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题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习题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4d0833195f312b3069a532.png)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习题一、单选题1.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赤道与晨线相交点的经度是0° B.该日为夏至日C.此时70°S以南可以观察到极光 D.该日广州日出东北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3.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 B.乙地位于丙地的东南方C.丙地位于丁地的东北方 D.丁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4.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5.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李克强总理于当地时间2015年1月20日晚7:00左右抵达瑞士小镇——达沃斯(46°48′N,9°50′E),参加世界经济论坛。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6.李克强总理抵达达沃斯时,北京正值( )A.日出东方 B.太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夜幕沉沉7.下列日期的达沃斯日出时刻,与到访期间其日出时刻最接近的是( )A. 2月20日 B. 6月20日 C. 10月20日 D. 11月 20日读我国甲乙两个不同纬度城市的某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列两题。
8.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 B.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甲的大9.在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受西北季风影响 B.亚欧大陆气压值最大C.我国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10.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的正午高度为0° B. A点的昼长为8小时C. B点的北京时间是0点D.图示时刻全球同一日下图为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AOC为晨昏线,其中A、C在赤道上,O点是晨昏线和70°N的切点。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经典习题(含详解)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经典习题(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818cf67ad02de80d4d8408c.png)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经典习题A组基础巩固下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昼夜分布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S,阴影区域为T1日期黑夜范围,斜线区域为T1日期过后的T2日期黑夜范围。
据此完成6~7题。
1.T1日期,世界时为()A.2月6日6:00 B.2月6日20:00 C.11月7日6:00 D.11月7日20:002.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日期昼长相同的日期约为()A.12月7日前后B.2月6日前后C.5月7日前后D.8月7日前后【答案】1.C 2.B【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半球为南半球;T2日期,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现象,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T1在9月23日之后、12月22日之前,A、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90°E经线上,时间为12时,因而,0°经线的时间为6:00,C项正确,D错误。
故答案选C项。
第2题,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日期昼长相同的日期,应该是与T1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日期,即与冬至日间隔的日期相同,T1时期在冬至日之前,另一日期在冬至日之后,春分之前,约为2月6日前后,B正确。
故答案选B。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前后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3~5题。
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5.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3.D 4.B 5.D【解析】第3题,北半球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小于12小时。
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
读表格,四地中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是丁地,属于南半球的是丁地,D对。
2022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习题含答案
![2022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6a05f60740be1e640e9a5a.png)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地球表面太阳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称为等太阳高度线,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等太阳高度线形成同心圆结构。
右图是某时刻地球表面的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甲、乙两点均位于20°N。
完成1~2题。
1.该日,等太阳高度线会()A.整体向东移动B.整体向西移动C.同心圆结构缩小D.同心圆结构扩大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地方时早于6时B.丙地正处于极夜状况C.丙、丁两地纬度差150° D.乙、丙、丁处于同一经线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8名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28°N,87°E),开展各项测量工作。
2020年5月27日13时22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各项测量工作完成。
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A.富士山上晨光初露B.安大略湖烈日当空C.几内亚湾夕阳西下D.莱茵河岸子夜繁星4.与山麓相比,珠峰峰顶()A.日出时刻较晚B.自转线速度略大C.日落时刻较早D.自转角速度略小人们在野外可以借助手表辨别方向(只适用于北半球):如下面左图所示时针对准太阳所在方向,其与12时的角平分线即为南北方向。
下面右图为我国部分城市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上述方法需要依据()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6.若手表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下列城市中使用该方法辨别方向误差最小的是()A.杭州B.西安C.成都D.哈尔滨北京时间2019年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27°N,102°E)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颗卫星与此前发射的20颗北斗三号卫星组网运行,适时提供服务,进一步提升北斗系统覆盖能力和服务性能。
据此完成7~8题。
高考地理练习: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练习:地球公转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fbe4c365a8102d276a22fd8.png)
高考地理复习练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图1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丁→甲2.2010年2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某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条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连连称奇。
据此回答3~4题。
3.此景象发生时 ( )A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 .北极点出现极夜期间D .南极点出现极昼期间4.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 )A .4月18日前后B .6月11日前后C .8月11日前后D .10月6日前后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2,完成5~7题。
5.图中a 、b 、c 、d 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aB .bC .cD .d6.图中a 、b 、c 、d 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A .a 、c 、b 、dB .a 、b 、c 、dC .d 、c 、b 、aD .c 、d 、a 、b7.当c 地昼最长时 ( )A .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B .北京昼长夜短C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D .北极出现极昼现象(2009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 和正午的影子ON 之间夹角——∠MON 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8~10题。
8.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 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 )A .中亚B .西亚C .东南亚D .南欧9.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 ,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 )A .滇B .湘C .皖D .鄂10.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 发生了小—大—小的变化。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第4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过关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第4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过关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ff941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0.png)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第4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过关测试题(附答案)第1章---第4节课时知能训练(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当唐玄宗下令和尚及其随行人员编制大雁历时,他们发现,“当太阳来到南方(冬至)时,他们的旅行是最紧迫、最紧迫的,并且逐渐受到损害,到春分和中段,然后再晚些时候,到北方(夏至),他们的旅行是最舒适的,并逐渐受益,因此秋分到达中间,然后变得更加紧迫。
”相应地回答问题1至2。
1.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a、昼夜长度的季节变化b.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以下现象与僧人及其随行人员的发现有因果关系()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b、气压和风区的季节性移动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d、南极比北极冷读地球上极昼边界纬度随时间的移动路径图,回答3~5题。
3.A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B纬度线的纬度为()a.0°b.23°26′c.66°34′d.90°5.导致图中两个阴影区域大致相等的因素有()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黄赤交角④地方时答。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021淄博模拟)下图为分别在m、n、s三地记录到的日出时刻坐标图。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M、N、s由高纬向低纬排列()a.m-n-sb.s-m-nc、 s-n-md.m-s-n7.图中m、n、s三处,应位于(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有三个不同地区的同学合作设计了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活动,他们在6月22日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
据此完成8~10题。
8.a、B和C的纬度顺序为()a.甲、乙、丙b.乙、丙、甲c、 c,a,B.D.c,B,a9.当乙地测得影子最短时,丙地的地方时是( )a、 5:00,b.7:00,c.17:00,d.19:0010.若甲图所示位于我国某省,则下列对联中可反映该省地理特征的是( )a、石林有自己的尖子生,群峰拔地而起;琼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五指撑天b.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c、庙寨、千山、黄果树、茅台、赤水;川菜、蜀绣、锦宫城、花道、茅草屋d.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2022年阳光模拟)右图是40°n时一个地方的太阳视在运动示意图,三条曲线K、l和m是两部分至日的太阳视在运动曲线。
2020版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练五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练五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f818841eb91a37f0115ca7.png)
核心素养提升练五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下图,完成1、2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B.L所代表的夹角为30°C.地球经过H点,公转速度最慢D.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南移2。
当地球位于M点时()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B。
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C。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D。
北半球太阳从东北升起【解析】1选A,2选B。
第1题,读图可知,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L所代表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当地球经过H点时,为北半球冬至日,不是公转速度最慢的时候;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不一定南移。
第2题,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M点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无极昼地区太阳从东北升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3~5题。
3.夏至日,入住的游客可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该游客选择的户型是()A。
① B.② C.③D。
④4。
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该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想在此地再次体验相同的情景,需要滞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A.一个星期B。
十天C。
半个月 D.一个月5。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33°51′S,151°12′E)的游客,于2018年1月入住该宾馆.与悉尼相比,该地()A.白昼时间较长B。
日出时刻较早C。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D。
正午物影较短【解析】3选A,4选D,5选C。
第3题,夏至日,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各地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结合图示方位可知,图示①位置的阳台朝向西北,可以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第4题,“立竿无影”现象的出现说明此时太阳直射20°N,体验相同情景的最短时间应该是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到北回归线,之后南移,当再一次直射北纬20°时,太阳直射点一共移动了约7°,因此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时间约为1个月。
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58152d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8.png)
第0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024·陕西宝鸡·一模)2023年10月31日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三名宇航员圆满完成了5个月的中国空间站出差任务。
下图为北京时间8:53分返回舱着陆后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符合宇航员出差期间,中国空间站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A.B.C.D.2.图中物影的朝向大致是()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答案】1.B2.A【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驻留期间是从2023年5月开始,10月31日结束,此期间中间经历了7月初,此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先接近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后远离远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快,因此在宇航员出差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先变小,后变大,与图B相似,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0月3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方向,北京时间8:53返回舱着陆,该地虽然位于120°E 以西,但也已经日出,太阳应位于东南方位,所以图中物影大致朝向西北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24·浙江嘉兴·二模)下图是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地拍摄的日出照片和拍摄的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A.13小时和11小时B.13小时和8小时C.14小时30分和9小时30分D.14小时30分和8小时4.拍摄地位于()A.西安B.南京C.北京D.沈阳【答案】3.C4.A【解析】3.两幅图是在6月21日及12月22日拍照拍照所得,两日刚好是2023年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同一个地点,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冬至日的夜长,所以夏至日的昼长加上冬至日的昼长等于24小时,所以B、D错误。
昼长=(12时-日出)*2=(日落-12时)*2,由于该地使用北京时间,无法知道该地正午12时,北京时间是几时,设为x,由于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冬至日的夜长,夏至日的昼长加上冬至日的昼长等于24小时,所以(x-5:32)*2+(x-7:57)*2=24,x≈12:44,夏至日昼长≈(12:44-5:32)*2=14小时24分钟约等于14.5小时,冬至日昼长≈(12:44-7:57)*2=9小时34分钟≈9.5小时,C正确,A错误。
(完整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712fb0f78a6529657d5340.png)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习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1、下列节日中,上海白昼最长的是()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2、当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3、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变大,那么()A.热带范围变大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大D五带范围不变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变慢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昼长夜短 D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向北移动5、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A. 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B 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6、夏至日,某地(320N,1210E)为使太阳能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则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α应调整为()A. 23.50 B 35.50 C 8.50 D 55.502002年3月21日的日历上反映春分时刻为3:14(北京时间),回答7~8题:7、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3026′N、1200E )B(00、108.50W)C(23026′S、108.50W)D(00、1200E )8、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A. 1800、00 B 1800、1200E C 1800、41.50W D 1800、71.50E9、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10、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正值夏季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题读下图分析回答13—1411、直射点处在d 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赤道上昼夜平分B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D .南极圈以内为极夜12、直射点移动从d→a 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B .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C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D .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远日点13、一年中每天正午有日影且都是朝北的地方是:( )A :南极点B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各地C :北半球各地D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各地区。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cab8604fe4733687f21aa05.png)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单选题南半球某地(105°E)某同学对每天的日落时间进行了观测与记录,绘成图。
读图完成1~2题。
1.p日的节气可能为( )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2.该同学在m至n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大约( )A.4个月B.6个月C.8个月D.10个月1.C2.B [解析] 第1题,p日期日落最早,应为南半球昼长最短日,该日节气应为夏至。
第2题,该地位于105°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m、n所对应的日期该地应为18时日落。
该地m到p时段日落越来越早,白昼越来越短,说明m为春分日,则n为秋分日,所以m至n 时段大约为6个月。
为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往往使街道与经线之间成30°~60°的夹角。
图为36°N某城镇街道与经线关系图。
据此完成3~4题。
3.在春分日,不考虑任何遮挡问题,阳光能从图中的窗户中直接射入室内的时段大约是( )A.6—9时B.9—12时C.12—15时D.15—18时4.正午过后两小时,该地建筑物日影终年朝向 (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3.D4.A [解析] 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由于街道与经线夹角为45°,春分日当天太阳大约在当地时间15时通过图示窗户照进室内,而该日的日落时间为18时,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4题,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全年正午过后两小时,即当地地方时14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建筑物日影朝向东北。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酷爱旅游,他在图中所示P城旅游时,拍下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仪式与日出同步)。
王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30分。
读图回答12~13题。
5.王先生拍摄照片时,P城当地时间为( )A.3:30B.7:30C.11:30D.13:306.这一天的北京夜长约为( )A.9小时B.11小时C.14小时D.16小时5.B6.A [解析] 第5题,结合图文信息知,P城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正好早两个小时;北京时间此时为5:30,计算知P城当地时间为7:30。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试题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16008b7fd5360cbb1adbb7.png)
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填空题1.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 北半球这一天称为__________ 。
2.春分日前后的3、4、5月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 南半球的__________ 。
3.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___ 北半球这一天称为_________ 。
4.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5. 每年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 (节气)太阳光直射赤道。
6. 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分界线。
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所在学校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_ ,白昼最长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白昼最短的时间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 日,昼夜等长的时间是________ 月__________ 日或________ 月__________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为 __________ 月 ________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为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二、单项选择题()8.6 、7、8月是南半球的__________ 。
A. 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 南回归线是_______________ 。
A. 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B.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 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10. 下列关于北温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355a0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58.png)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中GH⊥PQ,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 ()A.23°26′B.46°52′C.66°34′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根据“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这一信息,可以把MN平面看成黄道平面,角②即为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大小为66°34′。
2.岩石圈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地壳和地幔D.莫霍面以上【答案】B【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主要由岩石组成。
故答案选B项。
3.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沉积岩B.C为岩浆C.D为岩浆岩D.E为变质岩【答案】D【解析】读图,根据箭头方向,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D是沉积岩,选项A错。
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A为岩浆,B、C是岩浆岩,选项B、C错。
E为变质岩,选项D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冷却凝固作用B.③为重熔再生作用C.⑤为外力作用D.⑥为变质作用【答案】A【解析】结合前面分析,①为冷却凝固作用,A对。
③是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环节,B错。
⑤为变质作用,C错。
⑥为高温熔化作用,D错。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主要地质作用类型。
4.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答案】B【解析】地球内部熔岩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故选B。
5.下列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B.C.D.【答案】B【解析】A图晨昏线经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B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C图自转方向显示为南半球,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D图自转方向判断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0d95f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2.png)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大洋洋流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②北半球低纬环流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画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可直观比较分析,图示的逆时针大洋环流与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和南半球的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一致。
【2】图中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有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若位于北半球,则该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侧,即大陆西岸的暖流,由于受盛行西风和沿岸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若位于南半球,则该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东岸,即大陆西岸的寒流,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且沿岸寒流经过,故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洋流分布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应结合画图分析,并结合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沿岸洋流的影响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答案】A【解析】考查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A正确;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B错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C错误;西经减小方向是向东的方向,D错误。
本题故选A。
3.下列节日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的是()A.儿童节B.劳动节C.国庆节D.圣诞节【答案】D【解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为9月23日—第二年的3月21日,而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为12月22日到6月22日,故判断为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之间,D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4.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A.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B.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造成C.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造成D.主要由风力、流水和高山冰川等外力作用雕塑而成【答案】B【解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彼此碰撞而成,故B正确。
第0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解析版)
![第0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a329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1.png)
第0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杭州(30°16′N,120°12′E)、乌鲁木齐(43°48′N,87°36′E)的两位高中地理老师,相约于2022年10月30日拍摄当地日出或日落景观,乌鲁木齐该日昼长约10小时20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在乌鲁木齐拍摄照片的北京时间和镜头朝向,最符合的是()①4:03东偏北①8:59东偏南①17:10西偏北①19:20西偏南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此时地球的轨道位置最接近()A.P处B.Q处C.L处D.N处【答案】1.C 2.B【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根据乌鲁木齐2022年10月30日的昼长(约10小时20分)可计算出该日此地日出地方时是6:50左右,此时北京时间是8:59左右,太阳在东偏南,照相机镜头朝向是东偏南,①正确;然后再计算该日日落地方时是17:10左右,此时北京时间是19:20左右,此时太阳在西偏南天空,照相机镜头朝向是西偏南,①正确。
综上所述,①①正确,C对,排除ABD。
故选C。
2.10月30日是北半球秋季,地球运行在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轨道段。
观察图2,PQ两处比LN更靠近近日点。
注意图中的公转箭头是顺时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Q点是从秋分日向冬至日公转轨道段,此时地球的轨道位置最接近Q处,B对,排除ACD。
故选B。
【点睛】太阳视运动的判断,关键在三个点:日出点、正午点、日落点,要找准三个时间点的太阳方位及对应的地方时。
夏至日的太阳视运动,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春、秋分日的太阳视运动,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冬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该日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意大利小村落维加内拉座落于深谷底部,四周高山林立。
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村落得不到阳光的照射。
后来,村民们安装了巨大的镜子,利用镜子反射阳光照明。
随着太阳的移动,反射镜相应进行倾斜(倾斜角度为反射镜和地面的夹角)和转动,始终让阳光向下反射(下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c3407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1.png)
(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 下 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 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下 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 19~20 题。
19.该地位于北京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4.(2020·北京高三月考)下图表示某日我国四城市日出日落时刻。 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推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日,可能在 4 月初 B.北京比武汉正午时的日影短 C.哈尔滨河流正值汛期 D.该日,广州日出方向为东南
D [读图可知,该日图中四城市昼短夜长,表明太阳直射南半球, 4 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A 错误;北京纬度较武汉高,正午太阳高度 角较小,正午时日影更长,B 错误;该季节哈尔滨河流处于枯水期, C 错误;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极昼、极夜地区除 外),D 正确。]
6.游客此次旅行,在出发地、目的地可见到的是( )
A.出发地梧桐叶落
B.目的地大雪封山
C.出发地繁花似锦
D.目的地凉风习习
[答案] 5.C 6.D
(2020·湛 江 市 高 三 期 末 ) 下 表 为 我 国 两 所 中 学 作 息 时 间 表 ( 部 分)(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夏季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 7:30(当地时 间)。据此,完成 7~9 题。
(2020·河北省高二期末)小明从上海出发去加拿大某城市旅游,在
飞行途中,他发现客舱显示屏上同时展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 5~6
题。
飞行速度 842 千米/小时 目的地当地时间 3:30
飞行高度
9 000 米 出发地法定时间 19:30
2022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50987a45177232e60a2d9.png)
2022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读我国两所中学作息时间表(部分)(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夏季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7:30分(当地时间)。
读下表完成1~3题。
1.造成光明中学与育才中学夏季作息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当地作息习惯不同 B.纬度位置不同C.经度位置不同 D.两地学校要求不同2.育才中学可能位于( )A.江西省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河北省D.黑龙江省3.光明中学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下图为某地一天文爱好者于2020年4月16日观察到的三星伴月天文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该天文爱好者观察到图示天文景观的时间为( )A.清晨 B.正午 C.黄昏 D.子夜5.该日观察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应为( )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B.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D.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甲地进行天文观测。
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12时20分在甲地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夜晚测得的北极星高度。
完成6-7题。
6.甲地位于北京的()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7.当太阳高度出现在图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为冬至日B.该日晨昏线为南北走向C.该日当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D.图中太阳高度和北极星高度测量时间间隔为12小时逆光拍照可使被拍摄物显出有光的轮廓,达到丰富层次,增加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因而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拍摄手段。
2017年冬季,某一摄影爱好者在河北张家口坝上旅游景区逆光拍摄了一幅照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8-9题。
8.摄影爱好者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大约是()A.5:30 B.16:30 C.12:30 D.18:309.摄影爱好者位于照片中的这一片树林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下图示意海口某栋住宅楼(约20ºN,110ºE)二至日8时和16时的日影(注:本题所涉及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高二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bfe11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c.png)
高二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中填绘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⑵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⑶在图中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快。
⑷当地球在图中________点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⑸三亚市第一中学开始放暑假时,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点附近;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点附近。
⑹地球运行至C点时,我国正值_______(季节)。
过了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南、北)移动,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逆时针(2)北回归线或23°26′N,夏至(3)C(4)B、D(5)A C(6)冬季北昼渐长,夜渐短【解析】(1)读图,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可以判断是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公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转。
(2)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或23°26′N上,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
(3)在C点附近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
(4)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对应回头路B、D两点。
(5)三亚市位于北半球,第一中学开始放暑假时,地球公转到图中A点附近。
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南极是极昼现象,南半球是夏季,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中C点附近。
(6)地球运行至C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我国正值冬季。
过了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考点】地球运动基本知识,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画出晨昏线,在夜半球画上斜线。
(2分)(2)此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
(2分) .(3)B点的地方时为。
(2分)(4)ABC三处中,昼最长的是处,昼长小时;昼最短的是处,昼长小时。
(4分)【答案】(1)略(2)23·26’N(3)12时(4)C 24 A 12【解析】(1)晨昏线一定与阳光垂直,且在平面图上过圆心。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701f6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a.png)
考点规范练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020广西北海一模)在一年当中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8”字形日行轨迹图。
第一张“8”字形日行轨迹图是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如下图所示),记录的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45°N,70°W)上空的太阳“8”字形轨迹,房屋窗户朝向正南方。
据此完成第1~3题。
1.拍摄太阳日行轨迹可能是在当地时间()A.6:00B.10:00C.12:00D.15:002.当太阳运行到“8”字形轨迹最高位时,当日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黄赤交角取23.5°)()A.46°B.55°C.68°D.75°3.太阳从日行轨迹最高位向最低位移动过程中()A.当地日出方位不变B.新英格兰夜长变长C.当地6:00后日出D.建筑物日影保持不变(2021广东潮州二模)挪威工业小镇尤坎位于北纬53°53',四面环山,每年9月起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
尤坎镇政府在高于小镇450米的山腰上安装了3面超级反光镜,这些反光镜由电脑控制,自动调整镜面追踪太阳,将阳光反射到镇中心广场上,使人们在冬天也能享受到日光浴。
据此完成第4~6题。
4.造成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直接影响因素是()A.沙尘暴天气B.地形的遮挡C.多雾霾天气D.位于极地地区5.该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最可能截至()A.12月B.次年3月C.次年6月D.次年9月6.反光镜最可能安装在广场的()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2021江苏南通四模)某校(20°N,110°E)地理兴趣小组于某月观察日出、日落现象。
下表为该兴趣小组推算的部分日期的昼夜时长差值(T=昼长-夜长)。
据此完成第7~8题。
7.1日观察到日出时,手表显示时刻(北京时间)约为()A.4:42B.5:22C.6:02D.6:428.该月,学校所在地()A.日出方位都为东北B.正午物影始终朝北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白昼时间逐渐变长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下图)。
湘教版地理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题
![湘教版地理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29dbc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1.png)
湘教版地理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来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的地区2.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下图为12月22日前后甲、乙、丙、丁四个都市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据此回答3~4题:3.四都市位于南半球的是()A.甲都市B.乙都市C.丙都市D.丁都市4.关于甲都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春秋分是昼夜等长B.一年只有一次直射C.地球自转线速度在全球各纬度中最小D.每天日出时刻都为当地时刻6:005.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北半球夏季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下列地区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A.15°NB.0°C.35°SD.70°N济宁市(约为35°N)某中学高一学生对网上一页日历产生了爱好,以下是他们依照图示信息作出的判定。
据此回答7~8题:7.秋分现象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是()A. 0°B.12.5°NC. 23.5°ND. 23.5°S8.从白露到秋分时刻段,下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济宁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C.济宁昼短夜长D.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步变慢如图是南半球某地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9~1 0题:9.这一天,太阳直射在()A.0°B.20°NC.20°SD.23.5°N10.该地一年内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是()A.70°B.23.5°C.20°D.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专门强的指导意义。
1.2.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分层练)
![1.2.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分层练)](https://img.taocdn.com/s3/m/9e2d7d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e.png)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1.2.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分层练)我国甲地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日出方位观测,图4为同学们测得的P、Q两日甲地日出时直立竿影方位(虚线为竿影方位,0点为直立竿位置,α表示日出竿影的夹角,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
据观测,P日大同(40°N,114°E)正午太阳高度高于甲地。
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位于大同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2.与P日相比,Q日甲地()A.晨线与经线夹角更大B.日落时间更早C.正午太阳高度更低D.白昼时间更短3.甲地日出竿影的夹角最大的两日是()A.春分日与秋分日B.夏至日与秋分日C.秋分日与冬至日D.夏至日与冬至日【答案】1.B 2.A 3.D【解析】1.大同40°N在P日正午太阳高度高于甲地,而甲地在我国,我国都在北半球,这说明甲地纬度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远,说明甲地纬度比大同高,在其偏北位置;据图示信息观察正西方位线几乎平分α角,这说明P日和Q日的日出方位关于正东方位附近对称,而太阳在正东附近日出是当地地方时6时,据PQ 两日的日出时间可推知甲地正东日出的北京时间是5:00附近,所以推断甲地经度在135°E附近(在北京时间120°E以东15°),甲地位于大同114°E的偏东侧。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据图示信息可知Q日太阳日出东北,而P日太阳日出东南,甲地位于我国北半球,说明Q日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P日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纬度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的昼长长于冬半年,日落时间更晚,正午太阳高度更大,BCD错误;日出正东附近晨线与经线夹角为0,日出方位角与正东方位夹角越大晨线与经线夹角越大。
据图示信息可知Q日的杆影与正西方位线夹角稍大于P日,说明其日出方位角与正东方位相差较大,故此判断Q日甲地晨线与经线夹角更大,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g s
i n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地球由D 向A 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2.地球由B 向C 运动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3.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5.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7.春分日,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合肥
D.广州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填字母运动时,在此时段内,南极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B 、C 、D 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 方位,日落 方位。
府中的昼夜长短 。
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e i r
b e
i n g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 与楼房高度h 相同,如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23°26′
B.66°34′
C.90°
D.45°2.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关于北京、合肥、广州三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合肥>广州
B.夏至日昼长:北京>合肥>广州
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广州>合肥>北京
D.地转偏向力:广州>合肥>北京
4.冬至日后,府谷中学昼长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长
C.先减小后增长
D.先增长后减小
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2)此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图中AB 是________(晨、昏)线。
(4)图中E 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F 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地方时________时日落。
(5)这一天,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
(6)A 、B 、C 、D 、E 、F 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季节变化明显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