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服务--公共经济学论文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医疗服务“看病难”问题
XXX
(北京XXX大学XXXXXX学院)
摘要: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出现的“看病难”问题,描述了“看病难”如何在医患之间体现出来。基于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经济学原理,探讨了市场失灵下,政府参与控制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行为对“看病难”的影响,通过分析现有体制机制的不合理导致政府关于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并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对造成“看病难”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制度分析,以期为政府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看病难
1 问题背景和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经济财富的增加使得他们对自身健康水平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将财富的一部分存款用于日后就医看病所用。然而,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投入,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进程非常缓慢,这就引起了人们健康需求与卫生医疗服务的脱节,出现一些不协调不均衡的社会问题,例如医疗卫生资源缺乏、部门监管不到位、高层管理者腐败、医药垄断价格昂贵等等。在我国现阶段国情背景下,医疗卫生服务的表现呈现严重的不公平,城乡服务水平,资源供给,投资力度差距较大,医患矛盾多,纠纷频频发生,这也是医疗领域近年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众多因素积聚使得宗旨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卫生事业很难解决人民的迫切需要。因此,“看病贵、看病难”成了百姓心中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一种恐惧心理,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大重担。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早就存在,但是这一阶段在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经历了几次医疗改革,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仍然有许多地方还没得到有力的改善。纵观医疗服务市场,医疗服务虽然能够同市场中其他商品一样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提供,然而在医生和患者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医疗市场的本身具有不可逆性,纠错成本非常高,所以存在许多的医患问题是难以得到合理的解决。医疗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而人们对于看病就医保障身体健康的需求是刚性的,因此,很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致使市场调节机制不能完全发挥。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追求经济利益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医疗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
2 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经济学性质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上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或收益上非排他性的产品。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公共产品又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看,该服务是为了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身心
健康而提供建议和给出有效措施的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包括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防止疫情的扩散、预防接种等。这些服务具有严格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还具有产品的不可分割性,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产品。
从人们对医疗服务刚性需求看,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一个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愈,会影响到第三方的健康,可以降低周围的群众染上这种病的概率。因此,基本医疗服务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效应。这种正外部效应可以预防其他人感染疾病、控制疾病的传播、保护体弱者......由于正外部效应的存在,即使医疗卫生服务在提供时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而在消费上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性,但是他有着独特的特性,由政府来提供天然的优势。所以,基于此原因笔者认为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品。
对于特需的医疗卫生服务而言,该服务只是为了满足某部分人的特别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本文将这类特殊服务归为严格意义上的私人产品。
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供需双方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供方的自然垄断和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等特殊性。现实生活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习惯表现为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患者委托医生帮其选择医疗服务,供方可以利用其作为患者的“代理人”“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身份,对服务的种类、数量、方式等作出主导性选择。同时,医患之间存在着双方激励不相容的可能性,如果缺乏调控和管制,将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或出现价格上升,以及诱导需求等一系列市场失灵问题。
3 “看病难”如何在医患双方体现
“看病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百姓的切身利益得不到满足,国家已经针对实际情况也在作出相应的医改政策。本文就针对“看病难”这一问题概述了以下几点,来映射出“看病难”是怎样体现在医生和患者之间。
首先,人们跟偏好大医院。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大的就是好的。大医院的看病质量、医疗设施、服务水平、优惠政策等都是吸引众多患者求医的因素,并且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百姓享受到福利,城乡居民可以通过医保卡、医疗保险等方式去医院看病,由此造成大量病人涌入城市大医院,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与此同时看病人多给医院带来效率低下的影响,看病程序是每个病人要接受的流程,挂号、看病、缴费、拿药,各个服务窗口每时刻都会有很多人排队,医生每天要诊断如此多的病人,时间长就会疲乏,看病仓促,引起看病质量下降,患者得不到彻底的医治,长此以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速医患之间的矛盾。
其次,“VIP”关系引起的不公平。每个医院都会有这种现象,病人托关系找大夫插队看病,其他病人早早来排队,为的就是能够排上号看上病,由于许多关系户的插队会影响到其他病人的就诊时间,引起很多患者的不满,“看病难”的抱怨此起彼伏。
第三,医院资源投入不足。医院的床铺紧张,好多病人只能在门外走廊、楼梯、等候椅处休息,医疗器械和师资队伍也有待增多,在有限的资源下,很多急诊病人只能依次等着,延长就诊时间就可能危害到生命。人员的缺失和设施配置的不完善造成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患者需要的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医生服务态度变差。医院每天进进出出的病人,就数量而言,已经让医生感到紧张,一天的时间几乎全在于患者和家属之间周旋,他们会累到筋疲力竭,面对患者的种种问题和家属的抱怨,医生心里也会烦,持久的工作量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