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

合集下载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3篇)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3篇)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为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制定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2024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打破城乡教育差距,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2.原则:(1)公平原则: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

(2)优质原则: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方式创新,确保教育服务质量。

(3)均衡原则: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三、重点任务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待遇,增加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

(2)加强农村教材、教辅材料等教育资源的编写和供应,确保农村学生能够接触到与城市学生同等质量的教材。

(3)推动城乡教育平台的互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远程教育资源,让农村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教育资源。

3.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创新(1)鼓励农村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推动农村学校开设课后辅导班,提供学生的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

(3)加强学生的体育和艺术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4.加强农村教育监管(1)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测。

(2)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考核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能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我国义务教育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优质均衡发展是新时代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指在保证义务教育普及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优质均衡发展的取得明显进展。

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 具体目标:(1)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合理,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差距明显缩小。

(2)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改善,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学校特色发展,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4)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措施1.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1)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优先保障。

(2)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3)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升教师待遇水平。

2.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

3.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1)尊重学校办学特色,鼓励学校创新发展。

(2)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3)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4. 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任务,旨在提高全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教学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2.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3.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设施建设水平;4.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5. 提升家长和社会对义务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二、实施策略1. 资金保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优先保障薄弱地区和学校的发展需求;2. 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招聘和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3. 课程建设:设计和推行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4. 体育和艺术教育:加大对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5. 学校设施建设: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6. 家庭和社会参与: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具体举措1. 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教育投入的公平公正。

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地区学校的投入,保障他们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改善;2. 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

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3. 制定和推行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课程。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和推行适合他们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4. 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

加大对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5. 加强校园安全建设。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6. 加强家长和社会的参与。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1. 引言1.1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较大,大城市的学校条件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的学校设施相对简陋,师资力量薄弱。

这种资源分配不均衡带来了教育质量的差异化,造成了教育公平的缺失。

另外,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也是当前的一个难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未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长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优质的师资力量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但目前我国普通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体系有待完善。

综上所述,我国义务教育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改革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1.2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现代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现代化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教育现代化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通过现代化手段,可以更好地整合和配置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教育公平。

其次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创新。

教育现代化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育现代化还可以促进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和科学化,为教育质量监控和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教育现代化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素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正文2.1 实施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举措。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教育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

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义务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

实施义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保障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而优质均衡教育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然而,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项科学有效的优质均衡发展方案,对于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每个孩子的接受教育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原则:1.公平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促进教育公平。

2.综合发展原则: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3.科学性原则:制定和实施方案应基于科学的教育理论、规律和研究成果,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

4.可操作性原则: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依法依规有序实施。

5.可持续性原则:方案应符合教育长期发展需要,能够长期有效地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比例。

2.改善城乡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4.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人才进入农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二)优化教育服务方式1.推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落实学校的特长教育计划,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3.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4.推广教师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优化教育管理机制1.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2.推行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

3.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教育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学校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方案

学校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方案

学校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制定我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改革教学方法等措施,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2. 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招生政策、加强学生资助等措施,保障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减少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3.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引进、激励等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措施1.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师资力量,确保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需求得到满足。

加大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2.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竞赛等活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 改革教学方法。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加强学生资助。

完善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及时资助。

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5. 优化招生政策。

严格执行招生政策,确保学生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规范招生行为,消除择校现象。

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7.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8. 加强家校合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目标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全面、公平、优质地发展义务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并获得良好的教育质量。

首先,全面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全面发展包括了教育内容的全面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两个方面。

教育内容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养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其次,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

公平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论其出身背景、地域差异或特殊需求等因素。

为实现公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等。

再次,优质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优质教育是指提供给学生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确保他们能够获得优质的教学和培养。

提供优质教育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业务素质,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条件,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管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庭应重视教育,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活动。

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支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积极的社会环境。

总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既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通过全面、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的人才,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02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范文一、前言义务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广大学生的基本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背景分析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仍然存在。

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质量不稳定,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学生仍然得不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因此,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

三、总体目标2024年,在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合理,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切实减小,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更加平衡。

四、重点工作(一)调整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服务能力1. 完善学校布局规划,特别注重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

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其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

通过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短缺问题。

3.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

(二)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加大对学校信息化设施和教育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

3.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加强教育监督和评估,推动义务教育改革1. 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督和评价。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估,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2. 加大对教育行政工作的监督力度。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校人满 为患、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有 的学校门可罗雀 ,资 源 浪费 。择 校、教育乱收费等 问题 与学 校问的不均衡也 有
着密切 的关 系。正是因为我们长期 以来 追求 一种不均衡 的
优质 ,使学 校间的差 距越 来越大 ,而这 种优质必与均衡 矛
盾 的思维定 势也 长久存在着。笔者认 为 ,没有均衡 的优 质 是难以长久的 ;没有优质的均衡只是空洞 的 白欺欺人 。 四、优质均衡 的举措
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第 六条规定 , “ 国务 院和县级 以上地 方人 民政府应 当合理 配
优质均衡具 有优质教育 的特 征 ,但 是它不 是要把 每所
学 校办成 国际一流或是 全 国百强 ,而是要使县 区范 围内的
每所义 务教育 阶段 的学 校有效利用 内外 的资源 ,通过 内涵 发展 ,不断增强实力 ,使其在 县区范围内的实力势均力敌 、
势均力敌 、不相上 下,成为令周边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笔 者建议通过科 学规划、调整布局、制定标准、核 实现状 、
补 充所需资金与师资等外 因和学校 自身的 内涵发展等 内因相结合 的方式促 进学校 的优质化建设 ,实现优质 的均衡。
关键词 :优质 ;义务教 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 :G 2 51
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外因的角度展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讨的笔者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通过内外因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即既要通过外部向学校输入资源更要通过内部的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即是通过外部资源的输入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的方式来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其实质就是通过学校的优质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这一过程也无形中提高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它无疑走的是一条均衡的优质优质的均衡的道路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冯建军摘要:从教育均衡到优质均衡,已经成为新时期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先行追求。

优质均衡是在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质量既包含国家统一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质量标准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因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底线均衡与特色均衡的统一,是在质量合格底线基础上的特色均衡、差异均衡。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均衡、优质均衡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论坛通过了《全民教育行动纲领》(《达喀尔行动纲领》),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 0)之后对全民教育的新承诺。

《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指出,如果不能向全民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所谓的全民教育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

因此,全民教育必须转向全民优质教育,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实施了法定年限义务教育国家的共同目标。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同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要不断扩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十年教育工作的两大重点。

这些纲领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提高质量必须同步进行,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后,应该努力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优质均衡发展。

一、优质均衡: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先行追求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截止到2009年,全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5 2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7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 7%,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义务教育阶段的巩固率达到90.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9. 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以下是 6 条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1. 咱得重视师资力量这一块儿呀!就好比建房子要先有牢固的根基,优秀的老师不就是那根基嘛!我们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教孩子们知识。

比如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活动、研讨会啥的,让老师们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这难道不好吗?反正我觉得超棒啊!2. 教学资源可得均衡起来呀!不能这边学校啥都有,那边学校啥都缺。

要像分蛋糕一样,均匀地分配给每个学校,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

像图书、仪器设备等,都要保证各校都有,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的学习条件。

这不就是对孩子们负责嘛!3. 课程设置也得多样化呀!别老是那些老一套的东西。

就像吃饭一样,得变着花样才有胃口呀!可以增加一些艺术、体育、科技类的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

比如开个陶艺课、航模课啥的,多有意思呀!孩子们肯定会超喜欢的呀,难道不是吗?4.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落下呀!它就像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样。

要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让孩子们在里面快乐地成长。

可以搞一些文化节、社团活动啥的,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

这就好比给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泉,让它充满生机呀,不是吗?5. 咱还得关注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呢!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呀,不能都用一个模子去套。

要因材施教,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潜力。

比如有些孩子擅长画画,那就多给他一些画画的机会呀。

这样才能让孩子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多好呀!6. 最后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可少不了!这就好比划船,大家一起用力才能跑得快呀!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形成合力。

共同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一份力吧!这样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呀,难道不是吗?我的观点结论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以上这些方面都是关键环节,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去落实,就一定能推动义务教育迈向更高的水平。

202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2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2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和意义2023年,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差距和不平衡。

为了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参与,完善督导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策略和措施1.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确保各地区、各类型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公平分配。

2.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加强学校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待遇和福利,加强教师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

4. 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6. 完善督导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督导评估体系,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定期评估和激励,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三、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

2.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招聘、调配和交流机制,确保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加强教师培训和研修: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研修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

4. 提高教师待遇和福利:建立健全教师薪酬制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生活福利。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1. 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

2.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2篇)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2篇)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如下:____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优质教育。

二、主要任务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更多优质学校,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完善教育考试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4.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共同努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5.加强教育督导评估,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三、具体措施1.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和设施。

2.优化城市学校布局,合理规划学校建设和地理位置,确保城市学校资源充分利用。

3.加强教育督导,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4.加强家长教育,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参与学生教育。

5.加强校外教育资源整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实施机制1.建立健全城乡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

2.建立完善教育工作考核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激励。

3.建立全方位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

五、保障措施1.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支持,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经济保障。

2.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六、附则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案的顺利实施。

以上为____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2)平。

凡是义务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的辖市、区,一律列为市政府教育督导重点对象。

(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四)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8.注重师德建设。

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多形式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优质均衡是指学校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与优质化发展,是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障。

下面从各个方面来探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其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拓展视野和成功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而均衡发展则能够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象,实现教育公平。

只有实现了优质均衡发展,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优质均衡的教育,才能够消除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孩子因教育资源不平衡而面临的机会差距。

而教育机会的平等与公平,又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础。

通过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受到好的教育,实现人人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的目标,进一步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可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升教育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途径包括:一是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三是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进,促进教育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先进化和实效化;四是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改进和提高。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摘要】本文探讨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采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校管理和考核机制建设。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强调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展望未来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提升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新目标、新时代、政策措施、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考核机制、重要意义、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将教育现代化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议程之一。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意味着不仅要保障每个孩子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而且要实现城乡、地区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义务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只有通过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加大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和考核机制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新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是民族的未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而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其现代化发展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和教育质量差异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决定在2024年制定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到2024年,基本消除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全面提升城乡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实现城乡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一)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1. 增加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的基本经费保障,保障农村学校的基本设施、教材和教具等方面的需求。

2. 构建“统筹城乡、整合资源”的机制。

通过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3. 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

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机会,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到农村学校任教。

(二)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1. 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

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需求,修订和制定适合农村学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估。

建立健全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评估和学业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

3. 发展特色教育项目。

鼓励农村学校开展特色教育项目,如农村创客教育、农村教育创新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

(三)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1.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

2.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体育健康等方面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加大农村学生资助力度,确保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一直是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在义务教育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核心,其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该方案从教育的整体性出发,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

其中,最为突出的举措是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为义务教育系统输送高素质教师。

二、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目前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

该方案通过优化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等措施,促进义务教育在各地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中,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设施等措施,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维护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的发展中,教育公平一直是个热点问题。

为了维护教育公平,该方案通过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整合教育资源、推出扩大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范围等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平等接受教育机会。

四、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的中坚力量,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该方案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完善教师培训和评职评岗制度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地位。

五、完善教育评价和监督体系教育评价和监督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该方案通过推出统一的教育评价标准、统一的教育监督体系等措施,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教育评价和监督,确保义务教育向好的方向发展。

六、完善义务教育的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义务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该方案通过推出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督导和考核等措施,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基本阶段。

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国近年来在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差距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及原则(一)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5年,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名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公平得到更好保障。

2. 具体目标:(1)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设备值、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校园面积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教师配备充足,学科结构合理。

(2)教育质量: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

(3)学校差距:全省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资源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4)教育公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健全,特殊教育资源不断丰富,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原则1. 公平优先:确保义务教育资源公平分配,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2. 质量为本: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统筹兼顾:统筹考虑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 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义务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确保实施方案的落实。

三、主要措施(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财政拨款足额到位。

2.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3. 加大教育装备投入,提升学校教育技术水平。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和职业吸引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2024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共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教学设备高标准,教师高水平,教育高质量,学生高素质”为办学宗旨,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我校薄弱学科、薄弱师资、薄弱管理为突破口,均衡配置班子、经费、设施、设备、教师等办学资源,缩小城乡办学水平的差距,充分利用和发挥“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扩散作用,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二、组织领导实校成立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和督导。

组长:副组长:组员:三、工作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通过学校教育资源自查摸底,弄清现有资源情况,拟定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具体目标、步骤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政策倾斜,治薄扶弱。

在XXX区教育的统筹下,加快我校薄弱学校的改变。

四、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力争利用3—5年时间做到我校师资均衡、学科均衡、整体均衡,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主要任务和措施(一)大力改善学校硬件环境1、新建教学楼。

加快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

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不断加大投入,使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和运动场地达到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要求。

注重教学资源的积累,增强应用功能。

2、打造校园文化建设。

搞好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厕所文化、部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

202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2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2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概述自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公平、均衡的教育机会。

然而,仍然存在着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我国制定了202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1)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实现全国乡村学校普及率达到90%以上。

(2)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3)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4)促进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原则(1)公平原则:坚持公平,打破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2)优质原则: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均衡原则:配置和分配教育资源,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普及,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实施措施1. 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1)增加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2)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力量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推动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的普及应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供现代化教育资源。

2. 实施优质教育计划(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教育资源。

(2)推行优质课程,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深化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1)加强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建立起衔接机制,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能接触到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实践。

(2)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

(3)增加职业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冯建军摘要:从教育均衡到优质均衡,已经成为新时期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先行追求。

优质均衡是在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质量既包含国家统一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质量标准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因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底线均衡与特色均衡的统一,是在质量合格底线基础上的特色均衡、差异均衡。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均衡、优质均衡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论坛通过了《全民教育行动纲领》(《达喀尔行动纲领》),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0)之后对全民教育的新承诺。

《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指出,如果不能向全民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所谓的全民教育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

因此,全民教育必须转向全民优质教育,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实施了法定年限义务教育国家的共同目标。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同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要不断扩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十年教育工作的两大重点。

这些纲领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提高质量必须同步进行,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后,应该努力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优质均衡发展。

一、优质均衡: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先行追求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截止到2009年,全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52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7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7%,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 9.4%。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义务教育阶段的巩固率达到90.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

这标明我国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高中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不仅如此,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以江苏省为例,2010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98.7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5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00%。

2008年,江苏已经率先普及15年的基础教育。

浙江省也在2003年就提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目标。

2009年,浙江小学儿童入学率为99.99%,初中入学率为99.93%,义务教育的巩固率为9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7%,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2%。

2010年,浙江“教育强县”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基本建成了教育强省。

上海市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基础教育正在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率已先进入普及化阶段。

如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发展指标要求看,这些发达地区已经提前实现了国家2015年甚至是2020年的发展目标。

因此,现阶段发达地区面临的问题不是一般的教育普及和教育均衡问题,而是高质量的教育普及和优质均衡,这成为基础教育普及之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在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上海提出要“坚持公平优质的价值取向”,“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江苏提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的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并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建设一批义务教育的示范区,使示范区真正成为优质均衡的先导区、城乡一体的融合区、素质教育的样板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人民满意的认可区。

浙江在整体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后,把重点放在了解决“读好书”的问题上,力争“实现义务教育高水平的均衡发展”。

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从不均衡到均衡,又从均衡到优质均衡,实现了教育公平的两次超越。

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国家优先扶持重点学校的发展,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在重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结果人为扩大了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巨大不均衡。

新时期,党和国家确立了教育公平的发展战略,使教育公平逐步由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从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到享受资源的平等,保证了人人有学上,人人受到平等的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基本均衡,教育均衡指数不断提升。

一项对江苏省教育公平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江苏义务教育均衡指数从2001年的0.77提高到2 006年的0.82,其中义务教育城乡均衡指数从2001年的0.80提高到2006年的0.91[1]。

浙江一项教育公平满意度的调查也表明,有81.6%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目前接受的教育是公平的或比较公平的,有76.2%的家长认为,其孩子所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别处的教育资源“很均衡”或“差别不大”。

[2]这说明,经过短时期的努力,发达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均衡。

但这种均衡只停留在教育发展的外部,追求的是教育外延的扩张,教育硬件的建设,致力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

教育资源均衡,因此成为教育政策和理论研究的集中关注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当然,办教育离不开资源,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资源的均衡,所谓的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只能是“美丽的谎言”。

对发达地区而言,现在的问题已不是“有没有学上”的问题,而是“上好学”的问题。

在普及教育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渴望接受优质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这就使得基础教育发展要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

因此,优质均衡已成为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基础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目标。

二、质量均衡:教育优质均衡的指向教育优质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高级阶段,也称为“高位教育均衡”。

优质均衡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基础,但它又不同于教育均衡。

按照学界的一般认识,教育均衡是指“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包括建立和完善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3]。

可见,教育均衡主要是指教育资源的均衡。

现阶段,无论学界的理论探讨,还是国家的教育政策,都把合理配置资源视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从经费、校舍到仪器设备、师资、学生资源等,努力实现它们的平等配额。

如果我们以教育均衡的思路对待优质均衡,优质均衡就会表现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引发豪华学校的建设。

我们不否定均衡对于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也不否定优质教育资源对于办学的重要性,但关键是优质教育资源是否必然达到“质优”的效果,是否等同于优质教育。

教育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没有教育资源的保障,自然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都呈无限的正比关系。

实践证明,办学条件达到一定的标准,再增加教育资源,并不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之间有一个临界值。

在临界值之下,教育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但如果这一临界值已经达到,教育资源的改善只是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并不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决定性的作用,也不是学校水平或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

[4]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不等于优质的教育,豪华的学校建设并不一定必然实现教育的优质。

所以,我们不能以均衡发展的思路对待优质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发展,前提是均衡,核心是优质。

优质均衡就是在资源均衡的前提下,追求教育的优质,实现均衡和优质的统一。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所以引起极大的关注,是因为优质教育匮乏,只可以为部分人享有,这个阶段可以说教育有优质,但不均衡,出现了教育不公平问题。

新时期在教育公平思想的引导下,我们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但以量的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规模的扩大,通常伴随着低水平、低质量的发展代价。

因此,短期内在教育质量没有根本改观的情况下,教育均衡只能是一种注重规模和普及的低水平、低层次上的划一性发展。

“优质不均衡”、“均衡不优质”,都不是义务教育发展的理想境界。

优质均衡就是要破解“优质不均衡”和“均衡不优质”的不良状况,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保证优质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的相对平衡。

在优质均衡中,“优质”不是指向教育资源,而是指向教育质量。

在这个意义上,优质教育均衡是指作为结果的教育质量的均衡。

一般认为,教育公平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起点公平指向权利的平等与机会的均等,它要求国家保证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过程公平指向教育过程中享受资源的公平,使每个个体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它要求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国宪法、教育法等保证了公民平等的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同时,现阶段教育均衡的推进,也使教育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渐趋平衡。

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追求教育结果的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最高层次的公平,是更为高级、更为根本的公平。

因为平等的教育权利、均等的教育机会、均衡的教育资源都是结果公平的条件,结果的公平才是“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5],它指向教育质量,追求教育质量的公平与均衡。

均衡发展注重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一种外延式均衡。

外延式的发展重在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环境的建设、办学条件的改善等。

优质均衡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种内涵式均衡发展。

内涵式均衡发展是指在特定的办学条件下,通过学校内部机制的改革和精细化管理,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形成学校自主发展的机制,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外延式均衡发展需要外部“输血”,内涵式均衡发展则是自我“造血”。

优质均衡就是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学校“软实力”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发展的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

因此,优质均衡必须把重点从教育外部的资源扩张转向内部的改革与发展,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体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学校自主、可持续的发展。

优质均衡追求教育质量均衡,但质量均衡不等于质量的同一。

教育均衡指向外部的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事业,教育资源的配置理应平等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在校舍面积、生均经费、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配置上要求完全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