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德与教师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
本课程充分结合新师德的内容和本质,围绕“师德”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研究,同时对师德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从根源上解决教师在师德方面的困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从师德问题的讨论到新修订的师德规范
很高兴有机会和老师们讨论有关师德的话题。师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当我们把师德与老师们的职业生活,与老师们面临的困惑紧密联系时,它却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我们把师德放在人格的层面上来探讨,(也就是说把教师的道德、智慧和意志等人格因素整体结合起来讨论时),我们也发现师德还有许多有待涉足的新领域。
我们在给老师们上师德课时,经常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如“为什么对老师的要求如此苛刻?”“为什么有的师德标兵让我们感到辛酸?”“学生自杀老师有什么过错?”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开辟思路,同时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新修订的师德规范的理解。
以下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一、“为什么对老师的要求如此苛刻?”——解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师德课上的讨论是从一个案例开始的:教师节前夕,老师进教室准备上课时,一个学生兴冲冲地捧着一束鲜花送给老师,…… 讨论的话题是:老师应不应该接学生的礼物?大家观点不一,有的说应该接,有的说不应该,有的提出接不接礼物的标准,有的提出处理鲜花的具体办法,…… 这时,一个老师说,学生送礼有什么了不起的,接了又怎么样?为什么对老师要求就这么苛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看了一段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一段录像,原来这是发生在窦桂梅老师身上的一则案例。“ 窦老师见学生送鲜花很高兴地接了过来,闻了闻,学生说是妈妈化50 元从超市买来的。窦老师没想太多,可是,后来他发现孩子们上课溜号,心神不定,…… 下课后,几个孩子围上来说,“我也要送老师……” “ 我爸还要请老师吃一顿大餐呢!” “老师您想要什么,家里给买什么!” …… 窦老师听了感到汗颜。
看了录像,大家很震撼。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意识到,其实接不接礼物本身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它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教师,你可以忽略自己所说的或所作的,但是你不能忽略学生因此知觉到了什么!你一定要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作为育人者,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教师每一个举动最为优先的价值取向。
从这一点看,对老师的要求是苛刻了一些,可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是事关儿童心灵的行业,是一个“ 为人师表” 的职业,也是一个道德的、服务性的行业。它提供的服务是国家买断的公共服务,要求教师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师提供的服务
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服务,其他专业(如律师、医生等)更多地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供服务,而教师要用自己的全部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整个人格来提供专业服务。正因为如此,如果作为一名家长,为孩子选择教师,或为生病的孩子选择医生时,他的标准是很不一样的。为了孩子的病,让他在医术高明,品德欠佳和医术不佳但品德良好的两个医生之间选择,他会选择医术高明,品德欠佳的医生。然而,为孩子选择教师时,要他在文化素养高而道德素养较差的教师,和道德素养高而文化素养较差的教师之间进行选择,他可能会选择后者。
美国教育协会道德规范:“ 教育者有无限接近最高道德标准的责任。”
“ 教育是被公众以信任和责任而授予的职业,它需要职业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具备最高的思想典范。” 国际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说:
“ 无论是教师的入门培训还是在职培训,其主要使命之一是在教师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日后能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
二、“为什么有的师德标兵让我们感到辛酸?——解读对高标师德的“不理解”
某杂志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的文章叙述了作者参加了某地区师德标兵报告会的过程与感受。作者概括师德标兵们的共同特点有三:一是
身体不佳,个个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身患重病;二是没有生活乐趣,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三是有“ 六亲不认” 之嫌,当家人需要帮助时,他们毅然回拒,表示要坚守岗位。最后作者归纳自己的感受是“辛酸”二字。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困惑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向我们提出了“有些师德标兵们为什么没能成为学习楷模”的拷问,引发了我们对师德新境界、新内涵的探讨。从作者的知觉探讨问题的症结,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对师德标兵的“不理解和不接受”两层因素。
这里我们先从“不理解”谈起。
师德应当是分层次的,而师德的层次是根据教师可以达到的不同水平的要求确定的。举个例子:新修订的师德规范中,提出了“保护学生安全”的要求。这个要求比较笼统,如果具体化的话,可以分三个层次的要求:最低的要求是: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不可无作为地顾自逃避。再高的要求是“平时认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抢救安全受到威胁的学生。”最高的要求是:“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义无反顾,必要时舍身救生。”
师德最低层次的要求,叫师德底线。“ 底线师德” 是指教师不能逾越而触犯的师德规则,它是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最低要求,它直指教师的外显行为特征,通常用否定式语言表述,属于“禁行性”的道德规范,如在新修订的师德规范中,要求教师“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以分
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等。师德底线绝大多数教师是能够做到的,极少数违背规则的教师要受种种相应的处分。
第二层次是“ 师德基准” 。它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原则。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与其他教师集体的关系,与家长等人的关系、以及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新修订的师德规范中提出的“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等等均属于“ 师德基准” 的范畴,它处于高标和底线之间,是属“普适性”“广泛性" 的师德规范。
第三层次是“ 师德高标” 它是教师职业伦理的最高要求和最理想的境界,是师德教育的总方向。陶行知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苏霍姆林斯基的“ 把整个心献给孩子” 以及四川震灾中用身躯和生命保护和换来学生生命的老师们,他们所体现
的就是这种无私奉献、献身教育的师德境界。这样的师德要求,不是处于其他师德层次的每个教师都能理解的,更不是每个教师都能践行的,它是“倡导性”“先进性”的高标师德。
如果说,底线师德的践行是靠他律(外强制)来制约的,基准师德的践行则是靠自律(内强制)来规范的,而践行高标师德是一种自动化的(无强制)行为、是“第二本能”的体现。正如那些地震中出生入死救护学生的老师答记者问时所说的,“当时什么也没想,是出于教师的本能。”这正好印证了高标师德的境界。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壮举,在他们是自动化的作为。同样,当“小家”与“大家”的冲突无法协调或共处的严峻时刻,他们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在他人看来是辛酸,在他们却拥含着实现内心崇高价值追求的一种满足感。
根据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如果用高标师德“一刀切”地要求全体教师,必然会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不理解”而失去其实效性。新修订的师德规范,把着力点放在了“普适性”
的基准师德上。使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避免了“不理解”“够不着”而放弃师德追求的现象。
应当指出,高标师德的教师永远是要提倡的,它是教师职业伦理的最高要求和最理想的境界,是师德教育的总方向;高标师德的教师永远是教师队伍的旗帜。但是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需要着力普及的首先是基准师德,践行基准师德的教师多了,发展高标师德就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丰厚的土壤。
三、“学生自杀教师有错吗?”——解读对高标师德的“不接受”
师德标兵不能够被当作楷模,不仅仅是“不被理解”,还有一个“不被接受”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宣扬的师德缺乏一种魅力。老师们觉得他们是“崇高不可攀”“可赞而不可仿”“可叹而不可赏”。换句话说,就是缺乏魅力!
师德的魅力来自哪里?除了“奉献”和“爱心”外,魅力还来自“智慧” 和“发展”。师德标兵们不乏“奉献”和“爱心”,他们更是新规范提出的“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的典范。但显然仅此是不够的。缺乏智慧的师德,是不完美的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