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脊疗法

合集下载

中医整脊(韦氏疗法)

中医整脊(韦氏疗法)

中医整脊(韦氏疗法)揭开中医整脊术的神秘面纱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中医整脊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颈腰疾病,其疗效是众所周知的,但其治疗机理长期以来却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由于得不到科学的解释,所以在外行看来,中医整脊术就很“神秘”。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医骨科高级研修班——整脊专题研修班上,北京光明骨伤医院院长韦以宗主任医师提出的“一说二论”,即“脊柱圆筒枢纽学说”、“椎曲论”和“椎体板块移动论”,科学地诠释了中医传统的六大整脊疗法,即旋转法、牵引法、悬吊法、垫枕法、枕缸法和整盆法的治疗机理,自此揭开了中医整脊术的神秘面纱,为中医整脊技术进一步数据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开辟了道路。

韦以宗在深入研究中医整脊术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800多例颈腰痛病例进行临床治疗的体会,认为中医传统整脊技术是依据中医整体观的脊柱认识论作指导的,而中医的脊柱认识论与现代机能解剖学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

机能解剖学是现代新兴的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从机能的角度认识人体解剖,认为人体的机能与形态结构是统一的。

韦以宗的“一说二论”,就是从脊柱机能解剖学的整体观、系统论着手,在将脊柱系统分为静态骨结构系统、静态关节结构系统、动力肌肉韧带系统和神经调控系统四大系统的基础上,发挥中医传统的“体相观”,对中医整脊术的治疗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的。

一、圆筒枢纽学说中医自《内经》的“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之说,到明代名医汪机的“有诸中,必形诸外”,都是认为人体内部结构会反映在体表,所以可从体相来认识人体内在结构,这就是中医的“体相观”。

《医宗金鉴》指出,正骨需“素知体相,识其部位”,韦以宗据此将中医整脊术与中医的“体相观”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三圆筒四枢纽”说,即将躯体比拟为由脊柱作为轴心支柱的三个圆筒,这三个圆筒分别为头颅、胸廓和骨盆,连接这三个圆筒的脊柱上有四个“枢纽关节”,它们是头颅与颈椎连接的“颅椎枢纽关节”、颈椎与胸椎相邻的“颈胸枢纽关节”,胸椎与腰椎相邻的“胸腰枢纽关节”,腰椎与骶椎相邻的“腰骶枢纽关节”。

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学(练功疗法)

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学(练功疗法)
突出、脊柱侧弯等。
软组织损伤
练功疗法对于软组织损伤,如 肌肉、韧带、关节囊等也有较
好的治疗效果。
运动系统功能障碍
练功疗法可以改善运动系统功 能障碍,如肩颈痛、腰痛、脊
柱僵硬等。
其他疾病
练功疗法还可用于治疗一些与 脊柱相关的其他疾病,如神经
根痛、坐骨神经痛等。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适应症选择
练功疗法适用于大多数脊柱相 关疾病,但对于严重的脊柱骨
针对特定病症的功法
颈椎病调理功
针对颈椎病的症状,通过特定的动作设计,缓解颈椎压力,改善 颈椎状况。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功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通过特定的锻炼动作,帮助恢复腰椎的 正常生理曲度,缓解疼痛。
关节炎保健功
针对关节炎的症状,通过温和的动作来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缓解 关节疼痛和僵硬。
辅助疗法
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学(练功 疗法
• 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学概述 • 练功疗法的基本原则 • 练功疗法的主要方法 • 练功疗法的实践与应用 • 练功疗法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01
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学是一种通过 手法整复脊柱错位、调整脊柱内 外平衡的中医治疗方法。
特点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观 念和辨证施治,通过特定的手法 技巧,达到调整脊柱、舒筋活血 、通络止痛等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折、肿瘤等应慎用或不用。
患者身体状况评估
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 体状况评估,以确保患者能够 承受练功疗法的治疗。
禁忌症
孕妇、严重心肺疾病患者、脊 柱严重畸形或不稳定的患者等 应禁用练功疗法。
治疗反应观察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 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中医整脊、美式整脊与日式整脊

中医整脊、美式整脊与日式整脊

一、中医整脊:
中国对脊柱的矫正和调理的方法是多姿多彩的,即中国除了运用手法对脊椎关节位置关系进行必要的矫正和刺激调理外,还更采用多种方法(如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疏通,针刀松解,温热理疗和中药调节等多种调理手段)对脊柱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调理,使其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

这些方法亦可都称其为“脊柱调衡疗法”,都是一种调理、整理、梳理和管理整个脊柱的综合方法。

所以将其称为“中医整脊”。

二、美式整脊:
美式整脊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帕尔默先生(1845—1913),其后有了劳根、冈斯德和傅亚伦等学术流派。

其中,劳根整脊主要运用的指法对脊椎进行调整或矫正,而冈斯德整脊则运用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的先进知识,并应用手法对脊椎进行更科学的矫正,傅亚伦整脊等则引用日本的长短腿的比较法,并发明枪式激活整脊法。

总之,美国整脊的特点主要是集中在对脊椎关节的矫正和整理上,所以我们将其称为“美式整脊”。

三、日式整脊:
日式整脊主要是西元寺正幸先生的骨盆矫正压揉和礒谷力学疗法。

骨盆矫正压揉(指压)法强调对脊柱的底座——骨盆进行矫正的重要性,只要地基(骨盆)正了,脊柱也就可以正。

礒谷力学疗法则是注重对长短腿的调整和自我姿势的锻炼和养成,从而达到对脊柱的矫正。

总之,日本是注重要求对整体的脊柱达到正确的位置关系上来即可,所以,我们称之为“日式整脊”。

整脊十法

整脊十法

整脊十法1 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

患者仰卧,低枕。

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

也可取坐位操作。

2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

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

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3 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及侧弯、侧摆式错位。

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下方,将头搬起呈侧屈状作摇头活动,动作同低头摇正法。

4 俯卧摇肩法:适用于第5颈椎至第2胸椎间的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平枕,上肢垂直,手臵臀部,术者立其后方,用拇、食指夹于错位关节的横突前后方,另一手扶于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作对抗阻力,使旋转错位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复位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下,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

尤其对上位颈椎失稳的患者,可避免因低头摇正角度过大而损伤上颈段。

注意摇肩时先将其肩向下推,以免关节闭锁影响复位。

5 侧向搬正法:适用于颈椎2-6侧弯、侧摆式错位的钩突关节错位。

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方并向隆起处按压(侧摆者只按一点,侧弯者由下而上按压)。

另一手托住下颌并以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向上牵引并屈向健侧再屈向患侧,(让错位关节先开后合),当颈屈向患侧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并与“动点”手协同作扳、按、牵联合“闪动力”以使错位关节复位,有时病人可改用侧卧位,去枕,用抬头作侧扳按动作,与侧头摇正法相同,抬头角度加大。

中医整脊的名词解释

中医整脊的名词解释

中医整脊的名词解释中医整脊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腰酸背痛等症状。

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手法矫正脊柱错位,通过调整骨骼结构和脊椎的位置,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整脊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著作。

中医认为,脊柱是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是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脊柱若出现错位、移位等问题,就会影响到气血的正常流通,导致身体不舒服甚至出现各种疾病。

中医整脊主要通过手法调整和矫正脊柱,恢复脊柱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手法包括推拿、牵引、扳法、拔罐等,这些手法在服用药物或者进行手术之外,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医整脊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头痛、肩周炎、偏头痛等等。

研究发现,这些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往往与脊柱的异常有关。

通过中医整脊,可以改善脊柱的状况,舒缓症状,甚至治愈疾病。

不仅如此,中医整脊还可以用于预防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脊柱的状态密切相关。

经常保持脊柱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可以防止脊柱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因此,中医整脊也常被用作健康养生的一种手段。

中医整脊不仅注重治疗效果,还注重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整脊师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手法和措施。

这使得治疗更加精准、有效,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副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整脊虽然在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方面表现出色,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

对于某些病情严重或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中医整脊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其他主要治疗措施。

总之,中医整脊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手法调整和矫正脊柱,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特点,使得它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和舒适的重要选择。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医整脊之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整脊手法能否有效缓解胃肠道不适

整脊手法能否有效缓解胃肠道不适

整脊手法能否有效缓解胃肠道不适在日常生活中,胃肠道不适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的困扰。

从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到腹泻、便秘等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给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当面对这些问题时,人们往往会寻求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然而,近年来,一种相对较为新颖的治疗方式——整脊手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整脊手法究竟能否有效缓解胃肠道不适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整脊手法。

整脊手法是一种通过调整脊椎的位置和结构,来恢复脊椎正常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脊椎作为人体的支柱,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保护着脊髓和神经。

当脊椎的关节出现错位、扭曲或受到压迫时,可能会影响到神经的传导,进而导致身体各个部位出现功能障碍。

胃肠道的正常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着胃肠道的蠕动、分泌和血液循环等功能。

而脊椎与这些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脊椎出现问题,可能会干扰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整脊手法可能对缓解胃肠道不适具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对于一些由于脊椎错位导致神经受压而引起的胃肠道症状,通过整脊手法纠正脊椎的位置,可能减轻神经受压的程度,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进而改善胃肠道的不适。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整脊手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胃肠道不适的情况。

胃肠道不适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饮食不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失调等。

对于这些由其他明确病因引起的胃肠道问题,整脊手法可能无法直接解决根本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整脊手法的效果也因人而异。

个体的脊椎状况、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师的技术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而且,整脊手法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并非一次就能立竿见影。

此外,如果在接受整脊手法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疼痛加剧、症状加重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治疗,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毕竟,整脊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它不能替代传统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方法。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一、正骨整脊的介绍正骨整脊是指利用手法,以手触及身体的外表,作用于脊柱及其它关节,牵引拉伸和刺激肌肉,以调整或恢复脊椎和关节正常功能的一种手法疗法。

它可以改善人体各部位的状态,达到保持健康、治疗病痛的目的。

二、正骨整脊的10个手法1、按压。

按压是指使用手指、拇指或手掌,以稳定的力度按压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目的。

2、拉拽。

拉拽是指以轻微的拉力,从脊椎或关节的一侧向另一侧施加一定的力量,以调整关节的位置,促进关节的活动和维持关节的正确姿态。

3、拍打。

拍打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节奏性地拍打,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弹性,以调整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4、摩擦。

摩擦是指以手掌或手指,用缓慢而均匀的力度摩擦脊椎或关节的表面,以改善肌肉的状态,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5、搓揉。

搓揉是指以拇指、手指或手掌,用均匀的力度,沿着脊椎或关节的曲线运动,以刺激肌肉,增加肌肉的弹性,减弱肌肉的紧张状态,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6、拉拔。

拉拔是指以手掌、手指或拇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由脊椎或关节的一侧向另一侧施加一定的拉力,促进肌肉的放松,以改善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7、捏拿。

捏拿是指以手指或拇指,用持续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按摩、揉搓或拉拔,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8、滚筒。

滚筒是指以手掌或手指,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以轻微的力度,进行转动滚动,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9、拨动。

拨动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拨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弱肌肉紧张状态,促进关节的活动,以调整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10、抖动。

抖动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节奏性的抖动,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关于“整脊”疗法,这篇介绍超全面!!

关于“整脊”疗法,这篇介绍超全面!!

关于“整脊”疗法,这篇介绍超全面!!本文作者:蔡金山来源:康复医学沙龙整脊,在我国是一个泊来词汇,它的英文单词为Chiropractic,直译过来是徒手操作或者徒手治疗的意思。

可能最初的印象是来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一种疗法,为了突出与中医推拿,正骨的区别,所以用了整脊这个词,言外之意就是对脊柱进行整复,矫正的意思。

近几年,因为美式整脊疗法在我国的推广,以及我国传统治疗的近一步研究,同样是对脊柱的治疗,就不禁引起了许多“纷争”。

就好像门派之别一样,整脊与正骨,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医学理论,到底谁能决胜在紫禁之巅?而背后又是怎么一会事?带着“崇洋媚外”与“天朝传统”的吃瓜群众们,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整脊”背后的事。

我们先把对脊柱整复技术疗法统称为整脊。

首先整脊并不是美式整脊和中医正骨所特有的技术,其历史悠久程度也绝不是一二百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不单单指我国,更不是说建国几百年的美国,整个亚欧非大陆,都存在用类似方法治疗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可以说在治疗疾病探索中,人类都是聪明的。

所以,关于起源,我只能说这是人类细心观察与探索的结果。

常用整脊作为治疗手段的人员,目前来说为5个职业,美国整脊医生,中医骨伤科医生,中医推拿医生,物理治疗师,欧美的整骨医生。

美式整脊医生在美国是合法的医保是可以支付的,但不代表它就是美国的“主流医学”,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州,没有任何医学可以代替西医学的地位。

所以美式整脊医学和医生是以自然疗法,保健医学存在的,绝不像我国某些“大师”所谓的那种包治百病般存在,该开刀的吃药的,必须吃药,任何整脊治疗都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存在,但代替手术与吃药那等同于“谋财害命”。

中医骨伤科,在我国的发展中有过许多的类别,徒手操作的技术很多,但远远不至于徒手操作,中药,针灸等等都是治疗的办法,治疗对象也不单单局限于颈腰椎病,骨折,挫伤,外伤毕竟几千年的中医外治是靠骨伤科撑起来的。

传统中医正骨治疗骨折,四肢关节等都有独特的办法,其广阔与深远程度,是很多学科所不能比的。

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又称整脊疗法,是一种源于中医正骨疗法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脊柱相关疾病。

该方法通过特定的手法操作,对脊椎进行旋转、牵拉等动作,以达到治疗目的。

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1. 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

2. 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解除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

3. 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缓解疼痛。

在应用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时,术者需要先对患者进行触按检查,了解椎旁筋肉、棘突位置等病变情况。

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整复手法进行治疗。

总之,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
疾病的方法,但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护理和康复锻炼,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整脊疗法的含义、治疗的范围和费用_崔彦杰

整脊疗法的含义、治疗的范围和费用_崔彦杰

一、整脊疗法中整脊的确切含义:整:1.整体:在哲学上与“部份”相对,组成辨证法的一对范畴。

整体指由若干对象组成的具有对象在分散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新质的统一体。

统一体的个别对象就是部份。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份是对立统一的。

整体由相互联系着的各个部份构成。

部份之间的不同联系决定着形成整体的类型。

系统整体所具有的质不同于系统各要素(对象)所具有的质。

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要认识整体,就必须了解其各个组成部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部份不等于整体,部份依赖于整体,不能脱离整体孤立存在。

整体的功能丧失,会立即引起部份的功能瓦解。

整体与部份这对范畴在认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2.整体论:整体观。

①整体观念是中医原创思维,中医对人体认识的基本观点,包括天人合一,人体是一统一体的辨证法则。

②关于整体与部份关系的理论。

该理论从整体出发,认为整体大于部份之总和。

③南非联邦(今南非共和国)史末资的理论。

她在1926年出版的《整体与进化》一书中认为,世界为整体的过程所控制,整体大于部份,而过程则是创造的进化,形成新的整体。

3.整理:①唐·蔺道人《理伤续断方》“整理补接次第”②整顿:整理。

《六韬·豹韬·敌武》:“其来整治精锐。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整治器械,修造舟楫。

”③备办;收拾。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

”《儒林外史》第一回:“秦老整治晚饭与他吃了。

”④约束;处置。

朱熹《答吕伯恭书》:“损约收敛,此正区区所当从事……自此向里渐渐整治,庶几寡过。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假似那陈州百姓每不伏我呵,我可怎么整治他。

”4.整顿:①犹整饬、整理。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今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

”韩愈《上贾滑州书》:“窃整顿旧所著文一十五章以为贽。

”今亦指采取措施以改正缺点。

如:整顿作风。

②犹整齐。

《水经注·阴沟水》:“濄水又北径老子庙东。

中医整脊如何促进神经系统恢复

中医整脊如何促进神经系统恢复

中医整脊如何促进神经系统恢复在当今的医疗领域中,中医整脊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其不仅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神经系统的恢复也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那么,中医整脊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作用的呢?要理解中医整脊对神经系统恢复的促进作用,首先需要了解脊柱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

脊柱就像是一座高楼的支柱,支撑着身体的重量,同时也是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重要结构。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神经根与身体各个部位相连接,传递着各种神经信号,控制着身体的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

当脊柱发生错位、侧弯、旋转等异常改变时,会对脊髓和神经根产生直接的压迫和刺激。

这种压迫和刺激可能会导致神经信号的传递受阻,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疼痛、麻木、无力、肌肉痉挛等。

中医整脊通过多种手法和技术,对脊柱进行调整和复位,从而解除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为神经系统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中,中医整脊的手法调整是促进神经系统恢复的关键环节之一。

整脊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推、拿、按、揉、扳等手法,对脊柱的关节、肌肉、韧带等结构进行精准的操作。

这些手法可以调整脊柱的关节位置,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减轻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脊柱的力学平衡。

例如,在颈椎整脊中,通过旋转扳法可以调整颈椎小关节的紊乱,缓解椎动脉受压,增加脑部供血,从而改善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

在腰椎整脊中,运用侧扳法可以纠正腰椎的侧弯和旋转,解除神经根的受压,缓解下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除了手法调整,中医整脊还注重对脊柱周围肌肉的调理。

肌肉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当肌肉力量不平衡或出现劳损时,容易导致脊柱的异常改变。

中医整脊通过针灸、拔罐、艾灸等方法,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紧张,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为脊柱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针灸是中医整脊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针刺,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神经肌肉的功能。

崔氏整脊疗法

崔氏整脊疗法

崔氏整脊疗法一、崔氏整脊疗法简介:有人见过崔氏手法,感觉崔氏手法是多样化手法,有些像美式整脊,于是说是美式整脊。

有人见过崔氏新干针,于是说是中医整脊。

但见过崔氏整脊疗法的疗效后,又觉的似是而非。

实际上崔氏整脊疗法是中美整合整脊疗法,隶属于中西医结合的范畴。

有可能大家会觉得嫁接的东西少了一些个性。

但我们可以直接的告诉大家,转基因的食品是高产的,混血儿是最漂亮的,中美整合整脊的疗效是最好的。

大家如果将崔氏中美整合整脊说成是美式整脊的话,那我们是给美式整脊贴金了。

但你要非说崔氏整脊是美式整脊的话,那最好在前面加一个新字,即新美式整脊。

大家如果将崔氏中美整合整脊说成是中医整脊的话,那我们是给中医整脊添彩了。

但你要非说崔氏整脊是中医整脊的话,那最好在前面加一个新字,即新中医整脊。

崔氏中美整合整脊到底是什么呢?崔氏中美整合整脊是将中医整脊与美式整脊,进行提炼、改进、创新、整合而成的新型整脊医学治疗方法。

此学科的开创者就是——崔彦杰。

崔氏整脊疗法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中美整合整脊手法;2、中美整合干针整脊疗法;3、脊柱调衡牵引整脊疗法;4、矫形按摩;5、功能锻炼运动疗法。

崔氏疗法的临床疗效:一般一次治疗显效率为95%,4—5次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治愈后不易复发(可保持半年至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种疗效目前在国际上是不多见的,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二、崔氏整脊疗法与美式整脊的不同:(一)、手法体系的不同:美式整脊手法主要针对的是局部脊椎偏位的矫正,所以采用的手法主要是短杠杆定点发力。

崔氏中美整合整脊的治疗既包括局部脊椎偏位的矫正,又包括脊柱的整体调衡以及肌肉软组织的调整,所以中美整合整脊手法即包括短杠杆矫正手法,又包括长短杠杆结合手法、长杠杆不定点手法以及软组织调整手法。

(二)、疗法的不同:美式整脊隶属纯力学疗法,主要通过手法对偏位脊椎进行矫正。

其主要治疗的范围为脊柱关节功能紊乱。

崔氏中美整合整脊为综合治脊疗法,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中美整合整脊手法;2、中美整合干针整脊疗法;3、脊柱调衡牵引整脊疗法;4、矫形按摩;5、功能锻炼运动疗法。

中医整脊疗法适合哪些人群使用

中医整脊疗法适合哪些人群使用

中医整脊疗法适合哪些人群使用一、关键信息1、中医整脊疗法的定义及原理2、适用人群的分类3、各类适用人群的具体症状和特点4、不适用人群的排除标准5、接受中医整脊疗法的注意事项6、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7、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8、后续护理和康复建议二、中医整脊疗法的定义及原理1、中医整脊疗法是一种运用中医理论和手法,对脊柱及相关结构进行调整和治疗的方法。

2、其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气血理论以及脊柱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3、通过纠正脊柱的错位、侧弯、旋转等异常,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力学平衡,从而改善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的功能。

三、适用人群的分类1、长期姿势不良导致脊柱失衡者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坐姿不正确的办公室人员。

经常弯腰劳作的体力劳动者。

2、脊柱轻度侧弯或曲度改变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早期患者。

成年人因不良习惯导致的脊柱曲度变直或轻度侧弯。

3、颈肩腰腿痛患者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痛、上肢麻木。

肩周炎导致的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腰肌劳损患者。

4、脊柱相关疾病患者由于脊柱问题引起的内脏功能紊乱,如心慌、胸闷、消化不良等。

脊柱源性高血压患者。

四、各类适用人群的具体症状和特点1、长期姿势不良导致脊柱失衡者常感到颈部、肩部、腰部肌肉紧张、酸痛。

容易疲劳,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

可能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2、脊柱轻度侧弯或曲度改变者外观上可能有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等表现。

运动时容易出现身体不协调。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呼吸不畅的感觉。

3、颈肩腰腿痛患者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转动时疼痛加重,上肢麻木、无力,手指灵活性下降。

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夜间加重,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

腰肌劳损患者:腰部酸胀、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4、脊柱相关疾病患者脊柱源性心脏病患者:有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但心血管检查无明显异常。

美式整脊技术原理与操作

美式整脊技术原理与操作

美式整脊技术原理与操作美式整脊技术是一种通过手法调整脊椎,以恢复脊椎正常生理曲线和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脊椎解剖学知识、神经系统调控和手法操作技巧。

在整脊治疗中,医生通过手法操作,调整脊椎关节,改善脊椎生理曲线,从而缓解脊椎相关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脊椎的解剖学知识。

脊椎是人体的支柱,由24块椎骨组成,它们通过椎间盘和关节连接在一起。

正常的脊椎应该呈S形生理曲线,这样才能够支撑身体的重量,保护脊髓和神经。

而脊椎的异常生理曲线会导致脊椎关节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各种脊椎相关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其次,神经系统调控是整脊治疗的重要原理之一。

脊椎是脊髓和神经的保护器官,当脊椎生理曲线异常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压迫和刺激,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整脊治疗通过调整脊椎,减轻对神经系统的压迫,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从而缓解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症状,如头痛、肩颈疼痛等。

最后,手法操作技巧是整脊治疗的关键。

医生在进行整脊治疗时,需要准确把握患者脊椎的位置和生理曲线,然后通过手法操作,施加适当的力量和角度,调整脊椎关节,使其恢复正常生理曲线和功能。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力量的控制和手法的准确性,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美式整脊技术是一种通过手法调整脊椎,改善脊椎生理曲线和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包括脊椎解剖学知识、神经系统调控和手法操作技巧。

通过整脊治疗,可以缓解脊椎相关疾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美式整脊技术有所帮助。

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中医整脊治疗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中医疗法,旨在通过调整脊柱的结构和功能,恢复人体的气血流通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医整脊治疗可能还比较陌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一、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与脏腑通过经络相连。

当脊柱发生错位、紊乱时,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整脊治疗强调从整体出发,调整脊柱的同时,也注重调理全身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2、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连脏腑,外络肢节。

脊柱两旁分布着众多的经络和穴位,如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

当脊柱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压迫或刺激这些经络和穴位,导致经络气血阻滞,出现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调整脊柱的位置,解除对经络和穴位的压迫和刺激,使经络气血通畅,从而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3、筋骨平衡理论中医认为,“筋束骨,骨张筋”,筋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脊柱的稳定不仅依靠骨骼的结构,还依赖于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支持。

当肌肉劳损、韧带松弛或紧张时,会导致脊柱的力学失衡,容易发生错位和紊乱。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手法调整脊柱的位置,同时配合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手段,放松紧张的肌肉,增强虚弱的肌肉力量,恢复筋骨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脊柱生物力学原理从现代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脊柱是一个复杂的力学结构,具有承载、运动和保护脊髓等重要功能。

正常情况下,脊柱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一定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当脊柱受到外力损伤、不良姿势或退变等因素的影响时,脊柱的力学平衡被打破,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小关节紊乱等问题。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手法复位、牵引等方法,恢复脊柱的正常力学结构和功能,减轻对神经、血管的压迫,缓解症状。

整脊疗法名词解释

整脊疗法名词解释

整脊疗法名词解释整脊疗法,这可是个听起来有点神秘但其实挺有趣的玩意儿!你知道吗,咱们的脊椎就像一座精巧的大厦,每一节脊椎骨都是大厦里的一块重要砖石。

要是哪块砖石位置歪了、不正了,整座大厦不就危险啦?整脊疗法呢,就是专门来帮这座“脊椎大厦”扶正砖石,让它稳稳当当、坚不可摧的神奇方法。

比如说,咱们平日里的不良坐姿、站姿,或者是不小心的扭伤、撞伤,都可能让脊椎骨们“闹别扭”。

这一闹别扭可不得了,什么腰酸背痛、脖子僵硬,甚至头晕眼花、手脚发麻,都可能找上门来。

这就好像一辆汽车的轮胎没调好,跑起来不仅颠簸,还可能影响整个车子的性能,甚至出大问题。

整脊疗法可不是随便按按揉揉就行的。

它需要专业的医生或者治疗师,就像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一样,通过仔细的观察、精准的触摸,还有各种高科技的手段,比如 X 光啊、磁共振成像啊,来找出脊椎哪里出了问题。

一旦找到了问题所在,治疗师就会施展他们的“魔法”。

可能是轻轻一推、一扭,或者是用特殊的工具来调整脊椎的位置。

这就好比是给歪了的砖石重新归位,让脊椎恢复到它原本应该在的正确位置。

你想想,要是脊椎正了,神经不再受到压迫,气血运行通畅,那不就像给身体打通了任督二脉,让整个人都精神焕发、活力满满吗?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整脊疗法会不会很疼啊?其实啊,大多数时候,这种调整就像是给紧绷的琴弦松松绑,虽然可能会有点酸酸胀胀的感觉,但过后那种轻松舒适,会让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还有人会问,整脊疗法一次就能好吗?这可不好说。

就像修补一座破旧的房子,有的小问题可能一次就能解决,但要是问题比较严重,那就得多来几次,慢慢修补啦。

不过要记住哦,整脊疗法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

平时咱们自己还是得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多运动,别让脊椎再“受苦”。

不然,就算是再厉害的整脊大师,也没法一直帮咱们收拾烂摊子呀!总之,整脊疗法就像是身体的“脊椎卫士”,能帮我们解决脊椎的各种问题,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中国整脊学手法治疗学内容十八式课件

中国整脊学手法治疗学内容十八式课件

•中国整脊学手法治疗学内容十八式
•17
第十四式:过伸腰 肢式
损伤病理:同十五式。 防治机制:调整竖脊肌、腰大肌、 腹外、内斜、腹直肌以及骶髂韧 带前后的维系力。 练功方式:正立、双手向前着地 爬下,双下肢伸直,但胸腹不着 地,方法有三: 1式:作俯卧撑式——双上肢屈伸, 使身体及一下肢直上直上。各俯 撑10~20次(可视体力增加); 2式:仰卧、屈膝、双手抱胸,挺 腹挺腰,反复10~20次; 3式:俯卧、伸腰,双上肢后展, 下肢后伸作飞燕式,5~10次。 注意事项:按俯卧撑要求胸腹及 膝不能触地。
•中国整脊学手法治疗学内容十八式
•10
第七式:抱肩转胸
式 损伤病理:维系颈椎椎曲及中轴位之斜方肌、头颈
夹肌,项韧带均以肩胛、胸椎为附着点,上连颈椎 下连上段胸椎。因劳损或风寒损伤,肌力失去平衡, 上可导致颈椎紊乱,下可导致胸椎肋胸关节、胸椎 小关节紊乱,颈椎旋转、侧弯,可压迫神经根、椎 动脉。胸肋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支配内脏 的神经紊乱,出现心动过速、胸闷、胃脘胀闷等并 发症。另一方面,肩胛骨上部肋骨背部组成胸胛关 节,其冈上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可使肩胛上移; 大小圆肌及大小菱形肌(附着胸椎)可使肩胛骨左 右摆动。肩胛部肌肉可因长期单一上肢活动或风寒 而受损,肌肉缺血粘连,可导致胸椎关节紊乱。 防治机制:运动肩胛内大、小菱形肌对胸椎中轴位 的稳定作用(左右平衡),左右转动胸廓,调节肩 胛内肌肉对胸椎的平衡力,纠正胸椎关节错缝。 练功方式:正立、双手抱紧两肩,左右转摇胸廓各 30~50次。 注意事项:转胸时,尽量腰胯不动。
防治机制:颈椎中轴位依靠两侧斜方肌、胸锁 乳突肌和斜角肌平衡,侧颈锻练这二组肌肉的 肌力,使受损者得到恢复,受累者不致损伤, 维持或恢复正常颈椎力学平衡。

整脊手法治疗的理念、目标、原则、作用与要求

整脊手法治疗的理念、目标、原则、作用与要求

一、整脊手法治疗的理念整脊手法治疗的理念是从根本上入手。

针对应用整脊手法的医生来说,每按下去的一手,都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否则不允许靠医生简单的感觉来施治。

同时,一个好的医生要明了,科学之对于人体,对于生命,对于脊椎,又是局限的,远远不能全面而彻底的解释何为生命,何为脊椎。

现代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对脊椎的全部认识,都应当被我们了解、掌握,使我们能够站在这样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之上,对脊椎的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

同时,我们也应当站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对脊椎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假设与推理。

如果我们只是集中在治疗这一薄弱的点,无论是那种非手术的方法,甚至手术的方法,消除症状之点都可能做到。

但是这一点常常是在整体扭曲的基础之上发生,不考虑整体的扭曲,仍有治标不治本之嫌。

二、整脊手法实施的目标整脊手法治疗帮助任何情况下的任何人,使身体机能更佳,自我调节功能更强。

我们不是治疗症状,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

整脊医师深信任何人可能有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从大脑发出通向全身的神经传导受到干扰。

整脊手法治疗解除神经压迫,帮助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不受干扰地自由发挥作用。

当干扰解除后,症状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就消失了。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那么请来尝试一下安全舒适的整脊手法治疗给您带来的最佳健康状态。

在整脊诊所里,我们只有一个目标。

让患者明白这个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所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能避免患者产生迷惑和失望。

“脊椎半脱位”是在脊椎对通过神经支干传导的正常神经冲动的力学干扰。

整脊手法治疗的目标就是检测和矫正这些脊椎半脱位。

矫正的方法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法调整。

这些调整减少了脊椎半脱位,从而使体内的自我调节功能得以最大的效率发挥作用。

三、整脊手法实施的原则1、治疗时间合理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选择恰当的时机施行整脊手法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比如有些急性的关节错位、肌筋出槽、滑膜嵌顿等。

早期进行手法治疗即可起到手到病除的作用。

中医整脊疗法如何辅助治疗其他疾病

中医整脊疗法如何辅助治疗其他疾病

中医整脊疗法如何辅助治疗其他疾病在传统中医的宝库中,中医整脊疗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技法,为众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中医整脊疗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中医整体观念紧密相连,通过调整脊柱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从而对多种疾病产生积极的影响。

脊柱,作为人体的支柱,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保护着脊髓和神经根等重要结构。

当脊柱出现错位、侧弯、小关节紊乱等问题时,会影响到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中医整脊疗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通过手法整复、牵引、针灸、推拿等手段,对脊柱进行调整和治疗。

首先,中医整脊疗法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现代人由于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坐姿不正确,以及缺乏运动等原因,颈椎和腰椎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中医整脊疗法可以通过纠正颈椎和腰椎的生理曲度,解除神经根的压迫,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例如,对于颈椎病患者,整脊医师会通过手法按摩放松颈部肌肉,然后运用旋转复位等手法调整颈椎小关节的位置,使颈椎恢复正常的排列和功能。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整脊疗法可以通过牵引拉伸腰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力,同时配合手法复位,纠正腰椎的侧弯和旋转,从而缓解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

其次,中医整脊疗法对于头痛、眩晕等症状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颈部的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头部气血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头痛、眩晕。

通过整脊治疗,调整颈椎的结构和功能,改善颈部的气血循环,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

此外,一些失眠、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也可能与脊柱的问题有关。

整脊疗法通过调整脊柱,改善神经功能,从而对这些症状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再者,中医整脊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作用。

例如,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通过调整胸椎的位置,改善胸廓的活动度,增强呼吸肌的功能,有助于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同时,整脊疗法还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从而减轻咳嗽、喘息等症状。

整脊疗法简介

整脊疗法简介

(3)其它需要询问的问题: - 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种类? - 做什么动作会诱发疼痛? - 损伤后是否疼痛一直持续?疼痛持续时间? - 那些体位或姿势或加重或减轻疼痛? - 睡眠的姿势和类型,坐姿和体位?
2、视诊观察(Observation)
– 身体形态 – 多方位观察身体姿势,是否有不对称 – 比较解剖标志点值之间的高度,是否有差异
(2)检查方法:术者双手协调用力,使患者 头部做适当幅度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 左右旋转动作。术者根据这些动作的运动 轨迹、动作幅度、紧张度、落空感、对称 性等判断上位颈椎的稳定性。
(3)注意事项:术者主要以双手中指和无名 指发力,其余手指只是给予辅助固定;患 者头部不能过度后伸;各个方向的检查要 成对进行,相互对比,仔细比较;检查动 作要轻柔协调,避免粗暴操作。
2、现代整脊技术的分类(Classification) (1)直接矫正类( straight chiropractic) , 认为脊椎的 关节功能紊乱(subluxation) 或功能性异位 (misalignment) 是导致许多病症的主要原因, 所以 把脊椎矫正复位认为就是治病。 (2)多样化技术类(diversified techniques) 采用许多 直接、简单和有效的矫正技术以避免身体受损和 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
(2)检查方法:术者身体和右手协调用力, 使患者头部做极小幅度的前屈、后伸、左 右侧屈、左右旋转动作。术者根据这些动 作的运动轨迹、动作幅度、紧张度、落空 感、对称性等判断寰枢椎稳定性。
(3)注意事项:右手定位寰锥平面要准,虎 口和其余四指要在同一平面将寰锥固定住; 左手和胸部要将患者头部夹持住;在进行 检查时要做到身体和左手协调用力,用力 要轻,动作幅度要小;各个方向的检查要 成对进行,相互对比,仔细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整脊疗法中医整脊,是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解剖、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用手法为主的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学科。

中医整脊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古老的学科。

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中医对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脊椎法”“按脊法”的论述和“腰痛”的专篇。

历代医家发明创造了用整脊手法、针灸、内外辨证用药和导引练功的诊疗方法,形成了富于中国中医特色的整脊疗法。

现代的中医整脊学,是经过系统发掘整理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和中国传统医学脊源性疾病史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传统医学思维,结合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科学进行了脊柱机能解剖学和运动力学、生物力学的研究,提出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平行四维平衡理论和椎曲论等科学理论,是中国整脊学的基础理论。

应用以具有中国传统中医特色的脊柱运动力学的新理论为指导,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用整脊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四大无痛无创疗法,采取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腹病治脊,腰病治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八大应策,对脊柱骨关节和椎间盘伤病并发脊髓、脊神经、椎动脉损伤以及脊源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1. 对脊柱关节半脱位、错位、错缝和棘突偏歪的认识。

各种脊椎关节半脱位、错位、错缝和关节失紊排例不齐是我们在手法界经常听到,或经常要使用的术语、个别的学者在其著作或论文中,也介绍了这些术语,但这些术语在目前已有的医学字典中许多都无法查阅到,具体的含义和所代表的病理学变化、也没有被很清楚的解释与界定。

因此,导致这些术语成为我们同行之间才能听懂或理解的“行话”,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整脊医生凭借自己的触诊或触摸来判断患椎位置。

根据自己触诊的感觉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得出患椎现的病理情况。

如:“错位”、“错缝”、“半脱位”等。

或以此作为诊断,而这些术语常常给人一种骨关节解剖位置发生了改变。

必需整复来治疗,这样就为整脊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而临床最常用的就是触摸患者的棘突横突或小关节突来判断患者棘突的偏歪,或椎体的旋转及方向,而后整脊师就可以使用整脊手法来矫正或治疗,这些所谓的“错位”、“半脱位”和“错缝”。

许多整脊师对棘突或横突触诊的实质并不了解,只是简单机械的理解棘突或横突触诊的方法和方式,没有很好的结合具体的疾病的病理学改变和局部解剖学知识来加以判断分析,对生理性棘突偏歪,病理性棘突偏歪,代偿性棘突偏歪缺乏鉴别诊断的能力。

虽然,棘突偏歪是诊断脊柱相关疾病的要点之一。

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棘突偏歪都必定有临床意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X线综合分析才能作出诊断。

下面将三种棘突偏歪做以鉴别比较:(1)生理性棘突偏歪:这是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棘突受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其骨性结构偏离中轴或移向一侧,或棘突分叉状,一边长一边短,触摸时往往只摸到长的一侧相邻棘突的间距一宽一窄或棘突后凸或前凹,棘突旁软组织有明显肌肉紧张和压痛,且随着椎体的移位出现相应的神经或血管受刺激压迫的症状,运动功能受限,且棘突旁压痛越显著,临床意义越大。

这种棘突偏歪,是脊源性疾病的诊断和整脊复位的依据。

(3)代偿性棘突偏歪: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棘突旁软组织仅有轻微的炎症反应,及压痛等。

这种代偿性棘突偏歪的出现,表示脊柱其他部位已有移位或错位,由于椎体的内外平衡失调,力学结构的改变,就使错位椎体的上端或下端的一个或多个椎体发生继发性移位,这样可使脊柱在力学上保持相对平衡。

美国神经整脊学派著名脊柱专家冈斯坦德在剖析脊柱错位机制时,对错位引起的代偿是这样解释的;某一处脊椎引起其他脊柱反方向的位移称为代偿,它是效应。

代偿脊椎所表现的倾斜位置不正是来代偿脊柱将会失去的平衡,当一个脊柱错位时(参照正位脊柱站立位片)椎间盘的楔形变引起上位的脊椎改变方向,并且从正常的垂直位置倾斜,这样将会失去脊柱平衡,但这种错位引起的转向不会无休止往上延伸,因为人体为了保持平衡,在上位脊柱的某一处一个或多个脊椎肯定会通过与错位脊椎反方向的位移来代偿失去的平衡,这种位移是代偿机制,是企图重新建立正常的脊柱平衡。

每一个错位都引起代偿,代偿椎相邻的椎间盘功能是正常的,局部无炎症,神经无压迫,所以他们可以自由活动。

代偿脊椎在什么部位发生及代偿脊椎数量由下列因素决定:①错位脊椎的位置②错位的方向③病人重量分布④先天性不良的组成。

如果临床整脊师治疗时能够患椎和代偿椎同时治疗效果更好。

临床发现脊柱相关疾病的急性期以治代偿椎为主,慢性期以治患椎为主,或标本兼治。

提高疗效。

根据骨科的分类错位在1㎜以内为错缝,在1~3㎜之内称为半脱位,错位超过3㎜称脱位,但有关资料对脊椎关节半脱位、错位的定义的诊断标准却不甚明了,对脊椎关节半脱位的解剖形态学基础是什么,也没有确切的界定。

国外有关半脱位诊断标准比较多,主要集中在颈椎节段半脱位的谈论上,特别是寰枢椎体放射解剖有关资料对关节半脱位的论述较多,一般认为在X线上有一些征像,如:一个脊椎自另一个脊椎上移位的程度不一。

当关节小面移位但无重叠时,椎间孔可增大,并有椎间盘破裂的位移。

这种情况被看作是“半脱位”。

笔者认为,整脊技术在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上绝大多数是针对关节的微小移位即“错缝”而言。

其二,临床中发现脊柱解剖位置变异或小关节紊乱并非完全是一种病理现象,大多数椎体小关节紊乱是对脊柱正常生理活动和退变所引起变化的一种适应现象,只要脊柱保持在正常的或仍可代偿的位置时,就不会出现临床症状。

因每人的代偿程度不同,故在相同的病理下症状与临床检查不成正比。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不一致。

所以对处于代偿状态下的关节紊乱不能认为是病理现象,仅少数小关节紊乱,才会压迫或牵拉周围软组织而成为病理现象,假如临床整脊师,对脊柱所有紊乱的小关节加以整复,那么,脊柱将产生超过生理范围的被动运动。

这就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性,所以,笔者认为整脊技术的临床机理是从调整脊柱的内环境做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而不仅仅是针对局部的关节紊乱而已。

2.整脊复位时,所致弹响声的临床意义传统正骨推拿医师多认为推拿时所出现的弹响声是手法成功的标志,但对其产生的实质研究甚少,对影响所产生弹响声的诸要素也知之甚少。

因而很难对其临床意义做出公正的评价和科学的判断。

目前,对整复时所出现的弹响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没有什么意义,另一种是大多数临床整复医师都将弹响声作为手法成功的标志。

因此,有必要对整复时所产生的弹响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明确其发生机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虽然已经证明整复时所产生的关节弹响声是一种与脊柱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但仅是在近年才开始对这种弹响声的产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和质疑。

笔者在多年临床观察中认为,在整脊时所出现的弹响声并不能完全代表关节复位,临床中有的患者可出现弹响声。

有的则否,而且声音有大有小,有多有少。

国外Sandoz在其综述中介绍了掌指关节弹响声的某些特征。

即关节弹响声响可伴有X线下少见的关节间隙改变,此外,在最短无应期消失之前,掌指关节不会产生第二次弹响声,Meal和Scott证实,当作用于手指的拉力不断增加时,会出现可闻及的弹响声。

同时可伴有整个掌指关节的抵抗阻力明显的下降。

另外,利用麦克风他们还发现掌指关节所发出的弹响声与颈部脊柱整复时发生的弹响声相似。

生活中,人们在活动脊柱或伸懒腰时,经常会听到脊柱内发出的弹响声可为一声或数声,但也无任何的不适感,反而感觉轻松。

传统医学一般认为。

这种弹响声来自关节腔,关节腔内压力小于大气压是负压,胸内负压是关节稳定的因素,而滑液则为灵活因素,在静止时关节稳定因素占优势,灵活因素相对减弱,当关节突然受到牵拉或扭转时,瞬间拉力超过关节腔内中心的负压力,关节腔内周围的气体迅速向中心扩散,形成弹响声。

笔者认为,弹响声是关节腔内气体扩散液的震动声,气体扩散的结果使关节腔内的压力超于均衡,使关节灵活性增加,这种变化是关节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的转变,使肌肉协同收缩以完成随意变动的条件。

关节响声既可在正常关节出现,亦可在错位的脊柱整复时发生。

因此,响声并不代表错位关节复位。

所以临床医师在整脊治疗时,追求弹响声为手法复位成功的标志是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 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首先,是为排除临床禁忌证而用,临床诊断并非完全依赖X线片。

因为:从事整脊疗法的专科医生,对X线片的细小变化非常重视,从中而找出患椎的位置,而非专科医生则全面看,对细小变化往往不引起重视,所以临床中经常听到患者抱怨,在别的医院拍X没事,到专科检查看片后,却说又错位了?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1)专科医生提到的错位,棘突偏歪是指关节的微小移位,这种改变往往达不到放射簹的规定标准,但在临床检查中有明显的阳性体征,且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所以,类似问题的诊断完全凭医者触诊检查诊断。

(2)X表现与症状不成正比,如:颈椎开品职,示齿状突两侧间隙不等宽,有的明显大于正常值,但并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有的仅移位1mm,却有明显的眩晕症状。

(3)投照位置及体位的关系有时也可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4)X线片或CT、MRI所表现的诊断是“模糊”值,如:人到中年后脊柱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形成一种病理性的平衡状态,因此,临床症状与影像结果不一定相吻合,其诊断结果的严重程度也临床症状不成正比。

所以,后法向注重触诊的准确性及辩证施治的能力,只有达到手摸心会的境界施治,方可事半功倍。

整脊疗法,又称“脊住(定点)旋转复位法”,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等整复手法作用于脊椎背膂,以促进督脉气血和畅,使病椎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脊椎伤损等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很早就为医家所应用。

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称:“脊梁骨……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

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yǔ lǚ之形。

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

”对损伤性脊椎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整复手法等已有较明确的载述。

近代以来,本疗法的治疗范围有不少发展,不仅对颈椎、腰椎棘突偏歪等伤骨科疾病有较好疗效,而且还可广泛应用于由脊椎病变引起的某些疾病。

【基本内容】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

此外,对合并小关节僵凝者施以旋转手法,还能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缓解疼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