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后感

合集下载

大学之道亲民的读后感

大学之道亲民的读后感

大学之道亲民的读后感《大学之道“亲民”的读后感》读《大学》,其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特别是这个“亲民”,一开始我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读到这里我感觉“亲民”这个词包含着一种博爱的精神,但是这种博爱于古于今好像又有着不同的含义与表现形式。

在古代,我想它可能更多地意味着统治者或者士人阶层对百姓的一种怜惜、教化,要去亲近民众,使民众也能够向善。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古代的贤官,他们深入民间,像海瑞一样不仅仅是惩治贪官污吏,还在地方推行道德教化,让民众懂得礼义廉耻。

他们就是在践行这种“亲民”的理念。

特别触动我的是,当我把这种理念放到现代社会去思考的时候。

刚开始,我不太确定“亲民”现代意义上的对应。

后来我明白了,现在的亲民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社会各界去关心弱势群体。

比如各种志愿者组织,他们会深入贫困山区去给那些留守儿童和老人们带去关心和帮助,教孩子们知识,给老人们陪伴。

这就是一种当代的“亲民”,没有阶层之分,就是单纯地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爱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亲民”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因素。

只有当懂得尊敬他人,爱护他人,大家都在为了彼此的幸福努力的时候,整个社会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了还想说,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虽然我们没有治理国家的重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和邻里和同事友好相处,仍然是一种小范围的“亲民”表现。

在学校的时候,不歧视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帮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在社区里,主动关心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等。

这对于我们日常行为准则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让我意识到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小世界,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和他人打交道。

这就是我读“大学之道亲民”的一些感受,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有新的感悟。

读《大学》心得体会5篇

读《大学》心得体会5篇

读《大学》心得体会5篇读《大学》心得体会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后人将其精炼为七个字:知止定静安虑得。

纵浪大化中,我们须习得“定”字,秉持本心,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我认为,习得“定”字须有安贫乐道的态度。

曾经红极一时的兵王“许三多”,或许他先天的机能并不比他人优越,而后天的勤奋则是他无可匹敌的上方宝剑。

一开始的“为了班长留下”让他心有所止,有了自己做人的终止方向,内心安宁而能置身于“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因为“定”而能“安”,他安于技艺之贫而能不断汲取兵中之髓,有了极其厚重的精神基础,至使其成为人上之人,兵中之王。

故孔子曰:“仁者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论水遇何阻力,他都能以柔克刚,因为始终记得自己,秉持本心。

岁月的洗礼,让先贤的智慧凝成精髓,“定”是苏轼的“我本无价跟赶在,故乡无此好湖山”的豁达,是陶潜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安守,也是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清高。

面对权势,他们能“不为五斗米折腰”;面对诱惑,他们也能“心不妄动”;而汪精卫信仰不定,故而投敌叛国,吴三桂情感不定,故而“冲冠一怒为红颜”,他们被永远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曾几何时,当代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可谓一舞倾国,可如今她也心有不“定”,当她喊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么还好吗”之类的庸俗之语时,国内外的舞评家称之为“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

定力不足,让她未能深思熟虑此事带来的后果,而使她在观众心的形象大减。

是故,我们要向洪应明一样,咬得菜根以守之。

学会“定”,要做到在高潮时享受掌声,在低潮时享受人生。

中国首位女皇武则天,命途多舛,政治道路坎坷。

太宗年间,李世民的夜观星象,而知“武代李王”,大开杀戒,她只得逃亡,高宗年间,因长孙无忌的力阻而出家,换了常人恐怕此时早已自刎谢先王了。

读礼记大学心得体会_礼记心得体会

读礼记大学心得体会_礼记心得体会

读礼记大学心得体会_礼记心得体会《礼记》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完礼记和大学之后,我相信大家都有深刻的想法。

下面是带来的读礼记大学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礼记大学心得体会篇1《礼记大学》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其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条目。

大量使用排比和蝉联句法,环环相扣,间不容发,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

人的一生,时刻都需要学习。

欲外王必须先内圣欲内圣必然需要加强自我道德的修养。

也就要做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缺一不可。

作为大学生,确实应该明其本,知其用,然其所厚其所薄。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矛盾,其性情浮躁,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的人实不在少数。

在这物欲横流,文化泛滥的社会状态之下,很多人早已忘记了道德修养,只是庸庸碌碌,贪于享乐,却不珍惜年华盛景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如此,只会消磨意志,沉沦下去。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必须正视的课题,这是首要的。

其次,应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在学习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努力向其他方向发展。

不要一味空想,沉浸在虚幻之中,而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应当分清主次,如文中所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以,凡事先要能定,静下心来,才能有所虑,有所得。

倘若鲁莽,草率行事,必将终无所获。

《大学》之道,在于修身,在于立志,在于奋斗。

无道德,无修养,便胸无大志,就不会去奋斗,不奋斗,便终不可外王。

所以,我认为,提高自身修养,当入其微,从小事做起,从小志做起,点点滴滴,循序渐进。

如此,方可能安能静,知其本末,晓其终始。

发于心而动于行,如此,才能实现志向,有所作为。

《大学》之道是一条立志,实现理想之道。

告诉我们凡事要从最基础的做起,牢记其本,明知其本,而后才能有所方向,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而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基础之上,每一步都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谨小慎微,勤勤恳恳,才是实现外王的基础。

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1.《大学》——曾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基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暄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湜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

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大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大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大学》读后感(精选10篇)《大学》读后感(精选10篇)《大学》读后感1《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止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简而言之,即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这是它的核心。

再直白些,他讲的就是做人,做学问。

众人皆知,人性本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行只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

但我们所崇尚的都是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品行的君子。

做君子的基础首先要做到正心,诚意,修身。

首先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有一颗正直的内心。

这样就算外界环境何其复杂,也不能扰乱你的判断,动摇你正确的态度。

俗话说:脚正不怕鞋歪。

再看看如今,不少官员因贪污受贿纷纷被抓。

其实他们缺钱而贪,而是没有正心,被欲望所迷惑。

盲目追求名利,脸面。

认为受贿很有成就感,是自己权力的体现。

再说现在的大学生,不少皆沉迷于网络,或是游戏,或是小说,或是不良影片。

这显然也是不正心的表现。

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当然仍是学习。

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为人处事,而不是学习如何花着父母的钱娱乐,消遣。

其余次之。

其次做人要讲诚意。

“所谓诚意,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心慎独也。

”王守仁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己矣。

”又曰“君子之要,诚意为主。

”做人要诚意,可是诚心诚意去修养道德却很艰难。

它既需要人们对诚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愿意过有诚意的人生,同时还要逐渐养成习惯,以诚意人生为幸福,以违反诚意道德为痛苦。

这样才会实实在在去追求诚意。

从善改过,不断完善自己,在各种非诚意的诱惑面前不动心,这是对君子的要求。

而对大学生而言,诚意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

如果连大学生都不讲诚意,那么整个国家还谈什么未来呢?最后,学会修身,做到进取和完善。

国学经典《大学》读后感(精选17篇)

国学经典《大学》读后感(精选17篇)

国学经典《大学》读后感(精选17篇)国学经典《大学》读后感(精选17篇)国学经典《大学》读后感篇1大学开篇便提出了自己宗旨,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把它称之为“三纲领”。

实现三纲领的途径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要做到修身,就必须心正意诚,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养成美好的品德。

对于子女来说,修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将来在工作上才能够做到忠和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赵善应就是这样的人。

赵善应是宋朝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有一次,赵善应的母亲得了一种怪病,他四处寻医为母亲医疗,但母亲的病还不见好转。

后来靠皇室亲族的关系,请来御医为母亲诊治,御医说要用人血和药,赵善应二话没说,便用刀刺破手臂,用他的血和药一起给母亲服下,不久,母亲的病就好了。

但却留下了心悸的病根,害怕雷鸣。

所以一到打雷下雨天,赵善应就去陪伴母亲。

曾经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赵善应出远门回来,手下人要敲门,却被赵善应给制止了,他说:“不要敲了,我怕惊动母亲。

”就这样,赵善应和手下人在门沿下过了整整一夜。

赵善应做到了“百善孝为先”,也正因为赵善应孝敬母亲,才被大家拥护称赞,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这也正应了《大学》中的那句话:“孝者,所以事君也。

”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才能有所成就。

与《大学》提出的修身要求相比,与古代圣贤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在家里,我有时会不听话、和家长顶嘴;有时家长让我写作业,我想出去玩;还有时会挑食。

在学校,我有时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同学闹不和,还有……。

《大学》提出:“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

所以说,作为青少年,在家听家长的话,做力所能及的活;在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学习考高分;与同学交往言而有信,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读后感导读:本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大学》有感范文一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

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

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

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

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

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

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

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

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

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

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

说的十分有道理。

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1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

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那么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拟重要了。

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开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

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到达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一一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 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之见信于天而使“明德”之“明”语意上生成美好之义,即由善而转换成美自是自然而然。

《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王室子弟来说,既美好又神圣的“明德”已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了。

④但此“明德”资质,就如同当初得之于天的德一样,仍然是有待于来证明或“懋昭”的。

《诗•昊天有成命》所述颇适合用以诠释此情境。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郑笺》云:“昊天,天大号也。

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

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

《大学》课外书读后感5篇

《大学》课外书读后感5篇

《大学》课外书读后感5篇《大学》课外书读后感篇1同学们,你们知道家喻户晓的“四书五经”指的是哪四书吗?对了,那就是《论语》《大学》《孟子》和《中庸》。

在这个寒假中,我就阅读了“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大学》。

《大学》这本书为世人所传诵,是儒家学派的经典。

那么,何为“大学”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大学就是一片政治哲学论文,探讨了各国平天下的原则道理。

它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三大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个条目,阐明了治国平天下必须从“修身”、“齐家”做起,而“修身”、“齐家”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途径。

其中还特别强调个人修身对政治的影响。

《大学》可真是儒家德治注意原则的表现。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士把《大学》看得很重,还将《大学》中的话用于生活当中做到。

古代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汉武帝在位时,可见多么重视儒家学派呀!汉武帝也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打败了匈奴的屡次进攻,最终统一天下。

《大学》这本儒家学派的经典,告诉了我们太多太多。

勤政爱民、自立修身,让我们永远记住“四书五经”中《大学》这本书吧!《大学》课外书读后感篇2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言:“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

”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

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

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

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读书明志在于透彻心性,大学之深邃在于此。

下面是橙子为你整理了“《大学》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大学》读后感(1)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言:“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

”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

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

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

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不仅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摆出了一条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

这样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达之所,亦是后来之人无法企及的。

朱熹曾指出:“《大学》是修身治人的规则。

如人起屋相似,须先打个地盘,地盘既成,则可举而行之矣。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人们似乎把做人和治学逐渐分离,学习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应用科学,即格物、致知。

久而久之,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做人的规则,甚至还出现了应试教育这样僵化了的育人系统,令人不胜唏嘘。

实际上,这样的学习风气从根本上就已经失去了方向——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诚意,是修身,故而,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求学是无法树人的,也是无法进步的,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真心诚意地热爱学问,而只是虚情假意地将学问当做是成功的工具,那么求索又怎么可能竭尽全力、精益求精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

”坚持治学与做人的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现代教育不可逆转的涡流。

同时,也只有不断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之道,方可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大学》明明德读后感

《大学》明明德读后感

《大学》明明德读后感篇一《大学》明明德读后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了《大学》中的“明明德”这一部分,我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啊!咱就说,这“明明德”到底是啥意思?也许就是让咱明白自己内心那点儿善良和美好的德行呗。

你说这简单不?好像挺简单,可仔细一想,又没那么容易。

我觉得吧,在大学里,各种诱惑那是多得不得了。

有时候我可能就迷失了,忘记了自己最初的那颗善良的心。

比如说,看到别人都在争着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为了加分、为了出名,我可能也跟着去凑凑热闹,却忘了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我内心想要的吗?还有啊,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有时候看到一些负面的东西,我心里就会想:这世界咋这么黑暗呢?难道善良和美好都是骗人的?但又一转念,不对呀,也许只是我看到的那一小部分不好,大多数人还是有“明德”的呀!说起来,我自己也有过那么几次“明明德”的经历。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一个老奶奶站着,晃晃悠悠的,我心里纠结了一下,也许我也累啊,也许我不想让座啊,可最后那点儿“明德”占了上风,我还是站起来让了座。

当时老奶奶那感激的眼神,让我觉得心里特舒服,这可能就是“明明德”带来的快乐吧!所以啊,“明明德”这事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关键是咱得时刻提醒自己,别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带偏了,得守住自己心里那点儿善良和美好。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篇二《大学》明明德读后感哎呀妈呀,读了《大学》里关于“明明德”的论述,我这脑袋瓜子都快炸了!你说啥是“明明德”?我琢磨了半天,可能就是把自己身上那些好的品德给整明白,然后发扬光大呗!可这说着容易,做起来咋就这么难呢?我在大学里,经常会碰到一些闹心的事儿。

比如说,考试压力大得要死,作业多得写不完,这时候我心里的小恶魔就跑出来说:“管他啥道德不道德,先应付过去再说!”可过后又觉得自己这样不对,难道为了成绩就能抛弃“明德”了?还有啊,和同学相处也不简单。

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心里那个气呀,恨不得跟对方大吵一架。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精选5篇)大学古本序读后感1这篇《大学古本序》又是王阳明先生心理学的一篇重要著作。

此篇虽简短不易懂,却讲出了心理论的重要思想。

王阳明致良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心学理论体系的成熟。

良知是人生来具有的对真理的认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在良知中有,人们只要对自身内心中的良知认真寻求,就能达到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大学古本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宗旨在于显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缺德的成就恩泽亲人朋友公司等,从而使人人都倒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民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奋斗的理想方向。

确定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干扰,就会矢志不渝的去追求,去努力达到目标。

我们都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是君子之道。

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本文对于自身完美的追求也许很少实现,但是他们这种不断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却是值得完美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努力实现的一个远大目标。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2夫学,莫先于立志。

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世之所以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

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

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人在世上必须树立一个终生奋斗的目标,你所有的行为了都会围绕这一生目标,才能心无杂念,可以抵制个人的懒惰的心,忽心,燥心,嫉妒的心,贪心,骄傲的心,小气的心,等等的心生起就反思志向不立。

放到现在社会就是正确人生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

员工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就等于天天混日子,那么他将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干部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目标让更多的人为之奋斗,那么这个团队也将不会有大的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明明德。

明指明白、清晰,德指道德、品德。

在大学里,这个“明明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大学育人的首要任务。

在大学里,明明德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精神。

明明德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来实现,而且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地追求和践行。

只有在这样的追求和践行中,我们才能够真正地领悟到明明德的深刻内涵,领悟到它对于大学育人的重要性。

大学育人的真正意义,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

而这正是明明德所要达到的目标。

因为明明德,就是在大学里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怎样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专业可靠性、有责任心、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所以,在大学里,明明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念。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地对待,不断地追求和践行,我们的未来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第二篇:大学之道在亲民大学之道,在于亲民。

所谓亲民,就是要把大学教育带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面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普及教育。

因为只有亲民,才能够真正地把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成果带给每一个人。

在大学里,亲民教育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项具体的行动。

只有实现了亲民教育,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国家的社会进步和文明进步,才能够真正地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所以,在大学里,亲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大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只有大学真正意义上的亲民,才能够不负社会和人民的期望,实现从传统的精英城堡到全民教育的转型,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发展。

所以,在大学里,我们要坚持亲民教育,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高等教育中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果。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够真正地向前发展。

谢谢大家。

第三篇: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于止于至善。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在大学中致力于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自我提升和社会贡献。

关于国学《大学》读后感演讲

关于国学《大学》读后感演讲

关于国学《大学》读后感演讲《关于国学<大学>读后感演讲》篇一《关于国学<大学>读后感演讲》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读《大学》的一些感受。

《大学》这书啊,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就想,“哟,这老古董的书,能有啥意思呢?”可是一读起来,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藏盒子。

《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像给我脑袋上来了一闷棍,什么是“明明德”呢?我开始觉得,也许就是把自己内心那点好的东西,像擦镜子一样,擦得亮亮的。

可这“亲民”又咋理解呢?难道就是和老百姓亲近?后来我想啊,可能是让自己好起来之后,去影响身边的人,就像小太阳一样,发出温暖的光,去照亮周围的黑暗角落。

我记得有一次,在我们小组合作的项目里,有个同学老是犯错,大家都有点不耐烦了。

我当时就想,按照《大学》说的,我得有点包容的心,得去帮助他呀。

于是我就耐心地给他讲解,就像一个老夫子似的,还真别说,最后我们小组完成得还挺不错的。

这时候我就想,这是不是就是《大学》在我生活中的一点小作用呢?但是啊,《大学》里有些东西我也觉得有点迷糊。

比如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这物格到底要格到啥程度呢?我感觉就像在迷雾里走路,摸不着头脑。

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不是古人故意弄这么玄乎呢?可又一想,也许是我自己境界不够。

就像爬山,我还在山脚下,人家古人已经在山顶看风景了,所以他们看到的、说的,我一时半会儿理解不了。

再说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可把我吓了一跳,我就一个小老百姓,还想着平天下呢?可是仔细想想,这也许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吧。

我们先把自己管好了,把家庭照顾好了,说不定以后还真能为国家做点啥大事呢。

就像一颗颗小水滴,汇聚起来也能成大海。

《大学》这本书,就像一个严厉又慈祥的老祖宗,有时候让我觉得压力山大,有时候又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

我觉得它就像一道光照进我有点混乱的生活,虽然不能一下子全明白,但我想,慢慢读下去,总会有更多收获的。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这篇文章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像是给我们大学生活或者说人生定了个大目标。

什么是“明明德”呢?我觉得就像是要把我们内心本来就有的那些美好的品德给发扬光大。

咱不能让自己的那些善良、诚实啥的美德被灰尘盖住了。

就像我们宿舍的小李,他每次在大家有困难的时候都会主动帮忙,这就是在“明明德”,把他的善良展现出来。

“亲民”呢,可不是让我们去和所有人套近乎。

我理解的是要让自己身边的人都变得更好。

你想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影响周围的人,那这个世界不就变得越来越好了吗?我们班的班长就有点这个意思,他老是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活动,让我们这些原本有些懒散的同学都变得积极向上了。

“止于至善”那可就是个很高的境界了。

就是说要不断追求最完美的状态。

不过我觉得这不是说要做到完美无缺,而是要有那种不断向上的劲儿。

比如说我自己,以前写作文那叫一个烂,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

但是我一直想写好,就不断看书、练习,虽然现在还没达到“至善”的水平,但一直在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文章里还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就告诉我们做事得有个顺序。

就像盖房子,你得先打好地基,才能往上砌墙盖屋顶。

在大学学习也一样啊。

我们不能刚进大学就想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得先把基础课程学好。

我刚上大学那会,就想着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结果一考试,发现自己基础课都没学好,成绩那叫一个难看。

后来我就知道了,还是得先把学习这个“本”给抓好,然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而且它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这一连串的逻辑,一环扣着一环。

我觉得这对我们大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也很有启发。

我们要是想在社会上有一番大作为,首先得把自己这个人给修炼好。

自己都一身毛病,怎么去管理一个团队,怎么去为国家做贡献呢?就像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往往都是自身有着很高的素养,才能把企业经营好。

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

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

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篇一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读了朱熹的《大学集注》,我这心里啊,就跟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简直就像一道道谜题,把我绕得晕头转向。

我就在想,朱熹这老爷子,咋就不能说得简单点呢?可慢慢地,我好像摸着了点门道。

朱熹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注释,让我开始思考啥是真正的“善”。

也许在他眼里,善就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还要去帮助别人变得更好。

可我又觉得,这善是不是也得因人而异呢?比如说,有人觉得捐钱就是善,可有人觉得陪伴家人也是善。

这可咋整?再看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我就忍不住问自己:我真的能做到认真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吗?可能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懂了,可实际上只是一知半解。

比如说做数学题,看着答案觉得懂了,下次换个类似的又不会了,这能算格物致知了吗?读着读着,我又有点佩服朱熹了。

他能想得这么深,这么透,不愧是大思想家啊!但我也在想,他的这些想法放在今天,是不是全都适用呢?也许有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可有些说不定还能给咱点启发。

总之,读朱熹的《大学集注》,让我时而困惑,时而佩服,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这一路读下来,还真挺有意思的!篇二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哎呀妈呀,朱熹的《大学集注》可把我给“折磨”惨了!刚翻开这本书,我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字句,搞得我晕乎乎的。

我就不禁想问:朱熹大人,您就不能写得直白点吗?不过呢,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好像又能品出点滋味来。

比如说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就在想,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到底意味着啥?难道就是要先把自己修炼好,才能去照顾好家庭,然后再去为社会做贡献?可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哪有那么容易做到啊!还有那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不是说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老百姓,都得先学会做人呢?我觉得吧,可能是这个理儿。

但有时候又觉得,现实中好像不是这样啊,有权有势的人不修身也能过得挺好,这咋解释呢?读着读着,我一会儿觉得朱熹说得太对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太靠谱。

礼记大学节选读后感

礼记大学节选读后感

礼记大学节选读后感首先呢,文中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像给我们的人生立了一个超级大的目标框架。

“明明德”,我感觉就是要把自己内心那些美好的品德给擦亮,就像擦镜子一样,把灰尘擦掉才能让镜子照出最真实的自己。

而且这不是一次性的活儿,得一直擦呢,因为人很容易在生活里沾染上各种“灰尘”,什么贪婪啦、自私啦。

“亲民”也很有趣,我理解的不是单纯亲近老百姓那么简单,它更像是要我们积极地去影响身边的人,让周围的人也能变得更好。

这就好比你是一个小火苗,要去点燃周围的蜡烛,大家一起亮堂堂的。

“止于至善”那可就是一个终极追求了,就是要做到最好、最完美。

虽然知道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境界,但就像远方的一座灯塔,一直指引着我们的方向。

再说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一串儿就像是一个超级秘籍。

你得先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儿(知止),这样心里才有个定数,不会像没头的苍蝇乱撞。

有了这个定数呢,就能静下心来,不浮躁。

心一静,整个人就安稳了,不会慌慌张张的。

安稳之后就能好好思考问题了(虑),经过深思熟虑,最后才能有所收获(得)。

这让我想到自己平时学习或者做事情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要干啥,那肯定是一团糟。

但要是能先明确目标,就像打游戏先知道关卡任务一样,后面的步骤就顺理成章了。

还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一套逻辑关系可真是一环扣一环。

以前觉得治理天下这种事儿离自己超级远,但是按照这个逻辑,不管是治理天下还是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都得从最基础的“格物”开始。

“格物”我觉得就是去探究事物的道理,就像小朋友观察蚂蚁搬家一样,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儿。

然后慢慢积累知识(致知),让自己心里真诚(诚其意),端正自己的心态(正其心),不断地修养自己(修其身),这样才能把家庭关系搞好(齐其家),要是人人都能把家庭搞好,国家不也就治理好了嘛,最后天下也就太平了。

经典长谈中四书读后感

经典长谈中四书读后感

经典长谈中四书读后感《〈经典长谈〉中四书读后感》读罢《经典长谈》中的四书部分,实在是有诸多感触。

说到《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到这里我感觉这是一种很高远的人生追求。

它仿佛在给我们描绘一幅理想的人生蓝图,告诉我们人生不只是为了小我的利益,还应有更高的品德的自我完善,并且要推己及人,为整个社会做出努力。

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老师们总说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小时候对这些话似懂非懂,读到《大学》中的这些论述,才明白原来古人早已为我们规划好了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轨迹。

可是我也有疑惑,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怎么才能真正做到亲民,去关爱他人呢?明明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事情,似乎无暇顾及他人。

后来我明白了,亲民不一定是要专门抽出大把的时间,可能一个小小的善举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别人制造麻烦,就是一种亲民的表现。

《中庸》呢,“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以前觉得中庸就是一种很平庸、很保守的态度。

可是读了这部分我发现我错了。

中庸不是简单地取中间值,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

就像做饭,火候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就像与人相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会不能太远。

特别触动我的是书中阐述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平衡和谐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这种平衡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前和朋友争论问题的时候,总是非要争出个你对我错,现在想想,很多时候可能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中庸的思想让我在与他人意见不合的时候不那么固执,而是试着寻找一种折中的办法。

《论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了,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行,每一句都像是智慧之泉在流淌。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实在是很谦逊的一种态度。

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就缺少这种发现他人优点的眼光,总是以挑剔的态度去看别人,读到这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身边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大学》有感范文一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

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

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

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

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

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

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

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

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

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

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

说的十分有道理。

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

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读《大学》有感范文二
国学是积淀华夏五千年文化的魂,伴随着历史的骆铃悠悠,开卷轻启《大学》之扉,收获良多。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儒学中提倡内修与外治,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秉承"兼者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抱负。

《大学》潜移默化地塑造
着炎黄子孙的思想,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心理,《大学》将生命的历程铺设在层层阶梯之上,进而鼓励我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联系大学生活,我们踏着高中的尾巴朝大学款款走来,对于大学生活我们充满未知,有迷茫、有憧憬、有抱负、有畏缩,五味杂成铺面而来,但更重要的应是《大学》中提倡的内修与外治。

内修——努力夯实文化知识,充实精神世界;外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社会现象有所思有所感,对国家民族命运有责任感与担当。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无不告诫我们整体由部分构成的哲学规律,大学生在利己主义盛行之时,应时时忧国忧民,勇于承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感,置身于社会民间疾苦,体味人生百态,而不是一味躲在象牙塔寻求安逸。

克明俊德,知其所止
在儒学体系中"明德"是其核心,儒学讲究"德教",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的确需要明德这盏清茗击退内心的不安。

面对纷繁的诱惑我们需保持内心的道德底线,绝不令他人越雷他半步,即加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弘扬善根,而摒弃诱惑。

知其所止对于我们当今浮夸的社会风气犹如一剂镇静剂,止即找准自己的位置,当今社会诱惑繁多,机会供需失衡,人们内心迷茫,对自身定位毫无概念,成为精神流浪者。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诱惑重重,我们应明德,坚守内心道德底线,能果断对诱惑伸出拒绝之手。

面对中国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老一辈常垂首叹息,生活犹如平静的海面有历经风浪仍从容归港的船只,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找准自身定位,明确目标、理想,为心灵铸造指路的灯塔,保护我们不至于迷失自我,随波逐流,成为沉睡于海底的残骸。

苟日新,日日新,义日新
改革创新四字对中国的历史命运起了转折点的重要作用。

延伸到个人便是,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

即精神品德,思想也需随时代的脚步革新。

文革这场黑暗的劫难已沉淀在历史之中,但其血淋林的教训值得我们沉思,并痛定思痛。

改革创新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是命运的掌舵,对于个人而言是人生的财富。

作为当代有志青年我们不应墨守成规,甘做井底之蛙,我们应怀着宏伟的志向奔赴远方,开阔眼见,时时创新,勇做创新之巅的弄潮儿。

引用伟人一句话即——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品国学,思《大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怀有——"最朴素的生活,最遥的梦想,即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国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一个国家的历史瑰宝。

我们应守护好自己的根,而不做无根的大树,随风而倒。

读《大学》有感范文三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

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
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

《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

“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

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

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经文”章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

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该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

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古典诗文《大学》第一章里的句子。

意思是《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的理想境界。

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