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同余类 对于模m同余的数组成由模m决定的数类。 就是说,一个模决定了一个数类。因此,与同一个 类的所有数对应的是同一个余数r,而且只要在式子mq+r 里让q通过所有的整数,我们就得到这个类的所有数。 例 对于模5,数列…,-12,-7,-2,3,8,13,…属于同一个数 类。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定理3 若ac≡bc mod m,且c和m互素,则 a≡b mod m。
证明:因ac≡bc mod m,可知 ac=km+bc 即 c(a-b)=km 由于c和m互素,因此c|k。设k=hc,则 c(a-b)=hcm c-b=hm 即 a≡b mod m。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定理4 若ac≡bc mod m,d=(c,m),则 a≡b mod m/d。
证明
由这个定理,若c有素数因子p1,p2,..,pn,那么 c=p1α1p2α2…pnαn。 这个式称为c的标准分解式。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同余:若m|(a-b),即a-b=km,我们就说a和b模m同余,记 为 a≡b mod m 有时记为 a≡b (mod m)。

将整数a和b用模m和余来表示 a=qam+r,b=qbm+r 这里,r<a,r<b,是关于模m的余。因此有 a-b=(qa-qb)m=km。
以上两条定理给出三个常数a,b和m可以确定线性同 余式的解,这使我们联想到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解。下面 给出求d个解的方法; 令a=a1d,b=b1d,m=m1d。式(5)等价于约去d以后的 同余式 a1x=b1 mod m1——————————(6) 其中已经有(a1,m1)=1,它对于模m1有一个解。令其解为x1 ,即 x≡x1 mod m1。 则对于模m,同余式(5)的问题便简化为同余式(6)。 探求同余式(6)的解答,可用基于连分式理论的一种方 法。

12=gcd(12,60)
数论基础 ——§2 因数分解 最小公倍数 若a|c,则称c是a的倍数。若a|c,b|c,则称c 是a和b的公倍数;如果a和b的公倍数c除尽a和b的什何一个 公倍数,则称c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表示为
c lcm{ a , b} ,或 c [ a , b ]
例 60 = lcm{15,20,30} 下面有关因数分解的5条定理。
则有递推公式
Ps q s Ps 1 Ps 2 Q s q s Q s 1 Q s 2
可以证明,递推公式中各因子还有关系 P Q Q P ( 1) 0) (s ———————(7)
s s s 1 s s 1
并且可以做出一个表示确定各级近似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 1
2 q1
......
1 q2
叫做m/a的近似分数。对于近似分数,可以很容易地找到 一个非常简单的规律: 假定P0=1,Q0=0,P1=q1,Q1=1并且依次把近似分数写 成
1
q1 1 P1 Q1 , 2 P2 Q2 , ..., s Ps Qs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数论基础 ——§2 因数分解 推论 若素数p除尽a1a2…an,则必存在k:,使得p|ak。
证明:若p与a1互素,则p|a2…an; 若p也与a2互素,则p|a3…an;…. 。 若p与a1,a2,… ,an-1的每一个互素,则最后有p|an。
数论基础 ——§2 因数分解
定理5 每一个正合数,可表示为正素数的乘积,并且不考 虑乘积的顺序时,表示法是唯一的。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例 对于模5,数列 …,-11,-6,-1,4,9,14,…;r=4 …,-13,-8,-3,2,7,12,…; …,-14,-9,-4,1,6,11,…;r=1 …,-15,-10,-5,0,5,10,…; 分别为模5决定的4个数类。
r=2 r=0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定理1 模m的同余关系满足 1) 自反性,即a≡a mod m; 2) 对称性,即若a≡b mod m,则b≡a mod m; 3) 传递性,即若a≡b mod m,b≡c mod m,则 a≡c mod m。
这三条性质看起来是明显的,证明从略。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定理2 若a≡b mod m,c≡d mod m,则 1) a±c≡b±d mod m; 2) ac≡bd mod m; 证明:因a≡b mod m,c≡d mod m,所以 a = km+b,c=hm+d a±c=(k±h)m+(b±d) 从而 a±c≡b±d mod m。 同理可证:ac≡bd mod m。 证毕。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连分式 对任一有理数m/a,分割成有 限的连分数形式
m a q0 q1 q2 . . . + 1 qm 1 1
上连分式课表示为
m a q0 1 1 ... 1 qm
q1 q 2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其中在连分式里出现的数q1,q2,… ,叫做不完全商数, 分数 q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证明:若x0是(5)的一个解,则 ax0 - km=b 所以,d=(a,m)除尽b,即d|b。 反之,若d|b,令b=b’d,a=a’d,m=m’d,则有 (a’,m’)=1,即存在整数p和q,使得 pa’+qm’=1 即pb’满足同余式(5)。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例 从上面两例的每一个数类中各任取一个数组成数组 –12,-11,2,1,10,称为组成模5的一个完全剩余组,其 中元素只有5个,它们对于模5是两两不同余的。 而数组0,1,2,3,4为模5的一个非负的最小剩余 组。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与模互素的剩余组:模m的同一个类里的数与模有同一个 最大公约数。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这个公约数等于1的类, 它包含着与模互素的数的类。 从每个这样的与模互素的数类中取一个剩余,便得 到与模m互素的剩余组。 因此,可以取完全剩余组里与模互素的数来组成与 模互素的剩余组。通常与模互素的剩余组从非负的最小剩 余组0,1,2,… ,m-1中分出。 例 数组0,1,2,3,4为模5的一个非负的最小剩余组, 而数组1,2,3,4为模5互素的剩余组。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关于同余解有下面的两个定理。
定理1 同余式 ax ≡b mod m———————————(5) 有解的从要条件是d|b,其中d=(a,m)。 令m’=m/d。若x0是(5)式的一个解,则(5)的所 有解x均满足 x≡x0 mod m’。
定理2 设d=(a,m)>1,d|b,则同余式 ax ≡ b mod m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基本概念:研究下列形状含有味知数x的同余式 f(x)=0 mod m; f(x)=axn+a1xn-1+…+an —————————(1) 如果a不被m除尽,则n叫作同余式的次数。 当n=1时,式(1)写成 ax+a1=0 mod m ————————————(2) 称为线性同余式(又称一次同余式)。将上式左边的自 由项移到右边就写成了书上的形式 ax≡b mod m —————————————(3)
数论基础 ——§2 因数分解 定理1 若a=bq+r,则
gcd{ a , b} gcd{b , r }
证明
数论基础 ——§2 因数分解
定理2每一双不为零的整数,必有一个正的最大公因数。
证明
例题1
数论基础 ——§2 因数分解
定理3 若d=gcd{a,b},则存在整数p和q,使得d=pa+qb。
素数 只能被1和数自身整除的数称为素数。 合数 不是1且非素数的正整数称为合数。即一个合数至 少能被非1的两个整数整除。 最大公因子:用a,b,c为正整数,a除尽b表示为a|b。若a|b, 且a|c,就是说a是b何c的公因子。若a是b和c的公因子,且b 和c的每一个公因子都能除尽a,则称a是b和c的最大公因子, 用gcd{b,c}或(b,c)表示。即 a gcd{b , c} ,或 a ( b , c )
信息安全与保密
主讲人:何毅
数论基础 ——§1 整数的表示方法
§1 整数的表示法
整数
包括正整数(自然数)、零和负整数。
数论基础 ——§1 整数的表示方法 定理1
设m是大于1的正整数,则每一个正整数n可唯一表示为:
0
其中cj是整数,满足0≤ cj <m,且ck≠0,这里j=0,1,2,…k.。
证明
c m 1c
2 2 1
1 3 1
3 11 4
4 47 17
2 105 38
由此表由此表可以验证式(7): 105×17-38 × 47=(-1)5=-1
同余式(6)的解 讨论最后两个邻近的近似分数(用a1代替a):
Pn 1 , Pn m a Q n 1 Q n
由连分式的性质式(7)得
m Q n 1 aPn 1 ( 1)
证明:因d=(c,m),故d|c,d|m. 可令c=c1d,m=m1d,得 (c1,m1)=1, ac1≡bc1 mod m1。 由定理3可得 a≡b mod m1, 即 a≡b mod m/d。 证毕。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例 而 60=42 mod 9, 3=(6,9), 60=10×6, 42=7×6, 9/3=3 10≡7 mod 3。
该定理表明,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子可以表示成这两个整 数的因数和。 证明
特别,若gcd{a,b}=1,则称a和b互素。因此根据定理3,若a 和b互素,则存在整数p和q,使得 pa+qb=1
数论基础 ——§2 因数分解
定理4 若a|bc,gcd{a,b}=1,那么a|c。 证明:若a和b互素,则存在p、q使得pa+qb=1,两边 同乘以c得, pac+qbc=c 由假定,a|bc,所以a能除尽等式的左端,因此a|c。
数论基础 ——§3 同余类
非负最小剩余:一个类的什意数,对于同一个类的所有数 而言,都叫作模m的剩余。我们得到的剩余正好等于余数r ,叫做非负最小盛余。 在上例中,每一个数都是模5的剩余;而3则是模5的 非负最小剩余。注意:0≤3<5。 对于余r的m个不同值,我们有m个由模m决定的数 类。就是说,当模m确定以后,有m个不同的余数r对应的 数类。
1 k
m 1 k c m k c n
k
———(1)
例题1
数论基础 ——§1 整数的表示方法 定理2 每一个正整数a可以唯一地通过正整数b而被表示成
a bq r ; 0 r b
数q叫做a被b除的不完全商数,数r叫做a被b除的余数。
证明
例题2
数论基础 ——§2 因数分解
§2 因数分解
完全剩余组 从模m决定的每个数类中取一个剩余,我们 得到模m的一个完全剩余组。
由于模m所决定的数类只有m个,故一个完全剩余 组的元素也只有m个。 对于模m的两两不同余的任意m个数,组成这个模 的完全剩余组。 显然模m的一个完全剩余组可以有无穷多个。而最 常取作完全剩余组的是非负最小剩余0,1,2…m-1。
qs Ps Qs 1 0 q1 P1 1 q2 P2 Q2 … … … P s -2 Q s -2 P s -1 Q s -1 qs Ps Qs … … … P n -1 Q n -1 qn m a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例如 对于分数105/38,其各级近似的分子和分母:
qs Ps Qs 1 0
数论基础 ——§4 线性同余式
同余解 解同余式也就是类似于解方程一样要找出适 合上列同余式的所有x来。x的同一些值所适合的两个同余 式叫作等价的。 若整数x1满足 ax≡b mod m ———————————(4) 即ax1≡b mod m,则可以证明,对于模m与x1同余的所有数 都满足这个线性同余式。 则模m和x1同余的整数构成同余式(1) x≡x1 mod m 的同余解。 例 对于 2x≡3 mod 5,可求得x≡4 mod 5是它 的解。如x=9,14,19,…
n
因此 两边同乘b得
aPn 1 ( 1)
n 1
mod m
百度文库
a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