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可利用氨基酸研究进展
功能性氨基酸在生长、繁殖和健康中的作用

长期 以来 ,人们认 为 日粮氨基 酸被消化 后通过 肠上皮 细胞 吸收 ,然后 以完整形 式进入 门静脉 。但
是 ,最 近 的研究 表 明 ,仔 猪肠 内营养 中的 E A和 A NA E A可在 小肠大 量 降解 ,其 中 <2 %的 氨基酸 被 0
用 于肠 粘膜蛋 白质 的合 成 。肠 内营养 中几 乎所有 的
09 W/, . g B d 当降解 率不 低 于 11 gB d或 3 ag .l W/, 至少有 6 %脯 氨酸用 于蛋 白质合成 时 , 氨酸 就会 0 脯
从头合 成 。此外 , 母乳 中分别有 2 %甘氨酸 和 6 % 3 6 丙氨 酸用 于仔 猪 的蛋 白质 合成 , 而仔 猪 日粮 中甘氨 酸 和 丙 氨 酸 的量 分 别 不 得 低 于 07 .1和 01 /g .8gk
成 ,而且威胁 机体稳态 。所 以 ,在 E粮 中添加某种 t F A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幼年动物 的生长潜 能 ,还能 A
防治动物 和人类疾病的产生 ( 如肥胖症 、 尿病 、 糖 坏死
性肠炎和宫内发 育迟缓等 ) 。因此 , 本文综 述 F A在 A
营养代谢 、 、 和健康 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生长 繁殖
响其 营养 和健康 。但是 , 来 越多 的细胞 培养 和动 越 物研 究表 明 , 统上 认为 N A 如谷 氨酰胺 、 传 E A( 谷氨 酸 和精 氨 酸 )在许 多信 号 通路 中发挥 中重要 的作 用, 如调控 基 因表达 、 细胞 内蛋 白质周 转 、 营养 代谢
和 氧化 防护 等 。还 有研究 证实 , 哺乳 动物 不能 合成
1研 究现状
1 氨 基 醢 的 合 成 . 1
【 收稿 日期]o o 1 2 2 l一1— 0 [ 作者简介】 朱翠( 9 5 , , 士研 究生, 东河源人 , 18 一)女 博 广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 学专业
猪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研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 S2 Q r 文献标志码:A 88 7 文章编号:l0- (0 11—0 10 o1 ̄ 2 1)002- 3
Rs a c n pia ino g sil e r h a dAp l t fDie t eAmioAcd i g F e c o b n i n Pi e d
设 计 低 蛋 白质 饲 料 配 方 ,能 更 准 确 地 配 制 出氨 基 酸 、蛋 白质 与能量 之 间平衡 的饲 粮 ,在利 用可 消化
22 饲料博览 21 年第lr 01 o e
氨基酸配制 日粮时,由于降低 了E粮中的粗蛋 白含 l 量 ,因此可以提高 日 粮的能量利用率 ,减少能量 的
基 酸消化率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0 3 l( ) 5 — 8 20,53:35.
[ 2】 杨凤. 动物营养学[l 北京: r1 O. 中国农 业出版社 ,9 9 19 .
浪费。从而达到降低饲粮粗蛋 白质水平 ,提高经济
效益 ,减少氮代谢引发的疾病 ,减小粪氮污染环境 的 目的 。
【 参 考 文 献 】
[ ] 姜建 阳, 3 黄德仕, 藏兰. 长猪 高蛋 白豆粕氨基酸 回肠可消 李 生 化率 的研究m. 中国畜牧杂志, 0 8 9 : 5 2 . 20()2—8
[ 4] 姜建 阳, 李洁 云, 谯仕 彦. 热处 理对大豆 制品在生长 猪回肠表
观 和真 可消化 氨基 酸消化 率 的影 响l _中国畜牧 杂志, 0 8 J l 2 0
收稿 日期 :2 1- 5 2 0 10—6
作者简 介:涂兴强 (9 9 ) 18 一 ,男 ,江西南 昌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a t 。 l o
通 讯 作 者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
畜禽饲用精氨酸的研究进展

2018年第13期中国饲料5[■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 D O I:10.15906/11-2975/s.20181301畜禽饲用請氨酸的研究进展代张超,李吕木*袁卫爱莲,李姗,鲁陈,闫一博(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要]精氨酸作为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会对畜禽生产、繁殖、免疫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本文就精氨酸的理化 性质、吸收和分解代谢、生理功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氨酸;代谢;生理功能[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18)13-0005-051886年,德国科学家Schulze等人首次从羽 扇豆幼苗中分离出晶体形式的精氨酸,并对其进 行了命名。
1895年,H ed in发现精氨酸存在于哺乳 动物的蛋白质中。
20世纪初,精氨酸的分子结构 已经清楚,并能进行人工合成。
精氨酸学名为2- 氨基-5-胍基-戊酸,分子式为C6H M N402,一种脂 肪族的碱性的含有胍基的极性琢氨基酸,有D型 和L型两种。
健康的成年哺乳动物能够自主合成 精氨酸,且合成的量能够满足机体需要;但幼年动 物及成年动物受损伤或代谢旺盛时,自身合成的 精氨酸量并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因此,精氨酸是哺 乳动物的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家禽体内缺乏合 成精氨酸前体物质所必需的甲酰磷酸酶等酶,不 能合成精氨酸,只能由日粮提供,所以精氨酸对于 家禽来说是必需氨基酸(孙丰等,2010)。
1精氨酸的来源和吸收动物机体精氨酸主要来源有日粮渊大约占 40%)、机体蛋白质的分解和机体内其他氨基酸(谷 氨酸和瓜氨酸等)的转化(王喜波等,2007)。
我国氨基酸现状与发展意见

我国氨基酸是生产现状与发展意见氨基酸是含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蛋白质氨基酸有20种,非蛋白质氨基酸有400多种,其衍生物和合成的短肽品种达数千种之多。
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饲料、化妆品、农药、肥料、制革、科学研究等领域。
据统计全世界氨基酸的年需求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年总产量120万t以上。
作为食品添加占40%,饲料添加剂占40%,医药保健等占20%。
饲料工业氨基酸应用量较大的有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日本已有30年的应用历史。
1999年蛋氨酸生产能力达到72万t,产量48.9万t;赖氨酸生产能力达到60万t,产量43万t。
国际氨基酸生产厂家主要有日本味之素、协和发酵、田边制药以及德国De-gussa公司。
日本在氨基酸产量、品种和技术水平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在美国、法国以及我国的四川、上海建有合资公司。
1我国氨基酸生产现状我国已成为氨基酸原料的生产大国。
其中味精(谷氨酸)年产量40多万t,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胱氨酸和半胱氨酸年产量分别达到2000 t和1500 t,产销量也居世界第一位。
其它各种氨基酸大多数能够生产,年产量3万t左右。
生产企业有100多家。
临床用氨基酸输液的10多种原料,大多数依赖进口。
我国药用氨基酸占世界总产量的1%左右,但销售额占氨基酸产品总额的18%~20%。
我国氨基酸工业,在50年代只生产味精,其它品种基本没有。
70年代开始以水解法制备胱氨酸为起点,同时开发了精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等产品。
1999年国内氨基酸产值30亿元,2000年预计可达40亿元。
目前用于氨基酸输液的18种氨基酸原料药品种,14种实现了国产化。
天津、广东、湖北的输液生产使用国产氨基酸原料比例超过50%,有些品种在成分和质量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出口创汇。
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厂家从1989年的8家发展到现在的40多家,产量1997年达到3000 t,是1994年的5倍,1999年达到4000 t,主要生产单位有湖北八峰药化、天津氨基酸、广东肇庆星湖、上海冠生园、宜昌三峡、南宁安力泰、潜江氨基酸等。
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第23卷第1期衡水学院学报Vol. 23, No.1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吴海静,孙金旭,虞竹韵(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衡水053000)摘要: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有强稳定性、低副作用、生物效价高、环保等众多优点,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在饲料行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并逐步在农业、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发展起来。
为了更好推动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的发展应用,就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建议应大力开发以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为添加剂的功能食品,在医药领域要进一步研究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在机体内的吸收代谢机制。
关键词: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制备方法;添加剂;农业;食品;医药DOI:10.3969/j.issn.1673-2065.2021.01.005作者简介:吴海静(1991-),女,河北衡水人,助教;孙金旭(1975-),男,河北景县人,教授,理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Q517;O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21)01-0018-06收稿日期:2020-01-09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美国ALBICN生物实验室最早研制成功的一类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即将蛋白螯合铁应用于预防哺乳仔猪贫血。
此后其他许多国家包括美国、意大利、丹麦、荷兰等国都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开发应用[1]。
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作为第三代新型矿物元素添加剂,它既克服了第一代添加剂无机盐性质不稳定、易潮解、结块、氧化,以及在饲料中混合不均匀等缺点,也避免了第二代传统有机盐不易吸收、生物效价低、机体耗能高等缺点。
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化学稳定性强、生物效价高、副作用低,同时还具有环保、低添加量作用明显等优点[2-3]。
为了更好地发挥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的应用,推动行业的发展,笔者对氨基酸矿物质螯合物性质和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其在农业、食品、医药和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水产饲料中氨基酸类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表1几种常见鱼的初级嗅板数目鱼类品种初级嗅板数目/对鱼类品种初级嗅板数目/对大口鲶30~45日本鳗鲡54革胡子鲶17~22斑点叉尾25~28黄颡鱼32~34泥鳅5~8长吻50~66鲤鱼15~16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0701*******)*通讯作者研究表明,外源性氨基酸类物质不仅具有营养作用,而且对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有着极强的刺激作用,是水产动物良好的诱食剂。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氨基酸类物质作为诱食剂的研究作一综述,为氨基酸诱食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所述的氨基酸类物质不仅包括一般形式的氨基酸单体,还包括复合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和含氨基酸提取物等。
1水产动物的摄食感受器系统与诱食机理水产动物的摄食感受器系统主要包括嗅觉感受器与味觉感受器。
1.1嗅觉感受器鱼类的嗅觉感受器由一些嗅觉上皮内陷形成的嗅囊,以及嗅囊内的嗅觉上皮通过褶皱形成的初级嗅板构成。
初级嗅板的多少与鱼类的嗅觉灵敏度相关,嗅板数目多其嗅觉上皮的相对面积就大,鱼类的嗅觉也就较灵敏。
表1为几种常见鱼的初级嗅板数目。
嗅觉检测结果证明,欧洲鳗能感受浓度为2×10-6mol/L 的芷香酮和3×10-19mol/L 的苯乙醇,是人类嗅觉能力的1000多倍。
另外,鱼类的嗅觉灵敏度因其不同发育阶段而有差异,研究发现,牙鲆的初孵鱼仔嗅囊内没有嗅觉上皮细胞,而25日龄的稚鱼嗅囊中各嗅觉细胞均已分化成熟,嗅觉功能出现。
对甲壳类动物的研究表明,其嗅觉感受器与脊椎动物的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如龙虾的嗅觉感受器主要集中在附肢第一对触角上,通过神经元树突感受外界信息。
在电镜下,龙虾的嗅觉神经元数目为35万个,能对三甲基甘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牛磺酸等物质产生不同的反应(曾瑞和杨春贵,2002)。
1.2味觉感受器味觉系统的外部器官是味蕾。
鱼类的味蕾遍布体内外,不仅存在于口腔、咽、食管和鳃上,也存在于唇、触须、体侧和鳍上,而甲壳类动物的味觉感受器则主要分布在口器和颚足上。
饲料中氨基酸的作用

饲料中氨基酸的作用饲料中的氨基酸是动物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持的重要营养成分,对于动物的生长、免疫功能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饲料中氨基酸的作用。
1.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氨基酸,从而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新陈代谢。
特定的氨基酸比例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
2. 保持免疫功能氨基酸不仅是蛋白质的构成单位,还是调节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
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所必需的氨基酸,增强免疫功能。
一些特定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和精氨酸,还可以促进抗体的产生和细胞免疫的活性,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3. 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一方面,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补充动物体内所缺乏的氨基酸,避免蛋白质合成的限制。
另一方面,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和氨基酸的代谢消耗,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效率,降低饲料成本。
4. 促进繁殖能力饲料中的氨基酸对于动物的繁殖能力也具有重要影响。
氨基酸是性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可以促进生殖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提高动物的繁殖能力。
一些特定的氨基酸,如精氨酸和色氨酸,还可以提高动物的性行为和繁殖行为,促进配种和受精率的提高。
5. 改善饲料品质和口感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改善饲料的品质和口感,增加动物对饲料的摄食量。
一些特定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和赖氨酸,可以增加饲料的香气和味道,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喜好和摄食率。
同时,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减少排泄物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
饲料中的氨基酸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调配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氨基酸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合理应用

动 物 将 … 现 叫 症 状 , L 表 为 常 见 氨 基 文 f 1
J l 乏 症 状 ( 1 If 缺 J 2 页 )、 2
般 的 1 l i
I 址 , 命 i J I贝 l i — l l。 勒 1 :J j 【顷 1 址坂 』 J l f l 5 , 腋 的 ,ll l
法 J: 侧 料 级 氦 酸 添 力l 主 要 品 种 有 以 , l 剂
卜儿 类 : 2 1 一赖 氨 盐 酸 盐 .L
需 氨 基 酸 又 依 据 需 求 程 度 和 蕈 性 依 次 分 为 第 一 限 制 性 氨 基 酸 、 第 二 限 制 性 氮 酸 等 , 不 同 动 物 种 类 和 动 物 不 同 生 长 期 , 其 必 须 氨 基 酸 的 种 料 和 数 量 各 不 同 , 如 猪 的 必 需 氨 基 酸 为 赖 氨 酸 、 蛋 氨 酸 、 氨酸 、 氨酸 、 氨酸等 1 色 精 苏 0种 , 雏 鸡 的 必 而 须 氨 基 酸 为 蛋 氨 酸 、 氨 酸 、 氨 酸 、 氨 酸 等 十 赖 甘 缬 三 种 。 随 着 饲 料 配 方 技 术 的 向 前 发 展 ,饲 料 配 方 已 由 传 统 的 能 量 一蛋 白 模 式 慢 慢 向 可 利 用 氨 基 酸
物 j . … ・l , ¨: p一 的 坂 J 。 仃
2 氨 基 酸 饲 料 添 加 剂 的 种 类 随 愀 化 ,J : d 料 』 ‘ 术 n 进 一 步 捉 离 和 牛 产 的 舰 技 , J 炎 d 添 刹 t 饲 料 l业 中 料 Z
2 I ,J 功 物 监 I J l J 圣人约 J2 l/ 5币 ,f l l I2 J J , , , I矗『 J 0f i l l
合 成 满 动 物 L小畋 f 范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五、微量元 素氨基 酸螯合 物 在养猪业上的应用
1 哺乳仔猪 .
境 污染 。而且直接影 响动物健 康和 畜产 品 的食 用 安全 。贾 久 满等 ( 0 6)在 20 仔 猪和 中猪 日粮 中,用低剂量 的氨基酸
对比试验表 明。 饲料 中添加 5 .g g 1 k 蛋 2/ 氨 酸铁 组 比使 用 3 . / 2 8gk 酸 亚铁 6 g硫
高 的趋 势。粪便 中微 量元素的排泄量显 时又费 工。许 丽等 ( 9 4)研究发 现 。 正等 ( 0 5)在 基础 日粮 中分 别添 加 19 20
著减 少 ,铜排放量 减少 5 %- 3 8 6 %。锌 生后仔猪 无论 口服 甘氨酸螯合铁还是肌 0 1 .5 .、02 /g蛋氨酸硒 .、01 、02 .5mgk 排放 量减 少 1 % 左右 。锰 和铁 也 有一 肉注射右旋糖 酐铁 。其血红蛋 白和仔猪 组 对 比 01 /g亚硒 酸钠 组 。猪 只 2 .5 mgk
4 1年第3 6l 1 2 0 期
网 址 :W WW.iso a .o pg td yc m
o 篁 I
PI GS TODA Y
锌) ,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 4 、6 / 比对 照组 分 别降 低 了 4 .% 和 4 .% 6 /g O 0 mg 37 57 0 mgk 。结 果蛋氨酸锌 组 日均增重 、 .1 k g的锌 ( 有机锌 ) 。结果使断奶仔猪 平 ( < .1) P 00 。认 为添 加 低剂 量 有机 铜 的 饲 料 报酬 分 别 比氧 化锌 组 提 高 59 % 08 %,血 清 锌 含 量 提 高 84 %, .8 均 日增重分 别提 高了 98 % 和 2 .0 .7 04 % 吸收利用率 比硫酸铜 高 。且可减少粪铜 和 1 .1 ( < .5) 日耗 料量 分别提高了 50 % 的排泄。 P 00 。 .g 血清 AK P活 性提 高 67 %。 .2 多收入 22 .4 元 , 。李 江涛 等 ( 0 0) 验表 明, 头 21 试
家禽支链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家禽支链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肉类消费量的增加,家禽营养需求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氨基酸的供应对鸟类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家禽支链氨基酸的营养研究也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其在蛋白质代谢和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亮氨酸是合成鸟类体内主要的支链氨基酸,能够促进肌肉生长和脂肪分解,提高产蛋量和增重速度。
研究表明,亮氨酸的供应水平会直接影响肉禽和蛋禽的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
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在鸟类体内降解代谢途径中产生的支链氨基酸,能够供能、维持肌肉质量和增加脂肪利用率。
因此,支链氨基酸对家禽的生长和产蛋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其营养需求和生理效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实,支链氨基酸的缺乏会导致家禽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下降,而过量的供应又会导致氮代谢的负担加重,从而影响鸟类的营养利用率和健康状况。
因此,了解家禽支链氨基酸的营养需求和合理的供应水平对于提高鸟类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针对家禽支链氨基酸的营养研究已经开展了许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家禽对支链氨基酸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以肉禽为例,生长阶段初期需要较高的亮氨酸水平来促进肌肉生长,而后期需要逐渐增加缬氨酸水平来提高脂肪利用率。
另外,环境因素(如气候、饲料质量)也会对家禽支链氨基酸的需求量产生影响。
因此,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需求量进行调配饲料,可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利用率。
2. 家禽支链氨基酸的代谢途径研究表明,鸟类体内支链氨基酸的降解代谢中存在复杂的分支途径和代谢关系,其中谷胱甘肽代谢途径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途径。
通过研究支链氨基酸代谢途径的变化和谷胱甘肽代谢酶活性的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家禽支链氨基酸代谢的分子机制。
3. 家禽支链氨基酸的饲料供应水平的优化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家禽饲料中支链氨基酸的比例和配比,可以优化其营养价值,提高鸟类的生产性能。
氨基酸发酵研究进展

氨基酸发酵研究进展陆奇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研究生学号:5050809427摘要:氨基酸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
氨基酸发酵是现代快速发展起来的氨基酸生产方法,微生物代谢网络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带动了氨基酸生产相关技术的进步,工程手段、计算机建模的联合使用更优化了氨基酸发酵的监控,基因工程再次为菌种选育和代谢控制开拓了思路。
本文就氨基酸发酵的原理,菌种的定向选育,发酵控制的优化,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做一简要阐述。
关键词:氨基酸发酵,代谢调控,定向育种,发酵控制,基因重组氨基酸是含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是构成生物蛋白质的重要单位,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与之相关。
氨基酸在医药、食品、饲料、化工等行业中有重要应用。
人工生产氨基酸始于蛋白质酸水解,化学合成途径的发现和应用使得氨基酸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但鉴于混合氨基酸的低纯化率,以及化学方法所固有的低产出率,使得这些方法难以被大范围推广。
20世纪50~60年代,生物化学基础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代谢调控理论的建立,使得氨基酸发酵作为一种新型发酵工程而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载体、受体系统的构建及体外基因重组技术的日益完善,氨基酸生物工程菌的构建得到长足的发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导入,令氨基酸发酵微生物的改造与应用有了更强的目定性和系统性;现代工程技术与生产工艺的发展,使超大规模发酵及与其对应的高效纯化技术得以应用,氨基酸发酵过程和产出更加稳定、高效。
1 氨基酸发酵的原理1957年,日本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制造L-谷氨酸获得成功。
之后不久,多种氨基酸发酵方法得以应用并商业化,从此推动了氨基酸生产的大发展。
所谓氨基酸发酵,就是以糖类和铵盐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积累特定的氨基酸。
通过控制微生物细胞代谢的调节机制,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得目标氨基酸在培养基中大量积累,再运用过滤、萃取等方法加以纯化。
氨基酸发酵的基础是选育具有氨基酸高生物合成能力的菌株。
氨基酸在牛羊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

“氨基酸在牛羊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在牛羊养殖中,氨基酸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于畜牧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体内代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地应用氨基酸,对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提高肉类品质、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氨基酸在牛羊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了解氨基酸在牛羊养殖中的重要作用。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在牛羊养殖中,合理补充氨基酸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肉类品质。
在日常饲料中科学添加氨基酸,对于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使用氨基酸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
在饲料配制中,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
对于不同品种、不同芳龄、不同用途的牛羊,其对氨基酸的需求量是有区别的,因此在配制饲料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需要选择优质的氨基酸添加剂,保证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在饲料的喂养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氨基酸的添加量,避免因过量添加造成浪费或者对动物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氨基酸的科学使用方法还需要注意遵循环保理念。
在现代养殖业中,循环环保理念已经成为了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使用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合理使用氨基酸可以减少氮排放,降低环境压力,实现循环利用,从而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结而言,氨基酸在牛羊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于畜牧养殖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合理地应用氨基酸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肉类品质,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压力,起到循环保护的作用。
在日常的饲料配制和喂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氨基酸的合理添加和使用,从而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观点:氨基酸在牛羊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合理应用氨基酸,可以提高养殖业的效益,改善肉类品质,同时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的作用

加 蛋氨 酸 、赖 氨 酸 以及 谷 氨酸 等 方 法 ,既可 以有 添加 量 为 0、20、40、80、120毫 克 Zn/kg,或 饲 料
效地 改 善 动 物 的 消化 机 能 、减 少 疾 病 、增 强 动 物 级硫 酸锌 为 40 mg Zn/kg。实验 持 续 42天 。 在
的 抗病 力 .同 时又 减 少 了粪 氮 和尿 氮 的排 放 ,有 试验 2中 .随机分 配 180只断奶 仔猪 到 3个 试 验
源 。试 验 证 明 :在 生 长 猪 含 粗 蛋 白质 12% 的饲 粮 中添加 0.1%的 赖 氨 酸 ,其 饲 养 效 果 与 喂 含 粗 蛋 白质 16%的饲 粮 相 当 。又 如 在 蛋鸡 饲 喂含 粗 蛋 白质 14% 的饲 粮 中添 加 适 量 赖 氨 酸 ,其 产 蛋 率 与含粗 蛋 白质 17%的 饲粮 相 当 。 以几 种 饼 粕 类饲 料 配合 作为 蛋 白质来 源 ,添加 限制 性氨基 酸 代替 鱼粉 是 可行 的 。 (2)添 加 氨 基 酸 可 以促 进 动物 生长 并 减 少 环 境 污 染 。在 集 约 化 饲养 仔 猪 的饲粮 中粗 蛋 白含量 较高 .容 易发 生腹 泻等 消化
Key W ords:Amino Acids;Lysine;Methionine;the Cost of Feeding;Production Efi ciency of Anim als
添 加氨基 酸 的作 用 在饲 料 中添 加 氨基 酸 已经 被 广 泛 采 用 。一 般在 谷物 和豆 粕 为主 的植物 性饲 料 中赖 氨酸 、蛋 氨 酸 等含 量 较低 ,不 能满 足 动 物 的需 要 ,添加 氨 基 酸 可 以大 大 节 省蛋 白质 用 量 。降低 饲 养 成 本 , 提 高动物 的生 产 效 率 。 (1)添 加 氨 基 酸 可 改 善 其蛋 白质及其 词料 利用 率 ,在一 些利 用率 低 的植 物蛋 白质词料 中添加 限制性 氨基 酸 后 ,可 改 善其 蛋 白质及其词料利用率 。这将扩大蛋白质饲料来
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研究进展

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研究进展由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MCP),过瘤胃蛋白(RUP)和内源蛋白(ECP)提供的各种氨基酸(AA)是反刍动物体组织和乳蛋白合成的原料。
少量吸收后的AA为机体合成其它代谢前体物所必需。
因此AA营养对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很重要。
随着各国新蛋白体系的相继建立,使反刍动物AA营养逐渐向模块化方向发展。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CNCPS体系的建立,将蛋白质营养与碳水化合物营养联系起来,建立了描述小肠可利用AA的动态模型。
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应用各种新技术,调控AA在组织层次上的代谢。
本文将主要介绍近年来反刍动物AA营养研究热点。
1 反刍动物限制性氨基酸(LAA)研究进展限制性氨基酸(LAA)及其组成模式是决定反刍动物体内含氮物质利用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可吸收LAA平衡调控可降低日粮蛋白用量,提高利用率,从而节约资源并能减少环境污染。
AA吸收效率、转运效率、吸收与排出比例是评定LAA顺序的基本方法(NRC 2001)。
在此基础之上应用饲养试验,十二指肠(真胃)AA灌注法和多血管瘘技术(沈向真,2004)初步建立了LAA体系。
研究一致认为Lys和Met是反刍动物的第一和第二LAA,而对其余AA限制性顺序,学术界仍存在争议。
这是因为瘤胃微生物影响,日粮和动物种类、生产目的和研究方法不同引起的。
王洪荣(1998)评定了3种蛋白质饲料的不同LAA顺序。
Greenwood和Tigemeyer(2000)认为生长牛的LAA顺序为Lys、Met、Thr。
McCuistion (2004)认为生长牛的LAA顺序为Lys、Met、His。
董晓玲(2003)研究了内蒙古绒山羊的LAA,根据氮沉积求出各种AA的相对限制性顺序依次为:Cys(72.17%)、Ser(54.25%)、Arg(51.76%)、Met(29.07%)、His(20.45%);内蒙古绒山羊的LAA为Met和His。
然而甄玉国(2004)认为Met不是影响羊绒生长的主要LAA。
氨基酸在农业上的应用

氨基酸在农业上的应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农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氨基酸的功能、氨基酸在植物生长调节、肥料改良、动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农药等方面进行阐述。
氨基酸在农业中的一大应用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其中氨基酸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抗逆性。
例如,赖氨酸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色氨酸则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氨基酸还可以作为肥料改良剂使用。
肥料改良剂是指通过添加某些物质来改善肥料的性质,增加其有效性和利用率。
氨基酸可以与肥料中的无机元素结合,形成螯合物,延缓肥料中的无机元素的结晶沉淀,提高肥料的溶解度和利用率。
此外,氨基酸还能够通过与土壤中的铁、锌等微量元素结合,增加其可利用性,提高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
第三,氨基酸在动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动物需要摄取足够的氨基酸来合成蛋白质,促进生长发育。
而在一些植物性饲料中,氨基酸含量较低,无法满足动物的需求。
因此,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加动物对蛋白质的摄取和利用效率,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氨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还具有提高饲料的风味和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氨基酸还广泛应用于兽药和农药中。
在兽药中,氨基酸可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修复,有助于动物的生长和康复。
在农药中,氨基酸可以作为载体或添加剂,提高农药的稳定性和附着性,增加农药的作用时间和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氨基酸在农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不仅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提高抗逆性;还可以作为肥料改良剂,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在动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起到营养增值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兽药和农药中,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氨基酸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蛋鸡饲料中功能性氨基酸的利用与效果评估

蛋鸡饲料中功能性氨基酸的利用与效果评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禽类养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草食动物的食谱往往不能提供充足的氨基酸,因此需要添加合适的饲料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近年来,对蛋鸡饲料中功能性氨基酸的利用与效果评估进行了广泛研究,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
功能性氨基酸是指对动物生长和发育有特殊影响的氨基酸。
它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成分,也是调节机体代谢的重要因素。
对于蛋鸡来说,功能性氨基酸的供应对于产蛋性能、饮食摄入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种常用的功能性氨基酸是赖氨酸。
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
赖氨酸可以提高蛋鸡的疾病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减少蛋鸡的应激反应。
此外,赖氨酸还可以改善鸡蛋的品质,增加其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
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性氨基酸是苏氨酸。
苏氨酸在蛋鸡的肌肉合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苏氨酸可以促进蛋鸡的肌肉生长,增加其肌肉质量和产肉性能。
苏氨酸还可以改善蛋鸡的饮食摄入和消化吸收能力,提高蛋鸡的饲料利用率。
除了赖氨酸和苏氨酸,其他功能性氨基酸如色氨酸和精氨酸也被广泛研究。
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的前体,可以影响蛋鸡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
精氨酸是构成精子和牛磺酸的重要成分,可以影响蛋鸡的繁殖性能和生殖健康。
功能性氨基酸在蛋鸡饲料中的利用与效果评估主要通过试验研究来进行。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不同饲料添加量和不同处理条件来评估功能性氨基酸对蛋鸡的生产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产蛋率、蛋品质、饲料摄入量和体重等指标的观察和测定,可以评估功能性氨基酸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蛋鸡的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来评估功能性氨基酸的利用效果。
例如,可以观察蛋鸡的免疫器官的重量和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液中的免疫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抗氧化酶活性。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功能性氨基酸对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蛋鸡饲料中功能性氨基酸的利用与效果评估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关键。
氨基酸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谷氨酸钠是人类应用的第
皮肤吸收,使老化和硬化的表皮恢复弹性,延缓皮肤衰 老。如氨基酸和高级脂肪酸制成的表面活性剂、抗菌 剂,已成为最高效的添加剂而被广泛应用;精氨酸、甘 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的碳酸盐、聚天门冬氨酸等制 成的护发剂、染发剂,发展成为时兴商品供应市场。 1.5在农业上的应用 一些氨基酸在体外并无杀菌
2.1
自然干燥法将收集的鸡粪单独或掺入一定比
例的糠麸,拌匀后摊放在干净场所,利用阳光自然晒干 除臭,干后过筛除去羽毛、石沙等杂物后粉碎,置于干 燥处备用。 2.6热喷法将经过去杂、干燥粉碎后的鸡粪装入热 喷机中,经1—1.5分钟后,即成膨化鸡粪。膨化鸡粪 无异味,蛋白质利用率高,是猪的上等饲料。 3鸡粪饲料饲喂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注意消毒,切断传染源,排除臭气。可添加 除臭剂、乳酸菌类、沸石吸毒剂等。其次,猪在屠宰前 4天应停喂鸡粪,而喂青绿饲料和芳香型饲料,使猪肉 无喂鸡粪后遗留的特异味道。 鸡粪饲料的营养价值虽高,但营养还是不够全面, 不应单独饲喂,而要和其他饲料进行合理搭配。初次 添加鸡粪要掺人70%的配合饲料,然后逐渐增加鸡粪 用量,减少配合饲料用量,防止一次加量过大,使猪因 不适应而拒食,影响增重。◆
一个氨基酸,也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产销量最大的 一种氨基酸。后来人们已陆续发现甘氨酸、丙氨酸、脯 氨酸、天冬氨酸也具有调味作用,并将之应用于食品行
业。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增强胃液分 泌和造血机能。人体缺乏赖氨酸,就会发生蛋白质代 谢障碍。我国已把赖氨酸列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 生标准。并开发出多种赖氨酸食品、饮料等。 天门冬氨酸与苯丙氨酸、甘氨酸与赖氨酸合成的 甜味二肽(俗称蛋白糖),甜度为蔗糖的150倍左右,甜
功能,但它们能干扰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生化关系,使 植物的代谢及抗病能力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 的。例如苯丙氨酸和丙氨酸可用于治疗苹果疮痂病。 又如,美国一家公司用甘氨酸制成了除草剂,这类农药 易被微生物分解,不易造成环境污染。 1.6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在生物工程方面,半胱氨酸 等正被开发成新的保护剂;亮氨酸、胱氨酸等正作为发 酵工业中多种氨基酸生产菌的添加剂而被应用。在轻 工业方面,聚谷氨酸和聚丙氨酸用于具有良好保温性 和透气性的人造皮革和高级人造纤维的生产。在重金 属提取和电镀工业方面,天门冬氨酸、组氨酸、丝氨酸 有重要的应用;谷氨酸等可用于电镀工业的电解溶液, 半胱氨酸可用于铜矿探测,氨基酸烷基酯可用于海上 流油回收等等。 2氨基酸工业的发展前景
饲料中氨基酸异构体的测定方法及氨基酸异构化研究

饲料中氨基酸异构体的测定方法及氨基酸异构化研究
氨基酸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成分,其中异构体的含量是衡量动物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食品行业因此需要一种简便可靠的测定方法用于检测氨基酸异构体的含量。
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固相萃取-气相色谱,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等,论文研究表明,这些方法灵敏度和准确性都不够理想,加之耗时较长,分析数据也不够直观,使得试样量难以控制,成为食品行业低效检测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新一代高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作为快速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出现,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精确的氨基酸异构体测定,具有复杂的步骤操作、高精度分析数据、精确的时间控制、低成本和低周期的特点,显然是传统检测方法所不及的。
另外,氨基酸可通过酶作用进行异构化,使营养价值有效提高。
比如,可以构建异构化氨基酸,以改善动物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构和物化性质,从而达到调节营养比例、改善食品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长发育等目的。
综上所述,氨基酸异构体的测定以及氨基酸异构化都是极具实用价值的当前研究领域,标志着氨基酸异构体的检测技术正在从传统的环节不断精进,相信这一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改善食品行业异构氨基酸的检测工作,同时也为提高食品质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估测饲料氨基酸利用率及以可利用氨基酸指标配制畜禽日粮的研究及方法的进展

估测饲料氨基酸利用率及以可利用氨基酸指标配制畜禽日粮的
研究及方法的进展
计成;许万根戎易;靳向东
【期刊名称】《饲料工业》
【年(卷),期】1995(16)4
【摘要】估测饲料氨基酸利用率及以可利用氨基酸指标配制畜禽日粮的研究及方法的进展北京农业大学计成,许万根戎易,靳向东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饲料中蛋白质的供应对畜禽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它的组成单元─—氨基酸的需要。
如果饲料蛋白质中...
【总页数】8页(P1-8)
【关键词】饲料;日料;氨基酸;配方;利用率
【作者】计成;许万根戎易;靳向东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大学,沈阳市新城子区家禽改良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11
【相关文献】
1.以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为基础配制蛋鸡日粮的研究 [J], 许万根;计成
2.以可利用氨基酸配制高杂粕蛋鸡日粮的研究 [J], 陈朝江
3.应用回归分析估测猪鸡饲料氨基酸消化率或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J], 沈银书
4.以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为基础配制蛋鸡日粮的研究 [J], 戎易
5.以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为基础配制蛋鸡日粮的研究 [J], 许万根;谢志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401~409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季刊2饲料中可利用氨基酸研究进展刘超,闵育娜,雷海宁,白存江,段建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研究院,咸阳窖店 712039)摘要:综述了可利用氨基酸在饲料中的研究进展,对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认为氨基酸可利用率的测定方法应从生产现场进行选择,畜禽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量研究应成为研究重点,并对可利用氨基酸在日粮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饲料;可利用氨基酸;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 81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15(2002)04-0401-091 氨基酸营养研究的理论基础以蛋白质配制日粮并评定营养价值,是由于蛋白质是次于能量的重要营养物质,构成动物体蛋白质必需的氮元素与植物体相差的百分率最大(70.0 %)[1];部分饲料成本,蛋白质饲料约占四分之一。
因此,蛋白质资源利用和低蛋白质日粮的研究,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为目的。
对氨基酸营养的认识,使人们明白蛋白质营养价值变化的基本原因。
蛋白质不是整体消化,而是被分解成小肽或氨基酸吸收利用。
使用纯合日粮或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日粮并不能使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2~4],肽在蛋白质营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5,6]。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不具备可加性,在实践上难以依次配制日粮[7]。
由于不同氨基酸蛋白质配合后的互补作用,以及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可使日粮其它氨基酸平衡性得到改变的事实,说明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不具备理想的重现性,只能在特定的如基础日粮为无氮日粮时才能重现[8]。
氨基酸可利用率的可加性、重现性,因能在日粮或非常规饲料评价中成功表达受到学者认同[9],是蛋白质营养走向氨基酸营养的重要原因。
氨基酸从19世纪末Magendie发现到结构测定(Fischer)及willcock等人的添加试验,已认识到蛋白质营养价值受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Rose通过试验将氨基酸划分为必需和非必需。
Block和Bolling注意到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在氨基酸组成上与采食该种蛋白质动物体蛋白氨基酸构成基本相似,由此提出了生长动物氨基酸需要量大体可由体蛋白氨基酸组成来确定的“理想蛋白质”新理论。
Mettchell建议以体组织中赖氨酸与其它氨基酸的比例关系估测其需要量,由此赋予“理想蛋白质”以实质性内容,表示日粮中最佳氨基酸组成模作者简介:刘超(1963–),男,陕西兴平人,副研究员,从事动物营养研究。
资助基金:陕西省重大产业科技示范资助项目(编号:96ST07)收稿日期:2002–02–20 修改稿日期:2002–05–20式,是以赖氨酸为参照的各种氨基酸比例关系。
由于不同来源的饲料配制的相同氨基酸平衡日粮,也可能得到不同的饲养效果,学者开始注意到氨基酸的生物学价值问题[10、11],Carpenter提出了氨基酸有效率的概念,Sibbald发明了真代谢能测定方法,并将其移植到氨基酸真消化率测定上,形成了氨基酸研究的新领域。
2 氨基酸营养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氨基酸的营养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领域,一是氨基酸饲料资源研究,这对于棉籽饼粕、动物屠宰下脚料等非常规饲料和大豆饼粕等常规饲料资源,以及传统饲料资源如玉米、豆饼和非传统饲料资源如蚯蚓、蟾蜍都有重要意义,为生产现场客观评价饲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测方法。
二是工业合成氨基酸研究,通过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及其衍生物研究,生产具有相同分子量结构或相同生理营养功能的必需氨基酸,如一羟基蛋氨酸等生产工艺和生物活性工业检测研究等。
三是氨基酸营养效率研究,寻找提高氨基酸营养功能的方法和途径。
氨基酸营养效率的研究有四个途径,一是氨基酸功能结构研究,以寻找氨基酸营养功能的官能团及其活化部位。
如赖氨酸的ε—氨基处于游离状态时才有生物学价值。
这种研究已在破译控制氨基酸合成和营养功能基因密码及密码子上获得重要进展[12、13],证实生物体或组织中存在可以表示群体含量抽样概率的特定氨基酸生物配比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对蛋白质结构的预见性和饲料中氨基酸含量测度的准确性。
这种研究有望破解生物体中氨基酸构型构象之迷,从而为以生物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氨基酸奠定了基础,其研究可直接与低蛋白日粮相联系[14~26],已在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上获得成功[22]。
二是影响氨基酸营养功能因素研究,如能量与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关系[23]、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24]等。
三是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构成模式研究,方向多为单胃动物,多以赖氨酸为参比,是基于和其他氨基酸相比,其测定简单易行,且机体吸收的赖氨酸主要用于蛋白质沉积,同源的三甲基赖氨酸不用于沉积,而是用于合成参与脂肪氧化的肉毒碱。
从日粮配制上说,赖氨酸是畜禽需要量较大的限制性氨基酸,配制日粮时可应用工业合成的单体赖氨酸,同时对畜禽赖氨酸需要量和影响因素研究的比较清楚。
第四条途径是可利用性研究,这已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手段上初具体系雏形,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通过这种研究可形成新型饲料配方体系。
3 氨基酸可利用率的测定饲料中的氨基酸多以化合物(蛋白质)形式存在,在畜禽消化道内不能100 %的被吸收[25],不同原料中的相同氨基酸在同一动物体内的消化率不同,同一原料中相同的氨基酸在畜禽间的消化率不同,同一原料中的不同氨基酸在同一动物的消化率不同。
这种可消化性是指饲料中的氨基酸有多少可被畜禽消化吸收,实质上是氨基酸的生物学价值,而生物学第4期刘超等:饲料中可利用氨基酸研究进展 403价值具有多种含义,实际引用中常被界定在消化阶段上,从而有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之说。
真与表观两者的差异在于是否用内源氨基酸进行了校正,常趋于真消化率。
在测定方法上有去盲肠和不去盲肠之别,在排空取样的时间上又有32小时和48小时之分,使同名术语的技术参数失去了可比性。
理论上,氨基酸是蛋白质消化吸收的最小单位,完全相同的氨基酸不能区分为消化与不消化,仅由于动物吸收速率或效率的限制使其来不及吸收而排出体外。
实践上,正常生理状况下血液和淋巴中氨基酸含量的恒定,表明已吸收的氨基酸对代谢着的氨基酸进行等量补偿,使消化、吸收、代谢氨基酸等量,代谢即利用。
在应用上,同一表达式被赋予消化率、吸收率等不同定义。
消化率和利用率有着同样的生物学意义和理论数理基础,只要统一测定方法并规范赋式定义,所测参数即可相互参考。
家禽中进入大肠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对动物几乎没有营养作用,但很大一部分却被微生物降解和再合成,盲肠是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26、27],食糜中有相当数量的未被消化的氨基酸进入盲肠被微生物利用[28],影响了可利用率测值[29、30],切除盲肠又可导致正常生理消化规律的变化。
盲肠严重干扰测值[31],其来自盲肠微生物还是去盲肠后的手术生理应激,尚无直接实验证据。
猪粪氮的60 % ~ 80 %来自大肠微生物降解含氮物,使可利用率测值严重偏差,为此产生了回肠末端取样法,派生出屠宰法、瘘管法、回–直吻合法等。
马永喜[32]对此进行了详细综述,从手术操作、取样代表性和可测饲料种类上推荐了回–直吻合法。
根据真可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内源氨基酸是影响测值的重要因子,去盲肠否对内源氨基酸的影响当然引起关注。
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去盲肠鸡极显著地高于未去盲肠鸡[33、34],这种差异仅是相互比较的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不能说明去盲肠增加了排泄量,还是未去盲肠减少了排泄量。
未去盲肠动物当然处于正常生理期,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符合生产实际排泄量。
据此则去盲肠显著增加氨基酸排泄量,使测值偏离真值,采用正常鸡可能更接近其消化生理和生产现场[35、36]。
以氨基酸消化率的可加性评价去盲肠与不去盲肠测值[9],是将测定方法推向生产现场。
最直接的方法是以生产性能评价两种测值[36],这既符合畜禽正常生理,也接近生产实际。
马永喜[32]对猪饲料氨基酸生物学价值评价方法做了评述,认为可加性及重现性是测定方法的重要原则。
学者趋向认同回肠末端瘘管取样法和回–直吻合述所得数据的内源氨基酸校正值。
4 饲料中可利用氨基酸含量的计算饲料中可利用氨基酸含量是可利用率乘以其氨基酸含量所得,这在可利用率测不准上又增加偶然误差,饲料氨基酸含量可因地域或时空变化而改变。
如果就饲料本身研究可利用率既脱离生产现场又缺乏理论基础,氨基酸构象上虽有D、L型之分和左右旋之别,尚未证实其就是可利用与不可利用的化学基础,植物中的氨基酸大多数为L型却不能100 %的被利用。
以体内或体外氮消化率、体外氨基酸消化率、蛋白质回肠末端消化率和氨基酸含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以估计饲料氨基酸消化率[37],受原始数据及测定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距实际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以TME法测定鸡饲404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2年料氨基酸利用率,盲肠显著影响(P<0.05)消化率低的饲料氨基酸可利用率测定值[38]。
戎易等应用体外法(Carpenter)的化学染色法之染色结合赖氨酸(dyebindinglysine, DLB)测定了赖氨酸含量,对其测定结果与TME法进行比较[39、40],两者相关系数达0.96。
用可溶性蛋白指数估算氨基酸利用率[41],只有赖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的相关系数达0.9以上,其余没有相关性。
体外法测定的“可利用”或“有效”氨基酸,只能代表饲料样品活性氨基酸含量,并不意味着“可利用”,也不能完全反映动物消化吸收的量。
但体外法简单快速的优点和体内法的诸多争议使体外法的研究前景大为可观。
基因拼接技术的日趋成熟,可以展望育成可利用氨基酸含量高的饲料作物。
但除动物因素外,控制氨基酸在动物体内消化利用的蛋白质因素仍需深入研究。
如果单体氨基酸在动物体内能100 %被吸收,可能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结合状态和结构状态是影响消化吸收的主要因素。
5 动物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量由于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方法尚未统一,畜禽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资料较少。
一些试验研究所使用的需要量是根据氨基酸可利用率可加性原理,以组成日粮的单个原料氨基酸消化率加权均值与日粮氨基酸含量乘积而得。
常用的估测氨基酸需要量的方法是稀释法和低蛋白日粮法[42],均是以氨基酸的浓度梯度法进行试验,其日粮的生产性能指标多不一致,以增重、产蛋率、饲料成本等不同目标函数所求得的条件函数必然不同(Jensen)。
吴世林等[23]用此法测出肉仔鸡和5~110 kg猪最佳生产性能的日粮氨基酸需要量,再根据组成日粮原料氨基酸可利用率,推荐了肉仔鸡可利用蛋+胱氨酸和可利用赖氨酸需要量为氨基酸需要量的90 % ~ 92 %,据此分生长体重阶段给出了猪的赖氨酸、蛋+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的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量。
Green等人[43]以消化试验测定了混合日粮的消化率,并结合生长试验推荐了猪和鸡的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