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二、实验目的1. 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包括实像和虚像的形成条件。

2. 探究物距、像距与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3.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并验证相关物理定律。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基于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的折射作用,光线会发生弯曲,最终在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实像或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形成的,可以投影在屏幕上;虚像则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形成的,不能投影在屏幕上。

四、实验器材1. 光具座2. 凸透镜(焦距f=10cm)3. 蜡烛4. 光屏5. 刻度尺6. 火柴五、实验步骤1. 将光具座水平放置,固定好凸透镜、蜡烛和光屏。

2.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

3.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调整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4. 记录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和光屏上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

5. 改变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重复步骤3和4,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6.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观察成像情况。

7.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左侧,观察成像情况。

8.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右侧,观察成像情况。

六、实验现象1.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2.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

3.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4.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光屏上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5.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时,光屏上出现实像,但成像大小与蜡烛大小相近。

6.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左侧时,光屏上出现实像,成像大小随着蜡烛向焦点靠近而逐渐增大。

7.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右侧时,光屏上出现实像,成像大小随着蜡烛向焦点靠近而逐渐减小。

七、实验结论1.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1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发现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

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

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

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2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规律
姓名: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同组人姓名
实验目的:
1.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虚像的条件;
2.距的变化引起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

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凸透镜焦距 f =10cm)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点燃蜡烛,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
3.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
延伸探究:
1、像的上下左右有何变化
2、物距越远,像距怎样变,像怎样变
2、用一张不透明的纸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观察像有何变化。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原理
由凸透镜形成的映像,其离现实物的距离和倒立物的离现实物的距离
在光学上是等价的,且倒立物又在凸透镜的凸透面的外侧。

凸透镜是一种
定焦透镜,它能够使光线汇聚于其焦点,从而形成明确的映像。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使用了一个两支架装载着两块凸透镜的实验装置,由凸透镜的
凸透面构成凸透镜系统。

此外,另外准备的材料还有一个发光灯、一个白
色屏幕、几块黑纸以及几块纸片。

四、实验过程
1.首先,将实验装置的两支架上的两块凸透镜由大号从小号依次排列,其中凸透镜和凸透面朝向屏幕。

2.然后,用黑纸把灯光从发光灯上补出来的图案遮挡起来,将剩下的
图案投射到屏幕上。

3.最后,用纸片观察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
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六、结论
我们通过实验,确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仪器:凸透镜、屏幕、物体、光源等。

实验原理:凸透镜是一种中间较为厚实的透镜,是指其中心较厚的一侧是凸起的透镜。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后方,成像是实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前方,成像是虚像。

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固定在架子上,并保证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体和屏幕的方向。

2.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侧,调整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使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3.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屏幕,并调整屏幕的位置,使得屏幕与凸透镜的距离与焦距相等。

4.打开光源,调整光源的位置和亮度,使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能够形成清晰的成像。

5.观察和记录屏幕上的成像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我们观察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凸透镜成像情况。

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我们发现透镜的后方形成了清晰的实像;而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我们观察到透镜的前方形成了清晰的虚像。

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的变化,成像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实验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后方,成像是实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前方,成像是虚像。

2.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焦距的大小决定了成像的位置和形式。

3.光源的位置和亮度也对成像的质量有一定影响,适当的光源位置和亮度能够使成像更加清晰。

实验总结: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结果与理论一致,验证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持准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凸透镜、小物体、屏幕、白纸、游标卡尺、直尺、光源等。

实验原理: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产生实际物体的成像。

在光线通过凸透镜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关键点:1.凸透镜的主光轴:凸透镜中央的光轴线称为主光轴,为凸透镜的主要基准线。

2.光线的折射:光线从空气射入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使光线改变方向。

3.物距和像距:在凸透镜成像过程中,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在凸透镜后方的屏幕上出现的物体称为像,从凸透镜到像的距离称为像距。

4.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指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焦点的距离,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是凸透镜两侧的焦点。

5.物像关系: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放在实验台上,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其与光源垂直摆放,并保证光线能够通过透镜的中央。

2.将光源光线透过凸透镜射到屏幕上,观察得到的成像效果。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调整光源的位置、移动物体和屏幕的距离等因素来观察成像效果的变化。

4.记录下实验数据,并将实验结果整理归纳。

实验数据记录:通过实验观察记录下以下数据:1.不同物距下的成像效果:记录不同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以及出现的成像效果,包括物体的大小、清晰度等。

2.不同凸透镜的焦距下的成像效果:记录使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时的成像结果,观察成像点的位置和清晰度。

实验结果归纳:根据实验数据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增大时,成像点的位置将向凸透镜移动,并逐渐变小。

2.当物体位于焦点附近时,成像点将出现在无穷远处,并且成像会逐渐模糊。

3.当物体位于焦点和凸透镜之间时,成像点将位于凸透镜的同侧,成像大小将大于物体。

4.当物体位于焦点和凸透镜之间时,成像点将位于凸透镜的反侧,成像大小将小于物体。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整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凸透镜的焦点是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的位置,焦距越大,成像大小和清晰度也会相应增加。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原理。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从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像。

三、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四、实验步骤1、安装器材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测量物距记录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u)。

3、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4、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观察光屏上的像,记录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v),并描述像的性质,包括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5、改变物距分别将蜡烛移到不同的位置,重复步骤 3 和 4,记录多组数据。

五、实验数据|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 u > 2f | f < v < 2f |倒立、缩小、实像|| u = 2f | v = 2f |倒立、等大、实像|| f < u < 2f | v > 2f |倒立、放大、实像|| u = f |不成像||| u < f ||正立、放大、虚像|六、实验分析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 > 2f)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 v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照相机,通过调整物距和像距来拍摄远处的景物,使其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实像。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 = 2f)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v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 u < 2f)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v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就像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将幻灯片上的图像通过凸透镜放大并投射在屏幕上。

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 = f)时,不成像。

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 < 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看到放大的虚像。

透镜成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

透镜成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不同物距下凸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分析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器材1. 凸透镜(焦距f为10cm)2. 光具座3. 蜡烛4. 光屏5. 火柴三、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2.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 将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清晰像,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和像的大小、倒正。

4.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5. 继续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位置和特点。

四、实验数据1. 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位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

2. 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等于2倍焦距(2f)。

3. 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大于2倍焦距(2f)。

4. 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v为负值,物像同侧。

五、实验结果分析1. 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随着物距的增加,像距逐渐减小,像的大小也逐渐减小。

2. 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等于2倍焦距(2f)。

3. 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的大小也逐渐增大。

4. 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为负值,物像同侧。

六、实验结论1.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实验目的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三、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光屏、火柴四、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 u 不同时,像距 v 和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也不同。

五、实验步骤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

记录此时的物距 u 和像距 v ,以及像的性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3、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 2,多做几次实验,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六、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物距 u(cm)|像距 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实像||2|20|20|倒立、等大、实像||3|15|30|倒立、放大、实像||4|10||正立、放大、虚像|七、实验数据分析1、当 u >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f < v < 2f 。

2、当 u =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 v = 2f 。

3、当 f < u <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v > 2f 。

4、当 u <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八、实验结论1、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取决于物距 u 与焦距 f 的关系。

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九、误差分析1、测量物距、像距时存在误差。

2、蜡烛火焰的晃动导致像的清晰度不稳定,影响观察和测量。

3、光屏的位置可能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完全垂直,导致像的位置不准确。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观察凸透镜对物体成像的过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及凸透镜的性质和作用。

实验器材本次实验所需的器材有:•凸透镜•物体(一张明信片或一个小物品)•光源(如白炽灯、激光等)•屏幕(如白纸、布等)实验步骤1.准备器材,将凸透镜放在透镜支架上,并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一侧。

2.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并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其与透镜的光轴垂直。

3.通过调整屏幕的位置,观察在屏幕上的投影成像。

4.尝试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和光源的位置,并观察其对成像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成像距离会变短,且成像大小会变大。

2.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成像距离会变长,且成像大小会变小。

3.当凸透镜与物体的距离相等时,成像距离与物体距离相等。

4.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像为虚像。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凸透镜的成像距离与物体的距离以及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2.凸透镜对物体成像时,成像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3.凸透镜成像可以分为实像和虚像,实像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清晰的投影,虚像则不能。

实验小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性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物理世界的奥妙。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一些实验技巧和方法,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这也为我们今后更深入地学习物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熟悉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白纸、尺子、直尺。

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在不同条件下,凸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和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放置在直立的光源前方,并确保光线垂直射入凸透镜。

调整光源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使得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呈现清晰的像。

2.将一张白纸放置在凸透镜像方的位置上,记录下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所成的像的位置。

3.利用尺子或直尺测量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物距;测量纸张与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像距。

4.重复以上步骤,分别调整光源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并记录下不同位置下的像的特点。

实验结果:以一定距离的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我们观察到像的特点如下:1.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得到倒立、实际、减小的真实像;2.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得到倒立、实际、与物体等大的真实像;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得到倒立、虚拟、放大的虚像。

实验数据:物距(cm)像距(cm)放大倍数10-10120-20130-30140-401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物距和像距呈相等关系,即物距和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焦距的倒数。

即1/物距+1/像距=1/焦距。

此外,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得到的是等大的真实像;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得到的是减小的真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得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了解了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成像的,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凸透镜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成像的特点。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理论上了解了凸透镜成像规律,还通过实际操作对其进行了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如何正确使用凸透镜,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研究物体的位置和像的性质与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凸透镜是一种具有中央厚度大于边缘的透镜,凸透镜的两侧都是球面,其中一面是凸起的。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体距离透镜远时,形成的像会在透镜的焦点附近,像的位置会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向透镜靠近,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会无穷远;当物体放在焦点前方时,成像位置在透镜后方,像是虚像;当物体放在焦点后方时,成像位置在透镜前方,像是实像。

实验器材:1. 凸透镜2. 物体(例如一支蜡烛)3. 屏幕4. 尺子5. 实验支架6. 灯泡或其他光源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在实验支架上,确保透镜稳定。

2. 将屏幕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以便观察成像情况。

3. 将物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侧,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其距离透镜较远(比如大于2倍的焦距)。

4. 打开光源,确保光线能够通过透镜,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在屏幕上。

5. 移动屏幕,确定像的位置,再使用尺子测量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即为像距。

6. 移动物体,将物体移动到距离透镜稍微靠近一点的位置,重复步骤4-5,记录像距。

7. 继续移动物体,使物体接近透镜的焦点,重复步骤4-5,记录像距。

8. 再移动物体,使物体放在焦点前方,重复步骤4-5,记录像距。

9. 最后移动物体,使物体放在焦点后方,重复步骤4-5,记录像距。

实验结果:根据步骤9得到的数据绘制图表,图表包括物体距离透镜的位置和图像距离透镜的位置。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发现物体的位置和像的性质与透镜的焦距之间有明确的关系。

当物体距离透镜远时,像靠近焦点;当物体放在焦点前方时,成像位置在透镜后方,像是虚像;当物体放在焦点后方时,成像位置在透镜前方,像是实像。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观察实际中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光源、刻度尺、卡尺等。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在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是一种中心厚边薄的球面镜面,具有一个主点和一个焦点。

物体放在焦点处时,成像距离透镜很远,成像大小无限大。

物体离焦点越远,成像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也越小。

物体放在透镜前方,物距为p,像距为q,焦距为f。

根据薄透镜成像的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1/p + 1/q = 1/f其中,p、q、f分别表示物距、像距和焦距。

四、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置于桌面上,放置在光源和屏幕之间。

2.使用刻度尺和卡尺测量透镜的焦距,标记在透镜上。

3.将物体放在透镜前方,调整距离,使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焦距的2倍左右。

4.观察形成的实像,用卡尺测量实像与透镜的距离,并记录。

5.将物体移动一定距离,再次观察形成的实像,重复步骤4。

6.不断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观察实像变化过程,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位置下实像的大小和距离,得到以下数据:物距p/cm 像距q/cm 倍数大小20 60 1.530 45 1.540 40 145 36 0.8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及成像原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无限远,成像大小无限大。

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变小,成像也变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大于焦距,成像还是变小。

4.在实验中,实像的倒立也是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七、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也对物理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方法,还更加重视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进行更多的实验,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凸透镜的特性与成像规律;
2.提高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器材:
凸透镜、平行光源、光屏、测量尺、物体。

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放在光屏上方,并将其与光源平行放置;
2.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眼睛所在的位置上;
3.调整物体的位置,观察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4.用测量尺测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

实验原理:
凸透镜按照透镜的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其中,我们主要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是物距焦距f和像距焦距f'。

在光轴上的物距为p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光轴上的像距为
p'处。

根据透镜公式可以得到1/f=1/p+1/p'。

实验结果:
我们将凸透镜放在光源上方,调整物体的位置,观察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并用测量尺测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1.当物体的位置在焦点之前,成像为虚像,直立放大;
2.当物体的位置与焦点重合,成像无穷远,也就是无穷远处形成平行光线;
3.当物体的位置在焦点之后,成像为实像,倒立放大。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观察和测量的方法,提高了观察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实验中我们也学习到了透镜公式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透镜公式的准确性。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试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试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觉像仍旧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似乎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住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发觉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试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

做该试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误差方面应当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试验者要仔细认真的操作,运用刻度尺时要仔细测量。

五、沟通与应用:通过该试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

我们还可以说明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

镇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中学物理观测凸透镜成像的试验报告2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试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试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觉像仍旧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似乎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四.用铅笔分别记住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觉是相等的.5.自我评估.该试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试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当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试验者要仔细认真的操作,运用刻度尺时要仔细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989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Experimental report of convex lens imaging in physics observation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

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发现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

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

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

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