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性*
陶东风
1、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
虽然"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一个到本世纪晚期才被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术语,但是这个术语的准确含义却必须联系此前的"殖民主义"(亦称旧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这两个相关概念才能得以把握。这三个概念分别是对殖民关系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特点所作出的理论概括。
殖民主义或旧殖民主义是指殖民关系的第一阶段,在时间上被限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特点是殖民宗主国在政治、军事上对于殖民地国家的赤裸裸的直接统治,殖民地国家或彻底或部分地丧失了自己的国家主权;而在理论上对于殖民主义的分析与批判,在源头上可以上溯至马克思,而其成熟形态则是本世纪初列宁、卢森堡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本世纪4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的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纷纷独立,取得了国家主权,并开始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控制。但是由于真正原因,它们在经济与政治上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对于原西方宗主国的依赖。冷战开始以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所谓第三世界,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落后,在政治与经济上都无法真正独立。这就是殖民关系的第二阶段──所谓的"新殖民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相应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拉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或称"新帝国主义"理论。它的宗旨是阐述新殖民主义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力图表明:在二战后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自己的技术与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掌握着第三世界的命运,使之依然处于半殖民地或准殖民地的状态,亦即世界体系的边缘,可以说是不叫殖民地的殖民地。
如果说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主要关注的是西方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那么,后殖民主义理论则集中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与民族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上的关系。也就是说,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帝国主义理论、依附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特别强调文化问题,是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状况的一种理论概括。职是之故,后殖民主义又称"文化殖民主义"(cultural colonialism)。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看来,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成功都并不意味着它在文化上的自主或独立。由于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的努力常常是借助后者的所谓现代的方式、现代的语言与文化,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与富强的事业,常常是借助西方第一世界国家的思想与文化,从而无法摆脱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与制约。(1)
2、如何认识殖民主义的后果
后殖民主义理论首先否定殖民时代的结束必然意味着殖民状况的解除或原殖民地国家*本文在观点与材料上比较多地参考与引用了里拉·甘地(Leela Gandhi)的《后殖民理论:一个批评性的导引》
(Postcolonial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llen & Unwin,1998),特此说明并致谢。(1)、参见刘康、金衡山:《后殖民批评:从西方到中国》,《中外文化与文论》第四辑,1997年。
的真正独立自主。如果说殖民时代的结束即标志着殖民地国家的完全独立与世界的真正平等,那么也就不可能出现后殖民理论了。这涉及对于殖民后果的认识问题。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殖民时代的结束给原殖民地国家所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二战以后的
一段日子里,在纷纷独立的原殖民地国家中曾经洋溢着一种"再生"(aftermath)的欢欣。有人把这个时刻看作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时刻,充满了自我创造的欢欣与独立的喜悦,一种神话般的狂欢感;但是另一方面,殖民的后果(aftermath一词兼有"后果"、"再生草"的意思)也充满失败的焦虑与恐惧,独立的期望同时也是一种沉重的历史重负。人们既感受到创造一个全新世界的急迫任务,但是这一历史任务由于后殖民性(即无法真正获得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独立)的严酷现实而显得异常艰难。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历史延误与其创新的文化欲望之间出现了深刻的紧张与矛盾。
殖民主义之后,反殖民的与"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出现,常常伴随着忘记殖民过去的欲望。这种遗忘意志(will-to-forget)采取了一系列历史的形式并被各种文化与历史的动力所驱动。一般而言,后殖民的健忘(amnesia,或译"记忆缺失")是历史的自我创造或重新开始的欲望的一个表征,其目的是驱散自身所遭受的殖民统治的痛苦记忆;但是事实上历史不能通过一种简单的意志行为而得以自由选择。许多新出现的后殖民民族国家的所谓"独立"是可疑的,而且在其摆脱殖民遗产或影响方面也是不成功的。也就是说,仅仅是对殖民记忆的压抑本身决不等于从殖民统治的令人不快的现实中真正解放出来。
对于殖民之"后"的原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也体现在术语的使用与理解上。有人在"后"(post)与"殖民主义"(colonialism)之间用’-’的符号来表示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具有本质意义的断裂与区别;也有人质疑殖民主义与它的再生物──后殖民主义之间的历时性的分离,其假设是:后殖民民族国家的独立并不意味着殖民主义的终结,因而不用分隔符’-’加以分割的"后殖民主义"一词(postcolonialism)更能表明殖民后果的持久性延续性以及反殖民斗争的艰巨性。
反殖民的革命家与知识分子A·曼米(Albert Memmi)指出,如果第三世界的再生修辞是天真地幻想随着旧殖民主义时代的结束,新世界的大厦以及新的主体就会神奇地出现,那么它基本上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东西,因为它低估了殖民的历史在后殖民的今天的顽强遗留。他说:"现在我不认为压迫停止的那一天就是新人出现的那一天。事实并不是如此。在我们看到那个真正的新人以前,被殖民者还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Memmi,1968,P.88)依据他的理解,后殖民性是一种历史的状况,其标志是表面的或外在的独立国家机构与隐藏的或内在的不自由同时存在。后殖民性是一种独立与依附相互缠绕、并存的中间过渡状态。在独立后的原殖民地国家,殖民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与价值等级却常常被维持下来,这种知识与价值的等级强化了爱德华·赛义德(A·Said)所说的"可怕的从属性"(dreadful secondariness),装潢门面的民族独立不能掩盖由殖民占领所导致的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上的灾难性后果。
3、抵抗遗忘
既然如此,抵抗遗忘意志就具有重要意义。曼米与赛义德都认为:民族独立并没有导致殖民状况的终结。这一论断似乎令人沮丧,但是它却有益于减轻由激进而天真的摆脱欧洲的愿望所必然带来的失望。如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所言,"后"(post)这个前缀表达了一种从头重新开始的欲望,但是这种乐观的乌托邦主义却建立在对于自己历史的可怕健忘之上,它通过记忆的缺失来形构自己的美妙未来,它不过是一种"遗忘或压抑过去的方式"而已,一种可怕的健忘症;而历史与历史的后果并不因为人们的遗忘就不再存在或不再起作用。在这个意义上,遗忘实际上"重复过去而不是超越它。"(1)。换言之,认为旧殖民时代的结束即意味着对殖民状况的超越的梦想,是一种非反思的态度,它最终只能是延续而不是真正结束殖民的过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价值就是重新唤起对于殖民历史的记忆。换言之,作为对于"遗忘意志"的回应,后殖民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对于健忘症的一种理论抵抗,它的理论任务是提醒人们警惕遗忘的可怕后果。它是一种学术工程,致力于"故地重游"、重新唤起关于历史的记忆,深刻地反思殖民的文化后果。这样的学术使命可以比作利奥塔所说的回忆的心理分析过程:促使病人通过自由地把不联贯的细节与过去的情景相联合而勘定当下的问题,允许他们去发现生活与行为中隐蔽的意义。在应用这个程序的时候,后殖民理论就是一个历史的与心理分析的再发现的复杂工程。它同时还有一个紧迫的政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