremberg Code,二战):
被试应该自愿参加研究; 被试应该对实验研究的性质有全面的了解; 任何情况下都要尽可能避免发生危险; 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被试不受任何伤害; 实验应由具备专业素质的科学家主持; 被试有权随时退出实验。
2019-7-9
谢谢欣赏
12
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建立第一间用于研究的心理学实验室 实验心理学的开山人物
——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
2019-7-9
谢谢欣赏
13
艾宾浩斯(1850-1909)
生平
185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富商家庭 1873年,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80年,柏林大学讲师 1885年,出版《论记忆》 1908年,出版《心理学概论》
带动了对各种心理现象的科学量化研究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
——实验心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19-7-9
谢谢欣赏
9
“没有费希纳……也许仍然会有一种实验心理 学……可是,在实验体中,却不可能出现如此广 泛的科学范畴,因为,如果测量不能成为科学的 工具之一,则我们很难认为某个课题是符合科学 的,因为他所做的事情和他做这些事情的时代, 费希纳创立了实验计量心理学,并把这门学问从 其原来的途径搬回来导入了正轨。人们也许可以 称他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者,人们也许会 把这个称号送给冯特。这没有什么关系。费希纳 种下了肥沃的思想之种,它生长起来,并带来了 丰硕的成果。”
实验心理学 PPT课件
▪即:μS+N和μN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因此,就可以用μS+N – μN表示独立于
个体反应倾向的,对刺激敏感程度 (辨别能力)的指标
*被试可能的四种反应
反应
刺激 有信号 (S+N)
有信号 无信号
击中 Hit
漏报 Miss
SUM(P)
1.0
则:I2=1,I1=0
*C=(1/1.365)·0.841+0=0.616
*ROC曲线
▪实验条件改变会影响反应倾向,但是对辨
别力的影响很小
▪例:变换实验条件,改变先定概率 发现d’稳定,而β变化
▪ROC曲线描述被试在同等辨别力时所可能
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同反应标准)
▪以P(FA)为横坐标,P(Hit)为纵坐标,将不同
phone usage while driving
*注意和自动加工
*有些任务需要很少的资源就可以执行 *自动加工不需要意识努力,也不会受其他
认知活动的影响
*What affects the capacity any task
requires?
*Task difficulty *Familiarity with the task *Practice
后期选择/反应选择模型 (Deutsch & Deutsch )
*所有信息都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的加工,
选择性注意不是出现在知觉和加工阶段, 而是出现在对刺激的反应阶段
*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后期(例如在刺
激信息的意义理解之后)
*人们只是选择最重要的信息来加以反应,
因此就有了选择性注意
《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第二节 心思量表的建立
▪ 等级陈列法举例〔见P97〕 ▪ 某广告公司要对10张广告的优劣作评选,
请来了17名评判者〔即被试〕。评判的方 法是让被试将10张广告排成美到丑的一个 顺序。经过众多被试的比较,就可求出全 体被试对同一广告评判的等级的平均值, 这个值就是广告的平均等级。各广告按平 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方法。此法的详细步骤是主试先呈现一个 规范刺激,例如,一个分量,并赋予规范 刺激一个客观值,例如为10,然后让被试 以这个客观值为规范,把其它不同强度比 较刺激的客观值,放在这个规范刺激的客 观值的关系中进展判别,并用数字表示出 来。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对每个比较刺激 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
▪ 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关于大小常性的 对照研讨:
第二节 心思量表的建立
▪ 伯雷斯等人以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人的大小常性要高; ▪ 汉米尔顿等人那么以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人的大小常
性要低; ▪ 皮什克姆-史密斯等人的看法以为他们彼此并没有差别。 ▪ 这些情况,以前总以为是实验条件和方法的不同呵斥的,
▪ 对数定律表示:心思量是刺激量对数的函 数,即当刺激以几何级数添加时,心思量 那么以算术级数添加。
▪ 这两个定律只适用中等强度的刺激。
第二节 心思量表的建立
▪ 二〕幂函数定律 ▪ 史文斯定律:指的是心思量S〔如长度的客
观单位〕是物理量I〔如线段的长度〕的幂 函数,用公式表示即S=bIa。其中b是由量 表单位决议的常数,a是觉得通道和刺激强 度决议的幂指数。幂函数的指数值决议了 按此公式所作心物关系曲线的详细外形。 这就是史蒂文斯提出的幂定律或称史蒂文 斯定律。
▪ 3.什么是比例量表?通常是怎样建立这种 量表?
实验心理心理学ppt课件
伦理原则
保护被试的权益和尊 严,避免对被试造成 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
1/30
10
03
心理实验的实施
2024/1/30
11
心理实验的操作程序
实验设计
明确实验目的、假设和变量,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类型(如 组间设计、组内设计、混合设
计等)。
2024/1/30
被试选择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被 试群体,确保被试具有代表性 且数量足够。
实验材料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刺激材料、记 录工具等,确保实验条件的一 致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 控制额外变量,确保实验结果
的可靠性。
12
心理实验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
记录被试的反应时、正确 率等实验数据,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024/1/30
数据预处理
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 转换等预处理操作,以便 于后续分析。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新的 心理现象和规律,推动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25
实验心理学的跨学科融合与发展
与神经科学的融合
实验心理学将与神经科学更紧密地结合,共同揭示心理与行为的神 经基础。
与人工智能的交叉
实验心理学将借鉴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和方法,推动心理实验的自 动化和智能化。
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实验心理学将更多地与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等)进行交 叉研究,探讨社会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实验后的心理干预问题
实验心理学PPT重点附内容
Lecture 1 导论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
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
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
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
”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
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
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
发现唱色明显较慢。
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2、科学的方法的特征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行为现象的解释,具有可重复性和自我校正性。
心理研究也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
科学方法的优越性(两个原则):A、强调经验观察:采用一定方法,系统观察现象,获得资料。
“实验”的方法B、提供了帮助人们判断知识和信念正误的程序,公开的、可以自我校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3 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分工
5)结果的意义
大脑的左半球“擅长”于言语、写作、数字运算、 阅读等,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 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
随着对大脑两半球功能定位的认识的增加,我们可 以有效地治疗中风或脑部受伤的患者。
语的形式)。在涉及空间关系和形状的视觉任务中,复制三维图画, 左手的成绩更好。
大脑的左半球在言语上优于右半球(一些左利手人可能
正好相反)。
4)讨论
总结性结论:每个人的颅骨内有两个不同的脑,每个 脑都具有复杂的能力。
加扎尼加:如果我们真有两个脑,那么当大脑的两半 被分开后,也许我们就有双倍处理信息的潜能。
同其他研究以动物为被试一样,最主要的批评是动物与 人的关系问题。把老鼠的结果推广到猴子或人类更难。
对这些的批评罗兹维格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依然证实了 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强调,一些同时进行的研究证明, 营养不良对大脑发育的影响也会因环境的丰富而减轻,或 因环境的恶arian Diamond及其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
加扎尼加:即使大脑完好无损的正常人,大脑两半 球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完全充分(感到伤心,却说不出原 因)。
6)批评
贾尔ˑ利维:正因为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二 者的功能必须整合,而不是互相分离。通过整合,大脑能 用不同于任何一个半球却更为强大的能力及方式去工作。
你能阅读、理解并欣赏一个故事,是因为大脑是作为 一个单一的、整合的结构运行的。
将一只尚未发育的小老鼠放入一个有趣的环境(例如,装有 玩具或者障碍物的笼子)里生长,它们脑部产生的突触数量 要比在一个空笼子中长大的老鼠的突触数量多。如果孩子被 剥夺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或者是在一个被忽视的环境中长大 ,他们脑部的活动会比在正常条件下长大的孩子的要少。 2、丰富环境的生活经历有助于提高学习本身,即使是在贫 乏环境中长大的成年动物,当它被放在一个丰富环境中的时 候,它的大脑发展也能获得提高。 3、玛丽安.戴上蒙德在人类智力毕生发展的过程方面运用了 这一研究成果。她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始终充满好 奇心,这将刺激他的神经组织和大脑皮层------我寻访在88岁 以后还极有活力的人,我发现那些经常用脑的人大脑不易老 化。” 4、两外两个研究分别把罗兹维格有关环境影响大脑发展的 观点应用于研究精神病患者。
实验心理学笔记分享(PPT X 页)
目录
1 以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道德问题 2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3 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4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5 小心视崖!
前言
1.以人为研究对象的道德问题 2.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道德问题
知识体系
生物学与 人类行为
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裂脑人)
先 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大 天 脑内各种酶和神经递质的评估
语言中心位于大脑的左半球。
触觉能力:右手(左半球) 说出名字、描述并指出用途
左手(右半球) 不能说出、不能描述、可以找出
我们之所以可以说出左手里物品的名字,是因为:
信息
左手(右半球)
右半球(表达)
胼胝体
视觉+触觉:
右视野:HE→左手指向
HEART 左视野:ART→口头报告
右半球具有语言加工能力,能理解语言(使用一种非言
正常人不会只哟半个脑,也不会有两个脑,有的只是 一个分化的大脑,脑的每一半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7)近期应用
(Hommet&Billard,1998)对斯佩里和加扎尼加的 研究基础提出质疑,认为切断胼胝体难以把大脑分成两半。
(Parsons,Gabrieli,Phelps&Gazzaniga,1998) 割裂脑患者日常感知的世界不同于我们正常人。
图2.1 三个笼子的环境
3)结果
结果证实,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其大脑皮层更重、 更厚;神经元更大;突触也大50%;RNA和DNA的比率也相 对更高。(如图2.2)
丰富环境与贫乏环境相比老鼠大脑皮层增加的比率
百分比差异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老鼠一胎多子——好分离在不同的环境下
2)方法
12组老鼠,每一种由取自同一胎的三只雄鼠组成。
在标准的实验室笼子中,有几只老鼠生活在足够大的空间 里,笼子里总有适量的水和食物。(左上)
贫乏的环境是一个略微小一些的笼子,老鼠被放置在单独 隔离的空间里,笼子里总有适量的水和食物。(右上)
丰富的环境几乎是一个老鼠的迪斯尼乐园,6-8只老鼠生 活在一个“带有各种可供玩耍的物品的大笼子里,每天从25 种新玩具中选取一种房子笼子里。(下)
设想,人们为什么给婴儿准备这么多可看可玩 的东西呢? 儿童又是否需要一个令他们兴奋的环境 以促进智力和大脑最大限度的发展?
1)理论假设
将饲养在单调或贫乏环境中的动物与饲养在丰富环境中 的动物相比,两者在大脑发育和化学物质等方面将表现出明 显的不同。
为什么用老鼠 做被试
老鼠大脑平滑性——检测和测量更容易 老鼠体型小, 不昂贵——节约经费
实验次数
系列1
图2.2 丰富环境与贫乏环境相比大脑皮层增加的比率 (实验2至实验16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4)讨论及批评 也许并不是丰富的生活环境使大脑产生了变化,而是由 于老鼠接受了不同的实验处理,如纯粹的触摸或压力情景。
在贫乏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因被隔离而产生压力,这是导 致它们大脑欠发展的原因。
(Schiffer,1996)对于一些完整的、“非割裂”的 大脑的人,他们大脑的右半球可能会比左半球的功能更独 立,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控制一个人的意识。那么,多 重人格障碍有没有可能是隐藏于大脑右半球的人格的外在 表现呢?
02 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今天,如果你进入一间婴儿房,你可能会看到 一张婴儿床,在婴儿伸手可及的上方悬挂着许多小 动物玩具和各种各样的彩色玩具。其中一些玩具会 发光、会活动、会演奏音乐,或者兼有上述三种功 能。
——
后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同卵 天
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研究
之
争
4.小心视崖!——婴儿视崖实验
2)方法
1.检测视觉
三种不同
加扎尼加进行综合,揭示出大脑功能之谜
类型的测试 2.检测触觉
3.检测听觉
图1.1 对割裂脑患者进行视觉测验的典型装置
3)结果
视觉能力:大脑的两半球在视觉方面能力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