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 ;生物能进行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生物能对 ;生物能,生物都有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研究生物的方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第一节生物圈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7、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

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

(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第四节生态系统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

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

(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为生产者数量最多。

食物链中越往后数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越多。

(终级消费者数量最少,毒素最多)1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2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2

生物的特征:
顺口溜:(请在作业本上记录下来) 营养呼吸排废物 生长繁殖有反应 遗传变异有细胞
什么是生物呢? 有生命的物体
那枯叶、动植物的尸体是生物吗?
不是,已经死亡不具备生命特征了。
巩固练习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 ②珊瑚礁 ③蘑菇 ④智能机器人 ⑤卫星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一组是( )
A.母鸡下蛋、蜜蜂采蜜
B.稻浪滚滚、硕果累累
C.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D. 雨后彩虹、风平浪静
3.分析下面图片:
①机器人在弹钢琴
②雨后地上长出了许多蘑菇 ③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1)指出图片中的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2)简述生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吃草的羚羊
捕食羚羊的金钱豹
蘑菇
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或寄生 在动植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物质。
由于夜间没有了光照,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但 是它仍然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这样植物就会和人争夺氧 气,我们就容易缺氧了。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 如排尿、出汗、呼出气体。
植物能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 物。
A.是否能生长 B.是否为绿色 C.有无细胞结构 D.是否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9.【天津滨海新区期末】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B ) A.钟乳石慢慢长大 B.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C.机器人用乐器演奏歌曲 D.电脑病毒迅速传播
10. (教材图片题)观察是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之一,仔 细观察下图马和驴的图片,下列关于其不同点的说 法,错误的是( B )
A.需要进行运动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需要获得水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动物的繁殖方 式多种多样。例 如,鸟类产卵繁 殖下一代,虎、 狼等动物通过产 仔繁殖下一代。
图1-10 破壳而出的小鸡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观察画面,阅读教材
• 归纳生物的特征
• 播放录像
结论
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 生物的特征: •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2、生物能进行呼吸。 • 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根据物体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来判断是
狮发现猎物后迅速 追击;斑马发现敌害 后迅速奔逃。
图1-6 狮追捕斑马
有些植物如含 羞草,它受到碰 触时,展开的叶 片会合拢。
图1-7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体能够由 小长大。蘑菇属 于真菌,它能从 小长大。
图1-8 蘑菇
图1-9 种子的萌发
当生物体长 到一定的时候, 就开始繁殖下一 代。许多植物产 生种子,种子萌 发成幼苗。幼苗 能不断长大。
不是生物。
当堂训练: 1、图片中的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机器人在弹琴
不是生物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不是生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 水区,这是为什么?
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 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这是为什么?
• 【分析】苹果、鸡蛋、小麦种子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单独 存在时不表现出生命的特征。只有鸡蛋孵出小鸡,苹果籽、 小麦种子长出幼苗时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小树苗 是生物而苹果、鸡蛋、种子不能称其为是生物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的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情景创设丰富多样:本节课通过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展示实物、模型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的特征。这种多样化的情景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一些常见的生物现象,如花草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
2.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物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些生物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教师总结回答:“这些生物现象都具有生物的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2.能够运用生物的特征来识别和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3.掌握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对生物的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作业布置环节,我设计了一份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生物,并记录其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结束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评价,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来识别生物。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生物的特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想一想、看一看,说出下列图片中哪些是生物?
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
能生长?
不是
能运动?
不是
有思维?
不是
生物的生活 排出体 内的代谢废物
植物落叶
上厕所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能对 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 病毒除外!!!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 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 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 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 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 的一种方法,
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 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 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 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 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 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 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试一试
1.死亡的动物,植物还是生物吗? 2.一个物体要是生物是必须满足7个 特征还是只需要满足一个特征就可以 了? 3.珊瑚与珊瑚虫都是生物吗?为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共2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共23张PPT)

12.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 C) 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进化的特征
13.(2014 B ,内江)生物的基本特征很多,结核杆菌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
A.能使人患结核病
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 代。 是 填“是”或“不是”)生物。请从短文中找出依据,并 请问:小球藻______( 在依据下画出横线。 解: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 且释放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 殖,一昼夜产生2~3代。
D 4.成语“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生命现象( A.由小长大 B.繁殖 C.呼吸 D.排出体内废物 ) D
5.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
A.生长繁殖 B.进行呼吸 C.排出体内废物 D.对刺激作出反应
)
6.(2014,昆明)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 C B.呼吸 C.遗传 D.变异 A.营养
15.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 本特征。
生长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 繁殖后代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_; 生物遗传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黑猫、白猫、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 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异 ;
C.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植物一般不能运动;部分植物和动物不生 活在水中。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尽管生石花的肉质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 特征: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 长大;生石花能开出各种颜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 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 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就 是生物。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 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生长 。
(2)猫生出小猫属于
繁殖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遗传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
属于 变异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 属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6)猫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鼠为食,从中
3、如果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 _计__划___和_耐__心_.
4、观察时还要_积__极__思__考_,积极同别人讨
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 请说出你的理由。
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 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 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 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 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 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 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 生物。
A.电动狗
B.恐龙蛋化石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B )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机器人
B.会弹钢琴的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3.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基本特征时,出
现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D )
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一样的 D.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4.在下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中,哪一项不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1.1.1《生物的特征》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1.1.1《生物的特征》 (共20页)

【课堂作业】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D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 C)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D)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牛在草地上吃草
青蛙捕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
觉大多数生物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例如:
鲸呼吸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鱼用腮呼吸
鸟用肺和气囊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的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 出体外。
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除
植物通过落叶将一部分废物带走
一些单细胞生物
பைடு நூலகம்
人胚胎初期细胞群
2.生物能够遗传和变异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3.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和影响甚至改变环境
金 毒 蛾 侵 食 庄 稼 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 白 蚁 侵 食 建 筑 物 蜘蛛的拟态便于捕食
【小结】生物的八个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能够遗传和变异。 8.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和影响甚至改变环境。
荷花是生物
高塔是非生物
山上的雪是非生物
百合花是生物
金丝猴是生物
石门是非生物
大肠杆菌是生物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D )
A.能快速运动
B.是由细胞构成的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能生长和繁殖
4.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 C )的特征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21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
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D )
一只雌鸽孵出多只小鸽,小鸽 羽色不一
3. ⑴ 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 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⑵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 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 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曲中的非生物有_枯___藤__、__小__桥___、__流__水__、__人___家__、__古__道___、__西__风__、___夕__阳_
课后练习
1. ⑴ ×
2.
⑵√
⑶×
⑷×
进行呼吸
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 对外界刺激作 出反应
生长和繁殖
遗传和变异的 特性
狗喘气
小狗撒尿 手被针扎会立刻缩回 小狗能长大并能产生后代
排尿
出汗
呼气
落叶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 物 能 对 外 界 刺 激 作 出 反 应
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 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 速奔逃。
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 叶片会合拢
“葵花朵朵向太阳”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 物 能 生 长 和 繁 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种 子萌发并长成幼苗,幼 苗能不断长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重点知识: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1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8个):(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 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活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1、科学探究的6步: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 光线 。

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 干燥和潮湿 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 相同 。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纸盒被分为4个相同大小的区域①②③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一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共2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一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共24张PPT)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一组是( D )
A.母鸡下蛋、蜜蜂采蜜 B.稻浪滚滚、硕果累累
C.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D. 雨后彩虹、风平浪静
5、下列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A )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能呼吸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进行排出废物
课堂训练 1、下列那个语句能够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
A 种瓜得瓜
B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葵花朵朵向太阳
2、下列各项特征中不是动物具有的是(D )
A 能呼吸
B 需要营养物质
C 能生长繁殖
D 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B )
①蝴蝶 ②珊瑚礁③蘑菇④智能机器人 ⑤卫星
地球上的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
科学方法——观察
类型:用肉眼或借助于工具观察 特点: 1、目的明确
2、观察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3、有计划和耐心 4、积极思考,与人交流
一、观察与思考
石块
生石花
为什么石块不是生物而生石花是生物呢?
石块无生命而生石花有生命
为什么钟乳石可以长大却不是生物呢? 没有生命
植物呼吸时需要 从外界吸入氧气 吗? 需要
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动、植物) 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
3、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尿、排便、排汗、呼气等 植物:主要通过落叶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含羞草
手触碰含羞草,叶子会合拢
植物:红杏出墙、向日葵等受光刺激向光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将体内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常考的非生物有:机器人、钟乳石、化石、珊瑚。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生物因素:捕食〔吃与被吃〕;竞争〔争夺食物、配偶、空间、水、营养物质,群居生物有时要争夺地位。

如:狮群。

〕;合作〔群居生物中最常见,如:蜜蜂、蚂蚁的分工合作关系〕;共生〔不同种生物之间。

如:豆科作物和根瘤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如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少,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厚,生活在定向强风地区的旗形树等。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润、雨水充足;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6.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的组成:备注:判断是不是生产者看生物能否合成有机物〔营养物质〕,如有少量细菌可以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动物中蚯蚓、蜣螂〔俗称“屎壳郎”〕属于分解者。

8.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条式结构。

注意:〔1〕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它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终点是最高一级的消费者;〔2〕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捕食者;〔3〕非生物部分、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4〕物质和能量、数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递增。

9.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的特征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生物的特征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01 生物的特征
7.生物的其他特征
生物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呼出气体、出汗、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 体外;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生物的特征
下列俗语或诗句描写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朵朵葵花向太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检 测
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3.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呼吸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植物也需 要从外界吸收氧气,进行呼吸。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鲸 需要时常浮出水面换气。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生物的特征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叫应激性。应激性使生物趋利避害, 利于其生存。
1.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是由细胞构成 的。图中的洋葱根 尖细胞按一定的规 律排列,形成了根 尖。
人和动物也是由细 胞构成的。图中的 肌细胞和其他细胞 一起构成了手臂肌 肉。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生物的特征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个月后,小猫们的个头明显大了许多。这些现象说明生物 ( C
Hale Waihona Puke )①能生长、发育②能繁殖后代
③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④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⑤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随堂练习
4.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 聊天机器人 C. 荒漠里的生石花
B. 美丽的珊瑚礁 D. 公园里的群马雕像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课件 (共57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课件  (共57张PPT)

人体每天需要排出汗液、尿液, 呼出气体。
普查
抽样调查
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
设计表格
参考:
生物类 别
植 物
动物
生物名称
法国梧桐(悬铃木) 女贞 水杉 泡桐 杨树 冬青(大叶黄杨) 樱花 樱桃 云杉 雪松 蚂蚁 蚯蚓
生物数量 生 活 环 境
8棵 1棵 8棵 1棵 14棵 6棵 14棵 1棵 4棵 7棵 多 2只
苍蝇有一个亲戚,样子和苍蝇很近似,象一
只大麻蝇,身上经常长满长毛,但它们不喜欢追 腥逐臭,而是常在花丛中飞舞。而且决不把后代 培育在粪坑臭水和腐肉烂菜上,而是以寄生的方 式把后代寄生在其它昆虫的幼虫体上,依靠吸取 这些幼虫体内的营养来生长发育,这就是寄生蝇。 寄生蝇幼虫寄生的对象大多是农林害虫。据调查, 很多种重要的大害虫如:松毛虫、舞毒蛾、母蛾、 稻苞虫、地老虎、玉米螟等都是寄生蝇寄生的目 标,当然寄生蝇就是这些害虫的大故了。
水杉(乔木)
雪松(针形叶)
夹竹桃(披针形叶)
海桐(阔叶)
Hale Waihona Puke 龙柏(鳞片叶)讨论
苍蝇有一个亲戚,样子和苍蝇很近似,象一只大麻蝇,身上经常长满长毛,但它 们不喜欢追腥逐臭,而是常在花丛中飞舞。而且决不把后代培育在粪坑臭水和腐 肉烂菜上,而是以寄生的方式把后代寄生在其它昆虫的幼虫体上,依靠吸取这些 幼虫体内的营养来生长发育,这就是寄生蝇。寄生蝇幼虫寄生的对象大多是农林 害虫。据调查,很多种重要的大害虫如:松毛虫、舞毒蛾、母蛾、稻苞虫、地老 虎、玉米螟等都是寄生蝇寄生的目标,当然寄生蝇就是这些害虫的大故了。
为了争夺“配偶”它们要进行厮杀,就象雄鸡相遇一样,互相扑击,甚 至咬掉对方的鳍,直到有一方逃窜了为止。这种鱼的受精卵不是在水中 发育长大的,而是在雌鱼的口中发育。雌鲈鱼的嘴很大,在孵化期间, 它的头部由鳃盖鼓起,喉咙肿胀,好象增大了许多倍。两周左右后,孵 出了极小的幼鱼。最初几天,他们仍留在妈妈口中,并且贪婪地抢吃着 那些同水一起流进来的食物残渣。再过一段时间,小鱼在宽阔的江河里 可以任意游玩了。不过,一旦遇到危险,它们又会马上回到“避难所” 里,甚至还要在里面过夜。直到长大了才过着独立的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

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材分析:本节是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主要为后面的学习打好根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根底上,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理解生物的根本特征。

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有初步判断的能力。

2、.存在的问题:对于生命现象具体的标准比拟模糊,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对科学观察的理解有误区,认为简单的看就是观察。

设计思路:通过提问、图片引起兴趣,导入本节内容。

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给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判断、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比拟的方式,让学生归纳出生物的根本特征,归纳总结后通过正、反例让学生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最后通过检测题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根本特征,并能区分生物与分生物。

能力目标通过图片的观察,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增强对生物学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教学难点说明不同的生物都需要营养、呼吸、排出废物等。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手段,配以视频、图片资料,使知识信息传递立体化,激发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请仔细观察图片,相信你们一定认识不少生物吧!指出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想一想,这些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通过图片感性认识生物世界。

(PPT)教师介绍: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2~7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答复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2的内容,答复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 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 (4)青蛙的身体是由 细胞 构成的,这也是生物体结构与功
2.观察的要求:要有明确的 目的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 和 实事求是 ,并及时 记录 结果。对于较长时间的观 察,要有 计划 和耐心。
【小试牛刀】
( C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不
属于观察的是
A.观察种子的结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在显微镜下看叶片下表皮
C.进行人口普查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子间、兄弟姐妹间的差异,比如同一只母猫
传和变异的
特性
产下的5只小猫毛色均不同,一母生九子,
连母十个样等;(3)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断
发生改变。
7.除病毒外, (1)病毒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其他生物都是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棵油菜的各部位, 由细胞构成的 发现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例】以下生物的共同特征中与“青蛙产卵”同属一类的是
( B )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木马病毒
B.生石花
C.腐烂的木桩
D.珊瑚
( B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能运动
B.能繁殖
C.有细胞结构
D.生活在陆地上
( C )5.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现象的表现
A.孔雀开屏
B.杨柳飞絮
C.钢铁生锈
D.生肉腐烂
( D )6.2018年,非洲猪瘟病毒造成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严重 损失,这种病毒通过粉尘、饲料、昆虫等传播,并在猪细胞 中复制产生更多的病毒,从而导致猪发病死亡,以上叙述能 体现病毒具有 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特征 B.“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C.“都需要营养物质”的特征 D.“能繁殖”的特征
() A.蜻蜓点水 B.小明与他的爸爸都是双眼皮 C.人突然到一个很亮的环境会眯起眼睛 D.落叶在枯草杆菌作用下消失了
【答案及解析】A。青蛙产卵属于“生物能繁殖”这一特 征,A项蜻蜓点水也是产卵,故选A项,B项小明与他爸爸的 相似性属于“生物有遗传的特性”,C项人到很亮的环境眯 起眼睛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项枯草杆菌分解落叶从中 获取营养物质属于“生物需要营养”这一特征。
(1)植物越长越高,开花结果,果实和种子在 合适的条件下又可以萌发出幼苗继续生长; 5.生物能生 (2)动物从小长大,鸟类交配产卵等;(3)细 长和繁殖 菌可以一分为二,病毒可以不断复制出新的 个体。
(1)父子、母子间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如龙生
6.生物有遗 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2)亲
【小试牛刀】
( D )1.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需要呼吸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运动
( C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烧鹅
C.熊猫
D.钟乳石
重难点突破
共同特征
实例
(1)植物照射阳光,生产有机物,也需消耗有
1.生物的 生活需要
机物;(2)动物以植物或者其他动物为食,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细菌、真菌能使水 果、落叶、动物遗体、粪便等腐烂,并从中
9.(综合应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 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 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 了生物能 生长的特性。
( D )7.下列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来的 生物基本特征相同的是 A.植物开花结果 B.子女与父母相似 C.阳光下生长的小麦需要营养 D.雄狮发现猎物迅速追击
( C )8.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体现的是生物能 够繁殖后代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体现的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 出反应
课堂演练
( D )1.下列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是观察法的是 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 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 C.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 D.检测噪声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
( C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不符合科学观 察要求的是 A.既可肉眼观察,也可借助工具 B.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C.不符合常规的观察结果可不记录 D.有些观察结果可以制成图表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生物
目录
01 课前预习 02 重难点突破 03 课堂演练 04 课外链接
课前预习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 1.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
肉眼 ,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望远镜、 显微镜 等仪器,或利 用 照相机 、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 测量 。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制造出自身
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 有机物 ;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 为食,从中获得现成的有机物,维持 生存 。 2.生物能进行 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
出 二氧化碳 。
3.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 5.生物能够 生长 和 繁殖 。 6.生物都有遗传 和 变异 的特性。 7.除 病毒 外,其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氧化碳、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
(1)人摸到很烫的物体会立即缩手,看到红灯 会停下来,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2)动物 4.生物能对 听到天敌的叫声会迅速逃跑;(3)植物的根会 外界刺激作 伸向水肥更充足的土壤,枝条会向光源一侧 出反应 生长,接受过强的光线后叶片的绿色会变淡 等;(4)草履虫向肉汁运动,好氧细菌向氧气 充足处运动等。
营养
获取营养物质;(4)有些大肠杆菌生活在人肠
道里获取营养物质。
(1)人和动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
2.生物能进行 化碳,如为溺水患者进行输氧治疗;
呼吸
(2)及时松土、排出积水可以让植物的
根获得充足的氧气。
(1)植物落叶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无机 3.生物能排出体 盐;(2)人和动物的排尿、排汗、呼气 内产生的废物 也是在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尿素、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