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集
交通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
交通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
A.灵活性B.高效能C.经济性D.就近原则答案:D.就近原则2.以下哪种方式对于交通规划来说是重要的?A.智能交通系统B.绿色交通C.轨道交通D.无障碍交通答案:A.智能交通系统3.以下哪项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减少交通拥堵B.提高交通效率C.改善交通安全D.促进可持续发展答案:D.促进可持续发展4.交通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策略包括____。
A.限制城市扩张B.分散居住区C.促进混合用地D.阻止道路发展答案:C.促进混合用地5.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是指____。
A.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B.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C.交通设施的改善D.防止交通事故答案:B.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第二部分:问答题1.简述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和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交通流量管理、交通网络优化、交通安全、公共交通系统、非机动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等。
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2.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的作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实时交通监控、交通信号优化、出行导航、智能停车等方式,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帮助管理交通流量,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交通规划中如何考虑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在考虑可持续发展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推广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其次,要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时间和能源消耗。
另外,还需要推动非机动交通,如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同时,要注重土地利用策略,促进混合用地,减少交通需求。
综上所述,交通规划中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以实现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发展。
交通规划原理历年试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 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 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 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 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A 基础产业部门 B 非基础产业部门 C 住户部门 D 人口3. 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 储用地4. 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 ()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 型 7. 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 选择的影响逐渐()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题,每空1分,共16分)1. 引道延误为引道 ______ 与引道 _____ 之差。
2. 老瑞模型是决定 _____ 和 ______ 的分布模型3. 已知I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 网的可达性为 ______4. _______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 在O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_____ ;每一列之和表 示该小区的 ____ 。
6. 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J 填独立或相关)。
7. 出行 ____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_____ 以土地利 用的形态为主。
8. 某市规划面积300km ,建成区面积lOOkm,现有道路总长 350km 规划再建150km 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 / krnt9. _______ 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拥挤性。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填空1、出⾏可分为基于家出⾏(上班、上学、弹性、公务)、⾮基于家出⾏2、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模式指的是交通发⽣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OD调查项⽬可按境界线内的OD调查和境界线OD调查两⼤类进⾏。
4、OD调查的抽样⽅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和整群抽样。
4、按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作⽤、交通性质、交通速度及交通流量等指标,可将道路分为快速路、主⼲路、次⼲路及⽀路4类。
5、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般分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交通近期治理规划三个层次。
6、五种主要运输⽅式包括:公路、铁路、⽔运、航空和管道。
7、重⼒模型按约束条件分为⽆约束重⼒模型、单约束重⼒模型和双约束重⼒模型三类。
8、重⼒模型中常见的交通阻抗函数的形式有幂函数、指数函数、组合函数。
9、权矩阵中单元格的值有长度、⾏驶时间、⾏驶费⽤三种类型值。
10、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类。
11、交通⽅式的预测⽅法:转移曲线法、重⼒模型的转换模型、回归模型法、概率模型法。
12、交通⽣成总量的预测⽅法主要有原单位法、增长率法、交叉分类法、函数法。
13、交通规划⼀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以距基准年1-5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中期以距基准年5-15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远期以距基准年15-30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P7)14、交通分布预测的⽅法⼀般可分为两类,⼀类是增长系数法,⼀类是综合法。
15、交通⽣成预测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第⼀阶段,⽬标是求得各个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即交通⽣成量。
16、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模型的第⼆步,是把交通发⽣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区的出⾏量转换成⼩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17、名词解释1、交通规划:确定交通⽬标与设计达到交通⽬标的策略或⾏动的过程。
2、交通区: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个⼩区,这些⼩区被称为交通区。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及答案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40分)二、多项选择题(40分)三、判断题(20分)《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A)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2年B、5年C、10年D、20年2、下列那种现象产生的需求不属于交通的范畴()。
A、业务B、泥石流C、工作D、旅行3、下面哪一个不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
A、出行者特性B、出行特性C、交通设施特性D、交通调查特性4、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线路拥堵B、交通工具发展滞后C、交通设施比较陈旧D、城市交通空间不够5、城市道路多为高级路面,根据路面自然排水的要求,希望纵坡控制在()以上。
A、0.20.3%B、0.4%C、0.5%D、2.5%6、城市铁路客运站的位置在大城市必须深入城市,宜布置在()位置。
A、距城市边缘2~3公里处B、城市边缘C、城市中心边缘D、城市中心内7、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
A、用户最优分配方法B、全有全无分配方法C、系统最优分配方法D、增量加载分配方法8、城市设计的含义可以概括为()。
A、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B、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设计C、对区域规划的实施设计D、对详细规划的具体设计9、下面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指标中数量指标的是()。
A、客运量B、运用车辆数C、客运密度D、运营里程10、对于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各部分可达性均等B、网络可靠性较低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11. 以下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A、流水B、下雨C、刮风D、驾车兜风12. 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A、根底产业部门B、非根底产业部门C、住户部门D、人口1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 )A、对外交通用地B、道路广场用地C、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仓储用地14. 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各局部可达性均等B、网络可靠性较低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15. ( )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生成交通量B、发生交通量C、吸引交通量D、全不是16. ( ) 没有完整的 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重力模型法B、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介入时机模型17. 当人们购置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 )A、减弱B、增强C、不变D、无法确定18. 以下那种现象产生的需求不属于交通的范畴〔〕A、业务B、泥石流C、工作D、旅行19. 属于根源性交通需求的是〔〕A、上学B、访友C、工作D、看病20. 对自由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无秩序B、区别性差C、易形成畸形交叉D、不能较好的满足地形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21.劳瑞模型中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包括: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流动人口22.出行生成预测中的聚类分析法认为决定交通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家庭规模(总人口数)B. 小汽车拥有量C. 家庭收入D. 人均收入23.下述道路属于城市道路的有( ) 。
交通规划复习题
复习题一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有1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的哪个模型具有显著的IIA特性:()A. Probit 模型B. Logit模型C. Fratar模型D. 重力模型2、在下面的四种方法中,不能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是:( )A. 原单位法B. 平均增长系数法C. 佛尼斯法D. 重力模型法3、在下面的四个模型中,以开发费用和交通费用之和为目标函数的土地利用模型是:( )A. 汉森模型B. ITLUP模型C. 劳瑞模型D. TOPAZ模型4 、浮动车法不能获得:( )A. 交通量B. 行驶时间C. 出行吸引量D. 行驶车速5 、下面的哪一种城市交通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城市的自然地理形式相关:()A. 放射式B. 自由式C. 环形放射式D. 方格网式6 、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分担(或划分)率:()A. 单调升高B. 单调降低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7 、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出行生成预测的聚类分析法的假定条件。
A. 一定时期内出行率是稳定的。
B. 每种类型中的家庭数量,可以使用相应于该家庭收入、车辆拥有量和家庭结构等数据资料所导出的数学分布方法来估计。
C. 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
D. 收入与车辆拥有量总是保持不变。
8、以下哪种分配方法假设路网上没有交通拥挤,路阻是固定不变的 ( )A. 全有全无分配B. 用户平衡分配C. 随机用户平衡分配D. 动态交通分配9、重力模型∑--=jijj ij j i ij c D c D O q γγ/,满足( )。
A.发生约束条件 B.吸引约束条件C. 不满足发生吸引约束条件D.发生吸引约束条件均满足10、关于用户均衡分配模型(UE 模型)和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SUE 模型)的关系,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 、用户均衡分配模型(UE 模型)和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SUE 模型)是完全等价的。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卷)
第四次迭代:N=4
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A=0,B路径附加交通量FB=30001’
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
X4A=(1-)X3A+FA=(1-1/4)x 2000+1/4 x 0=1500,ta=10+0.01 x 1500=251’
A基础产业部门B非基础产业部门C住户部门D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
A对外交通用地B道路广场用地C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仓储用地
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网络可靠性较低
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
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生成交通量B发生交通量C吸引交通量D全不是
2
45
18.0/28.0
3
17
7.0/12.0
合计
19
40
21
80
33.0/54.0
2.解:
(1)求现状发生与吸引原单位
小区1的发生原单位:18/8=2.250[次/(日·人)]
小区1的吸引原单位:19/8=2.375[次/(日·人)]
小区2的发生原单位:45/18=2.500[次/(日·人)]
小区2的吸引原单位:40/18=2.222[次/(日·人)]
X2A=(1-)X1B+FB=(1-1/2)x 0+1/2 x 3000=1500,tb=15+0.009 x1500=28.51’
第三次迭代:N=3
交通规划原理习题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的分布
1、交通分布预测的任务
2、OD表应满足的约束条件 3、增长系数法的基本原理(思路)以及现有的几 种增长系数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重力模型法的基本形式及其分类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方式选择 1、交通方式选择的任务 2、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练习4பைடு நூலகம்列出图示网络的邻接矩阵、边编目 录、权矩阵及邻接目录表。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练习5:上题网络中,每条边旁的数据为行驶时间,节点①、 ②、④、⑤为OD量作用点,OD矩阵如下表所示,试用最短路
法分配该OD矩阵(见下图)
O\D ① ② ④ ⑤ ① 0 100 200 300 ② 100 0 200 300 ④ 200 200 0 300 ⑤ 300 300 300 0
3、交通方式选择的模型(了解)
4、Logit模型及其特性 5、Probit模型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流分配 1、什么是交通流分配? 3、交通阻抗 4、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 5、Wardrop第一原理、第二原理,Bechmann模 型及其简单计算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t1 1 0 0 .0 0 5 x1 ( 分 )
t 2 8 0 .0 0 3 x 2 ( 分 )
1
A 3
2 C
t 3 2 5 0 .0 0 3 x 3 ( 分 )
节点B是一个路口,其路阻函数为:
t B 1 0.001 x B ( 分 )
(1)试用增量分配法(分配次数为2次,等分)对A与C之间的上 述交通流量进行分配,并计算总出行时间 (2)试用较直接的方法求Wardrop用户平衡解,并计算总出行时 间。 (3)用Wardrop系统最优原理求上述问题的系统最优解,并计算 总出行时间。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速度B. 减少交通事故C. 优化交通流量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需求管理的内容?A. 交通限制B. 交通需求预测C. 交通方式引导D. 交通设施建设3. 交通规划中,什么是“四阶段”模型?A. 土地使用规划、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配、设施规划B. 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量分配、交通设施设计C. 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配、交通设施规划D. 交通设施设计、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量分配4.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方式划分”阶段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乘客的出行目的B. 乘客的出行时间C. 乘客的出行成本D. 所有上述因素5. 在交通规划中,如何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A. 根据交通流量预测结果B. 根据土地使用规划C. 根据交通方式划分结果D. 根据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2. 描述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预测”阶段的主要任务。
3. 解释交通规划中“交通流量分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讨论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交通规划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城市计划进行交通规划,现有以下数据:- 人口:500万- 机动车保有量:200万辆- 公共交通车辆数:1万辆- 城市面积:1000平方公里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该城市可能面临的交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交通规划建议。
注:本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以学校或教育机构发布的正式试题为准。
考试时请遵守考试规则,诚信应试。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卷)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卷)1. 解: 6’节点相邻节点数相邻节点1 2 2,62 3 1,3,53 2 2,44 3 3,5,75 3 2,4,66 3 1,5,77 2 4,62.假设各⼩区的发⽣与吸引原单位不变,试求规划年的发⽣与吸引交通量,并⽤总量控制法调整。
各⼩区现状的出⾏发⽣量和吸引量DO1 2 3合计(万次)⼈⼝(万⼈)/(基年/规划年)1 18 8.0/14.02 45 18.0/28.03 17 7.0/12.0合计19 40 21 80 33.0/54.02. 解:(1)求现状发⽣与吸引原单位⼩区1的发⽣原单位:18/8=2.250 [次/(⽇·⼈)]⼩区1的吸引原单位:19/8= 2.375 [次/(⽇·⼈)]⼩区2的发⽣原单位:45/18=2.500 [次/(⽇·⼈)]⼩区2的吸引原单位:40/18=2.222 [次/(⽇·⼈)]⼩区3的发⽣原单位:17/7=2.429 [次/(⽇·⼈)]⼩区3的吸引原单位:21/7= 3.000[次/(⽇·⼈)] 3’,结果错⼀个扣0.5’(2)计算各⼩区的将来发⽣与吸引交通量⼩区1的发⽣交通量: 2.225*14=31.5 [万次/⽇]⼩区1的吸引交通量: 2.375*14=33.250 [万次/⽇]⼩区2的发⽣交通量: 2.5*28=70 [万次/⽇]. 下载可编辑.. 下载可编辑 .⼩区2的吸引交通量: 2.222*28=62.222 [万次/⽇] ⼩区3的发⽣交通量: 2.429*12=29.143 [万次/⽇]⼩区3的吸引交通量: 3*12=36 [万次/⽇]3’,结果错⼀个扣0.5’(3)⽣成交通量为:X=80/33*54=130.909 [万次/⽇]1’(4)调整计算因为37.333+99.523+40.5=177.35738.66+90.476+46.5=175.643ii i joo =≠=∑∑故需调整。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习题一(1-6章)作业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od调查: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为分析乘车个体的流动,也为交通流分配打下基础。
2.od表中:指根据od 调查结果整理而变成的则表示各个大区间乘车量的表格。
(①.矩形表:能够反映地区间车流流向和流量,适用于车流的流动方向经常变化后和流量明显相同的情况。
②.三角形表:将矩形表中往返车流合计成一个回程的表达方法,适用于区间往抵流量相对平衡的情况。
3.od调查的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停靠站点,货物类型等数据。
从而所云远景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更多基础数据。
4.od调查基本术语:(1).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移送的过程,可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2).乘车起点:指一次乘车的初始地点。
(3).乘车终点:指一次乘车完结地点。
(4).境内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5).过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6).内外乘车:指停靠站Behren存有一个在调查区域内的乘车。
(7).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内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8).境界线:指规定调查区域范围的边界线。
(9).核查线:指为校核停靠站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通常借予天然的或人工障碍,例如河流、铁道等。
(10).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支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11).od表中: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变成的则表示各个小区之间的乘车,其宽度通常根据乘车数大小而的定。
5.od调查的类别和内容(三类):①.居民od调查:主要涵盖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乘车调查,调查终点就是居民乘车的停靠站点原产、乘车目的、乘车方式、乘车时间、乘车距离、乘车次数等,就是世界各国积极开展交通调查最常用的形式。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D )A、流水B、下雨C、刮风D、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D )A、基础产业部门B、非基础产业部门C、住户部门D、人口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 B )A、对外交通用地B、道路广场用地C、市政工业设施用地 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D )A、各部分可达性均等B、网络可靠性较低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 A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生成交通量B、发生交通量C、吸引交通量D、全不是6.( C )没有完整的OD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
A、重力模型法B、最大熵模型法C、FurnessD、介入机会模型二.填空题1. 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2. 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主要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
4. 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5. 当交通发生于吸引总量不一致时可采用总量控制法,调整系数法。
6. 常用的非平衡分配方法;全有全无法,静态多径路法,容量限制法,容量限制多经路法。
7. 交通的思维意识是是指移动本身价值和移动结果价值。
8. 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有;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函数法,增长率法。
三、名词解释1. 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2 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3. 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量qqq,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四、简答题1. 介入机会模型有哪些优缺点?介入机会模型的优缺点;优点是与重力模型相比该模型更加现实的表现了出行者的交通行为。
缺点;(1)理论基础难(2)按距离排序工作量大(3)α全区取定值,过于笼统(4)只满足出行发生约束不满足吸引约束(5)缺少必要软件支持2. 交通发生与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交通发生与吸引主要影响因素;(1)土地利用(2)家庭规摸和人员构成(3)年龄性别(4)汽车保有率(5)自由时间(6)职业和工种(7)外出率(8)企业规模性质(9)家庭收入(10)其他3.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的原则是什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原则;①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②科学性定量评价与专家经验判断相结合。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OD调查: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为分析出行个体的流动,也为交通流分配奠定基础。
2.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①.矩形表:能够反映地区间车流流向和流量,适用于车流的流动方向经常变化和流量显著不同的情况。
②.三角形表:将矩形表中往返车流合计成一个回程的表达方法,适用于区间往返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
3.OD调查的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
从而推求远景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4.OD调查基本术语:(1).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移送的过程,可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2).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起始地点。
(3).出行终点: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
(4).境内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5).过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6).内外出行:指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7).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内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8).境界线:指规定调查区域范围的边界线。
(9).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障碍,如河流、铁道等。
(10).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支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11).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5.OD调查的类别和内容(三类):①.居民OD调查:主要包含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调查终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是世界各国开展交通调查最常见的形式。
②.车辆OD调查:车辆出行主要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主要调查车型、出行目的、起讫点、货物种类、平均吨位和实载率等。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试题
1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06116303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C)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型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3.已知l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20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
6.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 2,建成区面积lOOkm 2,现有道路总长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3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km2。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第一篇:交通规划原理复习交通规划原理复习交通需求量预测总复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需求预测?什么是交通需求预测(其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交通需求预测在交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制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管理规划。
交通设施的建设一般都是耗资高、工期长,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工程,那么建设多大规模、何种结构的交通系统才能既满足未来规划年社会经济系统的对交通的需求,又是最节省投资,并且产生最小负作用的呢?这就是我们交通规划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为了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做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是在现状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准确地预测未来规划年交通的出行情况。
由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复杂性,交通需求预测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它的理论与方法都处于不断发展中。
交通需求预测的目标不仅要预测规划年对象区域的总交通量,而且要非常细致。
要预测出规划年各个交通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这项预测结果以各种各样的OD表的形式存在。
如:规划区域客运OD表、规划区域货运OD表、规划区域车辆汇总OD表、规划区域各种车辆的OD表(小汽车、公交车、货车等)。
除此之外,传统的交通量预测还包括交通分配,即要预测这些OD交通量是从哪条路径上通过的?各路段的交通量是多少?值得说明的是,有些交通规划书中把交通分配不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方案设计的基础工作。
交通需求预测是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是决定网络规划和断面结构等的依据,在交通规划中处于核心位置,交通需求预测的精度对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交通需求量预测有哪些方法?答:比较经典的是四阶段法,此外,还有多阶段组合模型、由路段交通量反推OD交通量等。
3、四阶段法有哪四阶段组成?各阶段的任务(或目的)分别是什么?各阶段的预测成果是什么?答:四阶段法由交通的发生和吸引(出行发生)、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所组成。
交通的发生和吸引的任务是求出对象区域的交通需求总量,即生成交通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
交通规划,期末复习试题
第一部分交通规划概论及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交通规划的定义:根据交通系统的现状和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交通发展对交通系统的供给要求,确定特定时期的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和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说方法,以达到交通需求和供给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交通规划的分类:1、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系统的规划,同时包括五大运输方式下的专项规划。
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中小城市: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项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的层次划分:1、城市交通系统的层次划分。
2、区域交通系统的层次划分。
交通规划的目的和任务一、目的:①服务经济——通过规划使交通系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②服务国防——通过规划使交通系统为国家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③服务人民——通过规划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出行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环保、经济的交通系统。
交通规划的任务:通过客观的、实际的、深入的调查、测量、分析现有交通系统的状况,根据对交通系统中的各要素的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出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和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规划期的交通系统的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系统的要求。
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①交通系统现状点差,②交通系统存在问题诊断,③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发展预测,④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⑤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⑥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⑦通系统规划的实施。
交通规划的编制:规划领导小组、规划办公室、规划编制课题组。
指导思想:要有战略高度、要有全局观点、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点、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交通规划的原则:服务经济发展、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局部服从于整、近期和远期相结合、需要和可能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规划的期限:近期1-5年、中期5-15年、远期15-30年,最长不要超过5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OD调查: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为分析出行个体的流动,也为交通流分配奠定基础。
2.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①.矩形表:能够反映地区间车流流向和流量,适用于车流的流动方向经常变化和流量显著不同的情况。
②.三角形表:将矩形表中往返车流合计成一个回程的表达方法,适用于区间往返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
3.OD调查的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
从而推求远景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4.OD调查基本术语:(1).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移送的过程,可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2).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起始地点。
(3).出行终点: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
(4).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的出行。
(5).过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6).外出行:指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的出行。
(7).小区形心:指小区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8).境界线:指规定调查区域围的边界线。
(9).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障碍,如河流、铁道等。
(10).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支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11).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5.OD调查的类别和容(三类):①.居民OD调查:主要包含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调查终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是世界各国开展交通调查最常见的形式。
②.车辆OD调查:车辆出行主要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主要调查车型、出行目的、起讫点、货物种类、平均吨位和实载率等。
③.货流OD调查:货流调查的重点是调查货源点和吸引点的分布,货流分类数量和比重,货运方式分配等。
6.OD调查的方法:①.路边询问法②.表格调查法③.家庭访问法④.明信片调查法⑤.车辆牌照法7.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①.同质性。
区的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尽量一致。
②.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界限。
不但资料准确,且易于核对。
③.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以利用政府的统计资料,如人口、经济统计资料等。
④.分区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网。
⑤.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
⑥.分区越小,计算数据越多,成果就越细,但工作量也大。
反之,工作量小,但有可能掩盖该围的交通特点。
通常交通量分散的郊区分区划分可以大些,而交通量集中的市区分区划分可以小些。
8.OD调查精度检验:一般相对误差在5%以符合要求;在5%~15%需要进行必要调整;如果误差大于15%,则表明调查结果不正确,调查工作存在较大问题,需要重新调查。
9.交通调查常用概率抽样法(要求会分辨):①.简单随机抽样法:从总体中选择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抽取的每个可能样本均有同等被抽中的概率。
适用于个体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
②.系统抽样法:又称顺序抽样法,是从随即点开始在总体总按照一定的间隔(即“每隔第几”的方式)抽取样本。
此法的优点是抽样样本分布比较好,有好的理论,总体估计容易计算。
③.分层抽样法:根据某些特定的特征,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再从各层中独立抽取样本,是一种不等概率抽样。
此法适用于母体复杂、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数量较多的情况。
④.整群抽样法:先将总体单元分群,可以按照自然分群或按照需要分群,在交通调查中可以按照地理特征进行分群,随机选择群体作为抽样样本,调查样本群中的所有单元。
在进行居民出行调查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⑤.多阶段抽样法:采取两个或多个连续阶段抽样样本的一种不等概率抽样。
在进行全国旅行动态调查之类的大规模调查时,可以采用这种多阶段抽样法。
10.延误:由于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11.交通量:指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12.交通规划: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13.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量q ij,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14. 交通阻抗:交通阻抗在交通流分配15. 中可以通过路阻函数来描述。
所谓路阻函数是指路段行驶时间与路段交通负荷,交叉口延误与交叉口负荷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分配 过程中,由路段行驶时间及交叉口延误共同组成出行交通阻抗。
(阻滞系数15.0=α,4=β.一般标定值)16. 路段:交通网络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
17. 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 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 点对之间的径路。
18. 最短径路:一OD 点对之间的径路中总阻抗最小的径路叫“最短径路”。
19. Wardrop 第一原理(用户均衡):在道路的利用者都确切知道网络的交通状态并试图选择最短路径时,网络将会 达到平衡状态。
在考虑拥挤对行驶时间影响的网络中,当网络打到平衡状态时, 每个OD 对的各条被使用的径路具有相等而且最小的行驶时间,没有被使用的 径路的行驶时间大于或等于最小行驶时间。
Wardrop 第二原理(系统最优原理):系统平衡条件下,拥挤的道路上交通流应该按照平均或总的出行 成本最小为依据来分配。
也叫做系统最优原理。
20. 交通:通常被广义的的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21.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22. 干道网间距:两条感到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作用23. 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合理性24. 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25. 人均道路面积: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
26. 道路网可达性: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1.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2.交通调查时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多阶段抽样法。
(要求会分辨)3.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主要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
4.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标号法和矩阵迭代法。
5.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6.当交通发生于吸引总量不一致时可采用总量控制法,调整系数法。
7.分布预测中增长系数法包括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
8.常用的非平衡分配方法;全有全无法,静态多径路法,容量限制法,容量限制多经路法。
9.交通的思维意识是是指移动本身价值和移动结果价值。
10.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有: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函数法,增长率法。
11.交通方式划分的非集计模型有;普罗比模型,罗吉特模型。
12.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主要原因有:交通特性,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地区属性,时间属性。
13.交通调查可分为:居民出行调查,货物流动调查,机动车OD调查,纵断面交通量调查。
14.延误有: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运行延误,行程时间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
15.延误的调查方法有:跟车法,输入输出法。
16.OD调查主要分为三类;居民OD调查,货流OD调查,车辆OD调查。
17.按照供给与需求的原理,将交通分为本源性交通需求与派生性交通需求。
18.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方格网式,带状,放射状,环形放射状,自由式。
19.交通方式划分的模型可分为:全域模型,出行端点模型,TI模型,径路模型。
20.典型的最大熵模型有:威尔逊模型,佐佐木模型。
21.出行可以分为:车辆出行,居民出行。
22.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和吸引交通量两个部分构成1. 汉森模型:两个变量:可达性,开发可能的土地面积。
汉森模型研究城市中某小区作为住宅开发时其可达性对用户数的影响。
它将任意时点的两小区之间的住宅开发可能比定义为利用可能的土地面积比。
定义为:住宅开发可能比住宅开发现状比住宅开发率i D汉森模型特征:①.自区的可达性不能在其所在区考虑; ②.时间距离不明确; ③.适用于短期预测。
劳瑞模型:它研究封闭城市区域(对象区域与外界不存在人员流动)的前提下,定量描述各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住户数和就业人数的分布模型。
活动主体:①.基础产业部门:包括工业、大型贸易公司、中央政府直属机关、大学等,它们作为模型的已知条件给出,而非由对象城市区域的社会、经济模型决定。
②.非基础产业部门:包括商业、服务业、地方政府机关、中小学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
这些部门吸引顾客到市,其规模即就业人数等依赖于 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状况,其选址亦应考虑居民的出行方便,由模型部计算确定。
③.住户部门:是指就业于基础和非基础产业部门的住户和人口。
2. 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方法):①.原单位法:首先需要分别计算发生原单位和吸引原单位,然后根据发生原单位和吸引原单位与人 口、面积等属性的乘积预测得到发生于吸引交通量的值。
②.增长率法:增长率法考虑了原单位随时间变动的情况,它是用其他指标的增长率乘以原单位求出将来生成交通量的方法。
③.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是理想的多变量统计技术,主要有分层聚类法和迭代聚类法。
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研究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④.函数法:函数法是利用函数式预测将来不同出行目的的原单位的方法,是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又称为多元回归分析法。
分为三个步骤: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实施预测。
增长系数法:长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福尼斯法3. 分布交通量的预测方法 (计算)综合法: 重力模型法,介入机会模型法,最大熵模型法(随机概率模型之一) 增长系数法的特点:1、优点:(1).结构简单、实用的比较多,不需要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和时间。
(2).可以适用于小时交通量或日交通量等的预测,也可以获得各种交通目的的OD交通量(3).对于变化较小的OD表预测非常有效。
(4).预测铁路车站间的OD分布非常有效。
这时,一般仅增加部分OD表,然后将增加部分OD表加到现状OD表上,求出将来OD表。
2、缺点:(1).必须有所有小区的OD交通量。
(2).对象地区发生如下大规模变化:①.将来的交通小区发生变化(有新开发区时);②.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发生变化时;③.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