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输电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

输电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基地选址:根据实训基地的需求,选择一个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点作为基地的选址。
最好是靠近供电设施和线路的地区,方便输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基地规划:根据实训基地的规模和需要,对基地进行规划。
建设必要的办公楼、教室、实验室、训练场地和仓库等设施。
确保每个设施的布局合理,方便学员的学习和实训活动。
供电设备安装:根据实训基地的需要,安装适当的供电设备。
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确保供电设备的质量可靠,能够满足实训基地的用电需求。
线路铺设:根据实训基地的布局和需求,进行线路铺设。
将供电设备与各个建筑物和设施连接起来,确保电力能够正常传输。
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实训基地的安全运营。
包括消防设施、监控系统、安全警报器等。
确保实训基地内部和周边的安全。
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他们将负责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实训指导和教学。
教学设备采购:根据实训基地的教学需求,采购必要的教学设备。
包括模拟设备、实验设备、测试设备等。
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实训基地的教学要求。
课程设计和教学材料编写: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并编写教学材料。
确保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招生工作:通过广告宣传、招生组织等方式,开展招生工作,吸引符合条件的学员报名参加实训基地的培训。
实训活动组织:根据课程安排,组织学员进行实训活动。
包括理论授课、实操训练、实践操作等。
确保学员能够在实训基地获得实际的操作经验和技能提升。
评估考核:对学员进行定期的评估考核,评估其实训效果和学习成果。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调整和优化。
持续改进:不断改进实训基地的设施和教学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学员满意度。
定期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和学员反馈调查,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电厂_培训基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厂培训基地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电力人才,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厂培训基地的日常管理、教学活动、学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培训基地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培训过程中的安全;2. 教学为主,注重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3. 科学管理,提高培训基地的运行效率;4.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培训基地的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培训基地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培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第五条培训基地设立教务科,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第六条培训基地设立学员管理科,负责学员的报名、考核、学籍管理和档案管理。
第七条培训基地设立设备管理科,负责培训设备的采购、维护、更新和保养。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八条培训课程设置应结合电厂生产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九条培训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持证上岗。
第十条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确保教学质量。
第十一条定期对培训课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课程设置。
第四章学员管理第十二条学员报名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培训。
第十三条学员应遵守培训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第十四条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应提前向教务科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学员完成培训课程后,经考核合格,颁发相应证书。
第五章设施设备管理第十六条培训基地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设施设备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十八条培训基地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情况。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培训基地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十条培训基地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
第二十一条培训基地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学员的人身安全。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电厂培训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指高技能人才是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技能劳动者,主要包括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本办法所指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是依据申报条件要求,经各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评审推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组织专家进行复审确定的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本办法所指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支持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补助资金、地方政府安排的配套资金及行业企业支持资金、自筹资金等.第三条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主要围绕十大振兴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开展项目实施。
第四条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范围原则上是各省(区、市)内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大中型企业技能培训中心。
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期限为期2年.第五条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面向社会各类在职职工、在校后备技能人才及其他有技能提升愿望的劳动者开展技能研修、技能提升培训活动,使之达到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水平。
同时,培训基地还承担高技能人才考核与评价、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培训或研修课程开发、高技能成果交流展示等任务。
第二章项目申报与评审第六条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一)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单位机构设置合理,部门职能和教职工岗位职责明确;已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未发生违规违纪事件。
(二)培训场所和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
能满足年培训10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具有与3-5个经济发展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特色专业(职业、工种)相匹配的实训装备;面向企业、学校和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不少于3000人,其中高级工以上培训占20%以上.(三)建立了完善的师资培养机制.有科学合理的师资培养规划和实施方案,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有满足培训需要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师生比为1:16—1:20;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和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占实训教师总数的45%以上。
电力生产安全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力生产安全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一、概述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生产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确保电力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建设电力生产安全实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本建设方案旨在通过创建一个集培训、实践、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力生产安全实训基地,为电力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真实、高效的实践环境,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操作能力。
该基地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模拟真实的电力生产环境,让参训人员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并掌握电力生产安全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电力行业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
基地的建设也将为推进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背景介绍:阐述当前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力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电力生产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电力生产面临诸多安全挑战,新的技术变革带来了复杂多变的安全问题,这也使得保障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电力生产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成为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建设电力生产安全实训基地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实训基地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不仅可以模拟真实的电力生产环境,为从业人员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还能在模拟事故场景中培养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可以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解决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为电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保障电力生产安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实施电力生产安全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项目目标提升技能培训水平:通过建设电力生产安全实训基地,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技能培训平台,确保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电力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力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对电力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目前电力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
为此,建设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电力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1.建立一个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
2.培养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电力生产技术技能人才。
3.提升电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建设内容1.培训设施(1)理论教学区: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资源,提供电力生产技术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
(2)实践操作区:设置电力生产相关设备的实操平台,让学员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操作技能。
(3)技能鉴定区:设立技能鉴定中心,对学员进行技能鉴定,确保培养出的人才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
2.师资力量(1)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电力行业专家、教授担任主讲教师。
(2)选拔优秀的一线电力技术人才,担任实操教练,确保学员学到实用的技能。
3.培训课程(1)基础课程:电力系统基础、电气设备原理、电力线路施工等。
(2)专业课程:发电技术、输电技术、变电技术、配电技术等。
(3)实操课程:电力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
4.培训方式(1)全日制培训:学员全脱产学习,系统掌握电力生产技术。
(2)业余培训: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3)网络培训:通过线上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学员自主学习需求。
四、建设步骤1.筹备阶段: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建设规模、选址、资金筹措等。
2.设计阶段:根据建设目标,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培训设施、师资力量、培训课程等。
3.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培训基地的建设。
4.招生阶段:开展招生宣传,选拔优秀学员。
5.培训阶段: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
6.评估阶段: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培训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2项目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研究范围...............................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3.1建设地址.......................................................3.2建设条件.......................................................3.3交通条件.......................................................3.4社会条件.......................................................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4.1建设依据和原则.................................................4.2建设规模.......................................................4.3总图布局.......................................................4.4建筑设计 (26)4.5结构设计....................................................... 第五章公用工程......................................................5.1给排水及消防设计...............................................5.2暖通设计.......................................................5.3供电通信设计................................................... 第六章环境保护......................................................6.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6.2环境影响分析...................................................6.3环境保护措施...................................................第七章安全卫生.......................................................7.1设计依据.......................................................7.2防范措施....................................................... 第八章节能方案分析..................................................8.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8.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8.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9.1项目组织管理...................................................9.2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10.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7)第十一章工程招标....................................................11.1概述..........................................................11.2招标组织形式..................................................11.3招标方式......................................................11.4本项目采取招标方式............................................11.5招投标程序....................................................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13.1结论..........................................................13.2建议 (76)附表:附表1 项目投资估算汇总表附表2 实训设备购置明细表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公共实训基地项目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建设地点位于***嵩山路西,银北路北,地块形状较为规则,场地周边各类基础设施较完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建设环境良好,十分适合本项目建设。
电力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力培训基地建设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培养高素质电力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设一座电力培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出电力培训基地建设方案,旨在为电力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
2. 基地规划2.1 基地位置考虑到电力行业的分布情况和交通便利性,建议选址在距离主要电力设施集中区域较近的地方。
同时,基地周边应具备较低的土地成本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2.2 基地面积基地的面积应根据培训需求进行规划。
建议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以满足多个培训项目的需要。
2.3 基地设施•办公楼:用于管理、教务和后勤支持等部门的办公场所。
•教学楼: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
•实训设施:包括模拟电力系统实验室、模拟操作台等,用于实际操作和技能培训。
•图书馆:提供电力相关的专业书籍、期刊和文献资料。
•学生宿舍:提供学生住宿的舒适环境,以满足培训期间的住宿需求。
•餐厅:提供学生和员工的伙食服务。
•健身娱乐设施:包括体育场、健身房等,提供学生和员工的休闲娱乐场所。
3. 培训项目基地的培训项目应结合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满足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
建议开设以下培训项目:3.1 基础培训项目包括电力基础知识培训、电力设备操作培训等,旨在培养电力行业的初级技术人才。
3.2 中级培训项目包括电力维修、电力设备维护等,旨在培养电力行业的中级技术人才。
3.3 高级培训项目包括电力设计、电力管理等,旨在培养电力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
4. 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应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聘请电力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担任讲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培训。
•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5. 合作与交流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和影响力,建议与相关电力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与交流。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与电力企业的合作关系,开展实习、就业等项目,增强培训的实践性。
电力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力培训基地建设方案一、引言在电力行业中,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和提高工作效率,电力培训变得尤为重要。
电力培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电力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电力培训基地的建设方案,以便为电力行业提供合适数量和质量的专业人才。
二、背景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电力行业的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且存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这就要求我们建设更多的电力培训基地,以提高电力人才的培养效果,满足电力行业的需求。
三、建设目标1. 提高电力人才的培养效果:通过建设先进的培训设施和设备,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加强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的结合: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丰富实践项目,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促进,培养全面发展的电力人才。
3. 提高电力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通过提供安全生产培训和操作规程培训,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事故风险。
四、建设内容1. 建设先进的培训设施:包括实训室、仿真练习室、实验室等,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模拟系统。
2. 优化课程设置:结合电力行业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实践需求的课程设置,增加专业实践环节。
3. 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与电力企业合作,提供实践培训机会,让学员能够亲身参与电力工程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4. 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开设电力设备操作、维护和安全操作等培训课程,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实践技能和安全意识。
5.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学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培养的电力人才达到预期目标。
五、建设方案执行1. 资金筹措:可以通过政府投资、企业合作、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确保建设经费充足。
2. 进行市场调研:在建设前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群体的培训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确保建设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3. 编制详细的建设计划: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包括建设时间、建设内容、建设预算等。
4. 与电力企业合作:与电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践培训和专业课程合作,提高培养效果和就业率。
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制度(6篇)

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制度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是全区职工学习培训和各类活动的场所,是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阵地,为了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配备专职管理员,管理员负责管理室内配备的各种设施用具,以及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电脑)的操作及检修等。
二、使用前应通知职工服务中心主任,经批准后方可使用,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打扫,保持明亮整洁,电路畅通,以备下次使用。
三、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内所配备的各种设施任何人不得随意挪用、外借,如损坏、丢失照价赔偿。
四、为确保教育培训基地安全,室内严禁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培训基地。
五、职工应爱护活动中心设备实施,不得随意搬动桌椅,严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保持室内干净卫生。
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制度(二)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是全区职工学习培训和各类活动的场所,是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阵地,为了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配备专职管理员,管理员负责管理室内配备的各种设施用具,以及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电脑)的操作及检修等。
二、使用前应通知职工服务中心主任,经批准后方可使用,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打扫,保持明亮整洁,电路畅通,以备下次使用。
三、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内所配备的各种设施任何人不得随意挪用、外借,如损坏、丢失照价赔偿。
四、为确保教育培训基地安全,室内严禁吸烟,禁止携带易燃、____物品进入培训基地。
五、职工应爱护活动中心设备实施,不得随意搬动桌椅,严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保持室内干净卫生。
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制度(三)为提高我矿职工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保障安全生产,减少人为失误造成安全事故。
根据《____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本培训制度。
一、所有员工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

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学院于2008年7月取得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院校立项,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和维护成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之一,在示范性建设期间国家和四川省电力公司将投资对学院现有的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进行整合、优化和建设,用于满足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的校内生产性技能实训。
利用实训基地开展架空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配电装置安装运行与维护、电力电缆线路安装运行与维护等综合实训,按照电力企业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检修生产流程组织实训,塑造职业氛围,以确保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85%以上。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满足电力企业的岗位培训、技能调考、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新进人员技能培训等的需要。
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先进性、生产性、综合性、辐射性和示范性。
按规划需要建设的输配电线路专业五大实训区如下所示:1)高压与超高压输配电线路实训区【实训功能及构成】本实训区能满足学生架空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等课程的生产性实训环节的要求,同时满足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能实现线路测量、混凝土配制及试验、基础浇制、铁塔的组装、电杆的组立,杆上附件安装、线路电气测试、线路巡视、配电变压器台架检修等功能。
输配电线路实训区为4200m2室外实训场地,由三条线路构成:其中一条为三基两档铁塔的500kV线路(一相500kV线路、一相220kV线路、一相110kV线路);一条为35kV配电线路;一条为10kV配电线路及相关配套设施。
同时建设一个180m2的户内实训室,主要用于工器具、材料、仪器仪表的摆放及开展相关室内实训项目。
其相关设备、设施及资金预算见表1和表2,资金总规模为385万元。
建成后,可同时满足25人进行基础施工、50人的线路运检实训、25人的铁塔分解组立和25人的砼杆整立实训,共计125个工位。
表1 输配电线路户外基地项目预算表表2 输配电线路户内基地资金预算表2)电力电缆实训区【实训功能及构成】本实训区能满足学生电力电缆线路运行与维护等相关课程的生产性实训环节的要求,同时满足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能实现包括中低压电缆头制作,电缆不同方式的安装、常规试验、不同故障查找等功能。
电力公司技能培训基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电力公司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技能培训基地,包括变电、配电、线路、设备维护、安全监督等领域的培训。
第三条培训基地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依法治企,确保培训工作合法合规;(二)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提高员工职业技能;(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训效果,确保培训质量;(四)坚持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水平。
第二章培训计划与组织第四条培训计划:(一)培训计划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业务需求、员工技能提升需要等因素制定;(二)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师资、培训考核等;(三)培训计划应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培训组织:(一)培训基地应设立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考核;(二)培训基地应配备专业的培训师资,包括内部讲师和外部专家;(三)培训基地应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第三章培训实施与考核第六条培训实施:(一)培训基地应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培训课程;(二)培训课程应结合实际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培训基地应提供必要的培训设施和设备,确保培训效果。
第七条培训考核:(一)培训考核应包括理论考核、实操考核和综合考核;(二)考核结果应作为员工晋升、评优、奖惩的依据;(三)培训基地应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第四章培训基地管理第八条培训基地设施:(一)培训基地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实验室、实操场地等;(二)培训基地应配备先进的培训设备,满足培训需求;(三)培训基地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第九条培训师资管理:(一)培训基地应建立师资库,对师资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二)培训基地应鼓励内部员工参与培训,提升自身能力;(三)培训基地应加强与外部专家的合作,引进先进培训理念和技术。
供电公司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供电公司实训基地的管理,提高实训效果,确保实训基地的安全、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供电公司所有实训基地,包括但不限于输电、变电、配电、营销等专业实训基地。
第三条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实训基地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实训基地的全面管理工作。
管理委员会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实训基地设立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实训安排、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 负责实训计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估;3. 管理实训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完好、安全;4. 负责实训场所的安全检查和维护;5. 组织开展实训教师和学员的培训;6. 收集、整理实训资料,建立实训档案。
第三章实训管理第七条实训计划1. 实训计划应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和实际需求编制;2. 实训计划应明确实训目的、内容、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等;3. 实训计划应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实训实施1. 实训前,学员应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实训设备操作规程;2. 实训过程中,学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3. 实训教师应负责指导学员操作,解答学员疑问,确保实训效果;4. 实训结束后,学员应进行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第九条实训考核1. 实训考核应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2. 实训考核成绩应作为员工培训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设备与工具管理第十条设备与工具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设备与工具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安全;2. 设备与工具的使用应遵循操作规程,避免人为损坏;3. 设备与工具的报废、更新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实训基地的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措施;2. 预防为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 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4. 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陕西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公司基建技经管理规定20200423 (1)

国网(基建/2)175-2014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经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基建技经管理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等规章制度,结合公司基建技经管理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基建技经管理是指在公司电网工程建设中,落实工程计价标准,科学评变化趋势的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级单位(总部(分部)、省公司级单位、地市公司级单位、县公司级单位)的基建技经管理工作。
公司各级控股、参股单位基建技经管理工作参照执行。
第四条基建技经管理工作遵循“依法合规、标准统一、科学合理、有效控制”原则:(一)依法合规是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规章制度。
(二)标准统一是指统一工程计价标准、统一技经管理业务流程。
(三)科学合理是指贯彻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比较,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遵循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原则,规范各级基建技经管理机构职责划分,明晰技经与相关专业的职责界面。
第六条公司总部层面管理职责(一)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1.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的工程造价标准,并监督执行;2.负责公司电网工程初步设计管理、结算管理以及过程造价控制;3.具体负责规模以上电网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批和限额以上重大设计变更审批;(二)国网直流部、交流部负责公司直流和特高压交流工程项目技经管理。
(三)国网发展部负段投资估算管理、参与初步设计评审。
(四)国网物资部负责工程物资的招标、结算等管理工作。
(五)国网财务部负责工程建设资金和竣工决算管理。
(六)国网审计部负责工程审计管理。
(七)国网法律部负责工程合同管理。
(九)直属建设分公司受委托具体开展工程项目技经管理。
第七条省公司层面管理职责(一)建设部管理职责1.组织贯彻落实公司电网工程技经标准、管理制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要求;2.负责所辖规模以下电网工程初步设计审批;3.负责所辖电网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二)发展策划部负责所辖电网工程可研阶段投资估算管理、参与初步设计评审。
培训中心喜获“国家电网公≤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殊荣

日前 ,国家 电网公司下发 《 关于公布 “ 国家电网公 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通 知 》,陕西 电力职工培训 中心在 l家 申报单位 中脱颖而 出 ,成为 国网公司6 l 个高技能
人 才培 训基地之一 。
120 年 ,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 《  ̄ 07 国家电网公 司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 》,陕西
省电力公 司高度重视 ,制定了 《 陕西 省电力公司培训基地 建设规划 》, 训中心全体 培 干部职工按照规划分期分批对8 个专业的实训基地进行了建设 ;制订 了中长期培训师
资队伍建设规划 ,着 力打造一支既能承担学历教育任 务 、又能胜任员工培 训任 务,项
目开 发 、科 研 能 力 较 强 、专 兼 结 合 的 优 秀 培 训师 队 伍 ;健 全 管 理 制 度 ,建 立 I0 0 1国际培训质量管理标 准 ,推进培训标准化 、 范化 。通过全面整 合培 训资 S 10 5 规 源 ,大大提升了培训实力 ,增强了服 务电力行业的综合能力 ,精益管理 、优质服务水 平处于国网公司系统培训机构前列 。
自20 年 l 月2 日,国网公司出台 《 09 1 0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评选管理 办法和评分
细 则 》后培 中心全力以赴 ,发扬特 别能吃苦 、 别能战斗的精神 , 特 对照国网公司高 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评估标准 ,对全部基地进行了回头望 ,对照标准逐项审查 ,最终决
定上报输配 电线路运行与检修 、电网运行 、电力营销实训基地参评 。经各位专家的评
估验收 ,上述三个基地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并为中心赢得了 “ 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
才培 训 基地 ”的殊 荣 。
国网公司高技 能人才培 训基地 资质的取得 ,将为培 训 中心的发展赢得更好的机 遇 ,我中心可承担国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 养 、课题研究 、项 目开发 、师资培训及技能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 2015—06—03 11:34 点击次数: 13 责任编辑: 邱擎缨制度类别:后勤管理
[点击下载]
本办法所称小型基建项目是指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调度控制、生产管理、运行检修、营销服务、物资仓储、科研实验、教育培训用房和其它非经营性生产配套设施的新建、扩建和购置.
各级单位后勤部( 或后勤管理部门) 是本单位小型基建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他职能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单位小型基建项目综合计划、全面预算、安全质量、审计监督、效能监察等工作。
小型基建项目按使用功能分为调度控制、生产管理、运行检修、营销服务、物资仓储、科研实验、教育培训以及其它用房。
小型基建项目按照建筑和投资规模分为限上项
目、限下项目、零星项目。
限上项目指总投资1000 万元及以上(不含征地费,下同), 或建筑面积5000 平方米及以上的项目;限下项目指总投资100—1000 万元,且建筑面积5000 平方米以下的项目;零星项目指总投资100 万元及以下的项目.。
电工培训基地实施方案

电工培训基地实施方案一、前言。
电工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电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建立一个高效、全面的电工培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电工培训基地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基地选址。
电工培训基地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基地应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段,以方便学员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基地周边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医疗机构、商业服务等,以满足学员的日常需求。
最后,基地应尽量避开高噪音、高污染的区域,以确保学员的身心健康。
三、设施建设。
电工培训基地的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需求。
首先,应建立完备的教学楼和实训场地,以满足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的需要。
其次,应配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工具,以提供学员充分的实训机会。
最后,应配备舒适的宿舍和餐厅,以保障学员的生活品质。
四、师资力量。
电工培训基地的师资力量是培训质量的关键保障。
应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电工专家担任教师,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应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
五、课程设置。
电工培训基地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应结合电工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设计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实际操作、安全知识等内容。
同时,还应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六、实施方案。
在基地建设完成后,应及时开展电工培训工作。
首先,应进行全面的宣传和招生工作,以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电工行业的学员。
其次,应组织专业的教学团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最后,应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保证培训效果。
七、总结。
建立一个高效、全面的电工培训基地对于提高电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至关重要。
在实施方案中,基地选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需全面考虑,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提供的实施方案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电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培训效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的新建、扩建和改造等建设项目。
第三条管理原则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质量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四条组织机构成立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组、财务组、质量监督组等。
第五条职责分工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总体规划和重大决策。
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技术组:负责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指导。
财务组: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质量监督组:负责项目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规划与设计第六条规划要求实训基地的规划应符合电力行业发展趋势,满足职工培训需求,并考虑长远发展。
第七条设计管理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设计方案应经过专家评审,并报领导小组审批。
第四章建设管理第八条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应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规范。
第九条材料设备管理所有材料和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采购过程应公开透明。
第十条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定期检查进度执行情况,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一条质量标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应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十二条质量监督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对施工过程和完成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验收管理项目完成后,应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六章资金管理第十四条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企业自筹等。
第十五条资金使用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十六条财务监督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七章人员培训与管理第十七条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师资等。
第十八条培训实施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确保培训效果。
电力工程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力工程培训基地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工程人才具备更加专业和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电力工程培训基地,满足电力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推动电力工程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基地总体规划1. 基地位置本基地位于城市郊区,交通便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进行教育和实践的理想场所。
2. 基地规划基地总面积约为500亩,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建筑设施。
为了满足电力工程培训的需要,将建设包括高压实验室、低压实验室、电力装置实验室、电机实验室等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实验仪器。
3. 基地设施(1)教学部分:建设教学楼和实验室,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
教学楼将配置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提供多种教学方式。
(2)科研部分:建设科研实验室和科研中心,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3)生活部分:建设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娱乐设施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4)管理部分:建设行政楼、会议室、办公设施等,满足基地管理和运营的需要。
三、教学设备和师资队伍建设1. 教学设备本基地将配置最新的电力工程实验设备,包括高压测试装置、低压系统实验台、电机实验设备等,使学生能够进行各种电力工程的实践操作,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2. 师资队伍本基地将聘请国内外知名的电力工程专家学者,组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同时,还将安排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工程师等参与教学,提供实践性教学和培训。
四、培训方案1. 课程设置本基地将设置一系列的电力工程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力装置设计、电机原理、电力传输与配电、电力系统保护等。
学生将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各种电力工程技术和知识。
2. 培训方式本基地将开设短期培训、专业培训、企业定制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和企业的培训要求。
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管理办法

附录1: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的管理,保证培训质量,促进仿真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是指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鉴教中心)组织评估合格的,采用仿真技术手段对生产运行及相关人员实施培训的机构或组织。
第三条培训基地由鉴教中心指导、协调和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培训基地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第五条培训基地必须履行的职责:1、按照《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与考核大纲》,实施相应的培训与考核。
2、实施培训过程中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如教学组织、设备维护、组织考试、生活服务、安全保卫等)。
3、制定、完善、落实本基地的有关管理制度。
4、负责加强基地培训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培训业务管理水平。
5、加强对培训设施建设、维修和更新,确保培训设施运行良好。
6、负责基础资料管理、统计报表和信息上报工作。
7、按时参加基地年检。
8、参与电力仿真培训协作网组织的各项活动。
9、完成电力仿真培训协作网布置的各项任务。
10、接受鉴教中心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六条新取得资格的培训基地,须在三年内向鉴教中心提交复查申请,由鉴教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复查。
复查项目:1、培训基地的设备设施要紧跟现场实际不断地更新发展,适应生产现场的要求并满足《规范》中对“设备条件”的要求。
2、培训基地所有人员要不断地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满足《规范》中对“人员条件”的要求。
3、教学管理、机构管理规范有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满足《规范》中对“管理”的要求。
4、培训基地要每年进行业绩汇总和归档,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第七条鉴教中心每年对所有培训基地进行年检。
第八条鉴教中心每年对复查合格后的部分培训基地进行抽查。
第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责令限期整改:1、培训组织不力,培训质量达不到要求,造成不良影响的。
电力培训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培训室的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电力培训室,包括理论培训室、实操培训室等。
第三条电力培训室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规范管理,提高效率;3. 注重实效,服务培训;4. 逐步完善,持续改进。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电力培训室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明确职责分工。
第五条培训室管理员负责:1. 负责培训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2. 负责培训室设备的检查、保养和维修;3. 负责培训室卫生的保持;4. 负责培训资料的整理和归档;5. 负责培训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六条培训部门负责:1. 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工作;2. 协调培训资源,确保培训效果;3. 对培训室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4. 对培训室管理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七条培训室的使用应提前向培训部门申请,并按照批准的培训计划进行。
第八条使用培训室应遵守以下规定:1.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使用培训室;2. 使用培训室时,应爱护设备,不得随意拆卸、损坏;3. 使用培训室时,应保持室内整洁,不得乱扔垃圾;4. 使用培训室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5. 使用培训室后,应及时关闭门窗,切断电源。
第九条培训室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培训室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功能正常。
第四章设备管理第十条培训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实操设备等。
第十一条培训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不得擅自修理。
第十三条设备报废或更新时,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培训室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培训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五条培训室管理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培训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第十七条培训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电培基地〔2009〕1号关于印发《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本部各部门、直属各单位:《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经2009年8月11日主任(校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OO九年八月十九日主题词:实训基地项目管理办法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主任(校长)办公室2009年8月23日印发共印:49份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确保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是指为优化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教学设施水平,中心报建的用于开展各类专业技能操作教学和培训的工程项目。
第三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负责制、招投标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灵活实行工程监理制。
第四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对各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制度,采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各分部(各培训处室)、项目组三级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基本建设领导小组1.负责审定基本建设规划、管理标准及工作流程。
2.负责建设项目(实训基地建设、小型基建、大型技改)方案审定及立项审批。
3.负责组织协调、考核、督促项目建设,使项目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4.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造价等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5.监督检查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工程成本核算管理。
6.对基本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7.批准工程预、决算。
第六条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计划发展部)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公司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负责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统一管理。
2.编制并下达基本建设项目计划,负责组织可行性方案及规划研究,负责立项,组织实施、验收、审核预算、变更、结算、决算。
3.负责督促实施部门移交相关项目资料,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至档案室及使用部门。
4.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提出奖惩建议。
第七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1.全面负责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项目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的审定工作。
3.负责组织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前期调研、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的论证,加强建设项目前期管理。
4.负责组织或委托实训基地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方案。
5.负责制定实训基地项目管理标准及工作流程,规范工程管理。
6.负责编制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积极推进建设项目按计划实施,做好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7.负责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进度、造价等工作的管理、控制。
8.负责组织实训基地竣工验收及开竣工报告的审批工作。
9.负责审查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的施工决算,负责编制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工程决算。
10.负责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料归集工作。
11.负责监督固定资产、备品备件及工程资料的移交。
12.按照中心招投标管理办法,负责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招标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八条实训基地使用部门1.各培训处、各分部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具体使用部门,负责编制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建设方案)、实施方案等。
2.负责技术规范书、技术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核;负责技术设备合同的签订;负责技术设备、软件设备安装、验收工作。
3.负责编制实训基地设施使用需求,并积极配合项目后勤管理部门拟定土建装修方案、土建装修招标文件。
4.配合施工管理部门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技术问题。
5.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和资料档案的移交,并负责管理。
6.接收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及备品备件等工程材料的移交,并负责管理。
第九条施工管理部门1.后勤管理部门(中心的后勤管理工作部或各分部后勤管理科)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土建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和审核土建装修方案、土建装修招标文件;负责与施工单位签订土建装修合同;负责对项目施工进度及质量进行现场监督和协调。
2.各分部、各培训处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工程的施工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和审核软、硬件设备招标文件;负责与施工单位签订建设及设备安装及调试合同;负责对项目施工进度及质量进行现场监督和协调。
3.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及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负责工程合同的履行、工程款项的拨付、工程进度控制、施工决算书的编制审核。
5.负责固定资产及备品备件的移交。
6.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移交。
第十条财务、审计部门1.财务部门是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费用的管理部门,负责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费用的管理和项目资金来源的划拨。
负责工程项目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
2.审计部门是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部门,负责对工程的招标、谈判、合同签订、实施情况、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监督,负责对工程预算、工程变更、结算、决算进行审计。
第三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前期计划管理第十一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前期计划管理由计划发展部负责。
第十二条实训基地使用部门根据培训教学需求,编制项目申请(附件1)并附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2)(以上资料要求提供书面、电子版各一份),经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审核同意后交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三条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计划发展部)将资料汇总、整理后,负责组织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财务部门、教务部、施工管理和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概算进行审查,方案通过审定后,由计划发展部上报省公司。
第十四条省公司下达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计划后,由计划发展部下达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计划。
第四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第十五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归口管理单位,行使建设管理职责。
第十六条实训基地使用部门接到中心下达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后,应按要求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并明确项目负责人。
第十七条项目组成员组成及职责分工如下:1.项目负责人:对实训基地项目施工管理负总责,负责本项目方案的总体策划、协调与管理。
2.基地培训项目开发专责:负责实训基地培训项目开发,并编制实训基地培训科目表(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对象、实训基地培训内容、实训设备及设施需求);适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本基地的实训指导书的编制工作。
3.项目技术管理专责:负责制定本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负责土建装修设施使用需求报告;负责编制设备技术规范书、设备招标文件和招标计划表;负责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负责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计划的制定并上报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审批。
第十八条项目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实训基地培训科目表(见附件3)、编制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见附件4),经项目组负责人、部门领导审核同意后,提交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
第十九条实训基地项目使用部门可按照实施方案进行设计,不具备设计条件的项目可报请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批准后,按中心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由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设计或管理单位进行设计。
实训基地土建施工方案在无需外委设计或管理的情况下,由项目使用部门提出使用需求,后勤管理工作部或分部后勤管理科进行土建施工方案设计。
第二十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设计单位、使用部门、施工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技术、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形成方案结论意见,交施工管理部门予以落实。
实训基地使用部门根据审查意见修订设计方案并报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审定、批复。
第二十一条对在实施过程中需配套增加的计划外基地建设项目,经实训基地使用部门申请,并由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审核同意后,提交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基本建设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后方可变更和下达补充计划。
第五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招标组织及合同管理第二十二条实训基地硬件设备、软件设备、设备安装、软件类项目一般应由建设使用部门负责编制招标文件;设计单位负责向施工管理部门进行技术交底;实训基地项目使用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进行全过程配合。
第二十三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使用部门、施工管理部门、招标办公室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
第二十四条施工管理部门负责按照会审意见完成招标文件的编制,并办理招标签批手续后,由招标办公室发标。
第二十五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在开标前组织施工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设计单位负责为投标单位答疑。
第二十六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招标工作,依据《培训中心招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施工管理部门作为合同承办部门按照中心合同管理办法办理合同签批手续,使用部门必须指定专人积极配合。
第二十八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相关工作,依据《培训中心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第二十九条实训基地土建施工项目、技术设备安装、软件设备安装由施工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实训基地使用部门配合安装单位进行安装、调试、验收,并代表甲方派驻工地代表,以确保施工满足实训基地技术设计要求。
第三十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后,由施工管理部门填写项目开工报告(见附件5),一式四份报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批准后开始施工,开工报告分别由项目使用部门、施工管理部门、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财务部门留存。
第三十一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审定施工管理部门提供的施工方案。
第三十二条实训基地施工过程中,实训基地建设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中间检查和验收,并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审查进度报表、工程进度月报表和资金使用报表,并按时上报。
第三十三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应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进行方案性改动的,提请变更的部门应将变更需求上报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由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设计单位、施工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填报项目变更单(见附件6),履行工程变更手续,获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十四条现场施工完成后,施工管理部门应组织自查、自验,并提交竣工报告,排除缺陷后及时向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
第七章项目竣工及验收管理第三十五条工程完工后,施工管理部门应上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见附件7),由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主管领导参与,审计部门、监理部门、使用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等组成验收小组一同验收,并填写工程竣工验收单(见附表8)一式四份,分别由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审计部门、使用部门、施工管理部门保存。
第三十六条在工程完工验收后十日内施工管理部门将合同结算书交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报审计部进行审计确认,凭验收报告和经审核后的结算书进行合同结算。
第三十七条项目全部竣工,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竣工决算书(一式四份,两份交档案室存档,一份财务部留存、一份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留存),并提交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