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及其研究成果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02
03
04
05
叶枕瘟
初期灰绿色 扩展后灰褐色 常引起叶片早枯 和节或穗颈发病
一、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01
02
03
04
05
穗颈瘟和枝梗瘟
一、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01
02
03
04
05
谷粒瘟
在灌浆后的成熟或半成熟稻谷上出现
病谷颖壳有灰白色或者褐色、黑褐色 椭圆形或不规则病变
多从颖壳前端开始发病
病原
主要以铜、汞为 代表
以稻瘟净、富士 一号和异稻瘟净 为主要的防治药
剂。
日本立法禁止汞 化合物在农业生
产中的应用
主要以黑色素合 成抑制剂三环唑
防治稻瘟病
日本富士山首次发现了异稻瘟净的抗性 菌株,且发现此菌株有与其他杀菌剂如
富士一号的交互抗性
五、防治
(三)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 (2)药物作用
抗真菌化学药物作用点主要有四类: ①细胞壁生物合成抑制剂; ②神经鞘脂合成酶抑制剂,包括丝氨酸棕榈酰转移
二、病原
稻瘟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科、梨形孢属。 病部灰绿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霉层
分生孢 子梗
分生孢 子
发病规律
03
三、发病规律
分生孢子
稻瘟 病菌
病稻 病谷
再侵染 气流
新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梗
04
发病原因
◎一 气象条件
◎三 病菌越冬基数
◎二 种植品种不当 ◎四 栽培技术
四、发病原因
水稻品种改良 气候条件与种植环境是主要诱发因素 可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来选择改良品种,有效降低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目标性较强,选择品种的效率高,选择的结果准确性强
五、防治
(三)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 (1)研发历史
20世纪五 十年代
1968
20 世纪60 至20 世纪
80 年代
1976
20 世纪90 年代至目前
酶抑制剂和磷酸肌醇合成酶抑制剂; ③脂肪酸延伸抑制剂; ④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五、防治
(三)防治方法
一是稻穗未到完熟期,叶片有20%保持绿色,这 时要继续施药以控制病害扩散,而且必须先用强
1、化学防治
氧化剂先灭菌,然后用富士一号等进行后期保护。 二是稻穗已经达到完全成熟,粒皮黄色,稻粒干
(3)操作步骤
一、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01
02
03
04
05
初期病斑为水渍 状褐点
叶瘟
以后病斑逐渐扩大, 最终造成叶片枯死
在秧苗三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
一、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慢性型病斑
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形斑拔萃 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中央灰白色 边缘褐色 外有淡黄色晕圈 叶背有灰色霉层
白点型病斑
病斑呈白色近圆形小斑点
植保1502
稻瘟病及其研究成果
汇报人 王禹程
组员
王禹程 吴赵露 吴娇娇
吴浩 魏芩杰
由稻瘟病菌引起的 水稻真菌性病害。
一般导致减产 10%~30%。
稻瘟 病
白叶 枯病
纹枯 病
主要危害地区
西南地区
东北
长江中游 330万~570万公顷
一 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二 病原 三 发病规律 四 发病原因 五 防治 六 讨论与展望
目录
Contents
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一 苗瘟 ◎二 叶瘟 ◎三 节瘟
◎四 叶枕瘟 ◎五 穗颈瘟和枝梗瘟 ◎六 谷粒瘟
一、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01
02
03
04
05
苗瘟
三叶期前 种子带菌
三叶期前 三叶期后
●病苗基部灰黑色 枯死,出现水渍状 斑点,无明显病斑
●叶片病斑呈纺锤形、菱 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病苗 基部变成灰绿色或褐色
急性型病斑
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近 圆形或不规则形,正反两面都能产
生大量的灰色霉层
褐点型病斑
病斑呈褐色小斑点,针头大小 多产生在气候干燥
一、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01
02
03
04
05
节瘟
发生于穗以下的第一、第二节位上
稻节初生褐色小点 以后扩大至整个节部
病节变黑褐色 潮湿时,节上产生灰绿色霉来自百度文库
一、主要为害部位及症状
(一)气象条件
连续晴天,
天气湿度 低于85%, 病害受抑
制
15℃
减弱植株 抗病力
平均温度为 24~28℃, 且有一昼夜
以上的饱和 湿度
20℃
24℃
28℃
气温在20~30℃填田 间湿度在90%以上, 稻株体表每天保持一 层水膜达6~10 h的情
况下
连续晴天,天
气湿度低于 85%,病害受
抑制
30℃
32℃
(3)土壤:有机质丰富 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排水不良
05
防治
◎一 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二 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三 防治方法
五、防治
(一)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培育光 谱与新 品种
转基 因法
分子生 物学
培育抗 病品种
法
化学药 剂防治
法
早期
五、防治
(二)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主要的研究进展是培育新材料与新品种,部分学者讲利用分子标记法,和Pi9基因紧密连 锁子,标实识现法稻成,瘟功 通病标过抗记S性R,基M其因2中2分比子较标成记功(的和是P案i9例紧是密改连良锁泰的国)香,米成稻功瘟的病将;Pi9官基华因忠,学导者入等“利金用山分 B-1”中发,掘极并大克程隆度了上抗提性高基了因“金山B-1”抗性,是水稻品系抗性研究的一大发展;部分学 者利用分子标记法,对广谱抗稻瘟病中H4品种,成功将主效抗病基因,即Pi46(t)选择 出来,其单中个较显为性著主名效的基是因肖、武多名个等显人性,主将效该基基因因、成隐功形转基育因,控将制其、转微育效到多“基广因恢控9制98”中, 同时还选不育断出地一研系究列改抗良稻,瘟并病做品好种抗,性主鉴要定有恢复系“R1198”,同时还培育出一系列新的 杂交组合,例如:“系安丰优1198、宁优1198等。
③看田施药
3 次,每5~7d 喷施1 次,可基本控
制稻瘟病的发生,具体用量遵从植 保人员的指导或按说明书严格使用。
四、发病原因
(一)气象条件
(二)种植品种不当
不同水稻品种,其抗稻瘟病的能力不同 同一品种,其不同生育期感染能力也不相同
(三)病菌越冬基数 (四)栽培技术
(1)肥料:氮肥施用过量
施肥不均 施用无机肥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2)灌溉:稻田长期灌深水不排 漏水田管理不好,孕稻期、抽穗期缺水 山区直接引用冷泉水灌田
硬,这种情况就不必采取防治措施,因为即使不
7 月1 日开始,在水稻拔在节病期害,发注生意初期,及时用防药治控也制不病会情进,行再侵染和扩展。
观察天气情况,如果阴以天防或病下菌雨扩天散全田造成流行。选用的
连续2d 以上,应马上施药药剂预有防稻稻瘟叶灵、富士一号、50%氯溴
瘟。预防用药有三环唑异、氰咪尿鲜酸胺可或溶性粉剂等,不可漏喷。 其复配剂,视天气情况连续预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