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2013年重庆卷) 鹧鸪天•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 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 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 出新词字字冰。
12、⑴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 用了什么手法?(4分)
参考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 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4分)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 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 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 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 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
四、(2013年山东卷) 山寺夜起 江湜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 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 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 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10、⑴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参考答案: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 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 黯淡。(2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 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 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分)
14⑵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 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 分)参考答案:⑵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 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 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 自好的情怀。(6分)
八、(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回答什么技巧)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 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 静。 (结合诗句分析如何体现这一技巧)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以及 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感。(分析这一技 巧在诗中的作用)
五、(2013年安徽卷)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并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 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 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 “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4分)
十一、(2013年四川卷)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13、⑵“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 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 分)参考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 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 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 “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 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古代诗歌有哪些常见的表达技巧?
记叙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古 代 诗
表达 方式
抒情 议论
寓情于景(物) 间接 借景(物)抒情 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歌
说明
咏史抒怀……
常 见
描写 :正侧、点面、细节与白描……
的 表 达 技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 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反复等
表现 衬托、渲染、对比、用典、想象
该类题型怎样解答?
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Biblioteka Baidu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 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 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以 及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例:
早 行 陈与义
六、(2013年浙江卷)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 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 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 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 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 有2冻2.死赏囚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鉴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 可分以下三步来完成: (一)明确答出诗歌用了什么 表达技巧。
(二)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如何体 现这一表达技巧。
(三)阐述这一表达技巧在诗中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还 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题干要求,准确理解 题意。
(二)结合全诗内容,紧扣要求 答题。
问: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 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用了什么技巧)诗 中,诗人以“雪压”表现梅生存环境之恶劣,烘托梅冒寒 绽放的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强调梅于月明之夜绽放,乃 借明月烘托梅高洁的品格。(分析该技巧的体现) 可见,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 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该技巧的作用)
谢 谢!
巧 手法 联想、象征、虚实、动静、抑扬……
结构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层层深入、 技巧 铺垫照应、首尾呼应、总分……
该类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 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 手法,或艺术特色,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答:该联用了三层对比。(用了什么技巧)佳节 时不喜反忧(愁),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 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 一短。(分析该技巧的体现)三层对比,层层递 进,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 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该技巧的作用)
练习2:(2013年新课标卷2)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4⑶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参考答案:⑶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 响回廊”是实写,点明进令和环境;“明年此日 青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 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
三、(20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 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练习1:(2013年四川卷)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 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4⑴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 如何描写的?(4分)
参考答案:⑴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 一是白色,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 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 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
《李商隐诗两首》之拓展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 试(四川卷)考试说明》
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D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013年全国共有17套高考试题 其中有11套题都考查了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2013年新课标卷2)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三)语言表达规范,语意准确 清楚。
练习1:(2013年四川卷)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 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 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6、⑵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 的,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⑵(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 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 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 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九、(2013年广东卷) 鹧鸪天 [宋]张炎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诗中,诗人 以“雪压”表现梅生存环境之恶劣,烘托梅冒寒绽放的 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强调梅于月明之夜绽放,乃借明 月烘托梅高洁的品格。 可见,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 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 的精神和品格。
二、( 2013年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 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 (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 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参考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 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 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 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 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七、(2013年江西卷)
水调歌头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 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 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