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针刀松解多裂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骨科杂志, 9 2 1 6 4 2 4 4 19 , 2(): 2 — 2 .
【] 1 李生平 . 3 3 3 例儿童 陈旧性孟 氏骨 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 . 江民族 J 右 ]
医学院学报 , 0 2 2 (): 6 . 20,4 4 5 1
[ 】宋舸, 1 5 陈丹, 马晓春 , 儿童陈 旧性孟 氏骨折合并桡 神经深 支损 伤 等. 手术疗效 分析 I 中华小 儿外科杂 志, 0 1 2 4 3 4 36 J 1. 20 , 3( ): 3 — 3 .
( 任编辑 :常 海庆 ) 责
【】 曲家 富, 晓山, 6 赵 马松立. 儿童陈 旧性孟 氏骨折三种手 术方 法的 比 较 [. 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94 1 3 12 13 ] 19,5( ):4—4 .
o a r lc a l c o i e t e a u o o sswa 9 fs c a lb o k c mbn d wi t c p tmy l i s 8 . a n h h y
收 稿 日期 :2 1- 6 2 修 回 日期 :2 1- 7 2 0 10— 1 0 10 — 9
[ s a t O jc v T bev eajnt eh r et f c mut d syiw m u oo et gteo akadlg Abt c r ] bete oo sre h d ci ea ui e et f lf u s i a p tmyi t ai wb c i t u vt p c o i i l s c nr n h l n e
[】 胡健, 3 邱维胜, 胡学富. 尺骨截骨治疗儿童陈 旧性孟 氏骨折 [ 临 J ].
针刀整体术式联合髂腰肌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解析
针刀整体术式联合髂腰肌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解析叶勇;罗容;范升;申韬;汤伟;孙梦龙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22(28)1
【摘要】分析近20年来现代医学和中医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成果,从针刀弓弦力学理论、网眼理论、肌筋膜链理论、腰椎-骨盆-髋关节运动模式、传统中医经筋理论等方面,系统阐述腰椎-骨盆-髋关节肌筋膜张力失衡的发病机制"。
回"字形整体松解术联合髂腰肌松解可以从点、线、面方向打破弓弦力学三维病理构架,重构椎管内外的"压应力"和"张应力"平衡,减轻病理产物对神经、血管的多点卡压,从而缓解或临床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页数】4页(P110-113)
【作者】叶勇;罗容;范升;申韬;汤伟;孙梦龙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9
【相关文献】
1.整脊手法+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2.牵整手法联合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3.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整脊临床观察
4.超声引导针刀松解联合腰方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5.正骨手法联合针刀松解腰方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定位新思路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 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 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 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 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 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 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 (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 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 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 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 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 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 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 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 (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 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 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少阴肾经脉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 之下,邪走(1)足心,出于然谷(2)之 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 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貫脊属肾,络膀 胱。
大、小腿的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足背母趾麻木,偶可足下垂, 母趾背伸无力。
3、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 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后外侧及外侧三足趾的足背麻木,偶 有足跖屈及屈趾无力。
4、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马尾神经受累,腰背、 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防区 麻木,膀胱及直肠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木,以至二便失常。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阳明胃经脉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1) 旁约太阳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环唇,下交承浆(3),却循颐(4)后下廉,出大迎 (5),循颊车(6),上耳前,过客主人(7),循发际, 至额颅(8)。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局 19 9 5年颁 布的《中医病症诊 断疗 效标
准》 定 。① 临 床 治愈 : 腿 痛 消 失 , 拟 腰 症
状、 体征 完 全 消 失 , 恢 复原 工 作 ; 好 能 ② 转: 腰腿 痛 减 轻 , 部 活 动 功能 改 善 , 腰 症 状、 体征部分 消失 或减 轻。③无 效 : 症状 、
盘同位 棘 突 间 ( 间韧带 及 侧 隐 窝治 疗 棘 点) 旁开 15~ e 关 节 突关节 囊治 疗 , . 2 m(
点) 2 5~3 5 m( 突问韧 带 及椎 问孔 ,. .c 横 外 口治疗 点 ) 记、 标 消毒 、 巾 , 铺 医者戴 一 摘 要 目的 : 观察针 刀治疗腰椎盘 突 出 次性 帽子、 口罩及无 菌 手套 。③ 操 作 ; 各 点骨面至皮下 局部麻 醉 ; 选用 3号 针刀 ,
出部分仍 然 存 在 , 于原 位 的现 象较 少 复
见 , 明该病 的治疗并 非一定要祛除或还 说 纳突 出的髓核 。针刀切割棘 间韧带 , 小关
针刀并行“+” 字切割关 节囊 。然后将 针
刀斜 向外侧 , 于关节 突的外侧 缘铲切 2~
增加 时加 重 , 卧床 则 减 轻 。可 有 脊 柱侧
一
般 资料 : 本研究共收集 12例腰椎 4
者有向下肢放散的酸胀感 。若无 , 可将 针 刀紧贴下关节突 内缘骨面 , 继续缓 慢深入
约 15 m。若有触 电感则 出针 , 无触 电 .e 若 感或放散感 , 可将针刀 向内下方稍 作摆 动
1 ~2下 , 幅度 不 超 过 05 m, 针 按 压 针 .e 出
针快速进针 。患侧背俞 穴进 针 至关节 突
骨面后退针 至皮下 , 调整针 尖 向外 , 再 使 针尖贴关节突外缘深刺 , 至出现相应 神经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图 13-2-03 椎间孔外口的韧带
(图片引自“兰州学 术会议讲座”-南方医科 大学 李义凯 教授
腰椎间孔韧带是 由腰方肌筋膜延续 凝聚而成,也可能 来自后纵韧带,即 为后纵韧带在椎间 管处的延续。体横 下韧带L1无,而L5最 多。
屈伸运动
向两侧面侧屈 失状面滑动 横断面滑动 向左侧旋转 向右侧旋转
预负荷下的椎间盘及椎间盘—椎体连接的自稳定
由终板传递给间盘的轴向压力,75%有髓核承担。而髓核沿 水平方向传递一部分力给纤维环。
髓核的吸水性 髓核位于终板平面的中央,该区域有 软骨覆盖,横向上有很多微孔,通过微孔与椎体松质 骨相联系。
局部相关解剖
腰椎:腰椎具有支持、活动和保护功能。前二 者分别由椎体、间盘与关节完成,而保护主要指椎 管与椎间管对脊髓及神经根的保护,脊柱整体对内 脏的保护。
椎管:下位两个椎管呈三叶型,向两侧延伸的 部分叫做侧隐窝。侧隐窝内向硬膜囊开放,外连椎 间孔,正常情况下其横切面约呈等腰三角形。侧隐 窝、椎间孔正好在相邻两个椎体间盘的同一水平, 靠内部分前壁为椎间盘的侧部,后壁为黄韧带,即 称盘黄间隙。腰脊神经根经侧隐窝进入椎间孔。
1、关节突 2、椎间盘 3、椎旁肌肉
脊柱的韧带
1、前纵韧带 2、后纵韧带 3、黄韧带 4、棘间韧带 5、棘上韧带 6、7 纤维环 8、髓核 9、 (N)
外周纤维垂直,中心纤维呈几乎水平走向。
似旋转接头的髓核 这一非常灵活的关节具有6个活动自由度。
病因病理及
症 1、腰椎间盘突出 的发病机制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85108投稿邮箱:sjzxyx88@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刘光奇(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四川 彭州)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方法 对于所抽取的200例接受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结果 200例患者中,治愈141例,有效5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5%。
结论 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解除了引起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重新恢复了腰部的力平衡以及受力曲线,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手法;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5.067本文引用格式:刘光奇.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08-109.·临床经验·0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主要表现是腰腿痛,且疼痛多较剧烈,该病症属于常见病,但严重时对患者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临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方法众多。
笔者通过近5年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性126例,女性74例;年龄为18-85岁,平均年龄(40.19±2.41)岁;病程为3d-10年;病症类型:53例为L5/S1,77例为L4/5 ,14例为L3/4 , 56例为两个以上椎间盘突出者。
1.2 诊断依据所选200例患者均经CT 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判定标准为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疗效观察
【 摘
要 1 目的:评价针刀松 解术在腰椎 间盘 突出症 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 法:腰椎 间盘突 出症 ( 后外侧 突出型 )患者 1 1 6
例,采用数字 随机分组法,治疗组 5 8例 ,对照组 5 8 例 。治疗组应用针 刀松解术 ,通过针刀触激腰疗程 2个 月。结果:治疗组 5 8例 ,针 刀治疗 2个月后评价 疗效 ,临床治愈 2 2例,好 转 3 4例 ,总有效 率9 6 . 5 5 %。患者最少治疗 1 次 ,平均治疗 4 . 8 次 。治疗组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 义 ( P < 0 . 0 1 o治疗组无明显的
a c upot om e I ys 1 s t he r a py
杨 火祥 刘玲 玲 宋 琴 ( 上 海市 松 江 区九 亭 医院 , 上 海 ,2 0 1 6 1 5 )
中图分类号:R 3 2 3 . 3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1 8 - 0 0 4 4 . 0 2
C l i n i c a l J o u na r l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3 V o 1 . ( 5 ) N o . 1 8
针 刀 松 解 术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5 8例 疗 效 观 察
Cl i n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n t r e a t i n g 5 8 c a s e s O f l u mb a r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wi t h
d i f e r e n c e w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f 尸 < 0 . 0 1 ) . T h e r e w a s n o o b v i o u s u n t o w a r d r e a c t i o n i n t r e a t e d g r o u p . C o n c l u s i o n : A c u p o t o me l y s i s
侧隐窝注药和针刀松解术治疗腰腿痛的研究和应用
侧隐窝注药和针刀松解术治疗腰腿痛的研究和应用山东疼痛临床研究中心(250021)宋文阁傅志剑马玲赵松云李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进路,使消炎镇痛液更集中地作用于病变神经根,或将胶原酶直接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而摆脱大型X线机的限制,或利用针刀切割黄韧带、松解被粘连卡压的神经根,更简便有效地治疗腰腿痛。
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腰椎X线平片CT资料分析,设计出经小关节内缘到达硬膜外腔侧隐窝的进路,经影像学证明其可行性、安全性之后,应用于临床。
结果:经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2例,近期优良率90.00%,远期优良率93.1%;经侧隐窝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神经根炎196例,其中142例配合溶盘和针刀松解.优良率90.00%;经侧隐窝针刀松解治疗溶盘或消炎镇痛液注射后仍有症状残留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158例,优良率91.2%;侧隐窝非骨性狭窄39例,优良率85.14%,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症状复发病10例,7例有效。
结论:侧隐窝注药并结合针刀松解是治疗腰腿痛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并不需要在X线监视之下操作。
关键词侧隐窝注药针刀松解术腰腿痛治疗研究1996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中心研究设计了硬膜外腔侧隐窝穿刺进路,注射胶原酶溶解突出椎间盘,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神经根炎,并用针刀松解、切割肥厚黄韧带,松解神经根粘连,治疗腿痛病人415例,取得满意效果。
一、侧隐窝穿刺进路的研究和设计经脊柱标本、模型的研究,尸体解剖,发现经小关节内侧缘垂直进针,是到达侧隐窝的最短进路。
经50份CT片测量,证明在L4-5、L5-S1水平,小关节内缘间距大于同水平的硬膜囊横径分别在4mm和gmm以上,故经小关节内缘进针不会损伤硬膜囊。
在确定了小关节内缘进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之后,对该进路的穿刺方法进行了设计。
先测量等比例或算自成等比例腰椎正位X线平片的患侧小关节内缘距后正中线的距离,据此在病人身上确定小关节的皮肤投影点(A)点,即进针点。
9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三)双卡综合症及多卡综合症
神经双卡综合症:一条神经近侧受到卡压或损伤,除 了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外,还可使该神经的远侧对卡 压的易损伤性增强,原来并不引起神经损伤的压力, 即可导致卡压性损伤。
神经多卡综合症:同上所述,神经近侧损伤,导致其远侧多 处出现卡压性损伤。
术后病人卧床休息3天,1周内避免腰部剧烈活动。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图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图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三)针刀腰椎间孔口纤维隔松解术
1、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神经根紧张性损伤者。 2、临床特点:患者腰腿痛明显,相应椎旁压痛放射痛明显,
4、笔者10年余来试以针刀为主,从松解继发 性卡压点入手治疗腰突症数千例,腰突症手术 后综合症近千例,获得满意疗效。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四、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针刀治疗可选用于各类各期的腰突症,亦可与其它 治疗方法相配合。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2、禁忌症
针刀疗法作为一种闭合手术方式,有与各种手术相同的一 些原则性禁忌症。如:
①感染性疾病 ②严重内脏疾患的发作期
③施术部位皮肤破损,局部红肿热痛及皮肤疾患 ④施术部位深部脓肿
⑤凝血机制不健全者。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二)针刀腰椎后关节囊及腰神经后内侧 支松解术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3、神经轴流是双向性的。 上位卡压可影响下位轴流,下位的卡压亦可影响上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配合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癜 提供 一种新 的方 法 , 值 得深 入研 究 。
参 考文 献
[ 1 ] 叶任 高 . 中西 医 结 合 肾 脏 病 学 E M] .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
版社 , 2 0 0 3: 2 8 8 .
E 2 ] 陆再 英 , 钟南山. 内科 学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4 7 0
为 1个疗程 , 3疗程 为 1周期 , 共观 察 2 个周期。
陕西 中医 2 0 1 4年 第 3 5卷第 4期 侵 。热 伤血 络 , 血 溢 肌肤 而 为紫 斑 } 热久伤 阴, 阴虚 火 旺, 肾络受损 , 血液妄行, 下 溢 膀胱 而为 尿 血 。本 研 究
疗效标 准
敏、 抗感 染 、 改善 血 管通 透性 为 原 则 , 若 伴 有 肾脏 损 害 者 加用 糖皮 质激 素 , 大 多数 患者都 能 治愈 , 但 是容 易 复 发, 且使 用激 素易 带来 一定 的副作 用 , 而 中 医 中药 对 过 敏 性紫 癜 的治疗 优势 显著 , 有着 稳定 而确切 的疗 效 。
版社 , 2 0 0 3 : 2 8 8 — 2 8 9 .
( 收稿 2 0 1 3 - 1 1 - 1 2 ; 修回 2 0 1 3 — 1 2 一 l 2 )
循 常道 ; 或食异 物, 素体不受 ; 或药物 过敏 , 致 热 毒 入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临床疗效观察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针刀松解术适当结合手法腰椎整复。
结果:本组选择相关病人168例。
临床治愈135例,占80.03%;显效30例,占17.85%;总显效率为98.2%。
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手法腰椎整复是当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prolapse LDP )在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中占33%左右,用手术疗法副作用大、疗效低、费用高,常规非手术疗法疗效甚微,是临床上棘手的疾病。
我们选择适应症相符的病例进行针刀松解术适当结合手法腰椎整复取得了显著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又叫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脱出症,是腰骶腿痛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2007年5月以来,我们用消痛液注射加针刀松懈术治疗腰突症168例(以下简称针刀租),同时将2007年5月以来用消痛液注射加针刺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下简称针刺组),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①针刀组:168例患者,男性109例,女性59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47.5岁,其中30岁以下29人,30-50岁者104人,50岁以上者35人;病程最短者25天,最长者16年。
平均4.2年,其中一年以内者59例,1-5年者83例,5年以上者26例;病变部位在L3-4者102例,在L5-S1者45例,在L4-S1L5-S1者21例。
②针刺组:126例患者,男性86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4岁,平均43.5岁,其中30岁以下者23人,30-50岁者78人,50岁以上者25人;病程最短者20天,最长者16年,平均4.4年,其中1年以内者33例,1-5年者78例,5年以上者15例;病变部位在L3、4者25例,在L4、5者67例,在L5S1者22例,在L4、5、L5S1者12例。
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影像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 6 8 1 . 5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0 7 0 4( 2 0 1 3 ) 1 2— 0 0 5 7— 0 2
腰椎间盘突 出症 ( L D H) 是 由于椎 间盘变性 , 纤维 环破 裂 , 髓 核突出 , 压迫脊神 经和 马尾神 经 , 而 出现 的 以腰腿 放射 性疼 痛 、 下肢等部位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变 。 自2 0 1 0年 5月 一 2 0 1 3 年 5月 , 笔者采 用针 刀整体松解术 配合手法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
湖北 中医杂 志 2 0 1 3年 1 2月第 3 5卷第 1 2期
Hu b e i J o u r n a l o fZ ℃ D C 2 0 1 3 . V o Z . 3 5. Ⅳ0 . 1 2 — 5 7 一
针 刀整 体 松 解 术 配 合 手 法 治 疗 对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者 影 像 学分 析
叶宣肺疏肝 , 助厚朴行气宽胸 , 为使药 ; 加 味之陈皮 、 瓜 萎行气 化痰 , 薄荷开郁散 结 , 枳实 、 代赭 石 理气 导滞 , 白术 燥湿 健脾 , 甘
[ 4 ] 段富津. 方剂学[ M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 9 9 8 : 1 8 1 — 1 8 2 . [ 5 ] 孙 国杰. 针灸学[ M]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2 0 0 0 : 2 5 9 - 2 6 0 .
态, 在中医拟属 “ 气” 病、 “ 无 形之 痰” 范畴 。且 有较多 报道 指 出,
[ 1 ] 中华 医学会消化 内镜分 会. 胃食 管反流病 诊断及治疗指 南[ J ] . 中
细说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
细说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之后,医护人员要做好接待,积极的给患者介绍相关的情况,如,主管医生、住院环境、护士等,减轻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主管护士要及时的接待患者,了解其具体病情,有效的做出评估,有目的性的采取护理措施和方法。
医院的患者人数较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还有一些相应的表现,比如,活动受到限制、腰腿疼痛、无法行动等,这就导致患者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对此,护士要增加和患者的交流,多观察患者,结合他们的思想情况,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和温柔的语气与患者交流,给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让其可以感受到被关心和尊重。
护士还要给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积极的面对疾病,提升他们的信心。
通过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或是危机干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2、体位护理针对急性期以及初发病阶段的患者,护士要嘱咐其卧硬板床,要满一个星期,通常采取仰卧膝位,在膝下垫上软垫,高度在10-30厘米,这样就能够缓解体重对于椎间盘带去的压力,让关节囊以及韧带可以得到放松,缓解局部水肿以及充血的情况,减轻给神经根带去的刺激以及压迫。
对于恢复阶段的患者,就可以腰腿伸直,施行半坐休息位,直立行走前应该戴上腰围,维持腰椎稳定性以及生理弯曲。
3、针刀术后护理患者切口再次消毒之后,要用创可贴粘上,2-3天后再去除,这几天创面不要接触水,避免出现感染的问题。
针刀治疗应该间隔10-15天进行一次,治疗次数在1-3次。
术后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三天内不要做剧烈运动,合理的休息,保证伤口处是干燥、清洁的,不要让汗液以及水侵湿伤口;护士还要嘱咐术后酸痛感。
手术后五天左右有酸痛感是正常的,如果患者有这种现象,不用紧张和焦虑。
护士人员还要嘱咐患者结合手术部位进行功能锻炼。
4、指导功能锻炼仰卧伸腿。
采取仰卧位,之后抬腿向上,过程中不能屈膝,要尽可能的把腿抬高,两条腿交换进行;抱膝触胸。
针刀松解术配合过伸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2 例 , 3 有棘突旁压痛及下肢放射痛的 l5 , l例 直腿
抬 高试 验 阳性 的14 ,肌 力 明显 减 弱伴 肌 萎 缩 的 8例
l例 , 5 腱反射减弱的 l例 , 5 脊柱后伸 试验阳性 的2 O
例 , 腿外 侧及 足外 侧皮 肤感 觉减 退 的5 例 。 小 2
1 辅助检查 . 3
各 种侧 弯 , 而改善 神 经根 受压症 状 , 高临床 治 疗效 果 。 从 提
[ 关键词 ] 针刀松解术 ; 过伸位牵引; 腰椎 间盘 突出症
[ 图分 类号 ] 6 1 + [ 中 R 8 .3 文献标 识 码 ] [ 章编 号 ]17 — 35 20 )6 0 3 —2 5 B 文 6 2 24 (0 70 — 05 0
管狭 窄 。
2 治疗方 法
首 先找 腰 神 经后 支松 解 点 和棘 间韧 带 松解 点 ,
[ 收稿 日期 ] 0 7 O — 9 2 0 一 12
《 小针刀疗法》 上操作 ] 。
针刀松解术1 饲 , 术后卧床休息 l , 天可 d 第2
[ 作者简介 ]李宣(9 9 )男 , 南大理人 , 16一 , 云 主治医师 , 主要从 事 中医骨伤康 复例患者 中,腰痛伴双下肢痛
在常规皮肤消毒后 ,用0 %~ % . l 利多卡 因局麻后 , 8
按 先 松解 腰 神经 后 支 , 松 解 棘 间韧 带 , 后 松 解 再 最 软组 织 的 秩序 。腰 神经 后 支松 解 时 , 口线 与 正 中 刀 线 平行 刺 入 , 达 横 突 后 , 抵 向上 滑 可松 上一 节 段神 经根 , 向下 滑 可松 下 一 节段 腰 神经 后 支 。 当刀 口抵 达腰 神 经后 支 骨纤 维 孔 处 时 ,患者 有 强烈 的 酸胀 感, 如过 深 , 有触 电感 , 出现下 肢 不 可控 制 的跳 则 并 动 , 时 针 刀应 稍后 退 , 沿 腰 椎 骨 纤 维 孔 横 径 方 此 再 向来 回松 解3 4 , 后 转动 刀 柄 , 刀 口线 与后 正 ~刀 然 使 中线垂 直 , 沿腰椎 骨纤 维孔上 、 下径方 向来 回松 解 3 ~ 4 刀 即可 。棘 间韧 带松 解 点 和软 组织 松 解 点均 按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4例
痊愈 2 6例 , 效 6 显 7例 , 效 2 有 2例 , 效 1 无 9例 , 显 效 率 总 6 ,0% , 有 效 率 8 . 2 。 94 总 58 %
4 讨 论
现代 临床研究证 实, 椎间盘退 变是腰 椎节段 不稳 ( SI 腰 L S) 的 因素 , 腰椎 间 盘 突 出 则 是 在 L S 因 素 下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腰 椎 SI 节段稳定性亦 即脊柱 的生物力 学平衡 , 由脊柱 内平 衡和 外平 是 衡两方面共 同维持 , 当椎 间盘退 变时 , 脊柱 的内平衡受 到损 害, 必 然 首 先 引 起 外 平 衡 的 改 变 , 致 肌 群 失 调 、 衡 及 随 之 而 来 的 导 失 代偿使肌肉痉挛 、 劳损 , 产生无 菌性炎症 、 结疤 、 连 , 而加重 粘 从 外平衡 的破坏。外平衡 又可反过来 加重 内平衡 失调 , 一步促 进 使退 变的纤 维环 破裂 , 椎间盘 突 出, 刺激压 迫神经根 , 引起无菌 性 炎症 。 由 于腰 椎 生 物 力 学 平 衡 失调 , 过 一 系 列 病 理 蠕 变 , 经 可 继发腰椎管狭窄 , 腰骶椎关节 突紊乱 , 造成椎 问孑 相 对变小 、 L 侧 隐窝狭窄 、 脊神经根扭曲 、 受压 出现 下肢放射 痛 , 如此形成 恶性 循环 。由此可见 , 肉和 韧带的损伤 和力学 关系失 调既是腰 椎 肌 功 能 失 调 的 原 因 , 是 它 的 病 理 结 果 , 且 是 较 早 出现 、 重 要 又 而 较 的 病 理 结 果 。针 刀 治 疗 就 是 针 对 上 述 失 衡 的 力 学 关 系 , 解 劳 松
2 治疗 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 , 腹下垫枕 , 使腰 椎生理 曲度变 浅或稍后 凸 , 在严格无菌操作 下进行 。① 小关节 及骨纤维 管松解 : 据症状 根 结合 C T或 x 线 摄 片 , 格 按 针 出 严 在 间隙的上棘 突下缘水平旁 开 2c 2 5c m~ . m左右垂直 进针刀 , 触 及腰椎后关 节时 标记 好此 时 的进 针 深度 , 以备下 一 步治 疗 参 考 , 对小关节囊 、 并 骨纤维管等进行松解 。 ②棘上及 棘间韧带 松 解: 即在突出间隙的正 中垂 直进 针 , 棘上 韧带 及 棘间 韧带行 对 提 插 切 割 及 疏 通 剥 离 法 。注 意 进 针 深 度 不 超 过 ① 中 到 达 后 关
整脊手法+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整脊手法+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马海军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1(009)021
【摘要】@@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其中传统手法治疗加针刀松解术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低、易操作、疗效可靠、并发症少、随治随走、患者易于接受的好处.临床门诊治疗越来越多,现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包括:腰椎牵引、理疗、推拿、针灸、拔罐、介入微创等多种方法.
【总页数】1页(P113)
【作者】马海军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中医院疼痛科,长治,046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体外冲击波治疗配合中医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疗效观察 [J], 李常威
2.针刀松解术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J], 张泳斌;黄丙勇
3.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J], 曾明义
4.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J], 常英;何君君
5.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0例临床分析 [J], 吴晓刚;梁军;徐国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次治疗
• 1、第1次“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 ★ 2、第2次针刀松解胸腰筋膜 • 3、第3次针刀松解坐骨神经行径路线 • 4、第4次针刀松解胸腰结合部 • 5、第5次针刀松解腰椎关节突关节 • 6、第6次针刀松解顽固性压痛点
六次治疗第三部分 腰椎Fra bibliotek盘突出症第四部分 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
六次治疗
• ★1、第1次“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 2、第2次针刀松解胸腰筋膜 • 3、第3次针刀松解坐骨神经行径路线 • 4、第4次针刀松解胸腰结合部 • 5、第5次针刀松解腰椎关节突关节 • 6、第6次针刀松解顽固性压痛点
它的意义在于
• 1、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是以点—线—面的形式所 形成的立体网络状病理构架。它的病理构架形成的形态 学基础是人体弓弦力学系统。慢性软组织损伤后,该软 组织起止点即弓弦结合部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 就会影响在此处附着的其他软组织,通过这些组织的行 经路线即弦的走行路线向周围发展辐射,最终在损伤组 织内部、损伤组织周围、损伤部位与相邻组织之间形成 立体网状的粘连瘢痕。
第二部分 网眼理论
• 过去,由于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学 理论的模糊,在针刀医学原理及针刀教材等著作 中将针刀术视为盲视闭合性手术。对照新华字典 上对盲的解释:盲就是瞎,看不见东西,对事物 不能辨认,如果将针刀闭合性手术定性为盲视手 术,就会给人一种针刀是在人体内瞎扎乱捣的感
觉,那么谁还敢接受针刀呢?
”(全国37位针刀专家之一) • 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针刀医学专家
” •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委员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分会常务委员 • 中国骨伤微创水针刀专委会常务委员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常务理事
职务
• 针刀教材(十一.五创新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 及针刀专著8部的主编、副主编、编委
• 网眼理论是指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中 ,最初是对原始病变点的修复,随着病情发展 ,损伤软组织在自我代偿和自我修复过程中, 按照静态和动态弓弦力学单元的结构特点形成 粘连、瘢痕、挛缩,从而形成了一个以点成线 ,以线成面的立体网络状病理构架。
• 慢性软组织损伤及骨质增生的病理构架理 论—网眼理论就是分析慢性软组织损伤后 的弓弦力学系统产生的病理机理,从而为 针刀治疗提供形态病理学论据。
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职务
• 永川区中医院(三甲医院)针灸(针刀)科主任 • 永川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针刀专委会主任委员 • 永川区干部保健专家 • 永川区名中医 •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委会委员 •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非药物疗法专委会主任委员 • 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 重庆市针灸学会资深针刀、推拿专委会常务委员 • 重庆市针灸学会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3、网眼理论将中医宏观整体的理念与西医微观局 部的理念结合起来,既从总体上去理解疾病的发 生发展,又从具体的病变点对疾病进行量化分析 ,对于制定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和骨 质增生症的整体思路、确定针刀治疗的部位、针 刀疗程以及针刀术后手法操作都具有积极的临床 指导意义。
• 4.搞清楚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受损是引起慢性软组 织损伤的根本原因以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 架以后,针刀治疗就从盲视手术变为非直视手术 了,针刀的治疗就能作到有的放矢,刀到病除, 从源头上解决了针刀安全性的问题,对针刀医学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弓箭受力原理
弓弦力学系统的定义
• 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骨为弓,关节囊、韧带 、肌肉、筋膜为弦,完成人体特定功能的 力学系统。分为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和静态 弓弦力学单元。
• 静态弓弦力学单元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的 固定装置。
• 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以肌肉为动力,是人 体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的基础。
弓弦力学系统的组成构架
• 民建会员 中共党员 政协委员 重庆市中医执业医师操作技能主考官 手机/微信 13983666722
针刀心法
• 心系弓弦整体观 • 心思网眼定位全 • 心念解剖到骨面 • 心随针刀切粘连
第一部分 弓弦力学系统
弓弦力学系统
• 人类在逐渐进化过程中,各骨骼的连结 方式类似弓箭形状的力学系统,使人体 能够完成各种力学功能。
六次治疗
• 1、第1次“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 2、第2次针刀松解胸腰筋膜 • 3、第3次针刀松解坐骨神经行径路线 • 4、第4次针刀松解胸腰结合部 • ★ 5、第5次针刀松解腰椎关节突关节 • 6、第6次针刀松解顽固性压痛点
• 1、第1次“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 2、第2次针刀松解胸腰筋膜 • ★ 3、第3次针刀松解坐骨神经行径路线 • 4、第4次针刀松解胸腰结合部 • 5、第5次针刀松解腰椎关节突关节 • 6、第6次针刀松解顽固性压痛点
六次治疗
• 1、第1次“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 2、第2次针刀松解胸腰筋膜 • 3、第3次针刀松解坐骨神经行径路线 • ★ 4、第4次针刀松解胸腰结合部 • 5、第5次针刀松解腰椎关节突关节 • 6、第6次针刀松解顽固性压痛点
职务
• 重庆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家 • 重庆市文理学院兼职教授 • 渝西卫校兼职教授 • 重庆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师 师承指导老师 • 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 泸州医学院兼职教授 • 国家颈肩腰腿痛研究会常务理事 • 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会员 •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职务
• 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委会常务委员 • 中国微创针刀颈肩腰腿痛学术副主任委员 • 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委会“针刀专家
• 2、弓弦力学系统的形态学改变不是骨质本身(弓) 所致,而是骨关节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弦)的力平衡 失调所致,慢性软组织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是人体对 弓弦力学系统受损失代偿的结果。针刀的治疗目就 是调节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平衡失调,破坏疾病网络 状的病理构架,解除神经、血管的卡压,恢复人体 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