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纵向班级设置:
本科生(2009年沈阳医学院对检验、影像、麻醉、口腔专业学生实行“纵向管理”模式。“纵向管理”即打破常规学生管理中以年级为单位的横向管理模式,实现以专业为单位的纵向设置。纵向的班级管理模式弥补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医学院班级纵向管理模式的探索_黄晓梅》
研究生: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从 2004 年开始尝试组建以学科、专业(科室)为单位的研究生纵向班级,并于2005 年在所有研究生中推广。每个研究生班大约30 人,所有按照纵向建制的研究生班均打破研究生的入学时限,每个班级包括不同年级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时,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人数较多的单位可以按照课题组建班,人数较少的单位,可以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合建班级)《高校研究生矩阵式管理模式探究_朱华》
研究生矩阵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自清华大学1998年开始实施纵向班级改革以来,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进行了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实践表明,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研究生集体建设发展的需要。这种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
面提高。基于对研究生发展新特点的认识,通过对纵向班级管理模式的科学分析,借鉴其他院校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于2005年7月完成了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的改造实施。改造中充分虑到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学习进度方面的不同,博士生进入课题研究时间较早,学习年限较长,以实验室为主要学习和科研地点;而硕士研究生由于学制仅两年,一年级全年上课,而到二年级就立即面临写论文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学习地点分散,不具备设立纵向班级的条件,因此实行“硕士横向班建制,博士纵向班建制”。两年多的反复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值得其他高校借鉴的经验。
建设重于“建制”对大部分研究生来说,纵向班级是一个全新的集体形式,要增加研究生的集体归属感,体现新集体的生命力,发挥纵向班级的学术平台优势,必须有意识地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即“建设”重于“建制”、多途径强化导师作用、纵向党支部建设、加强配套管理体系建设
国外班级管理:国外对于班级管理的研究可以说也是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西方近代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组织产生起。国外学者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班级管理,但其中绝大部分关注的是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而对高校班级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发现,国外班级管理研究中有关群体与环境的互动研究和理论模式研究对改善大学班级管理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国外的研究很少涉及高校班级管理,更多的是针对学生事务性管理方面的研究。以美国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为例,其管理制度是基于SLI(Student Learining Imperative)理论,在具体操作上,管理高度专业化,分工精致明确。美国高校学生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强调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幵展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满足不同天赋、不同需要、不同目的和不同个性的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和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和执行力等综合素养。美国辅导员的工作具体划分为两大块:日常事务管理和学生服务。日常事务管理近似于我国目前的宿舍管理、日常管理、资助管理等,学生服务主要等同于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高校全民动员与广泛参与,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纵向班级设置缺点:纵向班级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纵向班中容易形成以导师或课题组为中心的小团体,不利于班级整体的团结。纵向班级中,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影响了同一年级学生完成共同管理流程的工作效率。由于纵向班级建设时间较短,导师的认可度有限,参与的班级活动和德育教育工作有限。各类配套管理体系的建设没有及时完成,影响了纵向班级工作的开展等。《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_牟晖》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发展
基于辅导员管理模式视角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研究_李春英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_职业化发展的根本路径_李振跃
大类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_岳宗德
高校辅导员的职位设置模式研究_姚植兴
1、从高等教育发展大局来看,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然而,
目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非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亟须下大力气开展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提高其专业性。从辅导员个体发展来看,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个体发展的内在诉求。首先,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给辅导员提供了实现人生目标的最佳途径,可以有效消除辅导员“发展无出路”的忧虑,使其积极工作。其次,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提高其社会地位并获得社会和业内人士认可与尊重的关键。最后,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必定会给辅导员待遇的提高带来更多契机,有益于其利益诉求的满足。
2、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对辅导员进行分类式管理,可以根据不同辅导员的不同
工作内容和研究方向制定不同发展机制,以促进其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而我国当前高校辅导员管理模式不对辅导员进行分类,对不同专业或发展方向的辅导员同规则管理,由于考评的标准不一,这导致在客观上就难以根据不同类别辅导员的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发展机制,在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
3、美国辅导员协会将辅导员的角色确定为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社会化辅
导师,对辅导员进行分类式的管理,将学生辅导工作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剥离开来,加强学生管理相关学科的建设。美国高校学生辅导和事务管理是一种职业化、专业化的工作,岗位职责清晰,工作效率高。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要求与职责的规定以及我国高校实际,笔者认为应当借鉴美国经验,细化辅导员分类,明确其岗位职责,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美国“辅导员”协会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1967)在其经典研究专著《学校辅导员(The School Counselor)》中较为详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