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七下古代名句及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七下古代名句选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语见《史记·李将军列传》。蹊(xī):小路。
意思是,桃树、李树虽然不能以说话来召引人,但它的花鲜艳、绚丽,果实甘美,人人喜爱,因此树下人来往不绝,自然走出一条小路来。
这句话用来比喻踏实工作、卓有成就的人,不自矜夸,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崇敬。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语见宋朝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迁:迁移、改变。
意思是,看见好的,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而去向他学习;有了错误,就要改正。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语见《荀子·儒效》。知:同“智”。
意思是,聪明并且喜欢向别人请教,然后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语见韩愈《调张籍》。蚍蜉(pí fú):蚂蚁的一种。
诗句原意是:李白、杜甫的作品是伟大的,有些人想要抹煞,那是徒劳的,就像蚂蚁想摇动大树一样可笑。现在常引用这句话来讽刺那些过高估计自己的人。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语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见:音义同“现”。
意思是,书多读几遍,道理自然就懂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见《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语本汉朝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听信一方面的话,就要作出错误的判断。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语见《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景公的大臣梁丘据很佩服国相晏婴,认为自己不管怎样努力也赶不上他。晏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鼓励梁丘据,说了这句话。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就可以成功,努力前行的人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语见《诗经·大雅·荡》。靡:无。鲜(xiǎn):少。克:能。
意思是,凡事都有好的开端,但很少能够有好的结局。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说明事物难得善始善终,有劝勉人持恒成事的意思。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语见《左传·僖公十四年》,原作“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焉:哪里。附:依附。
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还依附在哪里呢?
这句话用来比喻基础没有了,赖以生存的东西也就不能存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语见《战国策·赵策一》。
意思是,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以后行事的借鉴。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语见《战国策·楚策四》,原句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意思是,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迟。
这句话比喻出了事故或犯了错误之后,如果及时想法补救,还可以防止再受损失。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见屈原《离骚》。曼曼:即漫漫,长、远的样子。修:长。
意思是,道路是那么遥远,但我仍将到处追求真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语见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朱:朱砂,红色颜料。
意思是,接触朱砂,就会染红;接近黑墨,就会沾黑。现在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容易变好;接近坏人,容易变坏,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语见《论语·学而》朱熹注。
意思是,有错就改正,无错加以自勉。现指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就必然会有眼前的忧虑。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语见《礼记·中庸》。豫:同“预”,预见,事前做准备。立:成功。
意思是,凡事有预见,事前做准备,就能成功;事前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语见《老子》三十三章。
意思是,能够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达的人。这就是说聪慧明达的人,既能知人,又有自知之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见《论语·学而》。患:担忧,怕。
意思是,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语见《论语·里仁》。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省(xǐng):检查,察看。
意思是,看见有德才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看见德才不好的人,就对照检查自己有无类似缺点而改正它。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语见《礼记·杂记下》。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弓上弦叫张,卸下弦叫弛。
意思是,一直把弓弦绷紧不放松,连周文王和周武王也做不到;一直把弓弦松开不用,周文王和周武王也不会这么做。有时拉开弓,有时卸下弦,这才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方法。
比喻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后来也比喻生活和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有节奏地进行。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语见《周易·系辞下》。
意思是,走不同的道路可以到达同一目的地,各种考虑可以趋于一致。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语见《史记·滑稽列传》。
意思是,一种大鸟很长时间不飞也不叫,一飞就冲上云霄,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作出惊人之举。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语见《管子·权修》。树:种植。又比喻培养人。
意思是,作一年的打算,没有什么事比得上种庄稼;作十年的打算,没有什么事比得上栽树;作一辈子打算,没有什么事比得上培养人才。这几句话后来缩减为“十年树人,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也用来形容培养人才之不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见《论语·述而》。坦:安闲,开朗,直率。荡荡:宽广,辽阔。长:经常,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