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制度【医院设备耗材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属于国有资产,有效管理并合理使用,确保其设备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防止设备资产流失,是全院干部职工的责任和义务。
各科室(部门)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地发挥设备的效能,合理利用并尽可能XX各类设备的使用寿命。
切实管理好医院的财产。
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的医疗设备属于国有资产,任何科室(部门)和任何人都无权遗弃和自决处理。
二、医疗设备报废的条件:
1、仪器、设备未达到国家计量标准,严重影响使用安全,造成公害,又不能维修改造者。
2、超过使用年限,结构成旧,性能明显落后,严重丧失精度者。
3、由于科技进步所引起的不可预知技术淘汰的设备。
4、部件损坏,无法修复,或维修费用超过整机价值50%者。
三、符合设备报废条件的设备,由科室认真填写“医疗设备报损申请表”,填写内容须实事求是。
四、根据科室申请报损表,由设备科组织检测、论证,从技术及管理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五、由医院设备管理领导小组XX相关科室主任及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科室申请及设备科意见进行综合鉴定和评判,作出初步意见,报请院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能否报废。
六、根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物资产控制》等有关法规,固定资产报废需经卫生主管部门、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才能核销。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一律上缴财务科入账。
七、同意报废的设备,由设备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回收,并由科室、财务资产管理进行帐物的核销工作,设备科做好档案处理工作(批准报废表存于档案中)。
八、科室申请购买的设备,成本折旧未完成,不得作报废处理。
医疗器械报废处理制度
医疗器械报废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报废处理工作,确保患者用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本制度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涉及医疗器械的使用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医疗器械:指用于医疗诊断、治疗、防备疾病或缓解病情的设备、仪器、料子和其他仿佛产品。
2.报废处理:指依据医疗器械使用寿命、损坏程度等因素,决议是否连续使用该器械,以及如何进行处理的程序。
第二章报废标准第四条报废标准1.医疗器械在以下情况下应予以报废处理:–使用寿命已满。
–严重损坏或失效,无法进行修复。
–存在严重污染或变质。
–超出器械的有效使用期限。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报废的其他情况。
2.报废标准应依据医疗器械的种类、等级、用途等因素进行具体界定,并建立相应的清单和标识。
第五条报废鉴定和认定1.对于可能需要报废的医疗器械,应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
2.鉴定报告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使用寿命等基本信息。
–医疗器械的损坏情况、维护和修理可能性等认真描述。
–鉴定结论,明确是否需要报废处理。
3.鉴定报告应由医院的管理负责人审核确认,并建立相应的记录档案。
第六条责任与义务1.医院管理负责人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报废处理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2.各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将可能需要报废的器械上报,搭配鉴定工作的开展。
3.医院管理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报废处理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报废处理程序第七条报废处理方式1.经鉴定确认需要报废的医疗器械,应依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销毁:对损坏或失效的医疗器械进行完全摧毁,确保无法再被使用。
–封存:对存在严重污染或变质的医疗器械进行密封存放,防止连续污染环境。
–重利用:对使用寿命已满但仍能进行维护和修理和清洁处理的医疗器械进行检修和再利用。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3篇)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一、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采购的计划数量应遵循“适量滚动”的原则,采购数量严格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做好预防产品积压、报废的防患工作。
二、库房管理人员填报《卫生材料采购计划表》时,应充分把握医院现行适用品种及用量趋势。
做好产品领用异动品种的分析报告,新材料入库达到半年期仍未领用的清退申报,更新产品时必须保障原产品用毕、等值置换、原则不作退库处理,不得报废。
三、经过盘点清库和实际了解,确需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应符合以下标准:(一)、自然损耗无法修复,如因保管不当应追究保管人责任。
(二)、人为损坏,当事者按相关规定赔偿后报废。
(三)、效期临近而无法退货、换货,并且到期未用完的。
(四)、在用产品,但有效期已过,追究保管员责任后报废。
(五)、以前用过,但现在根本未用且不能再用的。
四、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程序(一)、使用科室库房和医院行政库房清理核对确认;(二)、填《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审批表》交设备科核查;(三)、报相关院领导批准后报废;(四)、设备科下帐核销。
五、报废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残值处理所得归医院所有。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或者个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因达到使用期限、过期、磨损、污染或其他原因不再适合继续使用,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报废处理的制度。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医疗机构和个人使用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的安全和卫生,并防止失控的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和个人在报废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时应遵循以下程序:1. 鉴定和分类:医疗机构或个人应先对报废的器械材料进行鉴定和分类,判断是否符合报废条件,并将其分为可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等不同类别。
2. 记录和登记:对于报废的器械和材料,医疗机构或个人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登记,包括报废原因、数量、型号规格等相关信息,并保存备查。
3. 分类处理:根据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或个人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5篇)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1)凡符合以下报废条件的不能用于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应予以报废。
经检测,维修后技术性能仍无法达到临床应用基本要求。
仪器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超过使用年限。
严重污染环境,危害患者或工作人员安全及健康,改造费用昂贵的。
虽可以修复,但维修费用过大,已不值得修理的。
计量器具按“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规定,已无法满足计量基本标准的要求。
凡是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的设备(2)申请报废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医学工程部(处、科、室)登记造册,逐一填写“报废医疗设备申请表”,有相关技术部门作技术鉴定,设备主管提出调剂报废意见,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3)万元以上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的报废,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程序申报。
(4)凡减免税进口的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除以上规定外还应按海关有关规定办理。
对于可供家用设备的报废处理,应加强审核,严格控制。
(5)待报废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在未批复前应妥善保管,已批准的报废的大型医疗设备应将其可利用部分拆下,折价入账,入库保管,合理利用。
(6)经批准报废的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使用部门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理,一律交回设备主管部门统一处理。
如有违反者应予追查,并交主管部门处理。
(7)已批准报废的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在处理后,应及时办理财务销账手续,其残值收益应列入医疗设备更新费、改造基金项目专项使用。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2)是指用于指导医疗机构对正常破损的医疗器械进行报废的规定和程序。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使用破损的器械对患者造成安全风险。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破损定义:明确什么样的破损可以被认定为正常破损,例如明显变形、断裂、损坏的部件等。
2. 报废标准:制定一些具体的判断标准,例如根据破损程度、影响使用安全和有效性的程度来确定是否报废。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模版(四篇)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模版一、引言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节约资源的使用,制定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程序和管理,并确保报废过程的透明、科学、合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管理。
三、报废程序1. 报废申请(1)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责任人(如科室护士长)须提出报废申请。
(2)报废申请须详细说明需要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名称、型号、数量以及原因等信息。
2. 报废审批(1)报废申请经责任人审核确认后,提交给医务处进行审批。
(2)医务处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核,如符合报废要求,则进行审批并签字。
3. 报废登记(1)报废审批通过后,医务处将报废申请记录在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登记簿上,并对被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进行标识,以便核对和管理。
(2)报废登记簿上需记录报废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报废日期、报废原因以及操作人员等信息。
4. 报废处理(1)医务处将被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进行分类,如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应进行回收处理;如有潜在危害的,应进行专门处理。
(2)回收再利用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经过清洗、消毒等处理后,可重新投入使用。
(3)进行专门处理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需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置,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5. 报废记录(1)医务处需在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记录簿上记录所有的报废情况,包括报废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报废日期、报废原因、处理方式以及操作人员等信息。
(2)报废记录簿需由医务处负责保管,并定期进行备份。
6. 相关报告(1)医务处应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向上级医疗机构或相关主管部门报送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情况。
(2)报送的报废情况报告应包括报废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报废日期、报废原因、处理方式以及操作人员等信息。
四、责任与处罚1. 责任人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责任人负责报废申请的填写、审核和上报等工作,并确保报废程序的规范和合规。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模版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管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行和患者的健康,适用于本机构内所有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处理。
二、术语定义1. 报废:指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因无法继续使用或过期等原因,需予以废弃或销毁的操作。
2. 废弃:指将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暂时置放于指定地点,并隔离和标识,以待后续处理。
3. 销毁:指将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进行专业处理,确保其无法再被使用,并记录销毁的详细信息。
三、报废流程1. 发现报废需求(1)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过期或损坏,无法继续使用;(2)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出现失败的现象,无法修复;(3)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因维护或修理需暂时报废。
2. 报废申请(1)由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的责任人员填写《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申请表》,包括报废原因、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2)申请表需经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审核。
3. 报废审批(1)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查申请表,确认报废申请合理性和合规性。
(2)若报废数量较大或涉及价值较高的医疗器械,需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报废方案,并取得批准。
4. 报废处理(1)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需被统一收集,并暂时置放于指定的仓库或区域。
(2)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需隔离和标识,以防止误用和混淆。
(3)对于过期的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需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销毁。
5. 记录与报告(1)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记录,详细记录报废的物品、数量、规格型号、报废原因等信息。
(2)报废记录应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确保流程合规和信息真实可信。
(3)医疗机构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报废记录和相关报告,以保证透明度和监督。
四、责任与义务1. 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责任人员负责及时发现报废需求,并填写报废申请表。
2. 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报废申请,并及时进行审批。
3. 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报废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收集、处理和记录工作。
医疗器械报废管理规定
医疗器械报废管理规定一、总则1.1 目的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在失效、损坏或者淘汰时能够得到妥善处理,防止医疗器械的再次使用对患者安全和公共卫生造成潜在风险,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使用、维修、管理医疗器械的医疗机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个人。
1.3 术语和定义- 医疗器械: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类似物品,包括其附属件或者配件。
- 报废:指因失效、损坏或者淘汰而不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使用、维修、管理。
二、医疗器械的报废程序2.1 报废识别当医疗器械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用并标识为报废:1. 医疗器械存在缺陷,可能导致患者伤害或者死亡;2. 医疗器械的主要部件损坏,无法正常工作;3. 医疗器械的精度或者性能降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4. 医疗器械因环境因素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性能严重退化;5. 医疗器械超出规定的使用寿命或者使用期限。
2.2 报废审批1.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医疗器械报废审批制度,明确报废条件和程序;2. 报废审批应由使用单位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员负责,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估;3. 报废审批结果应当记录并存档备查。
2.3 报废处理1. 经审批确定报废的医疗器械,应进行明显的报废标识,并与正常使用的医疗器械分开存放;2. 使用单位应按照环保、卫生等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废弃处理;3. 废弃处理过程应有详细记录,并留存处理机构的处理证明文件;4. 使用单位应当对报废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并确保医疗器械不再被误用。
三、医疗器械报废管理的要求3.1 报废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报废管理制度,明确报废的程序、责任人、处理方式等,并进行培训和宣传,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规定。
3.2 记录和报告1. 使用单位应详细记录医疗器械的购买、使用、维修、报废等信息,并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2. 报废医疗器械的相关信息应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及时上报。
医疗器械报废处理与淘汰制度
医疗器械报废处理与淘汰制度1. 背景与目的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的报废处理与淘汰流程,确保医院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器械的报废处理与淘汰。
3. 定义•报废:指医院内的医疗器械因损坏、性能不符合规定、超出访用寿命或其他原因,不再具备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情况。
•淘汰:指医院内的医疗器械因技术落后、不适应医疗发展需求或其他原因,在性能和功能上已无法满足医疗需求。
4. 报废处理程序4.1 医疗器械报废申报4.1.1 使用单位(各科室或病区)在发现医疗器械存在报废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报告,并供应相关的报废申请单。
4.1.2 报废申请单内容应包含:医疗器械名称、型号、厂家、使用科室、报废原因、报废时间等信息。
4.2 报废审核与处理4.2.1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收到报废申请单后,应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
4.2.2 审核结果可以是同意报废、退回申请、要求维护和修理或连续使用。
4.2.3 同意报废的医疗器械,应依照下一节的报废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3 报废处理程序4.3.1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依据报废的医疗器械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破坏处理:对于无法修复或无法安全处理的医疗器械,应采取破坏的方式进行处理,确保不再被使用。
•永久封存:对于某些有保存价值或可能用于教学、研究等用途的医疗器械,可以进行永久封存,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
4.3.2 对于需要破坏处理的医疗器械,医院应订立相应的破坏处理方案,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破坏处理的记录应认真记载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
4.3.3 对于需要封存的医疗器械,医院应建立封存台账,认真记载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封存时间、封存地方等信息,并采取恰当的措施防止损坏或遗失。
5. 医疗器械淘汰程序5.1 淘汰申报5.1.1 使用单位(各科室或病区)在发现医疗器械存在淘汰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报告,并供应相关的淘汰申请单。
医疗设备报废制度(通用7篇)
医疗设备报废制度医疗设备报废制度(通用7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疗设备报废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医疗设备报废制度1医疗设备报废制度一、凡使用期满并丧失效能、性能严重落后不能满足当时需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且无法修理或无修理价值的医疗设备可申请办理报废手续。
二、医疗设备报废,必须先由使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报废原因、数量、经医疗设备科鉴定审核批准。
单价一万元以上贵重设备必须经院领导审批后,方能办理报废。
三、经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由医疗设备科会计办理销帐手续,建立残值帐目,档案员办理相关档案手续。
四、凡经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必须送交医疗设备科,进价万元以上的设备须由设备科报国有资产管理局处理。
医疗设备购置及引进制度一、医院各科需用的各类低值易耗器材,由各科每月拟定计划,交设备科审批,由采购员联系采购。
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自律,采购质优价廉的物品。
仓管人员负责对各种低值易耗器材验收工作,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器材坚决退换。
二、单价在5万元或以上的设备购进,必须先由计划使用科室提出可行性报告,填写《医疗设备购臵申请表》,并由科室核心组全体成员签名,交设备科加具意见,后提至医院办公会议讨论研究决定是否购买。
三、洽谈购买单价5万元以上设备时,由院领导、设备科领导、设备使用科室领导(或设备使用人员)参与洽谈。
有关人员不允许单独与经销商接触洽谈有关买卖业务。
对拟购的设备选择应具备多向性,有比较择优购买,洽谈成功必须签定正式供货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参加洽谈人员不允许接受经销商的各种赠品及旅游邀请。
在购买设备中获得的折扣全部归公,绝对禁止收受回扣。
四、设备到位的验收工作一般由本院设备科技术人员,使用科室负责人及档案室管理人员一同验收,并收集所有的档案资料。
部分高精尖新设备如本院不具备验收能力的,将邀请省市有关部门参与验收。
医院医疗器械报废及销毁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规范医院医疗器械报废及销毁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医疗器械的报废及销毁工作。
三、报废标准1. 使用年限超过规定期限的医疗器械;2. 因故障、损坏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的医疗器械;3. 被淘汰的医疗器械;4. 无法维修或维修成本过高的医疗器械;5. 国家规定需要报废的医疗器械。
四、报废流程1. 报废申请:科室负责人根据报废标准,填写《医疗器械报废申请表》,经科室主任审核后,报设备科。
2. 设备科审核:设备科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报废医疗器械是否符合报废标准。
3. 报废审批:设备科将报废申请提交至医院领导审批。
4. 报废实施:经审批同意的报废医疗器械,由设备科统一安排报废。
五、销毁流程1. 销毁申请:设备科根据报废医疗器械的报废标准,填写《医疗器械销毁申请表》,经设备科主任审核后,报医院领导审批。
2. 销毁审批:医院领导审批通过后,设备科组织实施销毁。
3. 销毁实施:设备科组织专业人员对报废医疗器械进行拆解、销毁,确保报废医疗器械无法恢复使用。
4. 销毁记录:设备科对销毁过程进行记录,包括销毁时间、地点、人员、报废医疗器械名称、型号、数量等。
六、监督管理1. 设备科负责报废及销毁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报废及销毁流程的规范执行。
2. 医院定期对报废及销毁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设备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八、其他1. 报废及销毁过程中,设备科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2. 报废及销毁过程中,应确保报废医疗器械不流失、不外泄,防止安全隐患。
3. 报废及销毁过程中,设备科应做好报废医疗器械的回收工作,减少资源浪费。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3篇)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1)凡符合以下报废条件的不能用于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应予以报废。
经检测,维修后技术性能仍无法达到临床应用基本要求。
仪器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超过使用年限。
严重污染环境,危害患者或工作人员安全及健康,改造费用昂贵的。
虽可以修复,但维修费用过大,已不值得修理的。
计量器具按“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规定,已无法满足计量基本标准的要求。
凡是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的设备(2)申请报废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医学工程部(处、科、室)登记造册,逐一填写“报废医疗设备申请表”,有相关技术部门作技术鉴定,设备主管提出调剂报废意见,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3)万元以上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的报废,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程序申报。
(4)凡减免税进口的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除以上规定外还应按海关有关规定办理。
对于可供家用设备的报废处理,应加强审核,严格控制。
(5)待报废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在未批复前应妥善保管,已批准的报废的大型医疗设备应将其可利用部分拆下,折价入账,入库保管,合理利用。
(6)经批准报废的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使用部门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理,一律交回设备主管部门统一处理。
如有违反者应予追查,并交主管部门处理。
(7)已批准报废的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在处理后,应及时办理财务销账手续,其残值收益应列入医疗设备更新费、改造基金项目专项使用。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2)是为了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而设立的制度。
在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经常被使用,长期的使用会导致磨损、老化或者损坏。
当医疗器械出现破损或者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时,需要根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这样可以避免因破损器械使用引发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医疗事故,同时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破损程度评估:医疗机构设立相关的评估标准,对破损程度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报废。
医院医疗设备仪器、器械报废管理制度
XXXX医院医疗设备仪器、器械报废管
理制度
一、凡符合医疗设备报废条件的不能用于临床使用,
应予以报废。
二、下列设备可申请报废
⑴已达到或超过规定年限且无修复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
⑵结构陈旧、性能落后、严重丧失精度,不能满足使
用要求且无法修复的仪器设备。
(包括生产厂家无配件及无法修复)
⑶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将会引起人身及事故危险,且不易修复改装者。
⑷严重浪费能源、造成严重危害、因事故或灾害造成
严重损坏的仪器和设备。
三、申请报废的医疗设备仪器及器械应由使用科室提出,经设备科登记造册,逐一填写《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经设备科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应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对需要报废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给出实事求是的技术鉴
定后,由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提出报废意见并签字,
报分管院长及院长签字后由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医疗器械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定与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医疗器械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定与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医疗器械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定与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一、前言为了保障医疗器械仓库的安全和保管医疗器械的质量,本单位制定了以下医疗器械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定与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二、医疗器械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定1. 医疗器械仓库的管理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仓库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2. 医疗器械仓库内密集存放的商品应当注意周围走道的宽度,保证行人、车辆通行安全;3. 医疗器械仓库内应当保持通风,具有放、排气设备;4. 医疗器械仓库内应当按照合理的布局设计,并配备防火、防盗和报警设备;5. 医疗器械仓库内的危险化学品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具备特有的容器及防护措施。
6. 医疗器械仓库内工作人员必须永久标识和分类标明存放的商品名称、数量、型号、状态和有效期,以便于管理和保管。
三、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1.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在存储期满后,必须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分别分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内;2.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在使用过后,必须进行记录及保留至少5年的记录,以便日后处理及追溯;3.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处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4.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必须进行安全标识,并按照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管理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四、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暂无。
五、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相关法律法规:指与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管理、报废处理等相关的国家、地方政府的法律和法规。
2. 分类标明:即是将每种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根据其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标记,以便于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保管。
六、本文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仓库环境不佳:在仓库地点周围存在噪音扰民、尘土飞扬等不利于物品储存的因素,应当采取维护环境卫生,增强防尘、防潮、防渗和防震等工作,确保仓库环境安全、清洁和干燥。
医疗器械处置与报废制度
医疗器械处理与报废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的处理和报废流程,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营和病患的人身安全,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涉及医疗器械的处理和报废工作,包含但不限于手术器械、诊断仪器、治疗设备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应遵从医疗器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第二章医疗器械处理管理第四条医疗器械的处理是指对已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维护和修理、回收或报废的工作。
第五条全部医疗器械的日常处理工作由本医院医疗器械科负责,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维护和修理等处理;2.对需要报废的医疗器械进行鉴定、登记、记录和处理;3.帮助医院各科室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形进行监督和检查;4.对回收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整理、入库和分发。
第六条医疗器械的处理须符合以下要求:1.清洗和消毒工作必需依照医院订立的操作规范进行,确保医疗器械的表面和内部得到彻底清洁,以防止交叉感染;2.维护和修理工作必需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医疗器械的功能和性能恢复正常;3.报废医疗器械必需经过严格检查鉴定,并依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4.回收的医疗器械必需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符合再利用标准,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第七条医疗器械处理工作应供应相应的记录,包含但不限于日志、台账、报表等,以便于追踪与跟踪。
第三章医疗器械报废管理第八条医疗器械报废是指医疗机构对无法修复、失效或实现使用寿命的医疗器械进行鉴定、记录、报废和处理的工作。
第九条医疗器械报废工作由医疗器械科负责,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鉴定和确认医疗器械是否符合报废标准,采取技术手段评估损坏程度;2.登记和记录报废医疗器械的相关信息,包含种类、数量、型号、报废原因等;3.依照环境保护要求对报废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环境污染最小化。
第十条医疗器械报废须符合以下要求:1.报废医疗器械必需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和确认,确保实现报废的标准和程度;2.报废医疗器械应严格依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3.医疗器械报废的相关信息应及时记录,并供应相应报表进行备案。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1. 背景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使用与安全密切相关。
在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些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的报废问题。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不当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建立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成为必要。
2. 目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1.确保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安全使用;2.减少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浪费;3.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3. 实施范围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的实施范围应包括所有医疗机构、诊所等医疗卫生机构。
4. 报废分类医疗机构应根据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进行分类报废。
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损坏、失效或过期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2.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3.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的安全文明用具。
5. 报废流程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5.1 报废申请当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已经损坏、失效、过期或被污染时,需报废。
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有关科室提出报废申请。
5.2 报废审批有关管理人员应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批,确保报废申请符合规定,并将报废申请的记录及时归档。
5.3 报废处理医院应按照报废分类的要求,对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进行处理。
损坏、失效、过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应及时销毁;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应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安全处理;被污染的安全文明用具应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安全使用。
5.4 报废确认医院应在处理完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后,及时对其进行报废确认,包括报废日期、报废数量等等,记录清晰明确。
6. 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应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对报废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安全使用和报废情况的合规。
7.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医疗工作的安全正常进行,减少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加强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医护人员健康,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什么是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是指针对医疗机构内已过期、损坏、污染或不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制定的报废管理制度。
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减少医疗机构的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要求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度建设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内部审核和评估。
医疗机构应明确报废流程、责任和规范化管理模式,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统一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统一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标准,明确各类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期限、报废原则、报废程序、报废方式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监督管理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管理岗位,加强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各类报废行为。
同时,医疗机构需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工具设备医疗机构应针对不同类别的报废物,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设备。
例如,切断针头使用后应放入专门的切断桶内,丢弃后能够实现“一次排除”的红色医疗垃圾应放置在特定的医疗垃圾桶内。
每个垃圾桶都应有清晰的标识,避免混淆和错误。
处理方式对于已报废的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医疗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杀菌消毒、破碎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这些处理方式符合环保安全要求,消灭可能伤害人体和环境的病原体,以及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相关性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关乎到就医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也与医疗机构的形象和信誉相关。
一旦医疗机构未能在报废管理上实现严谨的管理制度和条例化的管理流程,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危害。
总结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是现代医疗机构必须遵守的基本操作规程。
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执行程序,不仅能够保证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的安全与有效性,降低医疗机构的经济损失,而且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报废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企业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管理规范,减少风险和损失,维护医疗质量和安全,订立本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报废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相关部门及人员,旨在明确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的报废流程、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以确保报废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2. 定义•医疗器械:指用于防备、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设备、仪器、用品等。
•卫生料子:指用于医疗保健和卫生防护的器具、用品等。
3. 报废流程3.1 报废申请1.相关部门及人员如发现医疗器械或卫生料子存在损坏、过期、失效、变质、无法修复等情况时,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2.报告应包含报废品种、数量、原因等相关信息,并由责任人签字确认;3.上级部门在收到报告后,应立刻审批并进行合理的布置。
3.2 报废处理1.上级部门批准后,责任人应依照布置,将需要报废的医疗器械或卫生料子移至指定区域,确保不会被错误使用;2.在报废区域,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应依照规范进行分类、包装,并附上相应的标识,以便于后续处理;3.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报废物品,应采取措施进行合理处理,保护相关信息的安全性;4.对特殊情况下需要立刻报废的医疗器械或卫生料子,责任人应立刻通知上级部门,并进行相应处理。
3.3 报废管理1.上级部门应设立特地的报废管理岗位,负责统筹、协调报废工作,并建立相应的资料和档案;2.报废记录中应包含报废品种、数量、原因、处理方法等信息,并由责任人签字确认;3.对于频繁报废的医疗器械或卫生料子,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报废率;4.定期对报废处理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评估包含报废率、报废原因、处理方法等;5.对于高值、特殊或有争议的器械和料子,应依照特殊规定进行处理。
4. 管理标准1.全部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的采购、入库、存储、使用、报废等环节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2.负责人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管理的意识和本领;3.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档案;4.相关人员应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的使用安全;5.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维护医疗器械及卫生料子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
这些器械和材料在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建立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报废原因分析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报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超过保质期限。
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一般都有使用的保质期限,超过了这个期限后就必须停止使用,并进行报废处理。
2.使用过期。
医务人员在使用器械和材料时,如果使用过期的物品,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受破损影响。
有些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破损,无法继续使用,就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4.污染。
一些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无法再次使用,必须进行处理。
报废处理方法对于已经报废的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必须进行安全、灵敏的处理方式,以保障环境和患者的生命健康。
常见的处理方式如下:焚烧处理在无污染的条件下,采用高温对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进行焚烧处理。
这样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降低废品的体积。
包装处理在报废的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上进行标识并包装妥善,方便搬运和运输到废品处理厂进行处理。
储存处理对于无法进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必须进行储存,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报废制度建立为了规范医院中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工作,建立完善的报废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建立报废制度的具体内容:制定操作流程医院应针对各类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报废标准。
安排专人负责医院应有专人负责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处理工作,建立长期有效的责任制,确保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安全处理。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医院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记录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使用情况、报废时间、报废原因、报废处理情况等信息。
以便日后查询和数据分析。
加强员工培训医院应进行大规模的员工培训,使员工了解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报废处理流程和标准,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医疗器械的报废制度
医疗器械的报废制度
一、医疗器械经多年使用自然损坏,确已失去维修价值,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经维修人员检修后,填写报废申请单,报设备科,由设备科组织人员审查论证,报请主任批准后生效。
二、医疗器械报废批准,根据需要更新相应的医疗器械;对于淘汰的医疗器械,根据需要更换新型设备。
三、对于报废的医疗器械,一律交回总务科库房,维修室设专人负责保管,充分利用报废的医疗器械,修旧利废,保证医院医疗器械的完好使用。
四、报废器械审查论证由下列人员组成:分管主任、器械科长、报废器械科室有关领导、维修人员。
每季审查报废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处理,并有记录。
五、凡符合以下报废条件的不能用于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应予以报废。
(一)经检测,维修后技术性能仍无法达到临床应用基本要求。
(二)仪器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超过使用年限。
(三)严重污染环境,危害患者或工作人员安全及健康,改造费用昂贵的。
(四)虽可以修复,但维修费用过大,已不值得修理的。
(五)计量器具按“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规定,已无法满足计量基本标准的要求。
(六)凡是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的设备
六、万元以上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的报废,按国家国有
资产管理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程序申报。
七、已批准报废的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在处理后,应及时办理财务销账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
一、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采购的计划数量应遵循“适量滚动”的原则,采购数量严格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做好预防产品积压、报废的防患工作。
二、库房管理人员填报《卫生材料采购计划表》时,应充分把握医院现行适用品种及用量趋势。
做好产品领用异动品种的分析报告,新材料入库达到半年期仍未领用的清退申报,更新产品时必须保障原产品用毕、等值置换、原则不作退库处理,不得报废。
三、经过盘点清库和实际了解,确需报废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应符合以下标准:
(一)、自然损耗无法修复,如因保管不当应追究保管人责任。
(二)、人为损坏,当事者按相关规定赔偿后报废。
(三)、效期临近而无法退货、换货,并且到期未用完的。
(四)、在用产品,但有效期已过,追究保管员责任后报废。
(五)、以前用过,但现在根本未用且不能再用的。
四、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程序
(一)、使用科室库房和医院行政库房清理核对确认;
(二)、填《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审批表》交设备科核查;
第 2 页共 2 页
(三)、报相关院领导批准后报废;
(四)、设备科下帐核销。
五、报废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的残值处理所得归医院所有。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