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与提高途径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工匠精神是指通过勤奋劳动和精湛技艺,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创造出卓越的产品和服务的精神。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和工作态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当前社会追求高品质、高效率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更多地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
下面将就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进行探索。
一、加强实践教学要让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首先要加强实践教学。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实际上学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是实际操作的能力。
职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和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二、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品质的精神往往伴随着创新意识。
要让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就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职业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一成不变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接触先进的工艺和技术,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学生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让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为了更好地培养工匠精神,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工匠精神的理念和内涵、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工匠精神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育“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培育“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当前我国职业技能人才队伍中存在着“多数一般、少数精干”的现状,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依然是一种稀缺资源。
而要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育“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一、认识“工匠精神”是什么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一种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它包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对品质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创新的持续探索。
具备“工匠精神”的人,不仅拥有扎实的技术功底,还具备不断钻研、追求完美的精神素养。
而在培育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1. 重视基础技能的学习要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首先要重视基础技能的学习。
无论是哪个行业,基础技能都是根本。
只有通过扎实的基础技能学习,职业技能人才才能夯实自己的技术功底,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耐心、细心,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学习态度。
2. 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培养“工匠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只有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职业技能人才才能逐渐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在实践操作的训练中,要求学生们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注重细节,防止出现疏忽和马虎。
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让学生们形成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 鼓励创新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更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让技艺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在培育职业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们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
鼓励创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在技艺上的领先地位。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不论是在工匠作坊还是在企业中,团队合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工作的执着、专注和追求卓越的态度和精神面貌。
在中职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培养途径。
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将来从事与实践操作密切相关的工作,如技工、技术员等,工匠精神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非常关键。
只有树立起对工作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态度,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工匠追求卓越的精神要求他们对技术的要求和标准非常高,他们在工作中严谨、细致,注重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提高他们的技术修养,增强他们的技能技巧,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和运用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工匠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工匠精神注重对工作的负责和专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完成每项任务,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工匠精神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他们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1. 增加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操作的比重,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修养。
2. 引入行业导师:邀请行业的专家和资深工匠为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3. 注重职业素养培养: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团队合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4.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 丰富实践经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竞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价值及培育对策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价值及培育对策1. 引言1.1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工匠精神代表着对技术的专注和追求,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和对学习的持续进步。
这种工匠精神不仅是传统手工业的代表,更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灵魂。
在当今社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业人才需求更是亟切。
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新时代职业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的细节和专业的精髓,培养他们对技术的热爱和追求,让他们成为真正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才。
【内容结束】1.2 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工匠精神是指一种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价值取向。
它包括对工作的热情、专注和执着,以及追求卓越、追求品质的态度。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专业水平。
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提倡勤奋、刻苦、认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强调注重细节、追求品质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理念和精神追求。
在今天的社会,工匠精神正逐渐被重新重视和提倡,在新时代,工匠精神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价值,对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工匠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
培育工匠精神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更可以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培育工匠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工匠精神强调工作中的细致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日后的工作生涯至关重要。
通过培育工匠精神,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树立追求卓越的信念,从而在工作中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工匠学堂”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学堂”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具有执着、精湛和创新精神的工匠态度。
这种精神不仅是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而“工匠学堂”则是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和作出贡献。
一、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意义重大1.1 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不仅仅是技术过硬,更重要的是有执着、精湛和创新的态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工匠精神”培育对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
1.3 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成为了人们对于职场人才的重要评价标准。
而“工匠精神”培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1 设立课程专业,注重实践性教学。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结合实际的工作场景来进行,因此“工匠学堂”应当设置一些专门的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技术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执着和精湛精神。
2.2 开设工匠教育专业,培养工匠教育师资。
为了培养“工匠精神”,学校应当开设工匠教育专业,培养高水平的工匠教育师资。
这些老师们应当对工匠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技术和技能。
2.3 引入企业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引入企业资源和工匠文化,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打造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4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工匠技能竞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当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入技能竞赛机制,激励学生学好技术和技能,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如何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
拥有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教师,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呢?首先,要让教师深刻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培养品格、引导未来的伟大事业。
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于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通过开展各类教育讲座、培训和研讨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分享经验,让教师们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避免教师过度劳累。
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制度,对工作表现出色、具有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关键。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家长、团结同事。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对于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以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培养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持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和教育研究项目。
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建立教师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还需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调整心态。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增强团队凝聚力。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们本着追求卓越的态度,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追求完美,专注于细节,追求持久并持续不断的进步。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工作素质,更是一个社会的素质,它代表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培养工匠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更可以培养其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和专注。
本文将探讨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
1.提高职业素养:中职学校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人才,而工匠精神正是这些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职业生涯。
2.提高技能水平: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技术,而技术的提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锤炼。
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才能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且能够在工作中成功地运用所学知识。
3.提高服务质量:工匠精神的追求是卓越和完美,这种精神追求在服务行业尤为重要。
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服务人员,在工作中会以客户为中心,注重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4.激发个人热爱和自信:培养工匠精神可以让中职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和生活,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更加自信。
同时,工匠精神的追求可以让学生在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方面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1.师生共同打造“学徒制度”:中职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学习技能并掌握技巧,而这一过程需要有老师和导师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引导、协助和鼓励学生建立学徒制度,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等方式,逐渐掌握技能的窍门。
在同步培养学生的技能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逐渐明确工匠精神的价值,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职业道德。
2.学校注重课程改革:中职学生是职业教育的对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改革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质。
例如,通过创建多样化的讲座、讨论班、实验课和工作坊等,以更加多样和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技能和掌握实践经验。
“工匠精神”视角下新教师“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探析
“工匠精神”视角下新教师“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探析①赵旌宇(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摘要]高职院校教师担负着传承“工匠精神”,为国家培育大国工匠的重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必须先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而新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从教师发展中心、导师、专业主任、企业四个方面入手,为新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新教师;四位一体;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19-0066-02高职院校教师担负着传承“工匠精神”,为国家培育大国工匠的重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必须先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
重视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培养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不断提升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应用能力,实现职业院校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而新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可以实现角色转变和达到发展期待目标则成为“‘双师型’教师养成的第一颗纽扣”。
如何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加强新教师队伍建设,已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一、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国家从2018年到2020年相继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都纷纷表明了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1][2]。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的高职教师队伍是聚焦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第一要务[3][4]。
而新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高职院校新教师队伍建设,要在观念上有足够的认识,明确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维度和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维度和实现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作为新时代高职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工匠精神是指具有追求卓越、刻苦耐劳、善于创新、细致认真等品质,培育工匠精神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目标维度和实现路径两个方面,探讨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一、培养目标维度1. 追求卓越的品质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这需要培养高职学生具有追求卓越的品质。
高职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自我激励,不断提高自己的要求,不停止学习的步伐。
只有通过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培养出有能力有品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2. 刻苦耐劳的态度工匠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品质是刻苦耐劳。
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耐心。
培养高职学生刻苦耐劳的态度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不怕吃苦和吃亏,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3. 善于创新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善于创新的能力。
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具备敢于挑战、善于创新的精神,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各种问题,推动产业的发展。
4. 细致认真的态度工匠精神还包括细致认真的品质,这也是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目标维度。
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待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负责,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实现路径1. 教育体制改革要实现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要对高职教育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增加实践性教学科目,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工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要改革评价考核体系,不再单纯以学术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而是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如何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其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
敬业精神意味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专注和尽职尽责;工匠精神则体现为对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拥有这两种精神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呢?首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基础。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伟大事业。
要让教师明白,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家庭的希望以及社会的进步。
通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讲座,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和优秀教师分享经验,让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这包括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舒适的办公设施以及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当教师在一个资源充足、氛围和谐、评价公平的环境中工作时,他们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敬业精神。
例如,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材、教具,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同时,建立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奖励,激励教师积极进取。
加强教师培训是培养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培训内容不仅要涵盖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要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教师在培训中亲身感受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涵。
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观摩活动,让他们观察优秀教师是如何精心备课、巧妙授课以及耐心辅导学生的。
还可以开展教学反思活动,鼓励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
激励机制对于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也起着关键作用。
设立多样化的奖项,如“最敬业教师奖”“教学工匠奖”等,对表现出色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物质奖励固然重要,但精神奖励同样不可忽视。
公开表扬、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能够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价值诠释及培育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价值诠释及培育路径研究摘要:工匠精神以创新创造和匠心精神为核心理念与实质。
发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具备完成制造强国战略经济价值、处理主要矛盾的社会效益、进行以德育人重任的教育价值等时代价值。
高等职业院校应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方式,完善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制度,在加强主体文化教育工作过程中,开展产教融合,打造出塑造工匠精神的新平台,给社会培养更多的既具有拓宽视野和精湛专业技能,又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踏入新形势,加速现代产业体系、社会体系优化提升,基本建设质量强国、制造业强国,必须大量各个领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可以使学生们得到系统软件更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产生优良的专业素养。
工匠精神融入新时期必须,变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奋斗精神价值导向,为人才培养赋予了一个新的血液,强有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品质、高效性和目的性,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当中,是当下给予的重要使命。
一、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价值诠释(一)工匠精神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关键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时代新人。
培养时代新人与工匠人才培养紧密联系。
高职院校是“匠人匠心”创造和培养的主要产业基地,时代和时代的发展召唤着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里,教书育人性能和培养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切入点[1]。
高校是优秀人才培养的主管机关,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的热土,而青年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产生的重要时期,都是发扬和贯彻工匠精神的黄金时期。
高职院校执行工学交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其中的逻辑体系和运行环节中就有着丰富多样的工匠精神观念,具备深刻品德教育使用价值。
因而,高职院校把工匠精神融入优秀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大创新思路。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等教育的诸多功能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更是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对技术工人和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挑战。
建立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品质,指的是工匠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和态度。
这种精神包括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等。
在当今社会,工匠精神不再局限于传统工匠,而是希望每一个从事技术工作和研究的人员都能够具备这种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校需要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培育体系。
高校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主要途径。
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
在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很强、需要精益求精和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在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作品的追求完美。
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双元学习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贴近工匠实践,提高其工匠精神的培养程度。
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是“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技艺的理解,提高技能水平,培养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
高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验课、实习、创新创业项目等。
高校还可以引入工业界的专业人士,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艺技能。
这样一来,学生的工匠精神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
高校需要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评价。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如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岗位实践、鼓励教师参与工匠精神的培训等。
浅析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浅析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他们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和精湛的实践能力。
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品质,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培养工匠精神不仅是提高技术水平的需要,更是打造人才品质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浅析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课程设置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来说,中职学校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技术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可以设置注重技能培养的课程,如机械制造、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技术操作和实践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细致耐心和追求完美的品质。
还可以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使他们具备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中职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训练实践训练是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关键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训练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技能操作和实际工程项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术水平。
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训练,如校内实验、外出实习、校企合作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技能练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学校还可以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良好的场所和设备保障,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技术才能和工匠精神。
三、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保障。
学校可以注重培养教师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只有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技能操作和工艺制作,激发他们的工匠精神。
学校还可以建立定期的师生交流平台,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师生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合力。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引言: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工匠精神是指具备专业技能、工作态度认真、追求卓越的品质。
本文将阐述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培养途径,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
工匠精神在技能型劳动者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使自己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工匠精神可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工匠精神要求学生对工作负责,始终保持严谨认真、执着专注的态度,能够承担工作中的责任,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工匠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注重改进工作方法和工艺,发现问题和痛点,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工匠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
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职业机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1. 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育,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工作经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亲身参与真实工作场景,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提升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专业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育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
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学校可以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在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的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承载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
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教育内容与需求不匹配、培养模式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理应融入“工匠精神”,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专业能力。
工匠追求卓越的品质,注重精细的工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爱和责任心。
工匠追求的是工作的实际成果,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起到多重积极作用。
“工匠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传统教育经常强调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和态度。
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明确自己选择的职业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只有将工作看作是自己付出努力的成果,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律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融入“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借鉴工匠精神的工作模式,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培养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
通过实践的过程,学生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匠精神”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内容与就业需求不匹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等。
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使其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工匠不仅关注自己的工作细节,还会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类似地,职业教育也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
“工匠精神”可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浅析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浅析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那么,中职学校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呢?本文将从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作为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理念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学校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情和追求。
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职业素养课程,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他们具备敬业乐群、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设置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在专业课程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行业需求,设置一些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实习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提高他们的专业实操能力。
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与工匠精神相关的课程,如工匠精神概论、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求,培养他们的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工匠精神。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可以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真实的生产场景,让他们了解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激发他们学习并追求先进技术的意识。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如技能比赛、工程项目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中职学校要注重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和环境,为学生培养工匠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持。
探析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建设
探析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如何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析。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它来源于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然而它的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它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人生态度。
具备“工匠精神”的人,不仅仅是将对待工作负责的态度奉为高尚,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匠人之心:即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
匠人对待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注重实际操作和技术熟练,追求卓越品质。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应该具备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注重教学细节,提高教学技巧,追求教学品质。
2.匠人之术:即具有一技傍身,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保持教学的新鲜度和活力。
3.匠人之行:即重视实践、注重实效的务实精神。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重视实际教学成果,注重实际教学效果,以实效取胜。
4.匠人之志:即对待工作认真,永不放弃。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志存高远、勇攀高峰,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二、如何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1.加强教师培训。
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技能。
2.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勤奋工作、精益求精,提高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薪酬、荣誉、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激励。
3.加强育人理念。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的育人理念教育,提高教师的敬业意识和责任感。
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摘要】中职学校的“工匠精神”在学生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和质量意识,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在职场中保持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
激发学生对工作的热情和自信心,可以让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和积极性。
中职学校应当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学校、培养、细心、耐心、质量意识、实际操作技能、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责任感、热情、自信心、教育、任务。
1. 引言1.1 工匠精神对中职学校的重要性工匠精神对中职学校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础。
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精益求精、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完美的品质意识,这正是中职学校所需要培养的。
在现代社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工匠精神正是培养学生具备高质量技能所必不可少的。
只有具备了工匠精神,学生才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匠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工匠精神注重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这种态度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在中职学校,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工匠精神,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匠精神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其纳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1.2 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于中职学校的意义非常重要。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是对工作的专注、耐心和责任感的体现。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未来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象,其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职业院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本文将就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
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课程安排和内容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基础。
应该在课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式的实验和实训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还可以增加一些创新创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
职业院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开展产学合作的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进行实习实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规范化操作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加强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和实训,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
可以邀请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骨干来校进行技术交流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行业需求。
还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技术氛围,鼓励学生多参与技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
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关键。
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参与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培养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从校本研修开始
培养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从校本研修开始摘要:如今,工匠精神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广义的工匠精神包括对事业的专注、执着、坚守与责任。
有人曾将教师称为教书匠,教书育人的教师不仅需要匠人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也需要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校本研修是帮助广大教师修炼匠心、锤炼匠术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本研修从一名初登讲台懵懵懂懂的新教师,到有数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在坚持爱岗敬业的同时,也要不断深化提升专业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能力。
提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我们首先想到的途径往往是脱产进修,实际上,校本研修也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深度参与,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顾名思义,校本研修就是立足于学校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进行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将教师的研、修融为一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也促进学校的综合发展。
关于如何开展深度有效的校本研修,培养有工匠精神的教师,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拙见:一、校本研修,明确定位教师要想快速的自我成长,首先要有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目前,许多教师都存在着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的问题,如何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唤醒教师的求知欲,推动教师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革故鼎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与传统的你训我听的被动研修模式相比,校本研修强调教师是研修的主体,校本研修的内容也更多的来自教师的自主发展需求,是教师就自身成长、课堂教学、学校发展等具体问题进行反思交流学习。
此外,长期以来,有一种误区,认为校本研修就是进行教研组活动。
实际上,如果仅仅局限于本校老师间的教研学习,老师的成长空间极为有限。
校本研修是立足于教师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托各种资源进行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
它不仅包括校本教研还包括教师的培训与教育,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与提高途径
作者:徐铭杰刘大欣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8期
徐铭杰刘大欣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11068)
摘要:师资团队是学校实现高质量教育效果的基础与核心,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
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当前基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各方面技术的需求,教育教学也开始掀
起了“工匠精神”的学习与弘扬。
学校教育中弘扬“工匠精神”,不但能够使教师队伍提高自
身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
当前我国学校
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下也做出了改善与转变,但其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因此,本文就根据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提高的
途径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工匠精神;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途径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与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高素质的教
师队伍是确保教育教学具有高品质、高质量的基本保证。
所以教师团队都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
水平和知识素养以及专业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总结来说,就是需要教师队伍具有高尚的“工匠精神”。
当前要想在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下做到有效的
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就需要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解决,并积极创新与研究新的发展思路,以提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当前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直都十分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逐渐的加大力度,使
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得到较为稳定的提升,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无法有效提升教师的积极性,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当前的教育体制正在不断发生转变,教师的待遇水平并不完善。
很多学校对教师的管理缺
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很多教师的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情况,多数职业教师
薪资待遇较高,而对一些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则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而存在着薪资待遇不足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成绩并不重视,严重影响了其
推进教育质量的主动性[1]。
(二)部分学校缺乏双师复合型师资力量
很多学校教师的专业较为单一,普通的基础教育还能够满足,但面对一些较高专业要求的
课程教学则会显现出明显的不足。
例如: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就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人才,出现
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
部分教师只擅长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实践课程
和实际的操作课程则缺乏专业的技能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教育,不利于学生未来的综合素质发展[2]。
二、如何有效实现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提高途径
(一)结合“工匠精神”,提高教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提升需求,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力的培养就极为重要。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就
显得尤为重要,“工匠精神”属于职业教育精神的范畴,将“工匠精神”融合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有利于对教育教学理念上的更新与培养,并且能够积极树立起服务性职业教育理念,结合
教育目标与教学任务,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教育与市场相关联,使教育教学更具目
标性和专业性。
将市场需求、产业发展需求、人才需求进行战略关联,并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
展为主要途径,结合根本的学校教育理念,进行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提升。
学校要积极提高对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教师队伍的培养首先要为教师建立自信心、
积极主动性,使教师具备充足的提升动力。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融入“工匠精神”,并建立科学
合理的提升目标,为教师的职业发展与教育水平提升提供充足的动力[3]。
(二)树立“工匠精神”教育理念,加强教师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
要实现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是基础,因此,结合“工
匠精神”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与能力提升是关键。
学校要定期进行教师专
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学习,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这样才
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结束语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国家强盛、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科技提升的重要基础,其在国家
的建设中具有着及其重要的位置。
以“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对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并展现出民族精神与价值观的追求。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
的过程,其无法实现速成,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并持续的进行自身能力、专业水平、职
业道德等方面的提升才能够实现,需要教师对工匠精神进行潜心的研究,并结合教育教学的实
际情况,按照学校的发展定位形成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够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高
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峰,时光.工匠精神引领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1-2.
[2] 王建.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17(4):55-58.
[3] 闫朝辉.用“工匠精神”打造职教师资队伍[J].职业,2017(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