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209b1d2da38376baf1fae8d.png)
1一 职 责由质检员在入库或出库前按批检验。
二 检验规范(一) 大类1. 机构适用于机构的进货检验及自产机构的产品检验;机构检验范围包括:机构本体、封板、 钢面板、活门推板、起吊板、联锁、储能手柄、航空插头座、软管、接线端子等。
1.1 机箱1.1.1 框架1.1.2 框架外观分级一级面:任何情况下明显可见;二级面:打开面板后可见;三级面:零部件安装后不可见。
1.1.3 一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表面平整、光滑、无焊渣附着;焊接可靠,无漏焊、 虚焊现象;喷塑表面清洁、涂层厚度均匀,无流泪、明显色差、划痕和脱落;二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焊接可靠,无漏焊、虚焊现象;喷塑表面清洁、无明显划痕和脱落;三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
1.1.4 机箱结构机箱外形符合订货要求(包括总1.2 操动机构 1.2.1 塑料件无明显损伤、色差及毛刺; 1.2.2 机构零件表面处理方式符合订货要求,无缺损、裂纹、变形及锈蚀等缺陷; 1.2.3 挚子轴、合闸半轴及分闸半轴复位可靠,扣节量在 1.2~1.5mm ,合分闸电磁铁空程保持在 3~5mm ; 1.2.4 各紧固件连接可靠,挡圈、挡卡无变形、脱落现象; 1.2.5 操作块无变形,操作时能可靠复位。
1.3 二次部分 1.3.1 储能电机应无生产厂铸造标识; 1.3.2 分合闸电磁铁无损坏、复位可靠;31.3.3 闭锁电磁铁接线焊接可靠,复位顺畅;1.3.4 辅助开关无损坏、接点数量符合订货要求;1.3.5 微动开关无损坏、缺失,手动切换到位、无卡滞;1.3.6 二次元器件标签、接地标签、起吊标签、动静触头配合尺寸标签、接线序号标签(接 线端子、辅助开关)、状态及储能指示标签应粘贴正确、牢固。
1.4 推进机构1.4.1 在试验位置拉动左右手把、接地开关联锁操作手把,舌板伸缩自如,无卡阻现象, 完全打开小门,合闸辅助触点(S3)能可靠切换,不能进行合闸操作,同时左右手把、 接地开关联锁手把无法拉动。
进货检验验证规范标准
![进货检验验证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654941bcd126fff6050b48.png)
SYDK/SJ-J11-2013版本/修改状态:C/0进货检验验证规1.目的对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入厂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并确保其质量特性持续满足最终产品认证要求。
2.围适用于工厂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外协件的检验验证。
3.术语3.1检验: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已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3.2验证:通过对检查和提供的客观证据,表明规定的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
4.进货货物分类:分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
4.1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为:壳体(冷轧板、型材)、低压断路器、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与熔断器组合电器、低压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母排、绝缘导线、抽出式的一次接插件及绝缘支撑件等主回路用元器件和材料。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增加:电容器、电抗器、电力电子开关、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
4.2 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互感器、仪表、指示灯、按(旋)扭、转换开关、接线端子、端子排、继电器(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等)、涂料、螺栓等。
5.职责5.1供销部负责物资采购,不合格品的处置。
5.2生产技术部质检员负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5.3供销部保管员负责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的检验或验证。
市双阳区电业开关厂-1-SYDK/SJ-J11-2013版本/修改状态:C/06.检验/验证方法6.1 关键元件和材料由质检员依据采购单、《合格供方名录》全额检验/验证生产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采购单一致。
相关参数的测量测试按进货数量10%抽检,如抽检时有一项不合格,则加倍抽检,即进货数量20%抽检,再有不合格项时,应全额检验。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65833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2.png)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要求,进货检验是公司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就公司进货检验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检验准备、检验方法、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
一、检验准备1.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明确供应商的合格标准和资质要求。
2.制定并完善进货检验计划和程序,明确检验的范围和内容、检验员和过程,确保检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检验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检验方法、仪器设备使用和产品质量标准。
4.准备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和样品,确保检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应按照产品的外观特点和要求进行检验,一般包括尺寸、纹理、色彩、光泽度、表面质量等方面。
要求检验员对产品大小、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保证产品外观符合合同或规格要求。
2.化验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检验,一般包括重量、含水率、PH值、外观、硬度、强度、拉伸、抗压等方面。
要求检验员掌握相应的化验方法和技能,确保化验结果准确可靠。
3.机械性能试验:应根据产品的性能特点,选择适当的测试仪器设备进行检验,一般包括冷热冲击试验、高低温试验、耐磨试验、抗压试验等方面。
要求检验员掌握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技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三、检验记录1.完整记录检验过程,包括样品编号、规格、材质、数量、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信息,并注明检验结果是否合格。
2.对于合格品,应装订成册,备案存档;对于不合格品,应详细记录,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四、不合格品处理1.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收货,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2.对于不合格品,供应商应进行返工或重新供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同时要求供应商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对于连续提供不合格品或无法解决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公司应暂停或终止合作关系,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6a118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d.png)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1.引言在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原材料和成品的进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避免低质量的原材料和产品进入市场,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进货检验规范。
本文介绍了一些公司进货检验的基本规范和步骤,旨在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进货检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2.进货检验的目的进货检验主要是为了确保所进购的原材料和成品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并且能够达到所需的质量水平。
进货检验也有助于保护公司的声誉和利润,避免低质量产品的投入使用和销售。
进货检验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所进购的原材料和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2.防止公司由于使用低质量原材料和产品而降低产品质量,损害企业业务形象。
3.避免进货原材料浪费费用。
4.监控供应商的质量表现,以便在未来的合作中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3.进货检验流程进货检验应该在原材料或成品到达企业仓库之前进行,以便及时的发现和退回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下面是进货检验的基本流程:1.接收原材料或成品时,应该检查到货单或采购订单,确认所订购的物品和数量。
2.检查原材料或成品的易损性,如果存储条件有问题,应该立即联系供应商的相关人员。
3.按照企业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样品数量,并确保样品的随机性。
4.进行可比较的质量测试和检查,以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要求。
5.如果货品符合规格要求,用内部质量编号标识并移交到相应的区域。
如果检测未通过,应该向供应商发出退货要求。
4.进货检验的要点为了确保进货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企业需要遵循以下要求:1.明确商品的标准和规格在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验之前,应该明确物品的相关规格和标准,并与供应商确认。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标准和规格。
2.定期更新检验设备和技术企业应该定期更新监测设备和技术,以确保进货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监测设备的应用和精度,需要做好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3.充分记录检验结果企业需要将所有的检验结果记录下来,以便于追溯检验过程,跟踪检验结果,并为未来的检验提供依据。
进货检验规程产品检验标准
![进货检验规程产品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98d42a0b4c2e3f572763a6.png)
1.1进货检验(塑胶及热缩管套类)
1.2进货检验(标准件:含五金件、标准紧固件等)
1.3进货检验(仪表、信号灯类)
1.4进货检验(电子元器件及电气按钮类)
1.7进货检验(外协-表面处理)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XXX有限公司
(原材料)进货检验报告2015年月
B.关键尺寸检验(抽样:5件/批)
数据。
检验结果,检验合格时填写“OK”,不合格时填写“NG”,同时在备注栏写明不合格内容。
XXX有限公司
(原材料)进货检验报告2015年月
数据。
检验结果,检验合格时填写“OK”,不合格时填写“NG”,同时在备注栏写明不合格内容。
XXX有限公司
(外协-表面处理)进货检验报告2015年月
E.外包装、质保书及报验单检验等(抽样:除质保书1次/批,其余均为5件/批)
备注:检验依据《进货检验规程》,检验符合时检验结果写“符合,不符合时检验结果写“不符合”。
厚度填写实测数据。
XXX有限公司
(外协-表面处理)进货检验报告2015年月
F.外包装、质保书及报验单检验等(抽样:5件/批)
备注:检验依据《进货检验规程》,检验符合时检验结果写“符合,不符合时检验结果写“不符合”。
厚度填写实测数据。
XXX有限公司
(外协-机加工)进货检验报告2015年月。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dd4546f844769eae009ed6e.png)
1.0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3.1 物流部:3.2 品管部:3.3采购部:3.4 生产部:5.1 入库送检: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标识,填写《送检单》,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5.2.4.1 进料检验进行来料标识确认: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是否环保等内容标识完整;标识卡内容不完整或者无物流标识,物流部负责纠正,品管部进行跟踪验证。
5.2.4.2 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的确认、点收:确认无误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备查,如送货单位无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3 产品包装防护确认:目测检查产品包装外箱是否满足搬运、运输及储存要求,不符合要求,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4外观检查:不允许有麻点,色差、锈迹、裂纹、油污、碰伤、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按品管部检验标准执行。
5.2.4.5尺寸测量: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6性能实验: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7报告填写:依据来料标识及《报检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抬头栏:供应商名称、来料日期、数量、客户名称、合同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及抽样方案Ac-----接收数 Re------拒收数等。
ZG-XXX-001-2016进货检验规程
![ZG-XXX-001-2016进货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e64323f7ec4afe04a1df97.png)
3.4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验收方法及工具
1
外观
无破裂、残缺现象;标识清晰、准确。
目测
2
性能
通电后,使用万用表测试电压:
5V±0.3V
万用表
3.5相关记录
《进货检验报告单》
五、注塑外壳
1.目的
为了保斜视弱视综合治疗仪外壳注塑类零件和烤漆外壳零件的来料质量,防止不良品流入生产线
6.1检验项目:外观、尺寸
6.2检验方法:目测、与相关部件进行试装配
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序号
名称
检验项目/方式
验收标准
1
配重块盖板
外观/目测
无变形、破裂,四个卡子完好
2
笔盒
外观/目测
无变形、破裂、污渍
尺寸/游标卡尺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安装磁铁处直径φ6.00mm,误差+0.02
3
卡扣
外观/目测
无变形、缺损、污渍、毛边且边缘无锋利现象
面积mm²
距离mm
N
D
L
H
W
S
DS
表-1注塑件检验标准
序
号
检查项目
标准
1
异色点
A面:D≤0.2mm S≤0.03mm²N≤2,且DS≥15mm
B面:D≤0.25mm S≤0.05mm²N≤3,且DS≥40mm
C面:不做要求
2
凹凸点
A面:D≤0.15mm S≤0.04mm²N≤1,且DS≥15mm
B面:D≤0.2mm S≤0.05mm²N≤2,且DS≥40mm
1、主题内容: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16a2296bceb19e8b8f6bac9.png)
低压成套设备进货检验规范
1.范围
本制度是我公司进厂检验的标准,供方必须是我公司的合格供方.
2入库条件
2.1原材料入库条件
原材料入库必须具备供方签发的《材料质量保证书》或材料供应单位提供的合格证明.
2.2外购件人库条件
外购件人库必须具备签发的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如果是强制性产品必须提供3C证书.
1.检验的技术依据
3.1原材料检验依据
以技术要求和本公司制定的检验规范作为验收依据.
3.2外购件检验依据
以技术检验部的关键件清单,有关标准和本公司制定的检验规程作为验收依据.
2.检验范围
4.1进货检验的产品范围
4.2电器元件:包括断路器、接触器、互感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按钮、指示灯、隔离开关、刀开关、负荷开关、等。
4.3载流件:包括母排、绝缘导线等
4.4绝缘件:绝缘子、母线夹、母线框
4.5标准件:包括螺丝、螺母、垫圈等
4.6柜(箱)体:柜(箱)体
4.7检验员每月底将检验记录及时交给质检科存单.
5 电器元件检验项目及要求
5.2刀开关和隔离开关熔断组引用标准:GB14048。
进货检验规章制度文本
![进货检验规章制度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2cbc71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f.png)
进货检验规章制度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进货检验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进货检验规章制度,明确进货检验的流程、标准和责任,确保产品质量。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进货检验工作,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类商品。
第四条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产品特性,制定相应的进货检验规章制度并萷行,不得擅自修改。
第五条企业应配备专门的进货检验人员,确保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第六条企业应提供必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进货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企业应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进货检验工作,不得擅自变更。
第八条本规章制度由企业生产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应相互配合。
第九条企业负责人须高度重视进货检验工作,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条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进货检验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
第二章进货检验流程第十一条进货检验流程包括进货准备、检验操作、结果判定、数据记录等环节。
第十二条企业应在供应商确认后,及时做好进货准备工作,准备充足的检验工具和设备。
第十三条进货检验应由专门的检验人员进行,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验工作。
第十四条在进行进货检验时,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检验方法和工具。
第十五条进货检验结果应进行科学判定,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六条进货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包括检验数据、判定结果等信息。
第十七条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进入生产环节。
第十八条进货检验流程应及时汇总、分析检验数据,及时调整进货策略,提高进货质量。
第十九条企业应不定期地对进货检验流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进货检验档案,记录关键检验过程和结果,为今后的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第三章进货检验标准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进货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和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进货检验制度管理制度
![进货检验制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677d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0.png)
进货检验制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企业的进货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进货检验工作。
三、进货检验责任1. 企业领导应对进货检验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求各部门和人员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 采购部门负责对供应商的资质调查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供应商。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进货检验的具体流程和规范,监督各部门执行进货检验制度。
四、进货检验流程1. 接收货物:当货物送达公司时,接货人员应立即对货物的包装、数量和外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
2. 样品抽检: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供应商的信誉,采购部门应合理抽取货物进行样品检验。
3. 检验报告:对抽检的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包括产品规格、外观、包装及相关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
4. 报告审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检验报告,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进行处置,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
5. 合格入库:经过检验合格的货物,由质量管理部门签发入库通知单,完成入库手续。
6. 不合格处置:对于不合格的货物,采购部门要及时与供应商协商退换货或进行索赔,并责令供应商进行整改,确保消费者权益。
五、进货检验标准1.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对货物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质量要求。
2. 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对货物进行更严格的检验。
3. 采购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特殊产品或关键零部件,制定更加严格的检验标准。
六、记录与归档1. 对于每一批入库的货物,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记录,并按规定归档保存检验报告、入库通知单等相关文件。
2. 对于不合格的货物,要及时记录并督促供应商进行整改,并保存相关协商和处置的文件。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标准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d5379b28ea81c758f5789a.png)
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规(全桥)
编号
第2版
第0次修改
生效日期
1目的及适用围
本检验规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全桥的质量符合要求。
本检验规仅适用于汉王制造E风所用全桥。
2参照文件:
本作业规参照本公司程序文件《进货检验控制程序》,《可焊性、耐焊接热实验规》,《电子产品(包括元器件)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规》以及相关可靠性试验和相关技源自目测√4相关记录与表格
《进货检验报告》HWM-QR099-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GB2828标准,取一般检验水平Ⅱ;AQL:A类缺陷为0,B类缺陷为0.4,C类缺陷为1.0。标有◆号的检验项目抽样检验依GB2829标准,规定RQL
为30,DL为III,抽样方案为:n = 6,Ac=0,Re=1。
3.4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缺陷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验收方法及工具
A
B
C
1
正向导通电阻
5.6 K欧—6.8 K欧
万用表
√
2
反向电阻
∞
万用表(选1K档)
√
3
外观
外表无机械损坏,脱落,变形等异常现象,引脚无锈蚀或不洁
目测
√
4
外观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
游标卡尺
√
5
标识
标识完备、准确、无错误
目测
√
6
标识附着力
术、设计参数资料及GB2828和GB2829抽样程序。
采购物资 进货检验规范
![采购物资 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56c775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b.png)
采购物资进货检验规范一、目的规范本公司原材料采购的质量管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光缆接头盒、光缆终端盒、光分路器原材料的采购和进货检验。
三、程序3.1仓库根据销售部下达的生产任务、生产定额,编制原材料采购申请单交供应部进行采购。
3.2供应部对采购的原材料(包括实物和质量证明)一起送待检区域,并由检验员进行检验,填写《进货检验记录》。
3.3检验员对《进货检验记录》上的名称、型号、规格、厂家、数量、生产日期和质量证明材料同实物认真核对确认后填写。
3.4检验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检验标准采用正确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且在填写检测数据时,对无特殊要求的检验记录只需记录检验数据最小值和最大值。
若有不合格品发生则应记录其实测数据。
3.5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检验员必须在《进货检验记录》上签字,并盖上合格标志,标明检验日期,同时由原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出具入库单据。
3.6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隔离存放、做好标识,不得混入合格品仓库。
四、原材料采购清单(如下表)主要原材料采购清单五、原材料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5.1 A类物资的检验5.1.1冷轧板抽样数及判定准则:以上检验项目按GB/T2828.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AQL)1.0,参见《附表随机抽样方法表》。
5.1.2 不锈钢板抽样数及判定准则:以上检验项目按GB/T2828.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AQL)1.0,参见《附表随机抽样方法表》。
抽样数及判定准则:以上检验项目按GB/T2828.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AQL)1.0,参见《附表随机抽样方法表》。
抽样数及判定准则:检验项目1按GB/T2828.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AQL)1.0,参见《附表随机抽样方法表》。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066b852cc22bcd127ff0c6c.png)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篇一: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1. 目的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3. 定义:无4. 职责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以下简称>);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4.3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4.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5. 工作内容5.1原材料的分类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 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由生产技术部汇总后编制>.5.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进货检验判定依据:>.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_%,一般项不低于92%.5.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工厂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样件检验完毕后,>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非首次供货:供方须待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采购员开具的>,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5.4检验工作要求5.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月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报送>,填写器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5.4.2.检验员严格按>.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5.4.3.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5.4.4.仓库必须确认>上的质量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5.5质量问题的处理5.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进行处理.5.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每周二向采购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5.6进货检验规定5.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5.6.2外观检查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5.6.3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采购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质量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采购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采购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5.6.4外观检查当批量在5_件以下时,按5%的比例抽检,不低于5件;当批量在__件以下时,按2-3%的比例抽检,不低于_件;当批量在__件以上时,按1-2%的比例抽检,不低于_件.5.6.5性能检验和试验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等的要求.5.6.6检验及试验记录5.6.6.1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5.6.6.2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5.6.7检验试验状态标识5.6.7.1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证.5.6.7.2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5.6.7.3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其它标识办法和内容详见>.5.6.8紧急放行的控制若需紧急放行时,须有质量负责人或公司副总签字.5.7检验项目控制点(见原材料质量标准)5.8其他检验规定对于本厂无法检测的项目,可以委托指定供方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检验,检验认同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5.9入库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篇二:进货检验电气按钮.旋钮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电气按钮.旋钮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信号灯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信号灯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隔离开关.转换开关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隔离开关.转换开关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电器仪表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电器仪表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关键件进厂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一次插接件进厂检验与试验编号:ZYDL-QJ8.2.4-_篇三:进货检验规程_3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1. 目的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3. 职责3.1采购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3.2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3.3技术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3.4质量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3.5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 工作内容4.1外协外购件的分类4.1.1外协件根据本厂生产需求,外协件分为:机械加工零件(部件).铸件类.表面加工处理类.4.1.2外购件根据外购件的用途和性能,分为五金.标准件.管材.钢材.传动.气动.电气.工具及辅助材料等.4.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4.2.1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4.2.2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4.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部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技术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非首次供货:供方须待检验报告.合格证.采购部开具的>,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技术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4检验工作要求4.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4.4.2.检验员严格按>.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4.4.3.检查结果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4.4.4.仓库必须确认>上的技术部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5质量问题的处理4.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采购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4.6进货检验规定4.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技术文件中列出的重要零件必须逐一检验并记录,其余零件的抽样方案按下若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再次送货后需再次实行抽样检验,再次抽样方案如下(计算后数量不为整数的向上取整):抽样方案说明:1)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2)如果样本数小于批量时,则该批全检.3)对于对于材料成分报告,提交时每个原材料批次提交一份;对于性能报告, 影响该性能的每个处理批次提交一份报告.4)具体参照>执行.4.6.2外观检查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4.6.3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采购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技术部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采购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采购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4.6.4性能检验和试验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等的要求.4.6.5检验及试验记录4.6.5.1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4.6.5.2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4.6.6检验试验状态标识4.6.6.1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证.4.6.6.2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4.6.6.3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其它标识办法和内容详见>.4.6.7紧急放行的控制若需紧急放行时,须有质量部.技术部负责人或主管副总的签字.4.8其他检验规定对于本厂无法检测的项目,可以委托指定供方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检验,检验认同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4.9入库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其过程见相应仓库仓库管理制度.编制: 批准:外协外购件质量标准一.五金件1.目的对用于产品的五金件进行进料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工艺要求或客户要求.2.范围适用于产品用的五金件的检验.3.检验规范3.1外观检查表面光滑.无划痕.裂纹.凹凸点.扭曲变形等缺陷.边缘无毛刺.3.2材质检查材质符合工程图纸要求或样品要求.3.3尺寸检查根据相关图纸或样品用游标卡尺检查,尺寸应在规定范围内.3.4装配检查与相关零件进行实配试装顺利.无错位.翘曲.变形等不良现象.4.因工程变更而需做相应要求的改变时,以最新工程图纸.样品为准.二.管件类(一)钢管类原材料检验规范1.目的通过对钢管类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顾客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钢管类原材料.3.验收规则3.1钢管类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3.2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管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厂有权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3.3钢管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4.外观质量4.1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龟裂.裂纹.轧折和结疤缺陷存在,这些缺陷必须完全清除掉,清除不得超过其边长和壁厚的负偏差.4.2划痕允许深度不大于0.40mm4.3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_ mm的少量凹坑.擦伤和细小的划道,但这些缺陷必须在壁厚的公差范围内.5.钢管尺寸的允许偏差5.1外径6~_mm允许偏差±0._mm;大于_~30 mm允许偏差±0.40mm;大于30~50mm,允许偏差±0.45mm;大于50mm,允许偏差±1.0%.5.2壁厚0.5~1.0 mm,允许偏差±0._mm;大于1.0~3.0 mm允许偏差±_%;大于3.0 mm允许偏差+_%~-_%.5.3钢管的长度:外径≤30mm为2~6m;外径>30~70mm为3~_m;外径>70mm 为4~_m.同批次材料长度偏差不超过±1%.5.4钢管的理论重量(密度为7.85)按公称尺寸计算,其计算公式为P=0._466?S(D-S),其中D为钢管的公称外径;S为钢管的公称壁厚.(二)型钢板材1.目的通过对型钢板材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顾客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型钢板材类原材料的检验.3.验收规则3.1型钢板材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检查和验收;3.23.3型钢板材的标志可采用打钢印.喷印.盖印.挂标牌.粘标签.放置卡片或涂色等方式.标志应字迹清楚.牢固可靠.3.4型钢板材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1外观要求.4.1.1不得有明显的扭转和变形,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和分层.4.1.2表面允许有不超过负偏差的局部发纹.气泡.压痕.刮伤和麻点.4.1.3不允许有明显爆铁.烂铁现象.4.1.4凡属使用后可能造成性能缺陷的外观不良均不予接受.4.2尺寸要求型钢板材的尺寸均应符合订货合同中的要求或样板尺寸的要求,对未明确提出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行业的规定.。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a8c5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9.png)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进货检验是指企业在采购到来料之前,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质量要求。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是企业建立的一套规范、统一的管理程序和标准,旨在规范进货检验活动,确保所采购的物料质量可靠,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一、进货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基本原则1.目的: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物料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提高原材料和物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供应链关系。
2.基本原则:准确、细致、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时、有效、可靠、合规的原则;全面、科学、系统、规范的原则;注重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原则。
二、进货检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进货检验计划:设立进货检验计划,明确各类物料的检验批次、检验频次和检验方法;根据供应商的信用、过去的质量记录和物料的重要性,确定不同物料的进货检验级别。
2.进货检验流程:明确进货检验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规定物料送检、接收、分析、判定和处理的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相应的文件记录。
3.进货检验标准:制定统一的进货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指标;依据产品需求和供应商能力,合理设定进货检验标准的上下限。
4.进货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定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校准和维护方式;建立检验设备和工具的档案和追溯体系。
5.进货检验记录和报告:要求对每一次进货检验进行记录,包括检验员、检验方法、结果等;及时报告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不合格品等信息;建立进货检验记录和报告的档案体系,方便查询和追溯。
6.不合格品处理:明确不合格品的判定标准和分类,如严重不合格品、轻微不合格品等;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如退货、返工等;追溯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7.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包括进货检验结果、供应商质量记录等;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进货检验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09-02进货检验作业规范
![09-02进货检验作业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24da922dd36a32d737581f0.png)
4.6.5无论试切/试装合格与否,在末作试装结论前,试装件不得投入使用或下转,由试装试切部门返回申请部门并对零件或产品标识隔离,根据技术、质量部门评价并签署处置意见后执行,试切/试装过程中发现异常不合格,则判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但要求尽可能完成整个过程;
批量供货报检数:>300- 2000件时,抽检比例按照5件/批进行尺寸检验
>2000—5000件时,抽检比例按照8件/批进行尺寸检验
>5000件时,抽检比例按照15件/批以上进行尺寸检验
外观目测项目抽样比例按照10%以上比例进行检验;
以上为正常检验时尺寸及外观抽检比例,当存在以下特殊情况时,应进行加严检验,其余按正常比例检验;
4.1.2检验材料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工艺文件和报检单规格中规定要求。
4.1.3验证材料化学成份,每批/炉送1~2件试样化验。
4.1.4裂纹抽检,每批每种材料下料4~5件,抽样部位在材料的任一端,下料一个料长或几个料长,表面或端面进行车削带白后进行磁力探伤检查,如表面有裂纹的应车成塔形后国家标准探伤检验裂纹深度是否超标。
4.2.4外购件抽样方案抽样检验的原则:
1、抽取样本时应按照从整批待检品中多点均衡抽样的原则抽样,避免抽样集中造成结果失真。
2、抽样后逐件对样品编写顺序号,检验时按照检验项目、顺序号一一对应填写检验记录,抽样数量超过检验报告格式范围的,可从超过件起填写实际范围。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LH模版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LH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fee74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0.png)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LH模版一、目的与范围为规范公司的进货查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制定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进货查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进货查验。
二、责任与权限1. 质量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和监督进货查验工作,对质量风险点进行有效管控。
2.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进货查验标准,与供应商协商一致,并对进货查验结果负责。
3. 仓储部门负责对进货物品进行接收、储存和保管,并配合质检部门进行查验工作。
4. 供应商需按照相关合同和要求提供具备合法资质的产品,并配合公司进行进货查验。
5. 所有员工有责任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进货查验工作,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三、进货查验记录管理流程1. 采购部门向供应商发出进货要求,并与供应商约定进货时间、数量和质量标准。
2. 供应商将货物送至公司仓库,仓储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并进行外观和尺寸的初步检查。
3. 质检部门根据产品的性质和要求,对货物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尺寸、质量、包装等方面。
4. 质检部门负责记录进货查验的结果,包括正常品、不合格品和待确认品的数量并做好标识。
5. 不合格品需要进行隔离处理,同时通知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处理,最终由采购部门决定是否接收。
6. 待确认品需要进一步检验和确认,质检部门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工作,并及时通知供应商和采购部门。
7. 采购部门负责将进货查验记录归档并保存,供应商需保留相关文件和记录作为备查。
四、进货查验记录的内容1. 进货查验日期、时间和地点。
2. 采购订单号、供应商名称和供应商编号。
3. 进货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单位。
4. 进货标准和要求。
5. 质检员的姓名和职务。
6. 进货查验结果,包括正常品、不合格品和待确认品的数量。
7. 不合格品的处理和处理结果。
8. 待确认品的检验和确认结果。
9.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归档情况。
五、进货查验记录的保密性所有与进货查验记录相关的信息和文件应严格保密,只限相关岗位人员知悉,严禁泄露或外传。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2篇)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ddc04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e.png)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严把材料质量进货关,促进我公司产品质量更上一个台阶,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1、险部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归口部门,负责公司材料进货的检验、试验的委托工作。
二、工作程序1、质检员对公司产品所需材料按标准或合同的规定进行进货查验,经查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当某些检验或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质检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或试验,对委托单位能力、资质进行评价,填写供方评价记录。
3、检验结束后,质检员及时做好状态表标识,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作好记录,原则上按退货处理,在不影响质量情况下,经公司经理和分管经理批准,也可做让步接受处理,具体执行《不合格品控制制度》4、对无标准、又无明确指导性文件,也无生产厂合格证的,或采购商品不在合格厂评估范围内的,质检员有权拒绝验收。
5、质检员应做好验收记录,做到记录完整、及时、准确。
并有质检人员签名.6、质检员有质检部门负责人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实施质检工作。
三、检验规程1、原材料进场应按合同要求验收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2、进货材料按进货____%进行抽样,检查技术参数的准确性。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目的: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范围:适用于生产部所有部门、车间和个人。
1、生产经理负责该项工作的制定及研究2、车间主任对生产过程控制负责并推广执行,对车间员工进行监督。
制度:1、人员管理2、生产车间是生产任务的具体完成部门。
3、生产经理负责检查监督车间整体工作情况,统一一进行班组间的协调和出现问题的解决.4、生产经理负责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培训合格上岗。
5、生产负责人员,每天生产结束填写生产工作日记,并于当天上报生产经理。
管理方法:1、生产经理和生产负责人在生产前工艺条件,技术文件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生产.2、车间主任应指导工人按工艺文件操作,并进行监督管理3、车间主任检查车间生产工艺流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及时反馈给生产经理进行处理.中间产品的检验:1、各二序工作人员按频率、项目工作方法进行自主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流程。
公司进货检验制度
![公司进货检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dc819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9.png)
公司进货检验制度一、背景为了确保公司从供应商处采购到的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公司的要求,保证产品成品出厂质量,公司制定了进货检验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进货检验的流程和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并维护公司声誉。
二、目的进货检验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并确保供应商提供的数量与实际购买数量一致。
通过严格的进货检验,可以减少不合格产品的进入公司生产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
四、进货检验流程1.采购部门收到供应商提供的货物,并完成货物验收登记。
2.采购部门将货物交由质量部门进行进货检验。
3.质量部门按照检验标准对货物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
4.质量部门根据检验结果判定货物是否合格。
5.若货物合格,则由质量部门签发进货合格证明,将货物移交到仓库进行存放。
6.若货物不合格,质量部门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7.供应商接收不合格品后,质量部门在不合格品处理单上填写供应商处理结果并追踪处理进展。
8.若供应商处理结果符合公司要求,则接收处理结果并作为供应商绩效评估的依据。
9.若供应商处理结果不符合公司要求,则质量部门将不合格品退回,并启动相关的质量管理流程。
五、进货检验标准1.外观检查:检查货物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破损、污渍或变形等问题。
2.尺寸测量:根据产品图纸或规格要求,测量货物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功能测试: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或相关标准,对货物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包装完整性:检查货物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或缺失。
六、进货合格证明1.进货合格证明是由质量部门针对合格货物签发的证明文件。
2.进货合格证明包括货物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和质量部门的签字。
3.进货合格证明在货物移交到仓库时一并交给仓库管理员,并在存储过程中妥善保管。
七、不合格品处理1.不合格品是指经过进货检验,未能符合质量标准的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全桥的质量符合要求。
本检验规范仅适用于汉王制造有限公司E风电话所用全桥。
2参照文件:
本作业规范参照本公司程序文件《进货检验控制程序》,《可焊性、耐焊接热实验规范》,《电子产品(包括元器件)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规范》以及相关可靠性试验和相关技
术、设计参数资料及GB2828和GB2829抽样程序。
3规范内容:
3.1测试工量具及仪表:指针万用表(MF —47),游标卡尺,测力计,锡炉,浓度不低于
95%的酒精
3.2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3 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GB2828标准,取一般检验水平U; AQL : A类缺陷为0,B类缺
陷为0.4,C类缺陷为1.0。
标有♦号的检验项目抽样检验依GB2829标准,规定RQL 为30,DL 为III,抽样方案为:n = 6,Ac = 0,Re = 1 。
3.4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4 相关记录与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