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 国民革命的兴起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辛亥革命(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辛亥革命(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b4705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5.png)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设外务部、陆军部,新设商部、学部等部门的改革应该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2.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内涵是()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进行社会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D.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3.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
”这主要是因为黄花岗起义()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4.1911年5月,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终于破产,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政府彻底失望。
这一事态()A.促进了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B.推动了同盟会转向武装起义C.使立宪派成员淡出政治舞台D.有利于为武昌起义造势题组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5.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
最可怜的是庄稼汉,一两粮就要出这项钱。
要办铁路为的是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
”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保路运动C.义和团运动D.维新变法6.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该诏书()A.以和平的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7.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题组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8.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辛亥革命()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B.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政体C.使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9.“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https://img.taocdn.com/s3/m/6f4e6f0b01f69e31433294c1.png)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单元复习兼小专题整理华士国际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阶段特征本单元从1924年的国共合作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历时4年。
1、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2、具体特征:政治:①国共实现合作,形成了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年幼的中共在探索中遇到了重大挫折,即犯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经济: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进程被打断,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思想: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革命的两大指导思想。
军事:一战后,军阀混战,战祸波及全国;北伐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外交:①一战后,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共和国民党先后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②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二、重要历史概念1、国民革命的内涵: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即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成为其主要目标。
2、右倾机会主义:工人运动中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正确路线的思潮。
其表现形式是思想落后于实践,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把革命推向前进。
他们或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看不到革命形势的有利因素,散布悲观情绪,不敢斗争甚至主张搞阶级合作。
其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右倾机会主义是阻碍革命的绊脚石,对革命危害极大。
三、重要历史知识1.革命统一战线习题1: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在斗争方式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及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这种抗争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⑴.特点: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了大联合,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⑵.历史必然性:①.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力量强大,中国人民要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必须联合起来;②.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革命的共同对象,这就为他们之间的联合奠定了基础;③.以前各革命阶级单独进行的斗争都相继失败,这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经验教训;④.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⑤.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积极支持和帮助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国人民实现联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⑶.影响:①.使国民革命取得重大成就,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中共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统一战线,调动各阶级、阶层共同斗争,成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 国民革命综合练习
![高中历史练习题含答案 国民革命综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3cc12991a37f111f1855bc5.png)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920——1924年控制北京中央政府的军阀是
A.直系
B.皖系
C.奉系
D.滇系
2.下列关于大革命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基本推翻了封建军阀统治的基础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军队
3.在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军队和受国民革命影响的军队与吴佩孚的军队交战地区有
①江西②湖南③湖北④河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北伐前夕,直奉两大派系军阀由交战到勾结,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都是封建军阀
B.根本利益一致
C.帝国主义幕后操纵
D.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给反动势力打击
5.蒋介石在整理党务案中提出
A.共产党必须退出国民党
B.共产党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
C.共产党必须退出第一军
D.共产党必须退出第一军
6.大革命失败最根本的表现是
A.被野心家篡夺革命果实
B.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没有建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工农运动处于低潮
7.近代中国始终存在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919——1923年人民大众包括
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国民大革命练习题及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国民大革命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776b6daef5ef7ba0d3cfc.png)
09届高三中近现史单元思维能力测试(四)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国民大革命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2.蔡元培提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下列对这一主张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B.体现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精神C.试图调和新旧文化的矛盾 D.实质是鼓励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3.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4.刘大白在民国七年的一首诗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坐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其创作背景是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B.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李大钊等宣传社会主义D.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5.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
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5a38a55c02768e9951e73860.png)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答案:B
2.“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
材料中的“事业”是指( )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帝反封建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国民平等
答案:B。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5bdac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f.png)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20世纪30年代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召开B.井冈山根据地建立C.遵义会议召开D.长征胜利结束2.下图是马星驰在1919年发表的漫画,名为《玩弄于股掌之上》,该图反映出( )A.德国试图强占中国山东B.国民政府出卖国家利益C.国际联盟偏袒日本侵华D.反日爱国运动兴盛背景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提出妇女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支持文化部创办夜校、半日学校、家庭临时识字班、田间流动识字班等扫盲运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旨在( )A.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B.推进根据地的建设C.宣传反“围剿”的主张D.完善苏区教育体系4.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有一句歌词是“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
以大历史观对“揭开新篇”所作的理性阐释,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B.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C.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D.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5.1920年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
中国出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当时,为这股思潮传播作出贡献的人物有( )A.康有为、梁启超B.陈独秀、胡适C.陈独秀、李大钊D.李大钊、鲁迅6.20世纪30年代,安徽岳西红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
大人分一斗,小孩得五升,粮食是我亲手种,今日归还我穷人。
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
”这首民谣反映出( )A.中央苏区政权得到稳固B.土地革命政策深得人心C.游击斗争策略机动灵活D.国民大革命的成果突出7.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先后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大多都失败了。
但一些起义部队在数省边界地区的偏僻农村坚持下来。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https://img.taocdn.com/s3/m/3a2915a083d049649b66585b.png)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大革命的蓬勃发展。
回答1~4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首要前提是() A.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中共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孙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2.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的主要依据是() A.孙中领导国民党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 B.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C.其领袖孙中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D.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3.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中心议题是() A.与共产党政府问题 B.北伐打倒军阀问题 C.建立广东政府问题 D.国民党改组问题4.下列关于五卅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建立了反帝统一战线②引发了省港大罢工③检验了各革命阶级④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
回答5~6题。
5.宋庆龄说“孙中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性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造成的。
”这里说的“内部条”主要是指()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迫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6.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 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7.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实行国共合作,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也存在着缺陷,缺陷主要在于() A.没有提出保持党独立性的方针 B.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D.帮助国民党扩大组织8.两党合作有共同的政治基础,但这种共同的政治基础。
高一历史第六单元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试卷1160
![高一历史第六单元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试卷1160](https://img.taocdn.com/s3/m/ddee1d7f01f69e31433294fd.png)
高一历史第六单元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试卷一、选择题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C.新三民主义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满洲贵族3.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丸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4.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C、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D、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5.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D.它是在中共帮助下制定的6.1925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潮是()A.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五卅运动C.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D.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7.标志着国共完全破裂的是()A.整理党务案 B.中山舰事件C.“四一二”反革命 D.“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8.1926年,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A.吴佩孚孙传芳陈炯明 B.孙传芳陈炯明张作霖C.吴佩孚张作霖陈灿明 D.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9、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相同点的一项是()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B、发生了罢工罢课罢市斗争C、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D、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10、下列能比较全面地检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的运动是()A、五四运动B、五卅运动C、省港大罢工D、国民会议运动1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所说的“内部条件”,最重要的是()A.一战后民族工业受到列强的重新压制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求同盟者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12、.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消灭了下列哪一军阀的主力?A.陈炯明B.吴佩孚C孙传芳D.张作霖13、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是:A.湖南B.湖北C.江西D.浙江高一历史*第六单元14、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是:①参加中共一大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③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④领导收回汉口英租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15、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共缺乏实践经验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④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6、国共关系在大革命时期的转折点是()A.整理党务案 B.中山舰事件C.“四一二”反革命 D.“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17、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统一中国B、夺取封建军阀地盘C、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D、把革命重心移到长江流域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计15分。
高三历史考点20: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高三历史考点20: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5d575f750e2524de5187efc.png)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高三年级文科班级:姓名:日期:组编:校对:审核:第 周第 课时高三历史学案3.3098答案:C4.3099答案:A5.3100答案:D6.3101答案:C7.3102答案:C8.3103答案:C9.3104答案:A10.3105答案:B11.3106答案:C12.3107答案:C13.3108答案:B14.3109答案:C15.3110答案:B16.3111答案:A17.3112答案:D18.3113答案:D19.3114答案:D20.3115答案:D21.3116答案:B22.6494答案:B23.6495答案:B24.6498答案:C高一历史学案城考点20: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考纲要求】大纲条目细化要求5.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5)北伐战争北伐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5.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条件、共产党的方针、实现标志、合作的政治基础、意义兴起原因、性质、概况(注意各阶级的表现)、意义两次东征的背景、对象、主力、结果、意义背景、目的、对象、方针北伐进军情况、原因直接原因、意义【自主复习】(结合书本熟记此部分内容)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1)条件:①中共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必要性)。
②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可能性)。
③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重要外因)。
(2)方针:①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改组国民党。
②共产党:召开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4)局限:没有提出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国民党"一大"时间:1924年初。
地点:广州;议题:国民党改组问题内容: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义: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23: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23: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6ca24b51e79b89680226e9.png)
第13课辛亥苹命课时训练空对点训练题组1辛亥革命的兴起和爆发1.晚淸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淸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左的积极作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极大提高了淸政府的综合实力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答案』D『解析』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養本主艾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故『答案」为D项。
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下表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人员组成,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是清朝官员的反淸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中武昌起艾后革命党人在政权中占少数,除此外的立宪派与旧官僚投机革命,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基础,故A项错误:革命党人对立宪派与旧官僚妥协,让他们进入革命政权,反映出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故B项正确;进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材料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不能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3.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淸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淸起义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答案』B题组2中华民国的成立4.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立法目的是为了推翻君主专制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C.拉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立法原则『答案』D『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此时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限制和削弱总统权力,没有砌立总统制,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拉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许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基础过关)(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基础过关)(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476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5.png)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基础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广东佛山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0)中国外交代表曾联名致电政府表示:“弱国交涉,始争终让,几成惯例。
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可言。
”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答案】C【解析】题干中“中国外交代表曾联名致电政府……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可言”,并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未在和约上签字,故选C项;辛亥革命是革命派暴力推翻清政府,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反对袁世凯政府的尊孔复古逆流,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合力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排除D项。
2.(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10)1920年的《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刊登了陈独秀撰写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
文中写道: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工资约8元,在上海的生活程度,不至冻饿而死罢了。
工人剩余工值都被资本家一股东用红利的名义抢夺去了,工人照例得不到分毫。
他提出“赶快实行八时制,为穷苦的工人谋点教育”。
要“由个人的工业主义进步到社会的工业主义”,提倡工人入股私有企业的制度。
下列选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该文宣传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②“社会的工业主义”指工业产权的社会公有③陈独秀没有完全排斥私有经济④反映人们普遍要求建立“劳工社会”的呼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题干中“工人剩余工值都被资本家一股东用红利的名义抢夺去了”得出该文宣传了马克思的利余价值学说,故①正确;题干中“由个人的工业主义进步到社会的工业主义”可得出“社会的工业主义”指工业产权的社会公有,由私有变为公有,故②正确;根据“提倡工人入股私有企业的制度”可以看出陈独秀没有完全排斥私有经济,故③正确;题干只是陈独秀的主张,并不能反映普遍性,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https://img.taocdn.com/s3/m/490c7a2f5727a5e9856a6155.png)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一、考点透析 1、本章主要考察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北伐战争 ( “三 一八”惨案、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大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重点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合作方式及其原因、合作的实现过程及历史意义、合作 的破裂及其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出特点;北伐战争的历史条件和 胜利进军及其原因;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二、历年真题展示 真题 考点 分数 11 年 12 年 —— —— 13 年 —— —— 14 年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考点 5-1-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1、原因——①“打到军阀,除列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本原因) ②中共“二七”惨案以及国民党力量有限(护法运动、二次革命、护工运动的失败) ③共产国际的支持 2、合作条件:党内合作 3、中国共产党三大 (1)时间:1923 年 (2)地点:广州 (3)内容: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4)缺点:共产党没有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例 5-1-1】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
”为此他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 )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A.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答案】C第 1页 共 7 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寻求国共合作的理解能力。
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深 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
1921 年桂林会唔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高中历史: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练习题
![高中历史: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be2e4a55270722182ef71c.png)
高中历史: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练习题1.(2019·南京、盐城模拟)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仍是封建性质,故A项错误;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说明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破坏的,故D项错误。
2.“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
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的高潮”()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可知这是指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新的高潮”指的是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①④正确。
②属于20世纪20年代初军阀混战和列强侵略的影响;③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均排除。
故选C项。
3.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
高一历史国民大革命部分单元复习测试2.doc
![高一历史国民大革命部分单元复习测试2.doc](https://img.taocdn.com/s3/m/c4520e59227916888486d7c9.png)
国民大革命部分单元复习课堂训练题(二)班级姓名学号得分1.北伐前夕,促成直、奉军阀联合的直接原因是A.两派军阀都是封建军阀 B.两派军阀的根本利益一致 C.帝国主义的幕后操纵 D.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2.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是: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②国民革命的兴起;③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④直奉军阀的勾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1926年革命政府决定出师北伐的目的是:①打倒帝国主义;②推翻军阀统治;③统一中国;④实现社会主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不属于北伐主要对象的是: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段祺瑞5.北伐战争期间发生在湖北省境内的战役是:①汀泗桥战役;②南昌战役;③武昌战役;④贺胜桥战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是在: A.汀泗桥战役后 B.贺胜桥战役后 C.武昌战役后 D.南昌战役后7.1927年初,全国革命的中心在: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广州8.大革命时期,北伐军与冯玉祥的军队会师于: A.徐州 B.郑州 C.武汉 D.西安9.与孙中山以前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的显著特点是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10.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其直接目的是A.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B.建立上海工人总工会 C.打击英美帝国主义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11.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①毛泽东;②周恩来;③陈独秀;④李大钊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2.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A.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目标 B.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 C.有先进阶级的组织领导 D.出现了联合斗争的局面13.北伐战争中,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的惨案有:①五卅惨案;②万县惨案;③一三惨案;④南京惨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4.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收回汉口英租界的背景之一是(江苏高考题)A.英国军舰炮击北伐军 B.北伐军占领汉口 C.国民政府已从其他国家收回过租界D.英国宣布放弃租界权益15.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收回了两个英租界,除汉口以外,另一个是:A.镇江 B.九江 C.南京D.武昌16.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始设立租界与中国人民第一次收回“租界”的时间相差大约A.40年 B.60年 C.80年 D.117.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①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骨干作用;②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③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④冯玉祥率国民革命军积极配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④18.北伐战争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A.国共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B.北伐军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C.北伐军将士作战英勇,共产党员起了先锋作用 D.旧军阀各自为战,力量削弱19.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②孙中山在北京逝世;③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④国民政府出师北伐(1995年上海高考题):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列与周恩来有关的是:①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②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③领导收回汉口英租界;④领导湖南农民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21.1927年北伐军占领南京后,制造“南京惨案”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美 B.英日 C.英德 D.日美22.国民大革命期间,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方式有:①制造“惨案”;②武装干涉;③扶植代理人;④分化统一战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3.1927年,帝国主义之所以积极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的野心日益膨胀 B.陈独秀对蒋介石妥协退让C.蒋介石和汪精卫争权夺利 D.北洋军阀的统治已基本被推翻24.“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表明:①蒋介石逐步独揽大权;②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时机成熟;③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④中共中央的妥协退让政策是错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25.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背景有:①掌握了军权;②与张作霖结成同盟;③陈独秀妥协退让;④得到帝国主义、江浙财阀和流氓头子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6.1927年5月,在中国有三个政权同时并存,这三个政权是:①武汉国民政府;②南京国民政府;③中共政权;④北京北洋军阀政府:.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7.“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经典大题例题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经典大题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6cf0e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1.png)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
其中属于日本和英国的分别是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④D.①和③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1906—1921年,①国在华商号数量最多,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扩大在华扩张,因此①是日本;②国在华商号数量增长缓慢,1916年后在华商号数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是俄国,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继续扩大对华输出;③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二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是英国,由于之前其实力强大,侵华较早,其在华势力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④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三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④是德国,由于之前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华势力较强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
因此①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故选D项。
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期望袁世凯反清,并表示让袁世凯做总统,以期尽快完成全国统一,达到“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目的。
黄兴也认为袁世凯是拿破仑、华盛顿,认为“今南北一家,总统得人,民国从此万年”。
这表明当时A.部分革命派未意识到革命的艰巨性B.清王朝统治基础遭到削弱C.革命主要任务是结束军阀分裂割据D.袁世凯担任总统顺应民心答案:A解析:孙中山和黄兴均没有认清袁世凯的真正面目,且寄希望于袁世凯完成革命任务,并认为“以和平收革命之功”和“民国从此万年”,故A项正确;材料的核心是孙中山和黄兴对袁世凯的看法,而不是袁世凯开始逼迫清帝退位,排除B项;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此时还没有出现军阀分裂局面,排除C项;革命派部分领导人赞成袁世凯担任总统,不等于袁世凯担任总统顺应民心,排除D项。
高考复习(历史)专项练习:民国时期中国民主民族革命的不断高涨【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复习(历史)专项练习:民国时期中国民主民族革命的不断高涨【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c59e4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f.png)
专题突破练六民国时期中国民主民族革命的不断高涨一、选择题1.毛泽东青年时曾著文指出,辛亥革命只是留学生、会党、新军等所为,与“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还算不上是一种“民众的联合”,而五四运动则产生了全国民众“大联合”的动向和趋势。
毛泽东旨在()A.肯定民众力量B.批判国内舆论C.反省辛亥革命D.推进五四运动2.(2021·陕西西安一模)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学界一直讨论的问题。
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C.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D.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3.(2021·广东深圳一模)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规定:“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要派我党党员二人到该工会去工作。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A.注意建立与工人阶级的密切联系B.确定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C.重视发动工人参加国民革命运动D.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4.(2021·山东泰安一模)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了《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民主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工会运动与共产党》《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少年运动问题》《妇女运动》等决议。
这说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中流砥柱C.找到实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依据国内外形势制定革命政策5.(2021·湖南名校联考)正如他将俄国的成功归于良好的党组织和严格的纪律一样,孙中山(晚年)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纪律窳败、组织松散及思想灌输不力。
为此孙中山着力()A.改组国民党B.创立黄埔军校C.接受中国共产党D.发动国民革命6.(2021·福建厦门一模)在1927年召开的中共五大上,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罗易就土地革命问题出现激烈的争论,一个主张“土地革命广出论”,一个坚持“土地革命深入论”,结果导致中共中央在革命紧急关头无所适从。
【推荐下载】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同步练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推荐下载】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同步练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659964b86529647d272852c1.png)
[键入文字]
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同步练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学史可以明事理,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同步练习,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 1923 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A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C 帮助国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D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式是:A.重建新党B.党内合作C 两党合并D.互为友党
3.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A 进行反帝反封性质的斗争
B 发动农工进行革命的目的
C 建立民主的共和国的前途
D 消灭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的政策
4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与以往军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注重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的意志品质B 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1。
高一历史上册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大革命的兴起 同步练习 旧人教版
![高一历史上册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大革命的兴起 同步练习 旧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b10ac80975f46527d3e14c.png)
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大革命的兴起同步练习A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5分,共70分)1、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一次合作是由于:①当时两党的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帮助③孙中山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④中共三大作出了正确决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2、孙中山深感有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最主要的受哪一因素的影响?A、两次护法运动失败B、马林的建议C、中共的帮助D、辛亥革命失败【答案】A【解析】因为两次护法运动失败,使孙中山感觉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
3、中共“三大”的最大的缺陷是:A决定实行国共合作 B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C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D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答案】C【解析】因为中共“三大”没有提出党的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后来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4、国民党“一大”讨论的主要问题是:A国共合作问题 B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C国民党改组问题 D联俄、联共问题【答案】C【解析】因为只有改组才能使中共加入国民党,实现合作。
5、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关键步骤是A《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的发表 B取得共产国际支持和帮助C改组国民党 D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答案】D【解析】中共只有加入国民党才能实现党内合作。
6、国共第一合作的方式A党内合作 B党外合作 C联合各革命阶级的合作 D平等合作【答案】A【解析】因为合作的形式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所以是党内合作。
7、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A中国国民党 B党内合作 C中国共产党 D新三民主义【答案】A【解析】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中共党活动的公开身分是国民党员。
8、国民大革命兴起的直接条件A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B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C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D直奉军阀联手共同“反赤”【答案】A【解析】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的领导基础。
9、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黄埔军校与以往军校最大的不同点是A聘请外籍教员 B学员都是共产党员C先进的武器装备 D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答案】D【解析】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是黄埔军校区别于旧式军校的主要特点。
高一历史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练习作业题
![高一历史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练习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0db33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49.png)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历史国民⾰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练习作业题》的⽂章,供⼤家学习参考!⼀、选择题:本题25题,每题2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
1.国民⾰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中共“三⼤”召开后 B.国民党“⼀⼤”召开后 C.黄埔军校成⽴后 D.冯⽟祥发动北京政变后 2.1924年,冯⽟祥发动北京政变时,中国正在发⽣() A.直皖战争 B.直奉战争 C.第⼆次直奉战争 D.北伐战争 3.1924年为⽀持孙中⼭北上,中共在全国开展⼴泛的群众运动,要求() ①召集国民会议②成⽴国民政府③废除不平等条约④*直系军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五卅惨案后,上海成⽴的领导⼯⼈罢⼯、学⽣罢课、市民罢市⽃争的组织是() A.上海总商会 B.上海总⼯会 C.上海学⽣联合会 D.上海⼯商学联合会 5.下列哪⼀次⽃争,⽐较全⾯地检验了中国的各个阶级() A.五四运动 B.五卅运动 C.省港⼤罢⼯ D.上海⼯⼈第三次起义 6.下列⼯⼈的罢⼯⽃争中,属于当时世界上罢⼯时间最长的是() A.五四运动中的⼯⼈罢⼯ B.京汉铁路⼯⼈⼤罢⼯ C.五卅运动 D.省港⼤罢⼯ 7.省港⼤罢⼯发⽣的直接原因是() A.⽀持上海的反帝爱国⽃争 B.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资 C.反对军阀阻挠成⽴总⼯会 D.*港英*对⼯⼈的迫害 8.⼴东⾰命根据地两次东征的意义在于⼒() A.扩⼤了⾰命的影响 B.为国民⾰命军的北伐奠定基础 C.建⽴了⾰命军队和政权 D.推动了全国⼯农运动的发展 9.北伐战争前⼣,直奉军阀由交战到勾结,出现这⼀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B.帝国主义的幕后操纵 C.两派军阀的本质是⼀致的 D.两派军阀本⾝没有⽭盾冲突 10.北伐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根本⽭盾突出表现在() A.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盾 C.资产阶级同⽆产阶级的⽭盾 D.中国⼈民同北洋军阀的⽭盾 11.与孙中⼭以往领导反对北洋军阀的⽃争相⽐,⼴东国民政府北伐的显著特点是() A.依靠西南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12.北伐战争时期,⼯⼈运动的主要⽬的是() A.建⽴⼯会 B.⽀持北伐 C.夺取中⼼城市 D.发展共产党的⼒量 13.1927年初,国民⾰命的中⼼是在() A.⼴州 B.南昌 C.上海 D.武汉 14.下列各项中,与冯⽟祥⽆关的是() A.发动北京政变 B.参加⼆次⾰命 C.五原誓师配合北伐 D.与北伐军会师郑州 15.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是() A.邓中夏、苏兆征 B.张太雷、陈独秀 C.陈独秀、周恩来 D.周恩来、朱德 16.北伐战争中,中国⼈民取得的反帝⽃争成果是() A.收回汉⼝、九江英租界 B.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C.北伐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7.北伐战争期间,帝国主义武装⼲涉中国⾰命的史实包括() ①万县惨案②⼀三惨案③南京惨案④五卅惨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物中,属于西⼭会议派的是() ①蒋介⽯②邹鲁③汪精卫④谢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中⼭舰事件发⽣后,中国共产党被迫退出() A.国民党 B.国民⾰命军 C.国民⾰命军第⼀军 D.国民⾰命军第四军 20.为蒋介⽯发动*政变提供财政资助的是() A.帝国主义的⽀持B.江浙财阀 C.上海青红帮 D.孙传芳余部 21.第⼀次国共合作全⾯破裂的标志是() A.中⼭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政变 D.七?⼀五*政变 22.*失败使中共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要掌握⾰命的领导权和武装 B.要团结⼀切可以团结的⼒量 C.要建⽴巩固的⼯农联盟 D.要防⽌野⼼家、阴谋家叛变⾰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单项选择题
1.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的是
A.蔡锷
B.唐继尧
C.冯玉祥
D.张勋
2.国民会议运动的内容包括
①结束军阀统治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③废除不平等条约④建立联合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大革命时期反帝斗争高潮掀起的标志是
A.香港海员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卅运动
D.省港罢工
4.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的对象是
A.陈炯明
B.孙传芳
C.吴佩孚
D.唐继尧
5.国民政府首任主席是
A.孙中山
B.江精卫
C.蒋介石
D.胡汉民
6.20世纪20年代,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斗争是
A.香港海员工人罢工
B.省港工人罢工
C.“二七”大罢工
D.五卅运动
7.北京政变后,北京政权落入谁的手中
A.冯玉祥
B.段祺瑞
C.孙中山
D.张作霖
8.下列哪次运动比较全面地验证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A.五四运动
B.省港大罢工
C.五卅运动
D.国民会议运动
二、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