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各国社会保障制度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保障的制度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保障的制度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保障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们生活的保障网。
它为人们提供医疗、养老、失业、住房等各种保障,使人们受到欢迎和尊重。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保障制度起源于工业化时期,其历史悠久,经过了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保障制度主要分为三大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人们通过支付保险费来获取保险公司保障,这是最常见的保障形式。
与私人保险相比,社会保险享有更大的保障优势,因为它通常由政府主导,可以利用大规模的资金优势来降低风险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等保障,实施较为完善的国家有法国、德国、瑞典等。
社会保险的规模、待遇与人民生活水平加深密切相关。
在德国,社会保险体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它被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先驱。
系统的强大使得这一体系持续成功发展到今天,为德国的医疗、养老、家庭/亲属关系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法国,社会保险体系从19世纪开始发展,逐步增长。
目前,其存续时间较长并具有高度合规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涉及到很多与社会保障有关的领域。
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基于政府及社会组织的慈善性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形式,通常针对经济困难、老年、疾病、灾难及残疾等状况的群体。
这一形式的财源多来自于政府拨款、慈善捐助等。
社会救助制度通常包括住房保障、食品基础保险及其它各类公共救济。
在英国、美国等国家,社会救助相对较为薄弱,被视为补充性质的保障。
因为当中存在的诸如难以界定受援人范围、救助标准等问题。
在美国,社会救助的主要资金来自政府,但是会被要求额度较高的财产或者收入等。
此外,美国的社会救助往往仅限于节日福利、临时性福利及灾难补助等。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职责主要是为弱势群体提供特定的额度、服务和法律保护等。
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材料一①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
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
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
②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产妇补贴、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
③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制定了社会行动纲领,其把解决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
④20世纪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削减了社会保障支出。
——摘编自李琮主编《西欧社会保障制度》材料二⑤计划经济时期最突出总体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国家福利制度建设模式,社会主义、国家性、工作单位、民政部门、福利制度建设是五个关键词,凸显社会政策与福利制度的时代性特征。
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全民福利,追求平等与自由……⑥改革开放后突出总体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主义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主义、个人与家庭责任、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是六个关键词,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时代特征。
——刘继同《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与制度体系研究》①反映的是19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措施;②反映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项目增多,保障范围扩大;③反映的是欧共体对社会保障的关注;④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西欧各国削减了社会保障支出;⑤反映的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即国家主导;⑥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即多元化。
材料一主要叙述的是19世纪末以来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材料二主要叙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史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史:一、简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它旨在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手段,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退休保障等福利服务,确保社会公平和人民幸福。
本文将详细介绍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史。
二、古代社会保障1.原始共产主义时期:人们共同劳作,共同享有劳动成果,不存在明显的社会保障制度。
2.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对奴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其规模和范围有限。
3.封建社会时期:封建主对农民提供基本保障,并设立救济机构,如救济院和公益土地。
三、近代社会保障1.工业革命前期:出现世界上第一个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即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2.工业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兴起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各国陆续出台了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
3.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普及和发展。
各国相继建立了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
四、现代社会保障1.全球化时代: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挑战和改革,需要更加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
2.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社会保障制度初级阶段,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
3.发达国家:不断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面。
附件:1.德国社会保险法全文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政策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费用,为参保人提供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等保障的制度。
2.社会救助制度:为生活困难的人提供临时救助、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等福利服务的制度。
3.社会福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就业、住房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和帮助的制度。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1)社会化大生产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所遭到的风险事故增加。
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浪潮,迅速催垮了欧洲各国的自然经济,工场手工业转变为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即社会化大生产。
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劳动方式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导致工人的伤残、事故、职业病等事故频繁发生。
这些不安全因素,危害着工人生命的延续。
工人患病或伤残后靠本人工资无力医治,失去劳动力后生活更是难以维持。
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劳动组合方式也促使劳动力过早地退出生产领域。
因为劳动者往往赶不上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机器的不断涌现对生产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他们过早地离开工作岗位,因而提出了疾病、伤残、事故、养老等的社会保险问题。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机器的普遍采用,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产生了劳动力的相对过剩,造成工人失业,使劳动者暂时失去生活来源,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有这些都要求实行社会保障。
(2)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所引起的家庭结构的变化要求实行社会保障。
工业革命前的欧洲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人们主要靠家庭的力量来抵御各种风险。
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既是消费单位也是生产单位,同时,又具有教育、养老和生育功能。
因此,家庭保障便成为劳动者和社会其他成员遭遇不幸的保护伞。
随着家庭生产职能的弱化,家庭的生活保障功能也大为削弱,人们主要靠工资收入养家糊口。
工业化社会下的家庭,人们一旦失去工资,便陷入困境,既无资产可依,又无家庭可保障。
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导致劳动者所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急剧增加,特别是资本家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迫使工人增加劳动支出,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对工人实行保险,完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进程决定的改革。
同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也意味着劳动力的再生产必须社会化。
生活社会化的组织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教育、卫生、城乡生活服务等都逐步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走上了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成员的个人需求往往成为一种社会的需求,传统的主从保障和家庭保障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于是变产生了保障社会化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家庭之外的社会保障机制。
【知识解析】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知识梳理
② 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 地方自治
近代自治市制
制度。
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
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③ 法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
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基础知识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特点 ① 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 ② 各国政府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 自治的主要方式。 ③ 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2)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社区 发展为基层
基础知识
问题拓展
二、近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的原因
1. 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2.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3. 二战以后,产业结构发生了变革。 4. 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5. 工人长期斗争的结果。 6.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
再见
(2)城市: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 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础知识
3. 近代社会
(1)背景: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
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2)基层治理的典型国家
(2)发展
① 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 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 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现代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教学设计
现代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教学设计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
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设计一堂现代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教学课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和发展;2.掌握各国社会保障政策、保障体系和保障范围;3.分析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了解各种社会保障问题,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5.提高学生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课程主要教学重点如下:1.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和发展;2.各国社会保障政策、保障体系和保障范围的对比分析;3.各种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入了解和研究;4.了解国际上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和发展;2.各国社会保障政策、保障体系和保障范围的对比分析;3.各种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入了解和研究;4.国际上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1.讲授:通过授课的方式,分别介绍各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体系和范围等内容,使学生对国际社会保障有充分的了解;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社会保障问题的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解;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交流思想和意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层次分明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课程期末评估、小组讨论评估等。
1.课程期末评估: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测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和体系的掌握情况;2.小组讨论评估:通过小组讨论的情况和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的原因
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的原因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较长时间一直处于萌芽状态。
在19世纪80年代,其工业化规模与发展水平均无法与工业化先驱的英国相提并论,但它却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立法的工业化国家,率先全面实行了社会保险政策。
这与当时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特定的政治因素和社会传统息息相关。
一、经济发展水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社会特有的产物,经济发展程度是其得以建立的基础。
19世纪80年代以前,社会救济体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一种低层次、低成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十分有限。
这是因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掌握的剩余产品有限,无法提供更高水平的保障。
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整个德意志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尤其是煤铁等重工业部门。
到60年代,德意志的工业产值已赶上法国。
从这一阶段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德意志为中心的,除了短暂的萧条外,德意志经济一直处在繁荣状态。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普鲁士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胜利,为新成立的帝国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他们从法国得到了50亿法郎的赔款,并将其投入到工业领域,这不仅使原有的工业部门大为扩充,而且又建立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同时还占领了法国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这里是著名的工矿区,因而使纺织工业、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获得了充足的原料供应,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经济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统一前的1860-1870年,工业年均增长率仅为2.7%;1870-1880年,增长幅度达到4.1%;1880-1890年则为6.4%,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英、法两国,仅决于当时经济高速增长的美国。
快速的工业增长使后起的德意志帝国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1874年德国的工业生产超过了法国,1895年又超过了英国。
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得社会保险——这种比社会救济制度更为先进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德国得以建立并能稳定运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教案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教案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对社会中弱势群体提供保障,使他们得到充分的经济、社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提高生活水平,增强社会归属感,使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得以保障。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从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保障系统,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多样化的演变。
早期,宗教和传统文化是帮助弱势群体获得保障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和社会发展历史的变化,大多数社会保障服务仍然来源于家族成员或宗教团体。
20世纪初,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机构化的发展阶段,许多国家发展了政府补贴、救济、社会企业和民主合作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确保社会风险的有效分散。
20世纪30年代,根据国际公约,许多国家制定了社会保障法,以此来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如今,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极大地改善了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他们的福利待遇,使他们更加获得安全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构建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机制,以及实施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以社会保障权益。
1、建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明确国家的社会保障责任,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绩效考核机制,发展独立的社会保障报表,并将这些社会保障政策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2、推进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的支持,要深入推进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使社会保障政策有效地惠及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如通过发展低保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就业扶贫政策实施等,都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重要措施。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尽管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首先,财政支出有限,无法满足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要求;其次,政策措施实施不力,社会保障政策实施效率低下,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再次,我国弱势群体仍处于贫困状态,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等。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范仲淹(义田)、朱熹(社仓)、刘宰(粥局)、熊希龄(慈幼局); ——德国:“基尔特”(手工业者互助基金会);
17
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是英国实行的济贫法。 1、旧济贫法
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劳 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强制他们去劳动;为老人、盲人建立收容所; 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 从比较富裕的地 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
•“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危机的经济; 二是救济大规模的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也称 “3R(Recovery, Relief, Reform)”。 •“罗斯福新政”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935年以前以复兴和救济为主,通过与 私营企业的密切合作刺激经济复苏,鼓励“物价上涨”,促使利润增加,并用 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落入可以刺激复兴的集团手里;1935年到1939年以改 革为主,通过把购买力注入到特权较少的人们的手里,并且用“社会保障制度” 的方法担保他们的未来,以使全国经济转变为持久的复兴。
• 政治学者也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 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而将其划归政治学 范畴。
14
•社会学与社会保障 •若从社会保障的出发点与追求目标来考虑,社会学无疑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理论 基础之一。 •首先,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诸如养老、医疗、贫困、灾害等诸种社会问题的客观 存在,并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机制才能获得解决;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通常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 •再次,社会学还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最直接的渊源,如人道主义、 伦理道德、历史文化传统就业是社会保障的道德基础和最初的理论源泉。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问题、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社会价值、社会进步、家庭与社 区、社会化、社会阶层与人口问题等等,不仅为社会保障研究奠定了必要而坚实 的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指导着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实践的发展。
2__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法国的福利改革
1、法国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形式进行 调整。 2、社会保障从单一缓解社会冲突转 变为向社会成员提供劳动机会,以维持 生产关系,从而具有既实行福利救助又 保障生产的双重性质和功能。
英国的《济贫法》
1、英国《济贫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2、《济贫法》的主要内容: (1)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向教区内居民和 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 (2)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 (3)建立收容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了劳 动能力的人; (4)建立“贫民习艺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 (5)提倡父母子女的社会责任; (6)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等。
5、《济贫法》诞生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济贫法》的制定,在主观上是为了阻止劳动 力的流动,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 困现象,但在客观上却使社会保障的形式发生了 实质性的变化。 《济贫法》的诞生,使社会团体实施的慈善救 济转化为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这种职 能的转变,使得社会保障摆脱了原有的地域狭隘 性的特征,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道路。 《济贫法》的原则和理念,至今仍然是许多资 本主义国家制定公共救助立法的重要依据。
3、《济贫法》的特点:
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兼有强迫劳 动和福利救济的性质。
4、新《济贫法》的产生、主要内容 及意义: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该享受的合法权 利,也是政府应尽的义务。 为开展社会救助工作,需要专门训 练社会工作人员,同时成立《济贫法》 管理局,负责济贫工作。 把社会救助第一次以立法形式确定 下来,从而使社会救助成为一种制度。
(1)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前苏联、东欧和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 (2)前苏联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受保人不缴 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偏高,如退休金一般在 原工资的70%以上;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 而与劳动贡献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 管理社会保险事宜。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
基层单位:社区
措施:把城市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 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 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
(四)二战后的西方国家: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背景: ①西方各国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与治
理方式变革,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 决社会问题 ②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
持城市政权——,行M.使维城贝尔市《治世理界的经职济责通史。》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会的作用
教区制度(地区教会); 基督教伦理教化;主持婚丧嫁娶等生活仪式; 兴办慈善机构及医院;兴办学校,保存文化。
上帝 罗马 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三)近代西方国家:
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中央集权加强, 教会的权力逐渐被排除在世俗社会治理之外, 国家把基层治理纳入政府管理范围;
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治权。享有相对独立的行 政、司法和财政权。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是城市 最高权力机关,有权选举城市管理人员、制定法令, 并对城市的经济和军事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基西是层欧同单的一位行行:会业行商,的人会产手生工组或于业成商者1。会2或~,商1由3人世城,纪市为城里保市的障公手本社行起工业义业的时者利期和益。 管而理建者立:的行封会建或性团商体会。上行层会分有子严密细致的章程,对内 管保理证职会责员:权规利范义务手均工等业,者对和外商实人行垄的断经。营活动 ;把
西村社自治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 权,公民在18岁时,在他们村 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 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 票做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 认为他们没有自由民身份,他 们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亚里士多德著《雅典政制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权益而建立的一种制度体系。
在近代中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下面,将介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78年)
第二阶段:开放初期(1978年-1990年)
第三阶段:经济时期(1990年-2024年)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进行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试点,为具备独立工作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养老保障。
此外,国家还开始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试点。
1998年,国家成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03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开,覆盖了农村居民。
第四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4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024年,国家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
2024年,全国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2024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此外,国家还推行了大病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制度,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
总结起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建国之初的基本保障到现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层级逐步提高,保障范围
逐渐扩大。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仍将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护和提供公民社会福利而建立的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经济保障和社会支持,帮助人们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养老保险:通过为参保人提供退休金或养老金的方式,帮助老年人维持其生活水平。
2. 医疗保险:为参保人提供医疗费用的补偿或支付服务,保障人们的健康权益。
3.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金或就业援助,帮助他们渡过失业期间,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4. 工伤保险:为工作受伤或因工致残的人提供医疗费用、工伤津贴等经济补偿。
5. 生育保险:为生育妇女提供产前、产后医疗、护理等服务,并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
6. 社会救助:为低收入家庭、特困人员等提供经济援助,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政府的参与和组织,通过社会保险费的收缴和政府财政的补贴来保障制度的运转。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稳定和公平性。
第 1 页共 1 页。
当代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发展趋势
法国大罢工
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2
.
日,法国再掀罢工潮,
330万人走上街头抗议
政府出台的退休制度改
革方案,而这一方案马
上将在议会中进行审议。
这是法国今年的第7次
大罢工;部分地区的示
威演变为暴力冲突。
22
希腊大罢工
2010年2月24日,希腊工 会举行了一天总罢工, 大约2百万示威者(其中 有超过50万的政府公务 员)走上街头,抗议政 府财政紧缩措施,学校、 法院、政府机关以及公 共交通、医院都受到影 响关停。
1、俾斯麦型社会保障模式
俾 斯
宗旨:维护社会安全、国民经济的稳定及在均 衡发展条件下,进而开发人力资源。它虽有公 平的内容,更强调自助和安全
麦
型 社
主要特点:实行“自助”原则,强调资金来源 的多元化,即保险最大部分由雇主和雇员共同 交纳;政府在收支不平衡时,酌情给予资助
会
保
采用这一类型的国家有:德国、美国、奥地
主张实行有选择的保障 ,认为政府只应该在家 庭和自由市场竞争这两 个主要福利来源都失灵 时才出面提供暂时的帮 助;主张削减社会福利 ,将给贫困者以福利转 变为促进其再就业,并 在社会保障领域内引入 竞争。新自由主义强调 个人责任和市场的作用 ,主张减少政府的社会 保障责任,以工作代替 福利。
公民社会模式
27
能力建构的福利国家
1、近几年,“工作福利”的倡导者逐渐认识到,仅仅围绕“工作福 利”重建“福利国家”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社会保障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不仅使竞争全球化,而且 极大地增加了资本和劳动力跨国界的流动性,限制了政府调控社会 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能力。而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对劳动者的素质和 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有18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等,其核心是社会保险制度。
国外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1、萌芽阶段代表国家是英国。
16世纪前后,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进入工业化早期,伴随着圈地运动后,农民被迫离开土地,部分沦为流民,无家可归,社会矛盾突出,政府被迫考虑救济贫民问题。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也称旧《济贫法》),标志着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规定政府有义务对贫民进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
旧《济贫法》确认国家负有救济贫民问题的责任,并形成了一种社会救助制度,但是救助对象有限,救助水平是低层次的。
2.形成阶段代表国家是德国。
德国统一后,统治阶级极欲进行对外扩张,但当时国内矛盾重重,劳资关系恶化,产业工人风险突出。
当时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颁布了三项法案:1883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保险法》,从而完成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份比较完备的工人社会保障计划,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这三项法案受到工人普遍欢迎,有力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险制度从性质上看,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保障对象的权利与义务,从内容上涵盖了疾病、工伤和老年这三项劳动者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风险,从体制上明确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以交费作为享受保险的条件,保险费用多方共同负担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具备的基本原则。
因此这种社会保险制度比社会救济制度更具现代意义,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的标志。
此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分别建立起现代社会保险制度。
3.发展阶段代表国家是美国。
受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遭到重创,大量工人失业,老年人的养老储蓄化为乌有,传统的社会救济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教资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
教资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一套保障措施,旨在保障公民在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和需求。
该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大类。
首先,社会养老保险是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劳动者在退休后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
个人账户根据个人缴费情况进行积累,而统筹账户则由国家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
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平衡个人和集体责任,实现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医疗保险也是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医疗保险,国家可以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包括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和门诊费用等。
医疗保险通常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两种类型,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医保支付管理机构,对医疗服务进行定点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失业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工作后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立的。
通过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在失业期间享受到一定的经济救助和就业援助。
国家设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安置等服务,帮助他们尽快重新就业。
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的权益而设置的。
通过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可以享受到事故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和工亡抚恤金等一系列经济补偿和救助措施。
国家还建立了工伤鉴定机构,对工伤事故进行鉴定,确保受害人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
最后,生育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育过程中的基本权益而设立的。
通过缴纳生育保险费,女性劳动者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生育津贴、生育护理和生育假等服务。
国家还建立了相关的生育服务机构,提供生育健康教育、产前检查和母婴护理等服务,促进妇女的健康生育。
综上所述,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需求而建立的一套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1、德国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为了使投保人在遇到意外事故或患职业病时能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而设立的一种义务保险,带有强制性。
2、德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不是法定的,而是根据雇主与其雇员按自愿原则签订的协议规定执行的,部分企业在法定义务保险制度之外,还对本企业内的雇员实施企业补充养老保金制度,将其作为一种福利待遇吸引雇员。
3、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1)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推行的,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已经成为雇员和雇主的自觉行动,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不高,覆盖面不广,主要原因是国家还没有立法,这就使得一些企业的法人代表想方设法不参加社会保险。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或养老保险条例,逐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费征集率,增强养老保险基金调剂能力。
(2)德国养老保险保险规定雇主、雇员各承担50%的养老保险费,权利与义务对等,与之相比,我国的养老保险中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很低。
为了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我国应使缴费和职工的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使职工更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监督企业替他们缴费。
(3)德国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方法简单、易懂(4)在德国从事社会保险工作要有很高的文化素质、专业修养,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就我国而言,应提高社会保险机构员工的素质,抓好员工队伍建设。
4、社会照顾由直接照顾和间接照顾两部分组成。
直接照顾是社会照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母亲保护和儿童补贴、住房补贴、社会救济等内容;间接照顾主要是指国家利用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及其他一些税收的办法给予照顾。
5、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财政负担加重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长期超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政府利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大削弱。
(2)社会保障费用的上涨,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价格昂贵企业除了支付工人名义工资外,还必须支付工人保险费等工资附加费。
德国劳动力价格昂贵使劳动力的转业、流动相当困难,同时使产品价格上涨,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为降低成本,企业将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国家,导致德国失业队伍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负担不断增加。
(3)东西部差距大两德统一后,由于东部的社会保障体系、资金来源、组织管理方式、保障水平等与西部存在很大不同,在将西部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广到东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4 )优厚的社会福利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失业工人社会福利过高,导致一部分失业工人不愿从事低收入工作(5)职工的负担日益加重退休者数量的增加以及生产者数量的减少使社会保险费率逐年上升,职工收入相对减少,抑制了劳动者的热情和消费。
6、护理保险护理保险是德国第五大社保支柱。
德国法律规定了“护理保险的费用主要通过雇主、雇员向医保机构缴纳保险费来筹集,政府给予大力资助。
7、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1 )随时调整,规模适度注重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随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修改社会保障政策和法规,增加或压缩保障项目。
(2 )资金自助社保基金由国家、雇主和雇员各出1/3。
这种资金资助原则把社会成员享受的权益与缴费义务相结合,发挥了社会成员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
(3)保障最低正当收入实行劳资协议工资,经济的盛衰、劳资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工资的升降。
8、为什么说德国已经形成种类丰富、体系完备、法律健全、运行良好的社会保险制度?德国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了一系列的改革(1)养老保险方面的改革A、逐步推迟退休年龄,控制提前退休人数B、缩短计入领取养老金工龄中的受教育时间(2)医疗保险方面的改革A、适当增加投保者个人对医疗费的负担,逐步提高医疗保险费的自付率B、严格限制医生收入C、减少投保者选择保险机构的灵活性医疗保险改革成绩显著,抑制了医疗费用的持续上升。
(3 )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建立一种社会保险分支一护理保险A、人口寿命增长,出生率下降导致德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这种情况下,德国建立了一种针对德国年老、病弱人员的新的保险制度一护理保险,以保证他们在需要受护理的情况下的权利。
B、形成了另一个社会保障领域一社会促进,如发放培训补助金、子女补助金和教育补助金等。
(4 )在失业保险方面的改革A、转变德国联邦劳动局的职能,变“管理”为“服务”。
B、从三个方面着手减少失业:a、鼓励私人成立职业介绍所,以拓宽就业门路b、为低收入者在缴纳社会保险金方面提供优惠,鼓励特殊困难群体去工作,摆使他们脱对社会保险的依赖c、“灵活工作时间”制度,缩短工时,取消加班费,而是将加班时间计入个人“时间账户”C、建立相应机制消除“懒汉行为”D、鼓励企业扩大就业(5)改革福利制度A、通过降低税率增加个人和企业的收入,以刺激消费和投资B、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
逐年削减失业者的救济金并加强再就业培训,削减拒绝再就业者的救济金C、推迟时冻结退休者养老金的增加D、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除缴纳保险费外,就诊、领取药物和住院需额外付费,取消部分补助。
E、加大教育和科研投资美国1、美国养老保险的特点美国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就业者都必须参加并缴纳社会保障税。
养老保障基金主要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筹集。
2、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1)社会保障内容广泛,但保障程度不高(2)多种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以税收的形式向企业和个人征收(3)实行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但对受惠者的条件有严格的规定(4)适度体现效率原则,但着眼于公平(5)多层次的管理体系3、社会保障号码实行对每个劳动者发放社会保障号码的制度,从发放的号码上可以反映从什么时候起、在什么地方发的,便于记录职工工资收入和保障费的缴纳情况,同时便于投保者本人查询。
4、美国健康保险的类型(1)扣除保险。
即投保者先预交保险费,然后由保险组织承担全部或部分的医疗服务费。
(2)合作保险。
即投保者的医疗费用只能得到部分补偿,自己必须负担一部分。
(3)限额和最高额医疗保险。
即规定限额内保险组织支付费用,在限额外由投保者负担。
5、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也称社会安全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6、美国企业年金是怎样运行的其运行采取两种基本形式(1)缴费确定型(DC)事先确定雇主缴费的比例并按月划入员工的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额由数十年间的投资回报率决定。
(2)待遇确定型(DB)实现确定员工退休后每月可享受退休金,然后根据基金的运营状况和员工个人的年龄、服务年限等因素,逐年计算出雇主的应缴费额。
7、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A、完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社会法律基础上,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往往以即时政策为基础。
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逐步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手段为主转变,完相关法律规范。
B、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要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从我国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经济承受能力,为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
C、社会保障制度应多层次、有重点a、多层次:通过国家立法建立起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制度,然后以地方、行业的更为具体和深入的保障制度为补充,同时鼓励民间保险业的发展,以便为确有经济实力的需求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保险。
b、有重点:根据国情确定当前优先发展的保障内容。
D、我国应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a、我国应注重行业间的协调,将社会保障延伸到“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种经济成分中,适时推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b、在学习借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成功经验的同时,真正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法国1、简要介绍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1)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备,覆盖面广,发展程度比较高(2)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汲取了英、德两种体制的特点汲取了德国俾斯麦模式和英国贝弗里奇模式的特点,是普及型社会保险。
(3)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实行社会化经营和和分散化管理(4)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定位准确(5)法制化程度高,解决争议渠道畅通2、法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层次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层次第二层次:强制的普遍实施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层次:非强制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第四层次:个人参加商业寿险3、法国工伤保险待遇包括的内容(1)伤残抚恤金从丧失全部或部分工作能力时发放,直到其恢复工作或退休为止。
(2)根据伤残程度不同发放不同等级的伤残抚恤金,成年残疾人尚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并且伤残前12个月中工作满800个小时,可领取相当于年平均工资30%的伤残抚恤金。
(3)伤残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可领取50% ;生活无法自理者,还可以酌情给付护理费。
(4)60岁以后,伤残抚恤金改为养老金。
(5)因工伤死亡者及领取伤残抚恤金者、退休者等死亡后,均有其遗属领取遗属抚恤金。
4、法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1)由于自由选择医院和医生,制度方便自由,医生权力过大,难以控制费用,所以提出医院要进行改革,对医生实行有效的监控。
(2)建议对医院行政体制进行改革。
(3)医院管理费用原来从国家税收中列支应改为由医疗保险机构计划预算,并经卫生部认可后,医疗机构管理费用从医疗保险部门报销。
(4)成立国家医疗事故赔偿办公室,减少医患矛盾。
(5)设立新的医疗计划。
5、法国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条件(1)原具有足够的工作年限,一般要求至少在职工作6个月以上。
(2)必须是正式注册并正在寻求职业的人。
(3)确定是在不断地寻找工作。
(4)不享受退休金。
(5)身体状况良好。
(6)非自愿失业。
6、法国队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管理规定(1)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以后,必须定期(一般每月)向失业接待所回报一次询职情况,证明其在不断寻找职业,并提供具体就职单位寻职的有关凭证。
(2)失业保险金每年递减15%,高工资可递减20%,目的是刺激失业人员再就业,降低失业率,减轻社会和失业基金支付的压力。
(3)对失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增强失业人员竞争求职能力,促使其尽快就业。
(4)失业保险与养老、医疗保险等进行计算机联网,通过计算机随时可以查阅失业人员变化情况,如发现个人申报情况与实际不符,要求退回全部失业金和赔偿损失,以后再发生失业也不能领取失业金。
失业金不支付现金,通过个人账户(信用卡)给付。
7、法国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法国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疗保险费激增由于法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98%,所以医疗费用十分庞大,并且近年来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大大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其医疗保险费高的原因:第一,社会保险报销的基础部分所占比例过高;第二,法国老龄化程度高,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增加了医疗保险制度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