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 沪教版 精品

合集下载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案课题:第八章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课型新授课时 1一、预习检测1.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①建立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无机化合物的定义:。

但CO、CO2、H2CO3、CaCO3等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和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就将它们归入无机物来研究。

②物质分类单质纯净物物质碱混合物名称化学式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醇(俗名酒精)C2H6O醋酸(食醋的主要成分)C2H4O2葡萄糖C6H12O6淀粉(C6H10O5)n n的数值在几百到几千小结①从组成上:有机物除了含有C,还含有等;②从相对分子量上:(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万以上):淀粉、蛋白质等③从性质上:大多数有机物都具有可燃性。

请写出甲烷(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食品中的有机物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食用油、猪油、奶油等物质中含有丰富的;鱼、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蔬菜中还含有。

二、课堂小结:(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观察与思考〗葡萄糖、面粉、奶粉、煤油、石蜡、塑料、棉纱、纸张等物质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时,都有黑色的炭生成,说明这些物质中均含有元素。

(C-12 H-1 O-16 )1.有机化合物(有机物):一般..含 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

如: 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俗名:酒精) 或 、乙酸(俗名:醋酸) CH 3COOH 、营养物质中的油脂、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都属于有机物。

注意:①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不一定 是有机物。

如CO 、CO 2、H 2CO 3和CaCO 3 、Na 2CO 3 等碳酸盐是 无机化合物 。

因为这些含碳化合物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所以归入无机化合物。

② 含 碳 元素化合物种类最多。

因为现有的化合物的种类已超过4000万种而80%以上是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无机物):一般..不含碳 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 如:CuO 、SO 2、H 2SO 4、Ba(OH)2、KNO 3等,还包括CO 、CO 2、H 2CO 3、Na 2CO 3等碳酸盐 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 ,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几万。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整理与归纳》教案_13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整理与归纳》教案_13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主要研究的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及其各营养素的转化情况。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要的能量,身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所需要的原料,都是由食品供给的。

本章选取这些物质作为素材,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营养物质对健康的作用,了解怎样均衡摄入营养物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这些重要的有机物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认识有机物的某些组成、性质特点,为今后接触、学习更多的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基础的提取、检验食物中这些营养成分的知识,以增强教材的实验性和趣味性。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是人体的重要营养成分,与人体的健康关系极大,学生也比较熟悉。

本章还设计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和实验,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有机物知识也需要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化学实际问题。

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2)知道自然界中糖类、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3)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过程与方法(1)能用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2)能用简单的试验方法检验淀粉(3)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4)在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实验分析、总结归纳、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2)通过对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类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3)通过实验和学习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几种常见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了解食品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来源,更好的生活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1)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及其各营养素的转化情况(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区别某些有机物2、难点(1)了解什么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学会用实验法鉴别葡萄糖、淀粉、蛋白质(3)对物质的分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五、教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有关第八章的复习课,故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法等。

九年级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

2.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食品成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 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食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分析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讲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的来源、性质和功能。

4. 实验演示:进行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实验,如检测食品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食品成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 探讨食品中有机化合物与人体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糖类对血糖的影响,脂肪的摄入与消耗等。

2. 介绍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讲解现代食品分析技术,如光谱、色谱等方法在食品中有机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七、案例分析:1. 分析食品安全事件:以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为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和控制的重要性。

2. 讨论食品安全标准:引导学生思考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及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八、实践活动:1. 调查生活中的食品成分: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各种食品的成分表,分析其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功能,以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2. 强调食品安全意识:提醒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合理摄入各种有机化合物。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本章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本章作业》,教学内容属于“习题课”,从一些简单知识考察的习题到综合能力考察的习题,逐渐深入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本节课属于第八章复习课后的一节习题课,学生对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已经有所了解,通过习题课测查,学生应该具备的以下能力:能从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知道某些物质(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有危害,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能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初三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增加实验呈现,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和来源,掌握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鉴定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哪些因素会破坏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2)发展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巩固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2.鉴定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方法难点: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五.教法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可以将本章作业中涉及的一些实验题进行改编,如区别牛奶和米汤改为用米汤、牛奶书写密信,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区别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区别蚕丝和棉纱线都让学生进行实验来体会知识的应用。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新)(全国版)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新)(全国版)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1.请学生结合本章所学内容,选择一种食品,分析其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并说明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作用。要求字数在300字左右,以书面作业形式提交。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于提取、分离和检测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要求方案具有可行性,操作步骤清晰,并注明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有机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及合理摄入方法。针对某一有机化合物,如糖、油脂等,分析其在日常饮食中的摄入量,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给出合理摄入的建议。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观念,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练习题,涵盖本章知识点,如:
a.判断哪些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哪些属于无机化合物。
b.列举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并说明其作用。
c.分析有机化合物在提取、分离、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1.培养学生对食品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合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引发学生对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分布、作用及安全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验、讨论、合作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安全性问题,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

九年级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

2.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食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食品中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名称、生理功能和作用。

2. 学生能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食品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 有机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2. 使用多媒体展示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图片和实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五、教学内容1. 糖类:介绍糖类的种类、生理功能和作用,如葡萄糖、果糖等。

2. 脂肪:讲解脂肪的分类、生理功能和作用,如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

3. 蛋白质:阐述蛋白质的组成、生理功能和作用,如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等。

4. 维生素:介绍维生素的分类、生理功能和作用,如维生素C、维生素D等。

5. 矿物质:讲解矿物质的种类、生理功能和作用,如钙、铁、锌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食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2. 新课导入:介绍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如面包、肉类、蔬菜等,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食品成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例子。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机化合物在食品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收集有关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2. 学生是否能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食品?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之处?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此单元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定义,熟知几种定义中例外的物质。

知道有机物的多样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能说出常见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大米、面粉——淀粉;青菜、水果——维生素;青菜——纤维素;食用油——油脂;鱼、肉、牛奶——蛋白质。

知道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前四种均为有机物,且均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蛋白质还含有氮等元素)。

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中的意义。

知道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属于糖类。

知道葡糖糖是人体中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

学会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知道食品中的许多油类均属于油脂类食物,知道“油”和“脂”的区别。

知道脂肪在人体中能量贮存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蛋白质在人体物质建构、新陈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蛋白质在水中可溶,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难溶;在加热、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中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功能。

知道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许多种类的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具体各种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及存在不纳入考试范围。

第1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

3.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过程与方法1.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资源与信息整合的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人文环境,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通力协作的意识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机化合物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正常安排饮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八单元食品中的有机物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八单元食品中的有机物教学设计

本章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2) 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概括能力;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分类、综合能力。

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

2.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

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他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4.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上万的有机化合物。

如聚乙烯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一般很多有机材料都是有机高分子。

5.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

(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激凌、牛奶等;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二、淀粉和葡萄糖1.淀粉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在光照及叶绿素的共同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和葡萄糖。

【实验】用碘酒检验淀粉注意:我们用碘单质来鉴别是否存在淀粉,这个是特性反应。

3.淀粉的存在: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食品中,富含淀粉。

4.淀粉的转化:淀粉、纤维等在酶等物质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提供人体活动的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一、学习目标:认识目标:认识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一些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大米中含有淀粉,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等)2、知道怎样判断食品中有无淀粉、葡萄糖。

3、了解蛋白质特性。

了解消毒的一些常识。

了解科学地摄入维生素。

4、了解误食重金属盐后的一些急救的措施。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营养摄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千百万种,正是这千百万种物质构成了洵丽多彩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1、什么样的物质称为有机化合物;2、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有何重要作用;3、淀粉、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有哪些性质特点,人们怎样正确摄入这些营养物质。

[引入]在千百万种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质占绝大多数。

哪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气中会烧焦,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后有黑烟冒出。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黑色物质是炭,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引出概念,并板书]1、有机化合物:把葡萄糖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

说明:(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盐等极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引导学生看书)(2)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3)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氯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碳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式可以不同。

(此部分内容可引导学生阅读,并参照《拓展视野》进行说明。

[学生计算]根据三种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请你计算出甲烷、乙醇、维生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

[引入]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差很大。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可以达到几万至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大。

这些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查找并说]厨房中有哪些有机物?请找一找,并说出它的名称。

[学生回答]白酒、食醋、糖、面包、牛奶、水果、大米……[交流与讨论]结合书本第212页图8-3各种各样的食品进行。

[学生填空]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食用油中含有________,鱼、肉、牛奶中含有,青菜、水果中含有,青菜中还含有。

[学生讨论]对人体而言,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学生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回忆,能回答出六种基本的营养素:水、无机盐、糖类、脂肪、维生素、蛋白质。

[课堂练习]书本P213页第1、2、4、5(第5题应重点讲解)。

[作业]第3题补充:多吃水果有利于健康,其原因之一是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它能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1)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请你从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角度谈谈该化学式所包含的信息:、。

{课后反思1}厨房中有哪些有机物?请找一找,并说出它的名称。

(学生能够回答很多种)但学生会回答到食盐,教师应及时引导。

{课后反思2}对人体而言,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对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结合生物知识进行的。

学生不能很完整地回答出六种,但通过不同学生的回答补充,就能得出六种基本的营养素。

生物作为中考考试科目,从这一点上来看,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课时:淀粉和油脂[实验准备]1、实验名称:(1)用碘水检验淀粉(学生分组)(2)检验葡萄糖(教师演示)(3)淀粉和葡萄糖(展示)2、实验器材与药品(书本P216页)实验准备:(1)用碘水检验淀粉:碘酒、滴管、红薯、芋头、马铃薯(2)检验葡萄糖:10%葡萄糖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5%硫酸铜溶液、酒精灯、试管(1支)、试管夹[教学方法]讲解、学生实验、解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两种重要的有机物——淀粉和葡萄糖。

[引入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P 书本214页。

同学们,你在生物课上了解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吗?你还记得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吗?又如何检验它们呢?(可引导学生看书、图8-4光合作用)[教学看法]对本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二氧化碳和氧气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世界会变得怎样?[学生回答]人会死掉,动力物会灭亡,地球上没有生命……[教师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食物保证。

绿色植物在 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指导学生看书]P215页]了解淀粉的存在、葡萄糖的物理性质和作用。

[展示样品]把淀粉样品和葡萄糖样品[提出问题]你知道在农村是怎样从植物中获得淀粉的过程吗?[学生回答]因此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回答踊跃。

把学生的回答整理如下:(课后整理)[小结]1、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固体。

化学式是C 6H 12O 6,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2、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

习惯上称它们为碳水化合物。

[引导学生看书]P215页《拓展视野》应说明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是不能作饮用酒的。

[学生分组实验]用碘水检验淀粉。

[教师演示]检验葡萄糖[指导学生看书]P217页油脂部分,使学生了解油脂的存在形式[小结]1、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但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

2、在常温下通常呈固态的油脂叫做脂;在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做油。

[提问]你家里是如何获得动物性油脂?(学生回答)[练习设计]1、(18吉林)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请你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

链接题:根据上图进行选择。

下列物质不参与以上循环作用的是( )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水2、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内装雪碧饮料) (内装浓硫酸) (内装水) (内装氢氧化钠溶液)A B C D3、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

下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我能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 6H 12O 6,它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

(2)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约放出17.2KJ 的能量,一瓶这样的葡萄糖注射液 可放出 KJ 的能量。

4、做过植物油在水中溶解性实验后,试管内壁沾有油污,请你设计洗涤这支试管的方法。

5、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 6H 12O 6,从葡萄糖的化学式你能总结出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1) ;(2) 。

葡萄糖注射液 5% Glucose Injection 【规格】500mL 内含葡萄【适应症】补充能量和体全静脉内营养人、动物、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实验准备]1、实验名称:蛋白质的特性实验2、实验器材与药品(书本P221页)鸡蛋(1个)、饱和硫酸铵溶液、蒸馏水、乙酸铅溶液(或硝酸汞溶液)、浓硝酸、试管(5支)、试管夹、酒精灯、镊子、头发、棉纱线、胶头滴管[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白沙有这样的一个风俗,在春节的时候,去做客,小孩一定会得到一个红蛋。

在蛋中富含什么有机物?[学生回答]蛋白质[继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你能否举出一些例子?[学生回答]……[提出问题]请你谈谈蛋白质的重要性。

(请几个同学来回答)[提出问题]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出蛋白质的重要性。

[演示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鸡蛋清,注入试管里。

实验1:取两支盛有鸡蛋清的试管,分别加入蒸馏水和饱和硫酸铵溶液,试一试鸡蛋清在水中是否溶解,饱和硫酸铵溶液对蛋白质的溶解性有什么影响小结:鸡蛋清不易溶解在水中。

蛋白质能溶解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

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大。

实验2:取3支试管,各装入3mL 鸡蛋清溶液,将其中一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加热,向另一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汞溶液,在第3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中加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各发生什么变化小结:第1支试管中鸡蛋清凝固后变白第2支试管中有白色凝胶状沉淀第3支试管中鸡蛋清变黄[提出问题]把一个鸡蛋煮熟了,让母鸡孵能孵出小鸡吗?为什么?实验3:用镊子夹一小块凝固的蛋白质,在酒精灯上灼烧,会产生什么气味?灼烧一根头发或一根棉纱线,是否产生同样的气味?[总结]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问题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高温(如在水中煮沸或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来消毒医疗器械?[思维应用]人误食重金属盐后,你认为他应采取什么措施减轻毒性?[学生阅读]P223-224[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应怎样科学合理地摄入维生素?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们交流。

{课后反思}对“请你谈谈蛋白质的重要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基本上是按照书本进行的,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取很少。

很多同学不知道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这说明白沙中学的学生与外界接触真的是太少了,他们对世界的了解不多。

怎样引导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上网下载材料,是今后教学中每一位教育者应该进行探讨的一个问题。

[练习设计]1、2018年春,轰动全国的安徽阜阳奶粉事件,导致出现200名“大头婴儿”和10多名婴儿死亡。

经检测,劣质奶粉几乎不含有等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素。

2、家里的碗筷应如何进行消毒?3、绿色食品是指()A、颜色是绿色的食品B、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营养食品C、价格比较低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害的食品4、从下列食物:①米饭②鲜橙③瘦肉④西红柿⑤芋头⑥鱼⑦奶油⑧鸡蛋⑨黄瓜⑩豆腐等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1)能提供蛋白质的有;(2)能提供淀粉的有;(3)能提供维生素的有;(4)能提供油脂的有;5、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化学式为HCHO)含量不得超过0.1mg/cm3。

甲醛的含量可以根据下列反应测定:4KMnO4+5HCHO+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现取某装修后居室内空气500mL,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8×10-8(0.00000158%)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300g,与其中的甲醛恰好完全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