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了解联苯及联多苯的结构及性质.

合集下载

《苯的结构和性质》高中化学优秀教案.doc

《苯的结构和性质》高中化学优秀教案.doc

《苯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行化学2班1132010057 王星蝶一、教材分析:“煤的综合利用——苯”是苏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内容,苯来源于煤的干餾产物煤焦油中,结构特殊,性质也极为特殊,因此应用广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

它是对中学阶段怪类成犍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

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怪、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上节课已经学习苯的来源与应用,本节课则主要探讨苯的结构和性质,面向学生为学习能力中等及偏上的学生。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毒性,溶解度、密度等);%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1、了解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1、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设计[必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设计[必修]

第2课时苯的结构和性质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的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

3.通过解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介绍,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通过苯及其同系物性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事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 教学重点、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四.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阅读并讲解)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教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苯的物理性质(引导学通过上述实验结合书本(P69第二自然段),并归纳出苯的物理性质.)【板书】一. 苯的物理性质(归纳苯的物理性质并讲解)颜色:无色气味:有特殊气味状态:液态密度:比水小溶解性:不溶于水,和水混合会出现分层现象,且密度比水小,苯在上层熔点:5.5℃沸点:80.1℃易挥发,(常温下为液体,如果用冰水冷却,苯可以凝结成无色的晶体)【问题讨论】1. 如何用实验方法确定苯与水分层后,上层是苯?还是水?2. 从室内空气质量方面考虑,对新买的家具、新装修的房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提示:油漆、涂料等装修材料中常用苯做溶剂(苯的沸点是80.1℃——苯易挥发)。

【板书】二. 苯的分子结构【讲解】请大家阅读课本,苯的分子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阅读,了解苯的分子式)【板书】苯的分子式——C6H6【思考与交流】你觉得苯属于烷烃吗?符不符合烷烃的通式?【教师】那么苯的分子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1页,第三第四自然段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的传奇——(“梦的启示” )【教师】阅读完毕再引导学生写出凯库勒悟出的苯分子的结构式(凯库勒式)并写出它的简写式(自己可在黑板上演示一遍)【思考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请分析凯库勒苯环中碳原子成键的特点。

高三化学选修5_《苯的结构与性质》名师教案

高三化学选修5_《苯的结构与性质》名师教案

苯的结构与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及分子空间构型2、了解苯的物理性质,掌握苯的化学性质【重点难点】苯的结构的探究及化学性质学习过程【基础知识储备】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烃——。

苯分子是结构,键角,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苯环上的碳碳键都是介于之间的独特键。

【自学检测】1. 苯是色,带有气味的液体,苯有毒,溶于水,密度比水。

用冰冷却,通常可溴水中的溴,是一种有机溶剂。

【交流与讨论】我们已有知识与凯库勒结构的矛盾之处?还有哪些实事能证明苯不是单双键相间隔的结构。

【假设并推理】苯与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如何验验证?2.苯的化学性质(实验观察)(1)苯的溴代反应原理:装置:(如下图)现象:①向三颈烧瓶中加苯和液溴后,②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底部出现()③锥形瓶内有白雾,向锥形瓶中加入AgNO3溶液,出现沉淀④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注意:①直型冷凝管的作用:(HBr和少量溴蒸气能通过)。

②锥形瓶的作用:(AgBr)③锥形瓶内导管为什么不伸入水面以下:④碱石灰的作用:。

⑤纯净的溴苯应为无色,为什么反应制得的溴苯为褐色:⑥NaOH溶液的作用:⑦最后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什么:,反应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2、以下实验事实或测定的数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单键(C-C)与碳碳双键(C=C)的是()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经测定,⑤苯环上碳碳的键长相等,都是1·4×10-10m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3、1864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苯的结构特点,理解苯环的共轭体系。

2. 掌握苯的化学性质,包括亲电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3. 能够运用苯的结构解释苯的化学性质,并能够进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教学重点:1. 苯的结构特点2. 苯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 苯环共轭体系的解释2. 亲电取代反应和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的理解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苯的分子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苯的结构特点。

2. 提问:苯的结构有什么特殊之处?它的化学性质又是如何呢?二、苯的结构特点(10分钟)1. 介绍苯的结构特点,解释苯环的共轭体系。

2. 通过动画演示苯分子的共轭体系,帮助学生理解。

三、苯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亲电取代反应:介绍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原理,展示相关化学方程式。

2. 自由基取代反应:介绍苯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原理,展示相关化学方程式。

四、苯的加成反应(5分钟)1. 介绍苯的加成反应特点,展示相关化学方程式。

2. 通过实验演示苯的加成反应,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反应过程。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 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苯的分子模型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苯的结构特殊之处。

通过动画演示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和思考,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课堂小结,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苯的亲电取代反应(10分钟)1. 深入探讨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解释为什么亲电取代反应通常发生在苯环上的特定位置。

2. 通过具体的案例,如硝化反应,展示亲电取代反应的过程和条件。

3. 学生进行硝化反应的实验操作,观察反应结果,加深对亲电取代反应的理解。

教学设计1: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设计1: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节来自石油的两种有机物(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介绍,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通过苯及其同系物性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事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的分子结构教具准备:投影仪、试管若干、苯分子的比例模型;苯、甲苯、二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溴水、冰块、乒乓球碎片、蒸馏水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2.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

3.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叫作苯。

但苯分子结构是十九世纪化学一大之迷。

一、苯的分子结构【探究问题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试根据苯的分子式写出其二种可能的结构?(提示:从C6H6与C6的烷烃比较苯的不饱和程度)生:(练习书写板演)【探究问题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①能否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②能否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动手实验】学生完成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结论】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生:可能在苯的分子结构中没有不饱和键。

[探究问题3] 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否定了苯的链状结构。

若苯分子为多环的结构,试画出可能的结构?生:(练习讨论苯的可能分子结构)多媒体:(展示常见的结构)[探究问题4]但上这些结构又一次被实验推翻了,苯分子结构成为十九世纪是个很大的化学之谜。

【原创】选修五 3.2.1 苯的结构与性质公开课教案

【原创】选修五 3.2.1 苯的结构与性质公开课教案

课题:苯的结构与性质教材版本:苏教版高中化学册别:选修五基础有机化学说明:红色字体根据自己公开课内容修改[问题情境]1.有机物能导电吗?2. 必修二中学习过的苯的相关知识,一切回顾下,苯的物理性质。

【投影】装有苯的试剂瓶你可以说说苯的物理性质吗?【板书】一、苯的物理性质[投影]苯的凯库勒式,问这事苯的真实结构吗?科学家们是如何验证的呢?今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脚步一起探索。

【板书】二、苯的结构探究【投影】①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教材P48)②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是同一种物质③苯不能使溴水腿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腿色④碳碳双键加氢时总要放出热量,并且放出的热量与碳碳双键的数目大致成正比。

苯在镍等催化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所放出的热量比环己二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的还要少。

【拓展视野】苯环的大π键[提出问题]结构决定性质,那么苯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么?[板书]三、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视频】苯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方程式[提出问题]你如何证明苯与液溴反应是取代反应呢?实验步骤:实验装置:思考:1、反应物有哪些?2、除了溴和苯能反应外还有别的物倾听笔记思考【生答】反应物有苯、液溴、铁粉,其中铁粉和液溴还能发生反应。

【追问】生成物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生答】三溴化铁,催化剂【追问】这两个反应质能反应吗?3、苯的结构特殊性决定化学性质特殊性,既可以取代又可以加成,请你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反应是取代反应呢?【板书】1、实验原理2、实验现象液体轻微沸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取少量锥形瓶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烧瓶底部有红褐色液体不溶于水的液体【问】有淡黄色沉淀一定是由溴化氢生成吗?液溴易挥发,液溴会不会引起干扰呢?【问】如何改进装置呢?【总结】有机物制备的装置4、注意事项5、产物分离提纯的不同点在哪里?【生答】生成物不同,一个有溴化氢,一个没有溴化氢。

教学设计10: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设计10:3.2.2 苯的结构和性质

第2课时苯的结构和性质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2.认识苯分子的独特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推理和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新闻链接”激发学生对苯的好奇、学习热情,并从中引出“苯的物性”;2.以“问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特征及证明方法;3.用“探究实验”和观察“专家实验视频”,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4.通过对苯的结构、化学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逻辑推理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3.通过观察专家视频,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专家、虚心好学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关键是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是难加成、难氧化、易取代。

三、教学方法演讲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新闻链接”激发学生对苯的好奇、学习热情,并从中引出“苯的物性”【追问】你从这则新闻中了解到苯的哪些信息?【回答】苯有毒,油漆中用苯作溶剂等。

【小结】教师小结,加强记忆【板书】一、苯的物理性质【投影】1.苯有毒。

2.苯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有特殊的气味(汽油味)。

3.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0.88g·cm-3)。

4.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油漆的稀释剂等) 。

【过渡】了解了苯的物理性质,那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呢?【板书】二、苯的结构自学成才,青胜于蓝让学生自学教材P.48~50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说明苯分子中6个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是( B )A.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只有1组峰B.苯的凯库勒式C.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D.苯难氧化/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难加成/不能与溴水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2.下列有关苯的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苯就是“环己三烯”B.邻二甲苯只有1种,证明苯不是“环己三烯”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现代结构理论认为苯的结构式应写为。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设计[必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设计[必修]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一、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必修模块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二节第二课题的内容,是在学习过饱和烃──甲烷、不饱和烃──乙烯的基础上学习的。

苯既有饱和烃、又有不饱和烃的性质,也是新的一类烃的代表,使烃的知识得到完善和升华,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知识点之一。

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以后学习有机化合物提供了范例。

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对学生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三、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苯的结构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2)了解苯的物理性质,通过苯与溴、浓硝酸等反应,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3)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合理假设、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事实、整理信息、合作与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2)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2.2 苯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2.2 苯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理解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内容;
(2)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推理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
(2)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简写
【提问】凯库勒式正确吗?请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
【过渡】
教学反思
从苯宝宝表情包开始,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也非常活跃,所以在提出为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效率也非常高。

最终使这节课在常规时间,就能非常顺利,并且效果很好。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本节课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实质,循序渐进地接受苯结构的特殊特性。

再由“物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理论指导,进一步预测探究苯主要的化学性质,在此过程中渗透化学史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主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前提下加强自身修养,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在设计理论依据证明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时,没有很好的给学生设计台阶,所以学生很难提出正确的理论依据,如果先给学生文献资料,可能学生可以更好的明白。

《苯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精选五篇)

《苯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精选五篇)

《苯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精选五篇)第一篇:《苯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苯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苏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苯的结构与性质》。

本次说课包括四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继烷烃、烯烃、炔烃这些链状烃学习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重要的环状烃,它的学习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

另外芳香族化合物是高考的重点,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的独特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学好苯的知识对学习苯的同系物具有指导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2)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是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二、说学情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力,另外由于高一必修中苯的一些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与掌握,比如物理性质,结构特点,基本化学性质等,所以今天再学习起来带有复习性,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接受性较强,这样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更近一步的挖深知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本节课涉及到、三个内容:苯的物理性质、苯的结构,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放在了苯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上,尤其是苯的取代反应所涉及到的溴代和硝化两个实验。

由于知识具有复习性,所以在前两个知识点上采用分组讨论,回忆总结,然后以组为代表发言。

在性质上则由教师设疑提出问题,学生经过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首先以苯的发现史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主题。

然后复习物理性质,在这里强调一下苯的毒性,并简单介绍苯中毒的一些症状和后果,再例举几例近年来社会上一些苯中毒的重大事件,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意识到苯的毒性以及一些不法行为的后果,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苯的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苯的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苯的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主题:苯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苯的基本结构及性质;
2. 掌握苯的化学命名规则;
3. 能够运用苯的结构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苯的分子结构;
2. 苯环的特性;
3. 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理解苯环的共轭体系;
2. 掌握苯环的取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言苯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芳香烃之一,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苯的结构和性质。

二、讲解苯的结构(15分钟)
1. 介绍苯分子的结构,即由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平面六元环结构;
2. 引导学生理解苯环中π电子形成共轭体系的作用。

三、探究苯的性质(20分钟)
1. 讲解苯环的稳定性及芳香性特征;
2. 探讨苯环的取代反应,如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进行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苯的认识和疑问。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苯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掌握苯的化学名称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实验案例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对苯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2.2《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参考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2.2《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参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善于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师: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在高一已经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一、苯的结构域化学性质催化剂1、苯的分子结构(由学生回答)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或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出示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强调)水苯ρρ<,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1)可燃性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

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A 、卤代反应+ HBr ;+ Br 2 →取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实际催化剂是3FeBr 。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设计[必修](10)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设计[必修](10)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苯的结构和性质教材分析苯的结构和性质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中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中第二课时。

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也是日常生活及化学实验中常用试剂。

苯的结构推导和苯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

本节学习是在初中了解有机化学常识的基础上,为引领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打下基础,更是掌握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的主要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化学学习,已经了解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他们渴望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掌握研究物质结构及性质的学习方法。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设置情境,解决问题,实验探究,推理验证等方法获得新知识。

资源利用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了解苯的结构及发现。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苯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苯的物理性质,猜测分子结构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2.通过苯的结构分析推导苯的性质,渗透有机化学的“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

3.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苯的物理性质,关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问题。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探究苯的分子结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问题一:新装修的房屋让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播放新闻报纸,了解苯使人中毒的原因)。

设计意图:以环境污染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以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引出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苯的物理性质(展示样品,结合苯的发现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结: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熔点:5.5℃沸点:80.1℃,易挥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闻等体验环节并结合资源,小结苯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苯的分子结构1.猜测结构实验测得苯的分子式为:C6H6。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苯分子的结构特点;2. 掌握苯分子的化学性质;3. 能够运用苯的结构解释相关的化学现象。

教学重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化学键的特性,苯的取代反应机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苯的模型或挂图,相关化学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章:苯分子的结构1.1 苯分子的基本结构1. 介绍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2. 讲解苯分子中的碳氢键特点(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第二章:苯分子的化学键2.1 碳氢键1. 分析碳氢键的电子共享情况;2. 解释碳氢键的键能和键长。

2.2 碳碳键1. 阐述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独特性;2. 探讨碳碳键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苯的化学性质3.1 取代反应1. 介绍苯的取代反应类型;2. 讲解取代反应的机制。

3.2 加成反应1. 分析苯的加成反应条件;2. 举例说明苯的加成反应实例。

第四章:苯的特殊性质4.1 芳香性1. 解释苯分子的芳香性;2. 探讨芳香性对苯分子性质的影响。

4.2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1. 分析亲电取代反应的条件;2. 讲解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

第五章:苯的应用5.1 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 介绍苯在有机合成中的典型应用;2. 举例说明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5.2 苯的同系物1. 讲解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2. 探讨苯的同系物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苯分子化学性质的掌握;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苯的特殊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六章:苯的衍生物6.1 芳香族硝化反应1. 介绍硝化反应的原理;2. 讲解硝化反应在苯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

6.2 芳香族卤代反应1. 分析卤代反应的原理;2. 探讨卤代反应在苯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

第七章:苯的衍生物的应用7.1 苯的衍生物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 介绍苯的衍生物在药物化学中的典型应用;2. 举例说明苯的衍生物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苯的结构与性质》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苯的结构与性质》

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课题:《苯的结构与性质》课时 1 授课班级1.通过分析推测苯分子的结构,认识苯分子的结构特征,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逐步养成以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学的态度和尊重科学的品质及创新知识、精神,体会想象力、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与2.通过与烷烃、烯烃的比较认识苯的性质,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技能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通过阅读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目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通过苯的实验探究设计,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2.通过学习,增加小组合作、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3.通过本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苯的结构推导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来自石油的重要化工材料---乙烯,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类来自煤的重要化工原料---苯,这节课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去探索苯的奥秘吧。

【板书】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讲解】19世纪初期,欧洲等许多国家都已普遍使用了煤气照明,它带动了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

而从生产煤气的原料中制备出煤气之后,剩下一种油状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油状物的大量废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是第一位对这种油状液体感兴趣的科学家,他想,要将它们变废为宝,就必须对油状物进行分离提纯。

煤焦油焦臭黑粘,化学家忍受着烧烤熏蒸,在炉前塔旁辛勤工作。

法拉第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终于利用蒸馏的方法将油状液体成功分离,于1825年6月16日,向伦敦皇家学会报告,【媒体展示】:1、加入有同学加入的水与和苯的体积相近,如何用最简单的实验证明上层液体是水还是苯2.从法拉第的实验中,你能得出苯的熔沸点大约是多少吗?1、1mol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否约为22.4L【板书】活动一、苯的物理性质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2、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熔沸点低,易挥发,用冷水冷却,苯凝结成无晶体4、苯有毒【媒体展示】1834年,德国化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碱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液体相同的一种液体,并命名为苯。

芳香烃(第1课时 苯的结构和性质)(教案)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芳香烃(第1课时 苯的结构和性质)(教案)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2.1芳香烃(第1课时苯的结构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推测苯的结构,了解其化学键的特殊性。

2.能描述苯的分子结构特征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通过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3.能根据苯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型,判断含苯环的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苯的化学性质;2.苯分子的平面结构。

难点:苯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橘子皮使气球爆破的动图。

因为橙皮中含有丰富的芳香烃,用手挤压的话会喷出黄酮、柠檬酸和芳香烃。

芳香烃对橡胶(气球)的溶解度很强,这两种物质遇到一片就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气球爆炸。

【讲解】一、芳香烃及苯的结构1.芳香烃(1)概念: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

(2)分类①苯的同系物: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的产物。

分子结构特点: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侧链是烷基。

分子组成通式:C n H2n-6(n≥6)。

①多环芳烃a.多苯代脂肪烃:多个苯环通过脂肪烃基连在一起,如二苯甲烷()。

b.联苯(联多苯):苯环之间通过碳碳单键直接相连,如联苯()。

c.稠环芳烃:苯环间通过共用苯环的若干条环边而形成的,如蒽()。

【问】苯的同系物、烃、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关系是什么?【生】绘图。

【讲解】2.苯的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

(2)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单键(C—C)和碳碳双键(C==C),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大π键。

二、苯的化学性质【展示】苯的溴化实验视频【生】实验现象:将苯和液溴加入三颈烧瓶,剧烈反应,出现沸腾现象,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导管口有白雾冒出,反应完毕,加入NaOH溶液,下层红褐色油状液体变为无色油状液体。

【讲解】实验原理在FeBr 3作催化剂时,苯和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 2――→FeBr 3+HBr【问】1.长导管的作用 ?2.导管出口为何不插入到溶液中?3.导管出口为何出现白雾?4.锥形瓶中的溶液为何有浅黄色沉淀?5.能否根据锥形瓶中产生浅黄色沉淀证明苯与溴发生的一定是取代反应?【生】导气、冷凝回流防止倒吸HBr 在空气中形成小液滴生成了AgBr不能,液溴易挥发【展示】苯的硝化反应实验视频【生】现象:加热几分钟,反应完毕,将混合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在烧杯底部出现无色油状液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了解联苯及联多苯的结构及性质
教学重点:联苯的性质
教学安排:G
—>G9;10min
1,G4
基本概念:联苯: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直接以单键相连接的多环芳烃称为联苯或联多苯,例如:
一、联苯的性质
联苯为无色晶体,熔点70℃,沸点254℃,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联苯的化学性质与苯相似,在两个苯环上均可以发生磺化、硝化等取代反应。

联苯环上碳原子的位置采用下式所示的编号来表示:
联苯可以看作是苯的一个氢原子被苯基所取代,而苯基是邻对位定位基,所以当联苯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基主要进入苯基的对位,同时也有少量的邻位产物生成。

例如联苯硝化时,主要是生成4,4'-二硝基联苯。

二、联苯的制法
工业上联苯是由苯蒸气通过温度在700℃以上红热的铁管,热解得到。

实验室中可由碘苯与铜粉共热而制得。

联苯对热很稳定,用作热载体。

26.5% 的联苯和73.5% 的二苯醚组成的低共熔点混合物
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热载体。

它的熔点12℃,沸点260℃,在1MPa 下加热到400℃仍不分解。

三、关键词
联苯,联多苯
教学目标:掌握稠环芳烃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萘的结构及性质
教学安排:G
,G4—>G10;60min
1,G3
基本概念:稠环芳烃:多个苯环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稠和而成的芳烃称为稠环芳烃。

一、萘
1.萘的结构
萘的分子式为C10H8。

化学方法已经证明,萘是由两个苯环共用两个碳原子稠合而成。

物理方法已证明,萘与苯相似,也具有平面结构,即两个苯环在同一平面上。

但又与苯不同,碳碳键键长不完全相等。

萘的NMR谱图
萘的UV谱图
1,4,5,8位相当,称为α 位;2,3,6,7 位相当,称为β 位。

萘具有芳香性。

萘的离域能约为254.98kJ·mol-1,因此比较稳定,但芳香性比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