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理性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科的理性知识介绍
地理学科的理性知识介绍
地理学科的理性知识
地理学科的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象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是感性知识的抽象与概括。

学好理性知识初一,也有助于记忆感性
知识。

(1)地理概念
①一般地理概念,它的外延很广,不是专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事物,而是泛指一类地理事物。

如平原这一概念,不是指某个平原,而是
指世界上一切平原。

在自然地理中出现的高原盆地、气温、气压、
季风等,在经济地理中如重工业、消费城市、民族经济等都是一般
地理概念。

②单独地理概念,是专指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独有的特性,它的内涵比较丰富,外延较小。

如长江、黄河、北京、大行山等都
属于单独地理概念。

③集合地理概念,是指某一地理要素区域的特征,它的特性以地区类集而成。

如中国气候、华南气候、中国少数民族、吉林农业等。

在学习概念时,应注意善于利用逻辑推理缩小地理概念的外延,增加其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缩小其内涵,完成从一般地理概念
到单独地理概念的过渡,或由单独地理概念到一般地理概念的过渡,掌握地理概念的从属关系的演变联系。

例如,从河流的一般概念出发,增加其内涵,河水能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属性就构成了“外
流河”的概念,这样外延就缩小了,不包括内流区域的河流;若进
一步增加其内涵,加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属性,其外延就又
缩小了;若再加入入源地、流经路线。

河口地点等具体属性,就可
限定到长江等单独概念。

相反,经过概括,由长江等减少其内涵,
扩大外延,就可推移到秦岭一一淮河以南的河流→外流河→河流的
有关概念。

(2)地理原理
②地理规律。

地理规律包括地理演变和地理分布两大规律,它反映着地理事实间的必然联系及其规律。

如学习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和植被破坏,水上流失造成黄河水害的演变规律,必须与地图紧密
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引
起地理规律。

③地理成因。

一种地理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引起另一种地理现象,这种反映地理事物的园果联系,揭示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形成原因
的基础理论叫地理成因。

例如,人地关系谐和论,板块构造学说,
大气环流形成原理等。

学习理论知识,要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设
法解答。

把因果关系搞清楚,由因推果,熟练后再反过来由果追因,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

还可运用图解法,把抽象的地图与现
象的思维相结合,推求其因果关系。

地球的运动的详细”见证“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初中政治,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的方
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
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公转。

公转的方向也
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地球是个球体,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
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
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
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
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
地理读图四环节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看、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1.看图
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

为了正确读图,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

(1)要排除看图的“障碍”。

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二个关键点
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

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看
懂图像。

如:有的学生在读“城市工业布局图”时,觉得很困难。

原来,其中有一个关键:对风向玫瑰图是否看得懂。

如果看得懂,对风向
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就容易理解了。

(2)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

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
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

高中地理下册
有一幅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此图内容丰富,在复习中,要分步观察。

第一步:看石油的地理分布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
是南半球?第二步:看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与国家?
第三步:看哪些地区属于石油输出区,哪些国家是石油输入国家?
第四步:看有哪些重要的输油路线?途经哪些主要的边缘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等?通过这样有层次、有步骤地看图,
学生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

还比如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

看洋流模式图,通常先看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后看极地、副极地海区的洋流。

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

如看我国山
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
次看下来。

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4)要注意看图的整体性。

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
一条“线”或一个“点”,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
或一个“面”。

例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
形区、主要河流、省市、矿产地、农业基地等等。

看一个城市的地
理位置,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

这样整体性看图,
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

2.析图
(2)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复习时习惯
于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初中数学,结果“事过境迁”,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插图又稍有变化的读图分析就不知所措。

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
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

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

比如在图上对亚洲的西南季风形成的原理剖析透彻了,那末
很自然对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的形成也能作出正确解释。

(3)析图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

在分析初中地理的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高中地理知识有关,应该用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论“统帅”初中地理知识。

如“澳大利亚”一节中的“自流井成因”
的示意图,与高中地理承压水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

在分析高中地
理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初中地理知识有关,应将初中地理知识作
为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

如高中地理第二章在阐述地面状
况对气流影响时,设置了一幅“迎风坡和背风坡对气流影响示意图”,分析时可联系初中区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台湾东北部山地
的迎风坡、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山地的迎风坡等等。

这样多方位的联系分析,能够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而,引导学生将散落在
若干章节中的相关插图集中起来,把图和与图有关的知识灵活地组
合在一起,是很有效的读图方法。

(4)析图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

在析图过程中,要切忌用片
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与特
殊规律。

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气候类型“谱”不同于其他大陆,
在热带沙漠气候的南北两侧均为热带草原气候,整个澳大利亚的气
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如果学生把一般的气候分布规律推广、套用
到澳大利亚,就会发生错误。

3.绘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而在复习中往往被忽略。

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
剖面图、统计图等等。

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
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

(1)彩描: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即利用课本插图与空白的暗
射图,用彩色笔勾描所要复习的地理事物。

彩描应当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
①彩描要突出重点、目的明确。

一张图不能点、线、面兼施,描得“琳琅满目”,而要有所侧重。

②彩描要运用各种线条、颜色与表达方式。

不同性质的地理界限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线条。

颜色无论是点、线、面均应根据地理事物
的类别加以区别。

在彩描区域范围时,还要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有的可以打“点”子,有的可以划斜线等等,这样也能达到预定
效果,并能够节省涂大片彩色的时间。

③彩描要配以适当的注记。

如这个“点”是“东京”,这条“线”是京广线,这片“面”(区域)是黄土高原,要用文字注一下。

(2)画简图:这是复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把地理
的文字知识转化为简图,或把繁杂的地图进行简化、缩略,以突出
某一要素、某一区域、某一问题。

地理简图的设计,须注意:
①简图轮廓要尽可能地简便,最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以降低作图难度,使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适应。

②一张图中内容不宜过多、过繁,要突出主要的地理事象,并以这些“事象”作为记忆的基点,然后联系更多的知识内容。

③一张图中有时可以同时包含几种地理要素(如地形、河流、气候、矿产、城市等),来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但要遵照循序渐
进的原则,让各种地理要素按适当的顺序逐次出现,使学生有一个
消化、吸收的过程。

4.默图
默图就是对图示的重要信息的记忆,因而也可以称作“记图”。

对于图上的信息,不加分析,不分主次,一概去记,是不足取的。

然而读图时什么都不记,也是不行的。

事实证明,利用图像进行记忆,印象深刻,易形成空间观念,到考试或需要回忆时,眼前似乎
就会浮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图像。

这种现象也可称为“心理图像的
复现”。

默图包括:①默绘,如不看课本、图册,自己绘出“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地形结构;②默记,即试图回忆,如面对一张不加注记的全
国铁路网图,回忆这个点是什么城市,那条线是什么铁路;③默填,即利用空白的暗射图,自行填图。

初一地理练习题地球的自转
练习题地球的自转
一、填空题
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不停地自向自转,出现了的差异。

二、选择题。

1.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A.一年
B.一天
C.12小时
D.一个月
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地轴是倾斜的
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3.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国为()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旋转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4初中语文.地球自转出现了各地时间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的时间相同
B.一天中,伦敦的时间比日本早
C.一天中,北京比纽约早看到日出
D.只要纬度相同,各地时间就一样
5.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C.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D.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
6.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五带
D.极昼极夜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
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地球在转动,这是因为:()
A.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很大,而人很小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根本没有运动
C.一年才自转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
D.天空有云层,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也就感觉不到
三、综合题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然后分别正对北极、南极和赤道,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不同?并把观察的结果用箭头在下图适当位置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轴
2.西东昼夜交替
二、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A
7.C
8.A
三、综合题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

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
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
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

这类图不要求绘制
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
好的地理思维习惯。

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
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
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
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夏秋多(夏季风影响),冬春少。

南多北少初中化学,东多西少。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匀的方法:
调节水的季节变化,解决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如三峡工程(长江)和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工程(缓解天津缺水)、引黄济青工程(解决青岛缺水)、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引到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要求了我们节约用水,大家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章节的内容都吸收巩固了吗?想要了解更多更全的初中地理知识就关注吧。

世界地理关于诺亚方舟的试题
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流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4.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总结:根据文字提供的信息了解植物诺亚方舟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