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熟语惯用语类编

合集下载

熟语

熟语

深入了解
不管会意型还是谐音型,歇后语产生 语义的基本途径是双关。比如,“老鼠进 风箱--两头受气”,表面上是说想象中老 鼠钻进风箱后,不管风箱是推还是拉都要 被风灌的样子;其实是说一个人处于矛盾 的双方中,两面不讨好,到处受委屈。 “老虎驾车--谁赶”,用“谁赶”对“老 虎驾车”作字面上的解释,实际上它的真 正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没有人敢去做。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快刀斩乱麻,把 他关了起来。 B、 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 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 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C、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 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 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D、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 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谚语学习(一)
谚语源于生活,口耳相传,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 面:
(1) 交友处世: 积德招福,缺德惹祸 根,交人交心 (2) 劝学: 活到老,学到老
(3) 军事: 置之死地而后生
君子之交淡如水
浇花浇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4) 民俗: 五里不同俗,一地一乡风
入庙拜佛,入乡随俗
谚语学习(二)
答案D 分析:
D吃不了兜着走: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 后果。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 作用。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 喻解雇、撤职。 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练习掌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交楼标准与销售时的承诺无法兑现的问题则多 数因为开发商在销售时的宣传广告过分夸大和美化了自己 的项目。这样虽然可以使销售周期缩短,资金回收加快, 但这种短期行为却为今后的交房酝酿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因为,“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的。 B、谁谁再也不吊胃口了,因为那个靠帮派势力上台 的党委书记被撤了职...... C、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这员 新丁“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再随队训练。 D、别“闯红灯”,这不仅是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提 出的要求,对于我们体育健儿来说,同样要从平时的一点 一滴做起,使自己树立别“闯红灯”的意识。

熟语的分类——精选推荐

熟语的分类——精选推荐

熟语的分类‎:1、歇‎后语歇后‎语是广大民‎众喜闻乐道‎的生动形象‎而诙谐有趣‎的口头语言‎,分前后两‎部分构成。

‎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

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

‎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

‎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

‎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但是,‎要选择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

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

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

如果用得‎牵强,用得‎生硬,那就‎要弄巧成拙‎了。

2、‎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或反映人‎生哲理,或‎反映生产经‎验,或反映‎阶级斗争的‎。

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二月二,龙‎抬头;湖广‎熟,天下足‎;瑞雪兆丰‎年。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等。

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

所以,‎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常用熟语100例

常用熟语100例

常用熟语100例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举例:竞赛开始了,生产能手们~。

2.八字没有一撇:“八”字还没有写第一撇儿,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

举例:他还说事情能成功呢!可是到现在为止,还~呢.3.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表示多闻不如亲见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举例: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象,统统都是全身有毛的,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个样子,所以~。

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

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举例:你明明知道我不会唱歌,却把我~,使我在台上大出洋相。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举例:~,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6.病急乱投医:病势严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7.不打自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

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举例:但是我还要说重庆发言人是个蠢猪,他~,向全国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计划。

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举例: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有~的决心。

9.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举例:这是~的事情。

10.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举例:这点活交给我们,~就可以提前完成。

11.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12.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举例:看到他嚣张的样子,我~,过去就给了他一拳。

13.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举例:~,要不是因为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我才不帮你呢。

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15.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熟语大全100句

熟语大全100句

熟语大全100句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 吃一堑,长一智。

3.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 多行不义必自毙。

6. 恭敬不如从命。

7. 虎落平阳被犬欺。

8. 画蛇添足。

9.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10.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11.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2. 开弓没有回头箭。

13.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14.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5.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7.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2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2. 身在曹营心在汉。

23. 胜败乃兵家常事。

24. 书到用时方恨少。

25. 树欲静而风不止。

26. 水至清则无鱼。

27. 天下乌鸦一般黑。

28.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9.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1. 行百里者半九十。

3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3. 言必信,行必果。

34.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35.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6. 一不做,二不休。

37.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8.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9.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0. 远水救不了近火。

4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2. 知人知面不知心。

43. 真金不怕火炼。

44. 纸包不住火。

45.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6. 百闻不如一见。

47.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48.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4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52. 道不同,不相为谋。

5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54.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5.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56. 独木不成林。

57.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5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9. 过犹不及。

6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1.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熟语运用

熟语运用

(三)褒贬颠倒 大多数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词 的感情色彩也会随之变化,有时候,由于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 从而导致误用。如: ①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 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 为观止。 ②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其爱护无所不至,不但 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③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 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五)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 能对人。如: ①使用我们厂的涂料装修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 ②王老师的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③您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例①“篷荜生辉”和例②“抛砖引玉”都是 谦词,不能用于对方;例③“鼎力相助”是敬辞, 不能指称自己。
3、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 的语句。例如:知识就是力量,事实胜 于雄辩等。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 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 语录。
4、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 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例如: (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2)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3)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4)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5)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喻意的歇后语,前半 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则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 后语,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如:东边 日出西边雨,道是词义有所侧重,这便确定了该词语的大致适用对象和 范围。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 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 ①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 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②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 忍痛割爱。 ③这些女孩子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华。

惯用语大全76个惯用语

惯用语大全76个惯用语

惯用语大全76个惯用语惯用语是每个语言中都有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是指在平时生活中大家常用的、有固定用法的一些短语,这些短语表达的意思与其字面意义不完全一致,而且由于长期文化习惯的形成,它们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和固定性。

下面是76个中文惯用语:一、“心甘情愿类”1. 心甘情愿2. 爱屋及乌3. 不遗余力4. 竭尽全力5. 全神贯注6. 一心一意7. 满心欢喜8. 不吝赞美9. 热爱生命10. 全情投入二、“刻薄类”11. 口不择言12. 嘴毒如蛇13. 脑子进水14. 龌龊不堪15. 心胸狭窄16. 尖酸刻薄17. 言辞激烈18. 恶意中伤19. 斤斤计较20. 意气用事三、“积极进取类”21. 越挫越勇22. 勇往直前23. 百折不挠24. 披荆斩棘25. 振作精神26. 愚公移山27. 谋定而后动28. 精益求精29. 追求卓越30. 投机取巧四、“缺乏自信类”31. 口是心非32. 委曲求全33. 装聋作哑34. 力不从心35. 连篇累牍36. 张口结舌37. 无言以对38. 自卑心态39. 话如潮水40. 不自量力五、“难以预料类”41. 九死一生42. 无事生非43. 凤毛麟角44. 如鱼得水45. 以毒攻毒46. 安然无恙47. 五光十色48. 马到成功49. 闭门造车50. 大张旗鼓六、“猜疑谴责类”51. 明知故犯52. 目无全牛53. 狗咬吕洞宾54. 大惊小怪55. 自作自受56. 开门揖盗57. 一蹴而就58. 倒行逆施59. 不识好歹60. 过河拆桥七、“不屑一顾类”61. 轻蔑一笑62. 鸡肋之物63. 理直气壮64. 不以为意65. 笑里藏刀66. 大智若愚67. 草木皆兵68. 自以为是69. 置之不理70. 一衣带水八、“急功近利类”71. 盲目追求72. 不计后果73. 投机倒把74. 求田问舍75. 仓皇出逃76. 欲速则不达以上就是76个中文惯用语。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这些惯用语,因为它们能够简洁、准确地表达人们的想法和情感。

熟语

熟语

此外如“巧夺天工”只能用于人工建造,不 能用于自然景观;“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 妻;“涣然冰释”只指两人消除猜疑嫌隙等 均属这种类型。
五、不明差异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有些题目就是要求 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 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 ① 放在桌上的邮票不胫而走,急得小王满头 大汗。 ②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 面而来,令人__。(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1996年全国高考题) ③ 日寇在华犯下的耸人听闻的罪行,激起全 球华人的强烈愤慨。
①题中,“不胫而走”指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应换用“不翼而飞”,二者适用对象不同。 ②题中,两成语都有眼睛看不过来的意思, 但“应接不暇”更强调在动态的进行过程中, 与题干更贴切。 ③题中“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以让闻 者惊骇,应换用“骇人听闻”,指事实本身 让闻者震惊。
六、不明谦敬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 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 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起来就 容易让人啼笑皆非。 ① 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 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② 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 相助。 ③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 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 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高考题)
2.(2005年高考 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句是 ( )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 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 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殚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 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 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常用俗语惯用语集锦

常用俗语惯用语集锦

常用俗语惯用语集锦常用俗语惯用语荟萃1、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系。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和自显示本领,互相竞赛。

3、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4、白马王子:比喻少女倾慕的理想的男子。

5、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6、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8、半斤八两(一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9、包打天下:包揽打天下的重任。

比喻由个人或少数人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其他人干。

10、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的人。

11、宝刀不老: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

12、报屁股:指报纸版面上的最后位置(含诙谐意)。

例,~文章。

13、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1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15、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16、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也说便宜从事。

17、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

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1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20、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21、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2、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24、炒冷饭(也说“抄现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内容。

25、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常用俗语100例

常用俗语100例

常用俗语100例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时能对熟语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笔者精选常用熟语100个(以惯用语和俗语为主),提供较准确的解释,并举出现当代书证,供师生们参考。

1.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齐鲁晚报》2003/1/30)“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厦门晚报》2003/12/31)2.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

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

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中国青年报》2001/9/20)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

”(《春城晚报》2003/6/5)“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新华网2003/12/16)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上海证券报》2002/7/2)“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大连日报》2002/8/20)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

熟语的分类和用法以及其他相关熟语

熟语的分类和用法以及其他相关熟语

请再想几个关于"四大文学名著"的歇后 请再想几个关于"四大文学名著" 语
完成课后练习
1,根据当前的流行语,再设计一些有趣 ,根据当前的流行语, 和有益的新歇后语 2,成语和俗语互换 , 3,判断成语使用正误,并说出造成错误的原因 ,判断成语使用正误,

谚语
歇后语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骑驴看唱 七上八下. 骑驴看唱 十五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走着瞧.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 本——走着瞧./猪八戒照镜子 走着瞧 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外甥 尽是书( )./外甥 人./孔夫子搬家 孔夫子搬家 尽是书 打灯笼——照舅(照旧). 照舅( 打灯笼 照舅 照旧).
猜"四大文学名著"中歇后语的后半句 四大文学名著"
白骨精化美女 白骨精化美女—— 人面兽心 白骨精说人话 白骨精说人话—— 妖言惑众 李逵遇见李鬼 李逵遇见李鬼—— 真假难分 黑旋风的本名 黑旋风的本名—— 李逵(理亏) 李逵(理亏) 贾宝玉出家 贾宝玉出家—— 看破戏尘 贾宝玉的通灵玉 贾宝玉的通灵玉—— 命根子 发生在贾府里的事 发生在贾府里的事—— 不能当真(真假难分) 不能当真(真假难分) 林黛玉的眼泪 林黛玉的眼泪—— 小心眼
注意语法错误
司空见惯了那种告示牌 漠不关心人民的疾苦
当心前后矛盾
气象部门观测到无妄之灾 两家商店形成鼎足之势 男同胞们独占鳌头 他徒有虚名……差强人意 他徒有虚名 差强人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惯用语的运用
1,除字面意义外,具有深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除字面意义外,具有深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如"打预防针",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药水,常用 打预防针" 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药水, 比喻对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预防 对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预防; 财神爷" 来比喻对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预防;"财神爷"本 意是迷信中让人致富的神,引申为掌管钱财或能 意是迷信中让人致富的神,引申为掌管钱财或能 给人钱财的人; 红眼病" 给人钱财的人;"红眼病"指羡慕别人取得的成 就或财富; 炒鱿鱼" 被单位辞退. 就或财富;"炒鱿鱼"是被单位辞退. 2,惯用语的感情色彩以谐谑,讽刺和贬义为主, ,惯用语的感情色彩以谐谑,讽刺和贬义为主, 褒扬,赞许的很少. 褒扬,赞许的很少. 戴高帽""耍嘴皮子" 拍马屁" ""耍嘴皮子 如 "戴高帽""耍嘴皮子" "拍马屁" "抓辫 子""吃独食""穿小鞋" "吃醋" "钻牛角 ""吃独食""穿小鞋" 吃醋" 吃独食""穿小鞋 ""打退堂鼓 打退堂鼓"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尖""打退堂鼓"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常见惯用语500条

常见惯用语500条

常见惯用语500条1、【侃大山】(惯)指闲聊。

2、【喂脑袋】(惯)指吃饭。

3、【抓大头】(惯)见捉大头。

4、【膛地雷】(惯)比喻冒险。

5、【做人家】(惯)指省吃俭用。

6、【刮胡子】(惯)比喻批评人。

7、【占上风】(惯)指占有优势。

8、【惹乱子】(惯)指引起麻烦。

9、【打杠子】(惯)指拦路抢劫。

10、【打破饭碗】(惯)比喻失业。

11、【抗膀子】(惯)比喻对着干。

12、【抱蜜罐子】(惯)比喻享福。

13、【讨野火】(惯)骂人我麻烦。

14、【赶热灶】(惯)比喻凑热闹。

15、【动肝火】(惯)指发脾气。

16、【下套子】(惯)指设圈套害人。

17、【吃后悔药】(惯)指事后懊悔。

18、【堵窟窿】(惯)比喻偿还债务。

19、【开快车】(惯)比喻加快速度。

20、【戴屎盆】(惯)比喻担坏名声。

21、【扎空枪】(惯)比喻办事落空。

22、【打白赖】(惯)指抵赖,耍赖。

23、【挤讹头】(惯)比喻敲诈勒索。

24、【捣叉子】(惯)指故意挑毛病。

25、【撒野火儿】(惯)指故意闹事。

26、【没骨头】(惯)比喻没有骨气。

27、【踩窝子】(惯)比喻探查底细。

28、【一锅端】(惯)比喻全部消灭掉。

29、【下药捻儿】(惯)比喻设计害人。

30、【下软蛋】(惯)比喻向对方服输。

31、【下锹撅】(惯)比喻使心机害人。

32、【丢在爪哇国去了】(惯)爪哇国:33、【卖后悔药】(惯)比喻事后懊悔。

34、【吊膀子】(惯)指男女轻薄调情。

35、【心不在肝上】(惯)指心不在焉。

36、【打拦头雷】(惯)比喻竭力阻止。

37、【掌刀把子】(惯)比喻掌握权力。

38、【掌印把子】(惯)比喻掌握政权。

39、【磨了半截舌头】(惯)比喻费了许40、【费周折】(惯)指经过许多曲折。

41、【进面糊盆】(惯)形容十分糊涂。

42、【下夹子】(惯)比喻设下埋伏抓人。

43、【乌龟进了瓮】(惯)比喻陷入绝境。

44、【人皮包着狗骨】(惯)骂人不是人。

45、【倒栽葱】(惯)比喻人头朝下摔倒。

46、【做耳目】(惯)比喻替人刺探消息。

学习资料常见熟语99例

学习资料常见熟语99例

学习资料常见熟语99例学习资料常见熟语99例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人们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多用来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或各自拿出本领来互相竞赛。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原比喻道行修到极高的境界,达到百尺竿头的境地,还要更进一步;现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该熟语用于人的思想行为方面,褒义。

3.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可靠,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4.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某种旧事物虽然消失了,但其势力或影响依然存在。

用于人或事理方面,贬义。

5.卑之无甚高论:原指从当前的实际问题来谈,不要过分地发空论了后指眼界较低的、平庸的见解。

用于描绘言谈,也作自谦之辞。

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高的相比,有不够之处;与低的相比,有超过之处。

指处于中间状态,表示满足现状,自我安慰。

用于人或事物的比较,带贬义。

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

用于事物的长时间持续。

8.不打不相识:不经过交手、较量,不能成为知交,多作引语。

9.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到绝路决不死心。

用于描绘人的行为,多含贬义。

10.不登大雅之堂:不能进入高雅的殿堂。

形容某些粗俗的、不被人看重的事物,有时也谦称自己的作品。

多用于描绘文化艺术或一般事物。

11.不费吹灰之力:比喻不花一点儿力气,办事情非常容易。

1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那一件事,就不能增长那一方面的知识。

用于描绘人的阅历。

13.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人或事物差异极大,不能相提并论。

用于人或事物的比较。

14.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超过这处界限,比喻一步也不能超过界限。

多指危险的境界。

15.不赞一词:文章完美无缺,别人不能再为之增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用于人或文章、著作等。

1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入老虎的窝里,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取得成功。

熟语

熟语

成语的来源
4、口头俗语 民间俗成的成语一开始可能产生于口语,后 来被人广泛地引用,然后以书面的形式固定并流 传下来。
铁树开花 投鼠忌器 水到渠成 利令智昏 七上八下 三心二意 一干二净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语的结构
成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复杂,一类是单一结构, 即成语内部凝固成一团,不能分析它的语法结构 。 慢条思理 乱七八糟 逃之夭夭 一塌糊涂 另一类是复合结构,它一般是由前后两部分 组成的结构。
练习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委屈求全 黄粮一梦 礼上往来 得泷望蜀 重蹈复辙 淹没无闻
响扼行云 濯发难数
答案
委曲求全 黄粱一梦 礼尚往来 响遏行云 得陇望蜀 重蹈覆辙 湮没无闻 擢发难数
二、惯用语
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它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与成语形成了鲜 明的对照。 长舌妇 走过场 炒冷饭 傍大款 唱白脸 穿小鞋 拍马屁 吹牛皮 扣帽子 泼冷水 戴高帽 吃定心丸 捅马蜂窝 放空炮 唱空城记 喝西北风 当电灯泡 打小算盘 钻牛角尖 打如意算盘 赶鸭子上架
惯用语与成语
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 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语色彩浓; 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
走江湖 打水漂 捞世界 开小差 吃错药 吊胃口 滚雪球 打圆场 开小灶 炒鱿鱼 背黑锅 走后门
惯用语的核心部分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 其他格式的。 动宾式:耍花招 走后门 走过场 碰钉子 偏正式:闭门 羹 下马威 铁饭碗 主谓式:天晓得 生米煮成熟饭 并列式:假大空 个别也有四个音节和五个音节的。 戴高帽 捅马蜂窝 吃定心丸 捅马蜂窝 唱空城记 喝西北风 八九不离十 不管三七二十一
现代汉语词汇组成

常见惯用语500条

常见惯用语500条

常见惯用语500条常见惯用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们富有形象生动,能够准确传达我们的意思,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500条常见惯用语,并探讨其使用方法和指导意义。

一、描述人物和性格特点的惯用语1. 形容人聪明伶俐:头脑灵活,机智过人,聪明才智,智慧过人。

2. 形容人慷慨大方:好心肠,慷慨解囊,豪爽大方,宽宏大量。

3. 形容人心胸狭窄:小肚鸡肠,见钱眼开,气量狭窄,心胸狭窄。

4. 形容人温文尔雅:君子风度,温文尔雅,和蔼可亲。

以上只是对一些常见描述人物和性格特点的惯用语的介绍,通过这些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惯用语,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二、谈论时间和顺序的惯用语1. 时间流逝:日月如梭,岁月如流,光阴似箭。

2. 顺序排列: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序进行。

3. 进行安排:有的放矢,有备无患,有计划安排。

这些惯用语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描述时间的流逝和顺序的安排,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具有思维条理,使对方更容易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三、描述事物和情感的惯用语1. 形容事物美好: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美丽绝伦。

2. 形容事物恶劣:一无是处,恶劣透顶,丑陋不堪。

3. 描述情感丰富:心情舒畅,情绪激动,兴高采烈,无比快乐。

这些惯用语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能够生动地描绘事物和情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过学习常见的惯用语,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们的交流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意思。

在使用这些惯用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避免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

惯用语是一种辅助语言表达的工具,我们应该灵活运用,使之成为我们表达的一种亮点和互动的桥梁。

惯用语(俗语)名言歇后语(已整理)

惯用语(俗语)名言歇后语(已整理)

惯用语(俗语)名言歇后语(已整理)一、惯用语(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kuì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yān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pèi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塞sè不流,不止不行xíng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fó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风声鹤唳lì,草木皆兵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明枪易挡,暗箭难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谦受益,满招损。

吃一堑,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八字没一撇病急乱投医不打不相识防患于未然赶鸭子上架贵人多忘事无风不起浪无巧不成书英雄无用武之地物以稀为贵先下手为强小巫见大巫依葫芦画瓢换汤不换药久旱逢甘露空口说白话快刀斩乱麻zhǎn老牛拉破车鲤鱼跳龙门鸟枪换大炮千里送鹅毛一鼻孔出气一问三不知百闻不如一见不费吹灰之力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一拆东墙补西壁放长线钓大鱼风马牛不相及恭敬不如从命挂羊头买狗肉过五关斩六将zhǎn 家丑不可外扬九牛二虎之力明人不做暗事牛头不对马嘴英雄所见略同有眼不识泰山冤有头债有主真金不怕火炼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到黄河心不死初生牛犊不怕虎dú此地无银三百两打开天窗说亮话打破沙锅问到底各人自扫门前雪横挑鼻子竖挑眼tiāo今朝有酒今朝醉zhāo近水楼台先得月拒人于千里之外赔了夫人又折兵人逢喜事精神爽无脸见江东父老无事不登三宝殿小不忍则乱大谋móu知其一不知其二宰相肚里好撑船醉翁之意不在酒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江山易改本(秉、禀)性难移既来之,则安之。

常用俗语惯用语类编1000句

常用俗语惯用语类编1000句

常用俗语惯用语类编1000句.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

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熟语惯用语类编
常用熟语惯用语类编
1、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系。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和自显示本领,互相竞赛。

3、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4、白马王子:比喻少女倾慕的理想的男子。

5、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

6、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依然存在。

8、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9、包打天下:包揽打天下的重任。

比喻由个人或少数人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其他人干。

10、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的人。

11、宝刀不老: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

12、报屁股:指报纸版面上的最后位置。

例,~文章。

13、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1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15、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16、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也说便宜从事。

17、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