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春之声》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春之声》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春之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春天的美好。
2.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春天,使他们能运用各种表演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学准备:圆舞曲资料、录音机等。
教学方法:聆听法、讨论法、启发法、评价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
2.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感受。
3.播放描述春天美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家用音符来赞美春天。
二、启发导入,初步感悟。
1.播放《春之声》片段A,让学生随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这段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有没有想跳舞的冲动?情绪怎样?这是三拍子的吗?3.介绍圆舞曲和XXX,播放他的《春之声》。
三、分段欣赏,感受音乐元素的变化。
1.听第一段主旋律。
在这堂音乐课上,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XXX的管弦乐曲《春之声》。
首先,老师详细讲解了这首曲子的结构,将其分为八个乐段,并为每个乐段命名。
然后,老师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感受这首曲子所带来的情感和感觉。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西方管弦乐器,并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
最后,老师让学生们进行配乐朗诵,体验音乐与朗诵的和谐。
这节课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XXX和他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让学生们在情感上得到了一定的体验和交流。
音乐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在音乐课堂上,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感受。
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美妙之处。
因此,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感受,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深入了解音乐作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幼儿园欣赏音乐《春之声》教案
幼儿园欣赏音乐《春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作品《春之声》的背景知识和作曲家。
2.通过听音乐和演唱歌曲,感受春天的气息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手脑配合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春之声》的背景知识和作曲家介绍。
2.欣赏音乐并学习歌曲《春之歌》的歌词。
3.学习手脑配合的动作。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老师首先让孩子们看看这个题目《春之声》,问问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
询问孩子们对春天的印象,如春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哪些颜色代表春天,等等。
然后,老师可以介绍一些有关《春之声》的背景知识和作曲家,例如这是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作的。
2.乐曲欣赏(20分钟)老师给孩子们播放音乐《春之声》。
鼓励孩子们专注倾听,感受其美妙旋律和轻快的节奏。
播放结束后,老师与孩子们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接着,老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歌曲《春之歌》的歌词,并训练孩子们唱这首歌。
这里有《春之歌》的歌词:春天来了,播种吧阳光明媚,大地回春春雨润泽,花儿开放春风拂面,心情愉快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春天的声音,多么悠扬2.动手活动(20分钟)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脑配合动作。
例如,在听完音乐后,孩子们可以站起来,活动身体,按照音乐的节奏做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这将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注意力。
四、教学总结本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幸福的春天。
通过欣赏音乐和学习歌曲,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手脑配合的动作,孩子们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而且增强了孩子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之声》音乐作品的基本背景和特点;2.掌握该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曲式,并能够唱唱该曲;3.理解该乐曲运用的和声手法和音乐结构特点;4.学会钢琴演奏该乐曲的右手旋律,或鼓点伴奏。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2.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欢愉。
二、教学内容1. 整体感知首先介绍《春之声》这首乐曲的背景信息和音乐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该乐曲的创作背景、曲调气氛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到该曲应该采用怎样的演奏方式和表现手法。
2.旋律教学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旋律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且重要的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该曲的旋律、调性等指导学生完成。
3.节奏教学和旋律一样,节奏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步骤。
教师可以演示该乐曲的节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把握音乐的节奏感。
4.和声教学该乐曲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变化,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介绍或演示的方式,了解该乐曲的和声走向和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章音乐的技巧与特点。
5.乐器演奏该乐曲的演奏需要使用扬琴、口琴等乐器进行演奏,音乐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进行演奏,尤其是钢琴演奏、吉他演奏等技术要点,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水,分别进行讲解。
三、教学过程1. 整体感知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春之声》这首乐曲介绍,包括创作背景和曲调气氛等等。
在了解曲调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该歌曲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如哪些情感?如何让歌曲更加动听?2. 唱歌练习通过口型语音、移调等方式,让学生跟唱《春之声》这首乐曲。
在针对歌曲的音乐表现进行特定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和要点。
3. 节奏掌握该乐曲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教师可以通过扫弦、拍打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乐曲节奏的感知和掌握,同时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
4.和声指导学生在掌握旋律和节奏后,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该乐曲的和声变化和要点,并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和声格局。
七年级音乐教案春之声
七年级音乐教案春之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春之声》这首歌,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春之声》,理解歌曲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钢琴3.录音机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二)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2.分句教唱,让学生跟唱,纠正发音和音准。
3.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模仿。
(三)理解歌曲内涵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了解歌曲的主题。
2.学生讨论歌曲中表达的情感,理解歌曲内涵。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跟唱。
2.教师检查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二)合唱练习1.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2.教师指导合唱,调整声部平衡。
(三)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编,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学生展示创编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歌曲1.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跟唱。
2.教师检查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二)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春之声》,让学生欣赏。
2.学生讨论欣赏感受,分析不同版本的特点。
(三)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学生展示表演,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四课时(一)复习歌曲1.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跟唱。
2.教师检查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二)音乐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如音乐符号、节奏、音高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音乐知识。
(三)歌曲改编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改编,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学生展示改编成果,教师点评。
春之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春之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之声》这首歌曲,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常见乐器。
2.做到听、唱、读、写,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的欣赏、理解和演唱。
2.难点:乐谱的阅读、乐器的认识和演奏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安排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或一首流行歌曲作为导入,让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并介绍这首歌曲的演出背景和作者概况。
2. 歌曲欣赏播放《春之声》这首歌曲,带领学生欣赏并理解歌曲的曲调、节奏、韵律以及歌词的含义。
让学生在欣赏后,能够描述这首歌曲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并对其产生共鸣和情感。
3. 乐曲分析根据歌曲的曲式和结构,进行音乐元素和乐器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构成和演奏所需乐器的类型、特点以及演奏技巧。
4. 歌曲演唱将歌词分配给学生,通过集体合唱和分组演唱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歌词并表达个人的音乐感受。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他们在演唱时能够自由发挥,表现自我。
5. 乐器示范介绍演奏《春之声》所需的乐器,并请专业音乐老师进行现场演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聆听,了解乐器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
6. 乐器合奏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分别选择不同的乐器,通过合奏的方式演奏《春之声》这首歌曲,完成一段小乐曲的创作。
在合奏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乐器的分工协作,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想象,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7. 总结反思通过课堂讨论或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进一步理解音乐的魅力和技巧。
同时,让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和表达,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验,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参考1.《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教材2.《春之声》歌曲演唱录音3.《春之声》乐谱和乐器演示录像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说读写和演唱的能力。
2.通过课堂作业或小组作业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于乐谱和乐器的掌握程度和演奏技巧。
春之声王蒙教案
春之声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王蒙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理解《春之声》的主题和意义;3.掌握小说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二、教学重点1.王蒙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春之声》的主题和意义;3.小说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2.如何运用批评思维分析小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简单介绍王蒙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春之声》。
2. 阅读环节1.教师让学生阅读小说《春之声》的前两章,并提出以下问题:•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哪些?•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答案。
3. 分析环节1.教师讲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并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效果。
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2.学生的批评思维和表达能力;3.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导入、阅读、分析和总结四个环节,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并通过分析和讨论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中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学生的批评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在教学反思方面,我将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春之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春之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之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2.分析春之声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要素;3.听辨春之声中的音乐元素;4.练习演唱春之声。
二、教学重点1.春之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2.春之声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要素。
三、教学难点1.听辨春之声中的音乐元素;2.练习演唱春之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请他们分享歌曲的节奏、旋律以及歌词内容。
•介绍春之声这首歌曲及其音乐形式。
2. 音乐元素分析(15分钟)•介绍春之声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要素;•引导学生听辨这些要素,并辨认出它们在歌曲中的位置。
3. 听辨(20分钟)•播放春之声的音频文件,让学生辨认出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音乐元素的听感和理解。
4. 练习演唱(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春之声的演唱;•分组表演,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唱成果。
5. 总结(10分钟)•回顾本次课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春之声的理解;•讨论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春之声这首歌曲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
通过练习春之声的演唱,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音乐技能,也让他们在音乐表达方面获得更多体验。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音乐元素的辨认能力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引导。
此外,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也应该注重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幼儿园大班音乐春之声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春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音乐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 1. 了解春季的特点和美景,培养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学习并掌握春季相关的歌曲,能够正确地演唱; 3. 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春之声歌曲的欣赏与学唱;2.春季相关的音乐游戏。
三、教学准备1.CD、音乐播放器;2.讲台、麦克风;3.春季相关的图片或道具;4.幼儿园大班音乐春之声教案。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或道具,引起幼儿对春季的兴趣。
2.与幼儿共同讨论春天的特点和美景。
步骤二:音乐欣赏(10分钟)1.教师播放一首与春季主题相关的歌曲,如《春天的芭蕾》、《春雨》等。
2.幼儿聆听音乐,感受春天的气息和音乐的节奏。
步骤三:学唱春之声(3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春之声》这首歌曲,并提问幼儿对春天的印象。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春之声》的歌词和旋律。
3.让幼儿分小组进行对唱,增强参与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步骤四:音乐游戏(2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春季相关的音乐游戏,如《春之舞》、《春天的颜色》等。
2.游戏中通过舞动身体、演唱歌曲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动感表达能力。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2.教师强调春季的美好和音乐的魅力,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音乐。
五、教学反思此次音乐课以春季为主题,通过音乐欣赏和歌唱,激发了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同时,通过音乐游戏,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感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积极,参与度高,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需要改进的是在引导幼儿学唱春之声时,有些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下次可加入相关的动作或图示,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
总体来说,此次音乐课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对春季和音乐的兴趣。
《春之声》教案
《春之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春之声》,了解并掌握描述春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描述春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生动的描绘手法。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悟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春之声》相关内容。
2. 教具:投影仪、音响设备。
3. 准备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出课题《春之声》。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讨论春天的描绘手法。
3. 词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出现的描述春天的词汇,如“嫩绿”、“花香”等,并进行小组竞赛。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选出代表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春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其他小组。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春天的美好,引导学生珍惜大自然。
7.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春天词汇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竞赛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关注其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的准确性。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享的内容,鼓励积极思考和表达。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参与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增进家校互动。
3. 开展春天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春天的美好。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对作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进行评价和反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春之声》教学设计
概述:《春之声》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它朴素而充满了温情,让人陶醉在春光之中。
《春之声》教学设计能够寓教于乐、让小学生领悟生命的美好和丰富多彩性。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通过阅读《春之声》,让学生领悟生命的美好、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感情。
3.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春天的气息和各种生物对春天的独特诠释。
4.学会运用上下文推测、联想等思维方式,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1.能够对比各种春天的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
2.运用过渡手法进行文本段落连贯分析。
3.能够学会闭眼感性想象,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春天和生命的特点,理解春之声的主题和写作技巧方法。
2.通过感性形象化说明,加深对春天的理解。
3.通过举例和比较,对比不同修辞手法效果。
四、教学方法1.辅助教学,进行互动讨论和表现式的表达活动。
2.让学生各自理解散文的意义和修辞表现,自主提供多种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
3.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新课我们每当听到春之声的鸟儿的叫声,每当我们看到那飞起的蝴蝶和绽放的花朵,我们就能感受到春天带给我们的美好和不一样的生命景象,同学们在此认真听教师对于《春之声》教材的简要讲义。
第二节、展开教学1.老师运用网络、工程课件或者新闻媒体的手段,进行春天气象的展示,辅助学生对于春天的认识和了解。
2.针对教学难点,老师会讲解一些基本的文学修辞技巧和方法,并辅助学生找出各种不同的文本技巧和因素,以便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运用品味美食、音乐和生物等方式来辅助对于教材及课文表述的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某些研发工作、绘图制作等课业辅助学习。
第三节、总结归纳教师通过简短的归纳和总结,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和重要的教学难点,并帮助学生摸索到具体的思维和创新方法,以期扎实潜心完成复习和实际数据测试。
《春之声》-中学音乐教学设计[5篇材料]
《春之声》-中学音乐教学设计[5篇材料]第一篇:《春之声》-中学音乐教学设计《春之声》-中学音乐教学设计《春之声》音乐教学设计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适用手段:多媒体教学授课年级:七年级课型:音乐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x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晓》(歌曲)《春节序曲》(管弦乐曲)《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2.掌握《x疆之春》、《春节序曲》主旋律;3.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4.通过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小提琴独奏曲《x疆之春》创作于1956年,由马耀先完成初稿,李中汉参加修改并添写华彩乐段和钢琴伴奏。
乐曲以通俗、朴素的音乐语言,豪爽、乐观、奔放、流畅的乐思展示了x疆人民欢欣畅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音乐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
《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于1954—1955年间,这一乐章广受人民的喜爱,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
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曲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热烈欢快的大秧歌的场景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是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
《春天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的十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
乐曲形象清新而又明朗,旋律欢快而活泼,充满着希望和幸福感。
教学重点:欣赏音乐吹奏竖笛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绘画等姊妹艺术结合而产生的美。
教学准备:钢琴、竖笛、三角铁、小铃鼓、多媒体、教材音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
春之声教案教案7篇
春之声教案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春之声教案教案7篇教案可以是独立的文件,也可以是与其他教育资源集成的一部分,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条理地组织知识,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春之声教案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春之声》教案设计
《春之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帮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意识流、象征等。
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1)体会小说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意识流的运用。
(2)理解小说中一些象征意义的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
今天,我们要走进王蒙的《春之声》,去感受作者笔下不一样的春天。
(二)作者简介王蒙,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涵盖了多种文学体裁。
其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春之声》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
(四)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说的内容。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五)文本分析1、分析小说的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在闷罐子车上的所思所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析人物形象(1)让学生找出文中对主人公的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
(2)探讨主人公的形象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代表性。
3、分析艺术手法(1)意识流手法讲解意识流手法的特点,分析作者在小说中是如何运用意识流来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
(2)象征手法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象征元素,如“春天”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通过这些象征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六)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小说中的“春之声”有哪些具体表现?2、主人公的回忆和联想对推动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七)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
2、强调重点知识,如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幼儿园《春之声》教案
幼儿园《春之声》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春之声》是一本适合幼儿园教学的绘本,内容主要围绕春天的各种事物展开,引发幼儿对春天的向往和兴趣。
通过《春之声》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春天这个季节。
二、教学目标1.认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了解春天的各种事物;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3.学会倾听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内容1.春天的特点和变化:介绍春天的气候、植物、昆虫等特点,帮助幼儿认识春天的变化。
2.春天的动物:介绍春天常见的动物,如小鸟、蜜蜂等,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3.春天的植物:介绍春天开花的植物,如樱花、杜鹃等,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4.春天的音乐:欣赏春天相关的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发幼儿对春天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认识春天的变化,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第一课时: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教学目标:1.认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1.导入新课:出示《春之声》封面,引发幼儿对春天的向往和兴趣。
2.导入活动:观察春天的图片,询问幼儿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3.演示教学:教师用幼儿易懂的语言介绍春天的气候、植物、昆虫等特点,并示范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指导练习:分发春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春天元素。
5.小结归纳:引导幼儿总结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第二课时:了解春天的动物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常见的动物;2.提高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安排:1.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导入活动:播放春天相关的声音,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3.演示教学:教师用图片或实物介绍春天常见的动物,如小鸟、蜜蜂等,并提供简单的信息。
4.指导练习:分发动物卡片,让幼儿根据描述猜测动物名称,并用简单句子表达动物特点。
初中音乐春之声教案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和体验《春之声》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和魅力。
2. 学习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3.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春之声》的旋律和歌词的学习。
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掌握。
2. 对歌曲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教材或乐谱。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曲《春之声》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期待和想象。
二、学习歌曲旋律(10分钟)1. 播放歌曲《春之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
2. 教师哼唱歌曲旋律,学生跟随哼唱。
3.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音调,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三、学习歌曲歌词(5分钟)1. 教师展示歌曲《春之声》的歌词,让学生朗读。
2.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词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词的准确发音和节奏。
四、歌曲分析(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形式。
2. 学生讨论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处理。
3. 教师进行解答,并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五、歌曲演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歌曲,互相交流和指导。
2.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3. 全体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检查学习效果。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歌曲创作或编排,展示自己的才华。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春之声》,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歌曲分析和演练,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巧。
在教学延伸环节,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春之声活动教案[五篇范例]
春之声活动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春之声活动教案活动名称:春之声(中班艺术)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随着天气渐渐转暖,幼儿明显感觉到了季节的变化。
在感知周围环境的时候,他们发现了许多春天的“消息”。
花园里的花开放了,树枝上冒出了嫩嫩的新芽,小草悄悄的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人们的脱掉了厚厚的衣服换上轻松的春装,在找春天的活动中,真是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
那么幼儿怎样用语言或非语言来表达春天的美丽呢?本次活动力求让幼儿在欣赏音乐中感受音乐中春天的美丽,大胆想象,用语言、动作来表现表达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
活动目标:1、感知乐曲的优美和欢快。
2、能大胆想象并表达表现音乐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准备:幼儿:事先通过找春天系列活动,对春天的景象有所感知。
教师:《春之声圆舞曲》(斯特劳斯)音乐;PPT课件;音乐视频。
活动过程:一、欣赏音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这是一段关于春天的音乐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是谁跟着春姑娘一起来的?小结:原来这是一段优美、让人心情愉快的音乐,我们感觉蝴蝶、蜜蜂、柳条上的嫩叶跟着春姑娘一起来了。
二、感知音乐1、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从这首乐曲里你听到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音乐内容)2、听配乐诗朗诵。
(教师将幼儿想象出的乐曲内容,用散文诗的形式讲述出来。
)三、表现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各种动作表现春天的美)你在春天里找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第二篇:春之声教案春之声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春之声音乐教案8篇
春之声音乐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春之声音乐教案8篇教案的内容应该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条理地组织知识,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春之声音乐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春之声优秀教案
春之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小说中“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探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对未来的憧憬。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意识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
把握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意识流”这种较为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文学常识和重点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春天的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提问学生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引出课题《春之声》。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作者王蒙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讲述小说《春之声》的创作背景,即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状况。
3、初读文本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提问小说的主要人物和基本情节。
4、分析“意识流”手法教师讲解“意识流”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小说中体现“意识流”的段落和语句,如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
组织学生讨论“意识流”手法对表现人物心理和主题的作用。
5、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人公岳之峰的形象特点。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岳之峰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思想和情感。
6、主题探讨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7、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改革开放的感受和认识。
推荐学生阅读王蒙的其他作品,如《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之声》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
学过《项链》、《荷花淀》等小说以后,我们了解到并非每篇小说都可以按照写实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品读,因为小说也有不同形态,侧重点不同,对一篇小说的解读也不同。
《春之声》就是一篇需要我们换种思维品读的短篇小说。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题目“春之声”寓意
②了解小说中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
③选取不同的段落,分析连接主人公跳跃性思维的线索,并比较这种“意识流”与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之间的异同。
二、设疑激趣,自主学习
(一)作者简介:
王蒙, 1934年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
1953年写成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因发表“干预生活”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引起轰动,1957年因这篇小说获罪被划右派,1979年平反。
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三篇短篇小说和《蝴蝶》、《相见时难》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一直求变求新,经常领风气之先。
(二)写作背景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次空前的浩劫,国家的教育、科技以及经济建设都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
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们忽然发现国外,在我们停滞不前的时候发达国家已获得飞速发展,已经把我们远远抛在了后面。
在这个情况下,人们希望尽早结束社会动乱,推动社会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小说就是反映的这一时期的人们的强烈愿望。
(三)意识流
《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
1、什么叫意识流、意识流小说
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
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出现于西方的一种创作手法和文学流派,运用这一手法的著名作家有《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马赛尔·普鲁斯特、《尤利西斯》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喧嚣与骚动》的作者福克纳等。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常常是以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在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
白等。
(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
)
(四)字词
涟漪(lián yī)铁砧(zhēn)高亢(kàng)针灸(jiǔ)蕨(jué)麻偌(ruò)大狰狞(zhēng níng)醪糟(láozāo)贫瘠(jí)立锥(zhuī)之地瓦瓴(léng)
鹌鹑(ānchún)采撷(xié)荸荠(bíqí)揿(qìn)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讨
1.意识流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一正在进行的事件。
(提示:时间、地点、环境、人物)
2.岳之峰身处闷罐子车厢,“意识”流动并非自己空想得来,而是“通过出发物的引发”,请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触发物,看看引发出怎样的联想。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时间:春节
地点:回乡途中
环境:闷罐子车厢
人物: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
2. 岳之峰过去中国一外国社会生活
大空间城市一农村新转机
未来
闷罐子车厢
(现在)社会生活剪影
人民的欲望
五、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精读课文,思考:
1.小说主人公在火车上联想到了那些事物?
2.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小说的主题该怎样理解?
六、情感升华
《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小说主人公在火车上联想到了哪些事物?
小说开始,“咣”车厢门关上,主人公进入闷罐子车这个特定环境,开始了他的感受、联想和回忆。
“咣”车厢门打开,到站了,上下乘客,引进新的人物,引发新的事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又因此展开。
车厢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直到主人公到站,小说结束。
“咣”语义的延伸和相互关联,系连了一个完整事件的始终,也构拟了清晰可感的时间序列。
以《春之声》的第一、二段为例理解“自由联想”的运用:
车身颠抖→人们摇晃→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
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噪音旱烟的辣味
2.探讨全文的逻辑结构。
明确:回乡过年——思念父老——车上见闻——感慨古今——多元对比——赞美时代
3.分析主人公形象:
岳之峰在为改革开放带来的转机而高兴时,也牵挂着国家的落后;他在为生活中的美好而激动时,也忧虑着种种丑陋。
他的所有联想汇合在一起,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在人们面前树立起了一个独立思考、热爱生活、毫无羁绊、心灵自由的典型。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讨
(一)主题是什么?
(二)标题的含义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一)讨论《春之声》主题:
小说通过主人公回乡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了主人公为祖国的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传达出春的旋律,歌颂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新转机。
(二)《春之声》标题的含义
明确:题目“春之声”,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
《春之声》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它比喻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明确:破烂的闷罐子车:落后的生活;
崭新的车头:未来生活的希望。
五、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
(夸张)
2.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醺醺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拟人)
六、情感升华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人生的态度、认识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转为后来的清醒、冷峻而又不失乐观。
王蒙激情充沛,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文坛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教学反思: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和快节奏、多线条的当代社会生活?王蒙打破常规,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意识流手法,“通
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
”,扩大了作品的容量。
这种写法既节省了笔墨,所表达的生活又不是提纯了的、单色的,而是内涵丰富、色彩斑斓、耐人寻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