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课件 第二章 河流地貌1
合集下载
精选-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主要河流地貌类型
![精选-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主要河流地貌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5c26aa4e650e52ea551898b3.png)
46
河口三角洲 Delta
河口可按潮差大小划分为三类 ➢ 强潮河口,潮差大于4米,如钱塘江口; ➢ 中等强度潮汐河口,潮差2~4米,如长江口; ➢ 弱潮河口,潮差不足2米,如珠江口。
潮差对沉积环境的发育有很大影响 ➢ 弱潮河口,三角洲和滨外沙坝发育较好; ➢ 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往往出现潮成三角洲和潮流通道; ➢ 强潮河口有利于形成潮成沙体、潮滩和滨海盐沼。
➢ 河漫滩在河流中下游最发育,极宽广的河漫滩称为冲积平原
33
印度阿格拉市郊的亚穆纳河
Yamuna River in Agra, India
34
Live with water —— Make room for water
35
河漫滩发育过程
• 在河流侧向侵蚀作用下,凹岸被侵 蚀,岸坡后退,在凸岸沉积逐渐形成 小边滩 • 随着边滩的加大,横向环流作用加 强,凸岸的边滩宽度和高度迅速增大, 成为大边滩(雏形河漫滩)。 • 随着河曲的发展,河床继续展宽, 洪水期水流在大边滩上的流速很小, 仅将较细的物质带至其上沉积下来, 使大边滩原河床相沉积较粗的物质上 沉积覆盖了一薄层细粒物质(河漫滩相 沉积物),这时大边滩演变成为河漫滩。
36
河漫滩的结构特征 • 二元结构,下部为较粗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较细 的河漫滩沉积
37
滦河
张褚河
38
河流阶地 Terrace
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 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这种地形称为阶地。
➢ 每一级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两部分组成
39
40
成因
➢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岩石物理风化强烈,同时植被稀少,因 此提供了大量的碎屑物质。
➢ 降雨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洪水流量很大。 ➢ 当洪水流出山口后,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流速降低,水流呈
河口三角洲 Delta
河口可按潮差大小划分为三类 ➢ 强潮河口,潮差大于4米,如钱塘江口; ➢ 中等强度潮汐河口,潮差2~4米,如长江口; ➢ 弱潮河口,潮差不足2米,如珠江口。
潮差对沉积环境的发育有很大影响 ➢ 弱潮河口,三角洲和滨外沙坝发育较好; ➢ 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往往出现潮成三角洲和潮流通道; ➢ 强潮河口有利于形成潮成沙体、潮滩和滨海盐沼。
➢ 河漫滩在河流中下游最发育,极宽广的河漫滩称为冲积平原
33
印度阿格拉市郊的亚穆纳河
Yamuna River in Agra, India
34
Live with water —— Make room for water
35
河漫滩发育过程
• 在河流侧向侵蚀作用下,凹岸被侵 蚀,岸坡后退,在凸岸沉积逐渐形成 小边滩 • 随着边滩的加大,横向环流作用加 强,凸岸的边滩宽度和高度迅速增大, 成为大边滩(雏形河漫滩)。 • 随着河曲的发展,河床继续展宽, 洪水期水流在大边滩上的流速很小, 仅将较细的物质带至其上沉积下来, 使大边滩原河床相沉积较粗的物质上 沉积覆盖了一薄层细粒物质(河漫滩相 沉积物),这时大边滩演变成为河漫滩。
36
河漫滩的结构特征 • 二元结构,下部为较粗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较细 的河漫滩沉积
37
滦河
张褚河
38
河流阶地 Terrace
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 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这种地形称为阶地。
➢ 每一级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两部分组成
39
40
成因
➢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岩石物理风化强烈,同时植被稀少,因 此提供了大量的碎屑物质。
➢ 降雨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洪水流量很大。 ➢ 当洪水流出山口后,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流速降低,水流呈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河流地貌1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河流地貌1](https://img.taocdn.com/s3/m/bb15f29ce518964bce847ccc.png)
➢ 由谷坡和谷底两大部分组成
19
20
1.4 河谷
➢ 按河谷走向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进行分类
顺向谷
顺着原始沉积面或原始构造面倾斜方向发育的河谷,又称顺坡谷。
次成谷
顺向谷支流沿着地质构造软弱地带发育的河谷,生成时代晚于顺向谷。
逆向谷
次成谷被进一步下切侵蚀,所形成与岩层倾向相反的河谷。逆向谷被 侵蚀下切。形成流向又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河谷,为再顺向谷。
从源头最小河流为一级河流 同级的二条河流汇合后的河流增加一级 不同级河流汇流后的河流等于二者中较高者
13
Horton 分级法
Strahler分级法
14
➢ 河流分级Stream order
Shreve分级法
从源头最小河流为一级河流 二条河流汇合形成的河流的级数
为这二条河流级数之和
15
1.3 水系
推移质可能因流速增大转化为悬移质,
而悬移质因流速减小可能转化为推移质
62
2.2 河流的搬运作用
搬运能力
河流
流域面积 (万km2)
年入海水量 (亿m3)
辽河 滦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浙、闽台诸河 珠江
合计
28.97
31.82 75.24 32.92 180.85 23.98 59.22 433
中游河段
➢ 大多位于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
➢ 水量充足、水流落差小、流速缓慢;下切作用小、冲刷与淤积作 用大致平衡,水流向两岸旁向侵蚀,河道弯曲
下游河段
➢ 多位于平原地区
➢ 干流不再有大型支流汇入,河道纵坡平缓,流量大,流速缓;淤 积作用显著,浅滩、沙洲发育,河道宽阔,多分汊
河口河段
2.3 河流的沉积作用 Fluvial Deposition
19
20
1.4 河谷
➢ 按河谷走向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进行分类
顺向谷
顺着原始沉积面或原始构造面倾斜方向发育的河谷,又称顺坡谷。
次成谷
顺向谷支流沿着地质构造软弱地带发育的河谷,生成时代晚于顺向谷。
逆向谷
次成谷被进一步下切侵蚀,所形成与岩层倾向相反的河谷。逆向谷被 侵蚀下切。形成流向又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河谷,为再顺向谷。
从源头最小河流为一级河流 同级的二条河流汇合后的河流增加一级 不同级河流汇流后的河流等于二者中较高者
13
Horton 分级法
Strahler分级法
14
➢ 河流分级Stream order
Shreve分级法
从源头最小河流为一级河流 二条河流汇合形成的河流的级数
为这二条河流级数之和
15
1.3 水系
推移质可能因流速增大转化为悬移质,
而悬移质因流速减小可能转化为推移质
62
2.2 河流的搬运作用
搬运能力
河流
流域面积 (万km2)
年入海水量 (亿m3)
辽河 滦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浙、闽台诸河 珠江
合计
28.97
31.82 75.24 32.92 180.85 23.98 59.22 433
中游河段
➢ 大多位于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
➢ 水量充足、水流落差小、流速缓慢;下切作用小、冲刷与淤积作 用大致平衡,水流向两岸旁向侵蚀,河道弯曲
下游河段
➢ 多位于平原地区
➢ 干流不再有大型支流汇入,河道纵坡平缓,流量大,流速缓;淤 积作用显著,浅滩、沙洲发育,河道宽阔,多分汊
河口河段
2.3 河流的沉积作用 Fluvial Deposition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课件2.1流水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课件2.1流水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4f248b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b.png)
结合概念和图片说说滑坡 和泥石流差别。
三、滑坡和泥石流
2015年11月13日, 遂昌苏村发生了大 型山体滑坡。
推测滑坡多发地区 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陡峻、地质构造 复杂、岩石风化破碎。 地区雨季长,降水多。
2.滑坡发生条件 1.岩体比较破碎; 2.地势起伏较大; 3.植被覆盖较差。
遂昌苏村山体滑坡
A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A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 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 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 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从冲积扇扇顶端到扇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 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堆积, 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 明显的分选性。
二、流水堆积地貌
地貌景观
位置
特点(实例)
冲积扇( 洪积扇) 冲积平原 江心洲
三角洲
沟谷出口处
河流中下游、 盆地
➢河流阶地地面平坦, 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土壤较为肥沃。
思考:图中一二三级阶地,哪个形成的最早?
三级阶地
河谷地区:河流阶地
详解教材:流水侵蚀地貌——河流阶地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 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 场所? 提示: (1)河流阶地地势平坦,便 于耕作。 (2)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临近河流,水源丰富, 方便取水,又不被洪水淹没 (4)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自然地理学之流水地貌
![自然地理学之流水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42827d856bec0975f465e2d4.png)
中游
下游
(二)河床
河床——平水期河水所占据的谷底部分。
1、河床纵剖面:从河源到河口,沿河床 最低点所作的连线。为一上凹形曲线。 河 源 上游:比降大,水量小,下蚀受限; 中游:下蚀最快; 下游:比降小,水量大,堆积旺盛;
海 拔 高 度
均衡剖面
水平距离
河 口
2、河床的平面形态
①顺直型(河床曲折率<1.5): 浅滩与深槽相间分布,间距为5 — 6 倍河 床宽度。 ②弯曲型(河床曲折率> 1.5): 自由曲流:分布于冲积平原上; 深切曲流:分布于山地区。 ③分汊型: 其发展取决于汊道的分沙比和分流比。 ④散乱型: 河床比降大,水量变化大;宽浅,无固定 主槽。
③河漫滩阶段
雏形河漫滩形成以后,谷底进 一步扩宽,滩面再度淤高,洪水时 由于滩面水深变浅而流速减小,洪 水中的大量悬移质就可以在那里沉 积下来,构成由粉砂及粘土组成的 沉积层。这样雏形河漫滩就发展成 为真正的河漫滩。
河漫滩的特征
河漫滩具二元结构,下部为较粗的河床沉积物, 上部为较细的河漫滩沉积;河漫滩占据了谷底 的大部分,滩面向内侧缓缓倾斜。 河 床
★流水机械侵蚀的类型
①片蚀(面蚀):面状水流对地表的侵蚀,结 果使地面高度均匀降低; ②下蚀(下切、垂直侵蚀):线状水流对河谷 或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 加深;下蚀在上游及山地区最强烈; ③侧蚀(旁蚀、侧向侵蚀):线状水流对河谷 或沟谷两坡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 拓宽;侧蚀主要发生在河(沟)床凹岸; ④溯源侵蚀:线状水流向河谷或沟谷的源头进 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伸长;
②汊道型河漫滩:是心滩并岸而成的 河漫滩的类型 河漫滩。洪水期心滩的两侧对岸发生 强烈侵蚀,泥沙通过底流带到心滩两 岸堆积,成为高起的沙堤,沙堤之间 为洼地。 ③堰堤型河漫滩:发育于顺直或微弯 河床的两岸。 微地貌由河岸向陆可分为三个部 分:天然堤带、泛滥平地带、湖沼洼 地带。
课件河流地貌共30页文档
![课件河流地貌共3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5d6cf127d3240c8447efb8.png)
冲积平原
洪积—冲积平 原发育于山前
冲积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 各分布于哪里?
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 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河漫滩平原发育 于河流中下游
冲积扇
洪积扇
洪冲(积冲-)洪积积扇平原——发育在山前
BB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A B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
河漫滩
角洲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 形,顶端到边缘地 势逐渐降低,堆积 物颗粒由粗变细
地势平坦、宽广
地势平坦,河网稠 密
下图表示一种重要的地貌形态,读图回答4~6题:
4、该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B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A
5、关于该地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并不是所有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形成这种地貌
河流侵蚀不同形式比较表
作用形式 概念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 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 头方向伸长
垂直于地面的侵 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 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 向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展宽,河 流向横向发展
河谷的演变 初期 河谷横剖面呈__V_形 _下__蚀___ 和_溯_源____侵蚀为主
(2)某勘探队在 C 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 , 请
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粘土、粉砂、砂、砾石 _, 其理
由是 颗粒大 ,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 颗粒小、比重小 的后沉积 (3)小岛 D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 , 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为什么 ?
与北岸相连
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 , 河水在流动过 程中 ,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向右偏转 ; 因而南岸侵蚀 , 北岸则泥沙堆积
洪积—冲积平 原发育于山前
冲积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 各分布于哪里?
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 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河漫滩平原发育 于河流中下游
冲积扇
洪积扇
洪冲(积冲-)洪积积扇平原——发育在山前
BB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A B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
河漫滩
角洲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 形,顶端到边缘地 势逐渐降低,堆积 物颗粒由粗变细
地势平坦、宽广
地势平坦,河网稠 密
下图表示一种重要的地貌形态,读图回答4~6题:
4、该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B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A
5、关于该地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并不是所有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形成这种地貌
河流侵蚀不同形式比较表
作用形式 概念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 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 头方向伸长
垂直于地面的侵 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 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 向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展宽,河 流向横向发展
河谷的演变 初期 河谷横剖面呈__V_形 _下__蚀___ 和_溯_源____侵蚀为主
(2)某勘探队在 C 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 , 请
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粘土、粉砂、砂、砾石 _, 其理
由是 颗粒大 ,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 颗粒小、比重小 的后沉积 (3)小岛 D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 , 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为什么 ?
与北岸相连
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 , 河水在流动过 程中 ,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向右偏转 ; 因而南岸侵蚀 , 北岸则泥沙堆积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43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43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b312223b3567ec112d8a7d.png)
P81 活动: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 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 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 的发育
地势低、气候较温暖, 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 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 表水资源较丰富,有肥 沃的土壤
平原
聚落分布最为密集, 有的沿河发展,形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成沿河聚落带;有 水源丰富,河网密布, 的沿海岸发展,形 有便捷的河运和海运 成沿海岸聚落带
聚落形状 带状 条带状
河谷的演变
初期
V型
直
为什么?
后期
槽型
弯
2 、河谷在三个发育时段的形态演变
(1)发育初期
横剖面成 V型
下蚀、 溯源侵蚀 河谷加深、延长
初初期期
PP 后期
溯源
使
侵蚀
河
谷
R
延
长
Q
P
根据此图中侵蚀作用与瀑布 的关系,你是否认同“数万年 后虎跳峡可能不在当前位置” 的观点,为什么?
是;溯源侵蚀
请画出若干年后,河床由于下蚀可能形成的新 的河床纵剖面线。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以河谷为例 以冲积平原为例
河流地貌对聚 落分布的影响
冲积平原对聚落分布的有利条件 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位置的影响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b348d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7.png)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搬运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进入平原, 地势平缓,河道开阔,速度减慢,搬运的物质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 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
冲积扇实景图
思考:
(1)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布在河流冲出山口的位置。
(2)哪些因素影响冲积扇的大小?
堆积,最后形成九曲回肠的河道。
曲流
荆江 河漫滩
河漫滩
1、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的河道。 2、河漫滩与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 3、说说河谷的特征。
河漫滩:凸岸水流较慢,河床坡度较缓,利 于泥沙沉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 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凸岸
凹岸
荆江
1、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的 河道。 2、河漫滩与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 3、说说河谷的特征。
(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冲积平原:首先考虑洪水的威胁,多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通常,河运的起点与终点、两河交汇处、河流入海口、过河点等 是货物的集散点,容易形成城镇。
长江三角洲
想一想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的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 ①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 ②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 ③流速慢 ④较弱的潮流影响或反向的顶托作用。
总结: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
活动:
(1)对比1990年和2016年的影像图,描 述图示河道形状的变化。
相较于1990年,到2016年时图示河道形状相对平直 了,原来的一个曲流已消失不见。
河流在不断下切侵蚀河谷时,侧蚀作用加强,河谷 展宽。同时形成不同期次的泛滥平原,先前河谷的 高度会位于洪水位以上,呈现出阶梯状分布的河谷 地形。河流阶地是侵蚀和沉积交替进行的。阶地越 向高处,年代越老。
冲积扇实景图
思考:
(1)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布在河流冲出山口的位置。
(2)哪些因素影响冲积扇的大小?
堆积,最后形成九曲回肠的河道。
曲流
荆江 河漫滩
河漫滩
1、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的河道。 2、河漫滩与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 3、说说河谷的特征。
河漫滩:凸岸水流较慢,河床坡度较缓,利 于泥沙沉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 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凸岸
凹岸
荆江
1、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的 河道。 2、河漫滩与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 3、说说河谷的特征。
(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冲积平原:首先考虑洪水的威胁,多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通常,河运的起点与终点、两河交汇处、河流入海口、过河点等 是货物的集散点,容易形成城镇。
长江三角洲
想一想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的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 ①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 ②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 ③流速慢 ④较弱的潮流影响或反向的顶托作用。
总结: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
活动:
(1)对比1990年和2016年的影像图,描 述图示河道形状的变化。
相较于1990年,到2016年时图示河道形状相对平直 了,原来的一个曲流已消失不见。
河流在不断下切侵蚀河谷时,侧蚀作用加强,河谷 展宽。同时形成不同期次的泛滥平原,先前河谷的 高度会位于洪水位以上,呈现出阶梯状分布的河谷 地形。河流阶地是侵蚀和沉积交替进行的。阶地越 向高处,年代越老。
自然地理学河流地貌
![自然地理学河流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37d9fe9c3968011ca2009192.png)
弯
道
凹岸
凸岸
环
流
弯曲河床的水流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右岸,使
其水位抬高,形成表层向右岸而底流向左岸的横向环流,造成 右岸侵蚀,左岸堆积的现象,形成小边滩,边滩促进环流作用, 并随着河谷拓宽而不断发展为大边滩,汛期大量悬移物质堆积 于大边滩上,逐渐发展成河漫滩。
河漫滩或冲击平原上,河流凹 岸(右岸)的侵蚀与凸岸(左岸) 的堆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 的河曲。河曲两相邻凹岸的曲流颈 因河流侧蚀而变窄,最终可被洪水 冲决,这就是曲流的裁弯取直,被 裁去的河流成为牛轭湖。图5-17
②弯曲型: 自由曲流:分布于冲积平原上; 深切曲流:分布于山地区。
③分汊型: 其发展取决于汊道的分沙比和分流比。
④散乱型: 河床比降大,水量变化大;宽浅,无固定 主槽。
(三)河漫滩
指洪水期被淹没而平水期出露水面的谷底滩地。
广阔的大型河漫滩称为 “ 泛滥平原 ” 。
发育过程:滨河床浅滩→雏形河漫滩→河漫滩;
阶 地 沉 积 物
阶地的类型
根据形态和结构特征,河流阶地可 划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 和埋藏阶地等四种基本类型。
①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有时阶地面 上残留极薄层河流冲积物。它多发育在 河谷上游及山区河谷中。这种阶地的阶 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不同的岩层而成。
②堆积阶地: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所组
河口湾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河流 输沙量较大时,河口湾将被泥沙充填而变 成三角洲,如长江、多瑙河和密西西比河 三角洲等都是由古代河口湾演变而成;二 是河流输沙量少或构造下沉时,河口湾都 将得到保持。
(五)三角洲与河口湾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而在河口区形成 的堆积平原称为三角洲。其平面形态像希 腊字母“△”(delta),顶点朝向河流上游, 底边靠海。该术语最早(公元前 5 世纪) 用于描述尼罗河三角洲。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地理优秀课件2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地理优秀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98985a68a58da0116d17496f.png)
山前 中下游 入海口
Page 9
洪积扇
洪积冲积平原
分布:山前(山麓)
10
A
B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11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12
三角洲平原
分布:河流入海口
1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Page 6
问题探究二: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VA〈VB
A
B
凸岸 A
B 凹岸
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Page 7
河流堆积地貌
定义: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 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 来,形成堆积地貌。
典型地貌:冲积平原 洪积—冲积平原
组成: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 优秀课件1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 优秀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57b035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64.png)
后期 下游
图例
侵
蚀 向下、源头侵蚀 向两岸侵蚀
方 向 、
加深和延长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影
拓宽
响
形状 V形
向两岸侵蚀
拓宽
U形
拓展:长江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的差异
沱沱 河
通天 河 玉树
金
沙 江
江 川
宜宾
武汉
荆
枝城 江 长
洞庭湖 城陵矶
扬子江 扬州 镇江
南京
江
鄱阳湖
拓展:长江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
向源头侵 蚀和向下 侵蚀为主
凸岸
A
A
B
B 凹岸
A
B
凸岸
A
凹岸
B
A
B
探究题
读图回答
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哪一处适合淘金?简述原因。
A处需加固。因为A处为凹岸 易被侵蚀。
B处适合淘金。因为B处为凸 岸,可能有含金矿砂 堆积。
发育后期
•横剖面成 U 型
•〔河谷宽而浅〕
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侧蚀〕
河流的侵蚀地貌—----河谷 阶段 初期 上游 中期 中游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分布:河流入海口
三角洲 原因: 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
进入海洋,如果河流入 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流 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 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冲积平原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形成过程
地势趋缓、河道开阔
流速减慢,泥沙堆积
洪(冲)积扇
不断扩大彼此相连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 区较为常见。〔山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锦绣谷
金沙江虎跳峡
26
金沙江
27
28
尼洋河,西藏
29
1.5 河流的分段
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可能是冰川、湖泊、沼泽 或泉眼。
➢ 一般以流域内最长的支流为河流的正源
长江源头 30
1.5 河流的分段
上游河段
➢ 位于山区或高原,两岸多高山
➢ 河道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变幅大,暴涨暴落;下切力强,河床 深狭,多急滩瀑布
➢ 河流分级Stream order
Gravelius分级法
干流为1级河流 直接入干流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也称2级河流 汇入一级支流的河流称为二级支流, 也称3级河流 以此类推到河源
Horton 分级法
最小的不分枝的河流属于1级河流 只接纳1级的河流属于2级河流
Strahler分级法
➢ 流域宽度
流域面积除以流域长度
11
1.2 流域
➢ 流域形状
形状系数——流域面积除以流域长度的平方 流域延长系数——流域长度与相等于流域面积的圆的直径的比
值 流域的不对称系数——左右岸面积之差与左右岸面积平均值的
比值
K = (F左-F右) / [(F左+F右)/2] = 2*(F左-F右) / A
1.2 流域
流域的几何特征
➢ 流域面积
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几何图形的平面投影面积
➢ 流域长度
流域出口断面沿主河道到流域最远点的距离 流域出口断面至分水线的最大直线距离 流域平面图形几何中心轴的长度(也称流域轴长)
以流域出口断面为圆心作若干不同半径的同心圆,量出各圆周 与流域边界线交点所组成的圆弧中点,各弧长中点连线的总长 度即为流域几何轴长;
中游河段
➢ 大多位于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
➢ 水量充足、水流落差小、流速缓慢;下切作用小、冲刷与淤积作 用大致平衡,水流向两岸旁向侵蚀,河道弯曲
下游河段
➢ 多位于平原地区
➢ 干流不再有大型支流汇入,河道纵坡平缓,流量大,流速缓;淤 积作用显著,浅滩、沙洲发育,河道宽阔,多分汊
第二章 河流地貌
Fluvial Landforms
第一节 水系与河谷
1.1 河流River
河流是水流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地表 线形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性天然水道 的通称。
河流补给来源
➢ 雨水补给 ➢ 冰雪融水补给 ➢ 地下水补给
3
1.2 流域Catchment
流域是由分水岭包围的集水区域
➢ 流域最终目的地
海洋——外流流域 内陆——内流流域
4
亚马逊河(巴西的母亲河) :世 界第一大河,水系全长6,751 公里,亚马逊平原面积705 万平方公里。
5
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 :世界第二大 河,水系全长6,671公里,流域 335万平方公里。
6
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长河,水系全长6,300公里,流 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
➢ 水系形状Drainage patterns 树枝状水系 平行状水系 格子状水系 长方状水系 放射状水系 环状水系 分散洼地状水系 扭曲状水系
16
17
放射状水系
大加那利岛
(Canary Islands加那利群岛之一)
18
1.4 河谷Valley
河谷是河流流经的长条形倾斜凹地 河谷基本形态
➢ 由谷坡和谷底两大部分组成
19
20
1.4 河谷
➢ 按河谷走向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进行分类
顺向谷
顺着原始沉积面或原始构造面倾斜方向发育的河谷,又称顺坡谷。
次成谷
顺向谷支流沿着地质构造软弱地带发育的河谷,生成时代晚于顺向谷。
逆向谷
次成谷被进一步下切侵蚀,所形成与岩层倾向相反的河谷。逆向谷被 侵蚀下切。形成流向又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河谷,为再顺向谷。
➢ 流域平均坡度
流域平均高差与平均长度之比 J=(a1J1+ a2J2+...+ anJn)/A
其中:J —— 流域平均坡度;Ji —— 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平均坡度; ai —— 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面积,km2;A —— 流域面积,km2
12
1.3 水系Streams
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所属各级支流共同组成的 河流系统
23
纵谷类型
24
河谷类型
➢ 形态分类
峡谷
谷地很深、谷坡较陡、谷底初具滩槽雏形的河谷,横剖面
呈“V”字形。
发 展
宽谷
程
具有宽广而平坦的谷底,河床只占有谷底的一小部分,横
度
剖面呈浅“U”字形或槽形,有河漫滩发育。
复式河谷
具有复杂结构的河谷,有阶地存在,横剖面呈阶梯状,又 称成形河谷。
25
7
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母亲河): 世界第四大河,水系全长 6,270公里,流域面积298万 平方公里。
8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水系全长1,900公里,流域面积
79.5万平方公里。
9
8391 ft*0.3048=2558 m
落基山脉由众多小山脉组成,这 条巨大的山脉南北狭长,北至加拿大 西部,南达美国西南部的得克萨斯州 一带,几乎纵贯美国全境。除圣劳伦 斯河(Saint Lawrance River,加拿大的 母亲河)外,北美几乎所有大河都源于 落基山脉,是大陆重要分水岭。 10
偶向谷
成因和延伸方向与制约因素关系不明的河谷。
21
褶曲构造地区河谷类型 C—顺向河;S—次成河;O—逆向河;R—再顺向河
22
按河谷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进行分类
➢ 纵谷
延伸方向与地质构造一致或近乎一致的河谷,包括 断层谷、向斜谷、背斜谷、单斜谷、地堑谷等。
➢ 横谷
延伸方向与地质构造或地层走向成正交或近乎正交 的河谷,如逆向谷、先成谷等。
➢ 分水岭Watershed——集水区域周围最高点的连线
地面分水线:汇集地表水的界线 地下分水线:汇集地下水的界线
➢ 流域一般指地表水的集水区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一般以山脊的连线作为分水线 在平原,不大的地形凸起、铁路和堤防都可能成为分水线
➢ 闭合性
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基本重合的流域 不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不重合的流域
从源头最小河流为一级河流 同级的二条河流汇合后的河流增加一级 不同级河流汇流后的河流等于二者中较高者
13
Horton 分级法
Strahler分级法
14
➢ 河流分级Stream order
Shreve分级法
从源头最小河流为一级河流 二条河流汇合形成的河流的级数
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